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江苏社会科学》:中国劳动力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顾和军、沈坤荣、刘倩雯)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7,文件大小:939.91KB,团购合买
本文在分析劳动力结构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探索劳动力结构如何影响经济 增长。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 经济学研究 中国劳动力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 顾和军沈坤荣刘倩雯 内容提要本文在分析劳动力结构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探索劳动力结构如何影响经济 增长。研究表明:人口红利没能得到有效发挥,制约了经济增长。首先,劳动力结构与产业 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不匹配,导致失业与过剩并夺,限制了经济増长;其次,劳动力在城乡 地区、产业之间不能完全按照边际生产率的原则流动,限制了经济增长。研究建议消除劳 动力在城乡、产业和区域间的流动障碍,促进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变;加大人力资本和教育的 投入,消除结构性矛盾。 关键词劳动力结构产业升级人口红利经济增长 顾和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210044 沈坤荣,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210093 刘倩雯,南京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210093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2009年中国人均GDP为3744美元,2010年中国GDP 增长率约为9.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0),据此计算人均GDP将达到4114美元,这意味着2010 年中国已突破世界银行最新调整的上中等收入标准3945美元,正式跻身于上中等收入行列(郑秉文, 2011)。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机制开始弱化,而新的动力尚未形成,特别是自2012年以来,经济增速 开始放缓,劳动力价格日渐上升,出口贸易有所下降,投资效率低下,产能过剩,能源和环境的制约开 始显现,收入差距日渐扩大。面对这一系列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学者担心中国会因此落入“中 等收入陷阱”。 从劳动力要素来看,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增长,比重不断提高这样一种生产性人口结构,可以通过 保证劳动力的充足供给和储蓄率的提高,而为经济增长提供一个额外的源泉,或人口红利(蔡昉, 209)。实证研究表明人口因素对我国改革后的高速增长功不可没。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 本文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4ZDA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7147312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 号:7100305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批准号:14YC790038)、中国博士后基金(批准号:2014M550274)联合资助

江苏社会科学 2015 年第 3 期 经济学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2009年中国人均GDP为3744美元,2010年中国GDP 增长率约为9.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0),据此计算人均GDP将达到4114美元,这意味着2010 年中国已突破世界银行最新调整的上中等收入标准3945美元,正式跻身于上中等收入行列(郑秉文, 2011)。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机制开始弱化,而新的动力尚未形成,特别是自2012年以来,经济增速 开始放缓,劳动力价格日渐上升,出口贸易有所下降,投资效率低下,产能过剩,能源和环境的制约开 始显现,收入差距日渐扩大。面对这一系列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学者担心中国会因此落入“中 等收入陷阱”。 从劳动力要素来看,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增长,比重不断提高这样一种生产性人口结构,可以通过 保证劳动力的充足供给和储蓄率的提高,而为经济增长提供一个额外的源泉,或人口红利(蔡昉, 2009)。实证研究表明人口因素对我国改革后的高速增长功不可没。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 中国劳动力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 顾和军 沈坤荣 刘倩雯 内容提要 本文在分析劳动力结构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探索劳动力结构如何影响经济 增长。研究表明:人口红利没能得到有效发挥,制约了经济增长。首先,劳动力结构与产业 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不匹配,导致失业与过剩并存,限制了经济增长;其次,劳动力在城乡、 地区、产业之间不能完全按照边际生产率的原则流动,限制了经济增长。研究建议消除劳 动力在城乡、产业和区域间的流动障碍,促进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变;加大人力资本和教育的 投入,消除结构性矛盾。 关键词 劳动力结构 产业升级 人口红利 经济增长 顾和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210044 沈坤荣,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 210093 刘倩雯,南京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 210093 本文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4ZDA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7147312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 号:7100305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批准号:14YJC790038)、中国博士后基金(批准号:2014M550274)联合资助。 - 1 -

中国劳动力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 的研究表明,中国总抚养比每降低1个百分点,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提高0.115个百分点,1982-2000年 间总抚养比下降推动人均GDP增长速度上升23个百分点,大约对同期人均GDP增长贡献了14左右 ( Cai et al,2005)。 然而,我国人口转变和劳动就业已经进入新的阶段。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预期寿命的延长,我 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劳动年龄人口出现下降。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 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比上年减少了345万人。而这 一数据在2013年继续下降,其比重下降了1.6%。另一方面,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持续转移,“剩余”劳 动力的蓄水池面临着逐渐耗尽的威胁,从203年开始很多地区出现了“民工荒”,长期停滯的实际工 资也开始快速增长,支撑中国经济髙速增长的人口红利正逐渐消失(蔡昉,201)。 人口红利的实质在于具有充足的劳动供给以防止资本报酬递减现象出现,依靠资本和劳动的投 入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广义来说人口红利包括三个方面:人口红利Ⅰ,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增加;人 口红利Ⅱ,劳动参与率的提高;人口红利Ⅲ,劳动力效率的提高( Zhong fu- ning et al,2013)。 现阶段,我国已不能单纯依靠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增加来支撑经济增长。