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共六大题,22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肖像(xiao)喑(yin)哑靓妆( liang)睿智(rui) B、勒索(1e)狙击(z)寥廓(liao)嗔怪(chen) C、狡黠(xia)箴言(zhen)璞玉(pu)驯服(xn D、漫溯(su)羁縻(mi)沉湎(midn)簌簌(si)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面对生命中的逆境,能够处之的人可谓是有修养的人 ②中学生吸烟,既《中学生守则》,又有害身体健康 ③关于这个问题的来稿很多,且各有高见,但由于版面所限,只能刊登 ④师范大学毕业后,他便一直于这所中学,现在教龄已满十年了 A、安然违犯择要就教B、泰然违犯摘要执教 C、安然违反择要就教D、泰然违反摘要执教 3、下列诗句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B、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C、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D、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 4、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是我国古代的诗体,它可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又名长短句、曲子词 乐府等。 B、“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 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 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以是否分段来划分,词又有单 调、双调、三调、四调的区别 D、毛泽东常用旧体诗的形式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这类诗歌仍属古典诗 歌。 1、C(A中的“靓”应读“jng”;B中的“狙”应读“j”:D中的“縻” 应读“mi”) 2、D(①从搭配关系考虑;②从词义轻重方面考虑;③从语境方面考虑;④“就 教”是去请教) 3、C(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4、D(也属现代诗)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9题。 孔休源,字庆绪,会稽山阴人也。休源年十一而孤,居丧尽礼。后就吴 兴沈驎士受经,略通大义。 建武四年,州举秀才,俄除临川王府行参军。迁建康狱正,及辨讼折狱, 时罕冤人。后有选人为狱司者,高祖尚引休源以励之。迁尚书左丞,弹肃礼闱, 雅允朝望。除给事黄门侍郎,迁长兼御史中丞,正色直绳,无所回避,百僚莫不 惮之。出为宣惠晋安王府长史、南郡太守、行荆州府州事。高祖敕晋安王曰:“孔 休源人伦仪表,汝年尚幼,当每事师之。”在州累政,甚有治绩,平心决断,请
本试卷共六大题,22 小题,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肖像(xiào) 喑(yīn)哑 靓妆(liàng) 睿智(ruì) B、勒索(lè) 狙击(zǔ) 寥廓(liáo) 嗔怪(chēn) C、狡黠(xiá) 箴言(zhēn) 璞玉(pú) 驯服(xùn) D、漫溯(sù) 羁縻(mǐ)沉湎(miǎn) 簌簌(sù)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面对生命中的逆境,能够 处之的人可谓是有修养的人。 ②中学生吸烟,既 《中学生守则》,又有害身体健康。 ③关于这个问题的来稿很多,且各有高见,但由于版面所限,只能 刊登。 ④师范大学毕业后,他便一直 于这所中学,现在教龄已满十年了。 A、安然 违犯 择要 就教 B、泰然 违犯 摘要 执教 C、安然 违反 择要 就教 D、泰然 违反 摘要 执教 3、下列诗句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B、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C、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D、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 4、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词是我国古代的诗体,它可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又名长短句、曲子词、 乐府等。 B、“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 长沙”是 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 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以是否分段来划分,词又有单 调、双调、三调、四调的区别。 D、毛泽东常用旧体诗的形式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这类诗歌仍属古典诗 歌。 1、C (A 中的“靓”应读“jìng”;B 中的“狙”应读“jū”;D 中的“縻” 应读“mí”) 2、D (①从搭配关系考虑;②从词义轻重方面考虑;③从语境方面考虑;④“ 就 教”是去请教) 3、C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4、D (也属现代诗)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5~9 题。 孔休源,字庆绪,会稽山阴人也。休源年十一而孤,居丧尽礼。后就吴 兴沈驎士受经,略通大义。 建武四年,州举秀才,俄除临川王府行参军。迁建康狱正,及辨讼折狱, 时罕冤人。后有选人为狱司者,高祖尚引休源以励之。迁尚书左丞,弹肃礼闱, 雅允朝望。除给事黄门侍郎,迁长兼御史中丞,正色直绳,无所回避,百僚莫不 惮之。出为宣惠晋安王府长史、南郡太守、行荆州府州事。高祖敕晋安王曰:“孔 休源人伦仪表,汝年尚幼,当每事师之。”在州累政,甚有治绩,平心决断,请
