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动物绘画投射规律的初步探索 陈侃1,申荷永',陈姗姗',李靖2 (1.复旦大学心理系,上海,200433:2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上海,200062) 「摘要」目的:探索我国儿童动物绘画在不同性别、年龄和父母角色缺失群体中的投射规 律。方法:研究收集4-12岁儿童动物绘画881幅,记录性别、年龄、父母角色缺失状况。 结果:不同动物选择频率存在显著差异:随年龄增长,儿童动物绘画中选择兔子、蛇和蜗牛 的频率下降,选择狗的频率增长。女性儿童更多画兔子、猫、蝴蝶和孔雀,而男性儿童更多 画虎、蛇。绿色、紫色、长颈鹿、蝴蝶、孔雀5种绘画特征对儿童父母角色缺失状况具有预 测性。结论:儿童动物绘画在不同性别、年龄和父母角色缺失群体中存在的投射规律 关键词」儿童动物绘画性别年龄父母角色缺失 A Research on Chinese Children's Animal Drawing Test chen Kan, ShEn Heyong, CHEN Shanshan, LI Jing ' sychology Department,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Psychology Department, Eastern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ABstract] Objective: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s animal drawing and their gender, age, and parent absence. Methods: 881 animal drawings from children between 4-12 years old were collected. Information of age, gender, and the absence of parent were recorded Resul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choices of animal. older children draw less rabbit, snake, and snail, and more dog than younger children. Female children draw more rabbit, cat, peacock and less tiger, snake and butterfly than male children The color choice of green and purple and animal choice of giraffe, butterfly and peacock could predict childrens parent absence. Conclusion: Childrens animal drawing has different projective disciplines in different groups of age, gender and parent absence I Key Words] Children; Animal drawing; Gender; Age; Parent absence 1引言 动物绘画是儿童最常见的绘画主题,最早由Levy应用于心理投射领域,并发展为国 际通用的绘画测验,在现代教育、临床上广泛应用2。动物绘画测验的基本要求是让被试自 由地画任何动物。主要分析两方面的投射特征:附属信息、动物选择。附属信息的投射规律
1 儿童动物绘画投射规律的初步探索 陈侃 1, 申荷永 1, 陈姗姗 1,李靖 2 (1.复旦大学心理系,上海,200433;2.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上海,200062) [摘 要] 目的:探索我国儿童动物绘画在不同性别、年龄和父母角色缺失群体中的投射规 律。方法:研究收集 4-12 岁儿童动物绘画 881 幅,记录性别、年龄、父母角色缺失状况。 结果:不同动物选择频率存在显著差异;随年龄增长,儿童动物绘画中选择兔子、蛇和蜗牛 的频率下降,选择狗的频率增长。女性儿童更多画兔子、猫、蝴蝶和孔雀,而男性儿童更多 画虎、蛇。绿色、紫色、长颈鹿、蝴蝶、孔雀 5 种绘画特征对儿童父母角色缺失状况具有预 测性。结论:儿童动物绘画在不同性别、年龄和父母角色缺失群体中存在的投射规律。 [关键词] 儿童 动物绘画 性别 年龄 父母角色缺失 A Research on Chinese Children’s Animal Drawing Test CHEN Kan1 , SHEN Heyong1,CHEN Shanshan1,LI Jing2 ( 1 Psychology Department,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 2 Psychology Department, Eastern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Abstract] Objective: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s animal drawing and their gender, age, and parent absence. Methods: 881 animal drawings from children between 4-12 years old were collected. Information of age, gender, and the absence of parent were recorded. Resul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choices of animal. Older children draw less rabbit, snake, and snail, and more dog than younger children. Female children draw more rabbit, cat, peacock and less tiger, snake and butterfly than male children. The color choice of green and purple and animal choice of giraffe, butterfly and peacock could predict children’s parent absence. Conclusion: Children’s animal drawing has different projective disciplines in different groups of age, gender and parent absence. [Key Words] Children; Animal drawing; Gender; Age; Parent absence 1 引言 动物绘画是儿童最常见的绘画主题,最早由 Levy 应用于心理投射领域[1],并发展为国 际通用的绘画测验,在现代教育、临床上广泛应用[2]。动物绘画测验的基本要求是让被试自 由地画任何动物。主要分析两方面的投射特征:附属信息、动物选择。附属信息的投射规律
与房子-树-人等经典绘画测验基本相通,我国已有学者做出探讨。动物选择指被试选择 画什么类型的动物,是动物绘画测验特有的绘画特征。西方研究发现,年龄与动物选择存在 显著相关:与正常群体相比,一些特殊群体被试的动物选择也存在其特殊性;另外,多项 现代研究发现,动物选择与被试自我意象5,心理依恋,性别认同凹存在显著关系。 临床和教育中,将个案动物选择和一般群体动物选择进行比较,可以初步筛选出儿童可 能存在的发展性问题、性别心理问题或心理健康问题,便于引起进一步的关注和心理评估 同时,动物绘画基本不存在标准化判定的困难,因此适合于一般幼儿园及小学教师掌握使用 动物选择的投射规律具有较大文化差异门,我国曾有学者进行个案研究,以及在我国文 化下进行动物的象征性分析阊,而中国儿童动物选择的投射规律尚未有实证的探索 本研究针对动物选择绘画特征,探索我国儿童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群体中的动物绘画投射 规律,结果可为临床、教育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数据参考:同时,针对动物绘画在动物选择 的投射特征,以及结合色彩对情绪的反映,本研究假设,对于广泛存在行为9、情绪10、忽 视、自我发展l等问题的父母角色缺失家庭儿童,动物绘画测验具有一定的预测性,本 研究通过回归分析,探索结合色彩分析的动物绘画对儿童父母角色缺失预测的可能性 2研究方法 21被试 上海、山西、江苏、黑龙江共5所小学,4所幼儿园被试881名。其中,4-6岁189人 (男109人、女80人);7-9岁324人(男180人,女144人):10-12岁368人(男211人, 女157人) 22施测程序 采用基本的动物绘画测验,主试指导语为:请画任何一个你想画的动物,并在纸张背后 写上所画的动物是什么。(对于不会写字的孩子,由主试询问后把回答写在绘画纸张背面)。 绘画材料统一选择普通A4纸张,画笔采用与以往研究13一致的标准7色水彩笔,其中包含 三原色:黄、蓝、红;及基本的混合色:绿、紫、橙、黑。父母角色缺失儿童定义为:来自 留守、寄养、单亲以及离异家庭的儿童,由儿童所在班级班主任报告 23分析程序 根据儿童所述动物类型进行区分编码。将儿童命名不同但属于同一类的动物统一编 码,如:小兔子、宾尼兔等,均归为兔子,编为同一个号码。记录每幅动物绘画所使用的色 彩。参照以往硏究方法凹,按照是否选择某动物或色彩,以及是否父母角色缺失,将所有变 量转换为1或0的二值类型变量,1为是,0为否,以符合 Logistic回归的数据要求
