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胶体化学 Colloid Chemistry 本章基本要求 §11-1分散系统分类 §11-2胶体制备 §11-3胶体的光学性质 §11-4胶体的动力性质 §11-5胶体的电学性质 §11-6憎液溶胶的胶团结构 §11-7憎液溶胶的经典稳定理论 §11-8憎液溶胶的聚沉 理论与科研结合应用实例 科学家史话 参考书
本章基本要求 §11-1分散系统分类 §11-2胶体制备 §11-3胶体的光学性质 §11-4胶体的动力性质 §11-5胶体的电学性质 §11-6憎液溶胶的胶团结构 §11-7憎液溶胶的经典稳定理论 §11-8憎液溶胶的聚沉 理论与科研结合应用实例 科学家史话 参考书 第十一章 胶体化学 Colloid Chemistry
本章基本要求 ·了解分散体系的分类及胶体的定义 理解溶胶的光学性质、动力性质和电学性质。 理解胶团的结构和胶体稳定性与聚沉作用
本章基本要求 • 了解分散体系的分类及胶体的定义 • 理解溶胶的光学性质、动力性质和电学性质。 • 理解胶团的结构和胶体稳定性与聚沉作用
引言 胶体化学研究对象: 胶体化学研究领域包括物理、化学、材料、 生物等学科的交叉。所研究的对象是高度分散 的多相系统(即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 物质中所构成的系统)
引言 胶体化学研究对象: 胶体化学研究领域包括物理、化学、材料、 生物等学科的交叉。所研究的对象是高度分散 的多相系统(即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 物质中所构成的系统)
§11-1分散系统分类 分散系统 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系统。 其中被分散的物质,称分散相(dispersed phase)。起 分散作用的物质,称分散介质(dispersing medium)
§11-1 分散系统分类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系统。 其中被分散的物质,称分散相(dispersed phase)。起 分散作用的物质,称分散介质(dispersing medium)。 分散系统
分散系统的分类 均相系统:溶液中的质点很小(1m=10m以下),不形成相 界面。常称为真溶液。 主要特征:透明,不发生光散射,扩散速率快,溶质和溶 剂均可透过半透膜,称为热力学稳定系统。 非均相系统(多相分散系统):分散相是由许多分子和原子或 离子组成的颗粒,与分散相之间有明显的相界面,每个粒 子自成一相
分散系统的分类 均相系统:溶液中的质点很小(1nm=10-9m以下),不形成相 界面。常称为真溶液。 主要特征:透明,不发生光散射,扩散速率快,溶质和溶 剂均可透过半透膜,称为热力学稳定系统。 非均相系统(多相分散系统):分散相是由许多分子和原子或 离子组成的颗粒,与分散相之间有明显的相界面,每个粒 子自成一相
多相系统分类 粗分散系统:直径大于100nm=10-7m 特征:不透明、浑浊、分散相不能透过滤纸,易发 生沉降与分散介质分开。 高度分散系统(胶体系统):直径1~100nm (10-9≈10-7m之间)。 特征:扩散慢、不能透过半透膜,高度分散,热力 学不稳定性
多相系统分类: 粗分散系统:直径大于100nm=10-7m 特征:不透明、浑浊、分散相不能透过滤纸,易发 生沉降与分散介质分开。 高度分散系统(胶体系统):直径1~100nm (10-9~10-7m之间) 。 特征:扩散慢、不能透过半透膜,高度分散,热力 学不稳定性
高分子化合物系统:(亲液溶胶) 1、具有真溶液性质,均相,不自动聚沉,热力学稳定。 2、具有胶体系统性质,扩散慢,不能透过半透膜
高分子化合物系统:(亲液溶胶) 1、具有真溶液性质,均相,不自动聚沉,热力学稳定。 2、具有胶体系统性质,扩散慢,不能透过半透膜
研究胶体化学的意义 地球 大气 环境 医药 衣食住行等
研究胶体化学的意义 地球 大气 环境 医药 衣食住行等
§11-2 胶体制备 一、分散法(由大变小) 利用机械设备,将粗分散物料分散成胶体。 1.胶体磨:高速转动使粗分散粒子破碎。 2.气流粉碎:用气流冲撞粗分散粒子使之破碎。 3.电弧:用电弧高温使金属气化蒸气遇冷成胶体。 4、超声波分散法:用超声波使之破碎。 5、胶溶法:加入电解质,使沉淀重新成胶体
§11-2 胶体制备 1.胶体磨:高速转动使粗分散粒子破碎。 2.气流粉碎:用气流冲撞粗分散粒子使之破碎。 3.电弧:用电弧高温使金属气化蒸气遇冷成胶体。 4、超声波分散法:用超声波使之破碎。 5、胶溶法:加入电解质,使沉淀重新成胶体。 一、分散法(由大变小) 利用机械设备,将粗分散物料分散成胶体
一二、凝聚法(由小变大) 1.物理凝聚法: ①蒸气凝聚法:分散质、分散介质一起气化后冷凝。 ②过饱和法:高温下形成溶液冷却后成胶体。 2.化学凝聚法:利用生成不溶性产物的化学反应, 使析出物粒子在胶体范围。 如:FeCl3+3H2O=Fe(OHD3(胶体)+3HCl 3.换溶剂法:更换溶剂使溶度降低生成胶体。 如:将松香的乙醇溶液加到水中,形成松香水溶液
1.物理凝聚法: 蒸气凝聚法:分散质、分散介质一起气化后冷凝。 过饱和法:高温下形成溶液冷却后成胶体。 2.化学凝聚法:利用生成不溶性产物的化学反应, 使析出物粒子在胶体范围。 如:FeCl3+3H2O=Fe(OH)3 (胶体)+3HCl 3.换溶剂法:更换溶剂使溶度降低生成胶体。 如:将松香的乙醇溶液加到水中,形成松香水溶液。 二、凝聚法(由小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