托不行。高祖深嘉之。休源累佐名藩甚得民誉王深相倚仗军民机务动止询谋常于 中斋别施一榻云此是孔长史坐人莫得预焉其见敬如此 普通七年,扬州刺史临川王宏薨,高祖与群臣议代王居州任者久之,于 时贵戚王公,咸望迁授,高祖曰:“朕已得人。孔休源才识通敏,实应此选。” 乃授宣惠将军、监扬州。休源初为临川王行佐,及王薨而管州任,时论荣之。而 神州都会,簿领殷繁,休源割断如流,傍无私谒。中大通二年,加授金紫光禄大 夫,监扬州如故。累表陈让,优诏不许。在州昼决辞讼,夜览坟籍。每车驾巡幸, 常以军国事委之。 昭明太子薨,有敕夜召休源入宴居殿,与群公参定谋议,立晋安王纲为 皇太子。四年,遘疾,髙祖遣中使候问,并给医药,日有十数。其年五月,卒, 时年六十四。遗令薄葬,节朔荐蔬菲而已。高祖为之流涕,顾谓谢举曰:“孔休 源奉职清忠,当官正直,方欲共康治道,以隆王化。奄至殒殁,朕甚痛之。”谥 曰贞子。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3分) A.略通大义 略:大体 B.百僚莫不惮之 惮:敬畏 C.累表陈让 让:推辞 D.节朔荐蔬菲而已 荐:推荐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 是 )(3分) A.高祖尚引休源以励之 常以军国事委之 B.其见敬如此 其年五月,卒 C.百僚莫不惮之 当每事师之 D.及王薨而管州任节朔荐蔬菲而已 7.下面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现孔休源“正直”的一组是( (3分) ①及辨讼折狱,时罕冤人 ②正色直绳,无所回避,百僚莫不惮之 ③孔休源才识通敏 ④平心决断,请托不行 ⑤在州昼决辞讼,夜览坟籍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3分) A.孔休源担任建康狱正期间,为人正直,断案细致公平,很少有冤假错 案,而且他依法办事,不畏权贵,百官都很敬畏他 B.梁高祖很信任孔休源,让他担任宣惠晋安王府长史,辅佐年幼的晋安 王;晋安王也很倚仗他,还在自己的书房中为他专门准备了一张椅子, C.扬州刺史临川王萧宏死了,贵戚王公都想争这一空缺,梁高祖却看中 了通达聪明的孔休源,后来还多次巡幸扬州,把军国大事委托给他处理。 D.孔休源生病后,梁高祖非常关心,派人前去慰问,并送医送药。在孔 休源死后,朝廷赠他“贞子”的谥号
托不行。高祖深嘉之。休源累佐名藩甚得民誉王深相倚仗军民机务动止询谋常于 中斋别施一榻云此是孔长史坐人莫得预焉其见敬如此。 普通七年,扬州刺史临川王宏薨,高祖与群臣议代王居州任者久之,于 时贵戚王公,咸望迁授,高祖曰:“朕已得人。孔休源才识通敏,实应此选。” 乃授宣惠将军、监扬州。休源初为临川王行佐,及王薨而管州任,时论荣之。而 神州都会,簿领殷繁,休源割断如流,傍无私谒。中大通二年,加授金紫光禄大 夫,监扬州如故。累表陈让,优诏不许。在州昼决辞讼,夜览坟籍。每车驾巡幸, 常以军国事委之。 昭明太子薨,有敕夜召休源入宴居殿,与群公参定谋议,立晋安王纲为 皇太子。四年,遘疾,高祖遣中使候问,并给医药,日有十数。其年五月,卒, 时年六十四。遗令薄葬,节朔荐蔬菲而已。高祖为之流涕,顾谓谢举曰:“孔休 源奉职清忠,当官正直,方欲共康治道,以隆王化。奄至殒殁,朕甚痛之。”谥 曰贞子。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 )(3 分) A.略通大义 略:大体 B.百僚莫不惮之 惮:敬畏 C.累表陈让 让:推辞 D.节朔荐蔬菲而已 荐:推荐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 是 ( )(3 分) A.高祖尚引休源以励之 常以军国事委之 B.其见敬如此 其年五月,卒 C.百僚莫不惮之 当每事师之 D.及王薨而管州任节朔荐蔬菲而已 7.下面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现孔休源“正直”的一组是( ) (3 分) ①及辨讼折狱,时罕冤人 ②正色直绳,无所回避,百僚莫不惮之 ③孔休源才识通敏 ④平心决断,请托不行 ⑤在州昼决辞讼,夜览坟籍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 )(3 分) A.孔休源担任建康狱正期间,为人正直,断案细致公平,很少有冤假错 案,而且他依法办事,不畏权贵,百官都很敬畏他。 B.梁高祖很信任孔休源,让他担任宣惠晋安王府长史,辅佐年幼的晋安 王;晋安王也很倚仗他,还在自己的书房中为他专门准备了一张椅子。 C.扬州刺史临川王萧宏死了,贵戚王公都想争这一空缺,梁高祖却看中 了通达聪明的孔休源,后来还多次巡幸扬州,把军国大事委托给他处理。 D.孔休源生病后,梁高祖非常关心,派人前去慰问,并送医送药。在孔 休源死后,朝廷赠他“贞子”的谥号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休源累佐名藩甚得民誉王相倚仗军民机务动止询谋常 于中斋别施一榻云此是孔长史坐人莫得预焉其见敬如 此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休源年十一而孤,居丧尽礼 ②高祖与群臣议代王居州任者久之 5.D解析:荐:祭奠,进献祭品。 6.C解析:都是代词,他,指孔休源;A.连词,表目的,来/介词,把;B.人 称代词, 他,指孔休源/指示代词,那或这;D.连词,表承接,就/与“已”连用,放在 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7.B解析:③是髙祖称赞他有才华,⑤是写他的工作生活习惯。 8.A解析:“百官都很敬畏他”是他担任尚书左丞、长兼御史中丞时的情况 9.(1)休源累佐名藩/甚得民誉/王深相倚仗/军民机务/动止询谋/常于中斋别 施一榻 云/此是孔长史坐/人莫得预焉/其见敬如此 (2)①孔休源11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守孝期间完全按礼节办事。 ②梁高祖跟大臣们商议代替临川王做扬州刺史的人选很久了 参考译文:孔休源,字庆绪,会稽山阴县人。孔休源11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守 孝期间 完全按礼节办事。后来到吴兴的沈驎士那里求学,学习经书,大体通晓经书的主 要意思 建武四年,州里推荐孔休源为优秀人才,不久被任命为临川王府行参军。 升迁担任建康的狱正,他诉讼判决案件,当时少有冤枉人的。后来朝廷选拔人担 任狱司,梁髙祖还用孔休源来勉励他们。升迁担任尚书左丞,整饬尚书省,为人 方正诚实,在朝中很有威望。调任长兼御史中丞,神色庄重,态度严肃,正直如 绳墨,依法办事,不回避权贵,百官没有谁不敬畏他。调出京城担任宣惠晋安王 府长史、南郡太守、代理荆州府州事。梁高祖告诫晋安王说:“孔休源是个人才, 为人的楷模,你年纪还小,应当每件事都向他请教。”在荆州做了很多事情,政 绩很大,办事公正,别人请求说情,他都没有答应。很受老百姓的称道,晋安王 非常倚靠仰仗他,军民重要事务、行动举止都征求他的意见。经常在书房中另外 放一张椅子,说“这是孔长史坐的”,别人不能够坐。他就像这样受尊敬。 普通七年,扬州刺史临川王萧宏死了,梁高祖与大臣们商议代替萧宏扬 州刺史一职的人选很久了,当时,王公国戚,都希望被提拔担任此职,梁高祖说: 我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孔休源很有才能学识,通达聪明,实在符合这一职位 的人选。”于是授予他宣惠将军、监视扬州事务。孔休源当初是担任临川王萧宏
