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信息学院物理学专业《物理与艺术》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4,文件大小:76.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物理与艺术》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 专业任选课 课程编号 xx405407 课程名称 物理与艺术 适用专业 物理学 先修课程 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 总学时 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0学时 学分数2 一、课程简介 物理与艺术是物理学专业学生的专业任选课程,该课程主要是以物理学家和艺术家 相互平行的视角来阐述人们对宇宙图像的建立过程和理解,对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的认 识,最终强调创新是他们的共同的灵魂。科学与艺术共同目的都是以创新的手段来唤起 人们意识或潜意识中,对自然和情感的共鸣,只不过他们使用的“语言”不同。本课程 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打破他们之间的“语言”障碍,分析和比较他们在创新意识和思 维方法上的共同点,以达到对学生进行科学与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目 的。这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符合物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创新思想。 二、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科学与艺术发展的简单历史,理解西方美术与物理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2.理解达芬奇与牛顿在艺术和物理领域内的创造性贡献,比较性地认识参照系与透视 原理对空间认知方式。 3.理解爱因斯坦的科学贡献和由此产生的现代时空观,理解科学和艺术对空间认知的 里程碑式成就。 4.充分掌握科学与艺术平行发展历史的再认识,理解科学艺术交融的重要性。 5.了解希腊哲学对科学与艺术的影响,理解人类对时问空间和光的本性的哲学思考, 6.理解量子力学图景的抽象思考。 能力目标 1.培养人文与科学素养。 2.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1 《物理与艺术》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 专业任选课 课程编号 xx405407 课程名称 物理与艺术 适用专业 物理学 先修课程 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 总学时 其中理论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 学分数 2 一、课程简介 物理与艺术是物理学专业学生的专业任选课程,该课程主要是以物理学家和艺术家 相互平行的视角来阐述人们对宇宙图像的建立过程和理解,对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的认 识,最终强调创新是他们的共同的灵魂。科学与艺术共同目的都是以创新的手段来唤起 人们意识或潜意识中,对自然和情感的共鸣,只不过他们使用的“语言”不同。本课程 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打破他们之间的“语言”障碍,分析和比较他们在创新意识和思 维方法上的共同点,以达到对学生进行科学与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目 的。这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符合物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创新思想。 二、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科学与艺术发展的简单历史,理解西方美术与物理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2.理解达芬奇与牛顿在艺术和物理领域内的创造性贡献,比较性地认识参照系与透视 原理对空间认知方式。 3. 理解爱因斯坦的科学贡献和由此产生的现代时空观,理解科学和艺术对空间认知的 里程碑式成就。 4. 充分掌握科学与艺术平行发展历史的再认识,理解科学艺术交融的重要性。 5. 了解希腊哲学对科学与艺术的影响,理解人类对时间空间和光的本性的哲学思考, 6.理解量子力学图景的抽象思考。 能力目标: 1.培养人文与科学素养。 2.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艺术鉴赏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课程前:1.了解物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2.认真阅读本大纲与教材;3.对所用教材 进行研究,按大纲要求进行内容的取舍。 课程中: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调整。 课程后:鼓励学生进行课后阅读和讨论。 四、课程教学模块(或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模块 知识点 学时 1 了解:物理学简史和绘画简史 2 硬币的两面: 理解:艺术与物理的关系,图像与语言的关系, 物理与艺术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了解:古希腊时空观与艺术,中世纪的科学与 3 理性的滥觞: 艺术 自然哲学到 理解:理性的滥觞,古希腊的时空观(1)欧几 物理学 里德的空间(2)亚里士多德的时间(3)光的 意义 3 学会看风景 了解:乔托一一西方美术之父(1)透视学:美3 乔托与“透 术基础(2)从乔托到马萨乔,伽利略的科学观 视”,伽利理解:光与影的关系,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精 略与“参照神和人文精神 系” 缪斯的使者: 了解:达·芬奇与牛顿,达·芬奇与其作品欣 达·芬奇

2 3.培养艺术鉴赏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课程前:1.了解物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2.认真阅读本大纲与教材;3.对所用教材 进行研究,按大纲要求进行内容的取舍。 课程中: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调整。 课程后:鼓励学生进行课后阅读和讨论。 四、课程教学模块(或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模块 知识点 学时 1 硬币的两面: 物理与艺术 了解:物理学简史和绘画简史 理解:艺术与物理的关系,图像与语言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 2 2 理性的滥觞: 自然哲 学到 物理学 了解:古希腊时空观与艺术,中世纪的科学与 艺术 理解:理性的滥觞,古希腊的时空观(1)欧几 里德的空间(2)亚里士多德的时间(3)光的 意义 3 3 学会看风景: 乔托与 “透 视” , 伽利 略与“ 参照 系” 了解:乔托——西方美术之父(1)透视学:美 术基础(2)从乔托到马萨乔,伽利略的科学观 理解:光与影的关系,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精 神和人文精神 3 4 缪斯的使者: 达·芬奇 、 了解:达·芬奇与牛顿,达·芬奇与其作品欣 赏 3

