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复习第一讲 制作:温州市越秀学校 赵英权 高二期末考,或者以后的会考、高考,有关 《论语》考题类型,一般有默写,或者找出语 段中成语,或者是考断句,或者是要求分析语 录所包含的思想。我们作为高二,要夯实《论 语》基础。今天我们开始复习《论语》
《论语》复习第一讲 高二期末考,或者以后的会考、高考,有关 《论语》考题类型,一般有默写,或者找出语 段中成语,或者是考断句,或者是要求分析语 录所包含的思想。我们作为高二,要夯实《论 语》基础。今天我们开始复习《论语》 制作:温州市越秀学校 赵英权
默写复习。《为政以德》 (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 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执则将焉用彼相矣?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患不安 (5)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何 6)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 之。既 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令不从 8)君子之德区小人之德草上之风,必偃 9)临之以庄,则敬; 孝慈,则忠;举善而 教不能,则劝
一、默写复习。《为政以德》 (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 耻; , , 。 ⑵陈力就列, 。 ⑶ , ,则将焉用彼相矣? ⑷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 。 ⑸盖均无贫,和无寡, 。 ⑹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 之。 , 。 ⑺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 ⑻ , 。草上之风,必偃。 ⑼临之以庄,则敬; , ;举善而 教不能,则劝。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 颠而不扶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安无倾 既来之 则安之 其身正 虽令不从 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孝慈 则忠
《克已复礼》 1)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2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 言,非礼勿动 (3)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事不成则礼乐不 兴,礼乐不兴成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G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_,如乐何
《克已复礼》 ⑴一日克己复礼, 。 ⑵非礼勿视, ,非礼勿 言, 。 ⑶是可忍也, ? ⑷名不正则言不顺, ,事不成则礼乐不 兴,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⑸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 ⑹君子务本, 。 ⑺人而不仁,如礼何? , ? 天下归仁焉 非礼勿听 非礼勿动 孰不可忍也 言不顺则事不 礼乐不兴 成 言之必可行也 本立而道生 人而不仁 如乐何
《知其不可而为之》 (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3)君子之仕也,行 也 (4)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G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 义,如之何其废之 《仁者爱人》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 信,泛爱众而亲 (2)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3)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知其不可而为之》 ⑴往者不可谏, 。 ⑵四体不勤, 。 ⑶君子之仕也, 。 ⑷欲洁其身, 。 ⑸长幼之节, ;君臣之 义, ? 《仁者爱人》 ⑴弟子 ,出则弟,谨而 信, 。 ⑵夫子之道, 。 ⑶夫仁者, ,己欲达而达人。 ⑷老者安之, , 。 来者犹可追 五谷不分 行其义也 而乱大伦 不可废也 如之何其废之 入则孝 泛爱众而亲仁 忠恕而已矣 已欲立而立人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君子之风》 1.志于道,据干德,依于仁,游于艺 2.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5.其未得之也,患得之_;既得之,患失之 6.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 乐 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8.其为人也,发馈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尔 9.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君子之风》 1.志于道, ,依于仁, 。 2.君子义以为质, ,孙以出之, 。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 4. ,小人喻于利。 5.其未得之也, ;既得之, 。 6. , ,在陋巷, ,回也不改其 乐。 7.不义而富且贵, 。 8.其为人也, , ,不知老之将至 云尔。 9.仁者不忧, , 。 据于德 游于艺 礼以行之 信以成之 有杀身以成仁 君子喻于义 患得之 患失之 一箪食 一瓢饮 人不堪其忧 于我如浮云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知者不惑 勇者不惧
1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3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4.文犹质也,质狁文也 15.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周而不比》 (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3视其所以,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 人焉廈哉? 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5)友直,友谅,友多闻,益 矣:友便,友善架,友便佞,损矣
10.知者乐水, 。 11. ,仁者静;知者乐, 。 12.士不可以不弘毅, 。 13.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 14.文犹质也, 。 15.子温而厉, , 。 《周而不比》 ⑴君子周而不比, 。 ⑵君子矜而不争, 。 ⑶视其所以, , , 人焉廋哉? ⑷益者三友, 。 ⑸友直,友谅,友多闻,益 矣; , , ,损矣。 仁者乐山 知者动 仁者寿 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 不亦远乎 质犹文也 威而不猛 恭而安 小人比而不周 群而不党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 损者三友 友便辟 友善柔 友便侫
《论语》里有很多句子演变为今天的成语或熟语,请 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或熟语。 1.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 耻。不下问 在甚位,不谋其改 2.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 3。表示调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 推委。白 4.工作很投入,常忘记吃饭。形容十分勤奋。发愤忘食) 5。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鹏焉恿牛刀 6.工匠要把活儿做好,首先要使瀑須,先利其器 7。年轻人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畏的。多称赞 有志气有作为的年轻人。后生可 8。对于个人的利益得失斤斤计较患得患为 9.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手失槽 10.比喻内部发生祸乱起萧墙
