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信息学院物理学专业《电路与电子技术》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9,文件大小:94.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电路与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编号 xx405219 课程名称 电路与电子技术 适用专业物理学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数学分析) 总学时 其中理论72学时,实验0学时 学分数4.5 一、课程简介 “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一门硬件基础课程,它的理论与方法 在许多技术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路原理和模拟 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了解基本理论和掌握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用定性和定量相结 合的方法分析处理模拟电路工程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各硬件技术课 程的学习和今后工作、学习深造的需要打下必要的基础。 鉴于对高等数学的需要,本课程适宜在第二学期开课。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大学电路与电子技术的学习,学生应实现如下目标: 使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电子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 性能特点、基本分析和工程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学习电路电子技术新理论、新知识 和新技术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以 及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程技术等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牢固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树立用电路定律分析电路的观念。2.掌 握分析线性电路的基本方法(节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3.掌握晶体二级管、三级管 工作原理及常用应用电路。4.掌握单级、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5.初步掌握差动 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相关应用。6.初步掌握集成运放电路的模型和特性,集成运 放的线性应用以及非线性应用的常用电路原理、结构。7,了解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满 元件;典型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8.熟悉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9.了解门电 路的特点和功能,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熟悉常用组合逻辑部件的功能 及主要用途。10.掌握基本触发器的分析方法及逻辑功能表示方法,了解时序逻辑电路

1 《电路与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课程编号 xx405219 课程名称 电路与电子技术 适用专业 物理学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数学分析) 总学时 其中理论 72 学时,实验 0 学时 学分数 4.5 一、课程简介 “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一门硬件基础课程,它的理论与方法 在许多技术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路原理和模拟 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了解基本理论和掌握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用定性和定量相结 合的方法分析处理模拟电路工程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各硬件技术课 程的学习和今后工作、学习深造的需要打下必要的基础。 鉴于对高等数学的需要,本课程适宜在第二学期开课。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大学电路与电子技术的学习,学生应实现如下目标: 使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电子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 性能特点、基本分析和工程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学习电路电子技术新理论、新知识 和新技术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以 及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程技术等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牢固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树立用电路定律分析电路的观念。2.掌 握分析线性电路的基本方法(节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3.掌握晶体二级管、三级管 工作原理及常用应用电路。4.掌握单级、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5.初步掌握差动 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相关应用。6.初步掌握集成运放电路的模型和特性,集成运 放的线性应用以及非线性应用的常用电路原理、结构。7.了解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 元件;典型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8.熟悉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9.了解门电 路的特点和功能,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熟悉常用组合逻辑部件的功能 及主要用途。10.掌握基本触发器的分析方法及逻辑功能表示方法,了解时序逻辑电路

的结构及特点,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11.了解数字量和模拟量的转换原理, 掌握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 四、课程教学模块(或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电工学上18课时 序号 教学模块 知识点 学时 欧姆定律和 「教学月的门 2 基尔霍夫 掌握电路中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的不同 定律 3、运用基尔霍夫定律求解复杂电路。 [重点] 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 申阻、申源 [教学目的了 的等效变 掌握阻抗星形-三角形变换公式及其应用。 理解理想电压源、理想电》 实际电压源 掌握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麦换的条件、公式 及应用注意事项。 [重点] 星-三角形变换的应用,电源等效变换的应用。 [难点] 星-三角形变换公式的推导过程。 路 「数学日的 支电法回 流 明确支路电流、回路电流和网孔电流的 联系和区别。 路 2、运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复杂电路。 流 3、熟练运用回路电流法(网孔法)求解平 法 面复杂电路。 [重点 流法(网孔法)求解复杂电路。 KVL方程中互电阻上电压降的大小和符号 的确定。 2

