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中文名称:《针灸学》 英文名称:The teaching syllabus of the theoretical part about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Science 适用专业:五年制全科医学专业使用(西医) 总学时:32学时(课堂讲授24学时,实验实训及临床见习、电化教学8学时) 总学分:1.8分 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 (供中医学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等专业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王华,杜元灏主编,第三版,2012年8月。 课程简介及任务说明 针灸学(Scienc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 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术手段,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索运用针灸防治疾 病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临床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本学科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学习 针灸学基本理论,掌握有关经络和腧穴的基本知识及刺灸的基本技能,以便运用针灸的方法 和技术防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本课程的学习范围以教材为主,重在讲清中医针灸理论知识的基本概念,以及操作方法 要领。对该专业学生,有一定的医学基础和自学能力。根据教学大纲学时安排,大量熟悉了 解级别又自学能懂的知识可以留给学生自学。老师只在关键部分或疑难部分作释疑解析。每 部分内容均列重点、难点。教师根据重点难点提示教学过程中详约讲解,使学生重点掌握和 理解。根据课堂教学比例,采用5学时的PBL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并根据教学内容,辅以多媒体、图表、模型、操作示范等手段,充分利用课堂实验、临床见 习等,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正文部分 绪论 一 教学目的 学习针灸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以及经络学、腧穴学等基本理论的源流和针灸学的学 习方法,在了解祖国医学整体面貌的基础上,认识针灸学在当代中医学和现代整个医学中的 地位与作用。了解针灸学的现代研究概况。 二教学要求 1、熟悉针灸学的概念、范畴和主要内容 2、了解针灸学发展简史。 3、了解针灸学在国外的传播及其学术交流概况 4、了解针灸学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三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 )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中文名称:《针灸学》 英文名称:The teaching syllabus of the theoretical part about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Science 适用专业:五年制全科医学专业使用(西医) 总学时:32 学时(课堂讲授 24 学时,实验实训及临床见习、电化教学 8 学时) 总学分:1.8 分 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 (供中医学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等专业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王华,杜元灏主编,第三版,2012 年 8 月。 课程简介及任务说明 针灸学(Scienc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 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术手段,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索运用针灸防治疾 病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临床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本学科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学习 针灸学基本理论,掌握有关经络和腧穴的基本知识及刺灸的基本技能,以便运用针灸的方法 和技术防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本课程的学习范围以教材为主,重在讲清中医针灸理论知识的基本概念,以及操作方法 要领。