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伊斯兰世界的兴起 、伊斯兰世界的兴起 ①“最后的先知” 570年,穆罕默德生于麦加(古莱氏的哈希姆氏族),后来被伊斯兰教尊为真 主最完美的造物、超群的凡人、真主讯息的最佳诠释者。 610年,先知穆罕默德第一次接受大天使加百利的启示(后成文为《古兰经》)。 620年,穆罕默德夜行登霄 6122年,先知穆罕默德“迁徙/徙志”(随迁者称“迁士”),在麦地那(意为“先 知之城”)首次建立了伊斯兰的社会(在麦地那加入者称“辅士”)。 该年成为伊斯兰历(AH)的开端 630年,穆罕默德在取得系列胜利后,进军麦加,随之初步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632年,穆罕默德建立了麦加朝圣仪式,旋即病逝。 图10-1:穆罕默德家族世系(见哈全安《古典伊斯兰世界》第389页) (1)先知穆罕默德家族世系 库赛伊 阿上杜麦纳夫 哈希妈 阿卜杜勒·舍姆斯 阿卜杜勒;穆塔里布 倭马亚 阿拔斯阿布·塔里布阿布·拉哈布阿卜杜拉 穆罕默德 阿拔斯 倭马亚王朝 王朝 阿里 法蒂玛历代哈里发 历代 哈里发 哈桑 侯赛因 什叶派历代伊玛目
第十讲 伊斯兰世界的兴起 一、伊斯兰世界的兴起 ①“最后的先知” 570 年,穆罕默德生于麦加(古莱氏的哈希姆氏族),后来被伊斯兰教尊为真 主最完美的造物、超群的凡人、真主讯息的最佳诠释者。 610 年,先知穆罕默德第一次接受大天使加百利的启示(后成文为《古兰经》)。 620 年,穆罕默德夜行登霄。 622 年,先知穆罕默德“迁徙/徙志”(随迁者称“迁士”),在麦地那(意为“先 知之城”)首次建立了伊斯兰的社会(在麦地那加入者称“辅士”)。 该年成为伊斯兰历(A.H.)的开端。 630 年,穆罕默德在取得系列胜利后,进军麦加,随之初步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632 年,穆罕默德建立了麦加朝圣仪式,旋即病逝。 图 10-1:穆罕默德家族世系(见哈全安《古典伊斯兰世界》第 389 页)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②四大正统哈里发时期(麦地那哈里发, Rashidun) 632-634年,第一位哈里发(安拉使者的继承人)阿布·伯克尔执政,平息 了“里达”(意为“叛教”,实为各部落以为对默罕默德的效忠已自然 解除),巩固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的地位。 635年,“伊斯兰之剑”哈立德率军攻占大马士革,次年又在雅姆克河战役击 败拜占庭军主力,随后占有叙利亚。 637年,在幼发拉底河西岸的卡迪西亚歼灭萨珊波斯军队主力,攻占波斯首都 泰西封。 641年,攻占拜占庭在埃及的军事中心巴比伦堡,次年进入亚历山大城,从而 征服了埃及。伊斯兰教的征服运动,同时也是阿拉伯人在人口过剩压 力上的扩张运动(刘易斯观点)。 644年,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被基督徒奴隶刺杀,倭马亚氏族的奥斯曼压倒阿 里,成为第三任哈里发。由于许多倭马亚人最初对抗过伊斯兰,在穆 罕默德“圣裔”与倭马亚人之间就形成了矛盾。 651年,萨珊波斯末代国王被杀;次年,占领整个伊朗高原 655年,在“船桅之战”中摧毁了拜占庭舰队,赢得了东地中海的制海权。 656年,奥斯曼被反叛的穆斯林杀死,而穆罕默德的堂弟和女婿阿里(娶法蒂 玛)成为第四任哈里发。第一次内战随之爆发,阿里与占据了叙利亚 和埃及的倭马亚人穆阿维亚形成对峙。这是逊尼派 Sunnis)和什叶派 ( Shi ites)之对立的起源。 