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2.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探究活动设计 3.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即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过程与方法:比较、认识、动手实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重点和难点:渗透作用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课时安排:2课时具体过程: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引言: 问:与正常萝卜比较,腌制的萝卜为什么形态上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观看多媒体课件) 从而引出教材60页课题,进而研究问题探讨,即渗透作用 多媒体展示渗透现象,引导同学们在渗透作用探究实验的基础上,由学生分析实验现 象,总结出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渗透作用 问:1、漏斗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1)从结构上看,半透膜能否使蔗糖分子和水分子都 能通过? (2)两边的水分子都在运动吗? (3)两边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数量一样吗? (4)从整体看,水分子从哪里运动到哪里? 学生相互讨论,回答略 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 学生回答,并归纳出渗透作用的条件 3、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 学生回答,并归纳出渗透作用的条件二 归纳并板书 渗透作用原理: 1、发生条件(1)半透膜(2)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 2、概念 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叫渗透作用 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1、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类比渗透装置与细胞,提出问题: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吗? 从生活中的例子入手,例如,连续嗑带盐的瓜子,你的口腔会有什么感觉?引出动物细 胞的吸水和失水 作出假设:动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学生课前自己完成) 第1页
第 1 页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 1 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2.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探究活动设计。 3.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即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过程与方法 :比较、认识、动手实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教学用具: ppt 幻灯片 重点和难点:渗透作用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课时安排:2 课时具体过程: 第 1 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引言: 问:与正常萝卜比较,腌制的萝卜为什么形态上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观看多媒体课件) 从而引出教材 60 页课题,进而研究问题探讨,即渗透作用 多媒体展示渗透现象,引导同学们在渗透作用探究实验的基础上,由学生分析实验现 象,总结出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一、渗透作用 问:1、漏斗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1)从结构上看,半透膜能否使蔗糖分子和水分子都 能通过? (2)两边的水分子都在运动吗? (3)两边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数量一样吗? (4)从整体看,水分子从哪里运动到哪里? 学生相互讨论,回答略 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 学生回答,并归纳出渗透作用的条件一 3、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 学生回答,并归纳出渗透作用的条件二 归纳并板书: 渗透作用原理: 1、发生条件(1)半透膜 (2)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 2、概念: 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叫渗透作用 二、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1、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类比渗透装置与细胞,提出问题: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吗? 从生活中的例子入手,例如,连续嗑带盐的瓜子,你的口腔会有什么感觉? 引出动物细 胞的吸水和失水。 作出假设:动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学生课前自己完成)
预期结果(学生完成):红细胞在浓盐水中失水皱缩,在生理盐水中保持原有形态,在 清水中吸水膨胀。图片展示:水分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状况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与细胞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当外界溶液的浓度 质的浓度相同时,水分进比细胞质的浓度低比细胞质的浓度高 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时,细胞吸水膨胀时,细胞失水皱缩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学生完成): 当细胞内溶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当细胞内溶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当细胞内溶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形态不变 动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水进出细胞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通过渗透作用进行的 问:1、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能穿过细胞膜吗? 2、红细胞的细胞膜是不是相当于半透膜? 3、外界溶液的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由于吸水而涨破吗? 4、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什么条件? 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1)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2)细胞质与外界溶液构成浓度差 2、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对比教材46页动植物细胞图 问: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情况又怎样呢? 从生活中的例子,入手例如夏天家里做凉伴黄瓜时有水出现,而卖菜的阿姨经常向青菜上洒 水,青菜变得硬挺,说明植物细胞也会吸水和失水 引导: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提出问题 从生活中的现象,结合上面这些例子,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①植物细胞能吸水和失水吗? ②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吸水和失水? ③植物细胞是不是一个渗透系统,哪些结构相当于半透膜 第2页
第 2 页 预期结果(学生完成):红细胞在浓盐水中失水皱缩,在生理盐水中保持原有形态,在 清水中吸水膨胀。图片展示:水分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状况。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学生完成): 当细胞内溶液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当细胞内溶液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当细胞内溶液浓度 =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形态不变 动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水进出细胞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通过渗透作用进行的。 问:1、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能穿过细胞膜吗? 2、红细胞的细胞膜是不是相当于半透膜? 3、外界溶液的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由于吸水而涨破吗? 4、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什么条件? 归纳: 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1)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2)细胞质与外界溶液构成浓度差 2、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对比教材 46 页动植物细胞图 问: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情况又怎样呢? 从生活中的例子,入手例如夏天家里做凉伴黄瓜时有水出现,而卖菜的阿姨经常向青菜上洒 水,青菜变得硬挺,说明植物细胞也会吸水和失水。 引导: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提出问题 从生活中的现象,结合上面这些例子,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①植物细胞能吸水和失水吗? ②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吸水和失水? ③植物细胞是不是一个渗透系统,哪些结构相当于半透膜?
