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天津开放大学:《国际金融与贸易》课程教学资源(辅导讲义)第7章 资本国际流动概述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7,文件大小:47.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七章资本国际流动概述辅导 2014年2月22日 各位同学老师:大家好!你可根据白己的实际情况选释到览内容。 第一部分基本知识要求 了解资本流动、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国际慰货租凭、政府货款等概念:拿握货木国际流动的 形式:领会货木国乐流动的经济动机和制约因素:理解货本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 第二部分本章重、难点问题辅导 一、资本国际流动的概念与形式 质本围际流动:是指废本从一个围家向另一国家的运动。从宽本输出国看,反应在国际收支平 衡表中包括该国的私人、企业、团体或政府在国外用有债券、股票、土地、建筑或设备的所有权, 银行存款等货产。包括国际直接授货、国际间接投资和国际信贷等。 货本国际流动按期限可分为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 长期资本流动新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宽本的药国流动,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国际间接授货和国际 信贷。 短期资本流动香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竖本跨国流动,包括智时性的相互信贷,存款、购买一年到 期的汇票及债券等,资本国际流动按投宽主体又可分为私人国际投资与政府国际授货。国际金脸机 构的货款一般列入政府国际投资内。私人国际授贤一般是为了取得利息或利润,政府国际投资常常 有政治、外交、军事等其他目的。 (一)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发生在一国公民取得在其它国家经济活动的管理控制权时。它不仅是一种单纯的 围际间资本流动,而且常常件面着如机器成半成品等有形产及专利权,专有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无 形资产的国际间转移。作为国际直接投宽的站果,既不需要有经济学意义上的授魔甚至也不需要国 家之间的净爱金转移发生 国际直接投资比较明确的定文是一国的私人贤本或坐断集团在国外投资开办企业,并取得该企 业的经营管理权。其主要形式有: 1,收南外国企业的股粉达到用有实际控制权的比例: 2、在国外建立新企业,又被称为绿地投贤,新企业可以采用验蹙、合贤和合作等形式: 3、利润再投隆。这种方式实际上并无资本流出减流入。 (二)国际间接投资 国际间接投资即国际证券投魔。是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发行和买卖证券所形成的资本国际流动。 包括一国个人公民或地们的代理机构购买由其它国家的个人公民、公司、银行、政府以及一些国际

1 第七章资本国际流动概述 辅导 2014 年 2 月 22 日 各位同学老师:大家好!你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浏览内容。 第一部分 基本知识要求 了解资本流动、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国际融资租赁、政府贷款等概念;掌握资本国际流动的 形式;领会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动机和制约因素;理解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 第二部分 本章重、难点问题辅导 一、资本国际流动的概念与形式 资本国际流动: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向另一国家的运动。从资本输出国看,反应在国际收支平 衡表中包括该国的私人、企业、团体或政府在国外拥有债券、股票、土地、建筑或设备的所有权, 银行存款等资产。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和国际信贷等。 资本国际流动按期限可分为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 长期资本流动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本的跨国流动,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和国际 信贷。 短期资本流动指期限在一年以内的资本跨国流动,包括暂时性的相互信贷、存款、购买一年到 期的汇票及债券等。资本国际流动按投资主体又可分为私人国际投资与政府国际投资。国际金融机 构的贷款一般列入政府国际投资内。私人国际投资一般是为了取得利息或利润,政府国际投资常常 有政治、外交、军事等其他目的。 (一)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发生在一国公民取得在其它国家经济活动的管理控制权时。