图102:伊斯兰教的早期扩张 ∠m Rhage Byzantine Be Esfahan Empire auk 631 a- lamanna Aluhamnad Ruba. krait I cpn quarter at Hunayn Siege af If o3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2 ②四大正统哈里发时期(麦地那哈里发,Rashidun) 632-634 年,第一位哈里发(安拉使者的继承人)阿布·伯克尔执政,平息 了“里达”(意为“叛教”,实为各部落以为对默罕默德的效忠已自然 解除),巩固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的地位。 635 年,“伊斯兰之剑”哈立德率军攻占大马士革,次年又在雅姆克河战役击 败拜占庭军主力,随后占有叙利亚。 637 年,在幼发拉底河西岸的卡迪西亚歼灭萨珊波斯军队主力,攻占波斯首都 泰西封。 641 年,攻占拜占庭在埃及的军事中心巴比伦堡,次年进入亚历山大城,从而 征服了埃及。伊斯兰教的征服运动,同时也是阿拉伯人在人口过剩压 力上的扩张运动(刘易斯观点)。 644 年,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被基督徒奴隶刺杀,倭马亚氏族的奥斯曼压倒阿 里,成为第三任哈里发。由于许多倭马亚人最初对抗过伊斯兰,在穆 罕默德“圣裔”与倭马亚人之间就形成了矛盾。 651 年,萨珊波斯末代国王被杀;次年,占领整个伊朗高原。 655 年,在“船桅之战”中摧毁了拜占庭舰队,赢得了东地中海的制海权。 656 年,奥斯曼被反叛的穆斯林杀死,而穆罕默德的堂弟和女婿阿里(娶法蒂 玛)成为第四任哈里发。第一次内战随之爆发,阿里与占据了叙利亚 和埃及的倭马亚人穆阿维亚形成对峙。这是逊尼派(Sunnis)和什叶派 (Shi’ites)之对立的起源。 图 10-2:伊斯兰教的早期扩张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③古典哈里发时期I一倭马亚王朝(伍麦亚朝、白衣大食, Umayyads) 661年,阿里在纳杰夫被哈瓦立吉派(出走者)暗杀,同时穆阿维亚被拥立为 哈里发,定都于大马士革,倭马亚朝开始。该朝实行伊斯兰色彩较淡 的统治,政体逐渐由共和制转变为君主制(苏丹制)。在制度上,对 波斯、拜占庭均有继承。 668-669年、674-678年(希拉克略朝末期),穆阿维亚两次围攻君士坦丁堡, 均未果。 680年,叶齐德(穆阿维亚之子)继位为哈里发,不仅违背了当年穆阿维亚死 后由阿里长子哈桑继任哈里发的约定(哈桑疑为谋害),还在卡尔巴 拉杀害了阿里次子侯赛因。随后内战爆发,什叶派(阿里家族的追随 者)的分裂不可挽回。大马士革哈里发与麦加哈里发相互对峙,直到 692年倭马亚军攻占麦加。 685年,什叶派在库法发动起义。 685-705年,马立克哈里发在位,恢复了统一,加强了集权,推行阿拉伯化 的政策,逐渐取代波斯、拜占庭的制度 705年,攻入中亚。第二次对外大扩张开始 711年,攻克西哥特人的首都托莱多,到713年征服西班牙。 712年,攻入印度河流域。 716-717年(伊苏里亚朝初年),第三次围攻君士坦丁堡,遭遇风暴惨败。 717年,什叶派的伊玛目(意为领拜人、统治者、先知)转入阿拔斯家族(穆 罕默德叔父阿拔斯的后人,与阿里派构成了穆圣后人中的两支)。随 后阿拔斯派以呼罗珊为基地,发动波斯穆斯林,标榜穆斯林的平等 反抗倭马亚人。 717年,越过比利牛斯山,732年在普瓦提埃败于法兰克人(查理·马特)。 743年,倭马亚朝进入皇位不稳的动荡时期。 747年,阿拔斯派在呼罗珊发动起义。 ④古典哈里发时期Ⅱ一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 Abbasids) 750年,倭马亚朝灭亡,穆罕默德叔父阿拔斯的后人阿布·阿拔斯成为哈里发, 建立了阿拔斯朝。但什叶派与阿拔斯派的同盟很快破裂,什叶派反而 遭到了新王朝的镇压。 