筛选值得探究的问题: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吸水和失水?植物细胞是不是一个渗透系 统,哪些结构相当于半透膜? 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后,我们如何去研究它呢? ●作出假设(以下以“探究植物细胞中哪些结构相当于半透膜”为例) (1)作出假设:当一个问题提出后,我们必须结合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必要时还要查找资料) 分析问题,并且作出尝试性的回答,这种尝试性的回答称为“作出假设”。 通过多媒体展示:“成熟植物细胞结构图。” 提供信息:①成熟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占整个细胞很大比 例,因此成熟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考虑液泡中的细胞液 ②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0 液泡}生届 性胞 教师引导,学生作出假设:假设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也 可以假设细胞壁相当于原生质层,或者假设原生质层、细胞壁两者都相当于半透膜。 各个小组可能会提出不同的假设,应引导学生讲述理由,最后确定一个较合理的假设: 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2)预测实验结果: 当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当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教师可以适当补充:细胞液中的水分流失,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但 由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开来,也就发生质壁分离。将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时,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呢?就需要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 探究实验: 1、提出问题(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吗?) 2、作出假设(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3、设计实验(设计方案、预期结果…) 4、进行实验(按预定方案进行实验) 5、分析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6、表达与交流(总结,写实验报告并适当交流) ●设计实验 第3页
第 3 页 筛选值得探究的问题: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吸水和失水?植物细胞是不是一个渗透系 统,哪些结构相当于半透膜? 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后,我们如何去研究它呢? ●作出假设 (以下以“探究植物细胞中哪些结构相当于半透膜”为例) ⑴作出假设:当一个问题提出后,我们必须结合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必要时还要查找资料) 分析问题,并且作出尝试性的回答,这种尝试性的回答称为“作出假设”。 通过多媒体展示:“成熟植物细胞结构图。” 提供信息:①成熟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占整个细胞很大比 例,因此成熟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考虑液泡中的细胞液。 ②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教师引导,学生作出假设:假设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也 可以假设细胞壁相当于原生质层,或者假设原生质层、细胞壁两者都相当于半透膜。 各个小组可能会提出不同的假设,应引导学生讲述理由,最后确定一个较合理的假设: 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⑵预测实验结果: 当细胞液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当细胞液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教师可以适当补充:细胞液中的水分流失,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但 由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开来,也就发生质壁分离。将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时,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呢?就需要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 归纳: 一、 二、探究实验: 1、提出问题(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吗?) 2、作出假设(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3、设计实验(设计方案、预期结果…) 4、进行实验(按预定方案进行实验) 5、分析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6、表达与交流(总结,写实验报告并适当交流) ●设计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考虑实验设计上的一些细节问题,例如: ①实验材料、试剂、用具的选择 材料的选择:有颜色的还是没有颜色的,细胞小的还是相对比较大的,为什么? 试剂的选择:糖水、酒精、醋酸、盐水?(试剂的浓度必须是好控制的,试剂是容易获得的, 对细胞是没有伤害的) 实验用具的选择: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一个微观的过程,必须通过什么工具来观察? 教师提示:洋葱表皮细胞有紫色液泡,而且表皮容易撕取获得。实验过程中细胞应处于生活 状态 ②实验步骤 教师:实验材料、试剂、用具选好了,接下来要考虑整个实验具体的操作步骤。该如何具体 操作?是先把洋葱泡在蔗糖溶液中,10min后取出做成装片,显微镜下观察;还是先做 好装片,再想办法往里加入试剂呢? (先做装片再加试剂好,这样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失水的变化过程。) 