2 的结构及特点,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11.了解数字量和模拟量的转换原理, 掌握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 四、课程教学模块(或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电工学上 18 课时 序号 教学模块 知识点 学时 1 欧姆定律和 基尔霍夫 定律 [教学目的] 1、掌握电路中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的不同 表达形式。 2、熟练运用欧姆定律求解简单电路。 3、运用基尔霍夫定律求解复杂电路。 [重 点] 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 [难 点] 求电路中各点的电位。 2 2 电阻、电源 的等效变 换 [教学目的] 1、掌握阻抗星形-三角形变换公式及其应用。 2、理解理想电压源、理想电流源、实际电压源、 实际电流源的概念及其伏安特性曲线。 3、掌握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公式 及应用注意事项。 [重 点] 星-三角形变换的应用,电源等效变换的应用。 [难 点] 星-三角形变换公式的推导过程。 2 3 支 路 电 流 法 和 回 路 电 流 法 [教学目的] 1、明确支路电流、回路电流和网孔电流的 联系和区别。 2、运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复杂电路。 3、熟练运用回路电流法(网孔法)求解平 面复杂电路。 [重 点] 用回路电流法(网孔法)求解复杂电路。 [难 点] KVL 方程中互电阻上电压降的大小和符号 的确定。 2

令 点 「数学目的门 电位 1、掌握节点KCL方程的一般形式和节点电 法的一般步骤。 2 熟练运用节点分析法求解复杂电路 掌握叠加原理的表述、证明及应用注意 事项。 重 点] 运用节点分析法求解复杂电路。叠加原理和 齐性定理的应用。 [ 点] 用节点电位、支路电动势和支路电阻正确表 示支路电流。 维南定 「教学目的门 理和诺顿 握戴维南定理及其应用 定理 2 掌握诺顿定理及其应用 重 点] 戴维南定理的应用。 [难点] 求有源两端网络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和等效 内阻抗(内导纳) 储能元件 数学目的 一申察和 1、掌握电容元件的库伏特性和电感元件的 电感 韦安特性。 掌握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动态电特性 表达 3、计算等效电容、电容电压及其储能。 4、求解等效电感、电感电流及其储能。 重点 由电容电流求解电容电压及其电能,由电感 电压求解电感电流及其磁能 [难点] 动森电特性表达式与参考方向的关系及积 分上、下限的确定。 一阶动 「教学目的门 2 1 理解一阶动态电路和零输入响应的概 入响应 2、掌握换路定则和一阶动态电路方程的列 写 3、熟练应用常微分方程的经典解法分析- 阶动态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求解一阶动态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难点]

3 4 节 点 电 位 法 和 叠 加 原理 [教学目的] 1、掌握节点 KCL 方程的一般形式和节点电 位法的一般步骤。 2、熟练运用节点分析法求解复杂电路。 3、掌握叠加原理的表述、证明及应用注意 事项。 [重 点] 运用节点分析法求解复杂电路。叠加原理和 齐性定理的应用。 [难 点] 用节点电位、支路电动势和支路电阻正确表 示支路电流。 2 5 戴 维南定 理和诺顿 定理 [教学目的] 1、掌握戴维南定理及其应用。 2、掌握诺顿定理及其应用 [重 点] 戴维南定理的应用。 [难 点] 求有源两端网络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和等效 内阻抗(内导纳)。 2 6 储能元件 — 电容和 电感 [教学目的] 1、掌握电容元件的库伏特性和电感元件的 韦安特性。 2、掌握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动态电特性 表达式。 3、计算等效电容、电容电压及其储能。 4、求解等效电感、电感电流及其储能。 [重 点] 由电容电流求解电容电压及其电能,由电感 电压求解电感电流及其磁能。 [难 点] 动态电特性表达式与参考方向的关系及积 分上、下限的确定。 2 7 一阶动态 电路方程 及其零输 入响应 [教学目的] 1、理解一阶动态电路和零输入响应的概 念。 2、掌握换路定则和一阶动态电路方程的列 写。 3、熟练应用常微分方程的经典解法分析一 阶动态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重 点] 求解一阶动态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难 点] 2

