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历史学科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项目 内容 课题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修改与创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两弹一星”决策的背景:“两弹一星”研制的主要成果;航 天航空技术的新成果;“神舟”五号载人航天工程:袁隆平和南优2号: 袁隆平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杂交水稻对人类的贡献:1983年,中 国研制成功“银河-i号”计算机:1965年中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成功 增强学生民 (2)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探究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 族自豪感和 重要作用 (3)通过视频录像播放,引导学生分析、找出中国研制“两弹一星”/民族自信心, 让学生学会 教学的原因及这研究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及从资料 尊重科学,树 目标|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立为报效祖 2、过程与方法: 国而奋发学 (1)采用小组讨论、辩论的办法 的志 (2)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提供史料、图片和影视资料,训练学生从资 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教学,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让学生学会尊 重科学,树立为报效祖国而奋发学习的志向 (2)启发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进 步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重、难点: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深入浅出、准确简炼 难点|的讲述本节课文所涉及的科学知识。 教学教材、教案、试卷等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历史学科 2019-2020 年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 19 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项目 内容 课题 第 19 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修改与创新 教学 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两弹一星”决策的背景;“两弹一星”研制的主要成果;航 天航空技术的新成果;“神舟” 五号载人航天工程;袁隆平和南优 2 号; 袁隆平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杂交水稻对人类的贡献;1983 年,中 国研制成功“银河-ⅰ号”计算机;1965 年中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成功; (2)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探究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 重要作用; (3)通过视频录像播放,引导学生分析、找出中国研制“两弹一星” 的原因及这研究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及从资料 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采用小组讨论、辩论的办法。 (2)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提供史料、图片和影视资料,训练学生从资 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教学,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让学生学会尊 重科学,树立为报效祖国而奋发学习的志向。 (2)启发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进 一步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 增 强 学 生 民 族 自 豪 感 和 民族自信心, 让 学 生 学 会 尊重科学,树 立 为 报 效 祖 国 而 奋 发 学 习的志向。 教学 重、 难点 重点: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难点: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深入浅出、准确简炼 的讲述本节课文所涉及的科学知识。 教学 教材、教案、试卷等
准备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导入新课: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线索:中华民 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但自1840年以后,备 受欺凌,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 然后再让学生阅读引言,了解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迅速制定 了正确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科学技术振兴的伟大 历程 有条件的学校建议播放“神舟七号飞船升天并首次遨游太空”的视频 片段。并由此导入新课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两弹一星” (1)概念:“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教学 合作探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为什么要在一穷二白的情况 过程|下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为什么能成功 ①发展“两弹一星”战略的背景(原因) a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b.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C.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d.打破大国武力威胁、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力量。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适当补述美国如何敌视中国、中苏关系恶化对 中国的影响) ②“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主要原因 国家重视支持,坚持统一领导;自主创新,艰苦奋斗:全国人民协 作,集中有限力量办大事;科研人员的无私奉献等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适当补述国家如何重视支持……) (2)原子弹的研制与和平利用: ①l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 ②1991年和1994年,我国先后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并投入
