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中世紀英格兰:封建制度与圓家 约翰王:文学与历史 ①莎士比亚的《约翰王》 莎士比亚的10部英国历史剧是英格兰民族的史诗 序幕:《约翰王》 争议作品:《爱德华三世》(至少部分为莎士比亚作品) 玫瑰战争系列: 第二四部曲:《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 第一四部曲:《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三世》 都铎王朝:《亨利八世》 《约翰王》约作于1596年,从17世纪起广为流传。 约翰王(b1166-r.19-d.1216),金雀花王朝(“金雀花”为该王室之先祖 Geoffrey V of Anjou的别号)的第三位英格兰国王,史称“ Lackland/ Sans terre”。为金 雀花王朝第一代国王亨利二世(b1133-r.1154-d.1189)与阿奎丹女公爵艾莉诺 (即下文中太后)之子 亨利二世在位期间,金雀花王朝的土地横跨海峡两岸,达到鼎盛。他共有5 子3女 Geoffrey(1134-1158),布列塔尼公爵 William(1152-1156); Henry the Young(115-183),诺曼底公爵 Richard I(b1157-r1189kb.19),英格兰国王(狮心王); John,英格兰国王 Matilda,嫁给萨克森公爵 Eleanor,嫁给卡斯蒂尔国王; Joan,嫁给那不勒斯国王。 ②《约翰王》故事梗概 第一幕: 法王腓力普(腓力二世·奥古斯都)遣使英王约翰,声称约翰是僭位的,要为 其已故长兄吉弗雷之子亚瑟讨回海峡两侧的全部土地。约翰王和太后艾莉诺严 词拒绝 骑士老罗伯特·福康勃立琪的私生长子腓力普与嫡子小罗伯特为争夺遗产而上 诉约翰王。私生子腓力普未能讨回遗产,但却被王室承认为狮心王理查的私生 子,被封为骑土。福康勃立琪夫人承认了自己曾与狮心王私通,私生子腓力普 沾沾自喜
第十三讲 中世纪英格兰:封建制度与国家 一、约翰王:文学与历史 ①莎士比亚的《约翰王》 莎士比亚的 10 部英国历史剧是英格兰民族的史诗: 序幕:《约翰王》 争议作品:《爱德华三世》(至少部分为莎士比亚作品) 玫瑰战争系列: 第二四部曲:《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 第一四部曲:《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三世》 都铎王朝:《亨利八世》 《约翰王》约作于 1596 年,从 17 世纪起广为流传。 约翰王(b.1166- r.1199- d.1216),金雀花王朝(“金雀花”为该王室之先祖 Geoffrey V of Anjou 的别号)的第三位英格兰国王,史称“Lackland / Sans Terre”。为金 雀花王朝第一代国王亨利二世(b.1133- r.1154- d.1189)与阿奎丹女公爵艾莉诺 (即下文中太后)之子。 亨利二世在位期间,金雀花王朝的土地横跨海峡两岸,达到鼎盛。他共有 5 子 3 女: Geoffrey (1134-1158),布列塔尼公爵; William (1152-1156); Henry the Young (1155-1183),诺曼底公爵; Richard I (b.1157- r.1189- k.b.1199),英格兰国王(狮心王); John,英格兰国王; Matilda,嫁给萨克森公爵; Eleanor,嫁给卡斯蒂尔国王; Joan,嫁给那不勒斯国王。 ②《约翰王》故事梗概 第一幕: 法王腓力普(腓力二世·奥古斯都)遣使英王约翰,声称约翰是僭位的,要为 其已故长兄吉弗雷之子亚瑟讨回海峡两侧的全部土地。约翰王和太后艾莉诺严 词拒绝。 骑士老罗伯特·福康勃立琪的私生长子腓力普与嫡子小罗伯特为争夺遗产而上 诉约翰王。私生子腓力普未能讨回遗产,但却被王室承认为狮心王理查的私生 子,被封为骑士。福康勃立琪夫人承认了自己曾与狮心王私通,私生子腓力普 沾沾自喜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第二幕 英法两国各自发兵,约翰王与腓力普王的军队在安茹公爵领的首邑安吉尔斯对 阵。