9.断句和翻译(10 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 分) 休 源 累 佐 名 藩 甚 得 民 誉 王 相 倚 仗 军 民 机 务 动 止 询 谋 常 于中 斋 别 施 一 榻 云 此 是孔 长 史 坐 人 莫 得 预 焉 其 见 敬 如 此。 (2)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 ①休源年十一而孤,居丧尽礼 ②高祖与群臣议代王居州任者久之 5.D 解析:荐:祭奠,进献祭品。 6.C 解析:都是代词,他,指孔休源;A.连词,表目的,来/介词,把;B.人 称代词, 他,指孔休源 /指示代词,那或这;D.连词,表承接,就/与“已”连用,放在 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7.B 解析:③是高祖称赞他有才华,⑤是写他的工作生活习惯。 8.A 解析:“百官都很敬畏他”是他担任尚书左丞、长兼御史中丞时的情况。 9.(1)休源累佐名藩/甚得民誉/王深相倚仗/军民机务/动止询谋/常于中斋别 施一榻/ 云/此是孔长史坐/人莫得预焉/其见敬如此。 (2)①孔休源 11 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守孝期间完全按礼节办事。 ②梁高祖跟大臣们商议代替临川王做扬州刺史的人选很久了。 参考译文:孔休源,字庆绪,会稽山阴县人。孔休源 11 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守 孝期间 完全按礼节办事。后来到吴兴的沈驎士那里求学,学习经书,大体通晓经书的主 要意思。 建武四年,州里推荐孔休源为优秀人才,不久被任命为临川王府行参军。 升迁担任建康的狱正,他诉讼判决案件,当时少有冤枉人的。后来朝廷选拔人担 任狱司,梁高祖还用孔休源来勉励他们。升迁担任尚书左丞,整饬尚书省,为人 方正诚实,在朝中很有威望。调任长兼御史中丞,神色庄重,态度严肃,正直如 绳墨,依法办事,不回避权贵,百官没有谁不敬畏他。调出京城担任宣惠晋安王 府长史、南郡太守、代理荆州府州事。梁高祖告诫晋安王说:“孔休源是个人才, 为人的楷模,你年纪还小,应当每件事都向他请教。”在荆州做了很多事情,政 绩很大,办事公正,别人请求说情,他都没有答应。很受老百姓的称道,晋安王 非常倚靠仰仗他,军民重要事务、行动举止都征求他的意见。经常在书房中另外 放一张椅子,说“这是孔长史坐的”,别人不能够坐。他就像这样受尊敬。 普通七年,扬州刺史临川王萧宏死了,梁高祖与大臣们商议代替萧宏扬 州刺史一职的人选很久了,当时,王公国戚,都希望被提拔担任此职,梁高祖说: “我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孔休源很有才能学识,通达聪明,实在符合这一职位 的人选。”于是授予他宣惠将军、监视扬州事务。孔休源当初是担任临川王萧宏
的行佐,等到临川王死后就接管扬州事务,当时谈论此事的人都认为他很荣耀。 中大通二年,加封金紫光禄大夫,像从前一样监理扬州事务。多次上表陈述理由 辞官让位,梁髙祖特下嘉奖的诏书,没有答应孔休源请辞的要求。在扬州,孔休 源白天处理公务、判决案件,夜晚用心读书。梁高祖多次驾临扬州,常常把军国 大事委托给他处理。 昭明太子去世了,梁髙祖召孔休源晚上进宫,到宴居殿与各位王公商议, 立晋安王纲为皇太子。中大通四年,孔休源生病了,梁高祖派中使前去问候,派 御医给他治病,并送去治病的药。这一年的五月死了,死时的年纪是64岁。孔 休源死前留下遗嘱,让家人从俭安葬自己,节日和朔日用果菜类粗食祭奠就行了。 梁髙祖感动得流泪,回头对谢举说:“孔休源仼职清廉忠诚,为官正直。我正要 和他一起治理好天下,使王道兴盛。他却突然去世了,我 很痛惜他啊。”朝廷颁给孔休源“贞子”的谥号。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1)(2)题。(7分) 渔家傲 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 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城沽酒市。拚一醉,而今乐事 他年泪。 【注释】①九十:春光共九十天。②金龟:唐代三品以上的官员佩金龟。李 白《对酒忆贺监》诗序记,贺知章曾解下金龟,“换酒为乐”,以酬李白。③东 阳:今浙江金华市。④沽酒:买酒。 (1)简析“恋”字修辞手法和双重意蕴。(3分) (2)结句“而今乐事他年泪”,一语两意。请具体解答。(4分) 10.(1)“恋”字拟人手法,赋落花以深情。花不忍离树,人不舍春光。 (2)爱春之乐;恋春之愁。(答案意思对即可)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源: 高考(6分)资源网ks5u] 风正一帆悬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的行佐,等到临川王死后就接管扬州事务,当时谈论此事的人都认为他很荣耀。 中大通二年,加封金紫光禄大夫,像从前一样监理扬州事务。多次上表陈述理由 辞官让位,梁高祖特下嘉奖的诏书,没有答应孔休源请辞的要求。在扬州,孔休 源白天处理公务、判决案件,夜晚用心读书。梁高祖多次驾临扬州,常常把军国 大事委托给他处理。 昭明太子去世了,梁高祖召孔休源晚上进宫,到宴居殿与各位王公商议, 立晋安王纲为皇太子。中大通四年,孔休源生病了,梁高祖派中使前去问候,派 御医给他治病,并送去治病的药。这一年的五月死了,死时的年纪是 64 岁。孔 休源死前留下遗嘱,让家人从俭安葬自己,节日和朔日用果菜类粗食祭奠就行了。 梁高祖感动得流泪,回头对谢举说:“孔休源任职清廉忠诚,为官正直。我正要 和他一起治理好天下,使王道兴盛。他却突然去世了,我 很痛惜他啊。”朝廷颁给孔休源“贞子”的谥号。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1)(2)题。(7 分) 渔 家 傲 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 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城沽酒市。拚一醉,而今乐事 他年泪。 【注释】①九十:春光共九十天。②金龟:唐代三品以上的官员佩金龟。李 白《对酒忆贺监》诗序记,贺知章曾解下金龟,“换酒为乐”,以酬李白。③东 阳:今浙江金华市。