未来10年内,继续提 高劳动参与率和劳动效率对缓解人口红利下降、实现经济增长平稳过渡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这种形 势下,有必要重新审视人口和劳动力要素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样的研究不仅可 以探索劳动力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政策制度,引导劳动力结构改变,促进经 济持续增长;并且有利于改善收人分配、缩小城乡差距,淡化社会矛盾,从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人 中高收人国家行列。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试图进行以下工作:总结归纳劳动力结构演变的历程;探索 劳动力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劳动力结构变迁 1.年龄结构 当前,中国已进入低生育阶段(蔡昉、王美艳,2004)。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总和生育率在22 左右,高于人口更替水平所要求的总和生育率,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在1.6-1.8之间(郭志刚等,2006)。 在此过程中死亡率也保持在较低水平,出生率大幅下降和低死亡率的双重作用,使得人口自然增长 率由70年代初的20‰%以上下降到1998年的10‰以下。21世纪以来,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进入了“低 出生、低死亡、低增长”阶段。 人口数量低增长最终会带来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低增长。在人口转变过程中,由于死亡率下降 早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和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之间便有一个时滞,两者随着时间变化并不同步。 生育水平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的双重作用,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总人口更快地进入低增长和负增长 的阶段(王德文,2007)。表1描述了历年人口年龄结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之 后,增速放缓,2012年出现下降。据国家统 表1历年人口年龄结构(%) 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 19821901995200020028201020112012 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01436272629203190166165165 15-64 61.5667|67.270.72072.774.5744741 了绝对下降,比上年减少了345万人。单纯65岁+4956621707831899 依靠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增加支撑经济增长少几托养比5464155932628125023212 的空间逐渐缩小。 老年抚养比80839599107113119123127 2.知识结构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013年 表2描述了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由于数据关系,我们仅能找到2008-2011年的数据。 从下表可以看出即便是2008-201短短四年期间,就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就业人员比例上升了599个百分点,大专学历就业人员的比例上升最为明显,上

中国劳动力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 的研究表明,中国总抚养比每降低1个百分点,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提高0.115个百分点,1982-2000年 间总抚养比下降推动人均GDP增长速度上升2.3个百分点,大约对同期人均GDP增长贡献了1/4左右 (Cai et al,2005)。 然而,我国人口转变和劳动就业已经进入新的阶段。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预期寿命的延长,我 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劳动年龄人口出现下降。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 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比上年减少了345万人。而这 一数据在2013年继续下降,其比重下降了1.6%。另一方面,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持续转移,“剩余”劳 动力的蓄水池面临着逐渐耗尽的威胁,从2003年开始很多地区出现了“民工荒”,长期停滞的实际工 资也开始快速增长,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正逐渐消失(蔡昉,2011)。 人口红利的实质在于具有充足的劳动供给以防止资本报酬递减现象出现,依靠资本和劳动的投 入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广义来说人口红利包括三个方面:人口红利Ⅰ,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增加;人 口红利Ⅱ,劳动参与率的提高;人口红利Ⅲ,劳动力效率的提高(Zhong fu-ning et al., 2013)。 现阶段,我国已不能单纯依靠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增加来支撑经济增长。未来10年内,继续提 高劳动参与率和劳动效率对缓解人口红利下降、实现经济增长平稳过渡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这种形 势下,有必要重新审视人口和劳动力要素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样的研究不仅可 以探索劳动力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政策制度,引导劳动力结构改变,促进经 济持续增长;并且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缩小城乡差距,淡化社会矛盾,从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入 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试图进行以下工作:总结归纳劳动力结构演变的历程;探索 劳动力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劳动力结构变迁 1. 年龄结构 当前,中国已进入低生育阶段(蔡昉、王美艳,2004)。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总和生育率在2.2 左右,高于人口更替水平所要求的总和生育率,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在1.6-1.8之间(郭志刚等,2006)。 在此过程中死亡率也保持在较低水平,出生率大幅下降和低死亡率的双重作用,使得人口自然增长 率由70年代初的20‰以上下降到1998年的10‰以下。21世纪以来,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进入了“低 出生、低死亡、低增长”阶段。 人口数量低增长最终会带来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低增长。在人口转变过程中,由于死亡率下降 早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和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之间便有一个时滞,两者随着时间变化并不同步。 生育水平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的双重作用,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总人口更快地进入低增长和负增长 的阶段(王德文,2007)。表1描述了历年人口年龄结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之 后,增速放缓,2012 年出现下降。据国家统 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 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 了绝对下降,比上年减少了345万人。单纯 依靠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增加支撑经济增长 的空间逐渐缩小。 2. 知识结构 表2描述了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由于数据关系,我们仅能找到2008-2011年的数据。 从下表可以看出即便是2008-2011短短四年期间,就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就业人员比例上升了5.99个百分点,大专学历就业人员的比例上升最为明显,上 表1 历年人口年龄结构 (%) 0-14 15-64 65岁+ 总抚养比 少儿抚养比 老年抚养比 1982 33.6 61.5 4.9 62.6 54.6 8.0 1990 27.7 66.7 5.6 49.8 41.5 8.3 1995 26.6 67.2 6.2 48.8 39.3 9.5 2000 22.9 70.1 7.0 42.6 32.6 9.9 2005 20.3 72.0 7.7 38.8 28.1 10.7 2008 19.0 72.7 8.3 37.4 26.0 11.3 2010 16.6 74.5 8.9 34.2 22.3 11.9 2011 16.5 74.4 9.1 34.4 22.1 12.3 2012 16.5 74.1 9.4 34.9 22.2 12.7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 - 2 -

