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信息学院物理学专业《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5,文件大小:64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考试) 课程编号 xx405213渠程名称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适用专业 物理学 先修课程 热学、高等数学 总学时 56其中理论56学时,实验0学时学分数3.5 一、课程简介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是为物理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是物理学专业 主要骨干课程即理论物理学的四大分支之一,在教学计划中列为专业主干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热现象的宏观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然后从统计的角 度研究组成宏观物体的大量微粒的力学运动特点,对这些宏观规律做出微观上的理论解 释,解释宏观热现象规律为什么是这样的。帮助学生了解大量粒子所构成系统的统计规 律性,锻炼学生认识探索问题的理论自觉性,并掌握分析这类系统的有效方法。为今后 从事有关热现象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全面了解热力学体系;了解统计力学研究对象、分类以及与经典物理学的关系。 2、了解: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涨落理论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应用、 非平衡态统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系综统计法的基本概念、规律及 其应用、温差电现象的热力学分析。 3、理解: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热力学基本方程的应用、相平衡和化学 平衡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应用、非平衡态热力学的基础概念和基本规律、 统计平均值的计算、统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及相应运算、最概然分布的基本概念、规律 及其应用。 4、掌握:熵概念和熵增加原理的应用、热力学偏导数的推导和平衡稳定性条件、 三种粒子系统各自一个宏观态对应的微观态数的求解、宏观态和微观态的关系、三种最 概然分布的理解及其应用、统计系综的概念热力学量涨落的计算、玻耳兹曼积分微分方

1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考试) 课程编号 xx405213 课程名称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适用专业 物理学 先修课程 热学、高等数学 总学时 56 其中理论 56 学时,实验 0 学时 学分数 3.5 一、课程简介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是为物理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是物理学专业 主要骨干课程即理论物理学的四大分支之一,在教学计划中列为专业主干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热现象的宏观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然后从统计的角 度研究组成宏观物体的大量微粒的力学运动特点,对这些宏观规律做出微观上的理论解 释,解释宏观热现象规律为什么是这样的。帮助学生了解大量粒子所构成系统的统计规 律性,锻炼学生认识探索问题的理论自觉性,并掌握分析这类系统的有效方法。为今后 从事有关热现象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全面了解热力学体系;了解统计力学研究对象、分类以及与经典物理学的关系。 2、了解: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涨落理论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应用、 非平衡态统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系综统计法的基本概念、规律及 其应用、温差电现象的热力学分析。 3、理解: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热力学基本方程的应用、相平衡和化学 平衡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应用、非平衡态热力学的基础概念和基本规律、 统计平均值的计算、统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及相应运算、最概然分布的基本概念、规律 及其应用。 4、掌握:熵概念和熵增加原理的应用、热力学偏导数的推导和平衡稳定性条件、 三种粒子系统各自一个宏观态对应的微观态数的求解、宏观态和微观态的关系、三种最 概然分布的理解及其应用、统计系综的概念热力学量涨落的计算、玻耳兹曼积分微分方

程的导出。 能力目标 1.使学生能够对热力学有一个整个认知,对热力学中重要的思维方法有较深刻的 体会,增加物理学的“美育”感。 2.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热力学四大定律等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熟练掌握与运用 热力学函数完成一般推导、解决一般的习题和实际应用,能应用微积分解决热力学中的 一般问题,能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与体会物质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3.能理解热力学是一门古老而有生命的学科,有一定的学习兴趣,为后续课程的 学习打好基础。能认识到经典统计力学的局限性,体会经典统计力学的现代价值。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热力 学基本方程的应用、相平衡和化学平衡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应用、非平衡 态热力学的基础概念和基本规律、统计平均值的计算、统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及相应运 算、最概然分布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应用、系综统计法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应用、 涨落理论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应用、非平衡态统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 应用。 教学难点: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病概念和摘增加原理的应用、热力学 偏导数的推导和平衡稳定性条件、温差电现象的热力学分析、三种粒子系统各自一个宏 观态对应的微观态数的求解、宏观态和微观态的关系、三种最概然分布的理解及其应用、 统计系综的概念热力学量涨落的计算、玻耳兹曼积分微分方程的导出。 四、课程教学模块(或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教 节 知识点 学时 学模块 1、热力学1.1、1.2、13 了解:热力学与统计力学区别 基本规律 理解:平衡状态 掌握:第零定律 1.4、1.5、1.6了解:功 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 掌握:理想气体的内能、烙