准备 教学 过程 第 19 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导入新课: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线索:中华民 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但自 1840 年以后,备 受欺凌,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 然后再让学生阅读引言,了解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迅速制定 了正确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科学技术振兴的伟大 历程。 有条件的学校建议播放“神舟七号飞船升天并首次遨游太空”的视频 片段。并由此导入新课。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两弹一星” (1)概念:“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合作探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为什么要在一穷二白的情况 下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为什么能成功? ①发展“两弹一星”战略的背景(原因) a.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b.60 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c.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d.打破大国武力威胁、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力量。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适当补述美国如何敌视中国、中苏关系恶化对 中国的影响) ②“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主要原因: 国家重视支持,坚持统一领导;自主创新,艰苦奋斗;全国人民协 作,集中有限力量办大事;科研人员的无私奉献等。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适当补述国家如何重视支持……) (2)原子弹的研制与和平利用: ①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 ②1991 年和 1994 年,我国先后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并投入
商业运行,标志着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合作探究:继1960年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之后,1967年,我国又 研制成功氢弹。我们都知道原子弹、氢弹都是非常可怕的杀人武器,中国 研制这些核武器难道不是和我们中国人热爱和平的初衷相违背吗?有人 曾说:如果那时中国把研究核武器所耗费的巨大的财力、物力用于发展经 济,也许我们的父辈那时候不至于那么贫困。对于搞原子弹、氢弹你认为 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师:现在让我们展开一场辩论,我是反方,我的观点是:研制核武 器和我们中国人热爱和平的初衷相违背,“两弹”的研制弊大于利。你们 是正方,你们的观点是研制核武器和我们中国人热爱和平的初衷不违背, “两弹”的研制利大于弊。 辩论过程略:(预计三个回合,后教师总结) 师:核武器的发展有利有弊,关键看这个国家怎么应用,比如说我 们可以把核和平利用,如建立核电站。步入九十年代,我国作出从1996 年7月30日起暂停核试验的决定,并把我国的战略目标转向“载人航天”。 但“载人航天”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秦山核电站位于浙江省海盐县秦山镇,濒临东海杭州湾,并且邻近上 海、杭州等特大城市。在起初的规划中,秦山核电站一期仅具有试验性质, 它采用了当时国际上成熟的压水型反应堆技术,建设单台30万千瓦发电 机组,并由中国自主承担整个电站的设计、建造、设备提供和运营管理工 作。一期工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工业部主导推进,于1985年动工,1991 年12月首次实现并网发电,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投产的唯一一套核电机组 机组在测试运行了两年之后,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期建成后不久,秦山核电站又先后开工建设了二期和三期工程, 并引进国外技术力量和国内地方政府资本参与建造。二期工程依然由中国 自主承担设计、建造和运营任务,采用压水型反应堆技术,安装两台60 万千瓦发电机组,于2004年建成,并正在筹划继续扩建。三期工程由中 国和加拿大政府合作,采用加拿大提供的重水型反应堆技术,建设两台70 万千瓦发电机组,于2003年建成。目前秦山核电站的总装机容量为290
商业运行,标志着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合作探究:继 1960 年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之后,1967 年,我国又 研制成功氢弹。我们都知道原子弹、氢弹都是非常可怕的杀人武器,中国 研制这些核武器难道不是和我们中国人热爱和平的初衷相违背吗?有人 曾说:如果那时中国把研究核武器所耗费的巨大的财力、物力用于发展经 济,也许我们的父辈那时候不至于那么贫困。对于搞原子弹、氢弹你认为 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师:现在让我们展开一场辩论,我是反方,我的观点是:研制核武 器和我们中国人热爱和平的初衷相违背,“两弹”的研制弊大于利。你们 是正方,你们的观点是研制核武器和我们中国人热爱和平的初衷不违背, “两弹”的研制利大于弊。 辩论过程略:(预计三个回合,后教师总结) 师:核武器的发展有利有弊,关键看这个国家怎么应用,比如说我 们可以把核和平利用,如建立核电站。步入九十年代,我国作出从 1996 年 7 月 30 日起暂停核试验的决定,并把我国的战略目标转向“载人航天”。 但“载人航天”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秦山核电站位于浙江省海盐县秦山镇,濒临东海杭州湾,并且邻近上 海、杭州等特大城市。在起初的规划中,秦山核电站一期仅具有试验性质, 它采用了当时国际上成熟的压水型反应堆技术,建设单台 30 万千瓦发电 机组,并由中国自主承担整个电站的设计、建造、设备提供和运营管理工 作。一期工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工业部主导推进,于 1985 年动工,1991 年 12 月首次实现并网发电,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投产的唯一一套核电机组。 机组在测试运行了两年之后,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一期建成后不久,秦山核电站又先后开工建设了二期和三期工程, 并引进国外技术力量和国内地方政府资本参与建造。二期工程依然由中国 自主承担设计、建造和运营任务,采用压水型反应堆技术,安装两台 60 万千瓦发电机组,于 2004 年建成,并正在筹划继续扩建。三期工程由中 国和加拿大政府合作,采用加拿大提供的重水型反应堆技术,建设两台 70 万千瓦发电机组,于 2003 年建成。目前秦山核电站的总装机容量为 290
万千瓦,已成为中国一处大型的核电基地 大亚湾核电站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是中国大陆建成的第二座核 电站,也是大陆首座使用国外技术和资金建设的核电站。此后,在大亚湾 核电站之侧又建设了岭澳核电站,两者共同组成一个大型核电基地 最初,建设大亚湾核电站的目的是为了向香港供电。1980年代初, 香港的电力供应曾一度紧张,为抓住此商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 和广东省政府计划在靠近香港、广州、深圳等电力负荷中心的深圳市大鹏 镇境内建设一座核电站,因选址在大亚湾畔的岭澳村,故命名为大亚湾核 电站。该电站引入香港的供电商参股,并将所发电力的大部分售予香港。 但在筹备期间,先后发生了大量香港民众集会反对建设核电站,以及中国 政府和英国政府商讨香港最终归属等事件,而延迟了核电站的建设。为消 除各方顾虑,电站引进了法国的核岛技术装备和英国的常规岛技术装备进 行建造和管理,并由一家美国公司提供质量保证。历经种种坎坷之后,大 亚湾核电站终于在1987年开工,使用压水型反应堆技术,安装两台90万 千瓦发电机组,于1994年全部并网发电 (3)导弹的研制成功: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 成功。1967年10月,我国发射的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 合作探究:“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离不开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 工作人员的无私奉献,请回答探究2、你能列出一些在“两弹一星”的研 制中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吗?你知道“两弹元勋”、“导弹之父”是谁吗? 生(个别回答):钱学森、王淦昌、彭桓武、赵忠尧、朱光亚、钱三强、 邓稼先等。“两弹元勋”是邓稼先、“导弹之父”是钱学森 投放邓稼先、钱学森图片及资料,让学生加强对邓、钱的认识,特 别是他们的爱国情怀 (4)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 迈入航天时代 2、载人航天的发展 (1)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的战略决略