阿拔斯朝的两个特点: 1)实行君主集权统治,哈里发自居为“安拉的继承人”、“安拉在大 地上的影子”,享有崇高的宗教权威,具有“神权统治”的色彩; 2)波斯穆斯林影响很大,政治体制也深受萨珊波斯的影响,因此阿 拔斯王朝已经不是纯粹的“阿拉伯国家”,而是以阿拉伯人为主、包 括各族穆斯林在内的“阿拉伯一伊斯兰帝国”了(此为纳忠观点;刘 易斯认为阿拔斯王朝的建立是一场社会革命,“马瓦里”( mawali亦即 非正宗阿拉伯血统的穆斯林对阿拉伯贵族统治的不满是革命的动 力)。 751年,呼罗珊总督派兵东进,在怛逻斯击败高仙芝的唐朝军队。 754年,曼苏尔继承其兄为哈里发(在位至775年),解决了割据问题,为阿 拔斯朝奠定坚实基础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3 ③古典哈里发时期Ⅰ—倭马亚王朝(伍麦亚朝、白衣大食,Umayyads) 661 年,阿里在纳杰夫被哈瓦立吉派(出走者)暗杀,同时穆阿维亚被拥立为 哈里发,定都于大马士革,倭马亚朝开始。该朝实行伊斯兰色彩较淡 的统治,政体逐渐由共和制转变为君主制(苏丹制)。在制度上,对 波斯、拜占庭均有继承。 668-669 年、674-678 年(希拉克略朝末期),穆阿维亚两次围攻君士坦丁堡, 均未果。 680 年,叶齐德(穆阿维亚之子)继位为哈里发,不仅违背了当年穆阿维亚死 后由阿里长子哈桑继任哈里发的约定(哈桑疑为谋害),还在卡尔巴 拉杀害了阿里次子侯赛因。随后内战爆发,什叶派(阿里家族的追随 者)的分裂不可挽回。大马士革哈里发与麦加哈里发相互对峙,直到 692 年倭马亚军攻占麦加。 685 年,什叶派在库法发动起义。 685-705 年,马立克哈里发在位,恢复了统一,加强了集权,推行阿拉伯化 的政策,逐渐取代波斯、拜占庭的制度。 705 年,攻入中亚。第二次对外大扩张开始。 711 年,攻克西哥特人的首都托莱多,到 713 年征服西班牙。 712 年,攻入印度河流域。 716-717 年(伊苏里亚朝初年),第三次围攻君士坦丁堡,遭遇风暴惨败。 717 年,什叶派的伊玛目(意为领拜人、统治者、先知)转入阿拔斯家族(穆 罕默德叔父阿拔斯的后人,与阿里派构成了穆圣后人中的两支)。随 后阿拔斯派以呼罗珊为基地,发动波斯穆斯林,标榜穆斯林的平等, 反抗倭马亚人。 717 年,越过比利牛斯山,732 年在普瓦提埃败于法兰克人(查理·马特)。 743 年,倭马亚朝进入皇位不稳的动荡时期。 747 年,阿拔斯派在呼罗珊发动起义。 ④古典哈里发时期Ⅱ—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Abbasids) 750 年,倭马亚朝灭亡,穆罕默德叔父阿拔斯的后人阿布·阿拔斯成为哈里发, 建立了阿拔斯朝。但什叶派与阿拔斯派的同盟很快破裂,什叶派反而 遭到了新王朝的镇压。 阿拔斯朝的两个特点: 1)实行君主集权统治,哈里发自居为“安拉的继承人”、“安拉在大 地上的影子”,享有崇高的宗教权威,具有“神权统治”的色彩; 2)波斯穆斯林影响很大,政治体制也深受萨珊波斯的影响,因此阿 拔斯王朝已经不是纯粹的“阿拉伯国家”,而是以阿拉伯人为主、包 括各族穆斯林在内的“阿拉伯-伊斯兰帝国”了(此为纳忠观点;刘 易斯认为阿拔斯王朝的建立是一场社会革命,“马瓦里”(mawālī)亦即 非正宗阿拉伯血统的穆斯林对阿拉伯贵族统治的不满是革命的动 力)。 751 年,呼罗珊总督派兵东进,在怛逻斯击败高仙芝的唐朝军队。 754 年,曼苏尔继承其兄为哈里发(在位至 775 年),解决了割据问题,为阿 拔斯朝奠定坚实基础