2 程的导出。 能力目标 1.使学生能够对热力学有一个整个认知,对热力学中重要的思维方法有较深刻的 体会,增加物理学的“美育”感。 2.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热力学四大定律等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熟练掌握与运用 热力学函数完成一般推导、解决一般的习题和实际应用,能应用微积分解决热力学中的 一般问题,能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与体会物质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3.能理解热力学是一门古老而有生命的学科,有一定的学习兴趣,为后续课程的 学习打好基础。能认识到经典统计力学的局限性,体会经典统计力学的现代价值。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热力 学基本方程的应用、相平衡和化学平衡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应用、非平衡 态热力学的基础概念和基本规律、统计平均值的计算、统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及相应运 算、最概然分布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应用、系综统计法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应用、 涨落理论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应用、非平衡态统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 应用。 教学难点: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熵概念和熵增加原理的应用、热力学 偏导数的推导和平衡稳定性条件、温差电现象的热力学分析、三种粒子系统各自一个宏 观态对应的微观态数的求解、宏观态和微观态的关系、三种最概然分布的理解及其应用、 统计系综的概念热力学量涨落的计算、玻耳兹曼积分微分方程的导出。 四、课程教学模块(或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教 学模块 节 知识点 学时 1、热力学 基本规律 1.1、1.2、1.3 了解:热力学与统计力学区别 理解:平衡状态 掌握:第零定律 2 1.4、1.5、1.6 了解:功 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 掌握:理想气体的内能、焓 2

1.7、1.8、1.9了解:Camot循环 2 理解:热力学第三定律 掌握: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 1.10、1.11 了解:第二类永动机不能制成 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 掌握:Camot定律 1.12、1.13、 了解:热力学温标 1.14、1.15 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述 掌握:Clausius等式和不等式 1.16、1.17、 了解:数学表述 2 1.18 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应用 掌握:自由能、Gibbs函数 小测试 2 2、均匀物2.1、22 了解:T、P用U表示,U的全微分 质的热力 理解:T、V用H表示,H的全微分 学性质 掌握:Maxwell关系 2.3、2.4 了解:节流过程和绝热膨胀过程 理解:基本热力学函数的确定 掌握:Joule-Thomson系数的确定 2.5、2.6 了解:特性函数 2 理解:热辐射理论 掌握:Kirchhoff定律 小测试 2 3、单元系3.1、32、3.3了解:熵判据 的相变 理解:开系热力学基本方程 掌握:复相平衡条件 3.4、3.5 了解:PT、PV相图 理解:单元复相系的平衡性质 掌握:Clapeyron方程

3 1.7、1.8、1.9 了解:Carnot 循环 理解:热力学第三定律 掌握: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 2 1.10、1.11 了解:第二类永动机不能制成 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 掌握:Carnot 定律 2 1.12、1.13、 1.14、1.15 了解:热力学温标 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述 掌握:Clausius 等式和不等式 2 1.16、1.17、 1.18 了解:数学表述 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应用 掌握:自由能、Gibbs 函数 2 小测试 2 2、均匀物 质的热力 学性质 2.1、2.2 了解: T、P 用 U 表示,U 的全微分 理解:T、V 用 H 表示,H 的全微分 掌握:Maxwell 关系 2 2.3、2.4 了解:节流过程和绝热膨胀过程 理解:基本热力学函数的确定 掌握:Joule-Thomson 系数的确定 2 2.5、2.6 了解:特性函数 理解:热辐射理论 掌握:Kirchhoff 定律 2 小测试 2 3、单元系 的相变 3.1、3.2、3.3 了解:熵判据 理解:开系热力学基本方程 掌握:复相平衡条件 2 3.4、3.5 了解:P-T、P-V 相图 理解:单元复相系的平衡性质 掌握:Clapeyron 方程 2

3.7、3.8、3.9了解:相变分类 理解:临界现象 掌握:连续相变理论 小测试 4、多元系4.1、4.2、4.3了解:多元系的热力学函数和热力学方程 2 的相平 理解:复相平衡 衡、化学 掌握:Gibbs律 平衡 4.5、4.6 了解:单相化学反应平衡条件 理解:混合理想气体性质 掌握:化学平衡条件 4.7、4.8 了解:平衡常量和分解度 理解:Nemst定律 掌握:热力学第三定律 小测试 6、近独立6.1、6.2 了解:粒子的经典描述 粒子的最 理解:粒子的量子描述 概然分布 掌握:若干模型的经典和量子描述 6.3、6.4、6.5 了解:系统微观运动状态的描述 理解:等概率原理 掌握:三种分布的关系 6.6、6.7、6.8 了解:最概然分布 掌握:Maxwell-Boltzman分布 小测试 7.1、72 了解:粒子配分函数 Boltzman 理解:热力学量的统计表达式 统计 掌握: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 7.3、7.4 了解:Maxwell速度分布 理解:最概然速率 掌握:能量均分定律