依照安吉尔斯人的提议,两位国王达成了利益妥协,安排西班牙的白兰绮 公主(其母:太后艾莉诺之女/约翰王之姊;其父:卡斯蒂尔王)与法王太子 路易(未来的路易八世)的政治婚姻,约翰王将安茹等5块领地作为白兰绮的 嫁妆 第三幕 在婚礼之前,亚瑟的母妃康斯丹丝与法王腓力普反目 教宗英诺森三世遣使责问约翰王,谴责他阻止坎特伯雷大主教兰顿就任圣职。 约翰王自称是英格兰最高的主宰,否定了教宗的权威。教宗使节以绝罚作为威 胁,要求法王讨伐约翰王。 英法两军再次交战。亚瑟被英军俘获,约翰王阴谋要派赫伯特杀死他。教宗使 节预见到约翰王的倒行逆施将会在英格兰引起动荡,而法方则可以凭借路易与 白兰绮的婚姻提出王位要求。 第四幕: 赫伯特没有执行约翰王的命令,亚瑟得以侥幸逃脱毒手。 约翰王声称亚瑟已经暴卒,激起了群臣的愤怒。约翰王惊闻法军来袭,同时得 到了太后艾莉诺的噩耗,约翰王尝到了众叛亲离的滋味。约翰王推卸罪责,反 而迁怒于赫伯特;赫伯特被迫说出真相,约翰王大喜 亚瑟企图逃跑,不幸身亡。赫伯特蒙受不白之冤。 第五幕: 约翰王被迫向教宗宣誓效忠,希望教宗使节能迫使法军退兵。 法王太子路易拒绝教宗使节的调解,坚持自己对英格兰王位的要求。部分英格 兰贵族投靠法军 英法两军激战。约翰王病重,先行离开了战场,而腓力普·福康勃立琪奋勇杀 敌。法方援军在海上触礁沉没,那些英格兰贵族再次背叛法方,回归英方阵营。 英军在转进中遭遇洪水,伤亡惨重。约翰王在病中中毒,获知噩耗后身亡。在 教宗使节的调解下,英法两国议和,英格兰的贵族们拥立约翰王之子亨利为国 王(史称亨利三世) 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③从《约翰王》看中世纪英格兰政治的特点 文学作品的非历史性(1596?)~对中世纪历史的折射 王位继承的合法性要求对政治有极大的约束作用 东西比较:成王败寇的王朝更迭逻辑 2.封建制度是支撑国家的基础 王室的领地 传统观点:缺乏国家领土主权的概念 封建的效忠关系传统观点:缺乏强烈的国家概念与稳固的国家机器 3.教会对政治的影响(甚至干预)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2 第二幕: 英法两国各自发兵,约翰王与腓力普王的军队在安茹公爵领的首邑安吉尔斯对 阵。依照安吉尔斯人的提议,两位国王达成了利益妥协,安排西班牙的白兰绮 公主(其母:太后艾莉诺之女/约翰王之姊;其父:卡斯蒂尔王)与法王太子 路易(未来的路易八世)的政治婚姻,约翰王将安茹等 5 块领地作为白兰绮的 嫁妆。 第三幕: 在婚礼之前,亚瑟的母妃康斯丹丝与法王腓力普反目。 教宗英诺森三世遣使责问约翰王,谴责他阻止坎特伯雷大主教兰顿就任圣职。 约翰王自称是英格兰最高的主宰,否定了教宗的权威。教宗使节以绝罚作为威 胁,要求法王讨伐约翰王。 英法两军再次交战。亚瑟被英军俘获,约翰王阴谋要派赫伯特杀死他。教宗使 节预见到约翰王的倒行逆施将会在英格兰引起动荡,而法方则可以凭借路易与 白兰绮的婚姻提出王位要求。 第四幕: 赫伯特没有执行约翰王的命令,亚瑟得以侥幸逃脱毒手。 约翰王声称亚瑟已经暴卒,激起了群臣的愤怒。约翰王惊闻法军来袭,同时得 到了太后艾莉诺的噩耗,约翰王尝到了众叛亲离的滋味。约翰王推卸罪责,反 而迁怒于赫伯特;赫伯特被迫说出真相,约翰王大喜。 亚瑟企图逃跑,不幸身亡。赫伯特蒙受不白之冤。 第五幕: 约翰王被迫向教宗宣誓效忠,希望教宗使节能迫使法军退兵。 法王太子路易拒绝教宗使节的调解,坚持自己对英格兰王位的要求。部分英格 兰贵族投靠法军。 英法两军激战。约翰王病重,先行离开了战场,而腓力普·福康勃立琪奋勇杀 敌。法方援军在海上触礁沉没,那些英格兰贵族再次背叛法方,回归英方阵营。 英军在转进中遭遇洪水,伤亡惨重。约翰王在病中中毒,获知噩耗后身亡。在 教宗使节的调解下,英法两国议和,英格兰的贵族们拥立约翰王之子亨利为国 王(史称亨利三世)。 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③从《约翰王》看中世纪英格兰政治的特点 文学作品的非历史性(1596?)~对中世纪历史的折射 1. 王位继承的合法性要求对政治有极大的约束作用 东西比较:成王败寇的王朝更迭逻辑 2. 封建制度是支撑国家的基础: 王室的领地 传统观点:缺乏国家领土主权的概念 封建的效忠关系 传统观点:缺乏强烈的国家概念与稳固的国家机器 3. 