万千瓦,已成为中国一处大型的核电基地。 大亚湾核电站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是中国大陆建成的第二座核 电站,也是大陆首座使用国外技术和资金建设的核电站。此后,在大亚湾 核电站之侧又建设了岭澳核电站,两者共同组成一个大型核电基地。 最初,建设大亚湾核电站的目的是为了向香港供电。1980 年代初, 香港的电力供应曾一度紧张,为抓住此商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 和广东省政府计划在靠近香港、广州、深圳等电力负荷中心的深圳市大鹏 镇境内建设一座核电站,因选址在大亚湾畔的岭澳村,故命名为大亚湾核 电站。该电站引入香港的供电商参股,并将所发电力的大部分售予香港。 但在筹备期间,先后发生了大量香港民众集会反对建设核电站,以及中国 政府和英国政府商讨香港最终归属等事件,而延迟了核电站的建设。为消 除各方顾虑,电站引进了法国的核岛技术装备和英国的常规岛技术装备进 行建造和管理,并由一家美国公司提供质量保证。历经种种坎坷之后,大 亚湾核电站终于在 1987 年开工,使用压水型反应堆技术,安装两台 90 万 千瓦发电机组,于 1994 年全部并网发电 (3)导弹的研制成功:1964 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 成功。1967 年 10 月,我国发射的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 合作探究:“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离不开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 工作人员的无私奉献,请回答探究 2、你能列出一些在“两弹一星”的研 制中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吗?你知道“两弹元勋”、“导弹之父”是谁吗? 生(个别回答):钱学森、王淦昌、彭桓武、赵忠尧、朱光亚、钱三强、 邓稼先等。“两弹元勋”是邓稼先、“导弹之父”是钱学森。 投放邓稼先、钱学森图片及资料,让学生加强对邓、钱的认识,特 别是他们的爱国情怀。 (4)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0 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 迈入航天时代。 2、载人航天的发展: (1)1992 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的战略决略;
我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初。在我 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就开展过有关载人航天 的研究,当时,曾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但是,在进行了一段时间 的工作以后,鉴于各方面的条件尚不成熟,这个计划被迫搁浅 进入80年代后,伴随着我国空间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已经具备返回式 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种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发射能力 以后,又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这为我国开展载 人航天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于是,载人航天的问题又一次被提了 出来。在国家“863”计划提出时,就专门成立了一个专家组来从事这项 工作的论证。 在经过多年的反复论证后,1992年1月,中国政府批准载人航天工 程正式上马。这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 度最高的工程。该工程有七个分系统组成,包括宇航员系统、飞船的应用 系统、载人航天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系统、着陆 场系统。其中,载人航天飞船系统是核心,包括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 按照计划,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将分三步实施。第一步,发射无人和载人 飞船,将宇航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适量的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 并使宇航员安全返回地面。第二步,实现宇航员出舱太空行走以及完成飞 船与太空舱的交会对接,并发射长期自主飞行、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 室,尽早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系统。第三步,建造大型长期有人照料 的空间站。 (2)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4次无人飞行成功 “神舟”一号飞船:“神舟”一号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6时30 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返回舱于次日 15时41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这次发射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 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我国在 原有的航天测控网基础上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 也在这次发射试验中首次投入使用。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地面测控系统和
我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70 年代初。在我 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就开展过有关载人航天 的研究,当时,曾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但是,在进行了一段时间 的工作以后,鉴于各方面的条件尚不成熟,这个计划被迫搁浅。 进入 80 年代后,伴随着我国空间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已经具备返回式 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种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发射能力 以后,又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这为我国开展载 人航天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于是,载人航天的问题又一次被提了 出来。在国家“863”计划提出时,就专门成立了一个专家组来从事这项 工作的论证。 在经过多年的反复论证后,1992 年 1 月,中国政府批准载人航天工 程正式上马。这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 度最高的工程。该工程有七个分系统组成,包括宇航员系统、飞船的应用 系统、载人航天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系统、着陆 场系统。