④沽酒:买酒。 (1)简析“恋”字修辞手法和双重意蕴。(3 分) (2)结句“而今乐事他年泪”,一语两意。请具体解答。(4 分) 10.(1)“恋”字拟人手法,赋落花以深情。花不忍离树,人不舍春光。 (2)爱春之乐;恋春之愁。(答案意思对即可)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源: 高考(6 分)资源网 ks5u] (1) ,风正一帆悬。 ,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浊酒一杯家万 里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3) 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 闲乘月 (陆游《游山西村》) (4) 夜吟应觉月光 寒 ,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 11.(1)潮平两岸阔海日生残夜(2)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 满地(3)箫鼓追随春社近拄杖无时夜叩门(4)晓镜但愁云鬓改蓬 山此去无多路 三、论述类文章阅读(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15题。 0年来中国为何不出文学大 师 www.kes@50u.com 高#考#资#源#网 黄麟 ①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出了鲁迅等一批文学大师,鲁、郭、茅、巴、老、 曹,还有沈从文、钱钟书、冰心等等。虽然也有一些文学大师成色虽然并不怎么 样,叫起来有点勉强,但还不至于让人觉得别扭。 ②可解放后一直到现在,偌大个中国,再也找不到一个真正的文学大师了。王蒙 不够格,贾平凹不够格,莫言不够格,余华不够格,……领过茅盾文学奖和鲁迅 文学奖的一大堆作家,没有一个够格的。 ③新中国不出文学大师,有人把原因归咎体制,我认为此种说法值得商榷。同样 的体制,为什么科技界能出钱学森这样的大师,人文学科却交白卷?当年鲁迅他 们,也是在体制内领工资,却并不影响这些大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 所以,板子一味打在体制的屁股上,痛快是痛快了,却有失偏颇 ④也有人认为,“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把原因归咎“盛世”。 这是不正确的。有时候,国家不幸,大环境不好,但作家个人的生活境遇比较好 有时候大环境好,即盛世时代,作家个体的生存状况却很糟。比如,李白杜甫是 出生在盛唐时期的大诗人,李白大杜甫十一岁,两人又都经历过安史之乱。李白 和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后,都创作出许多优秀之作。你说李杜是乱世出的大师还是 盛世出的大师?“诗穷而后工,愤怒出诗人”是一种情况,“春风得意马蹄疾, 日看尽长安花”也是一种情况,不能将二者绝对化。改革开放后中国不出文学 大师,文革十年那样的“乱世”,同样出不了文学大师。可见“盛世说”是站不 住脚的。所以,我觉得,伟大作品的诞生,大环境并非是决定因素,起决定作用 的还是作家本人,别把过错都算到时代身上。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不能本末倒置。 盛世有盛世的大师,乱世有乱世的大师,不能一概而论。 ⑤大师之大,不在著作等身,不在胡子长短,在于人格和文魄之大,在于其作品 传达的伟大精神和普世价值。因此,新中国出不了文学大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⑥首先,就作家自身而言。许多作家成名之后,船到码头车到站,便开始吃老本, 不思进取,千方百计想办法把名气变现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尽可能利益最大
(2)浊酒一杯家万 里, 。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3) ,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 闲乘月, 。 (陆游《游山西村》) (4) ,夜吟应觉月光 寒。 ,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 11.(1)潮平两岸阔 海日生残夜 (2)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 满地 (3)箫鼓追随春社近 拄杖无时夜叩门 (4)晓镜但愁云鬓改 蓬 山此去无多路 三、论述类文章阅读(16 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12~15 题。 60 年来中国为何不出文学大 师? www.k@s@5@u.com 高#考#资#源#网 黄麟 ①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出了鲁迅等一批文学大师,鲁、郭、茅、巴、老、 曹,还有沈从文、钱钟书、冰心等等。虽然也有一些文学大师成色虽然并不怎么 样,叫起来有点勉强,但还不至于让人觉得别扭。 ②可解放后一直到现在,偌大个中国,再也找不到一个真正的文学大师了。王蒙 不够格,贾平凹不够格,莫言不够格,余华不够格,……领过茅盾文学奖和鲁迅 文学奖的一大堆作家,没有一个够格的。 ③新中国不出文学大师,有人把原因归咎体制,我认为此种说法值得商榷。同样 的体制,为什么科技界能出钱学森这样的大师,人文学科却交白卷?当年鲁迅他 们,也是在体制内领工资,却并不影响这些大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 所以,板子一味打在体制的屁股上,痛快是痛快了,却有失偏颇。 ④也有人认为,“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把原因归咎“盛世”。 这是不正确的。有时候,国家不幸,大环境不好,但作家个人的生活境遇比较好; 有时候大环境好,即盛世时代,作家个体的生存状况却很糟。比如,李白杜甫是 出生在盛唐时期的大诗人,李白大杜甫十一岁,两人又都经历过安史之乱。李白 和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后,都创作出许多优秀之作。你说李杜是乱世出的大师还是 盛世出的大师? “诗穷而后工,愤怒出诗人”是一种情况,“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也是一种情况,不能将二者绝对化。改革开放后中国不出文学 大师,文革十年那样的“乱世”,同样出不了文学大师。可见“盛世说”是站不 住脚的。所以,我觉得,伟大作品的诞生,大环境并非是决定因素,起决定作用 的还是作家本人,别把过错都算到时代身上。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不能本末倒置。 盛世有盛世的大师,乱世有乱世的大师,不能一概而论。 ⑤大师之大,不在著作等身,不在胡子长短,在于人格和文魄之大,在于其作品 传达的伟大精神和普世价值。因此,新中国出不了文学大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⑥首先,就作家自身而言。许多作家成名之后,船到码头车到站,便开始吃老本, 不思进取,千方百计想办法把名气变现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尽可能利益最大
