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信息学院物理学专业《大学物理B》课程教学大纲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7,文件大小:68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大学物理B》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 课程编号 xx996105 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 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 适用专业 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环 境工程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 总学时 48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学时学分数3 一、课程简介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机械 运动、热运动、电磁运动、微观粒子运动等)及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科学。它的基本理 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它是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 和工程技术的基础。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它所包含的物理知识和物 理学在科学技术上应用等知识都是一个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因此,大学物理课 是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大学物理的作用,一方面在于为 学生较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问 题的办法。这些都起着开阔思路、激发探索、培养创新精神、增强适应能力、提高人才 素质的重要作用。学好大学物理课,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厚实基础。 鉴于对高等数学的需要,本课程适宜在第二学期开课。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实现如下目标。 知识目标:1、对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有比较全面而系统的认 识与理解。2、了解物理学前沿发展情况及物理学基本原理在电子信息、化工、能源科 学、数学金融、生命科学等学科的应用。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其学会运用物理学的原理、观点和方 法,研究、计算或估算一般难度的物理问题,并能根据单位、数量级和与已知典型结果, 判断结果的合理性。2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质,使之能够独立地阅读相当于大学物理 水平的教材、参考书和文献资料,并能理解其主要内容和写出条理较清楚的笔记、小结 或读书心得。3、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参加工程实践打下必要的物理基础。 1

1 《大学物理 B》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 公共必修课 课程编号 xx996105 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 适用专业 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 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环 境工程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 总学时 48 其中理论 48 学时,实验 学时 学分数 3 一、课程简介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机械 运动、热运动、电磁运动、微观粒子运动等)及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科学。它的基本理 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它是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 和工程技术的基础。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它所包含的物理知识和物 理学在科学技术上应用等知识都是一个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因此,大学物理课 是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大学物理的作用,一方面在于为 学生较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问 题的办法。这些都起着开阔思路、激发探索、培养创新精神、增强适应能力、提高人才 素质的重要作用。学好大学物理课,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厚实基础。 鉴于对高等数学的需要,本课程适宜在第二学期开课。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实现如下目标。 知识目标:1、对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有比较全面而系统的认 识与理解。2、了解物理学前沿发展情况及物理学基本原理在电子信息、化工、能源科 学、数学金融、生命科学等学科的应用。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其学会运用物理学的原理、观点和方 法,研究、计算或估算一般难度的物理问题,并能根据单位、数量级和与已知典型结果, 判断结果的合理性。2 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质,使之能够独立地阅读相当于大学物理 水平的教材、参考书和文献资料,并能理解其主要内容和写出条理较清楚的笔记、小结 或读书心得。3、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参加工程实践打下必要的物理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整个教学内容分成草握、理解和了解作为教学要求。掌握部分要求对重要公式作认 真推导,要求学生对物理概念理解较深,会应用公式解题。理解部分不要求详推公式, 只要求能应用公式解题并适度应用数学,但要理解物理概念。了解部分(占总内容15%) 主要是定性或提示性介绍,让学生建立大致物理图象即可。要求教师在授课中应用多媒 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因为大学物理教学涉及专业多,学时较少,因此大部分内容以理解 为主,不要求进行复杂计算。同时各位任课教师对不同专业进行教学时,对教学内容侧 重点有所不同。开设模块课时为:力学棋块18课+电磁模块24课+光学模块4课时+热 学模块2课时。 四、课程教学模块(或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力学模块18课时 序号 教学模块 知识点 学时 力学 质点运动学1、质点的运动函数2.位移和速 4 度3.加速度4.允加速运动5.匀加速直线 运动6.抛体运动7.圆周运动8.相对运 动。 了解: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的意义,线量 角量的关系 理解: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和 瞬时性,用失量法描述物理量。 掌握:应用微积分求解有关运动问题。 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运动定律2、SI单位和4 量纲 3、常见的几种力4、基本的自然力5、应用牛 顿定律解题6、惯性系与非惯性系7、惯性力 了解:了解非惯性系和惯性力 理解:区分不同的单位和量纲、常见的几种力

2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整个教学内容分成掌握、理解和了解作为教学要求。掌握部分要求对重要公式作认 真推导,要求学生对物理概念理解较深,会应用公式解题。理解部分不要求详推公式, 只要求能应用公式解题并适度应用数学,但要理解物理概念。了解部分(占总内容 15%) 主要是定性或提示性介绍,让学生建立大致物理图象即可。要求教师在授课中应用多媒 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因为大学物理教学涉及专业多,学时较少,因此大部分内容以理解 为主,不要求进行复杂计算。同时各位任课教师对不同专业进行教学时,对教学内容侧 重点有所不同。开设模块课时为:力学模块 18 课+电磁模块 24 课+光学模块 4 课时+热 学模块 2 课时。 四、课程教学模块(或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力学模块 18 课时 序号 教学模块 知识点 学时 力学 质点运动学 1、质点的运动函数 2. 位移和速 度 3. 加速度 4. 允加速运动 5. 匀加速直线 运动 6. 抛体运动 7. 圆周运动 8. 相对运 动。 了解: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的意义,线量、 角量的关系 理解: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和 瞬时性,用矢量法描述物理量。 掌握:应用微积分求解有关运动问题。 4 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运动定律 2、SI 单位和 量纲 3、常见的几种力 4、 基本的自然力 5、应用牛 顿定律解题 6、惯性系与非惯性系 7、惯性力 了解:了解非惯性系和惯性力 理解:区分不同的单位和量纲、常见的几种力 4

