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 所属专业(部) 编订人 审定人(签名) 审定日期 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部 杨诱玮 2020年月 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陶行知教育思想 课程代码:000010144 课程学分:1 总学时:18/16(理论学时:14实践学时:4/2)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使用年级:大二第一/第二学期 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位 《陶行知教育思想》课程系我校重点开发的一门思想意识形态课程,积极促进大学生的 三观教育,但又要超越一般思想政治课程的领域局限,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为核心,重点就 德育、生活教育、创造教育和职业教育引发学生深入的学习和思考,为学生良好德行、生活 能力、创造意识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设计思路 1.呼应我校办学宗旨,“教人做人”,即本课程以“教人做人”为根本宗旨。 2.以校本教材《陶行知思想读本》为纲,择取典型篇章,结合学生的学业现实即未来生 活、工作的需求开展教学。 3.重点引导学生加强道德、生活、创造、职业、文化教有
附件3 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陶行知教育思想 课程代码:000010144 课程学分:1 总 学 时:18/16(理论学时:14实践学时:4/2)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使用年级:大二第一/第二学期 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位 《陶行知教育思想》课程系我校重点开发的一门思想意识形态课程,积极促进大学生的 三观教育,但又要超越一般思想政治课程的领域局限,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为核心,重点就 德育、生活教育、创造教育和职业教育引发学生深入的学习和思考,为学生良好德行、生活 能力、创造意识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设计思路 1.呼应我校办学宗旨,“教人做人”,即本课程以“教人做人”为根本宗旨。 2.以校本教材《陶行知思想读本》为纲,择取典型篇章,结合学生的学业现实即未来生 活、工作的需求开展教学。 3.重点引导学生加强道德、生活、创造、职业、文化教育。 所属专业(部) 编订人 审定人(签名) 审定日期 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部 杨琇玮 2020年 月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受到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浓烈熏陶,为仁人志士的爱国、 爱生、爱教育的诸多情怀感动,激发效法先贤为国家奉献、为事业尽责的热情,将自己培养 成为“知行一致”“手脑并用”的人。 (二)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①以陶行知的精神和思想引导个人良好德行的形成: ②自觉按照陶行知德育思想提升个人品质: ③按照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全面提升个人生活能力。 ④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自觉提升个人价值。 ⑤树立“生利主义”职业理念,自觉提高职业素养。 ⑥树立创新利国、利民、利己的理念 ⑦树立职业为国、为民、为己的生利观 (三)能力目标 ①能够将理论思想与实际结合,自行解决德行、生活、创造(创新)、职业方面的问题。 ②能够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解决公私冲突。 ③能够用“功德”“私德”的标准指导和规范个人行为 (四)知识目标 ①掌握“知行合一”的概念和了解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意义及其价值 ②掌握“功德”“私德”的定义和了解陶行知关于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③掌握生活教育思想的内涵和了解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④掌握陶行知生活教有理论的体系 ⑤了解陶行知创业教育思想与强国的关系并掌握创新创造的方法与途径 ⑥理解生利主义职业思想与个人发展的关系并了解职业素养的构成 (五)素质目标 ①成为公私二德健全的人。 ②以生活为导向,强化生活能力的培养。 ③以职业要求为引领,从理论和技能方面强化职业素养。 ④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受到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浓烈熏陶,为仁人志士的爱国、 爱生、爱教育的诸多情怀感动,激发效法先贤为国家奉献、为事业尽责的热情,将自己培养 成为“知行一致”“手脑并用”的人。 (二)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①以陶行知的精神和思想引导个人良好德行的形成; ②自觉按照陶行知德育思想提升个人品质; ③按照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全面提升个人生活能力。 ④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自觉提升个人价值。 ⑤树立“生利主义”职业理念,自觉提高职业素养。 ⑥树立创新利国、利民、利己的理念 ⑦树立职业为国、为民、为己的生利观 (三)能力目标 ①能够将理论思想与实际结合,自行解决德行、生活、创造(创新)、职业方面的问题。 ②能够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解决公私冲突。 ③能够用“功德”“私德”的标准指导和规范个人行为。 (四)知识目标 ①掌握“知行合一”的概念和了解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意义及其价值 ②掌握“功德”“私德”的定义和了解陶行知关于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③掌握生活教育思想的内涵和了解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④掌握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体系 ⑤了解陶行知创业教育思想与强国的关系并掌握创新创造的方法与途径 ⑥理解生利主义职业思想与个人发展的关系并了解职业素养的构成 (五)素质目标 ①成为公私二德健全的人。 ②以生活为导向,强化生活能力的培养。 ③以职业要求为引领,从理论和技能方面强化职业素养。 ④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三、课程内容、教学基本要求及学时安排 课程内容 教学基本要术 名 教学模块 教学课题 课程思政 能力要求 (单元)(岗位群项目) 知识要求 融入点 .能够区别公德与私德 1,努力学习成才 ,能够使用德育思想指 1.公德的概念 志向是学习和工作的动力 导个人的德行修养 2.私德的概② 努力工作,成就辉煌人生 陶行知的生平 3.能够将个人德行修养 3.德育与家庭、社会、国 4.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国家和 与杜会、国家秩序的组 家良好关系的构建 社会进步 护联系起来 .树立民本思相,为大众服多 1,能够将个人创造能力 1.陶行知创造教有思短 1,认识德有对个人良好品 及因民公德的积极影响 的培养与国家前途结合 提出的背景 陶行知的德有教有思想 2.树立“人中人”理念 起来 2.创造对强国的重要意 3.学做真人 2,能够在生活与工作中 L.受国 发现创新需求 .创造力培养的途径 ,培养大丈夫精树 1.能够以生活、工作为 1.陶行知教有内容的主 导向,将学习与实践结 张与生活的关系 1.生活教有思想体现陶行知 合: 2.生活教有理论的内涵 的人文关杯 陶行知的生活教有思想 2 2能够超越学校的后 2,陶行知生活教有的理论体 限, 将学习的视野拓 系 的人生的各个领域, 1,能够以职业要求为导 1.职业素养的构成 向,树立正确的职业理 2.职业素养养成的途径 L创造的两大要寄 陶行知的创造教有思想 2.创造教有是陶行知强国感 ,能够将学习教与 望的反映 会实践结合起来,提升 ,创造能力的养成 职业素养。 1.能够利用传统文化提 】估结化的每今 1.生利主义职业观的内涵 升素养 ,估统文化的教白查 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 2.能够使用传统智慧解 2.生利主义职业观与家、社 决生活、工作问 会的关系 能够按照课程总结的写 1.课程总结的概今 1.掌握课程总结的结构和写 作理论。条理洁撕、重 2.课程总结的结构 点突出地完成课程总结 3.课程总结的写作技 堂据课程实践报告的结构 的写作 与写法 课程总结和课程实践报告 提高课程总结和报告的 加强对误程结构和写作 认识应用文书的实用性,提高 的写作(写作实践) 写作能力 技巧的认识 学习的主动性。 学会自己修改总结和报 修改文章的方法和技巧 树立或加强精益求精的观念。 9 考试 2
三、课程内容、教学基本要求及学时安排 序 号 课程内容 教学基本要求 课 教学模块 时 (单元) 教学课题 (岗位群项目) 能力要求 知识要求 课程思政 融入点 1 陶行知的生平 1.能够区别公德与私德 2.能够使用德育思想指 导个人的德行修养 3.能够将个人德行修养 与社会、国家秩序的维 护联系起来 1.公德的概念 2.私德的概念 3.德育与家庭、社会、国 家良好关系的构建 1.努力学习成才 2.志向是学习和工作的动力 3.努力工作,成就辉煌人生 4.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国家和 社会进步 5.树立民本思想,为大众服务 2 2 陶行知的德育教育思想 1.能够将个人创造能力 的培养与国家前途结合 起来 2.能够在生活与工作中 发现创新需求 1.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 提出的背景 2.创造对强国的重要意 义 3.创造力培养的途径 1.认识德育对个人良好品质 及国民公德的积极影响 2.树立“人中人”理念 3.学做真人 4.爱国 5.培养大丈夫精神 2 3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 1.能够以生活、工作为 导向,将学习与实践结 合; 2.能够超越学校的局 限,将学习的视野拓展 的人生的各个领域。 1.陶行知教育内容的主 张与生活的关系 2.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 1.生活教育思想体现陶行知 的人文关怀 2.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论体 系 2 4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 1.能够以职业要求为导 向,树立正确的职业理 念。 2.能够将学习教育与社 会实践结合起来,提升 职业素养。 1.职业素养的构成 2.职业素养养成的途径 1.创造的两大要素 2.创造教育是陶行知强国愿 望的反映 3.创造能力的养成 2 5 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 1.能够利用传统文化提 升素养 2.能够使用传统智慧解 决生活、工作问题 1.传统文化的概念 2.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 1.生利主义职业观的内涵 2.生利主义职业观与国家、社 会的关系 2 6 课程总结和课程实践报告 的写作(理论学习) 能够按照课程总结的写 作理论,条理清晰、重 点突出地完成课程总结 的写作。 1.课程总结的概念 2.课程总结的结构 3.课程总结的写作技巧 1.掌握课程总结的结构和写 法 2.掌握课程实践报告的结构 与写法 2 7 课程总结和课程实践报告 的写作(写作实践) 提高课程总结和报告的 写作能力 加强对课程结构和写作 技巧的认识 认识应用文书的实用性,提高 学习的主动性。 2 8 课程总结和课程实践报告 的写作(纠偏指导) 学会自己修改总结和报 告 修改文章的方法和技巧 树立或加强精益求精的观念。 2 9 考试 2