教会对政治的影响(甚至干预)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图13-1:腓力·奥古斯都的扩张 Les conquetes territoriales de Philippe Auguste 1180 1223 ■ Domaine royal口 Fiefs mouvant de la couronne口 Seigne uries eccles iastiques■ Fiefs du roi d'Angleterre Greenland ATLANTIC OCEAN Khazar Khaganate Francia BLACK SEA 曲如 a Abbasid MEU/EHHAVEAN SEA Caliphate 图13-2:维京人的扩张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3 图 13-1:腓力·奥古斯都的扩张 图 13-2:维京人的扩张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中世纪英格兰的封建国家 ①诺曼征服 1.政治形势 丹麦人建立的克努特王朝(1016-1042)绝嗣 克努特(Cnut,r:1016-1035)的王后为诺曼底公爵理查一世之女Emma。在克努特 与Emma之子 Harthacanute去世后,Emma与其前夫、前代威塞克斯王朝国王 Ethelred the Unready生育之子 Edward the Confessor继位,威塞克斯王朝短暂 复辟 在 Edward the Confessor在位期间,王权衰弱,大贵族势力膨胀。为抑制大贵 族势力, Edward the Confessor借重诺曼底人,据说曾对征服者威廉许以英格 兰王位。由于 Edward the confessor无嗣,他的小舅子 Harold godwinson被拥 立为王,但未能服众。 诺曼底公爵理査一世的曾孙征服者威廉( William the Conqueror,b,102728 r.1066-d.1089)对英格兰提出了王位要求。1066年,挪威军侵入英格兰,威廉 也率军渡海,麾下约有7000人的军队(骑士约2000~3000人)。英军主力北 上,于 Stamford Bridge之役战败挪威军,但威廉的军队却在稍后的 Hastings 战役中击败英军并杀死了 Harold,到1071年为止征服了人口多达100万的整 个英格兰 2.体系化封建制度的形成 封建结构: 最高宗主(英王)~总封臣 tenants-in-chief~次级封臣(sub- tenants)~骑士 封建义务: 军役(如每年40天)/盾牌钱(货币化); 支助金(如封君长子受封骑士、长女出嫁、封君被俘后赎身); 封地继承金、监护权收入 ※国王的非封建性收入:王田/森林收入、动产税、司法罚金等 特点 以军事征服以条件,以土地占有为基础,以封君封臣关系为纽带; 王权较为强大,约占有全国17%的土地以及未经开发的荒山和森林,而各位较 大的总封臣的土地分散分布,与国王的土地相互交错; 次级封臣直接向英王宣誓效忠,建立了“我的封臣的封臣也是我的封臣”(the assal of my vassal is my vassal)的原则 ♀思考:如何评估封建化对于中世纪国家的影响? 3.《末日审判书》 1085-1086年,威廉一世下令调查和登记全英格兰的土地和牲畜,编纂成所 谓的《末日审判书》( Domesday book,清账之书),增强了英王对全国经济资 源的掌控能力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4 二、中世纪英格兰的封建国家 ①诺曼征服 1.政治形势 丹麦人建立的克努特王朝(1016-1042)绝嗣。 克努特(Cnut, r.1016-1035)的王后为诺曼底公爵理查一世之女 Emma。在克努特 与 Emma 之子 Harthacanute 去世后,Emma 与其前夫、前代威塞克斯王朝国王 Æthelred the Unready 生育之子 Edward the Confessor 继位,威塞克斯王朝短暂 复辟。 在 Edward the Confessor 在位期间,王权衰弱,大贵族势力膨胀。为抑制大贵 族势力,Edward the Confessor 借重诺曼底人,据说曾对征服者威廉许以英格 兰王位。由于 Edward the Confessor 无嗣,他的小舅子 Harold Godwinson 被拥 立为王,但未能服众。 