实验要点提示: 第一步:用清水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的临时装片,先用低倍镜观察 教师:如何使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处于失水状态? 第二步:尝试用不同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质量分数为10%、20%、30%、40%、50%)使 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教师:如何使它们复原? 第三步:使洋葱表皮细胞浸润于清水中,观察质壁分离的复原。 ③设计结果记录表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做出的预期,明确在实验中需要重点观察的内容:细胞壁的位置、原 生质层的位置、中央液泡的大小、细胞的大小、细胞液颜色的深浅变化。 试剂中央液泡的大原生质层的位细胞大 要求学生针对探究的问题,以小组 小 置 蔗糖溶液 为单位设计一份实验方案 正常状态 高浓度状态 低浓度状态 练习 1、已知鱼鳔是一种半透膜。若向鱼鳔内注入适量的20%蔗糖溶液、排出鱼鳔内的空气, 扎紧开口,将其浸没在盛有10%蔗糖溶液的烧杯中,下列能正确表示烧杯内蔗糖溶液浓 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是() 分析 溶剂的渗透方向应根据单位体积溶剂分子数多少判断,即溶剂分子从单位体积溶剂分子 数多(溶质分子数少)的一侧向单位体积溶剂分子数少(溶质分子数多)的一侧扩散(对于 溶质而言,只考虑溶质分子数目而不考虑溶质分子的体积)。若半透膜两侧是同种溶液, 第4页
第 4 页 教师引导学生考虑实验设计上的一些细节问题,例如: ①实验材料、试剂、用具的选择 材料的选择:有颜色的还是没有颜色的,细胞小的还是相对比较大的,为什么? 试剂的选择:糖水、酒精、醋酸、盐水?(试剂的浓度必须是好控制的,试剂是容易获得的, 对细胞是没有伤害的) 实验用具的选择: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一个微观的过程,必须通过什么工具来观察? 教师提示:洋葱表皮细胞有紫色液泡,而且表皮容易撕取获得。实验过程中细胞应处于生活 状态。 ②实验步骤 教师:实验材料、试剂、用具选好了,接下来要考虑整个实验具体的操作步骤。该如何具体 操作? 是先把洋葱泡在蔗糖溶液中,10 min 后取出做成装片,显微镜下观察;还是先做 好装片,再想办法往里加入试剂呢? (先做装片再加试剂好,这样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失水的变化过程。) 实验要点提示: 第一步:用清水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的临时装片,先用低倍镜观察。 教师:如何使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处于失水状态? 第二步:尝试用不同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质量分数为 10%、20%、30%、40%、50%)使 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教师:如何使它们复原? 第三步:使洋葱表皮细胞浸润于清水中,观察质壁分离的复原。 ③设计结果记录表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做出的预期,明确在实验中需要重点观察的内容:细胞壁的位置、原 生质层的位置、中央液泡的大小、细胞的大小、细胞液颜色的深浅变化。 要求学生针对探究的问题,以小组 为单位设计一份实验方案。 正常状态 高浓度状态 低浓度状态 练习: 1、已知鱼鳔是一种半透膜。若向鱼鳔内注入适量的 20%蔗糖溶液、排出鱼鳔内的空气, 扎紧开口,将其浸没在盛有 10%蔗糖溶液的烧杯中,下列能正确表示烧杯内蔗糖溶液浓 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是( ) 分析: 溶剂的渗透方向应根据单位体积溶剂分子数多少判断,即溶剂分子从单位体积溶剂分子 数多(溶质分子数少)的一侧向单位体积溶剂分子数少(溶质分子数多)的一侧扩散(对于 溶质而言,只考虑溶质分子数目而不考虑溶质分子的体积)。若半透膜两侧是同种溶液, 试剂 中央液泡的大 小 原生质层的位 置 细胞大 小 蔗糖溶液 清水
根据质量分数或物质的量浓度判定都可以:若半透膜两侧是不同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才能体现溶质或溶剂的分子数多少,如半透膜两侧为质量分数相同的葡萄糖溶液和蔗糖 溶液,葡萄糖溶液一侧单位体积葡萄糖分子数多(水分子数少),水分子由蔗糖溶液一侧 透过半透膜向葡萄糖溶液一侧渗透 变式:2.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①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②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细胞膜③蔗糖分子 通过细胞壁④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液泡膜⑤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原 质层 A.①②③ C.②④⑤ 课后作业: 教材64页练习1、2、3 第2课时(实验) 学生动手操作实验 1.实验原理 (1)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 (2)当细胞液浓度外界溶 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2.实验流程 做完实验后,我们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结果是否与预期相吻合?是否支持了我们最 初的假设?当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时,我们要多思考,也不要急于认定假设不成立,要考虑 会不会是因为实验操作的不正确导致不能达到预期结果的?会不会有什么干扰因素呢? 各组展示各自的实验结果,描述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例如这个实验中,如果开始使用了0.6g/mL的 蔗糖溶液,很快就观察到了质壁分离,但后来加清水怎么也不能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能否断定当外界浓度低的时候细胞不能吸水呢?为什么? (不能,因为蔗糖浓度过高了,导致细胞失水过快而死亡。) 教师:所以无论实验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要认真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最 终师生达成共识,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注意事项:1.