用戴维宁定理简化一阶动态电路并确定电 路变量的初始值。 ⊙ 一阶电路 [教学目的] 的零状态 理解零状态响应、全响应、稳态响应 响应和全 哲态响应的概念 响应 2、 熟练应用常微分方程的经典解法分析 动态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3、牢固掌握求解一阶动态电路的三要素法。 [重点] 求解一阶动态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常数。 ⊙ 二阶动态 [教学目的丁 4 电路方程 1、掌握二阶动态电路的概念 态微分, 的 3 熟练应用二阶微分方程的经典 [重点] 熟练求解二阶动态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难点] 准确求出二阶动态电路的初始条件。 10 三阶电蹈 [教学目的] 2 的零状态 1、求解二阶动态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响应和全 2、求解二阶动态电路的全响应。 响应 [ 占1 求二阶微分方程的通解和特解 11 教学目的丁 理解正 流电的三要素和交流元件的功率 表 熟练掌握相量的代数式、指数式、三角形和 极标式及其相互变换。 功率 3、用相量进行正弦交流量的运算并画出相量图, 4、掌握正弦交流电路中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 律的相量形式 熟练运用欧姆定律求解简单交流电路。 重点 正弦交流量的相量表示及其运算。欧姆定律和基 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难 点] 求解交流电路中的电压 电流及其功率

4 用戴维宁定理简化一阶动态电路并确定电 路变量的初始值。 8 一阶电路 的零状态 响应和全 响应 [教学目的] 1、 理解零状态响应、全响应、稳态响应 和暂态响应的概念。 2、熟练应用常微分方程的经典解法分析一 阶动态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3、牢固掌握求解一阶动态电路的三要素法。 [重 点] 求解一阶动态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难 点] 准确求解电路变量的初始值、稳态值和时间 常数。 2 9 二阶动态 电路方程 及其零输 入响应 [教学目的] 1、掌握二阶动态电路的概念。 2、掌握二阶动态微分方程的列写。 3、熟练应用二阶微分方程的经典 [重 点] 熟练求解二阶动态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难 点] 准确求出二阶动态电路的初始条件。 4 10 二阶电路 的零状态 响应和全 响应 [教学目的] 1、求解二阶动态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2、求解二阶动态电路的全响应。 [重 点] 求二阶微分方程的通解和特解。 [难 点] 确定二阶动态电路的初始条件。 2 11 正弦交流 电的相量 表示法交 流阻抗和 功率 [教学目的] 1、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和交流元件的功率。 2、熟练掌握相量的代数式、指数式、三角形和 极标式及其相互变换。 3、用相量进行正弦交流量的运算并画出相量图。 4、掌握正弦交流电路中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 律的相量形式。 5、熟练运用欧姆定律求解简单交流电路。 [重 点] 正弦交流量的相量表示及其运算。欧姆定律和基 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难 点] 求解交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及其功率。 2

交流谐振 [教学目的] 电路、功率 理解串联谐振、并联谐振的条件及其特性】 因数的提 2. 理解品质因教(Q值)的意义及其计算。 掌握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原理和方法」 点]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难点] 提高功率因数的原理。 13 相 教学目的] 2 举 流 1、 了解相与相序的概念以及三相交流电动势的 源、 表示方法。 三相 2. 掌握三相电源作星形或三角形联接时线电压 负 载 与相电压的关系。 的 理解负载作星形联接时的特点及其电压、电 联 之 的关系 接 4、 掌握负载星形联接时负载电压和线路电流的 分析和计算。 [重点] 电源相电压与线电压的关系,三相负载星形联接 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难 点] 非对称三相负载无中线时,中点漂移现象及其计 算。 14 相负载 教学目的 2 的三角形 1、 理解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时的特点及 联接三相 其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 功率及其 2. 掌握负载三角形联接时负载电压和 测量 线路申流的分析和计第 掌握三相功率的计算方法 掌握三相功率测量的原理与方法。 [重点] 三相负载三角形联接时电路的分析和计算。三相 功率的计算 「难 点] 表法”测量三相功率的原理与方法