2 与房子-树-人等经典绘画测验基本相通,我国已有学者做出探讨[3][4]。动物选择指被试选择 画什么类型的动物,是动物绘画测验特有的绘画特征。西方研究发现,年龄与动物选择存在 显著相关;与正常群体相比,一些特殊群体被试的动物选择也存在其特殊性[1];另外,多项 现代研究发现,动物选择与被试自我意象[5],心理依恋[6],性别认同[2]存在显著关系。 临床和教育中,将个案动物选择和一般群体动物选择进行比较,可以初步筛选出儿童可 能存在的发展性问题、性别心理问题或心理健康问题,便于引起进一步的关注和心理评估。 同时,动物绘画基本不存在标准化判定的困难,因此适合于一般幼儿园及小学教师掌握使用。 动物选择的投射规律具有较大文化差异[7],我国曾有学者进行个案研究,以及在我国文 化下进行动物的象征性分析[8],而中国儿童动物选择的投射规律尚未有实证的探索。 本研究针对动物选择绘画特征,探索我国儿童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群体中的动物绘画投射 规律,结果可为临床、教育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数据参考;同时,针对动物绘画在动物选择 的投射特征,以及结合色彩对情绪的反映,本研究假设,对于广泛存在行为[9]、情绪[10]、忽 视[11]、自我发展[12]等问题的父母角色缺失家庭儿童,动物绘画测验具有一定的预测性,本 研究通过回归分析,探索结合色彩分析的动物绘画对儿童父母角色缺失预测的可能性。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上海、山西、江苏、黑龙江共 5 所小学,4 所幼儿园被试 881 名。其中,4-6 岁 189 人 (男 109 人、女 80 人);7-9 岁 324 人(男 180 人,女 144 人);10-12 岁 368 人(男 211 人, 女 157 人)。 2.2 施测程序 采用基本的动物绘画测验,主试指导语为:请画任何一个你想画的动物,并在纸张背后 写上所画的动物是什么。(对于不会写字的孩子,由主试询问后把回答写在绘画纸张背面)。 绘画材料统一选择普通 A4 纸张,画笔采用与以往研究[13]一致的标准 7 色水彩笔,其中包含 三原色:黄、蓝、红;及基本的混合色:绿、紫、橙、黑。父母角色缺失儿童定义为:来自 留守、寄养、单亲以及离异家庭的儿童,由儿童所在班级班主任报告。 2.3 分析程序 根据儿童所述动物类型进行区分编码。将儿童命名不同但属于同一类的动物统一编 码,如:小兔子、宾尼兔等,均归为兔子,编为同一个号码。记录每幅动物绘画所使用的色 彩。参照以往研究方法[3],按照是否选择某动物或色彩,以及是否父母角色缺失,将所有变 量转换为 1 或 0 的二值类型变量,1 为是,0 为否,以符合 Logistic 回归的数据要求
3结果 3.1常见动物选择频次排序 所有881名被试共画了53种动物,频率排名在前80%的动物共18种。分别为:兔子 227%,猫84%,熊68%,熊猫59%,蝴蝶45%,鸟3.8%,鸡3.4%,鱼3.2%,虎32%, 狗26%,狮子25%,长颈鹿24%,蛇23%,牛22%,孔雀2%,鼠19%,蜗牛1.8%,猪 17%。经卡方检验,得x2(174)=767.3,p<0.01。说明各动物选择的频率存在显著差异 3.2动物选择与年龄的关系 分析各年龄组动物选择频率,得出4项具有年龄差异的动物选择。结果见表1 表1不同年龄组儿童动物选择的频次与频率 动物4-6岁(n=189)7.9岁(mn=324)10-12岁(n=368) 名称频次频率频次频率频次频率 x2值d 兔子 32.8% 狗 0% 1.5% 184.9%13.7 2 5.3% 6 1.9% 41.1%11.63*2 蜗牛 4.8% 2.2% 164 2 由表1可见,兔子、狗、蛇、蜗牛四种动物选择的频率在各年龄组中存在显著差异。随 年龄增长,儿童动物绘画中选择兔子、蛇和蜗牛的频率在下降,而选择狗的频率在增长, 3.3动物选择与性别的关系 分析所有动物选择频率的性别差异,得出6项具有性别差异的动物选择。结果见表2 表2不同性别儿童的动物选择频次与频率 动物男性儿童(n=512)女性儿n 名称频次频率频次频率 x值d 兔子 135 36.3% 11.4%7.34 蝴蝶 12 7.6%13.61 孔雀 3.5%6.95 l1111 0.54%12.9
3 3 结果 3.1 常见动物选择频次排序 所有 881 名被试共画了 53 种动物,频率排名在前 80%的动物共 18 种。分别为:兔子 22.7%,猫 8.4%,熊 6.8%,熊猫 5.9%,蝴蝶 4.5%,鸟 3.8%,鸡 3.4%,鱼 3.2 %,虎 3.2%, 狗 2.6%,狮子 2.5%,长颈鹿 2.4%,蛇 2.3%,牛 2.2%,孔雀 2%,鼠 1.9%,蜗牛 1.8%,猪 1.7%。经卡方检验,得 χ 2(17df)=767.3, p<0.01。说明各动物选择的频率存在显著差异。 3.2 动物选择与年龄的关系 分析各年龄组动物选择频率,得出 4 项具有年龄差异的动物选择。结果见表 1。 