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 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中有花青素,使液泡中的细胞液呈紫色,有利于观察 2.本实验选用0.3g/mL的蔗糖溶液作试剂,若浓度过高或过低对实验造成的影响是:选 用0.3g/L的蔗糖溶液作试剂,既明显出现质壁分离,又不会杀死细胞。若浓度过高, 质壁分离速度快,细胞会因失水过名而死亡,不能再进行质壁分离复原;若浓度过低, 不能引起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速度太慢 3.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的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物质分析 因为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所以洋葱表皮细胞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是蔗糖溶液 4.从细胞角度分析能否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 第5页
第 5 页 根据质量分数或物质的量浓度判定都可以;若半透膜两侧是不同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才能体现溶质或溶剂的分子数多少,如半透膜两侧为质量分数相同的葡萄糖溶液和蔗糖 溶液,葡萄糖溶液一侧单位体积葡萄糖分子数多(水分子数少),水分子由蔗糖溶液一侧 透过半透膜向葡萄糖溶液一侧渗透。 变式:2.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 ①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②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细胞膜 ③蔗糖分子 通过细胞壁 ④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液泡膜 ⑤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原 生质层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③⑤ 课后作业: 教材 64 页练习 1、2、3 第 2 课时(实验) 学生动手操作实验 1. 实验原理 (1)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 (2)当细胞液浓度外界溶 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2. 实验流程 做完实验后,我们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结果是否与预期相吻合?是否支持了我们最 初的假设?当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时,我们要多思考,也不要急于认定假设不成立,要考虑 会不会是因为实验操作的不正确导致不能达到预期结果的?会不会有什么干扰因素呢? 各组展示各自的实验结果,描述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例如这个实验中,如果开始使用了 0.6 g/mL 的 蔗糖溶液,很快就观察到了质壁分离,但后来加清水怎么也不能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能否断定当外界浓度低的时候细胞不能吸水呢?为什么? (不能,因为蔗糖浓度过高了,导致细胞失水过快而死亡。) 教师:所以无论实验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要认真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最 终师生达成共识,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注意事项:1.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 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中有花青素,使液泡中的细胞液呈紫色,有利于观察。 2. 本实验选用 0.3 g/mL 的蔗糖溶液作试剂,若浓度过高或过低对实验造成的影响是:选 用 0.3 g/mL 的蔗糖溶液作试剂,既明显出现质壁分离,又不会杀死细胞。若浓度过高, 质壁分离速度快,细胞会因失水过多而死亡,不能再进行质壁分离复原;若浓度过低, 不能引起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速度太慢。 3. 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的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物质分析 因为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所以洋葱表皮细胞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是蔗糖溶液。 4. 从细胞角度分析能否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
(1)死细胞、动物细胞及未成熟的植物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及复 原现象。 (2)具有中央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 5.从溶液的角度分析:(1)在一定浓度(溶质不能透膜)的溶液中只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不能自动复原 (2)在一定浓度(溶质可透膜)的溶液(如KNO3、甘油等)中可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 现象。 (3)在高浓度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但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1、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其他物质呢? 资料分析:P64 讨论: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选择性。 归纳: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总结。 练习 1.