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 经济学研究 升了32个百分点。相应地,小学及以 表2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下学历就业人员比例的下降幅度达到 未上过学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及以上 0.21 11百分点。从绝对量上看,就业204826348712847 人员中文盲的数量从04亿下降至2010342394881396037 0.39 05亿2,小学文化的数量从207亿下数据来源(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历年。 降至1.50亿,初中文化的数量从3.60 图1各行业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亿上升至3.72亿,高中文化的数量从 096亿上升至1.28亿,大学专科及以10 研究生及以上 m本科 上学历的数量从052亿上升至0996 ■大学专科 亿。然而,就业人员整体的受教育程 初中 度仍然偏低,其中,大学专科及以上学 ■小学 历的就业人员比例仅占129个百分 未上过学 点,小学及以下学历就业人员的比例 达到21.6个百分点,初中学历的人员 占比487%。 数据来源:《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012年 当前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未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现有劳动力的知识储备 很可能会适应不了高端产业的发展需要。图1描述了各行业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从中可以看 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要明显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意味着这类行业对就业人员 的教育水平要求较高,而第三产业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因而,要保证产业升级顺利进行, 相应的提升劳动力的知识结构是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应有之义。 3.地域结构 由于地区间经济、产业发展不平衡,部分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升级层次较高,产业结构 健全,二、三次产业占比大幅上升,劳动力收益高于其他地区,另外这些地区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发 展空间更大,吸引了劳动力向这些地区流动。我国东部地区拥有比中西部地区更高级和合理的产业 结构,因此大量劳动力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李宝庆等,2013),图2描述了中国劳动力的地区分布 情况,从该表可以看出,东部劳动力占比最大;其次是中部;占比最小的是西部。劳动力的地域分布 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从变化趋势来看,在2000-2008年期间东部地区劳动力的比重有 小幅上升,中部和西部的劳动力比重则小幅下降,但总体波动幅度较小,地域分布相对稳定。 4.产业结构 图2中国劳动力的地区分布情况(万人%)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人均实际 45.00 收入的提高,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存 在着此消彼长的演进规律,即劳动力将首先 口东部 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产业,然后再从第二产 口西部占比 业流向第三产业。表3描述了中国三大产10 业就业份额的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21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 世纪以来,中国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基本数据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 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指出的演 表3中国三大产业就业份额的变化(%) 理。从200年到2011年,第一第一产业+21+2039172151362912824 进规律,但也不完全符合这一定 20032004200520060200720082009001020112003-2011变动 产业释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主第三产业H1.|1313(+121+51431+01+131601 要被第二产业吸纳,第一产业劳数据来源:根据《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012年数据计算所得

江苏社会科学 2015 年第 3 期 经济学研究 升了3.2个百分点。相应地,小学及以 下学历就业人员比例的下降幅度达到 11.1 个百分点。从绝对量上看,就业 人员中文盲的数量从 0.4 亿下降至 0.15 亿,小学文化的数量从 2.07 亿下 降至 1.50 亿,初中文化的数量从 3.60 亿上升至 3.72 亿,高中文化的数量从 0.96 亿上升至 1.28 亿,大学专科及以 上学历的数量从 0.52 亿上升至 0.99 亿。然而,就业人员整体的受教育程 度仍然偏低,其中,大学专科及以上学 历的就业人员比例仅占 12.9 个百分 点,小学及以下学历就业人员的比例 达到 21.6 个百分点,初中学历的人员 占比48.7%。 当前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未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现有劳动力的知识储备 很可能会适应不了高端产业的发展需要。图1描述了各行业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从中可以看 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要明显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意味着这类行业对就业人员 的教育水平要求较高,而第三产业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因而,要保证产业升级顺利进行, 相应的提升劳动力的知识结构是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应有之义。 3. 地域结构 由于地区间经济、产业发展不平衡,部分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升级层次较高,产业结构 健全,二、三次产业占比大幅上升,劳动力收益高于其他地区,另外这些地区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发 展空间更大,吸引了劳动力向这些地区流动。我国东部地区拥有比中西部地区更高级和合理的产业 结构,因此大量劳动力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李宝庆等,2013),图2描述了中国劳动力的地区分布 情况,从该表可以看出,东部劳动力占比最大;其次是中部;占比最小的是西部。劳动力的地域分布 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从变化趋势来看,在2000-2008年期间东部地区劳动力的比重有 小幅上升,中部和西部的劳动力比重则小幅下降,但总体波动幅度较小,地域分布相对稳定。 4. 产业结构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人均实际 收入的提高,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存 在着此消彼长的演进规律,即劳动力将首先 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产业,然后再从第二产 业流向第三产业。表 3 描述了中国三大产 业就业份额的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21 世纪以来,中国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基本 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指出的演 进规律,但也不完全符合这一定 理。