夏洞 762年,曼苏尔建都于巴格达,政治重心东移。 786-809年,第五位哈里发哈伦·拉希德在位,阿拔斯朝达到鼎盛。 811-813年,哈伦之子艾敏、马蒙为争夺皇位而内战,破坏了阿拔斯朝的政 治基础 9世纪,地方性的王朝纷纷建立,统一的帝国四分五裂,哈里发逐渐成为军队 手中的傀儡。945年,波斯人的布韦希王朝控制了巴格达,从此哈里 发仅有象征性的宗教领袖的权威 9世纪中叶开始,哈里发的禁卫军逐步突厥化(马木鲁克)。105年,塞尔柱 突厥人占领巴格达,塞尔柱苏丹掌握了统治权。 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早已名存实亡的阿拔斯哈里发灭亡。 图10-3:全盛时代的哈里发国家 Lanf Kaat gno t,sS B F The Califate in 750 INDIA ep the fIrst thre (ws. 622-6.56 Boundary af the OCEAN The dates are ther ⑤并立的哈里发 1.科尔多瓦的倭马亚哈里发 756年,一位逃亡的倭马亚王子在科尔多瓦建立了政权。929年,其埃米尔 自称哈里发。穆斯林统治下的西班牙,被称为安达鲁斯(A- Andalus)。当时, 在西班牙出现了一种别具特色的阿拉伯一西班牙文明。1031年,科尔多瓦 的哈里发终于灭亡。直到1492年,穆斯林在西班牙的最后堡垒格拉纳达才 被西班牙基督徒攻陷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4 762 年,曼苏尔建都于巴格达,政治重心东移。 786-809 年,第五位哈里发哈伦·拉希德在位,阿拔斯朝达到鼎盛。 811-813 年,哈伦之子艾敏、马蒙为争夺皇位而内战,破坏了阿拔斯朝的政 治基础。 9 世纪,地方性的王朝纷纷建立,统一的帝国四分五裂,哈里发逐渐成为军队 手中的傀儡。945 年,波斯人的布韦希王朝控制了巴格达,从此哈里 发仅有象征性的宗教领袖的权威。 9 世纪中叶开始,哈里发的禁卫军逐步突厥化(马木鲁克)。1055 年,塞尔柱 突厥人占领巴格达,塞尔柱苏丹掌握了统治权。 1258 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早已名存实亡的阿拔斯哈里发灭亡。 图 10-3:全盛时代的哈里发国家 ⑤并立的哈里发 1.科尔多瓦的倭马亚哈里发 756 年,一位逃亡的倭马亚王子在科尔多瓦建立了政权。929 年,其埃米尔 自称哈里发。穆斯林统治下的西班牙,被称为安达鲁斯(Al-Andalus)。当时, 在西班牙出现了一种别具特色的阿拉伯-西班牙文明。1031 年,科尔多瓦 的哈里发终于灭亡。直到 1492 年,穆斯林在西班牙的最后堡垒格拉纳达才 被西班牙基督徒攻陷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2法蒂玛哈里发(绿衣大食, Fatimids) 909年,什叶派在突尼斯掌握了政权,拥立穆罕默德之女法蒂玛的后裔为哈 里发。969年,法蒂玛王朝征服了埃及,定都于开罗。在全盛时代,法蒂玛 哈里发统治着埃及、北非、叙利亚、阿拉伯半岛西部和西西里,是伊斯兰世 界里最有权势的人。1073年,法蒂玛哈里发沦为军队手中的傀儡。1171^年, 萨拉丁夺取了埃及,建立了阿尤布王朝,法蒂玛王朝灭亡。 ⑥总结:基本的历史趋势 1.理想的伊斯兰化→扩大与宽松化→重新强化 2.阿拉伯人→阿拉伯人与波斯人(→突厥人) 3.阿拉伯半岛(汉志/希贾兹)→叙利亚→伊拉克(→小亚) 4.扩张→松散的共同体→集权哈里发国家→分裂 ♂观察:伊斯兰社会在宗教上奉阿拉伯传统为圭臬,但在其他方面并不缺乏弹性, 在政治上、文化上都广泛吸收了罗马/拜占庭、波斯的传统 、伊斯兰的信仰与制度 ①最基本的教义 ISlam'意为“顺从”。伊斯兰教的自我定位:回归原初真理,而顺从唯一真主、 走向和平( salam),是最后的启示。源于易卜拉欣(亚伯拉罕)的一神教传统 两句清真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主的使者”。 本质特点:绝对的一神教,以安拉(Aah,独一神)为真主的至高美名 末世论:救世主马赫迪 Mahdi)→最后审判→天国/地狱 ②人与宗教 1.人的地位 人是真主的造物,反映了真主的形象,具有能够认识真主的原初本质; 人是真主在人世间的仆人和代理人,应当完全顺从于真主的意志,将一切荣 耀归于真主。 2.