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 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所示 5分钟后的 实验组 再过5分钟滴加清水5分 现象 ①0.3g/mL的蔗糖溶液 无变化质壁分离复原 ②0.5g/m的蔗糖溶液质壁分离 ③1mol/L的KNO3溶液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 ④1moL的醋酸溶液/细胞大小无细胞大小无细胞大小无 对上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A.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y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C.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 D.④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吸水量等于失水量 答案D 2.如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 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淸水 中。三个渗透装置的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如表所示 装置编号 甲乙 半透膜面积「sS/2S 蔗糖溶液体积T_T2T 第6页
第 6 页 (1)死细胞、动物细胞及未成熟的植物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及复 原现象。 (2)具有中央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 5. 从溶液的角度分析:(1)在一定浓度(溶质不能透膜)的溶液中只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不能自动复原。 (2)在一定浓度(溶质可透膜)的溶液(如 KNO3、甘油等)中可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 现象。 (3)在高浓度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但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1、 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其他物质呢? 资料分析:P64 讨论: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选择性。 归纳: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总结。 练习: 1.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 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组 5 分钟后的 现象 再过 5 分钟 滴加清水 5 分 钟后 ① 0.3 g/mL 的蔗糖溶液 x 无变化 质壁分离复原 ② 0.5 g/mL 的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y 无变化 ③ 1 mol/L 的 KNO3 溶液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z ④ 1 mol/L 的醋酸溶液 细胞大小无 变化 细胞大小无 变化 细胞大小无 变化 对上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x 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B.y 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C.z 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 D.④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吸水量等于失水量 答案 D 2. 如图 1 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 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 中。三个渗透装置的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如表所示。 装置编号 甲 乙 丙 半透膜面积 S S/2 S 蔗糖溶液体积 T T 2T
图2中曲线1、2、3表示漏斗液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则曲线1、2、3与甲、乙 丙三个装置的对应关系是 A.1一丙;2—甲;3-乙 C.1—甲;2—乙:3一丙 D.1一丙:2—乙;3—甲 答案A 教学反思 这节内容,通过对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实验现象等环 节的学习训练,使学生基本了解实验如何设计。同时该节内容以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线,以 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讨论、探究、交流中相互 启迪,获得新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在学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发展 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比较和表达能力以及合作 精神 第7页
第 7 页 图 2 中曲线 1、2、3 表示漏斗液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则曲线 1、2、3 与甲、乙、 丙三个装置的对应关系是 ( ) A.1—丙;2—甲;3—乙 B.1—乙;2—甲;3—丙 C.1—甲;2—乙;3—丙 D.1—丙;2—乙;3—甲 答案 A 教学反思 这节内容,通过对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实验现象等环 节的学习训练,使学生基本了解实验如何设计。同时该节内容以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线,以 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讨论、探究、交流中相互 启迪,获得新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在学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发展 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比较和表达能力以及合作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