它不仅是一种单纯的 国际间资本流动,而且常常伴随着如机器或半成品等有形资产及专利权,专有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无 形资产的国际间转移。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结果,既不需要有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甚至也不需要国 家之间的净资金转移发生。 国际直接投资比较明确的定义是一国的私人资本或垄断集团在国外投资开办企业,并取得该企 业的经营管理权。其主要形式有: 1、收购外国企业的股份达到拥有实际控制权的比例; 2、在国外建立新企业,又被称为绿地投资,新企业可以采用独资、合资和合作等形式; 3、利润再投资,这种方式实际上并无资本流出或流入。 (二)国际间接投资 国际间接投资即国际证券投资,是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发行和买卖证券所形成的资本国际流动。 包括一国个人公民或他们的代理机构购买由其它国家的个人公民、公司、银行、政府以及一些国际

金融组织发行的非控制头寸股权,镜券和现金有价证券的行为。证券授宽与直接授资的区别在于, 证券投资的目的是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获利,。而不是企业的经营利洞,证券投贤者并不遍求用有企业 的控制权。 二、资本因际流动的经济动机 在解释货本国际流动的经济动机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和世界银行提出了推动一拉动因素说, 所谓鉴动因煮,主要是指国际金脓领域的结构性变化和圆期性发展,促使投资者进行资产多样化组 合,在全環宽本市场追求更高利益。所谓拉动因素,主要指实体经济因素,宏观经济致策、结构调 整政策以及政治等非经济因素。无论怎样一种解释,资本国际流动都靓离不了吉典的以及大多数后 来学者的程定:封更高收盈率的无止境迫逐。 (一)国际直接授资的经济动机 在进·步分析贷本为小流动的经济动机时,有必要将国体直接投资与国海证券投资的动机作一 明确的区分。前者是因为国内企业需要到国外市场与供应来惠地开发和推广他们的诸如专利、技术、 商标等,必然受到国外经济环境,经济政策,要素成本等因素影响,类叙于前面所称的推动因素。 具体说来。有如下一线经济动因: 1。各国宏观经济的增长及经济实力的相对变动,授货者需要寻求更广阔的市场。由于一些地区 利盒集团化和贸易保护主文拍头,为了绕过贸易障母,需要采用直接授赏手段。国内产品趋于饱和 时,也需要开臂国外市场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一些技术实力凿的科技开发公司,由于国内产品市场 成长慢,面科技产品的品种更新和技术升缓快,迫于压力,需要通过国际直接投资转移技术优劳。 2.国际商品贸导和服务贸易的迅速增长,要求更大线模的国际直接投资作为服务和引导。国 际直接投贤建立的企业柱往也都是出口型企业,在投资的初期往往并没有明确的长期目标。只是希 望参与东道国合作经营,在为本企业在国外开拓了新的成长点后,会进一步吸引更大规模的投资, 围际直接授宽有一种“白增强”的倾向。 3。各国为吸引国际直接授货,纷粉欧松资本管制,金雅自由化和经济自由化的浪潮增大了国际 资本直接授货的利澜空间。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资本管制的逐步皮松,推动了国际直接 投资在发展中国家的大规模涌入。世界银行1997年在评估一国金胜货本国际化程度时,选用的三个 指标中的国际直接投资指标显示,发展中国家触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加强了。 (二)国际间接投资的经济动机 与围际直接授班不同,国际阿接投蹙对宏观经济条件下的复期摆动更为敏感,它是敏锐变动的 组合魔本流。国际间接投魔的经济动机也可以分为资产多样化组合、全球套利活动以及魔本市场的 结构性变化三个推动因素: 1。国际范围内的贤本资产组合授货。由于国家间金聪资本收数率的差异性,不同国家和地区的 资本市场风险程度的差异性以及不同资本市场的效率差异都会促成国际何接授赏大规模葡动,这是 资本逐利性的木质使然。近十几年来亚洲新兴市场吸引着大量的做美国际间接投魔,有关国际阿接 投资的组合投资理论是由马尔科推茨(rk0w1t2,1952》与托我(Tobin,1958)在50年代发展起 2

2 金融组织发行的非控制头寸股权、债券和现金有价证券的行为。证券投资与直接投资的区别在于, 证券投资的目的是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获利,而不是企业的经营利润,证券投资者并不追求拥有企业 的控制权。 二、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动机 在解释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动机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和世界银行提出了推动—拉动因素说。 所谓推动因素,主要是指国际金融领域的结构性变化和周期性发展,促使投资者进行资产多样化组 合,在全球资本市场追求更高利益。