化。文学成了作家谋取名利的道具。作家不是被“圈养”,就是被商业收编,无 法实现精神和灵魂突围。作家的物质GDP是上去了,精神CDP却一直负增长,入 不敷出。自身一团污浊,何以宁静致远?内心一团漆黑,如何照亮别人 ⑦文学功利化的紧迫感与日俱增。每个人都想以最小的付出获取最大的利益;每 个人都想天上的馅饼往自己的头上砸。作家不但影响不了社会,反而被社会的灯 红酒绿牵着鼻子走。文学最大限度被物化和细化,导致许多作家在讨价还价中创 作,锤炼的不是语言和思想,而是鸡虫得失。文学丧失了敬畏,大家彼此彼此, 谁也不管什么大师不大师。做人格局小,何来作文格局之大?这个时候,作家写 出来的作品也就可想而 知 WWW.k會s@5@u.com 高#考#资#源#网 ⑧其次,就无名作者的成长来说。当下的文学期刊,大都江河日下,风光不再 据一位业内人氏透露,不少省级文学期刊,比内部刊物更“内部”,除了图书馆, 订阅的读者不超过一百本。某些文学期刊成了编辑和作者自娱自乐的“圆桌文 学”,数来数去,就那么几个和切身利益相关的人在看。文学期刊的影响力更是 日渐式微。如果没有媒体和网络的配合,靠单打独斗,不管这些文学期刊如何声 嘶力竭,要吆喝出一个“著名作家”,难度较大。 ⑨另一方面,是文学粉丝对文学新人的排斥。伪作家太多,伪大师太多。这些伪 作家伪大师,到处招摇撞骗,严重透支了读者的信任。于是,每个文学粉丝都有 种与生俱来的敌意,想方设法避免成为他人成功的工具。于是,文学粉丝变得 势利无比,学会吝啬赞美。即使读到一流的文章,如果是无名作者,他也会不屑 顾,嘴角上翘,大声叹喟大师难觅 ⑩0中国不出文学大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对文学的影响。 电影电视的多彩多姿,互联网的色声犬马,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文学的功能。过 去,读者的精神食粮,主要是文学作品。现在,时代不同了,影视,网络,多姿 多彩的文化生活,大大削减了文学的功能。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文艺形式,找到 感情宣泄的渠道。尽管这种出口是浅层的,无法真正抵达人的内心 0D一切与文学无关,却与文学家有关。不同的起跑线,文学节节败退,影视网络 后来居上,这是作家不能容忍的。于是许多作家不惜放下身段,和娱乐圈同抢 块蛋糕。一番大打出手之后,作家华丽转身,名利双收。只是,人品和文品荡然 无存,泯然众人。于是,“大师”休矣。 ①2文学是人类的精神篝火,时代呼唤大师。因为,大师是道德的坐标,思想的明 灯,灵魂的驿站,精神的丰碑,沙漠的绿洲……是人生旅途中的一道道旖旎丽景。 (摘自人民网2010年3月26日文化频道,有删改)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错误的两项是(5分) A.鲁迅也在体制内领工资,却具有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所以,把 新中国不出文学大师的原因归咎体制是错误的。 B.作者认为,伟大作品的诞生,与大环境无关,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作家本人 C.现在,影视,网络,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这些不同的文艺形式,使人们找 到了感情喧泄的渠道,找到了真正的精神寄托 D.作者认为,文学最大限度地被物化和细化,许多作家锤炼的已不是语言和思 想,而是利益得失,难于写出好的作品
化。文学成了作家谋取名利的道具。作家不是被“圈养”,就是被商业收编,无 法实现精神和灵魂突围。作家的物质 GDP 是上去了,精神 CDP 却一直负增长,入 不敷出。自身一团污浊,何以宁静致远?内心一团漆黑,如何照亮别人? ⑦文学功利化的紧迫感与日俱增。每个人都想以最小的付出获取最大的利益;每 个人都想天上的馅饼往自己的头上砸。作家不但影响不了社会,反而被社会的灯 红酒绿牵着鼻子走。文学最大限度被物化和细化,导致许多作家在讨价还价中创 作,锤炼的不是语言和思想,而是鸡虫得失。文学丧失了敬畏,大家彼此彼此, 谁也不管什么大师不大师。做人格局小,何来作文格局之大?这个时候,作家写 出来的作品也就可想而 知。 www.k@s@5@u.com 高#考#资#源#网 ⑧其次,就无名作者的成长来说。当下的文学期刊,大都江河日下,风光不再。 据一位业内人氏透露,不少省级文学期刊,比内部刊物更“内部”,除了图书馆, 订阅的读者不超过一百本。某些文学期刊成了编辑和作者自娱自乐的“圆桌文 学”,数来数去,就那么几个和切身利益相关的人在看。文学期刊的影响力更是 日渐式微。如果没有媒体和网络的配合,靠单打独斗,不管这些文学期刊如何声 嘶力竭,要吆喝出一个“著名作家”,难度较大。 ⑨另一方面,是文学粉丝对文学新人的排斥。伪作家太多,伪大师太多。这些伪 作家伪大师,到处招摇撞骗,严重透支了读者的信任。于是,每个文学粉丝都有 一种与生俱来的敌意,想方设法避免成为他人成功的工具。于是,文学粉丝变得 势利无比,学会吝啬赞美。即使读到一流的文章,如果是无名作者,他也会不屑 一顾,嘴角上翘,大声叹喟大师难觅。 ⑩中国不出文学大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对文学的影响。 电影电视的多彩多姿,互联网的色声犬马,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文学的功能。过 去,读者的精神食粮,主要是文学作品。现在,时代不同了,影视,网络,多姿 多彩的文化生活,大大削减了文学的功能。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文艺形式,找到 感情宣泄的渠道。尽管这种出口是浅层的,无法真正抵达人的内心。 ⑾一切与文学无关,却与文学家有关。不同的起跑线,文学节节败退,影视网络 后来居上,这是作家不能容忍的。于是许多作家不惜放下身段,和娱乐圈同抢一 块蛋糕。一番大打出手之后,作家华丽转身,名利双收。只是,人品和文品荡然 无存,泯然众人。