二、《论语》里有很多句子演变为今天的成语或熟语,请 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或熟语。 1.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 耻。 ( ) 2.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 ) 3。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 推委。( ) 4.工作很投入,常忘记吃饭。形容十分勤奋。( ) 5。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 ( ) 6.工匠要把活儿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 ) 7。年轻人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畏的。多称赞 有志气有作为的年轻人。( ) 8。对于个人的利益得失斤斤计较。 ( ) 9.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 ( ) 10.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 不耻下问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当仁不让 发愤忘食 杀鸡焉用牛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后生可畏 患得患失 手足失措 祸起萧墙
请用/号给下列文言短文断句,并翻译出来。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 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 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 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 孙中(清全祖望《梅花岭记》节选) 译文: 顺治二年四月,江都(扬州城)被清兵围困,情势危急 以宰相身份在扬州督师的忠烈公史可法知道局势已不可 能挽救,就召集众将领,对他们说:“我已立誓与这座 共存亡,但在危急时刻不能落在敌人手里死去,谁能帮 助我在城破时成就这一大节?”副将军史德威悲痛激昂 表现愿意担负这一任务。忠烈公大喜,说:“我还没有 子,你可因同姓关系作我的后嗣。我要写信禀告太夫人 把你的名字记上我家的家谱,列入她的孙儿辈中
三.请用/号给下列文言短文断句,并翻译出来。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 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 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 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 孙中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节选) 译文: 顺治二年四月,江都(扬州城)被清兵围困,情势危急。 以宰相身份在扬州督师的忠烈公史可法知道局势已不可 能挽救,就召集众将领,对他们说:“我已立誓与这座城 共存亡,但在危急时刻不能落在敌人手里死去,谁能帮 助我在城破时成就这一大节?”副将军史德威悲痛激昂地 表现愿意担负这一任务。忠烈公大喜,说:“我还没有儿 子,你可因同姓关系作我的后嗣。我要写信禀告太夫人, 把你的名字记上我家的家谱,列入她的孙儿辈中
作业:摘录《论语》选修中的十篇重点课文中包含的成语。 成语举例: 《为政以德》众星拱北: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 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拱,环线在周围保卫着,拱古作共。北,北辰, 北极星星。 足食足兵:粮食富足,军备齐全。 节用爱人:节约财用,爱护百姓 陈力就列:指贡献出自己的才能去担负职务。陈力,献出才力。就列,归入行列。 开柙出虎:原指看管的人没有尽责,使笼子开了,老虎出来了。后比喻放纵坏人。 既来之,则安之:把远人招来之后,又要使他们安定下来。“来”、“安”都是 使动用法。“之”指代上文的“远人”。现在指:既然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 来。“之”虚化,起补充音节作用。 分崩离析:指当时鲁国不统一,已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分割。孔子哀叹国家 的没落。分崩,破裂。离析,散开。后用以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可收拾。 大动干戈:发动战争。干戈,泛指武器,比喻战争。现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 势地做事。 祸起萧墙:指祸患起于内部。后用以指内部出乱子。也指家庭成员中自起矛盾造 成祸患。持危扶颠:扶助将要倾倒的。比喻扶持大局。 鸣鼓而攻之:比喻大张旗鼓地加以声讨。攻,声讨。 风行草偃:风吹过的时候,草就倒伏。旧时比喻用仁德感化,人们自然心悦诚服。 风行,风吹过。偃,倒伏。 化若偃草:形容教育或感化的力量很大,如风过草倒一般。偃草,草被风吹倒
作业:摘录《论语》选修中的十篇重点课文中包含的成语。 1、《为政以德》众星拱北: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 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拱,环线在周围保卫着,拱古作共。北,北辰, 北极星星。 足食足兵:粮食富足,军备齐全。 节用爱人:节约财用,爱护百姓。 陈力就列:指贡献出自己的才能去担负职务。陈力,献出才力。就列,归入行列。 开柙出虎:原指看管的人没有尽责,使笼子开了,老虎出来了。后比喻放纵坏人。 既来之,则安之:把远人招来之后,又要使他们安定下来。“来” 、 “安”都是 使动用法。“之”指代上文的“远人”。现在指:既然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 来。“之” 虚化,起补充音节作用。 分崩离析:指当时鲁国不统一,已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分割。孔子哀叹国家 的没落。分崩,破裂。离析,散开。后用以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可收拾。 大动干戈:发动战争。干戈,泛指武器,比喻战争。现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 势地做事。 祸起萧墙:指祸患起于内部。后用以指内部出乱子。也指家庭成员中自起矛盾造 成祸患。持危扶颠:扶助将要倾倒的。比喻扶持大局。 鸣鼓而攻之:比喻大张旗鼓地加以声讨。 攻,声讨。 风行草偃:风吹过的时候,草就倒伏。旧时比喻用仁德感化,人们自然心悦诚服。 风行,风吹过。偃,倒伏。 化若偃草:形容教育或感化的力量很大,如风过草倒一般。偃草,草被风吹倒
2、《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抑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都合于礼。 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这个可以容忍,那么还 有什么不可以容忍。表示绝不容忍。 名正言顺:原指是名分不正,道理就讲不通。后 指做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也指做事理由 正当而充分,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 名不正,言不顺: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反义 词“名正言顺”手足无措:措:安放。手脚不知 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犯上作乱:①触犯上级,闹乱子;②指叛逆活动; ③历代剥削阶级把人民的反抗、起义诬蔑为“犯 上作乱
2、《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抑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都合于礼。 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这个可以容忍,那么还 有什么不可以容忍。表示绝不容忍。 名正言顺:原指是名分不正,道理就讲不通。后 指做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也指做事理由 正当而充分,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 名不正,言不顺: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反义 词“名正言顺”手足无措:措:安放。手脚不知 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犯上作乱:①触犯上级,闹乱子;②指叛逆活动; ③历代剥削阶级把人民的反抗、起义诬蔑为“犯 上作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