所谓拉动因素,主要指实体经济因素、宏观经济政策、结构调 整政策以及政治等非经济因素。无论怎样一种解释,资本国际流动都脱离不了古典的以及大多数后 来学者的假定:对更高收益率的无止境追逐。 (一) 国际直接投资的经济动机 在进一步分析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动机时,有必要将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证券投资的动机作一 明确的区分。前者是因为国内企业需要到国外市场与供应来源地开发和推广他们的诸如专利、技术、 商标等,必然受到国外经济环境,经济政策,要素成本等因素影响,类似于前面所称的推动因素。 具体说来,有如下一些经济动因: 1.各国宏观经济的增长及经济实力的相对变动,投资者需要寻求更广阔的市场。由于一些地区 利益集团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为了绕过贸易障碍,需要采用直接投资手段。国内产品趋于饱和 时,也需要开辟国外市场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一些技术实力强的科技开发公司,由于国内产品市场 成长慢,而科技产品的品种更新和技术升级快,迫于压力,需要通过国际直接投资转移技术优势。 2.国际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的迅速增长,要求更大规模的国际直接投资作为服务和引导。 国 际直接投资建立的企业往往也都是出口型企业,在投资的初期往往并没有明确的长期目标,只是希 望参与东道国合作经营,在为本企业在国外开拓了新的成长点后,会进一步吸引更大规模的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有一种“自增强”的倾向。 3.各国为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纷纷放松资本管制,金融自由化和经济自由化的浪潮增大了国际 资本直接投资的利润空间。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资本管制的逐步放松,推动了国际直接 投资在发展中国家的大规模涌入。世界银行 1997 年在评估一国金融资本国际化程度时,选用的三个 指标中的国际直接投资指标显示,发展中国家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加强了。 (二)国际间接投资的经济动机 与国际直接投资不同,国际间接投资对宏观经济条件下的短期摆动更为敏感,它是敏锐变动的 组合资本流。国际间接投资的经济动机也可以分为资产多样化组合、全球套利活动以及资本市场的 结构性变化三个推动因素。 1.国际范围内的资本资产组合投资。由于国家间金融资本收益率的差异性,不同国家和地区的 资本市场风险程度的差异性以及不同资本市场的效率差异都会促成国际间接投资大规模流动,这是 资本逐利性的本质使然。近十几年来亚洲新兴市场吸引着大量的欧美国际间接投资。有关国际间接 投资的组合投资理论是由马尔科维茨(Markowitz, 1952)与托宾(Tobin,1958)在 50 年代发展起

来的。投资者按照最大化效用的方式寻找将他们的财富分布于不同的可用资产之间的方法。 2。国际范围内的授货套利活动。按理有效市场的理论,如果国际金融市场是完全竞争和强有效 的,货本市场将不存在套利机会,各种金购资产的平均收益率为零。现实中这样的“无摩擦行为” 假设是不成立的,弗莱明(J,.F1em,1962》和蒙代尔(R.A,Mundell,.198)认为。两国 之间一定的刊率差别会导致套利活动的发生并引起一定的连续资本流。这就是有名的“资本项目的 流动理论”。在这一理论中明确地引入了这样的观点:大多数资产的收益要经受风险而不可能完全 预测。这也就为国际范围内的资本创迹了投资套利的机会。 3,国际间接投资的“自增强”顿向。国际金脸市场和技术基础的结构性变动,使围际间接授货 的自增强顿向更加明显,正券投资带有越来越大的“放大效应”。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 股票股权市场和金隐行生品市场上,各种金融品种之间的脸合,借助于期货期权的保险金体系推动 了国际间接投资规模的迅猛发展。金融资本、金能机构、金融市场存在形式的电子化和网络化也大 大提高了运作的效率。 三、资本国际流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自从工业革命以米,世界上共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魔本流动浪潮,而每一次浪湘都对世界经济 格同产生重大影响,资木国际流动也与一些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的兴起和发达国家经济劳力的扩张 密切相关,这在某种程度上被历史学家称为非正式霸权。 (一)1870-1914年间的第一次浪潮 货本国际道动的历史与中世纪晚用银行业的出见一样年代久远。佛罗伦萨银行家贷款给英国王 室(1339年受德华三世拒绝隆还债务),17世纪和18世纪欧洲特许公司的直接投资包括钓骑·劳 (Jchn)等授机性的密西西比计划(17171720年)。不过大规棱的货本国际流动还是在18世 纪70年代后才开始,并在英国的工业革命后撤起了第一轮浪湘。 1870一1914年间英国对外贷款净额从1770一1820年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提高到%。