的性质 掌握:牛顿运动定律及应用解题 动量与角动量:1、冲量与动量定理2、动量守 4 恒定律3、质心4、质心运动定理5、质点 的角动量6、角动量守恒定律 了解:质点系的角动量守恒定理及定律的应用 理解:冲量与动量定理,质点系中质心及质心 动定理的应用 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在各种物理过程中的分析 刚体力学1、刚体3、转动惯量2、定轴转动及4 转动定理3、刚体转动动能定理及角动量守恒 定律 了解:转动惯量的计算。 理解:转动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区别,转动 动能定理及角动量守恒定律, 掌握:刚体定轴转动的运动学描述,刚体定轴 转动定理的筒单应用。 功和能1、力及力偶的功2、动能定理3、保守2 力及势能4、引力势能5、弹簧的弹性势能6 由势能求保守力7机械能守恒定律 了解:变力作功、功能原理 理解:力及力偶作功、保守力及常见的几种势 能 掌握:动能定理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电磁学模块24课时 序号 教学模块 知识点 学时 3

3 的性质 掌握:牛顿运动定律及应用解题 动量与角动量:1、冲量与动量定理 2、动量守 恒定律 3、 质心 4、 质心运动定理 5、质点 的角动量 6、 角动量守恒定律 了解:质点系的角动量守恒定理及定律的应用 理解:冲量与动量定理,质点系中质心及质心 动定理的应用 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在各种物理过程中的分析 4 刚体力学 1、刚体 3、转动惯量 2、定轴转动及 转动定理 3、刚体转动动能定理及角动量守恒 定律 了解:转动惯量的计算。 理解:转动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区别,转动 动能定理及角动量守恒定律。 掌握:刚体定轴转动的运动学描述,刚体定轴 转动定理的简单应用。 4 功和能 1、力及力偶的功 2、动能定理 3、保守 力及势能 4、引力势能 5、 弹簧的弹性势能 6、 由势能求保守力 7 机械能守恒定律 了解:变力作功、功能原理 理解: 力及力偶作功、保守力及常见的几种势 能 掌握:动能定理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2 电磁学模块 24 课时 序号 教学模块 知识点 学时

电学模块 静电场1、电荷、库仑定律与叠加原理 2、电场和电场强度3、静止的点电荷的电场及 其叠加4、电场线和电通量5、高斯定律6、利 用高斯定理求静电场的分布 了解:电通量、电场线、静电平衡的特征。 理解:电场强度的一般求法。 掌握:库仑定律,叠加原理的应用,会用高斯 定理求解对称电场分布。 申势1静电场的保性电考写申热 3、电势叠加原理4、电势梯度5、静电平衡 4 电荷在外电场中的静电势能7、静电场的能 了解:电势梯度、静电场的保守性 理解:电势的概念、电荷在外电场中的静电势 能及能量 掌握:电势的方法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1、电介质及极化2、电介质4 的高斯定理、3电容器及其能量 了解:电介质极化机理 理解:电容器及其能量 掌握:电位移矢量的定义和有介质时的高斯定 理 恒定电流:1、电流和电流密度2、欧姆定律和 4 电阻 3、电动势4、磁力与电荷的运动5、磁场与磁 感应强度6、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7、霍尔 效应

4 电学模块 静电场 1、电荷、库仑定律与叠加原理 2、电场和电场强度 3、静止的点电荷的电场及 其叠加 4、电场线和电通量 5、高斯定律 6、利 用高斯定理求静电场的分布 了解:电通量、电场线、静电平衡的特征。 理解:电场强度的一般求法。 掌握:库仑定律,叠加原理的应用,会用高斯 定理求解对称电场分布。 4 电势 1、静电场的保守性 2、电势差与电势 3、电势叠加原理 4、电势梯度 5、静电平衡 6、电荷在外电场中的静电势能 7、静电场的能 量 了解:电势梯度、静电场的保守性 理解:电势的概念、电荷在外电场中的静电势 能及能量 掌握:电势的方法 4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1、电介质及极化 2、电介质 的高斯定理、3 电容器及其能量 了解:电介质极化机理 理解:电容器及其能量 掌握:电位移矢量的定义和有介质时的高斯定 理 4 恒定电流:1、电流和电流密度 2、欧姆定律和 电阻 3、电动势 4、磁力与电荷的运动 5、磁场与磁 感应强度 6、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7、霍尔 效应 4