诺曼底公爵理查一世的曾孙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 b.1027/28- r.1066- d.1089)对英格兰提出了王位要求。1066 年,挪威军侵入英格兰,威廉 也率军渡海,麾下约有 7000 人的军队(骑士约 2000~3000 人)。英军主力北 上,于 Stamford Bridge 之役战败挪威军,但威廉的军队却在稍后的 Hastings 战役中击败英军并杀死了 Harold,到 1071 年为止征服了人口多达 100 万的整 个英格兰。 2.体系化封建制度的形成 封建结构: 最高宗主(英王)~总封臣(tenants-in-chief)~次级封臣(sub-tenants)~骑士 封建义务: 军役(如每年 40 天)/盾牌钱(货币化); 支助金(如封君长子受封骑士、长女出嫁、封君被俘后赎身); 封地继承金、监护权收入。 ※ 国王的非封建性收入:王田/森林收入、动产税、司法罚金等。 特点: 以军事征服以条件,以土地占有为基础,以封君封臣关系为纽带; 王权较为强大,约占有全国 17%的土地以及未经开发的荒山和森林,而各位较 大的总封臣的土地分散分布,与国王的土地相互交错; 次级封臣直接向英王宣誓效忠,建立了“我的封臣的封臣也是我的封臣”(the vassal of my vassal is my vassal)的原则。 ♀思考:如何评估封建化对于中世纪国家的影响? 3.《末日审判书》 1085-1086 年,威廉一世下令调查和登记全英格兰的土地和牲畜,编纂成所 谓的《末日审判书》(Domesday Book,清账之书),增强了英王对全国经济资 源的掌控能力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表13-1/图13-3:《末日审判书》的社会 人口 人口比例土地比例 自由人索克曼3.7万人 14% 20 维 10.9万人 41% 45% 边农茅舍农8.7万人32%5% 奴隶 2.8万人 10 Dome ②“安茹帝国”的建立 概念 Angevin Empire”指金雀花王朝( The plantagenets)在12世纪后半叶、13世纪初 “跨海而治”的土地。在政体上,它没有皇帝;在国体上,它也不是一个统 的国家,而是依靠封建方式而结合在金雀花王朝统治下的联合体。 安茹统治的扩张 安茹家族从9世纪后期起掌握安茹伯爵领。12世纪初的安茹伯爵FulkⅤ通过 联姻获得了芒恩伯爵领,后来又参加第五次十字军,并通过政治婚姻成为耶路 撒冷国王。 诺曼王朝的英王亨利一世与安茹家族结盟,于1128年将其唯一的后代、原皇 帝亨利五世(萨利克王朝)之皇后玛蒂尔达( Matilda嫁给安茹伯爵 Geoffrey V Plantagenet,并要求贵族们承认她为王位继承人(亨利一世唯一的合法王子已 在“白船”沉没事件中遇难)。但在1035年,亨利一世的外甥斯蒂芬却继承亨 利一世为英王。玛蒂尔达与斯蒂芬争夺王位,酿成内战。玛蒂尔达在英格兰战 败,但 Geoffrey V夺取了诺曼底公爵领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5 表 13-1/图 13-3:《末日审判书》的社会 人口 人口比例 土地比例 自由人 索克曼 3.7万人 14% 20% 维兰 10.9万人 41% 45% 边农 茅舍农 8.7万人 32% 5% 奴隶 2.8万人 10% — ②“安茹帝国”的建立 概念 “Angevin Empire”指金雀花王朝(The Plantagenets)在 12 世纪后半叶、13 世纪初 “跨海而治”的土地。在政体上,它没有皇帝;在国体上,它也不是一个统一 的国家,而是依靠封建方式而结合在金雀花王朝统治下的联合体。 安茹统治的扩张 安茹家族从 9 世纪后期起掌握安茹伯爵领。12 世纪初的安茹伯爵 Fulk V 通过 联姻获得了芒恩伯爵领,后来又参加第五次十字军,并通过政治婚姻成为耶路 撒冷国王。 诺曼王朝的英王亨利一世与安茹家族结盟,于 1128 年将其唯一的后代、原皇 帝亨利五世(萨利克王朝)之皇后玛蒂尔达(Matilda)嫁给安茹伯爵 Geoffrey V Plantagenet,并要求贵族们承认她为王位继承人(亨利一世唯一的合法王子已 在“白船”沉没事件中遇难)。但在 1035 年,亨利一世的外甥斯蒂芬却继承亨 利一世为英王。玛蒂尔达与斯蒂芬争夺王位,酿成内战。