在后期 金本位制的角盛时期,第一个资本国际流动的伟大时代出现,英国是这次资本输出滚潮的主体。北 美洲、拉丁美洲和澳大利重是英国资本的主要输入随区,流入的货本以证券授资为主,基本用于货 源开发和基础建设。法国和德国也在东藏、北欧、中东和洲大量输入蹙本,主要用于弥补有关国 家的财政缺口。 由于基础设施投资机会长期液动的“库兹涅茨周期”,这一时期主要流向社会公共事业的铁溶, 电车轨道建设等。投资的方式主要是证券投资面不是公可或官方途径米迷行。从英国的经验米看, 国外证券授货的实际回报尽管从1870到1914年在长期下降,但仍高于国内证券的实际日报。第一 次浪潮以19]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宜告结束,英国在战争中元气大伤,而美国都得到了修养生 息的机会,使得美国逐渐取代英国成为最大的贤本输出国。 (二)20世纪70年代早期一1982年的第二次浪海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经济经历了前凄,贤本国际流动的模式和重要性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中心从英国到美国的转移。长期贷本外流减少,反陕了美国在1949一1969

3 来的。投资者按照最大化效用的方式寻找将他们的财富分布于不同的可用资产之间的方法。 2.国际范围内的投资套利活动。按照有效市场的理论,如果国际金融市场是完全竞争和强有效 的,资本市场将不存在套利机会,各种金融资产的平均收益率为零。现实中这样的“无摩擦行为” 假设是不成立的,弗莱明(J. M. Fleming, 1962)和蒙代尔(R. A. Mundell, 1968)认为,两国 之间一定的利率差别会导致套利活动的发生并引起一定的连续资本流。这就是有名的“资本项目的 流动理论”。在这一理论中明确地引入了这样的观点:大多数资产的收益要经受风险而不可能完全 预测,这也就为国际范围内的资本创造了投资套利的机会。 3.国际间接投资的“自增强”倾向。国际金融市场和技术基础的结构性变动,使国际间接投资 的自增强倾向更加明显,证券投资带有越来越大的“放大效应”。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 股票股权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上,各种金融品种之间的融合,借助于期货期权的保险金体系推动 了国际间接投资规模的迅猛发展。金融资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存在形式的电子化和网络化也大 大提高了运作的效率。 三、资本国际流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上共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资本流动浪潮,而每一次浪潮都对世界经济 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资本国际流动也与一些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的兴起和发达国家经济势力的扩张 密切相关,这在某种程度上被历史学家称为非正式霸权。 (一)1870-1914 年间的第一次浪潮 资本国际流动的历史与中世纪晚期银行业的出现一样年代久远。佛罗伦萨银行家贷款给英国王 室(1339 年受德华三世拒绝偿还债务),17 世纪和 18 世纪欧洲特许公司的直接投资包括约翰·劳 (John Law)等投机性的密西西比计划(1717~1720 年)。不过大规模的资本国际流动还是在 18 世 纪 70 年代后才开始,并在英国的工业革命后掀起了第一轮浪潮。 1870~1914 年间英国对外贷款净额从 1770~1820 年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1%提高到 5%。在后期 金本位制的鼎盛时期,第一个资本国际流动的伟大时代出现,英国是这次资本输出浪潮的主体。北 美洲、拉丁美洲和澳大利亚是英国资本的主要输入地区,流入的资本以证券投资为主,基本用于资 源开发和基础建设。法国和德国也在东欧、北欧、中东和非洲大量输入资本,主要用于弥补有关国 家的财政缺口。 由于基础设施投资机会长期波动的“库兹涅茨周期”,这一时期主要流向社会公共事业的铁路, 电车轨道建设等。投资的方式主要是证券投资而不是公司或官方途径来进行。从英国的经验来看, 国外证券投资的实际回报尽管从 1870 到 1914 年在长期下降,但仍高于国内证券的实际回报。第一 次浪潮以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宣告结束,英国在战争中元气大伤,而美国都得到了修养生 息的机会,使得美国逐渐取代英国成为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二)20 世纪 70 年代早期~1982 年的第二次浪潮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经济经历了崩溃,资本国际流动的模式和重要性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中心从英国到美国的转移。长期资本外流减少,反映了美国在 1949~1969