于是,“大师”休矣。 ⑿文学是人类的精神篝火,时代呼唤大师。因为,大师是道德的坐标,思想的明 灯,灵魂的驿站,精神的丰碑,沙漠的绿洲……是人生旅途中的一道道旖旎丽景。 (摘自人民网 2010 年 3 月 26 日文化频道,有删改)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错误的两项是(5 分) A.鲁迅也在体制内领工资,却具有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所以,把 新中国不出文学大师的原因归咎体制是错误的。 B.作者认为,伟大作品的诞生,与大环境无关,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作家本人。 C. 现在,影视,网络,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这些不同的文艺形式,使人们找 到了感情喧泄的渠道,找到了真正的精神寄托。 D. 作者认为,文学最大限度地被物化和细化,许多作家锤炼的已不是语言和思 想,而是利益得失,难于写出好的作品
E.所谓大师,并不在于作品的多少、年龄的大小,而在于作家的人格和文章的 气魄,在于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和普世价值 13.以下论据中,与“盛世说”观点相一致的一组是(3分) A.“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李白和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后,都创 作出许多优秀之作。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 花 ww.kes@5@u.com 高#考#资#源井网 C.诗穷而后工,愤怒出诗人 D.改革开放后中国不出文学大师,文革十年那样的“乱世”,同样出不了文学 大师 14.如何理解“大师是道德的坐标,思想的明灯,灵魂的驿站,精神的丰碑, 沙漠的绿洲……是人生旅途中的一道道旖旎丽景”这句话,它有什么作用?(4 分) 15.作者认为,60年中国出不了文学大师的原因有哪些?请加以概括。(4分) 12.B.C(B项根据第④段“伟大作品的诞生,大环境并非是决定因素,起决定 作用的还是作家本人”可以看出是错误的;C项尽根据第⑩段“尽管这种出口是 浅层的,无法真正抵达人的内心”可以看出。对一项2分,两项5分) 14.(4分)答:大师是人们道德的标准,他能引导人们的思想,给人们以精神 寄托和希望,是美好人生必不可少的,(2分)作者强调了大师对时代和人生的 重要意义,(1分)进一步突出主旨:时代呼唤大师(1分)。 15.(4分)答:中国不出文学大师,原因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成名作家太浮 躁,沉不下来;二是无名作者缺乏成长的土壤;三是现代生活对文学的谈化。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手推车艾青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手推车/以唯一的轮子/发出使阴暗 的天穹痉挛的尖音/穿过寒冷与静寂/从这一个山脚/到那一个山脚/彻响着北国 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手推车/以单独的轮子/刻画在灰 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穿过广阔与荒漠/从这一条路/到那一条路/交织着/北国 人民的悲哀
E. 所谓大师,并不在于作品的多少、年龄的大小,而在于作家的人格和文章的 气魄,在于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和普世价值。 13.以下论据中,与“盛世说”观点相一致的一组是(3 分) A.“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李白和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后,都创 作出许多优秀之作。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 花 www.k@s@5@u.com 高#考#资#源#网 C.诗穷而后工,愤怒出诗人 D.改革开放后中国不出文学大师,文革十年那样的“乱世”,同样出不了文学 大师。 14. 如何理解“大师是道德的坐标,思想的明灯,灵魂的驿站,精神的丰碑, 沙漠的绿洲……是人生旅途中的一道道旖旎丽景”这句话,它有什么作用?(4 分) 15.作者认为,60 年中国出不了文学大师的原因有哪些?请加以概括。(4 分) 12. B.C( B 项根据第④段“伟大作品的诞生,大环境并非是决定因素,起决定 作用的还是作家本人”可以看出是错误的;C 项尽根据第⑩段“尽管这种出口是 浅层的,无法真正抵达人的内心”可以看出。对一项 2 分,两项 5 分) 13. C 14. (4 分)答:大师是人们道德的标准,他能引导人们的思想,给人们以精神 寄托和希望,是美好人生必不可少的,(2 分)作者强调了大师对时代和人生的 重要意义,(1 分)进一步突出主旨:时代呼唤大师(1 分)。 15. (4 分)答:中国不出文学大师,原因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成名作家太浮 躁,沉不下来;二是无名作者缺乏成长的土壤;三是现代生活对文学的谈化。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手推车 艾青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手推车/以唯一的轮子/发出使阴暗 的天穹痉挛的尖音/穿过寒冷与静寂/从这一个山脚/到那一个山脚/彻响着北国 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手推车/以单独的轮子/刻画在灰 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穿过广阔与荒漠/从这一条路/到那一条路/交织着/北国 人民的悲哀