从 2003 年到 2011 年,第一 产业释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主 要被第二产业吸纳,第一产业劳 表2 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 2008 2009 2010 2011 未上过学 5.3 4.8 3.4 2.0 小学 27.4 26.3 23.9 19.6 初中 47.7 48.7 48.8 48.7 高中 12.7 12.8 13.9 16.7 大学专科 4.4 4.7 6.0 7.6 大学本科 2.3 2.5 3.7 4.9 研究生及以上 0.21 0.23 0.39 0.4 数据来源:《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历年。 图1 各行业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 数据来源:《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2012年。 图2 中国劳动力的地区分布情况 (万人/%) 数据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 表3 中国三大产业就业份额的变化 (%)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3 4.42 41.9 53.6 2004 4.20 42.3 53.5 2005 3.91 43.4 52.7 2006 3.72 44.2 52.1 2007 3.55 44.5 51.9 2008 3.36 43.9 52.7 2009 2.97 44.0 53.0 2010 2.88 44.3 52.9 2011 2.49 46.9 50.6 2003-2011变动 -43.67 11.93 -5.60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2012年数据计算所得。 - 3 -

中国劳动力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 动力下降的结果是第二产业劳动力的扩张;而第三产业并没有像通常那样发挥劳动力蓄水池的作 用,尽管第三产业劳动力的就业份额一直高于第二产业,但在此期间第三产业的就业份额出现了下 降,下降幅度为5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就业份额持续上升,上升幅度达到11.93个百分点。 、劳动力结构与经济增长 1.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不匹配,失业与过剩并存,制约了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逐渐转型升级,对高端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加大,现有低端劳动力很难适应产业结构的 升级换代,劳动力市场存在结构性矛盾,限制了经济增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产业结构 出现了工业化和重工业化的趋势;在三次产业中,工业增加值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内部结构中,资本 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上升(邹一南等,2012)。中国产业结构一直处于升级的状态(干春 晖等,2011)。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我国劳动力市场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结构性矛盾,表现为短缺和过 剩并存(张车伟,2008;魏浩等,2010),这种结构性矛盾意味着,失业并不是因为缺乏就业机会,而是 缺乏合格的劳动力。总体而言,劳动力供给过剩主要存在于低端劳动力市场,而劳动力供给相对不 足主要在高端劳动力市场,表现为高素质和高技能劳动力的供给不足。下文用技能工人的供需情况 来说明这一问题。 表4描述了2004、2009年技能劳动者的需求情况。从中可以看出随着工业规模扩大和产业技术 提高,技能、技术劳动者需求大幅度增表42004年和2009年各技术等级劳动者年末人数(万人/%) 长。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 2004年 2003-2009年,包括初级工、中级工、高级 技能各技术等级「技能「各技术等级劳动 技能劳动者劳动者占技能劳动者占技能劳动者 工、技师、高级技师在内的技能劳动者增劳动者年末人数劳动者比重人教总人数比重 加了1930万人,年均增加386万人。中级 8720 10650 高级技师60 0.69 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技师30 423.5 总人数比重,分别提高了4.37、273、0.54 高级工 1720 2122 中级工 4300 0.11个百分点,而初级工占技能劳动者总初级工3720 3719 34.92 人数比重减少了774个百分点(中国工业资料来源:课题组:《2010-200年我国技能劳动者需求预测》《中国劳 发展报告,2012)。 动》2011年12期 转引自《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2。 然而,相对于技能、技术劳动者需求 表52001-2011年部分城市各技术等级和技术职称的求人倍率 的快速增长,技能、技术劳动者供给增长 劳动者初中「高 高级 缓慢。表5描述了技术工人的岗位空缺年份合计级工级工级工技师技师技术员工程师工程师 与求职人数比值(求人倍率)从表中可以202107111815141514106 看到2002年之后各等级技能、技术劳动20010881401331.421642021.33141175 者的求人倍率均超过了1,处于供不应求20409314141018712132114178 状态。而且越是较高等级供不应求的程20006138151410212051411623 度就越大,高级工程师的求人倍率达到2009814131682312641415620 234,供不应求的程度最深。然而,劳动20009113841391571841871421.44192 者整体的求人倍率除了2010、2011年,在20101011.471.481631871891.53159187 多数年份未超过1,这说明中国同时存在 201111.061.451.541.711.881.761.531.602.3 注:求人倍率为年平均值。 着技术、技能劳动者数量不足和劳动者总资料来源:根据《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2001-2011有 量过剩的结构性矛盾。对各类劳动力的关数据计算整理参见中国人力资源信息网监测中心,hp/www.china- guv.Cn。 需求状况可以用相对工资这个指标来反转引自《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2

中国劳动力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 动力下降的结果是第二产业劳动力的扩张;而第三产业并没有像通常那样发挥劳动力蓄水池的作 用,尽管第三产业劳动力的就业份额一直高于第二产业,但在此期间第三产业的就业份额出现了下 降,下降幅度为5.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就业份额持续上升,上升幅度达到11.93个百分点。 三、劳动力结构与经济增长 1. 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不匹配,失业与过剩并存,制约了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逐渐转型升级,对高端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加大,现有低端劳动力很难适应产业结构的 升级换代,劳动力市场存在结构性矛盾,限制了经济增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产业结构 出现了工业化和重工业化的趋势;在三次产业中,工业增加值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内部结构中,资本 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上升(邹一南等,2012)。中国产业结构一直处于升级的状态(干春 晖等,2011)。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我国劳动力市场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结构性矛盾,表现为短缺和过 剩并存(张车伟,2008;魏浩等,2010),这种结构性矛盾意味着,失业并不是因为缺乏就业机会,而是 缺乏合格的劳动力。总体而言,劳动力供给过剩主要存在于低端劳动力市场,而劳动力供给相对不 足主要在高端劳动力市场,表现为高素质和高技能劳动力的供给不足。下文用技能工人的供需情况 来说明这一问题。 表4描述了2004、2009年技能劳动者的需求情况。从中可以看出随着工业规模扩大和产业技术 提高,技能、技术劳动者需求大幅度增 长。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 2003-2009年,包括初级工、中级工、高级 工、技师、高级技师在内的技能劳动者增 加了1930万人,年均增加386万人。