5 12 交流谐振 电路、功率 因数的提 高 [教学目的] 1、 理解串联谐振、并联谐振的条件及其特性。 2、 理解品质因教(Q 值)的意义及其计算。 3、掌握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原理和方法。 [重 点]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难 点] 提高功率因数的原理。 2 13 三 相 交 流 电源、 三 相 负 载 的 星 形 联 接 [教学目的] 1、 了解相与相序的概念以及三相交流电动势的 表示方法。 2、掌握三相电源作星形或三角形联接时线电压 与相电压的关系。 3、理解负载作星形联接时的特点及其电压、电 流之间的关系。 4、掌握负载星形联接时负载电压和线路电流的 分析和计算。 [重 点] 电源相电压与线电压的关系,三相负载星形联接 时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难 点] 非对称三相负载无中线时,中点漂移现象及其计 算。 2 14 三相负载 的三角形 联接三相 功率及其 测量 [教学目的] 1、 理解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时的特点及 其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 2、 掌握负载三角形联接时负载电压和 线路电流的分析和计算。 3、 掌握三相功率的计算方法。 4、掌握三相功率测量的原理与方法。 [重 点] 三相负载三角形联接时电路的分析和计算。三相 功率的计算。 [难 点] “二表法”测量三相功率的原理与方法。 2

15 非正弦周 [教学目的] 期电流电 1 熟练掌握非正弦周期电压、电流的有效值 路的计算 平均值和平均功率的定义和求解方法 2 用谐波分析法求解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重 点] 非正弦周期电压、电流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 功率 「难点] 求解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电工学下40课时 序号 教学模块 知识点 学时 极管和晶 「教学目的 4 体管 掌握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及代安特性。 ,掌握稳压二极管的特性及稳态电路的结构及 稳压原理。 [重点] PN结的形成:PW结的单向导电性;半导体二极 管的伏安特性: PN结的形成。 3 基本放大申 「教学目的 了解大由路细成和工作原理 掌握直流通路及静态值的确定,了解图解分 3、了解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掌握放大电 路的微变等效电路的方法。 4、了解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堂握直流通路静态工作点的计算 动态 小信号 等效电路及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 计算。 5、了解差分放大电路的特点。 「重占门 晶体管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基本分析 方法 [难点]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的特性曲线:非线性失真。 3 集成运算放 教学目 4 大器 解集 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及主要参数,理 解理想运算放大器的条件及电压传输特性

6 15 非正弦周 期电流电 路的计算 [教学目的] 1、 熟练掌握非正弦周期电压、电流的有效值、 平均值和平均功率的定义和求解方法。 2、用谐波分析法求解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重 点] 非正弦周期电压、电流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 功率 [难 点] 求解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2 电工学下 40 课时 序号 教学模块 知识点 学时 1 二极管和晶 体管 [教学目的] 1、掌握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及伏安特性。 2、掌握稳压二极管的特性及稳态电路的结构及 稳压原理。 [重 点] PN 结的形成;PN 结的单向导电性;半导体二极 管的伏安特性; [难 点] PN 结的形成。 4 2 基本放大电 路 [教学目的] 1、了解放大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 2、掌握直流通路及静态值的确定,了解图解分 析法确定静态值。 3、了解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掌握放大电 路的微变等效电路的方法。 4、了解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掌握直流通路静态工作点的计算,动态小信号 等效电路及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 计算。 5、了解差分放大电路的特点。 [重 点] 晶体管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基本分析 方法; [难 点]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的特性曲线;非线性失真。 8 3 集成运算放 大器 [教学目的] 1、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及主要参数,理 解理想运算放大器的条件及电压传输特性。 4

2、掌握比例运算,加法运算,减法运算,了解 积分运算,微分运算及电压比较器。[重点] 模拟信号的运算电路(比例运算电路、加法」 减法运算电路、微分、积分运算电路)。 点] 虚短与虚断的含义。 电子电路中 【教学目的] 的反馈 1、掌握正负反馈的基本概念、负反馈的类型及 判别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工作性能的影响。 怎么判断负反馈的类型。 「难点门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工作性能的影响」 5 直流稳压电 4 2、 掌握电源滤波电路的结构及原理。 3、掌握稳压二极管的特性及稳态电路的结构及 稳压原理。 「重占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稳压电路 [难点] 稳压管稳压原理。 门电路和组[教学目的] 合逻辑电路 了解数字位号的摄会,脉中位岳 理解三种基本门电路的电路及因果关系,掌 握基本门电路的逻辑符号,逻辑式,逻辑状态 表及波形图。 3、理解复合门电路的逻辑符号,逻辑式,逻辑 状态表及波形图。了解TTL集成与非门和三态 门电路。 4、理解逻辑代数的常用公式,基本定律,最小 项表达式,掌握逻辑函数的化筒方法。 5、理解组合逻辑电路分析方法,掌握综合设计 思路。 6、了解编码器,数据分配器,理解加法器、译 码器和数据选择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中规模集 成器件设计,即用74L.S138、74LS151实现组合 逻辑电路。 [重点] 1、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与 或非门、异或门、三态门、0c门、逻辑 功能,熟悉各种门电路的特点和使用方 法