玛蒂尔达在英格兰战 败,但 Geoffrey V 夺取了诺曼底公爵领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图13-4:金雀花王朝的崛起 KING DOM OIS ENGLAND ASSALS Def CHAMP POMA FREN KING of LAMARCHE DUCHY oF AQUITAINE COf AUVERGNI COUNTY OI l151年, Geoffrey V去世,其子亨利(b1133-r.54-d.189)继承了诺曼底和安 茹。1152年,阿奎丹女公爵艾莉诺(112-1204)与法王路易七世离婚,改嫁于 亨利。于是安茹人获得了阿奎丹和加斯科涅两大公爵领 1153年,亨利渡海进攻斯蒂芬,斯蒂芬被迫接受了教会草拟的协议,接受亨 利为王位继承人。1154年,亨利成为英格兰国王。 116年,亨利二世安排其子 Geoffrey与布列塔尼公爵之女结婚,成为公爵。 布列塔尼在事实上被安茹人控制。 1171年,在教宗的支持下,亨利二世亲征爱尔兰,爱尔兰的诸王效忠于他。 亨利二世还凭借阿奎丹公爵的身份对广大的图卢兹伯爵领提出要求,并以大军 入侵。1173年,图卢兹伯爵被迫效忠于亨利二世。 1174年,安茹人击败苏格兰军,获得驻军苏格兰南部的权力,在事实上支配 该地区 安茹帝国的结构 所谓的“安茹帝国”没有统一、有力的行政管理,在各地的控制力相差很大。 英格兰和诺曼底是安茹帝国的核心,受到了较为充分的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安茹帝国”并不符合古典帝国的形态与法则,而是最 大化地运用“封建”的规则而构造出来的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6 图 13-4:金雀花王朝的崛起 1151 年,Geoffrey V 去世,其子亨利(b.1133- r.1154- d.1189)继承了诺曼底和安 茹。1152 年,阿奎丹女公爵艾莉诺(1122-1204)与法王路易七世离婚,改嫁于 亨利。于是安茹人获得了阿奎丹和加斯科涅两大公爵领。 1153 年,亨利渡海进攻斯蒂芬,斯蒂芬被迫接受了教会草拟的协议,接受亨 利为王位继承人。1154 年,亨利成为英格兰国王。 1166 年,亨利二世安排其子 Geoffrey 与布列塔尼公爵之女结婚,成为公爵。 布列塔尼在事实上被安茹人控制。 1171 年,在教宗的支持下,亨利二世亲征爱尔兰,爱尔兰的诸王效忠于他。 亨利二世还凭借阿奎丹公爵的身份对广大的图卢兹伯爵领提出要求,并以大军 入侵。1173 年,图卢兹伯爵被迫效忠于亨利二世。 1174 年,安茹人击败苏格兰军,获得驻军苏格兰南部的权力,在事实上支配 该地区。 安茹帝国的结构 所谓的“安茹帝国”没有统一、有力的行政管理,在各地的控制力相差很大。 英格兰和诺曼底是安茹帝国的核心,受到了较为充分的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安茹帝国”并不符合古典帝国的形态与法则,而是最 大化地运用“封建”的规则而构造出来的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③“行政王权”的形成:国家制度的逐渐成熟(12世纪) 发展阶段 大体以亨利一世时为起点,到亨利二世时初步成型。 中央行政机构: 王廷( cura regIs):既是国王的私家内府,又以大会议、小会议的形式承担国家 的决策、指挥职能。内府骑士是王廷直接掌握的军事力量,相当于御林军。 宰相 justiciarη}:在国王巡游时代行王权,或在王后、王子摄政时辅政,有时并 设二相。由于其对王权的威胁,于1232年被废除 中书( chancery):国王的秘撰之司,职司为掌管印玺,拟订文书(证书、令状 公开信、密信),保管档案。 财政署( exchequer):又称“棋盘署”’,国家的最高财政机构,分为决策与监督 的上部与出纳收支的下部。同时审理与财政有关的案件,甚至延伸到刑事案件 宫室( chamber):直接对国王负责的财政机构 锦衣库( wardrobe)}:在13世纪时地位重要,行使中书、财政、征兵、军需等职 王家司法机构: 基本特点:在理论上一切有关“国王之和平”的司法案件均由国王的法庭审理, 称为“王座之诉”( plea of the crown)。司法罚金是国王的重要收入之 普通诉讼法庭( court of common pleas:主要审理民事案件 王座法庭( King's bench):审理重大案件 巡回法庭( tinerant courts):受国王派遣巡行各地,审理案件,督察地方。 