其中,载人航天飞船系统是核心,包括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 按照计划,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将分三步实施。第一步,发射无人和载人 飞船,将宇航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适量的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 并使宇航员安全返回地面。第二步,实现宇航员出舱太空行走以及完成飞 船与太空舱的交会对接,并发射长期自主飞行、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 室,尽早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系统。第三步,建造大型长期有人照料 的空间站。 (2)1999 年起,“神舟”号飞船 4 次无人飞行成功; “神舟”一号飞船:“神舟”一号飞船于 1999 年 11 月 20 日 6 时 30 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返回舱于次日 15 时 41 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这次发射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 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我国在 原有的航天测控网基础上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 也在这次发射试验中首次投入使用。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地面测控系统和
分布于公海的4艘“远望号”测量船对其进行了跟踪与测控,成功进行了 系列科学试验。 作为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神舟”一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与 回收,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新的重大突破,使我国载人航天事 业的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神舟”二号飞船:“神舟”二号飞船于2001年1月10日在酒泉卫 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返回舱在轨道上飞行7天后成功返回地面。“神 舟”二号飞船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 舱三个舱段组成。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 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 基本一致 神舟”二号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 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进行半导体光电子 材料、氧化物晶体、金属合金等多种材料的晶体生长;进行蛋白质和其他 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开展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离体 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各种试验仪 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宝贵的飞行试验数据。 神舟”三号飞船:2002年3月25日,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 发射的“神舟”三号飞船,装有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 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还首次 进行了逃逸系统试验。逃逸系统可在火箭发射和升空阶段出现意外故障的 紧急情况下,将飞船带离危险区域,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神舟”四号飞船:神舟四号飞船是在神舟一号、神舟二号、神 舟三号飞行试验成功的基础上,经进一步完善研制而成,其配置、功能及 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相同。神舟四号飞船是第四艘无人飞船,由推进 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飞船总长约7.4米,最大直径2.8米 总质量7794公斤。在推进舱和轨道舱的ii、iv象限各安装一个太阳电池 翼,推进舱的两个太阳电池翼总面积24.48平方米,展开后的翼展宽度约 17米。轨道舱的两个太阳电池翼总面积12.24平方米,展开后的翼展宽度
分布于公海的 4 艘“远望号”测量船对其进行了跟踪与测控,成功进行了 一系列科学试验。 作为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神舟”一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与 回收,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新的重大突破,使我国载人航天事 业的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神舟”二号飞船:“神舟”二号飞船于 2001 年 1 月 10 日在酒泉卫 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返回舱在轨道上飞行 7 天后成功返回地面。“神 舟”二号飞船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 舱三个舱段组成。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 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 基本一致。 “神舟”二号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 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进行半导体光电子 材料、氧化物晶体、金属合金等多种材料的晶体生长;进行蛋白质和其他 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开展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离体 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各种试验仪 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宝贵的飞行试验数据。 “神舟”三号飞船:2002 年 3 月 25 日,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 发射的“神舟”三号飞船,装有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 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还首次 进行了逃逸系统试验。逃逸系统可在火箭发射和升空阶段出现意外故障的 紧急情况下,将飞船带离危险区域,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神舟”四号飞船: 神舟四号飞船是在神舟一号、神舟二号、神 舟三号飞行试验成功的基础上,经进一步完善研制而成,其配置、功能及 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相同。神舟四号飞船是第四艘无人飞船,由推进 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飞船总长约 7.4 米,最大直径 2.8 米, 总质量 7794 公斤。在推进舱和轨道舱的 ii、iv 象限各安装一个太阳电池 翼,推进舱的两个太阳电池翼总面积 24.48 平方米,展开后的翼展宽度约 17 米。轨道舱的两个太阳电池翼总面积 12.24 平方米,展开后的翼展宽度