中级 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 总人数比重,分别提高了4.37、2.73、0.54、 0.11个百分点,而初级工占技能劳动者总 人数比重减少了7.74个百分点(中国工业 发展报告,2012)。 然而,相对于技能、技术劳动者需求 的快速增长,技能、技术劳动者供给增长 缓慢。表 5 描述了技术工人的岗位空缺 与求职人数比值(求人倍率),从表中可以 看到 2002 年之后各等级技能、技术劳动 者的求人倍率均超过了1,处于供不应求 状态。而且越是较高等级,供不应求的程 度就越大,高级工程师的求人倍率达到 2.34,供不应求的程度最深。然而,劳动 者整体的求人倍率除了2010、2011年,在 多数年份未超过1,这说明中国同时存在 着技术、技能劳动者数量不足和劳动者总 量过剩的结构性矛盾。对各类劳动力的 需求状况可以用相对工资这个指标来反 表4 2004年和2009年各技术等级劳动者年末人数 (万人/%) 技能 劳动者 合计 高级技师 技师 高级工 中级工 初级工 技能 劳动者 年末人数 8720 60 300 1500 3140 3720 各技术等级 劳动者占技能 劳动者比重 100 0.69 3.44 17.20 36.01 42.66 技能 劳动者 人数 10650 85.4 423.5 2122 4300 3719 各技术等级劳动者 占技能劳动者 总人数比重 100 0.80 3.98 19.93 40.38 34.92 2004年 2009年 资料来源:课题组:《2010-2020年我国技能劳动者需求预测》,《中国劳 动》2011年12期。 转引自《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2。 表5 2001-2011年部分城市各技术等级和技术职称的求人倍率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劳动者 合计 0.71 0.79 0.88 0.93 0.96 0.96 0.98 0.95 0.91 1.01 1.06 初 级工 0.66 1.13 1.40 1.46 1.52 1.38 1.42 1.20 1.38 1.47 1.45 中 级工 0.71 1.11 1.33 1.48 1.58 1.55 1.50 1.39 1.39 1.48 1.54 高 级工 0.79 1.16 1.42 1.70 2.10 1.76 1.68 1.67 1.57 1.63 1.71 技师 0.64 1.34 1.64 1.87 1.97 2.02 2.31 2.01 1.84 1.87 1.88 高级 技师 0.80 1.44 2.02 2.11 2.11 2.05 2.62 1.93 1.87 1.89 1.76 技术员 0.64 1.15 1.33 1.32 1.32 1.41 1.47 1.5 1.42 1.53 1.53 工程师 0.87 1.45 1.41 1.44 1.52 1.66 1.66 1.56 1.44 1.59 1.60 高级 工程师 0.81 1.06 1.75 1.78 2.07 2.23 2.20 2.29 1.92 1.87 2.34 注:求人倍率为年平均值。 资料来源:根据《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2001-2011)有 关数据计算整理,参见中国人力资源信息网监测中心,http://www.china⁃ job.gov.cn。 转引自《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2。 - 4 -

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 经济学研究 映。作为市场上的劳动力价格信号,相对工资水平的变化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劳动力的供求状况。 从相对工资水平的变化来看,初中及以下教育水平劳动力的相对工资水平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其他 较高学历者的相对工资水平则表现为增加的趋势(岳希明等,2008)。这说明我国对低端劳动力的需 求有减少的趋势,对高端劳动力的需求有增加的趋势。 2.劳动力在城乡、地区、产业之间的流动受阻,制约了经济增长。 户籍及其他制度的限制,劳动力在城乡间、产业间、区域间的的流动受限,限制了经济增长。本 文用相对劳动生产率来衡量劳动力在产业间、地区间的的配置效率。其中劳动生产率用各产业或各 地区的产值除以相应年度各产业、各地区就业人员数量,产值数据用CPI定基指数进行了调整,以 1978年为基期。其中测算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指标包括三次产业GDP、各产业就业人员数量、CP指 数,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测算地区间劳动生产率的指标包括东部、中部、西部GDP、各 地区就业人员数量、C門指数,数据来源于《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其中GDP及就业人员数量只 有全国及分省(直辖市)的数据,在实际计算过程中按照三大区域的划分,用相应省(直辖市)的数据 进行加总得到各区域的数据。 三大产业之间仍存在一定的效率缺口,行业保护限制了劳动力按照边际收益原则在产业间流 动,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效率损失,限制了经济增长。表6描述了中国三大产业劳动生产率情况,按照 二元经济理论,资本积累推动剩余劳动力转向现代部门是一个平滑过程,即剩余劳动力被工业和服 务业部门按照边际收益原则吸收(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2012)。在劳动力资源向工业和服务业 转移过程中,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效率缺口逐表6中国三大产业劳动生产率情况(元/人) 渐缩小,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效率虽有缩小的 相对劳动生产率 趋势,但两者的缺口依然很大,意味着仍有大量 劳动生产率 (第二产业=1)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劳动力没有按照边际收益原则被第二或第三产1783629251291784201407 业吸收,产业间仍存在一些壁垒限制了劳动力的1980110284211752017062 1985823.83723.6309250.22 自由流动,限制了经济增长。 19901300.85569.7491560.23 0.88 三大地域之间存在效率缺口,中部、西部的19534157183971856019065 20004146428087.81952940.15 0.70 劳动生产率仅有东部的一半左右,促进劳动力在206167042490661319033014065 地域间合理流动提高效率的空间很大。表7描述20175265548942|366940.14067 了地域间劳动生产率的情况。在劳动力资源向208128725753531016072 东部和中部转移过程中,中部和东部的效率缺口200121929747806 80.16 0.77 先是有扩大趋势,2007年开始又有了缩小趋势 20101451238578986592500.17 0.77 201175097701152163018077 西部和东部之间也表现出一样的趋势特征,效率2012203211101411835704020083 缺口先是呈现扩大趋势,2007年之后逐渐缩小。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意味着地区间仍存在某些壁垒阻止了劳动力按照边际收益表7地域间的劳动生产率比较(元/人) 原则转移,区域间仍存在一些壁垒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 相对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 东部=1) 动,制约了经济增长。 「东部中部「西部「中部「西部 城乡之间也存在一定效率损失,由于数据限制我们无198010396795|5350064050 法测算城乡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水平,但大量研究表明户籍1901624119518163059050 制度对城市劳动力就业起到了一定保护作用,对农村劳动199526%611302710921048041 力则具有排斥作用(蔡防等,200):在劳动力市场上,劳资205718713032878046040 关系存在着户籍差别城镇职工和农民工在工资保险和工2067873613631932910046042 会参与等方面存在差别其中户口的作用在20%-30%(姚209235415110 先国等,2004)。市场转型虽带来了较多流动机会,但户口数据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