对该专业学生,有一定的医学基础和自学能力。根据教学大纲学时安排,大量熟悉了 解级别又自学能懂的知识可以留给学生自学。老师只在关键部分或疑难部分作释疑解析。每 部分内容均列重点、难点。教师根据重点难点提示教学过程中详约讲解,使学生重点掌握和 理解。根据课堂教学比例,采用 5 学时的 PBL 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并根据教学内容,辅以多媒体、图表、模型、操作示范等手段,充分利用课堂实验、临床见 习等,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正文部分 绪论 一 教学目的 学习针灸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以及经络学、腧穴学等基本理论的源流和针灸学的学 习方法,在了解祖国医学整体面貌的基础上,认识针灸学在当代中医学和现代整个医学中的 地位与作用。了解针灸学的现代研究概况。 二 教学要求 1、熟悉针灸学的概念、范畴和主要内容 2、了解针灸学发展简史。 3、了解针灸学在国外的传播及其学术交流概况 4、了解针灸学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三 教学内容
1、熟悉针灸学的概念、范畴和主要内容 2、针灸的起源、发展和历代重要针灸史实。 3、历代著名针灸医家及代表著作。 4、针灸学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5、针灸学的对外交流。 重点:针灸学概念和针灸发展史中的重要医家、著作。 难点:如何理解针灸学特点和掌握其学习方法。 上篇针灸基础理论 第一章经络总论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经络学说的学习,掌握中医针灸学的核心理论之一—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以 及经络(neridians and collaterals)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对中医针灸临床诊疗的指导作用, 了解经络学说的现代研究进展及其有关经络实质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为今后临床实践及从事 相关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经络、经络学说的含义。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2、掌握经络系统的组成,以及十二经脉循行、分布、交接和流注规律、脏腑经络属络关系: 熟悉经络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3、了解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基本概念。了解奇经八脉、 十五络脉、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 4、了解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理论。 三教学内容 1、经络的含义以及经络的发现与经络学说的形成。 2、经络系统的组成。 3、十二经脉循行、分布、流注、交接及脏腑经络表里络属关系。 4、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5、经络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6、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重点:经络的含义、组成、作用及巡行规律及临床应用 难点:经络在临床中的应用 第二章腧穴总论 教学目的 学习腧穴学的基本知识,掌握腧穴理论对中医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及作用,了解腧穴 (acupoint)的现代研究进展,为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1、掌握腧穴的含义、主治特点和规律:掌握腧穴的定位方法。 2、熟悉腧穴的分类(自学)。 3、了解腧穴的命名及各类特定穴的基本概念(腧穴的命名由学生自学)。 4、了解腧穴的发现、腧穴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现代研究概况(自学)
1、熟悉针灸学的概念、范畴和主要内容 2、针灸的起源、发展和历代重要针灸史实。 3、历代著名针灸医家及代表著作。 4、针灸学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5、针灸学的对外交流。 重点:针灸学概念和针灸发展史中的重要医家、著作。 难点:如何理解针灸学特点和掌握其学习方法。 上篇 针灸基础理论 第一章 经络总论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对经络学说的学习,掌握中医针灸学的核心理论之一——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以 及经络(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对中医针灸临床诊疗的指导作用, 了解经络学说的现代研究进展及其有关经络实质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为今后临床实践及从事 相关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 教学要求 1、掌握经络、经络学说的含义。