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概述 1、概念:支气管肺组织、血管或胸廓 慢性病变—→肺血管阻力升高· 肺动脉压力升高 右心室扩张或 (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本病决大多数是由慢支炎、阻塞性肺气 肿发展而来,常在冬季因呼吸道感染而 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
概 述 1、概念:支气管肺组织、血管或胸廓 慢性病变 肺血管阻力升高 肺动脉压力升高 右心室扩张或 (和)肥厚 本病决大多数是由慢支炎、阻塞性肺气 肿发展而来,常在冬季因呼吸道感染而 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 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急性呼吸道感染为急性发作最常见的诱因, 常导致肺、心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目 前对肺心病发生和发展有深刻的认识,对 诊断和治疗均有一些进展,使肺心病的住 院病死率明显下降。 由慢性基础疾病发展为肺心病一般需要10 至20年的过程
• 急性呼吸道感染为急性发作最常见的诱因, 常导致肺、心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目 前对肺心病发生和发展有深刻的认识,对 诊断和治疗均有一些进展,使肺心病的住 院病死率明显下降。 由慢性基础疾病发展为肺心病一般需要10 至20年的过程
我国慢性肺心病的患病率 北多于南 农村多于城市 吸烟者多于不吸烟者 男女无明显差异
• 我国慢性肺心病的患病率 北多于南 农村多于城市 吸烟者多于不吸烟者 男女无明显差异
老年患者占同期慢性肺心病的80.08%,占 同期心脏病患者的19.44%,仅次于冠心病, 是主要危害我国老年人健康的第二位心脏 病
• 老年患者占同期慢性肺心病的80.08%,占 同期心脏病患者的19.44%,仅次于冠心病, 是主要危害我国老年人健康的第二位心脏 病
病因病理 按原发病的不同部位,可分为三类: 支气管、肺疾病 以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多见,约占 80%-90% 在其他病因中,老年人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 维化占重要地位,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 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及结节病
病因病理 按原发病的不同部位,可分为三类: 一、支气管、肺疾病 以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多见,约占 80%-90% 在其他病因中,老年人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 维化占重要地位,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 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及结节病
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 可引起胸廓活动受限、肺受压、支气管扭 曲或变形—肺功能受限,气道引流不畅, 肺部反复感染——肺气肿,或纤维化、缺 氧、肺血管收缩、狭窄——肺动脉高压 发展成肺心病
• 二、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 可引起胸廓活动受限、肺受压、支气管扭 曲或变形——肺功能受限,气道引流不畅, 肺部反复感染——肺气肿,或纤维化、缺 氧、肺血管收缩、狭窄——肺动脉高压, 发展成肺心病
肺血管疾病甚少见。 广泛或反复发生的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及 肺小动脉炎,以及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肺动 脉高压症—使肺小动脉狭窄、阻塞 肺动脉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和右心 室负荷加重,发展成肺心病
• 三、肺血管疾病 甚少见。 广泛或反复发生的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及 肺小动脉炎,以及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肺动 脉高压症——使肺小动脉狭窄、阻塞—— 肺动脉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和右心 室负荷加重,发展成肺心病
发病机制( Pathogenesis 1.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功能性因素 (functional factors) 解剖性因素( anatomy factors) 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滞度增加
发病机制(Pathogenesis) 1. 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 功能性因素(functional factors) ➢ 解剖性因素(anatomy factors) ➢ 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滞度增加
发病机制—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缺氧最重要 高碳酸血症 缺氧 呼吸性酸中毒 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 血清H增高 烯、5-HT PAF、血管紧 肺血管收缩、阻力增加 张素Ⅱ等 肺动脉高压
发病机制—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 缺氧最重要 缺 氧 高碳酸血症 呼吸性酸中毒 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 白三烯、5-HT、 PAF、血管紧 肺血管收缩、阻力增加 张素Ⅱ等 血清H+增高 肺动脉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