7 2、掌握比例运算,加法运算,减法运算,了解 积分运算,微分运算及电压比较器。[重 点] 模拟信号的运算电路(比例运算电路、加法、 减法运算电路、微分、积分运算电路)。 [难 点] 虚短与虚断的含义。 4 电子电路中 的反馈 [教学目的] 1、掌握正负反馈的基本概念、负反馈的类型及 判别、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工作性能的影响。 [重 点] 怎么判断负反馈的类型。 [难 点]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工作性能的影响。 2 5 直流稳压电 源 [教学目的] 1、掌握单相整流电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电源滤波电路的结构及原理。 3、掌握稳压二极管的特性及稳态电路的结构及 稳压原理。 [重点]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稳压电路。 [难点] 稳压管稳压原理。 4 6 门电路和组 合逻辑电路 [教学目的] 1、了解数字信号的概念,脉冲信号。 2、理解三种基本门电路的电路及因果关系,掌 握基本门电路的逻辑符号,逻辑式,逻辑状态 表及波形图。 3、理解复合门电路的逻辑符号,逻辑式,逻辑 状态表及波形图。了解 TTL 集成与非门和三态 门电路。 4、理解逻辑代数的常用公式,基本定律,最小 项表达式,掌握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 5、理解组合逻辑电路分析方法,掌握综合设计 思路。 6、了解编码器,数据分配器,理解加法器、译 码器和数据选择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中规模集 成器件设计,即用 74LS138、74LS151 实现组合 逻辑电路。 [重 点] 1、 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与 或非门、异或门、三态门、OC 门、逻辑 功能,熟悉各种门电路的特点和使用方 法。 8

2、组合逻辑集成电路(编码器、译码器、 数据分配器、数据选择器、数值比较器 算术逻辑运算电路)的定义、结构与工 作原理,并知道其用法。 [难点] 1、TTL集成门电路的时间延时特性、电压传输 特性、三态门及总线思想。 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触发器和时 [教学目的] 7 序逻辑电路 1、 了解触发器的三个基本性质,理解基本RS 触发器工作原理及功能描述。 主从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及维持阻塞D触发 县的工作原理 3、 各种触发器之间转换,掌握D和K边沿触 发器。 4、 「重点 1、各类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触发方式 「难点门 ,触发器电路结构、触发方式、逻辑功能三者 之间关系 存储器和可 [教学目的] 4 编程逻辑器 1 了解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的组 件 成及工作原理」 熟练掌握存储容量的扩展方法 理解PLD的基本概念及其表 方法 4、 了解典型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电路结构、特 点和使用方法。 [重点] 存储器扩展 1、PLD功能及应用。 模拟量和数 [教学目的] 字量的转换 1、了解A/D、D/A的基本原理。 熟练掌握典型A/D、D/A主要性能指标 换速度。 「难占门 1. 常见D/A转换器(如:倒T型电阻网络DAC 的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 2、A/D转换器的转换步骤、取样定理常见 A/D转换器(如:逐次逼近型ADC与双重积 分型ADC)的电路组成和工组原理