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2、掌握经络系统的组成,以及十二经脉循行、分布、交接和流注规律、脏腑经络属络关系; 熟悉经络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3、了解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基本概念。了解奇经八脉、 十五络脉、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 4、了解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理论。 三 教学内容 1、经络的含义以及经络的发现与经络学说的形成。 2、经络系统的组成。 3、十二经脉循行、分布、流注、交接及脏腑经络表里络属关系。 4、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5、经络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6、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重点:经络的含义、组成、作用及巡行规律及临床应用 难点:经络在临床中的应用 第二章 腧穴总论 一 教学目的 学习腧穴学的基本知识,掌握腧穴理论对中医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及作用,了解腧穴 (acupoint)的现代研究进展,为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教学要求 1、掌握腧穴的含义、主治特点和规律;掌握腧穴的定位方法。 2、熟悉腧穴的分类(自学)。 3、了解腧穴的命名及各类特定穴的基本概念(腧穴的命名由学生自学)。 4、了解腧穴的发现、腧穴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现代研究概况(自学)
三 教学内容 1、腧穴的含义。 2、腧穴的发现与腧穴学的发展。 3、腧穴的分类。 4、腧穴的命名。 5、腧穴的作用、主治特点和规律。 6、特定穴(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俞穴、募穴、下合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交 会穴)。 7、腧穴的定位方法(骨度分寸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手指同身寸定位法、简便定 位法)。 重点:腧穴的含义、作用、主治特点和规律,腧穴的定位方法 难点:如何灵活应用腧穴的定位方法定位腧穴。 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 教学目的 通过对经络、腧穴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掌握针灸学重要理论之一一经络学和 腧穴学的核心知识,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经络腧穴的基本理论知识观察分析临床病理现象及指 导临床实践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为将来的临床诊疗及相关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本功。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十二经脉的循行及其特点、脏腑络属关系,了解十二经脉与其它组织器官的联系。 2、熟悉十二经脉的主要病候和主治概要。 3、全面了解十二经脉的腧穴,重点掌握(用表示)其中35个常用经穴的归经、定位 与主治:熟悉常用的12个经外奇穴的定位与主治:了解十五络穴。 4、了解104个常用腧穴的归经、定位及主治(自学)。 5、了解奇经八脉的循行(自学)。 三教学内容 1、十四经脉(十二经脉与督脉、任脉)的循行。 2、十四经脉的主要病候和主治概要。 3、常用经穴的定位、主治、操作。 ①手太阴肺经:烈缺、太渊、鱼际、少商、孔最、尺泽。 ②手阳明大肠经:合谷、典池、商阳、手三里、臂臑、肩髃、迎香。 ③足阳明胃经:承泣、四白、地食、颊车、下关、玉枢、水道、归来、伏兔、梁丘、犊鼻、 上巨虚、下巨虚、头维、内庭、足二黑、丰隆。 ④足太阴脾经:隐白、太白、公孙、三阴交、血海、阴陵泉、地机、冲门。 ⑤手少阴心经:通里、神门、极泉、少海、灵道、少冲。 ⑥手太阳小肠经:后溪、少泽、腕骨、养老、支正、小海、肩贞、天宗、颧醪、听宫。 ⑦足太阳膀胱经:攒竹、睛明、肺愈、心愈、委中、承山、至阴、厥阴俞、膈愈、肝愈、胆 俞、脾愈、胃俞、肾愈、大肠俞、上醪、次餐、中醪、下醪、秩边、飞扬、昆仑、京骨。 ⑧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照海、大钟、复溜、交信、筑宾、大赫。 ⑨手厥阴心包经:内养、曲泽、郄门、间使、大陵、劳宫、中冲。 ⑩手少阳三焦经:外关、翳风、中渚、阳池、天井、肩醪、耳门、丝竹空。 口足少阳胆经:听会、风池、阻陵泉、悬钟、瞳子醪、曲鬓、肩井.、日月、京门、环跳、风 市、膝阳关、光明、丘墟