江苏社会科学 2015 年第 3 期 经济学研究 映。作为市场上的劳动力价格信号,相对工资水平的变化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劳动力的供求状况。 从相对工资水平的变化来看,初中及以下教育水平劳动力的相对工资水平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其他 较高学历者的相对工资水平则表现为增加的趋势(岳希明等,2008)。这说明我国对低端劳动力的需 求有减少的趋势,对高端劳动力的需求有增加的趋势。 2. 劳动力在城乡、地区、产业之间的流动受阻,制约了经济增长。 户籍及其他制度的限制,劳动力在城乡间、产业间、区域间的的流动受限,限制了经济增长。 本 文用相对劳动生产率来衡量劳动力在产业间、地区间的的配置效率。其中劳动生产率用各产业或各 地区的产值除以相应年度各产业、各地区就业人员数量,产值数据用CPI 定基指数进行了调整,以 1978年为基期。其中测算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指标包括三次产业GDP、各产业就业人员数量、CPI指 数,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测算地区间劳动生产率的指标包括东部、中部、西部GDP、各 地区就业人员数量、CPI指数,数据来源于《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其中GDP及就业人员数量只 有全国及分省(直辖市)的数据,在实际计算过程中按照三大区域的划分,用相应省(直辖市)的数据 进行加总得到各区域的数据。 三大产业之间仍存在一定的效率缺口,行业保护限制了劳动力按照边际收益原则在产业间流 动,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效率损失,限制了经济增长。表6描述了中国三大产业劳动生产率情况,按照 二元经济理论,资本积累推动剩余劳动力转向现代部门是一个平滑过程,即剩余劳动力被工业和服 务业部门按照边际收益原则吸收(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2012)。在劳动力资源向工业和服务业 转移过程中,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效率缺口逐 渐缩小,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效率虽有缩小的 趋势,但两者的缺口依然很大,意味着仍有大量 劳动力没有按照边际收益原则被第二或第三产 业吸收,产业间仍存在一些壁垒限制了劳动力的 自由流动,限制了经济增长。 三大地域之间存在效率缺口,中部、西部的 劳动生产率仅有东部的一半左右,促进劳动力在 地域间合理流动提高效率的空间很大。表7描述 了地域间劳动生产率的情况。在劳动力资源向 东部和中部转移过程中,中部和东部的效率缺口 先是有扩大趋势,2007年开始又有了缩小趋势; 西部和东部之间也表现出一样的趋势特征,效率 缺口先是呈现扩大趋势,2007年之后逐渐缩小。 意味着地区间仍存在某些壁垒阻止了劳动力按照边际收益 原则转移,区域间仍存在一些壁垒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 动,制约了经济增长。 城乡之间也存在一定效率损失,由于数据限制,我们无 法测算城乡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水平,但大量研究表明户籍 制度对城市劳动力就业起到了一定保护作用,对农村劳动 力则具有排斥作用(蔡昉等,2001);在劳动力市场上,劳资 关系存在着户籍差别,城镇职工和农民工在工资、保险和工 会参与等方面存在差别,其中户口的作用在20%-30%(姚 先国等,2004)。市场转型虽带来了较多流动机会,但户口 表6 中国三大产业劳动生产率情况 (元/人)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第一产业 362.9 471.0 823.8 1300.8 3415.7 4146.4 6704.2 7526.5 9315.4 11262.8 12192.9 14512.3 17856.0 20321.1 第二产业 2512.9 2844.2 3723.6 5569.7 18319.7 28087.8 49306.6 54894.2 62335.9 72495.7 74780.6 85789.8 97770.1 101184.1 第三产业 1784.2 1775.2 3092.5 4915.6 11835.6 19529.4 31963.3 36679.4 45628.6 52353.3 57251.8 65925.0 75216.3 83570.4 第一产业 0.14 0.17 0.22 0.23 0.19 0.15 0.14 0.14 0.15 0.16 0.16 0.17 0.18 0.20 第三产业 0.71 0.62 0.83 0.88 0.65 0.70 0.65 0.67 0.73 0.72 0.77 0.77 0.77 0.83 劳动生产率 相对劳动生产率 (第二产业=1)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表7 地域间的劳动生产率比较 (元/人)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06 2007 2008 东部 1063.9 1442.0 1624.1 2696.1 4392.9 7118.7 7873.6 8594.2 9230.5 中部 679.5 909.8 955.3 1302.7 1934.7 3260.3 3631.9 4095.1 4618.5 西部 535.0 730.0 816.3 1092.1 1612.4 2877.8 3291.0 3725.3 4234.3 中部 0.64 0.63 0.59 0.48 0.44 0.46 0.46 0.48 0.50 西部 0.50 0.51 0.50 0.41 0.37 0.40 0.42 0.43 0.46 劳动生产率 相对劳动生产率 (东部=1) 数据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 - 5 -

中国劳动力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 等级差别以及户口对体制内流动所起的结构性影响依然存在(陆益龙,2008)。这些限制造成了劳动 力的效率损失。 3.经济城镇化,就业未能实现堿镇化,社会保障没有实现全覆盖,劳动力供给结构异化、扭曲,限 制了经济增长。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润滑剂”,在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 我国除了就业制度的分割外,社会保障制度也呈现出分割的状态,不仅城乡之间分割严重,而且不同 性质的部门之间(正规就业部门和非正规就业部门)、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也处于分割状态(赖德胜 等,2005) 社会保障制度的分割首先体现在城乡之间。尽管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处于城镇地区这样一个 大的市场,但两者在岗位获得、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以及经济收入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刑春冰 2008)。他们一般处于更为不利的就业境况中: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低、普遍缺乏社会保障、工资水平 低且时常遭到拖欠、工作环境与劳动保护情况普遍较差(谢勇等,2009)。表8描述了农民工和城镇职 工社会保障的覆盖程度。无论是失业保险、养老保险还是医疗保险,农民工的参保率都很低,参保的 比例分别只有6.5%、12.90%和17.43%,城镇职工参保的比例分别是43.26%、60.76%、62.23%,农民工 与城镇职工参保比例的差距分别达到3676%、47.86%、44.80%,农民工和城镇职工在社会保障的覆盖 程度上存在巨大差距。 表8中国农民工和城镇职工社会保障覆盖程度(%) 这种制度分割同时体现在 不同性质的部门之间。享受社 全体「东部中部西部序业 非国有 会保障的居民主要集中在正规 失业保险116017.157.92 43.45689527599.25 总体养老保险18.1226.0814.0710.7663.3983.7545.931849 就业部门,而非正规部门的就业 医疗保险3455454623.812843808080215003044 失业保险6507901.682.2020.2723.991105.61 人员基本上没有被纳入社会保农民工莽老保险|2%15674014033453230187 障体系。表8描述了不同所有制 医疗保险174320.177.259.5136.263449289715.9 失业保险43.2650.6232.543807468175.7148.1823.16 类型职工社会保障的覆盖程城镇职工养老保险6065705485292670791517286403 度。事业单位、国有单位等正规 就业部门社会保障的覆盖程度数据来源:根据2005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所得。 普遍高于集体单位和非国有单注1非国有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其他类型单位。 位等非正规就业部门。覆盖程度最高的是国有单位,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分别 达到6895%、83.75%、80.21%;覆盖程度最低的是非国有单位(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其他类型 企业),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分别只有9.25%、18.49%、30.44%,国有单位和非国有 单位职工参保比例的差距分别达到597%、65.26%、49.77%,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在社会保障的覆 盖程度上存在巨大差距。农民工主要集中在非正规就业部门,在非国有单位就业的比例占85.05%, 在事业单位和国有单位就业的仅占1.30%、443%。 四、结论 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人口数量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劳动力在一段时间内处 于无限供给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体制的改革,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启动,劳动力要素得到 解放,能够与资本更有效结合,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其中,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以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供 给为载体开始蓬勃发展,在对外开放的进程中,随着要素的全球化配置,拥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供给 形成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人口红利得到更有效的发挥。因而劳动 力的投入不仅形成了我国的巨大优势,也形成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能力。 随着经济不断增长以及人口政策的实施,人口结构的转型已经基本实现,人口红利开始逐渐消