约10.4米。神舟四号飞船配置有13个分系统及供配电与电缆网。结构与 机构分系统保证飞船的构型,并为航天员提供生活的结构空间。 5日晚上,当“神舟”四号飞船环绕地球运行107圈飞临南大西洋 海域上空时,在那里待命的“远望三号”航天测量船向其发出了返回命令。 飞船随即建立返回姿态,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制动发动机点火,开始从 太空向地球表面返回。飞船进入距地面80公里的大气层后,以每秒约 公里的高速飞行,与大气层剧烈摩擦,返回舱表面产生等离子层,形成电 磁屏蔽,与地面暂时中断了联系。飞船刚飞出“黑障区”,担负飞船回收 任务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着陆场站及时发现了目标。之后,按照预定的程 序,飞船平稳地在内蒙古中部飞船着陆场场区内着陆,搜救人员对飞船返 回舱进行了回收。 “神舟”四号飞船于2002年12月30日凌晨在酒泉载人航天发射场 发射升空,按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6天零18小时,环绕地球108圈。 “神舟”四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艘正样无人飞船,除没有载人外, 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完全一致。“神舟”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 表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日臻成熟,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基 (3)2003年起,我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 神舟五号飞船: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 五号成功发射。航天英雄杨利伟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经过60万公里的 太空跋涉,神舟五号飞船于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在我国内蒙古中 部草原成功着陆。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3 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 史性的突破 这一刻,距神舟五号发射21个小时23分,距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发 射3年零329天。距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11年零25天。在发射载人飞 船之前,前苏联进行了5次不载人的飞船升空试验,美国进行了8次不载人 的飞船发射试验。而中国仅进行了4次飞行试验,就成功地把航天员送上 了太空
约 10.4 米。神舟四号飞船配置有 13 个分系统及供配电与电缆网。结构与 机构分系统保证飞船的构型,并为航天员提供生活的结构空间。 5 日晚上,当“神舟”四号飞船环绕地球运行 107 圈飞临南大西洋 海域上空时,在那里待命的“远望三号”航天测量船向其发出了返回命令。 飞船随即建立返回姿态,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制动发动机点火,开始从 太空向地球表面返回。飞船进入距地面 80 公里的大气层后,以每秒约 8 公里的高速飞行,与大气层剧烈摩擦,返回舱表面产生等离子层,形成电 磁屏蔽,与地面暂时中断了联系。飞船刚飞出“黑障区”,担负飞船回收 任务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着陆场站及时发现了目标。之后,按照预定的程 序,飞船平稳地在内蒙古中部飞船着陆场场区内着陆,搜救人员对飞船返 回舱进行了回收。 “神舟”四号飞船于 2002 年 12 月 30 日凌晨在酒泉载人航天发射场 发射升空,按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 6 天零 18 小时,环绕地球 108 圈。 “神舟”四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艘正样无人飞船,除没有载人外, 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完全一致。 “神舟”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 表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日臻成熟,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基 础。 (3)2003 年起,我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 神舟五号飞船:2003 年 10 月 15 日 9 时,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 五号成功发射。 航天英雄杨利伟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经过 60 万公里的 太空跋涉,神舟五号飞船于 2003 年 10 月 16 日 6 时 23 分在我国内蒙古中 部草原成功着陆。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 3 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 史性的突破。 这一刻,距神舟五号发射 21 个小时 23 分,距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发 射 3 年零 329 天。距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 11 年零 25 天。在发射载人飞 船之前,前苏联进行了 5 次不载人的飞船升空试验,美国进行了 8 次不载人 的飞船发射试验。而中国仅进行了 4 次飞行试验,就成功地把航天员送上 了太空
神舟六号飞船:2005年10月9日,40岁的费俊龙和41岁的聂海胜 搭载神舟六号飞船顺利升空。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航行了325万 公里之后,飞船返回舱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平稳着陆。这一刻,距 离神舟六号发射115个小时又32分钟;距杨利伟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 行后顺利返回两年又22个小时;距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13年又26天 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和平安着陆,树起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第二座里程 碑,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空间科学试验的国度。 神舟七号飞船: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我国航天 事业又迎来一个历史性时刻,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 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时19分43秒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执行这次 飞行任务的3名航天员是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这次神舟七号载人航 天飞行的主要任务是实施我国航天员第一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 舱活动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 验。此次飞船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09次升空,也是继1996 年10月以来我国火箭发射连续第六十七次获得成功。 9月27日,翟志刚成为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中国人,中国由此成为 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成功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 过渡:有人曾戏说:人类探索太空是因为地球上的人口太多了,希 望有朝一日能把一部分地球人迁到太空居住。这虽是个戏言,但却说出了 个问题:地球上人口太多了!人口的增长必然带来一个问题:饥饿! 出示图片:《饥饿的女孩》(摄影者是1994年普利策奖得主、南非摄 影家凯文·卡特。画面没有一点悦目之处,干枯的土地,一个奄奄一息的 孩子,一只紧盯着这个孩子、急不可耐要扑向“猎物”的兀鹰。) 师:面对饥饿怎么办?(找袁隆平)我们中国农民不是有这么一种说法 “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吗?中国农民为什么这么 学生讨论并准备回答:邓小平在全国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 主要形式的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 农业的发展: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解