16、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诗中的“手推车”是一种象征的意象。它是我中华民族历史命运深重灾难的 某个侧面的体现,也是我中华民族前进的象征 B.本诗形式在音节的安排和意境的营造上基本重复,除词句和意象的不同,这 种独特的简单反复结构,加深了诗作的气氛和感情 C.诗人善于在生活中捕捉具体可感形象一一手推车,进行艺术刻画,传达自己 独特感受 D.全诗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围绕手推车的“尖音”进行艺术渲染,与北国人 民的“悲哀”相呼应;第二部分,紧扣手推车留下的“辙痕”进行铺陈,与北国 人民的“悲哀”相交织,从听觉到视觉给人以强烈的触动 17、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致橡树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吹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千,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16、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诗中的“手推车”是一种象征的意象。它是我中华民族历史命运深重灾难的 某个侧面的体现,也是我中华民族前进的象征。 B.本诗形式在音节的安排和意境的营造上基本重复,除词句和意象的不同,这 种独特的简单反复结构,加深了诗作的气氛和感情。 C.诗人善于在生活中捕捉具体可感形象——手推车,进行艺术刻画,传达自己 独特感受。 D.全诗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围绕手推车的“尖音”进行艺术渲染,与北国人 民的“悲哀”相呼应;第二部分,紧扣手推车留下的“辙痕”进行铺陈,与北国 人民的“悲哀”相交织,从听觉到视觉给人以强烈的触动。 17、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 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吹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18、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 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 B.橡树和木棉这组形象的树立,不仅否定了老旧的“青藤缠树”、“夫贵妻荣” 式的以人身依附为根基的两性关系,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只注重于相互给 予的互爱原则。 C.1至13行借用一系列自然物进行比喻和比较,对攀附(“凌霄花”)和单方 面奉献(“险峰”)这两种以一方的压抑、萎缩和牺牲为爱的前提的爱情观作了 深刻的否定,这正是以对立的价值面对现代爱情理想构成的深刻有力的反衬。 D.“橡树”的形象象征着刚硬的男性之美,而有着“红硕的花朵”的木棉显然 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她脱弃了旧式女性纤柔、抚媚的秉性,而 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这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 为表里 19、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 16、A项(“也是我中华民族前进的象征”错。) 17、本诗既是诗人对苦难制造者的一个平静又悲怆的抗议,也是对改变手推车的 生活方式,振奋民族精神的哲理性启示。诗人借助手推车表现的“北国人民的悲 哀”,也蕴涵着对保守呆板落后的生活方式的悲哀。 18、C项(“比喻和比较”错,应是“象征类比”。) 19、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整体象征的 手法构造意象,即全诗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 和真挚爱情,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 五、语言表达(12分) 20.阅读下面三句话,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1)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连续搜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以成为 个学者。 (2)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说:“我在这一点上就像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 多有价值的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 时的财产在他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 (3)一位历史学教授曾给学生讲:“如果你能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 界成为权威。” 上面三句话,既有共同点,又各有差异。请分别简要回答: (1)三句话谈论的共同点是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18、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这首诗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 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 B.橡树和木棉这组形象的树立,不仅否定了老旧的“青藤缠树”、“夫贵妻荣” 式的以人身依附为根基的两性关系,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只注重于相互给 予的互爱原则。 C.1 至 13 行借用一系列自然物进行比喻和比较,对攀附(“凌霄花”)和单方 面奉献(“险峰”)这两种以一方的压抑、萎缩和牺牲为爱的前提的爱情观作了 深刻的否定,这正是以对立的价值面对现代爱情理想构成的深刻有力的反衬。 D.“橡树”的形象象征着刚硬的男性之美,而有着“红硕的花朵”的木棉显然 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她脱弃了旧式女性纤柔、抚媚的秉性,而 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这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 为表里。 19、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5 分) 16、A 项(“也是我中华民族前进的象征”错。) 