牛顿 理解:牛顿的力学体系 持久的革命: 了解:印象派一现代美术革命,爱因斯坦与相 3 科学和艺术 对论时空观 革命 理解:技术进步与艺术(1)摄影术与幻象(2) 非欧几何与空间 6 解放色彩曲 了解:光的艺术认识 理解:野兽主义画派,光的科学意义 重构空间观: 了解:爱因斯坦与毕加索 立体派、空 理解:立体主义画派,雕塑与空问 间的意义 了解:时间的科学意义 解剖时间谜 理解:未来主义与时间,超现实主义 量子风云录 了解:抽象派艺术 理解:物质结构,量子图像:波粒两重性,不确 定原理 10 混沌鉴喻 了解:确定系统中的混沌概念,混沌的表征 理解:分形几何与分形艺术,抽象表现主义 11 宇宙与人文 了解:广义相对论,宇宙中的“幽灵”一一黑 /3 洞 理解:古代“有序”的宇宙,牛顿“万有”的 字宙,现代“膨胀”的字宙 12 科学艺术家 了解:对称与不对称,对称与测量 理解:物质与反物质、过去与未来,科学家和 艺术家,真理的诗意化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 课堂教学以电子教案为主线,配合课件、插播片、网络资源等教学煤体,充分发挥 各种手段的功能,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鼓励学生进行课后阅读和讨论

3 牛顿 理解:牛顿的力学体系 5 持久的革命: 科学和 艺术 革命 了解:印象派—现代美术革命,爱因斯坦与相 对论时空观 理解:技术进步与艺术(1)摄影术与幻象(2) 非欧几何与空间 3 6 解放色彩曲 了解: 光的艺术认识 理解:野兽主义画派,光的科学意义 2 7 重构空间观: 立体派 、空 间的意义 了解: 爱因斯坦与毕加索 理解:立体主义画派,雕塑与空间 3 8 解剖时间谜 了解:时间的科学意义 理解:未来主义与时间,超现实主义 3 9 量子风云录 了解: 抽象派艺术 理解:物质结构,量子图像: 波粒两重性,不确 定原理 3 10 混沌鉴喻 了解:确定系统中的混沌概念,混沌的表征 理解:分形几何与分形艺术,抽象表现主义 2 11 宇宙与人文 了解: 广义相对论,宇宙中的“幽灵”——黑 洞 理解:古代“有序”的宇宙,牛顿“万有”的 宇宙,现代“膨胀”的宇宙 3 12 科学艺术家 了解:对称与不对称,对称与测量 理解:物质与反物质、过去与未来,科学家和 艺术家,真理的诗意化 2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 课堂教学以电子教案为主线,配合课件、插播片、网络资源等教学媒体,充分发挥 各种手段的功能,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鼓励学生进行课后阅读和讨论

六、学生学习成效考核方式(考查) 考核环节构成 占总成绩 评分依据 (均为100分制) 的比重 平时成绩 考勤 占30%: 平时成绩 课外阅读汇报 占30%: 期末成绩 小论文(1500-2000字) 占40% 七、选用教材 施大宁编著,《物理与艺术》(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0。 八、参考资料 [1]李政道编著,《科学与艺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赵凯华编著,《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高等教有出版社,1999。 [3]贡布里希编著,《艺术发展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4)伽莫夫G编著,《物理世界奇遇记》,湖南教有出版社,2000。 [5]戴吾三编著,《科学与艺术:人类飞翔的双翼》,科学出版社,2001。 大纲起草人:姜利群 大纲审核人:唐淑红 大纲批准人:谢四莲 日期:2016年12月20日

4 六、学生学习成效考核方式(考查) 七、选用教材 施大宁编著,《物理与艺术》(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0。 八、参考资料 [1]李政道编著,《科学与艺术》,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赵凯华编著,《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贡布里希编著,《艺术发展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4]伽莫夫 G 编著,《物理世界奇遇记》,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5]戴吾三编著,《科学与艺术:人类飞翔的双翼》, 科学出版社,2001。 大纲起草人:姜利群 大纲审核人:唐淑红 大纲批准人:谢四莲 日期: 2016 年 12 月 20 日 考核环节构成 (均为 100 分制) 评分依据 占总成绩 的比重 平时成绩 考勤 占 30%; 平时成绩 课外阅读汇报 占 30%; 期末成绩 小论文(1500-2000 字) 占 40%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