神舟六号飞船:2005 年 10 月 9 日,40 岁的费俊龙和 41 岁的聂海胜 搭载神舟六号飞船顺利升空。10 月 17 日凌晨 4 时 33 分,在航行了 325 万 公里之后,飞船返回舱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平稳着陆。这一刻,距 离神舟六号发射 115 个小时又 32 分钟;距杨利伟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 行后顺利返回两年又22个小时;距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13年又26天。 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和平安着陆,树起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第二座里程 碑,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空间科学试验的国度。 神舟七号飞船:2008 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我国航天 事业又迎来一个历史性时刻,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 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时19分43秒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执行这次 飞行任务的3名航天员是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这次神舟七号载人航 天飞行的主要任务是实施我国航天员第一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 舱活动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 验。此次飞船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09次升空,也是继1996 年10月以来我国火箭发射连续第六十七次获得成功。 9 月 27 日,翟志刚成为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中国人,中国由此成为 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成功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 过渡:有人曾戏说:人类探索太空是因为地球上的人口太多了,希 望有朝一日能把一部分地球人迁到太空居住。这虽是个戏言,但却说出了 一个问题:地球上人口太多了!人口的增长必然带来一个问题:饥饿! 出示图片:《饥饿的女孩》(摄影者是 1994 年普利策奖得主、南非摄 影家凯文·卡特。画面没有一点悦目之处,干枯的土地,一个奄奄一息的 孩子,一只紧盯着这个孩子、急不可耐要扑向“猎物”的兀鹰。) 师:面对饥饿怎么办?(找袁隆平)我们中国农民不是有这么一种说法 “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吗?中国农民为什么这么 说? 学生讨论并准备回答:邓小平在全国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 主要形式的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 农业的发展;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解
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培育,是2001年第一届“国家最高科学 技术奖”的获得者 袁隆平(1930.9—)籍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生于北京。我国杂交 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1953 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 1980-1981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 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95年 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71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 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 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 睡。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 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 技术战胜饥饿。 1960年袁隆平从一些学报上获悉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无籽西瓜等 都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生产中。这使袁隆平认识到:遗传学家孟德尔、摩 尔根及其追随者们提出的基因分离、自由组合和连锁互换等规律对作物育 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于是,袁隆平跳出了无性杂交学说圈,开始进行 水稻的有性杂交试验。 1960年7月,他在早稻常规品种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 水稻植株。第二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证明 了上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 他想:既然自然界客观存在着“天然杂交稻”,只要我们能探索其中的规 律与奥秘,就一定可以按照我们的要求,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从而利用 其杂交优势,提高水稻的产量。这样,袁隆平从实践及推理中突破了水稻 为自花传粉植物而无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于是,袁隆平立即把精 力转到培育人工杂交水稻这一崭新课题上来
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培育,是 2001 年第一届“国家最高科学 技术奖”的获得者。 袁隆平(1930.9— ) 籍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生于北京。我国杂交 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1953 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 1980-1981 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 年任全国杂交水稻 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91 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95 年 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71 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 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1960 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 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 睡。