17、本诗既是诗人对苦难制造者的一个平静又悲怆的抗议,也是对改变手推车的 生活方式,振奋民族精神的哲理性启示。诗人借助手推车表现的“北国人民的悲 哀”,也蕴涵着对保守呆板落后的生活方式的悲哀。 18、C 项(“比喻和比较”错,应是“象征类比”。) 19、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整体象征的 手法构造意象,即全诗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 和真挚爱情,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 五、语言表达(12 分) 20.阅读下面三句话,按要求回答问题。(5 分) (1)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连续搜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以成为 一个学者。” (2)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说:“我在这一点上就像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 多有价值的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 时的财产在他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 (3)一位历史学教授曾给学生讲:“如果你能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 界成为权威。” 上面三句话,既有共同点,又各有差异。请分别简要回答: (1)三句话谈论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迅侧重的是 (3)歌德侧重的是 (4)历史学教授侧重的是 20.(每点1分,意对即可)(1)要注重积累材料。(2)积累要长期坚持 (3)要积 累有价值的材料。(4)要多积、广积材料。 2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2010年堪称经典翻拍年,不光“四大名著”纷纷走上 荧屏,银幕上同样争相向经典致敬。除了徐克筹拍3D版《新龙门客栈》外,《倩 女幽魂》《唐伯虎点秋香2》等即将开拍,或已经上映。初步算来,纳入拍摄计 划的翻拍影片就有7部之多。 材料二昨天下午,“经典文艺作品改编创作及法律问题”研讨 会在上海市文联举行,面对时下的改编热、翻拍热,与会专家们发表了各自的看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5分) 21.(1)文艺作品改编热、翻拍热受关注。/文艺作品改编热、翻拍热引发热议。 (2)答案示例:观点一,改编、翻拍不利艺术创新。当前荧屏、银幕纷纷出现 翻拍热潮,如果让它形成一种潮流,势必使艺术界,固步自封,一味向前人要灵 感,使我们的文艺创作缺乏创新意识,时代意识,最终导致缺乏生命力,最终会 失去观众,所以我希望少一些翻拍作品,多一些时代感,现实感的作品 观点二,改编、翻拍也是艺术创造。当前的翻拍作品,其中不乏成功之作,只要 运用恰当,在原作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创新,再加上现代化,高科技的技术,有时 可以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拍出新的内涵,新的创意,翻拍之作也可以 出精品,所以我不反对改编、翻拍经典。(评分要求:观点明确得2分,理由阐 述清楚得3分,语言顺畅明确2分) 六、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 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 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
(2)鲁迅侧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歌德侧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历史学教授侧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每点 1 分,意对即可) (1)要注重积累材料。(2)积累要长期坚持。 (3)要积 累有价值的材料。(4)要多积、广积材料。 2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7 分) 材料一 2010 年堪称经典翻拍年,不光“四大名著”纷纷走上 荧屏,银幕上同样争相向经典致敬。除了徐克筹拍 3D 版《新龙门客栈》外,《倩 女幽魂》《唐伯虎点秋香 2》等即将开拍,或已经上映。初步算来,纳入拍摄计 划的翻拍影片就有 7 部之多。 材料二 昨天下午,“经典文艺作品改编创作及法律问题”研讨 会在上海市文联举行,面对时下的改编热、翻拍热,与会专家们发表了各自的看 法。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 分)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5 分) 21.(1)文艺作品改编热、翻拍热受关注。/文艺作品改编热、翻拍热引发热议。 (2)答案示例:观点一,改编、翻拍不利艺术创新。当前荧屏、银幕纷纷出现 翻拍热潮,如果让它形成一种潮流,势必使艺术界,固步自封,一味向前人要灵 感,使我们的文艺创作缺乏创新意识,时代意识,最终导致缺乏生命力,最终会 失去观众,所以我希望少一些翻拍作品,多一些时代感,现实感的作品。 观点二,改编、翻拍也是艺术创造。当前的翻拍作品,其中不乏成功之作,只要 运用恰当,在原作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创新,再加上现代化,高科技的技术,有时 可以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拍出新的内涵,新的创意,翻拍之作也可以 出精品,所以我不反对改编、翻拍经典。(评分要求:观点明确得 2 分,理由阐 述清楚得 3 分,语言顺畅明确 2 分) 六、作文(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 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 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