年间经常项目的衰喝。在美国主导下的金贻管制和公司管理带有明显的政治意图,货本外流的私人 途径和官方途径有很强的关联性,早期货本进口国持有的流动性债务储备的趋势减弱,货本进口国 通过产品出口和进口替代支付外货利息受到限制,支付问题开始显露。 0年代的石油意机使中东产油围家积累了大笔石油美元,这些货本又流回到西方银行,再从西 方恨行流入重洲和拉丁美洲。总额的为1600多亿美元,这一阶段资本国际流动的结果是亚洲“四小 龙”的经济起飞和巴西等国0年代的经济“奇迹”。 在美国,作随着断断续续的国际能源危机、经济周期性波动以及收入从对外授资向都些持有持 续性贸易顺差的国家转移,经常项口和相应的长期荧本流动再次出现。加上金聪管制的收松,海外 离岸金融中心纷物建立,金验中介投资远速族复,这一过程的黑积迹域了1982年的拉丁美洲的债务 危机。第二次资本浪湘消退。 在此期间,美国作为长期资本的提供者成了长期资本速口国,同时继续借短期债务。美元以外 外汇储备的多元化,特别是日元在亚洲的地位,一定程度上重建了国际金避调解机制,世界经济中 美国霸主地位削弱。 拉丁美洲债务危机静致了80年代中期魔本从发展中国家外流,但后半期亚洲各国家宏观经济明 显好转,金胞自由化进程加快,仍有钓1000亿美元的私人货本流入了发展中国家其中主要是亚洲, 中国在吸引外资上初见成效。从198~1989年,吸引国外私人宽本钓T⑩亿美元,其中国际直接投 资的600亿美元,不过,其中的500亿美元国际直接投货都是来白于港、澳、台地区。 (三)90年代以来的第三次浪湖 9年代以来,资本国际流动突然转向,授衡的重点重新转向发展中国家。一方面是发达国家经 济的周期性被动,处于经济的调整期低容,而发展中国家积极的结构性改革和宏观经济形势看好也 吸引了大批的资本进入,这次货本国际流动的浪灌在经历了金脓危机的暂时性挫折后仍是方兴未艾, 资本流动规模已经达到了上万亿美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金购市场的不断开放以及对资本流动 的控制不断放松。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为了在世界意围内取得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纷勤向条件良 好的发展中国家转移部分生产能力。同时,发达国家的机构投资者,如共同基金、养老基金、失业 保险基金和对冲基金等急逸影张,基金管理人出于分收风险和寻求高收益的雷要,将一部分资金投 入新兴市场:各种金慰行生工具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也大大便利了国际证券投资的发展。 对发展中国家米说,大规模的私人觉本流动既带米了空前的机遇,又蕴含着很大的风险,受发 达国家大规模直接投资的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已成为世界生 产和消费统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发达国家的证券投资促进了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市场的发育,使资 本输入国获得了宝贵的外汇直接融资,同时也使西方资本主幸了一些新兴市场的沉浮。中国在此次 浪潮中吸收的外资以直接投资为主,其次为对外发行衡券,龈行贷款和股票避资。若从1978年算起, 我国累利用外资己超过000亿美元(包括己还的外情)。应当说,我国适时地抓住了机遇,成为 第四次湖的弄潮儿。而这次浪海产生的最直接结果是中国的迅速妮起。 四、资本国际流动对输出国的经济效应

4 年间经常项目的衰竭。在美国主导下的金融管制和公司管理带有明显的政治意图,资本外流的私人 途径和官方途径有很强的关联性,早期资本进口国持有的流动性债务储备的趋势减弱。资本进口国 通过产品出口和进口替代支付外债利息受到限制,支付问题开始显露。 70 年代的石油危机使中东产油国家积累了大笔石油美元。这些资本又流回到西方银行,再从西 方银行流入亚洲和拉丁美洲,总额约为 1600 多亿美元,这一阶段资本国际流动的结果是亚洲“四小 龙”的经济起飞和巴西等国 70 年代的经济“奇迹”。 在美国,伴随着断断续续的国际能源危机、经济周期性波动以及收入从对外投资向那些持有持 续性贸易顺差的国家转移,经常项目和相应的长期资本流动再次出现。加上金融管制的放松,海外 离岸金融中心纷纷建立,金融中介投资迅速恢复,这一过程的累积造成了 1982 年的拉丁美洲的债务 危机。第二次资本浪潮消退。 在此期间,美国作为长期资本的提供者成了长期资本进口国,同时继续借短期债务。美元以外 外汇储备的多元化,特别是日元在亚洲的地位,一定程度上重建了国际金融调解机制,世界经济中 美国霸主地位削弱。 拉丁美洲债务危机导致了 80 年代中期资本从发展中国家外流,但后半期亚洲各国家宏观经济明 显好转,金融自由化进程加快,仍有约 1000 亿美元的私人资本流入了发展中国家其中主要是亚洲。 中国在吸引外资上初见成效,从 1978~1989 年,吸引国外私人资本约 700 亿美元,其中国际直接投 资约 600 亿美元,不过,其中的 500 亿美元国际直接投资都是来自于港、澳、台地区。 (三)90 年代以来的第三次浪潮 90 年代以来,资本国际流动突然转向,投资的重点重新转向发展中国家。一方面是发达国家经 济的周期性波动。处于经济的调整期低谷。而发展中国家积极的结构性改革和宏观经济形势看好也 吸引了大批的资本进入。