4 3.7、3.8、3.9 了解:相变分类 理解:临界现象 掌握:连续相变理论 2 小测试 2 4、多元系 的相平 衡、化学 平衡 4.1、4.2、4.3 了解:多元系的热力学函数和热力学方程 理解:复相平衡 掌握:Gibbs 律 2 4.5、4.6 了解:单相化学反应平衡条件 理解:混合理想气体性质 掌握:化学平衡条件 2 4.7、4.8 了解:平衡常量和分解度 理解:Nernst 定律 掌握:热力学第三定律 2 小测试 2 6、近独立 粒子的最 概然分布 6.1、6.2 了解:粒子的经典描述 理解:粒子的量子描述 掌握:若干模型的经典和量子描述 2 6.3、6.4、6.5 了解:系统微观运动状态的描述 理解:等概率原理 掌握:三种分布的关系 2 6.6、6.7、6.8 了解:最概然分布 掌握:Maxwell-Boltzman 分布 2 小测试 2 7 、 Boltzman 统计 7.1、7.2 了解:粒子配分函数 理解:热力学量的统计表达式 掌握: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 2 7.3、7.4 了解:Maxwell 速度分布 理解:最概然速率 掌握:能量均分定律 2

7.5、7.6、7.7了解:电子对热容没有贡献 2 理解:理想气体的统计熵 掌握: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热容表达式 小测试 2 总复习 2 合计 56 说明:1.本表不局限于某一本教材,而应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确定。2.知识点内容部分中,应填写可能包含的所 有知识点,且知识点要求细化,而不是只抄某本教材的某一节的标题。3教学模块是指将后面的知识点组成后的模 块名称。它不一定是某教材的章的名字。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讲授为主,平时测试为辅。 五、学生学习成效考核方式 考核环节构成 占总成绩 评分依据 (均为100分制) 的比重 出勤 病假、公假不扣分,事假扣2分一次,旷课5分一次 10% 作业、小测试 作业认真,及时完成小测试 10% 期末考试 编制参考答案及标准 80% 六、选用教材 汪志诚.《热力学·统计物理学》(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5. 七、参考资料 [1]马本堃、高尚惠、孙煜.《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1995.8 [2]冯玉广、李士.《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导论》.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6 [3]龚昌德.《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4. [4]苏汝铿.《统计物理学》(第1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6 [5]欧阳容百.《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科学出版社.2007.8. [6]陈金灿、苏国珍.《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热点问题思考与探索》科学出版 社.2010.3. [T]M.W.Zemansky and R.H.Dittman,.Heat and thermodynamics,.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1. 大纲起草人:丁持坤 大纲审核人:刘长青 大纲批准人:谢四莲 日期:2017年4月30日 5

5 7.5、7.6、7.7 了解:电子对热容没有贡献 理解:理想气体的统计熵 掌握: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热容表达式 2 小测试 2 总复习 2 合计 56 说明:1.本表不局限于某一本教材,而应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确定。2.知识点内容部分中,应填写可能包含的所 有知识点,且知识点要求细化,而不是只抄某本教材的某一节的标题。3.教学模块是指将后面的知识点组成后的模 块名称。它不一定是某教材的章的名字。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讲授为主,平时测试为辅。 五、学生学习成效考核方式 六、选用教材 汪志诚.《热力学˙统计物理学》(第 5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5. 七、参考资料 [1]马本堃、高尚惠、孙煜.《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第 2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 1995.8 [2]冯玉广、李士.《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导论》.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6 [3]龚昌德.《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第 1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4. [4]苏汝铿.《统计物理学》(第 1 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6. [5]欧阳容百.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科学出版社.2007.8. [6]陈金灿、苏国珍.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热点问题思考与探索》.科学出版 社.2010.3. [7] M. W. Zemansky and R. H. Dittman, Heat and thermodynamics,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1. 大纲起草人: 丁持坤 大纲审核人: 刘长青 大纲批准人: 谢四莲 日期: 2017 年 4 月 30 日 考核环节构成 (均为 100 分制) 评分依据 占总成绩 的比重 出勤 病假、公假不扣分,事假扣 2 分一次,旷课 5 分一次 10% 作业、小测试 作业认真,及时完成小测试 10% 期末考试 编制参考答案及标准 80%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