表 1 不同年龄组儿童动物选择的频次与频率 动物 名称 4-6 岁(n=189) 7-9 岁(n=324) 10-12 岁(n=368) χ 2 值 df 频次 频率 频次 频率 频次 频率 兔子 62 32.8% 86 27.5% 62 16.8% 20.9** 2 狗 0 0% 5 1.5% 18 4.9% 13.7** 2 蛇 10 5.3% 6 1.9% 4 1.1% 11.63** 2 蜗牛 9 4.8% 7 2.2% 0 0% 16.4** 2 **p<0.01 由表 1 可见,兔子、狗、蛇、蜗牛四种动物选择的频率在各年龄组中存在显著差异。随 年龄增长,儿童动物绘画中选择兔子、蛇和蜗牛的频率在下降,而选择狗的频率在增长。 3.3 动物选择与性别的关系 分析所有动物选择频率的性别差异,得出 6 项具有性别差异的动物选择。结果见表 2。 表 2 不同性别儿童的动物选择频次与频率 动物 名称 男性儿童(n=512) 女性儿童(n=369) χ 2 值 df 频次 频率 频次 频率 兔子 75 14.5% 135 36.3% 58.8** 1 猫 32 6.3% 42 11.4% 7.34** 1 蝴蝶 12 2.3% 28 7.6% 13.61** 1 孔雀 5 1% 13 3.5% 6.95** 1 虎 26 5.1% 2 0.54% 12.9** 1 蛇 19 3.7% 1 0.3% 9.94** 1 **p<0.01
由表2可见,虎、蛇、蝴蝶、兔子、猫、孔雀六种动物选择频率具有性别差异,女性儿 童较男性儿童更多选择画兔子、猫、蝴蝶和孔雀,而男性较女性儿童更多选择画虎和蛇。 34动物绘画对父母角色缺失儿童的预测性 根据教师报告,划分为父母角色缺失的儿童共81名,以父母角色缺失为因变量,儿童 动物选择类型及色彩选择为预测变量,进行逐步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表3动物绘画对父母角色缺失儿童群体预测的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Wald 绿 5.622 0.018 0.630 0.23711.19 0.001 2.208 长颈鹿 15523 0.000 8.231 蝴蝶 1468 0.5287731 ll11 0.005 4.341 孔雀 1.655**0.562 8.663 0.003 5.231 Constant -0.941*0.1293.047 0.000 0.390 NagelkerkeR=0.114 p<0.05**p<001 由表3可知,有5种绘画特征进入回归方程。5种绘画特征回归系数均显著,进入方程的 绘画特征依次为绿色、紫色、长颈鹿、蝴蝶、孔雀。说明这5种绘画特征依次对儿童父母角 色缺失状况具有预测性。方程具有中等程度的解释水平。 4讨论 4.1常见动物频率 研究获得动物选择频率排序。其中,兔子是儿童选择最多的动物,这可能与强调温顺的 儿童教育有关。将我国儿童数据与西方研究口相比较,可发现大多数常见动物选择基本一致, 但也体现一定的差异。如:西方儿童画的最多的是狗,而我国儿童则选择兔子;西方儿童出 现频率较多的马在我国儿童中很少见:而我国儿童画得较多的熊则很少出现在西方儿童中。 以上西方的研究与本研究相距近40年,故其差异除文化的因素以外,和时代、生活习惯等 均有一定的关联。故在教育和临床中,参考以上西方数据对我国儿童动物绘画进行分析时需 慎重考虑效度的问题,而本研究提供的数据则在一定程度上更适合本国实践者参考 42动物选择的年龄差异 研究获得了不同年龄儿童动物选择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自我意识、动作技能、智力 发展等存在关联。其中,兔子联系着顺从和弱小,年幼儿童更多画兔子与其自身弱小依赖有 定的关系,而随儿童逐步长大、独立、强壮,兔子出现频率减少。狗联系着本能的驯化 自我控制的増强以及道德发展的提高η,如此可解释随年龄增长选择狗的比率增长的现象
4 由表 2 可见,虎、蛇、蝴蝶、兔子、猫、孔雀六种动物选择频率具有性别差异,女性儿 童较男性儿童更多选择画兔子、猫、蝴蝶和孔雀,而男性较女性儿童更多选择画虎和蛇。 3.4 动物绘画对父母角色缺失儿童的预测性 根据教师报告,划分为父母角色缺失的儿童共 81 名,以父母角色缺失为因变量,儿童 动物选择类型及色彩选择为预测变量,进行逐步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见表 3。 表 3 动物绘画对父母角色缺失儿童群体预测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动物绘画特征 B S.E. Wald df Sig. Exp(B) 绿 -0.461* 0.195 5.622 1 0.018 0.630 紫 0.792** 0.237 11.192 1 0.001 2.208 长颈鹿 2.108** 0.535 15.523 1 0.000 8.231 蝴蝶 1.468** 0.528 7.731 1 0.005 4.341 孔雀 1.655** 0.562 8.663 1 0.003 5.231 Constant -0.941** 0.129 53.047 1 0.000 0.390 NagelkerkeR2=0.114 *p<0.05 **p<0.01 由表3可知,有5种绘画特征进入回归方程。5种绘画特征回归系数均显著,进入方程的 绘画特征依次为绿色、紫色、长颈鹿、蝴蝶、孔雀。说明这5种绘画特征依次对儿童父母角 色缺失状况具有预测性。