这次资本国际流动的浪潮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暂时性挫折后仍是方兴未艾, 资本流动规模已经达到了上万亿美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以及对资本流动 的控制不断放松。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为了在世界范围内取得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纷纷向条件良 好的发展中国家转移部分生产能力。同时,发达国家的机构投资者,如共同基金、养老基金、失业 保险基金和对冲基金等急速膨胀,基金管理人出于分散风险和寻求高收益的需要,将一部分资金投 入新兴市场。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也大大便利了国际证券投资的发展。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大规模的私人资本流动既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又蕴含着很大的风险。受发 达国家大规模直接投资的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已成为世界生 产和消费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发达国家的证券投资促进了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市场的发育,使资 本输入国获得了宝贵的外汇直接融资,同时也使西方资本主宰了一些新兴市场的沉浮。中国在此次 浪潮中吸收的外资以直接投资为主,其次为对外发行债券、银行贷款和股票融资。若从 1978 年算起, 我国累利用外资已超过 5000 亿美元(包括已偿还的外债)。应当说,我国适时地抓住了机遇,成为 第四次浪潮的弄潮儿。而这次浪潮产生的最直接结果是中国的迅速崛起。 四、资本国际流动对输出国的经济效应

国首过去的0世纪,全球化浪海己经越米越明显地显示出来它所具有的特征。开放的世界轻济 体中各国是紧密相连的,鬓本的国际流动是一条将各国密切眼系在一起的细带。它不仅影响到国际 经济肤序和世界经济格局,也切实地影响到资本输出国和资本输入国的经济形态,产生显著效型, 对资本输出国面言,赏本国际流动最重要的页献是为本国的闲置资源找到了重新配置的空间。 资本国际流动是依据利整单则进行的,即货本从收益低的地区流向收益高的地区,从资潭配置的常 态米看,收益的高低是与货源的解缺程度相关的。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 发展中围家之间的要素章质是不尽相同的,资本国际流动实际上起到了在国际何调剂资本余缺的作 用。尤其是对大多数的发达国家面言,鬓本是大量富余的,而劳动力成本很昂贵,通过白发展中国 家的货本输出获取了丰厚的利润目报。 发达国家在输出资本的同时,往往伟随着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缓换代,在本国已经成为“夕阳 产晶”或者“夕阳产业”,在国外却可以找到足够的市场需求空间。延长了产晶寿命和产业生存空 间。即便是在本国喇刚处于发履阶段的产业,通过货本输出件随的产品贸易,也可以为自己的产品 迅速打开国际市场,并占据足够份额,从而赢得有利位置。资本输出过利用资本优势,通过独隆, 控胶等方式可以控制东道国的某些产品生产和产业爱展,并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获取超幅雾断利润。 这样就可以按照白己的意志主宰世界范围的国际分工,并靶这种分工尽量引向对白己有利的途径上, 五、资本国际流动对输入国的经济效应 发展中国家要实联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需要授入巨餮宽木,其中大多数米自于国内储蓄 的积累。但是,在管理有方的发展中国家。投货国报股实,可望利用全球各地的贷本来补充本国货 本不足。这些资本的进入对发展中国家是有益的补充。对跨国公司产品来说,发展中国家也是增长 最快的市场。随着这些市场的扩展。它们将吸引日益增加的外国直接授赏。们是,发展中国家的政 府必须采取措嫩去吸引这类投资,因为它们不会白动到来,对国际投资者而言,他们更凰意把资本 投向政策稳定、不确定因素少的发达围家。 曾经有的国家政府宁愿举债也不易意进行股本慰资或接受国际直接投货。着既是因为它门不想 让外国势力挖制经济的主要部门,也是因为国内主要公可的产权所有者害的丧失控制权。目前这种 观点正在转变,因为各国都认识到,国际直接授资不仅蓓来资本,而且带来技术、管理经验、市场 准入和组织才能。对金融动荡的最置发展的研究集中探讨了某些私人资本流动的起伏波动及其促成 环境动荡不安和损害经济发展的方式。分析19952000年的情况可以看到。国际直接投资的波动较 小,不像商业银行货款和国际证券投资流量那样大起大落。发展中国家利用国际直接投隆侧激了陆 理位置优越的国家的出口拉动型经济增长。中国,巴西、墨西哥、波兰在吸引国际直接授货上走在 了发展中国家前面。也促成了这些国家经济的远延增长,尤其是中国速度是令世界藏日的: 货本国际流动对资本输入国面言,并不总是意味着福音,也常常造成一国经济动荡。当资本流 动的方向、规枫和结构也中背离该国的实体经济的要求时,资源配置的效率瓷会受到碳坏。而且由 于金验创新浪潮不斯,大量金融衔生产品出现,金购市场的资金放大动能大大提高了,当破坏性的 资本流入和流出时,其冲击力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性一国即梗健康的轻济、金脸体系陷于训凌。固 5