三 教学内容 1、腧穴的含义。 2、腧穴的发现与腧穴学的发展。 3、腧穴的分类。 4、腧穴的命名。 5、腧穴的作用、主治特点和规律。 6、特定穴(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俞穴、募穴、下合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交 会穴)。 7、腧穴的定位方法(骨度分寸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手指同身寸定位法、简便定 位法)。 重点:腧穴的含义、作用、主治特点和规律,腧穴的定位方法 难点:如何灵活应用腧穴的定位方法定位腧穴。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对经络、腧穴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掌握针灸学重要理论之一——经络学和 腧穴学的核心知识,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经络腧穴的基本理论知识观察分析临床病理现象及指 导临床实践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为将来的临床诊疗及相关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本功。 二 教学要求 1、掌握十二经脉的循行及其特点、脏腑络属关系,了解十二经脉与其它组织器官的联系。 2、熟悉十二经脉的主要病候和主治概要。 3、全面了解十二经脉的腧穴,重点掌握(用 表示)其中 35 个常用经穴的归经、定位 与主治;熟悉常用的 12 个经外奇穴的定位与主治;了解十五络穴。 4、了解 104 个常用腧穴的归经、定位及主治(自学)。 5、了解奇经八脉的循行(自学)。 三 教学内容 1、十四经脉(十二经脉与督脉、任脉)的循行。 2、十四经脉的主要病候和主治概要。 3、常用经穴的定位、主治、操作。 ①手太阴肺经:列缺、太渊、鱼际、少商、孔最、尺泽。 ②手阳明大肠经:合谷、曲池、商阳、手三里、臂臑、肩髃、迎香。 ③足阳明胃经: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天枢、水道、归来、伏兔、梁丘、犊鼻、 上巨虚、下巨虚、头维、内庭、足三里、丰隆。 ④足太阴脾经:隐白、太白、公孙、三阴交、血海、阴陵泉、地机、冲门。 ⑤手少阴心经:通里、神门、极泉、少海、灵道、少冲。 ⑥手太阳小肠经:后溪、少泽、腕骨、养老、支正、小海、肩贞、天宗、颧髎、听宫。 ⑦足太阳膀胱经:攒竹、睛明、肺俞、心俞、委中、承山、至阴、厥阴俞、膈俞、肝俞、胆 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秩边、飞扬、昆仑、京骨。 ⑧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照海、大钟、复溜、交信、筑宾、大赫。 ⑨手厥阴心包经:内关、曲泽、郄门、间使、大陵、劳宫、中冲。 ⑩手少阳三焦经:外关、翳风、中渚、阳池、天井、肩髎、耳门、丝竹空。 11○足少阳胆经:听会、风池、阳陵泉、悬钟、瞳子髎、曲鬓、肩井、日月、京门、环跳、风 市、膝阳关、光明、丘墟
口足厥阴肝经:态冲、大敦、行间、蠡沟、章门。 B督脉:太椎、百会、杰沟、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风府、素醪、上星、神庭。 心任脉:曲骨、中极、关云、气海、中腚、膻中、下脘、上脘、水分、廉泉、天突。 4、经外奇穴的定位、主治、操作。 ①头面部穴位:四神聪、印堂、金津、玉液、牵正。 ②躯干部穴位:夹脊、定喘。 ③四肢部穴位:腰痛点、鹤顶、阑尾、胆囊、膝眼。 重点:经络的巡行和常用穴位的定位、主治和针刺操作方法 难点:重要脏器部位常用穴位的针刺操作方法 中篇针灸技术 第四章针灸技术总论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针法(needling techniques)、灸法(moxibustion techniques)的基本概念、源 流和发展,以及针法灸法的具体操作技术,训练学生基本的针灸临床技能,重在培养学生掌 握操作的要领和运用刺灸法的基本功,为学生处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打下基础。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刺灸法的意义与作用。 2、了解刺法与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 3、了解针具(九针)与刺法的源流以及灸法的起源和发展。 4、了解刺灸法的现代研究概况(自学及查资料)。 三教学内容 1、针具与刺法的源流。 2、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3、刺法与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 重点:针具的起源,刺灸的量学要素 第五章针灸技术各论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毫针(filiform needle)、头针(scalp acupuncture)、电针(electroacupuncture)、 艾条灸(moxibustion with moxa stick)、艾炷灸(moxibustion with moxa cone)和拔罐(cupping therapy)等各种刺灸方法,强化训练学生的针灸临床操作技能,使学生具备基本的针灸治疗 技术,并且初步能够运用这些技术处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二教学要求 1、了解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和保养。 