方程具有中等程度的解释水平。 4 讨论 4.1 常见动物频率 研究获得动物选择频率排序。其中,兔子是儿童选择最多的动物,这可能与强调温顺的 儿童教育有关。将我国儿童数据与西方研究[1]相比较,可发现大多数常见动物选择基本一致, 但也体现一定的差异。如:西方儿童画的最多的是狗,而我国儿童则选择兔子;西方儿童出 现频率较多的马在我国儿童中很少见;而我国儿童画得较多的熊则很少出现在西方儿童中。 以上西方的研究与本研究相距近 40 年,故其差异除文化的因素以外,和时代、生活习惯等 均有一定的关联。故在教育和临床中,参考以上西方数据对我国儿童动物绘画进行分析时需 慎重考虑效度的问题,而本研究提供的数据则在一定程度上更适合本国实践者参考。 4.2 动物选择的年龄差异 研究获得了不同年龄儿童动物选择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自我意识、动作技能、智力 发展等存在关联。其中,兔子联系着顺从和弱小,年幼儿童更多画兔子与其自身弱小依赖有 一定的关系,而随儿童逐步长大、独立、强壮,兔子出现频率减少。狗联系着本能的驯化、 自我控制的增强以及道德发展的提高[7],如此可解释随年龄增长选择狗的比率增长的现象
蛇和蜗牛均有性的象征,一般认为是儿童对性器官的直观描绘,它们在低年龄儿童中出现较 多,可能联系儿童早期对性的好奇,以及与性羞耻感尚不明显有关。 43动物选择的性别差异 研究发现女性儿童较男性儿童在动物绘画中更多选择兔子、猫、孔雀及蝴蝶,而男性儿 童较女性儿童更多选择画虎和蛇。这些动物选择可能与个体性别意识有关,也可能受到不同 的性别教育观念影响。其中,兔子、猫、蛇、蝴蝶的选择在西方研究口中也与性别存在关系, 可见它们是较为普遍的性别象征。而虎和孔雀是中国儿童特有的反映性别差异的动物 44动物绘画对父母角色缺失儿童的预测性 根据回归方程的结果,绘画不使用绿色、使用了紫色、选择了长颈鹿、蝴蝶或孔雀对于 父母角色缺失状况有预测性。绿色的缺失可能联系生命活力和积极情感的缺乏:紫色则可能 与某种忧郁的情绪有关13:“长脖子”的绘画特征在以往研究中被证明联系着痛苦的感受, 这可能解释了长颈鹿作为父母角色缺失的预测变量;孔雀和蝴蝶常出现在接受治疗群体的艺 术作品中,它们联系着个案受挫折后自发产生的自我治愈功能。回归方程具有中等程度的 解释水平,用于对儿童父母缺失的初步筛选属于可接受的水平。从数据上看,父母缺失儿童 选择长颈鹿、蝴蝶、孔雀的比率并不高,即使结合了色彩变量,此方程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漏 诊可能性,但作为父母角色缺失的初步筛选尚可接受。进一步研究可加入附属信息、以及考 虑焦虑、孤独、自尊等与父母角色缺失相关的因素在绘画中的表现,以提高方程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Sidney Levy. Symbolism in animal drawings. In: E F Hammer The Pro jective Drawin Technique, 1970. 311-343 2 Michael Fleming. The use of an animal drawing test in the assessment and disposition of transsexualism.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6,38(2):420-424 3陈侃,申荷永.神经症躯体化倾向的绘画诊断研究.心理科学,2004,27(5):1236-1240 4陈侃,徐光兴.抑郁倾向的绘画诊断研究.心理科学,2008,31(3):722-724 5 Brown, S E. Companion animals as self objects. Anthrozoos, 2007, 20(2): 329-343 6 Kidd, A H. Childrens drawings and attachment to pets. Psychological Reports,1995,77(11):235-241 7芭芭拉-汉娜.猫狗马.东方出版社,1998.58-192 8陈侃.绘画心理测验与心理分析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6-119
5 蛇和蜗牛均有性的象征,一般认为是儿童对性器官的直观描绘,它们在低年龄儿童中出现较 多,可能联系儿童早期对性的好奇,以及与性羞耻感尚不明显有关。 4.3 动物选择的性别差异 研究发现女性儿童较男性儿童在动物绘画中更多选择兔子、猫、孔雀及蝴蝶,而男性儿 童较女性儿童更多选择画虎和蛇。这些动物选择可能与个体性别意识有关,也可能受到不同 的性别教育观念影响。其中,兔子、猫、蛇、蝴蝶的选择在西方研究[1]中也与性别存在关系, 可见它们是较为普遍的性别象征。而虎和孔雀是中国儿童特有的反映性别差异的动物。 4.4 动物绘画对父母角色缺失儿童的预测性 根据回归方程的结果,绘画不使用绿色、使用了紫色、选择了长颈鹿、蝴蝶或孔雀对于 父母角色缺失状况有预测性。