中国劳动力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 等级差别以及户口对体制内流动所起的结构性影响依然存在(陆益龙,2008)。这些限制造成了劳动 力的效率损失。 3. 经济城镇化,就业未能实现城镇化,社会保障没有实现全覆盖,劳动力供给结构异化、扭曲,限 制了经济增长。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润滑剂”,在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 我国除了就业制度的分割外,社会保障制度也呈现出分割的状态,不仅城乡之间分割严重,而且不同 性质的部门之间(正规就业部门和非正规就业部门)、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也处于分割状态(赖德胜 等,2005)。 社会保障制度的分割首先体现在城乡之间。尽管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处于城镇地区这样一个 大的市场,但两者在岗位获得、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以及经济收入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刑春冰, 2008)。他们一般处于更为不利的就业境况中: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低、普遍缺乏社会保障、工资水平 低且时常遭到拖欠、工作环境与劳动保护情况普遍较差(谢勇等,2009)。表8描述了农民工和城镇职 工社会保障的覆盖程度。无论是失业保险、养老保险还是医疗保险,农民工的参保率都很低,参保的 比例分别只有6.5%、12.90%和17.43%,城镇职工参保的比例分别是43.26%、60.76%、62.23%,农民工 与城镇职工参保比例的差距分别达到36.76%、47.86%、44.80%,农民工和城镇职工在社会保障的覆盖 程度上存在巨大差距。 这种制度分割同时体现在 不同性质的部门之间。享受社 会保障的居民主要集中在正规 就业部门,而非正规部门的就业 人员基本上没有被纳入社会保 障体系。表8描述了不同所有制 类 型 职 工 社 会 保 障 的 覆 盖 程 度。事业单位、国有单位等正规 就业部门社会保障的覆盖程度 普遍高于集体单位和非国有单 位等非正规就业部门。覆盖程度最高的是国有单位,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分别 达到68.95%、83.75%、80.21%;覆盖程度最低的是非国有单位(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其他类型 企业),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分别只有9.25%、18.49%、30.44%,国有单位和非国有 单位职工参保比例的差距分别达到59.7%、65.26%、49.77%,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在社会保障的覆 盖程度上存在巨大差距。农民工主要集中在非正规就业部门,在非国有单位就业的比例占85.05%, 在事业单位和国有单位就业的仅占1.30%、4.43%。 四、 结 论 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人口数量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劳动力在一段时间内处 于无限供给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体制的改革,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启动,劳动力要素得到 解放,能够与资本更有效结合,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其中,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以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供 给为载体开始蓬勃发展,在对外开放的进程中,随着要素的全球化配置,拥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供给 形成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人口红利得到更有效的发挥。因而劳动 力的投入不仅形成了我国的巨大优势,也形成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能力。 随着经济不断增长以及人口政策的实施,人口结构的转型已经基本实现,人口红利开始逐渐消 表8 中国农民工和城镇职工社会保障覆盖程度 (%) 总体 农民工 城镇职工 失业保险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全体 11.60 18.12 34.55 6.50 12.90 17.43 43.26 60.76 62.23 东部 17.15 26.08 45.46 7.90 15.67 20.17 50.62 67.09 66.96 中部 7.92 14.07 23.81 1.68 4.09 7.25 32.54 54.88 53.98 西部 7.14 10.76 28.43 2.20 4.03 9.51 38.07 52.92 60.26 事业单位 43.45 63.39 80.80 20.27 34.35 36.26 46.81 67.07 84.24 国有 68.95 83.75 80.21 23.99 34.37 34.49 75.71 91.15 85.88 集体 27.59 45.93 50.00 11.40 23.07 28.97 48.18 72.86 65.22 非国有 9.25 18.49 30.44 5.61 11.87 15.91 23.16 40.03 36.16 区分地区 区分所有制类型 数据来源:根据2005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所得。 注:1、非国有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其他类型单位。 - 6 -

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 经济学研究 失,劳动力成本呈现上涨趋势,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消失;同时伴随着全球化进程中对外贸易产品和产 量的下降,以及全球市场的吸纳能力下降,已有的优势再难以发挥以往对经济的强劲推动作用。 面对新形势,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应的需要改变劳动力结构,充分发挥人口红利的作 用。首先,应该通过新型城市化,消除劳动力在城乡与区域间的流动障碍,促进农民工向市民的转 变,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变不仅可以增加劳动力供给,还可以拉动居民消费, 同时有利于通过城市优质的公共服务提高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劳动力城乡结构 的优化还会推动劳动力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劳动力在产业间与产业内的配置效率,提高我国工业 发展的质量,并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最后,从长远发展来看,还需加大人力资本和教育的投入,提高劳动力的知识水平,通过学术进 步、知识增长、技术消化和创业实现劳动力知识结构升级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保证经济的持续发 参考文献 1.蔡昉、王美艳:《中国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及其政策含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2.蔡昉:《未来的人口红利——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开拓》.〔北京〕《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1期 3.孔泾源:《“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背景、成因举证与中国对策》.〔重庆〕《改革》2011年第10期。 4.陆铭、蒋仕卿:《重构“铁三角”: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改革、收λ分配和经济增长》,〔北京〕《管理世界》2007年第6 期 5陆益龙:《户口还起作用吗—户籍制度与社会分层和流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6.