2、了解针刺的练习方法(自学)。 3、熟悉针具的选择、消毒以及针刺体位(自学)。 4、掌握毫针刺法,包括进针(方向、深度和角度)、行针、留针、出针等基本操作。 5、掌握得气的基本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6、熟悉针刺补泻的常用手法。 7、熟悉针刺意外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12○足厥阴肝经:太冲、大敦、行间、蠡沟、章门。 13○督脉:大椎、百会、水沟、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风府、素髎、上星、神庭。 14○任脉:曲骨、中极、关元、气海、中脘、膻中、下脘、上脘、水分、廉泉、天突。 4、经外奇穴的定位、主治、操作。 ①头面部穴位:四神聪、印堂、金津、玉液、牵正。 ②躯干部穴位:夹脊、定喘。 ③四肢部穴位:腰痛点、鹤顶、阑尾、胆囊、膝眼。 重点:经络的巡行和常用穴位的定位、主治和针刺操作方法 难点:重要脏器部位常用穴位的针刺操作方法 中篇 针灸技术 第四章 针灸技术总论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针法(needling techniques)、灸法(moxibustion techniques)的基本概念、源 流和发展,以及针法灸法的具体操作技术,训练学生基本的针灸临床技能,重在培养学生掌 握操作的要领和运用刺灸法的基本功,为学生处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打下基础。 二 教学要求 1、了解刺灸法的意义与作用。 2、了解刺法与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 3、了解针具(九针)与刺法的源流以及灸法的起源和发展。 4、了解刺灸法的现代研究概况(自学及查资料)。 三 教学内容 1、针具与刺法的源流。 2、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3、刺法与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 重点:针具的起源,刺灸的量学要素 第五章 针灸技术各论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毫针(filiform needle)、头针(scalp acupuncture)、电针(electroacupuncture)、 艾条灸(moxibustion with moxa stick)、艾炷灸(moxibustion with moxa cone)和拔罐(cupping therapy)等各种刺灸方法,强化训练学生的针灸临床操作技能,使学生具备基本的针灸治疗 技术,并且初步能够运用这些技术处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二 教学要求 1、了解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和保养。 2、了解针刺的练习方法(自学)。 3、熟悉针具的选择、消毒以及针刺体位(自学)。 4、掌握毫针刺法,包括进针(方向、深度和角度)、行针、留针、出针等基本操作。 5、掌握得气的基本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6、熟悉针刺补泻的常用手法。 7、熟悉针刺意外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8、了解烧山火、透天凉等复试操作方法及临床意义。(自学) 9、熟悉头针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操作方法、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10、熟悉艾条灸、艾炷灸、温针灸、拔罐及电针的操作、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11、了解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穴位注射、穴位埋线与结扎、耳针的操作方法及适应症。 三教学内容 1、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和保养。 2、毫针刺法的练习。 3、毫针的选择和消毒。 4、体位的选择。 5、毫针的进针法与针刺的方向、角度和深度。 6、行针的基本手法与辅助手法。 7、得气的基本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8、针刺补泻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毫针补泻手法。 9、毫针的留针与出针。 10、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等)。 11、针刺注意事项。 