宗教的无所不包性 自然观:自然是启示的一部分,自然与超自然并不分割 社会思想:宗教并非生活的一部分,并非社会中的一个领域 宗教必须包括整个生活,人应当生活在全然宗教的世界中,按真主的意志进 行思想和行动。 3对两分法的拒绝 伊斯兰教并不认可宗教领域以外的世界,不能接受一个与宗教无关的人生; 应当拒绝任何精神与世俗的两分法,就连个人的身体与生活方式、经济与政 治活动也要接受教法的规范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5 2.法蒂玛哈里发(绿衣大食,Fatimids) 909 年,什叶派在突尼斯掌握了政权,拥立穆罕默德之女法蒂玛的后裔为哈 里发。969 年,法蒂玛王朝征服了埃及,定都于开罗。在全盛时代,法蒂玛 哈里发统治着埃及、北非、叙利亚、阿拉伯半岛西部和西西里,是伊斯兰世 界里最有权势的人。1073 年,法蒂玛哈里发沦为军队手中的傀儡。1171 年, 萨拉丁夺取了埃及,建立了阿尤布王朝,法蒂玛王朝灭亡。 ⑥总结:基本的历史趋势 1. 理想的伊斯兰化→扩大与宽松化→重新强化 2. 阿拉伯人→阿拉伯人与波斯人(→突厥人) 3. 阿拉伯半岛(汉志/希贾兹)→叙利亚→伊拉克(→小亚) 4. 扩张→松散的共同体→集权哈里发国家→分裂 ♂观察:伊斯兰社会在宗教上奉阿拉伯传统为圭臬,但在其他方面并不缺乏弹性, 在政治上、文化上都广泛吸收了罗马/拜占庭、波斯的传统。 二、伊斯兰的信仰与制度 ①最基本的教义 “Islām”意为“顺从”。伊斯兰教的自我定位:回归原初真理,而顺从唯一真主、 走向和平(salām),是最后的启示。源于易卜拉欣(亚伯拉罕)的一神教传统。 两句清真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主的使者”。 本质特点:绝对的一神教,以安拉(“Allāh”, 独一神)为真主的至高美名。 末世论:救世主马赫迪(Mahdī)→最后审判→天国/地狱 ②人与宗教 1.人的地位 人是真主的造物,反映了真主的形象,具有能够认识真主的原初本质; 人是真主在人世间的仆人和代理人,应当完全顺从于真主的意志,将一切荣 耀归于真主。 2.宗教的无所不包性 自然观:自然是启示的一部分,自然与超自然并不分割; 社会思想:宗教并非生活的一部分,并非社会中的一个领域; 宗教必须包括整个生活,人应当生活在全然宗教的世界中,按真主的意志进 行思想和行动。 3.对两分法的拒绝 伊斯兰教并不认可宗教领域以外的世界,不能接受一个与宗教无关的人生; 应当拒绝任何精神与世俗的两分法,就连个人的身体与生活方式、经济与政 治活动也要接受教法的规范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③乌玛的理念 乌玛 ummah):接受伊斯兰信仰、跨越民族和语言的社会群体。 教法沙里亚( Shariah):意为穆斯林( Muslim,顺服真主的人)在今世必须遵循 的“道路”,规范了宗教仪式和完整的生活方式:沙里亚是不可改变的法则, 必须根据教法来建立社会,而不是为了适应社会变化而修改教法。 元的伦理:完全立足于《古兰经》和先知的逊奈( Sunnah,后人编集的逊奈 即圣训),拒绝宗教与伦理的分离,进而以伊斯兰伦理指引社会生活中的每 领域 家庭:乌玛之下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宗教性单位,虽然父亲代表着权威,但妻 子是家庭生活的重心 国家/政治制度:拒绝对真主之国与恺撒之国的两分法,以真主为一切权力与 合法性的来源,以真主的律法为伊斯兰社会的律法。 经济制度:承认私有制,但强调公平和公益,要求穆斯林缴纳天课(宗教税) 扎卡( zakah);设立宗教基金瓦克夫(waq,用于清真寺、学校、医院等公益性 吉哈德( jihad):意为为真主之道而奋斗,并不等于“圣战”。 ♂思考:与基督教相比,伊斯兰的社会制度、社会规范是相对固化的。 首先,伊斯兰教的兴起相对较晚,因此得以广泛借鉴各种文明成果,其社会形 态在兴起阶段就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并利用其先进性横扫四方。 