5 回首过去的 20 世纪,全球化浪潮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来它所具有的特征。开放的世界经济 体中各国是紧密相连的,资本的国际流动是一条将各国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它不仅影响到国际 经济秩序和世界经济格局,也切实地影响到资本输出国和资本输入国的经济形态,产生显著效应。 对资本输出国而言,资本国际流动最重要的贡献是为本国的闲置资源找到了重新配置的空间。 资本国际流动是依据利益原则进行的,即资本从收益低的地区流向收益高的地区。从资源配置的常 态来看,收益的高低是与资源的稀缺程度相关的。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是不尽相同的,资本国际流动实际上起到了在国际间调剂资本余缺的作 用。尤其是对大多数的发达国家而言,资本是大量富余的,而劳动力成本很昂贵,通过向发展中国 家的资本输出获取了丰厚的利润回报。 发达国家在输出资本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在本国已经成为“夕阳 产品”或者“夕阳产业”,在国外却可以找到足够的市场需求空间。延长了产品寿命和产业生存空 间。即便是在本国刚刚处于发展阶段的产业,通过资本输出伴随的产品贸易,也可以为自己的产品 迅速打开国际市场,并占据足够份额,从而赢得有利位置。资本输出过利用资本优势,通过独资、 控股等方式可以控制东道国的某些产品生产和产业发展,并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获取超额垄断利润。 这样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主宰世界范围的国际分工,并把这种分工尽量引向对自己有利的途径上。 五、资本国际流动对输入国的经济效应 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需要投入巨额资本,其中大多数来自于国内储蓄 的积累。但是,在管理有方的发展中国家,投资回报殷实,可望利用全球各地的资本来补充本国资 本不足。这些资本的进入对发展中国家是有益的补充。对跨国公司产品来说,发展中国家也是增长 最快的市场。随着这些市场的扩展,它们将吸引日益增加的外国直接投资。但是,发展中国家的政 府必须采取措施去吸引这类投资,因为它们不会自动到来,对国际投资者而言,他们更愿意把资本 投向政策稳定、不确定因素少的发达国家。 曾经有的国家政府宁愿举债也不愿意进行股本融资或接受国际直接投资。着既是因为它们不想 让外国势力控制经济的主要部门,也是因为国内主要公司的产权所有者害怕丧失控制权。目前这种 观点正在转变,因为各国都认识到,国际直接投资不仅带来资本,而且带来技术、管理经验、市场 准入和组织才能。对金融动荡的最近发展的研究集中探讨了某些私人资本流动的起伏波动及其促成 环境动荡不安和损害经济发展的方式。分析 1995-2000 年的情况可以看到,国际直接投资的波动较 小,不像商业银行贷款和国际证券投资流量那样大起大落。发展中国家利用国际直接投资刺激了地 理位置优越的国家的出口拉动型经济增长,中国、巴西、墨西哥、波兰在吸引国际直接投资上走在 了发展中国家前面,也促成了这些国家经济的迅猛增长,尤其是中国速度是令世界瞩目的。 资本国际流动对资本输入国而言,并不总是意味着福音,也常常造成一国经济动荡。当资本流 动的方向、规模和结构也中背离该国的实体经济的要求时,资源配置的效率就会受到破坏。而且由 于金融创新浪潮不断,大量金融衍生产品出现,金融市场的资金放大动能大大提高了,当破坏性的 资本流入和流出时,其冲击力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使一国即便健康的经济、金融体系陷于崩溃。固

定汇率制下,资本国际流动加大了资本输入国推持固定汇率水平的负担,当市场上出现本币升值或 者贬值的持续预期时。由于存在大量的贷本国际流动政府的“反向操作”行动线更加困雄了。在浮 动汇率制下,资本国际流动也加大了汇率被动的频率和幅度,贷本流动性的提高、流动方式多样, 使汇率的波动,特别是短期的波动更加难以把握,作为资本的输入国在这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面临 的金验风险也显著增大了。 六、当代资本国际流动的主要特征 (一)国际投资主体多元化 1、国际投资主体国制多元化 2、名人投资主体唱主角 (二)区位和部门配置结构的变化 1,区位配置结构的变化 2、都门配置结构的变化 (三)粗明资本国际流动的影雀 短期资本是指期限为一年或一年以下的资本,短期资本国际流动的形式非常多样,现金、活期 存款以及其他短期金融资产的交易。如国库券、复期公司债券、商业票据。银行汇票以及投机性的 股票交易等。从性质上看,短期隆本国际流动主要有四种类型: 其一,贸易资金的流动。是与国际贸号结算有关的短期资金胞通。其二,套利性资金的流动, 包括套汇和抛补套利两种。其三,保值性贵金流动,是香避险性货金流动或者贤本外遮。其四,投 机性宽金流动。是指利用围际市场上的汇率、金融宽产的价格波动进行交从中车利的短期资本流动。 