12、灸法的意义、种类、作用和注意事项。 l3、艾条灸、艾炷灸、温针灸(moxa needle therapy)的操作方法、适应范围及其注意事项。 14、头针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适应症。(《头皮针穴名标准化国际方案》与焦顺发头针 法) l5、拔罐(cupping therapy)、三棱针(three-edged needle therapy)、皮肤针(skin needle therapy), 皮内针(intradermal needle therapy)、电针(electroacupuncture)、穴位注射(acupoint-injection therapy)、耳针(auricular acupuncture)的操作方法及适应范围。 重点:刺灸法的操作手法和操作规范,得气的临床意义。其他如电针、头皮针的操作要领。 针刺意外的处理方法。 难点:针刺手法的练习和掌握。 下篇针灸治疗 第六章针灸治疗总论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针灸的治疗原则,了解针灸的治疗作用,以及针灸临床诊疗的基本思路和针灸 处方的选穴原则和常用配穴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中医针灸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分析、思考、 判断和运用具体的针灸技术处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实际工作能力。重在培养临床诊疗的基 本思路与方法。 二教学要求 1、掌握针灸治疗原则、治疗作用及处方规律与配穴方法。 2、了解八纲、脏腑、经络辨证在针灸临床上的应用。 3、了解特定穴的定义、种类及其治疗作用(自学)。 三教学内容 1、针灸治疗原则。 2、针灸治疗作用。 3、针灸处方选穴原则与配穴方法
8、了解烧山火、透天凉等复试操作方法及临床意义。(自学) 9、熟悉头针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操作方法、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10、熟悉艾条灸、艾炷灸、温针灸、拔罐及电针的操作、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11、了解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穴位注射、穴位埋线与结扎、耳针的操作方法及适应症。 三 教学内容 1、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和保养。 2、毫针刺法的练习。 3、毫针的选择和消毒。 4、体位的选择。 5、毫针的进针法与针刺的方向、角度和深度。 6、行针的基本手法与辅助手法。 7、得气的基本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8、针刺补泻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毫针补泻手法。 9、毫针的留针与出针。 10、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等)。 11、针刺注意事项。 12、灸法的意义、种类、作用和注意事项。 13、艾条灸、艾炷灸、温针灸(moxa needle therapy)的操作方法、适应范围及其注意事项。 14、头针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适应症。(《头皮针穴名标准化国际方案》与焦顺发头针 法) 15、拔罐(cupping therapy)、三棱针(three﹣edged needle therapy)、皮肤针(skin needle therapy)、 皮内针(intradermal needle therapy)、电针(electroacupuncture)、穴位注射(acupoint﹣injection therapy)、耳针(auricular acupuncture)的操作方法及适应范围。 重点:刺灸法的操作手法和操作规范,得气的临床意义。其他如电针、头皮针的操作要领。 针刺意外的处理方法。 难点:针刺手法的练习和掌握。 下篇 针灸治疗 第六章 针灸治疗总论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针灸的治疗原则,了解针灸的治疗作用,以及针灸临床诊疗的基本思路和针灸 处方的选穴原则和常用配穴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中医针灸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分析、思考、 判断和运用具体的针灸技术处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实际工作能力。重在培养临床诊疗的基 本思路与方法。 二 教学要求 1、掌握针灸治疗原则、治疗作用及处方规律与配穴方法。 2、了解八纲、脏腑、经络辨证在针灸临床上的应用。 3、了解特定穴的定义、种类及其治疗作用(自学)。 三 教学内容 1、针灸治疗原则。 2、针灸治疗作用。 3、针灸处方选穴原则与配穴方法