8 2、 组合逻辑集成电路(编码器、译码器、 数据分配器、数据选择器、数值比较器、 算术逻辑运算电路)的定义、结构与工 作原理,并知道其用法。 [难 点] 1、TTL 集成门电路的时间延时特性、电压传输 特性、三态门及总线思想。 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7 触发器和时 序逻辑电路 [教学目的] 1、 了解触发器的三个基本性质,理解基本 RS 触发器工作原理及功能描述。 2、 主从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及维持阻塞 D 触发 器的工作原理。 3、 各种触发器之间转换,掌握 D 和 JK 边沿触 发器。 4、 [重 点] 1、各类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触发方式 [难 点] 1、触发器电路结构、触发方式、逻辑功能三者 之间关系。 4 8 存储器和可 编程逻辑器 件 [教学目的] 1、 了解只读存储器 ROM、随机存储器 RAM 的组 成及工作原理。 2、 熟练掌握存储容量的扩展方法。 3、 理解 PLD 的基本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4、 了解典型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电路结构、特 点和使用方法。 [重 点] 1、存储器扩展 [难 点] 1、 PLD 功能及应用。 4 9 模拟量和数 字量的转换 [教学目的] 1、 了解 A/D、D/A 的基本原理。 2、 熟练掌握典型 A/D、D/A 主要性能指标。 [重 点] 1、掌握转换的工作参数,重点是转换精度与转 换速度。 [难 点] 1、 常见 D/A 转换器(如:倒 T 型电阻网络 DAC) 的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 2、 A/D 转换器的转换步骤、取样定理;常见 A/D 转换器(如:逐次逼近型 ADC 与双重积 分型 ADC)的电路组成和工组原理。 2

说明:1,本表不局限于某一本教材,而应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确定。 教材的某 内部分中,应填写可能包合的所有知识点,且知识点要求细化,而不是只抄茉本 模块是指将后面的知识点组成后的模块名称。它不一定是某教材的章的名字。 数都分以2遥时为宜最影不超过4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开设习题讨论课。加强课外答疑、辅 五、学生学习成效考核方式 考核环节构成 占总成绩 评分依据 (均为100分制) 的比重 期中及平时成绩 包括习题作业和课堂练习 占20%: 考勤 笔试 占10%: 期末成绩 笔试 占70% (考核与评价应该以课程目标为指导,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相结合的混合式考核等,主要分 为期末考试(考查)、课堂讨、平时作业、考勤等方式。 如:1、期末考试(占70%):(开卷、闭卷,题型及分数) 2、期中、课堂讨论、平时作业(占20%):给出简单的记分标准 4、考勒及课外阅读和汇报(10%))。给出简单的记分标准 六、选用教材 秦曾煌,《电工学简明教程》(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版。 七、参考资料 [1]邱关源主编.电路(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李瀚荪主编.《电路分析基础》(第二版)上、中、下册 [3]童诗白、华成英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北京:高等教有出版社 [4]间石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康华光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六版),北京:高等载育出版社 [6]康华光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六版) 学。北京:高等教有出版社,201车第3版出版碧 司图.京:商样收有出版击,0车警 大纲起草人:阮许平,李石林 大纲审核人:丁持坤 大纲批准人:谢四莲 日期:2016年12月20日

9 说明:1.本表不局限于某一本教材,而应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确定。 2.知识点内容部分中,应填写可能包含的所有知识点,且知识点要求细化,而不是只抄某本 教材的某一节的标题。 3.教学模块是指将后面的知识点组成后的模块名称。它不一定是某教材的章的名字。 4.每一栏学时部分以 2 课时为宜,最多不超过 4 课时。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开设习题讨论课。加强课外答疑、辅 导。 五、学生学习成效考核方式 (考核与评价应该以课程目标为指导,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相结合的混合式考核等,主要分 为期末考试(考查)、课堂讨、平时作业、考勤等方式。 如:1、期末考试(占 70%);(开卷、闭卷,题型及分数) 2、期中、课堂讨论、平时作业(占 20%);给出简单的记分标准 4、考勤及课外阅读和汇报(10%))。给出简单的记分标准 六、选用教材 秦曾煌,《电工学简明教程》(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第 6 版。 七、参考资料 [1] 邱关源主编.电路(第五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李瀚荪主编. 《电路分析基础》 (第二版)上、中、下册 [3] 童诗白、华成英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 闫石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 康华光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六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6] 康华光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六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7] 郭木森,《电工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第 3 版。 [8] 邱关源,《电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第 5 版。 大纲起草人: 阮许平,李石林 大纲审核人: 丁持坤 大纲批准人: 谢四莲 日期: 2016 年 12 月 20 日 考核环节构成 (均为 100 分制) 评分依据 占总成绩 的比重 期中及平时成绩 包括习题作业和课堂练习 占 20%; 考勤 笔试 占 10%; 期末成绩 笔试 占 70%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