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 800 斤、1000 斤、2000 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 技术战胜饥饿。 1960 年袁隆平从一些学报上获悉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无籽西瓜等, 都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生产中。这使袁隆平认识到:遗传学家孟德尔、摩 尔根及其追随者们提出的基因分离、自由组合和连锁互换等规律对作物育 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于是,袁隆平跳出了无性杂交学说圈,开始进行 水稻的有性杂交试验。 1960 年 7 月,他在早稻常规品种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 水稻植株。第二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证明 了上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 他想:既然自然界客观存在着“天然杂交稻”,只要我们能探索其中的规 律与奥秘,就一定可以按照我们的要求,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从而利用 其杂交优势,提高水稻的产量。这样,袁隆平从实践及推理中突破了水稻 为自花传粉植物而无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于是,袁隆平立即把精 力转到培育人工杂交水稻这一崭新课题上来
在1964年到1965年两年的水稻开花季节里,他和助手们每天头顶 烈日,脚踩烂泥,低头弯腰,终于在稻田里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 株。经过两个春秋的观察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较丰富的认识, 他根据所积累的科学数据,撰写成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 《科学通报》上。这是国内第一次论述水稻雄性不育性的论文,不仅详尽 叙述水稻雄性不育株的特点,并就当时发现的材料区分为无花粉、花粉败 育和部分雄性不育三种类型。从1964年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算起 袁隆平和助手们整整花了6年时间,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 个杂交组合,仍然没有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100%的不育系来 袁隆平总结了6年来的经验教训,并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不育现象,认识到 必须跳出栽培稻的小圈子,重新选用亲本材料,提出利用“远缘的野生稻 与栽培稻杂交”的新设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袁隆平带领助手李必湖于 1970年11月23日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一株雄花败育株 并用广场矮、京引66等品种测交,发现其对野败不育株有保持能力,这 就为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随后的“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给杂交稻研究 带来了新的转机 1972年,农业部把杂交稻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组成了全国范围 的攻关协作网。1973年,广大科技人员在突破“不育系”和“保持系”的 基础上,选用1000多个品种进行测交筛选,找到了1000多个具有恢复能 力的品种。张先程、袁隆平等率先找到了一批以ir24为代表的优势强 花粉量大、恢复度在90%以上的“恢复系”。 1973年10月,袁隆平发表了题为《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 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这是我国水稻育种的一个 重大突破。紧接着,他和同事们又相继攻克了杂种“优势关”和“制种关”, 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铺平了道路。 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布朗抛出“中国威胁论”,撰文说到 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到时谁来养活中国,谁来拯救由 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短缺和动荡危机?这时,袁隆平向世界宣布:“中国 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其
在 1964 年到 1965 年两年的水稻开花季节里,他和助手们每天头顶 烈日,脚踩烂泥,低头弯腰,终于在稻田里找到了 6 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 株。经过两个春秋的观察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较丰富的认识, 他根据所积累的科学数据,撰写成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 《科学通报》上。这是国内第一次论述水稻雄性不育性的论文,不仅详尽 叙述水稻雄性不育株的特点,并就当时发现的材料区分为无花粉、花粉败 育和部分雄性不育三种类型。从 1964 年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算起, 袁隆平和助手们整整花了 6 年时间,先后用 1000 多个品种,做了 3000 多 个杂交组合,仍然没有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 100%的不育系来。 袁隆平总结了 6 年来的经验教训,并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不育现象,认识到 必须跳出栽培稻的小圈子,重新选用亲本材料,提出利用“远缘的野生稻 与栽培稻杂交”的新设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袁隆平带领助手李必湖于 1970 年 11 月 23 日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一株雄花败育株, 并用广场矮、京引 66 等品种测交,发现其对野败不育株有保持能力,这 就为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随后的“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给杂交稻研究 带来了新的转机。 1972 年,农业部把杂交稻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组成了全国范围 的攻关协作网。1973 年,广大科技人员在突破“不育系”和“保持系”的 基础上,选用 1000 多个品种进行测交筛选,找到了 1000 多个具有恢复能 力的品种。张先程、袁隆平等率先找到了一批以 ir24 为代表的优势强、 花粉量大、恢复度在 90%以上的“恢复系”。 1973 年 10 月,袁隆平发表了题为《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 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这是我国水稻育种的一个 重大突破。紧接着,他和同事们又相继攻克了杂种“优势关”和“制种关”, 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铺平了道路。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美国学者布朗抛出“中国威胁论”,撰文说到 21 世纪 30 年代,中国人口将达到 16 亿,到时谁来养活中国,谁来拯救由 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短缺和动荡危机?这时,袁隆平向世界宣布:“中国 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