4、特定穴的应用。 重点:针灸治疗原则和治疗作用,处方的选穴原则和配穴方法 难点:如何根据病情进行配穴方法的应用 第七章针灸治疗各论 一教学目的 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运用中医学阴阳、五行、八纲、脏腑以及经络学、腧穴学等基本理 论、基本知识观察、思考、分析、判断,并运用所学的刺灸技术治疗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基 本思路与方法,训练其临床实践综合能力。尤其要注重思维与方法的培养。 二教学要求 1、掌握中风、面瘫、痿证、头痛、痹证、漏肩风、腰痛、胃痛、晕厥等9种病症的针灸辨 证论治方法(病案式教学)。 2、了解面痛、痢疾、癃闭、阳痿、痛经、胎位不正、不孕症、乳痈、痫病、心悸、郁证、 痴呆、耳鸣耳聋、抽搐、肘劳、内脏绞痛、扭伤、眩晕、不寐、泄泻、遗尿、小儿脑性瘫痪、 近视、牙痛、肥胖症、斑秃等26种病症的针灸辨证论治方法(部分病症学生自学)。 3、了解其他病症的针灸治疗方法(自学)。 三教学内容 1、头面躯体痛证:头痛、面痛、漏肩风、肘劳、腰痛、痹证。 2、内科病证:中风、眩晕、面瘫、痿证、痫病、不寐、郁证、痴呆、心悸、胃痛、泄泻、 痢疾、癃闭、阳痿。 3、妇儿科病证:痛经、不孕症、胎位不正、遗尿、小儿脑性瘫痪。 4、皮外骨伤科病证:乳痈、扭伤、斑秃。 5、五官科病证:近视、耳聋耳鸣、牙痛。 6、急症:厥、虚脱、抽搐、内脏绞痛。 7、其他:肥胖症。 重点:针灸常见病证的辩证论治(病案式教学) 难点:对针灸常见病证诊治思路的培养。 教学组织与方法 一 实施机构:由针灸新医学教研室负责组织与执行。 组织内容:教案讲义审核、集体教学备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运用(网络 与多媒体技术等)。 三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的教学方式,辅以多媒体教学 与板书、挂图、模具、胶片等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核心内容、重点部分以讲授介绍为主, 一般内容以自学和提问方式学习为主。 2、实验教学:包括课堂点穴、电视电化教学观看教学片和临床见习等。本大纲中、下篇可 根据具体情况安排课外临床见习8学时。 3、辅导形式:辅导讲义、课堂答疑、实体点穴、相互针刺、针感体验、网络查询、自阅CAI 课件等
4、特定穴的应用。 重点:针灸治疗原则和治疗作用,处方的选穴原则和配穴方法 难点:如何根据病情进行配穴方法的应用 第七章 针灸治疗各论 一 教学目的 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运用中医学阴阳、五行、八纲、脏腑以及经络学、腧穴学等基本理 论、基本知识观察、思考、分析、判断,并运用所学的刺灸技术治疗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基 本思路与方法,训练其临床实践综合能力。尤其要注重思维与方法的培养。 二 教学要求 1、掌握中风、面瘫、痿证、头痛、痹证、漏肩风、腰痛、胃痛、晕厥等 9 种病症的针灸辨 证论治方法(病案式教学)。 2、了解面痛、痢疾、癃闭、阳痿、痛经、胎位不正、不孕症、乳痈、痫病、心悸、郁证、 痴呆、耳鸣耳聋、抽搐、肘劳、内脏绞痛、扭伤、眩晕、不寐、泄泻、遗尿、小儿脑性瘫痪、 近视、牙痛、肥胖症、斑秃等 26 种病症的针灸辨证论治方法(部分病症学生自学)。 3、了解其他病症的针灸治疗方法(自学)。 三 教学内容 1、头面躯体痛证:头痛、面痛、漏肩风、肘劳、腰痛、痹证。 2、内科病证:中风、眩晕、面瘫、痿证、痫病、不寐、郁证、痴呆、心悸、胃痛、泄泻、 痢疾、癃闭、阳痿。 3、妇儿科病证:痛经、不孕症、胎位不正、遗尿、小儿脑性瘫痪。 4、皮外骨伤科病证:乳痈、扭伤、斑秃。 5、五官科病证:近视、耳聋耳鸣、牙痛。 6、急症:晕厥、虚脱、抽搐、内脏绞痛。 7、其他:肥胖症。 重点:针灸常见病证的辩证论治(病案式教学) 难点:对针灸常见病证诊治思路的培养。 教学组织与方法 一 实施机构:由针灸新医学教研室负责组织与执行。 二 组织内容:教案讲义审核、集体教学备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运用(网络 与多媒体技术等)。 三 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的教学方式,辅以多媒体教学 与板书、挂图、模具、胶片等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核心内容、重点部分以讲授介绍为主, 一般内容以自学和提问方式学习为主。 2、实验教学:包括课堂点穴、电视电化教学观看教学片和临床见习等。本大纲中、下篇可 根据具体情况安排课外临床见习 8 学时。 3、辅导形式:辅导讲义、课堂答疑、实体点穴、相互针刺、针感体验、网络查询、自阅 CAI 课件等
四重难疑点: 1、本课程重点、难点在于对本课程重点难点在于经络腧穴学说概念、作用及在临床中 的应用,常用腧穴的定位、针刺操作,刺灸技术的规范掌握和针灸常见病证的辩证治疗等基 本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2、本课程的疑点是经络的形态学基础及其实质的相关研究。 五复习思考: 1、针灸学的概念。 2、针灸的起源与针灸学的发展、传播及学术交流。 3、针灸史上各个时期的代表医家及其代表作。 4、经络的基本概念。 5、经络系统的组成。 6、十四经脉的循行、分布及十二经脉的交接、流注规律,以及十二经脉的脏腑表里络属关 系。 7、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8、腧穴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基本的命名原则。 