四、课程实施条件 (一)主讲教师基本信息 1.杨琇玮,讲师、一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2.陈圆,助教 3.李全应,副教授。 (二)实践教学基本条件 1.师资力量雄厚 主讲教师都有教学经验丰富,能够把握住课程核心有效展开教学。另外,还有杨芸等多位经验老到的 教师作为本课程教学的参谋和后备力量。 2.教材保障 为了保证本课程的教学,现行组织专家编写了《陶行知思想学习读本》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此外,搜集了大量与课程有关的影视、音乐、图片,为教学注入活泼的因子。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出版课程教材《陶行知思想读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2.制作和不断修订完善教学课件 3.搜集适用的影音材料 五、教学实施 (一)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陶行知思想读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2.主要参考资料 《陶行知文集》(四川出版社)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①读书指导法。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指定文选,思考相关问题,完成相关题目:
四、课程实施条件 (一)主讲教师基本信息 1.杨琇玮,讲师、一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2.陈圆,助教。 3.李全应,副教授。 (二)实践教学基本条件 1.师资力量雄厚 主讲教师都有教学经验丰富,能够把握住课程核心有效展开教学。另外,还有杨芸等多位经验老到的 教师作为本课程教学的参谋和后备力量。 2.教材保障 为了保证本课程的教学,现行组织专家编写了《陶行知思想学习读本》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此外,搜集了大量与课程有关的影视、音乐、图片,为教学注入活泼的因子。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出版课程教材《陶行知思想读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2.制作和不断修订完善教学课件 3.搜集适用的影音材料 五、教学实施 (一)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陶行知思想读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2.主要参考资料 《陶行知文集》(四川出版社)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①读书指导法。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指定文选,思考相关问题,完成相关题目;
②理论教学法。教师向学生讲解陶行知的生平,德育的作用、内容,生活教育的理论体 系,创造教育的意义和实施要求,职业教育的主体内容,课程总结的写作要求等。 ③案例教学法。通过视频或口述案例,激发学习兴趣或引发思考或加深认识。 ④实践指导法。要求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自觉践行陶行知教育理念,并保留凭证(工 作证明、工作照、证书),作为学业成绩考核依据之一。 2.教具 多媒体。 3.组织形式 ①班级授课: ②小组教学; ③个别教学 (三)教学评价与课程考核 1.教学评价 ①教师是否严格按照本标准有效地开展教学 ②学生是否在思想、知识和能力上受到积极影响 ③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良好 2.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①通过笔试考查学生对陶行知教育思想掌握的程度,占总评6成: ②通过出勤及平时作业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占总评4成。 学生可以根据《课程评价标准》提交加分材料,任课教师谨慎审核后,在原有平时 成绩基础上予以加分。 ③试卷结构 试卷由两道题目构成。第一题为课程学习总结,全面总结或专题总结都可以:第二题为陶行知教育思 想的实践报告或论述题,要求围绕某一具体的思想展开
②理论教学法。教师向学生讲解陶行知的生平,德育的作用、内容,生活教育的理论体 系,创造教育的意义和实施要求,职业教育的主体内容,课程总结的写作要求等。 ③案例教学法。通过视频或口述案例,激发学习兴趣或引发思考或加深认识。 ④实践指导法。要求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自觉践行陶行知教育理念,并保留凭证(工 作证明、工作照、证书),作为学业成绩考核依据之一。 2.教具 多媒体。 3.组织形式 ①班级授课; ②小组教学; ③个别教学 (三)教学评价与课程考核 1.教学评价 ①教师是否严格按照本标准有效地开展教学 ②学生是否在思想、知识和能力上受到积极影响 ③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良好 2.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①通过笔试考查学生对陶行知教育思想掌握的程度,占总评6成; ②通过出勤及平时作业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占总评4成。 学生可以根据《课程评价标准》提交加分材料,任课教师谨慎审核后,在原有平时 成绩基础上予以加分。 ③试卷结构 试卷由两道题目构成。第一题为课程学习总结,全面总结或专题总结都可以;第二题为陶行知教育思 想的实践报告或论述题,要求围绕某一具体的思想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