地方行政机构: 郡( shire):代表国王治理除伯爵领以外的地方,郡守( sheriff代表国王执掌一方 的财政、司法、军事等职能。起初郡守是贵族世袭的,随着王权的加强,绝大 部分变成国王任免的。 百户区( hundred):郡以下的基层划分,有的由国王掌握,对郡守负责,有的被 封赐给贵族,权力和收入均归于贵族 ♀思考:“封建国家”是否与官僚制国家机器不可兼容?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7 ③“行政王权”的形成:国家制度的逐渐成熟(12 世纪) 发展阶段: 大体以亨利一世时为起点,到亨利二世时初步成型。 中央行政机构: 王廷(curia regis):既是国王的私家内府,又以大会议、小会议的形式承担国家 的决策、指挥职能。内府骑士是王廷直接掌握的军事力量,相当于御林军。 宰相(justiciar):在国王巡游时代行王权,或在王后、王子摄政时辅政,有时并 设二相。由于其对王权的威胁,于 1232 年被废除。 中书(chancery):国王的秘撰之司,职司为掌管印玺,拟订文书(证书、令状、 公开信、密信),保管档案。 财政署(exchequer):又称“棋盘署”,国家的最高财政机构,分为决策与监督 的上部与出纳收支的下部。同时审理与财政有关的案件,甚至延伸到刑事案件。 宫室(chamber):直接对国王负责的财政机构。 锦衣库(wardrobe):在 13 世纪时地位重要,行使中书、财政、征兵、军需等职 能。 王家司法机构: 基本特点:在理论上一切有关“国王之和平”的司法案件均由国王的法庭审理, 称为“王座之诉”(plea of the crown)。司法罚金是国王的重要收入之一。 普通诉讼法庭(court of common pleas):主要审理民事案件。 王座法庭(King’s bench):审理重大案件。 巡回法庭(itinerant courts):受国王派遣巡行各地,审理案件,督察地方。 地方行政机构: 郡(shire):代表国王治理除伯爵领以外的地方,郡守(sheriff)代表国王执掌一方 的财政、司法、军事等职能。起初郡守是贵族世袭的,随着王权的加强,绝大 部分变成国王任免的。 百户区(hundred):郡以下的基层划分,有的由国王掌握,对郡守负责,有的被 封赐给贵族,权力和收入均归于贵族。 ♀思考:“封建国家”是否与官僚制国家机器不可兼容?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思考:封建国家基本性质 ①国家与国王权威的实际存在 初步的国家观念 国家认同(封建传承不可改变国家属性); 定程度上的国家公共权威(并未完全被封建统治泯灭)。 王权的超然性 君权神授的合法性(大义名分上的君臣关系); 高踞其上的最高权威(非一般的上级封君可比) ②封建制度与王权的辩证关系 封建制度对王权的限制: 权力与资源的分散 相互依存的权利/义务关系(虽然并非平等的契约关系) 封建势力对王权的潜在威慑(割据、叛乱、另立国王的可能性) 封建制度对王权的支持 作为王权统治工具的封建制度(王权运作资源的一种现实方式) 国王同时具有封建宗主与国家权威的双重身份 ③“有限国家”在中世纪的形成 国家合法性的来源 上帝的恩典(基督教)、民众的认可(日耳曼传统) 国家与个人的关系: 相互的权利与义务(≠主奴式的君臣关系) 国家权力的行使范围: 有限的世俗领域←教会与国家的两分法 国家权力的行使方式: 法治←形式和价值上的正当性诉求(对“法”的新理解) 国家权力的现实制约: 教会、封建贵族、议会 Magna Carta. Clause 29 No Freeman shall be taken, or imprisoned, or be disseised of his Freehold, or Liberties, or free Customs, or be outlawed, or exiled, or any othenvise destroyed; nor will we pass upon him, nor condemn him, but by lawful Judgment of his Peers, or by the Law of the Land. We will sell to no man, we will not deny or defer to any man either Justice or Right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8 三、思考:封建国家基本性质 ①国家与国王权威的实际存在 初步的国家观念: 国家认同(封建传承不可改变国家属性); 一定程度上的国家公共权威(并未完全被封建统治泯灭)。 