李宝庆、张斌《产业转型升级与劳动力供求:基于江苏省及其地域差异的分析》,〔南京〕《学海》2013年第5期 7.马晓河:《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需求结构演变与产业结构调整》,〔南京〕《宏观经济研究》010年第11期 汤向俊、任保平:《劳动力有限供给、人口转变与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天津〕《南开经济研究》2010年第5 期 9.许鑫:《中国区域劳动生产率存在趋同吗 一个基于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实证研究》,〔天津〕《南开经济研究》 2005年第1期。 10.王德文:《人口低生育率阶段的劳动力供求变化与中国经济增长》,〔北京〕《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1期。 11.魏浩、程琤:《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劳动力市场结构与高端人才战略》.〔北京〕《财贸经济》010年第10期 12.姚先国、赖普清:《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北京〕《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13.岳希明、任若恩:《测量中国经济的劳动投入:1982-2000年》,〔北京〕《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 14.钟水映、李魁:《人口红利、空间外溢与省域经济增长》,〔北京〕《管理世界》010年第4期 15.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路径、效率与潜在增长水平》.〔北京〕《经济研究》2012年第1 16.张车伟:《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及其经济学分析》,〔北京〕《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3期。 17.郑秉文:《“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发展道路——基于国际经验教训的视角》,〔北京〕《中国人口科学》011年第 1期 18. Cai, Fang and Dewen Wang: Chinas Demographic Transition: Implications for Growth, in Garnaut and Song(eds The China boom and Its discontents. Canberra: Asia Pacific Press. 2005 19. Zhong fu-ning, Li Qing, Xiang Jing, Zhu Jing: Economic Growth, Demographic Change and Rural-Urban Migration in China. Joum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12(10): 1884-1895, 2013. 〔责任编辑:天则〕

江苏社会科学 2015 年第 3 期 经济学研究 失,劳动力成本呈现上涨趋势,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消失;同时伴随着全球化进程中对外贸易产品和产 量的下降,以及全球市场的吸纳能力下降,已有的优势再难以发挥以往对经济的强劲推动作用。 面对新形势,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应的需要改变劳动力结构,充分发挥人口红利的作 用。首先,应该通过新型城市化,消除劳动力在城乡与区域间的流动障碍,促进农民工向市民的转 变,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变不仅可以增加劳动力供给,还可以拉动居民消费, 同时有利于通过城市优质的公共服务提高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劳动力城乡结构 的优化还会推动劳动力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劳动力在产业间与产业内的配置效率,提高我国工业 发展的质量,并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最后,从长远发展来看,还需加大人力资本和教育的投入,提高劳动力的知识水平,通过学术进 步、知识增长、技术消化和创业实现劳动力知识结构升级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保证经济的持续发 展。 参考文献 1. 蔡昉、王美艳:《中国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及其政策含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2. 蔡昉:《未来的人口红利——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开拓》,〔北京〕《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1期。 3. 孔泾源:《“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背景、成因举证与中国对策》,〔重庆〕《改革》2011年第10期。 4. 陆铭、蒋仕卿:《重构“铁三角”: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改革、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北京〕《管理世界》2007年第6 期。 5. 陆益龙:《户口还起作用吗——户籍制度与社会分层和流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6. 李宝庆、张斌:《产业转型升级与劳动力供求:基于江苏省及其地域差异的分析》,〔南京〕《学海》2013年第5期。 7. 马晓河:《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需求结构演变与产业结构调整》,〔南京〕《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第11期。 8. 汤向俊、任保平:《劳动力有限供给、人口转变与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天津〕《南开经济研究》2010年第5 期。 9. 许鑫:《中国区域劳动生产率存在趋同吗?——一个基于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实证研究》,〔天津〕《南开经济研究》 2005年第1期。 10. 王德文:《人口低生育率阶段的劳动力供求变化与中国经济增长》,〔北京〕《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1期。 11. 魏浩、程琤:《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劳动力市场结构与高端人才战略》,〔北京〕《财贸经济》2010年第10期。 12. 姚先国、赖普清:《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北京〕《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13. 岳希明、任若恩:《测量中国经济的劳动投入:1982-2000年》,〔北京〕《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 14. 钟水映、李魁:《人口红利、空间外溢与省域经济增长》,〔北京〕《管理世界》2010年第4期。 15.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路径、效率与潜在增长水平》,〔北京〕《经济研究》2012年第1 期。 16. 张车伟:《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及其经济学分析》,〔北京〕《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3期。 17. 郑秉文:《“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发展道路——基于国际经验教训的视角》,〔北京〕《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 1期。 18. Cai,Fang and Dewen Wang: China’s Demographic Transition: Implications for Growth,in Garnaut and Song(eds.) The China Boom and Its Discontents. Canberra: Asia Pacific Press, 2005. 19. Zhong fu-ning, Li Qing, Xiang Jing , Zhu Jing: Economic Growth, Demographic Change and Rural-Urban Migra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12(10):1884-1895, 2013. 〔责任编辑:天 则〕 - 7 -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