其次,初期的基督教长期处于边缘状态,直到4世纪才成为“体制内”的宗教 而伊斯兰在穆圣时代即已发展为一个庞大的政治实体,因此早就有了在方方面 面规范社会生活的需求 三、反观:一神教的同与异 ①反思一: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异同 共性 基督教的保留 真神传自亚伯拉罕的一神教三位一体 世界观真神创造自然 自然对于超自然具有一定自主性 伦理 以信仰为道德的基础承认尘世生活的张力 社会思想以信仰为社会纽带 承认社会中的自主性领域 政治观念政治权威来自神 国家不等于上帝之城 ②反思二:古代晚期地中海世界的三条道路 伊斯兰:彻底的一神教/整全的、宗教的生活方式 拜占庭:三位一体的一神教(东正教)/保留帝国等古典残余 拉丁西方:三位一体一神教(天主教)/帝国瓦解、古典传统薄弱 总结:古代晚期的历史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一神教取代多神教的运动席卷整 个地中海世界,二是统一的地中海世界终于分裂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6 ③乌玛的理念 乌玛(ummah):接受伊斯兰信仰、跨越民族和语言的社会群体。 教法沙里亚(Sharī'ah):意为穆斯林(Muslim,顺服真主的人)在今世必须遵循 的“道路”,规范了宗教仪式和完整的生活方式;沙里亚是不可改变的法则, 必须根据教法来建立社会,而不是为了适应社会变化而修改教法。 一元的伦理:完全立足于《古兰经》和先知的逊奈(Sunnah,后人编集的逊奈 即圣训),拒绝宗教与伦理的分离,进而以伊斯兰伦理指引社会生活中的每一 领域。 家庭:乌玛之下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宗教性单位,虽然父亲代表着权威,但妻 子是家庭生活的重心。 国家/政治制度:拒绝对真主之国与恺撒之国的两分法,以真主为一切权力与 合法性的来源,以真主的律法为伊斯兰社会的律法。 经济制度:承认私有制,但强调公平和公益,要求穆斯林缴纳天课(宗教税) 扎卡(zakāh);设立宗教基金瓦克夫(waqf),用于清真寺、学校、医院等公益性 设施。 吉哈德(jihād):意为为真主之道而奋斗,并不等于“圣战”。 ♂思考:与基督教相比,伊斯兰的社会制度、社会规范是相对固化的。 首先,伊斯兰教的兴起相对较晚,因此得以广泛借鉴各种文明成果,其社会形 态在兴起阶段就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并利用其先进性横扫四方。 其次,初期的基督教长期处于边缘状态,直到 4 世纪才成为“体制内”的宗教; 而伊斯兰在穆圣时代即已发展为一个庞大的政治实体,因此早就有了在方方面 面规范社会生活的需求。 三、反观:一神教的同与异 ①反思一: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异同 共 性 基督教的保留 真神 传自亚伯拉罕的一神教 三位一体 世界观 真神创造自然 自然对于超自然具有一定自主性 伦理 以信仰为道德的基础 承认尘世生活的张力 社会思想 以信仰为社会纽带 承认社会中的自主性领域 政治观念 政治权威来自神 国家不等于上帝之城 ②反思二:古代晚期地中海世界的三条道路 伊斯兰:彻底的一神教 / 整全的、宗教的生活方式 拜占庭:三位一体的一神教(东正教)/ 保留帝国等古典残余 拉丁西方:三位一体一神教(天主教)/ 帝国瓦解、古典传统薄弱 总结:古代晚期的历史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一神教取代多神教的运动席卷整 个地中海世界,二是统一的地中海世界终于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