王权的超然性: 君权神授的合法性(大义名分上的君臣关系); 高踞其上的最高权威(非一般的上级封君可比)。 ②封建制度与王权的辩证关系 封建制度对王权的限制: 权力与资源的分散; 相互依存的权利/义务关系(虽然并非平等的契约关系); 封建势力对王权的潜在威慑(割据、叛乱、另立国王的可能性)。 封建制度对王权的支持: 作为王权统治工具的封建制度(王权运作资源的一种现实方式); 国王同时具有封建宗主与国家权威的双重身份。 ③“有限国家”在中世纪的形成 国家合法性的来源: 上帝的恩典(基督教)、民众的认可(日耳曼传统) 国家与个人的关系: 相互的权利与义务(≠主奴式的君臣关系) 国家权力的行使范围: 有限的世俗领域 ←教会与国家的两分法 国家权力的行使方式: 法治 ←形式和价值上的正当性诉求(对“法”的新理解) 国家权力的现实制约: 教会、封建贵族、议会 Magna Carta, Clause 29 No Freeman shall be taken, or imprisoned, or be disseised of his Freehold, or Liberties, or free Customs, or be outlawed, or exiled, or any otherwise destroyed; nor will we pass upon him, nor condemn him, but by lawful Judgment of his Peers, or by the Law of the Land. We will sell to no man, we will not deny or defer to any man either Justice or Right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英国议会历史的标志性事件 1215年《大宪章》( Magna carta):标志着王权受宪政限制的原则正式建立; 1295年“模范议会”:由爱德华一世(b1239-r.1272-d1307)召开,为英国历 史上第一次包括市民在内的全国性政治会议,甚至被誉为英国议会的开端; 1297年爱德华一世签署《宪章确认书》( Confirmatio Cartarum),从此开创 了征税必须取得议会同意的原则 ④“中世纪”是西方历史的倒退吗?——政治文明的视角 国家问题的标准 a.广土众民一一×以有统有分的“基督教世界”取代大一统帝国 以区域化封建国家为近代民族国家奠定基础 b.长治久安—一√王权、封建制度与教会的相互平衡 阶级矛盾缓和,战争破坏有限 c.安居乐业一一√人口在波动中走向增长 生产力与知识水平在大衰退后重新提高 d.同心同德一一√实现了古典一基督教一日耳曼传统的融合 以基督教信仰为核心的共同价值观及政治文化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9 ※ 英国议会历史的标志性事件: 1215 年《大宪章》(Magna Carta):标志着王权受宪政限制的原则正式建立; 1295 年“模范议会”:由爱德华一世(b.1239- r.1272- d.1307)召开,为英国历 史上第一次包括市民在内的全国性政治会议,甚至被誉为英国议会的开端; 1297 年爱德华一世签署《宪章确认书》(Confirmatio Cartarum),从此开创 了征税必须取得议会同意的原则。 ④“中世纪”是西方历史的倒退吗?——政治文明的视角 国家问题的标准: a. 广土众民——× 以有统有分的“基督教世界”取代大一统帝国 以区域化封建国家为近代民族国家奠定基础 b. 长治久安——√ 王权、封建制度与教会的相互平衡 阶级矛盾缓和,战争破坏有限 c. 安居乐业——√ 人口在波动中走向增长 生产力与知识水平在大衰退后重新提高 d. 同心同德——√ 实现了古典—基督教—日耳曼传统的融合 以基督教信仰为核心的共同价值观及政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