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信息学院物理学专业《中学教师综合素质》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5,文件大小:62.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中学教师综合素质》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课程编号xx405225 课程名称 中学教师综合素质 适用专业 物理学 先修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师职业技能训 总学时 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0学时 学分数2 一、课程简介 中学教师综合素质是物理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物理专业的培养方向是中学 物理教师教育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和良 好的身心素质的合格中学物理教师。本课程将对学生进行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训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物理教育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研究、管理等能力,能 顺利通过国家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证考试,今后能胜任中学物理教有教学及其研究工作, 并为后续的教育实习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实现如下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理解教 师职业的责任和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2.理解我国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 的学生权利保护的实际问题。 3.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学生、 学生家长、同事及教有管理者的关系。 4.了解一定的科学常识、中外文化知识,艺术鉴赏知识。 5.掌握一定的逻辑知识,熟悉分析、综合、概括的一般方法。 能力目标: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1 《中学教师综合素质》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课程编号 xx405225 课程名称 中学教师综合素质 适用专业 物理学 先修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师职业技能训 练 总学时 其中理论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 学分数 2 一、课程简介 中学教师综合素质是物理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物理专业的培养方向是中学 物理教师教育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和良 好的身心素质的合格中学物理教师。本课程将对学生进行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训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物理教育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研究、管理等能力,能 顺利通过国家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证考试,今后能胜任中学物理教育教学及其研究工作, 并为后续的教育实习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实现如下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理解教 师职业的责任和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2.理解我国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 的学生权利保护的实际问题。 3. 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学生、 学生家长、同事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4.了解一定的科学常识、中外文化知识,艺术鉴赏知识。 5.掌握一定的逻辑知识,熟悉分析、综合、概括的一般方法。 能力目标: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教师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课程前:1.了解物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2.认真阅读本大纲与教材;3.对所用教材 进行研究,按大纲要求进行内容的取舍。 课程中: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调整。 课程后:加强对习题的讲解与辅导,鼓励学生进行课后阅读和讨论。 四、课程教学模块(或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模块 知识点 学时 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 、2 理解:理解在学校教有中开展素质教有的途径 和方法。 掌握: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 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职业理念 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2 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在教育活动中做 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掌握: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 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2 理解: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和价值,具有从事 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掌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 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解:我国主要的教有法律法规

2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教师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课程前:1.了解物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2.认真阅读本大纲与教材;3.对所用教材 进行研究,按大纲要求进行内容的取舍。 课程中: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调整。 课程后:加强对习题的讲解与辅导,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阅读和讨论。 四、课程教学模块(或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模块 知识点 学时 1 职业理念 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 理解:理解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 和方法。 掌握: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 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 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在教育活动中做 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掌握: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 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理解: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和价值,具有从事 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掌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 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2 2 了解:我国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 4

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和规划钢要 (2010-2020)》的相关内容 教育法律法 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2 规 理解: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 育行为,依法从教。 掌握: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有法规,保护 T2 生的合法权利。 掌握: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 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的实际间题。 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 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的文件精神 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 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教师职业道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 2 德规范 理解: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 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学生、 学生家长、同事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掌握:在教有教学活动中,依据教师职业行为 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 有人、为人师表。 了解:1)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2 文化素养 其主要成就。 2)了解一定的科学常识,熟悉常见的科普读物, 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了解:1)了解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2)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

3 教育法 律法 规 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和规划纲要 (2010-2020)》的相关内容 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理解: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 育行为,依法从教。 掌握: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2 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 生的合法权利。 掌握: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 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的实际问题。 2 3 教师职 业道 德规范 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的文件精神 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 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2 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 理解: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 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学生、 学生家长、同事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掌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据教师职业行为 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 育人、为人师表。 2 4 文化素养 了解:1)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 其主要成就。 2)了解一定的科学常识,熟悉常见的科普读物, 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2 了解:1)了解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2)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 2

了解:1)了解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 2)了解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并能有效地运用 于教育教学活动。 理解: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 基本能力 掌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 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了解:了解一定的逻辑知识。 理解:分析、综合、概括的一般方法。 掌握:比较、演绎、归纳的基本方法。 理解:运用信息检索工具获取并处理信息的方2 法。 掌握: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能设计、制作课 件。 理解:文体知识。 2 掌握:能根据文章中心组织、剪裁材料,具有 布局谋篇、有效安排文章结构。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 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开设习题讨论课。 六、学生学习成效考核方式(考查) 考核环节构成 占总成绩 评分依据 (均为100分制) 的比重 平时成绩 考勒、作业 占20%: 期中成绩 模拟考试(闭卷) 占20%: 期末成绩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占60% 七、选用教材 4

4 了解:1)了解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 2)了解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并能有效地运用 于教育教学活动。 2 5 基本能力 理解: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 掌握: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 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2 了解:了解一定的逻辑知识。 理解:分析、综合、概括的一般方法。 掌握:比较、演绎、归纳的基本方法。 2 理解:运用信息检索工具获取并处理信息的方 法。 掌握: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能设计、制作课 件。 2 理解:文体知识。 掌握:能根据文章中心组织、剪裁材料,具有 布局谋篇、有效安排文章结构。 2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 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开设习题讨论课。 六、学生学习成效考核方式(考查) 七、选用教材 考核环节构成 (均为 100 分制) 评分依据 占总成绩 的比重 平时成绩 考勤、作业 占 20%; 期中成绩 模拟考试(闭卷) 占 20%; 期末成绩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占 60%

教师资格考试统编教材题库编委会主编,《综合素质》(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八、参考资料 [1]李方编著,《教育知识与能力》,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 [2]赫勒编著,《综合素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专用系列教材编委会编著,《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 [4]王娟编著,《教师招聘考试习题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教师资格考舍研究中心国联资格考试研究中心编着,《教师资格考试教材教育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材编写组编著,《教育心理学(最新版)》,首都师大出版社,2011。 大纲起草人:姜利群 大纲审核人:唐淑红 大纲批准人:谢四莲 日期:2016年12月10日 5

5 教师资格考试统编教材题库编委会主编,《综合素质》(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八、参考资料 [1]李方编著,《教育知识与能力》, 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 [2]赫勒编著,《综合素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专用系列教材编委会编著,《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 [4]王娟编著,《教师招聘考试习题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教师资格考舍研究中心 国联资格考试研究中心编著,《教师资格考试教材教育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材编写组编著,《教育心理学(最新版)》,首都师大出版社,2011。 大纲起草人:姜利群 大纲审核人:唐淑红 大纲批准人:谢四莲 日期:2016 年 12 月 10 日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