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分析:本单元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 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 第一部分: 1、说明新中国科技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2、简介我国科技文化发展的三方面:科技、教育、文学 艺术。 3、总结我国科技文化事业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前进的历 程 第二部分:要点(三方面) 第三部分:学习方法:
引言分析:本单元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 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 第一部分: 1、说明新中国科技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2、简介我国科技文化发展的三方面:科技、教育、文学 艺术。 3、总结我国科技文化事业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前进的历 程。 第二部分:要点(三方面) 第三部分:学习方法:
1、注意各项事业发展的背景 2、了解各项事业的发展与政治、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 3、注意各项事业与我们现实生活的联系
1、注意各项事业发展的背景 2、了解各项事业的发展与政治、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 3、注意各项事业与我们现实生活的联系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科技战略的发展(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战略 三个阶段: 1、建国后—“文革”前,新中国科技事业有了较全面 的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 (1)成立科研机构—一中国科学院(1949郭沫若) (2)制定了科学发展的远景规划——确定以发展原子能、 火箭和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为重点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一、科技战略的发展(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战略) 三个阶段: 1、建国后——“文革”前,新中国科技事业有了较全面 的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 (1)成立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1949郭沫若) (2)制定了科学发展的远景规划——确定以发展原子能、 火箭和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为重点
2、“文革”时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取得了突破性 进展(第一颗导弹、氢弹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发射成功、杂交水稻育成) 3、1978年“文革”后,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1)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 邓小平重申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论断, 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重新得到了肯定和重视,中国的科技 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 (2)1985年全国开始推行科技体制改革 ①改革内容及影响 实行科技成果商品化、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推进了科技与 经济的结合
2、 “文革”时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取得了突破性 进展(第一颗导弹、氢弹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发射成功、杂交水稻育成) 3、1978年“文革”后,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1)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 邓小平重申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论断, 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重新得到了肯定和重视,中国的科技 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 (2)1985年全国开始推行科技体制改革 ①改革内容及影响 实行科技成果商品化、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推进了科技与 经济的结合
②制定并实施的主要计划及成果: “863”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 成果:原子能、航天工程、高能物理、生物技术、计算机 技术、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全面提高了我国的综合科技竞 争实力。 (3)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要求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科技 发展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新阶段
②制定并实施的主要计划及成果: “863”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 成果:原子能、航天工程、高能物理、生物技术、计算机 技术、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全面提高了我国的综合科技竞 争实力。 (3)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要求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科技 发展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新阶段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党和政府作出发展“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要扼杀新生的人民 政权; (2)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3)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4)面临恶劣的国际环境,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 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加强国防,打破美、苏等国对 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维护中国的安全,为社会主义 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目的) 2、“两弹一星”计划的重大成果
二、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党和政府作出发展“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要扼杀新生的人民 政权; (2)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3)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4)面临恶劣的国际环境,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 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加强国防,打破美、苏等国对 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维护中国的安全,为社会主义 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目的) 2、 “两弹一星”计划的重大成果
(1)核技术: ①1964,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苏核垄送 中国宣布不会首先使用原子弹,并使用核技术为人类造福 (秦山、大亚湾核电站) ②1967,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2)导弹: ①1960,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②1964,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③1966,成功进行导弹核武器试验——加强了国防力量 ④1982,潜艇从水下向预定海域发射导弹成功,成为世 界上第五个能从潜艇水下发射战略导弹技术的国家
(1)核技术: ①1964,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苏核垄断 中国宣布不会首先使用原子弹,并使用核技术为人类造福 (秦山、大亚湾核电站) ②1967,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2)导弹: ①1960,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②1964,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③1966,成功进行导弹核武器试验——加强了国防力量 ④ 1982,潜艇从水下向预定海域发射导弹成功,成为世 界上第五个能从潜艇水下发射战略导弹技术的国家
(3)火箭、卫星: ①1960,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枚火箭在酒泉发射中 心发射成功; ②1970,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一宣告中国进入航天 时代。 ③1975,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 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为卫星服务的航天测量技术也有所突破 ④1979,“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成 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
(3)火箭、卫星: ①1960,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枚火箭在酒泉发射中 心发射成功; ②1970,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宣告中国进入航天 时代。 ③1975,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 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为卫星服务的航天测量技术也有所突破: ④1979, “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成 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
⑤从“东方红”1号成功到2001年,发射15种类型、50余 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率达90%以上。是世界上第五个独 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 ⑥203、10、15,“神舟”5号(杨利伟、21小时) 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影响(学思之窗:说明了尖端科技发展在我国社会主 义建设和国际关系中的巨大影响和作用): ①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上是科 技力量的竞争;(科技与经济政治、军事竞争的关系) ②“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美苏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 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粉碎了他们遏制中国的企 图,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③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⑤从“东方红”1号成功到2001年,发射15种类型、50余 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率达90%以上。是世界上第五个独 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 ⑥ 2003、10、15,“神舟”5号(杨利伟、21小时)—— 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影响(学思之窗:说明了尖端科技发展在我国社会主 义建设和国际关系中的巨大影响和作用): ①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上是科 技力量的竞争;(科技与经济政治、军事竞争的关系) ②“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美苏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 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粉碎了他们遏制中国的企 图,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③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我国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是 我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 三、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研究过程 (1)20世纪60年代开始水稻高产育种研究; (2)1973,和助手在世界上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 南优十号,并大面积推广,增产20%。 (3)2001,获中国国家最高奖项—一“国家最高科学技 术奖 2、意义
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我国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是 我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 三、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研究过程 (1)20世纪60年代开始水稻高产育种研究; (2)1973,和助手在世界上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 南优二号,并大面积推广,增产20%。 (3)2001,获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 术奖” 2、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