绿色的缺失可能联系生命活力和积极情感的缺乏;紫色则可能 与某种忧郁的情绪有关[13];“长脖子”的绘画特征在以往研究中[3]被证明联系着痛苦的感受, 这可能解释了长颈鹿作为父母角色缺失的预测变量;孔雀和蝴蝶常出现在接受治疗群体的艺 术作品中[8],它们联系着个案受挫折后自发产生的自我治愈功能。回归方程具有中等程度的 解释水平,用于对儿童父母缺失的初步筛选属于可接受的水平。从数据上看,父母缺失儿童 选择长颈鹿、蝴蝶、孔雀的比率并不高,即使结合了色彩变量,此方程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漏 诊可能性,但作为父母角色缺失的初步筛选尚可接受。进一步研究可加入附属信息、以及考 虑焦虑、孤独、自尊等与父母角色缺失相关的因素在绘画中的表现,以提高方程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Sidney Levy. Symbolism in animal drawings. In :E.F Hammer The Projective Drawing Technique,1970.311-343 2 Michael Fleming. The use of an animal drawing test in the assessment and disposition of transsexualism.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6,38(2):420–424 3 陈侃,申荷永. 神经症躯体化倾向的绘画诊断研究.心理科学,2004,27(5):1236-1240 4 陈侃,徐光兴. 抑郁倾向的绘画诊断研究.心理科学,2008,31(3):722-724 5 Brown,S.E. Companion animals as self objects.Anthrozoos,2007,20(2):329–343 6 Kidd,A.H. Children’s drawings and attachment to pets. Psychological Reports,1995,77(11):235–241 7 芭芭拉-汉娜. 猫狗马.东方出版社,1998.58-192 8 陈侃. 绘画心理测验与心理分析.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6-119
9范兴华,方晓义.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问题行为比较.中国临床心理学杂 志,2010,18(2):232-234 10程培霞,达朝锦,曹枫林,等.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及情绪和行为问 题对比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2(18):250-253 11年晶,刘爱书.儿童被忽视、心理韧性与孤独感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 志,2009,17(6):748-752 12李晓巍,刘艳,屈智勇.不同类型农村儿童家庭生态系统的状况及其对儿童自尊的影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2):241-246 13 Beck, L. Preferences for colours and colour-emotion combinations in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Science, 2008, 4(11): 389-398 6
6 9 范兴华,方晓义.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问题行为比较.中国临床心理学杂 志,2010,18(2):232-234 10 程培霞,达朝锦,曹枫林,等. 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及情绪和行为问 题对比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2(18):250-253 11 年晶,刘爱书.儿童被忽视、心理韧性与孤独感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 志,2009,17(6):748-752 12 李晓巍,刘艳,屈智勇.不同类型农村儿童家庭生态系统的状况及其对儿童自尊的影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18(2):241-246 13 Beck,L. Preferences for colours and colour-emotion combinations in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Science,2008,4(11):38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