在说到短期废本国际流动的膨张时一般都是指授机性资本的流动的隧张, 本章练习题: 通过对上述重连点问遥的学习,保可以进行一下自我测试,如果保能够正确完成下面的题目, 说明你对本章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一、判断题 1,国际金跑机构的贷款一般列入政府围际投资内。( 2.政府国际投资的日的一最是为了取得利息和利润。( 3.魔本国际流动的经济动机是对更高收益率的无止境追正。《 4.一直以米,资本国际流动中充当主角的都是发展中国家。《 5.贤本国际流动是依据利益原则速行的。( 6对责本国际流动的制的最为直接的是提高利率。( 7,90年代以来,晓本国际流动突然转向、授密的重点转向发达国家。() 8.在发生金慰危机时,宽本流动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是逆转( 9.隆本国际流动的根源在于资本逢利性的本质。(

6 定汇率制下,资本国际流动加大了资本输入国维持固定汇率水平的负担,当市场上出现本币升值或 者贬值的持续预期时,由于存在大量的资本国际流动政府的“反向操作”行动就更加困难了。在浮 动汇率制下,资本国际流动也加大了汇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资本流动性的提高、流动方式多样, 使汇率的波动,特别是短期的波动更加难以把握,作为资本的输入国在这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面临 的金融风险也显著增大了。 六、 当代资本国际流动的主要特征 (一)国际投资主体多元化 1、国际投资主体国别多元化 2、私人投资主体唱主角 (二)区位和部门配置结构的变化 1、区位配置结构的变化 2、部门配置结构的变化 (三)短期资本国际流动的膨胀 短期资本是指期限为一年或一年以下的资本。短期资本国际流动的形式非常多样,现金、活期 存款以及其他短期金融资产的交易,如国库券、短期公司债券、商业票据,银行汇票以及投机性的 股票交易等。从性质上看,短期资本国际流动主要有四种类型: 其一,贸易资金的流动,是与国际贸易结算有关的短期资金融通。其二,套利性资金的流动, 包括套汇和抛补套利两种。其三,保值性资金流动,是指避险性资金流动或者资本外逃。其四,投 机性资金流动,是指利用国际市场上的汇率、金融资产的价格波动进行交从中牟利的短期资本流动。 在说到短期资本国际流动的膨胀时一般都是指投机性资本的流动的膨胀。 本章练习题: 通过对上述重难点问题的学习,你可以进行一下自我测试,如果你能够正确完成下面的题目, 说明你对本章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一、判断题 1.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一般列入政府国际投资内。( ) 2.政府国际投资的目的一般是为了取得利息和利润。( ) 3.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动机是对更高收益率的无止境追逐。( ) 4.一直以来,资本国际流动中充当主角的都是发展中国家。( ) 5.资本国际流动是依据利益原则进行的。( ) 6.对资本国际流动的制约最为直接的是提高利率。( ) 7.90 年代以来,资本国际流动突然转向、投资的重点转向发达国家。( ) 8. 在发生金融危机时,资本流动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是逆转( ) 9.资本国际流动的根源在于资本逐利性的本质。( )

二、单项选弄愿 1.国际直接投资折要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马克雀茨B.托宾C.郑宁D.蒙代尔 2.国际间接投资即国际()授宽 A.股票B,债券C.证券D.股权 3,班本国际流动更多采取的是《》形式 A.固定利率债界B。浮动利率贷款C.图定利率贷款D。浮动利半债界 三,多项选释愿 1.金触创新的范畸应该包括( A。新的金融工具B,新的金慰机构C,新的交易技术D。新的金脸制度 E。新的金融市场 2,短期资本国际流动的形式包括() A.现金B.活期存款C。定期存款D.股票E。国库券 3.私人投贷主体包括() A.企业B.眼行C.机构投资者D。个人E.其它民间投货 4,下列各项中哪些项可视为直接投资《) A。派送管理和技术人员B.提供了技术C.供给原材料D.购买其产品 E。在货金上拾予支持

7 二、单项选择题 1.国际直接投资折衷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马克维茨 B.托宾 C.邓宁 D.蒙代尔 2.国际间接投资即国际( )投资 A.股票 B.债券 C.证券 D.股权 3.资本国际流动更多采取的是( )形式。 A.固定利率债券 B.浮动利率贷款 C.固定利率贷款 D.浮动利率债券 三、多项选择题 1.金融创新的范畴应该包括( ) A.新的金融工具 B.新的金融机构 C.新的交易技术 D.新的金融制度 E.新的金融市场 2.短期资本国际流动的形式包括( ) A.现金 B.活期存款 C.定期存款 D.股票 E.国库券 3.私人投资主体包括( ) A.企业 B.银行 C.机构投资者 D.个人 E.其它民间投资 4.下列各项中哪些项可视为直接投资( )。 A.派送管理和技术人员 B.提供了技术 C.供给原材料 D.购买其产品 E.在资金上给予支持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