9、腧穴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10、腧穴的定位方法。 11、刺法与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 12、毫针的进针法有哪些? 13、基本的行针手法与常用的辅助手法。 14、针刺补泻的基本原理及毫针常用补泻手法。 15、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16、针刺注意事项。 17、灸法的概念及作用。 18、灸法的临床运用与分类。 19、头针的基本原理及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病症。 20、电针的基本原理、适应范围和临床操作注意事项。 21、拔罐法、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穴位注射、穴位埋线、耳针等刺灸法的适应症。 22、针灸治病的基本原则。 23、针灸的治疗作用。 24、针灸处方的基本选穴原则和常用配穴方法。 25、特定穴的基本概念及临床运用。 26、临床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原则及基本处方、刺灸方法。如中风、面瘫、痿证、头痛、痹 证、漏肩风、腰痛、胃痛、晕厥等。 六考核办法:主要采用闭卷笔试,并结合实践技能操作考核等进行综合计算。测量 权重:理论部分占考试的70%,实验(见习)部分占考试的30%。 教学时数分配表
四 重难疑点: 1、本课程重点、难点在于对本课程重点难点在于经络腧穴学说概念、作用及在临床中 的应用,常用腧穴的定位、针刺操作,刺灸技术的规范掌握和针灸常见病证的辩证治疗等基 本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2、本课程的疑点是经络的形态学基础及其实质的相关研究。 五 复习思考: 1、针灸学的概念。 2、针灸的起源与针灸学的发展、传播及学术交流。 3、针灸史上各个时期的代表医家及其代表作。 4、经络的基本概念。 5、经络系统的组成。 6、十四经脉的循行、分布及十二经脉的交接、流注规律,以及十二经脉的脏腑表里络属关 系。 7、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8、腧穴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基本的命名原则。 9、腧穴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10、腧穴的定位方法。 11、刺法与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 12、毫针的进针法有哪些? 13、基本的行针手法与常用的辅助手法。 14、针刺补泻的基本原理及毫针常用补泻手法。 15、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16、针刺注意事项。 17、灸法的概念及作用。 18、灸法的临床运用与分类。 19、头针的基本原理及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病症。 20、电针的基本原理、适应范围和临床操作注意事项。 21、拔罐法、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穴位注射、穴位埋线、耳针等刺灸法的适应症。 22、针灸治病的基本原则。 23、针灸的治疗作用。 24、针灸处方的基本选穴原则和常用配穴方法。 25、特定穴的基本概念及临床运用。 26、临床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原则及基本处方、刺灸方法。如中风、面瘫、痿证、头痛、痹 证、漏肩风、腰痛、胃痛、晕厥等。 六 考核办法:主要采用闭卷笔试,并结合实践技能操作考核等进行综合计算。测量 权重:理论部分占考试的 70%,实验(见习)部分占考试的 30%。 教学时数分配表
教学内容 学时数 教学手段 实验见习内容 学时数 绪言 2 课堂讲授 网络资源自学 0 上篇针灸理论 课堂讲授 2 经络腧穴总论 2 经络腧穴各论 8 CAI课件 人体模特点穴 2 3 VCD等 4 中篇针灸技术 课堂讲授 针刺体验:CAI 5 刺灸法总论 2 幻灯片、 课件操作: 4 6 刺灸法各论 2 CAI课件 实验实训和见习 下篇针灸应用 治疗总论 2 课堂讲授 7 临床见习 2 8 治疗各论 幻灯片CAI 9 附篇参考资料 在各章节内容中穿插讲授 CAI、VCD 视频资料 0 合计 24 传统+现代 实践技能操作 8 修订:李仕学 审核: 2017年12月
教学内容 学时数 教学手段 实验见习内容 学时数 1 绪 言 2 课堂讲授 网络资源自学 0 2 3 4 上篇 针灸理论 经络腧穴总论 经络腧穴各论 2 8 课堂讲授 CAI 课件 VCD 等 人体模特点穴 2 5 6 中篇 针灸技术 刺灸法总论 刺灸法各论 2 2 课堂讲授 幻灯片、 CAI 课件 针刺体验;CAI 课件操作; 实验实训和见习 4 7 8 下篇 针灸应用 治疗总论 治疗各论 2 4 课堂讲授 幻灯片 CAI 临床见习 2 9 附篇 参考资料 在各章节内容中穿插讲授 CAI、VCD 视频资料 0 合计 24 传统+现代 实践技能操作 8 修订:李仕学 审核: 2017 年 1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