了解:电流密度,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霍尔效应的机理 理解:电动势的表达式有其机理,磁感应强度 的概念 掌握: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 稳恒磁场1、毕一萨定律2、安培环路定律 4 3、利用安培环路定律求磁场的分布4、平行电 流问的相互作用力 了解:毕一萨定律的推导 理解:平行电流间的相互作用力,安培力及洛 伦兹力的特性 学握:用安培环路定律计算轴对称分布电流的 磁场方法 电磁感应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2、动生电动4 势3、感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场4、互感和自感5、 磁场的能量6、麦克斯韦方程组 了解:动生电动势与感生电动势的区别与联系 理解:自感和互感的概念,磁场能量的推导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的简单应用定律 学握:电磁感应现象及电磁感应基本规律,楞 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动生及 感生电动势的筒单计算 光学模块4课时 序号 教学模块 知识点 学时 光学模块 波动光学:1杨氏双缝干涉,2薄膜干涉,34 光的衍射,4光栅衍射,5光的偏振

5 了解:电流密度,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霍尔效应的机理 理解:电动势的表达式有其机理,磁感应强度 的概念 掌握: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 稳恒磁场 1、毕一萨定律 2、 安培环路定律 3、利用安培环路定律求磁场的分布 4、平行电 流间的相互作用力 了解:毕一萨定律的推导 理解:平行电流间的相互作用力,安培力及洛 伦兹力的特性 掌握:用安培环路定律计算轴对称分布电流的 磁场方法 4 电磁感应 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动生电动 势 3、感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场 4、互感和自感 5、 磁场的能量 6、麦克斯韦方程组 了解:动生电动势与感生电动势的区别与联系 理解:自感和互感的概念,磁场能量的推导,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的简单应用定律 掌握:电磁感应现象及电磁感应基本规律,楞 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动生及 感生电动势的简单计算 4 光学模块 4 课时 序号 教学模块 知识点 学时 光学模块 波动光学:1 杨氏双缝干涉,2 薄膜干涉,3 光的衍射,4 光栅衍射,5 光的偏振 4

了解:光的偏振原理。 理解:光程的概念,半波损失。杨氏双缝干涉 与薄膜干涉的区别与联系,光的衍射特征。 掌握:光程差的计算,干涉的有关计算。 热学模块2课时 序号 教学模块 知识点 学时 热学模块 热力学基础1、气体的物态参量、理想气体物 2 态方程2、热力学第一定律3、循环过程、卡诺 循环4、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5、热力学熵 基本要求: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具体应用。 会求热机效率和卡诺循环效率。了解热力学第 二定律。 了解:卡诺循环过程特征,热力学熵的概念。 理解:热力学第一、二、定律及其具体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配合多煤体教学手段。开设习题讨论课。加强课外答疑、辅导。 五、学生学习成效考核方式 考核环节构成 占总成绩 评分依据 (均为100分制) 的比重 期中及平时成绩 包括习题作业和课堂练习 占20%: 考勤 考勒登记 占10%: 期末成绩 笔试 占70% 六、选用教材 赵近芳,王登龙:大学物理简明教程(第3版·修订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7 6

6 了解:光的偏振原理。 理解:光程的概念,半波损失。杨氏双缝干涉 与薄膜干涉的区别与联系,光的衍射特征。 掌握:光程差的计算,干涉的有关计算。 热学模块 2 课时 序号 教学模块 知识点 学时 热学模块 热力学基础 1、气体的物态参量、理想气体物 态方程 2、热力学第一定律 3、循环过程、卡诺 循环 4、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5、热力学熵 基本要求: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具体应用。 会求热机效率和卡诺循环效率。了解热力学第 二定律。 了解:卡诺循环过程特征,热力学熵的概念。 理解:热力学第一、二、定律及其具体应用。 2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开设习题讨论课。加强课外答疑、辅导。 五、学生学习成效考核方式 六、选用教材 赵近芳,王登龙:大学物理简明教程(第 3 版⋅修订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7 考核环节构成 (均为 100 分制) 评分依据 占总成绩 的比重 期中及平时成绩 包括习题作业和课堂练习 占 20%; 考勤 考勤登记 占 10%; 期末成绩 笔试 占 70%

年12月。 七、参考资料 主要参考书目: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修订版。 [2]刘克哲.《物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过祥龙.《基础物理学》第二版,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漆安慎.《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5]黄淑清等。《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6]赵凯华等.《电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7]马文蔚.《物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大纲起草人:刘长青 大纲审核人:李强 大纲批准人:谢四莲 日期:2017年9月15日

7 年 12 月。 七、参考资料 主要参考书目: [1]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年修订版。 [2]刘克哲.《物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年版。 [3]过祥龙.《基础物理学》第二版,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4]漆安慎.《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年版。 [5]黄淑清等.《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年版。 [6]赵凯华等.《电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 年版。 [7]马文蔚.《物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 大纲起草人:刘长青 大纲审核人:李强 大纲批准人:谢四莲 日期: 2017 年 9 月 15 日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