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耕层土壤的力学性质与耕作 第一节耕层土壤的力学性质 在自然土壤的基础上,经过人类长期的耕作、施肥、灌溉等生产以及自然因素的持续作用形成了 农业耕作土壤。 组成耕作土壤固相的主要是矿物质和有机质。矿物质中包括各种大小不同的矿物质颗粒(砂粒、 粉粒、粘粒等);有机质则来源于农作物根茎等残留物、土壤中的动物、微生物残体及人工施用 的有机肥等。土壤物理力学性质大多与土壤中的粘粒及有机质含量、含水量大小及外界环境的影 响有关。 由于土壤结构组成的复杂性及土壤内诸因素局部的微观差异,往往使农业土壤物理力学性质的有 关测量值呈现出不规则性和随机性。而这种不规则性和随机性使耕层土壤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规 律不能作出精确的描述。因此,这种问题的解决还有待于新的理论与思想体系的引入与提出,其 中 Mandelbrot 提出并建立的分形理论为解决这类问题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土壤强度 土壤强度是某种土壤在特定条件下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也可定义为土壤承受变 形或应变的能力。因此土壤强度可以用建立应力应变方程式,或以其屈服点应力来表示。当耕耘 机械加工土壤时,对土壤进行切削、翻转、破碎和平整等导致土壤产生应力应变、结构失效以及 被压实等,在此土壤加工过程中,土壤所表现出的种种力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土壤强度。 土壤强度既受限于土壤本身的特性,如质地和结构,又受限于环境条件,特别是土壤的含水量等。 它的特性不仅关系到加工土壤时能耗的多少、质量的优劣,而且还关系到农机具行走装置的推进 力以及各部件的摩擦磨损和整机的工作效率,对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也有直接影响。 Micklethwaite 是最早把土壤强度与机具联系起来的。应用土力学中的摩尔一库伦 (Mohr-Coulomb)定律,建立了车辆的前进推力或附着力的模型。 (1—1) 式中 P ,——土壤对车辆的最大推力或附着力; F——车轮的接地面积; C——土壤粘结力; G——法向载荷(或法向压力); ——土壤间的内摩擦角
第一章 耕层土壤的力学性质与耕作 第一节耕层土壤的力学性质 在自然土壤的基础上,经过人类长期的耕作、施肥、灌溉等生产以及自然因素的持续作用形成了 农业耕作土壤。 组成耕作土壤固相的主要是矿物质和有机质。矿物质中包括各种大小不同的矿物质颗粒(砂粒、 粉粒、粘粒等);有机质则来源于农作物根茎等残留物、土壤中的动物、微生物残体及人工施用 的有机肥等。土壤物理力学性质大多与土壤中的粘粒及有机质含量、含水量大小及外界环境的影 响有关。 由于土壤结构组成的复杂性及土壤内诸因素局部的微观差异,往往使农业土壤物理力学性质的有 关测量值呈现出不规则性和随机性。而这种不规则性和随机性使耕层土壤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规 律不能作出精确的描述。因此,这种问题的解决还有待于新的理论与思想体系的引入与提出,其 中 Mandelbrot 提出并建立的分形理论为解决这类问题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土壤强度 土壤强度是某种土壤在特定条件下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也可定义为土壤承受变 形或应变的能力。因此土壤强度可以用建立应力应变方程式,或以其屈服点应力来表示。当耕耘 机械加工土壤时,对土壤进行切削、翻转、破碎和平整等导致土壤产生应力应变、结构失效以及 被压实等,在此土壤加工过程中,土壤所表现出的种种力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土壤强度。 土壤强度既受限于土壤本身的特性,如质地和结构,又受限于环境条件,特别是土壤的含水量等。 它的特性不仅关系到加工土壤时能耗的多少、质量的优劣,而且还关系到农机具行走装置的推进 力以及各部件的摩擦磨损和整机的工作效率,对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也有直接影响。 Micklethwaite 是最早把土壤强度与机具联系起来的。应用土力学中的摩尔一库伦 (Mohr-Coulomb)定律,建立了车辆的前进推力或附着力的模型。 (1—1) 式中 P ,——土壤对车辆的最大推力或附着力; F——车轮的接地面积; C——土壤粘结力; G——法向载荷(或法向压力); ——土壤间的内摩擦角
由式 1 一 1 知:当车轮的接触面积 F 和法向压力 G 为定值时,车辆的最大推力或附着力 P ,取 决于土壤的粘结力 C 和内摩擦角驴,即同土壤强度成正比。 耕耘机械切削土壤使之破碎,其能耗与土壤破碎程度成正相关,而土壤破碎的难易又与土壤强度 成正比,所以破碎粘重而又板结的土壤,其能耗要比破碎砂性土壤大得多。 图 l 一 1 土壤承载能力测定仪 1.手柄 2.压力弹簧 3.记录筒 4.测杆 5.测头 6.插针 7.弦线 8.记录笔 二、土壤承载能力 土壤承载能力又称土壤坚实度或土壤圆锥指数。土壤承载能力是表征土壤抗破坏、压缩和摩擦阻 力的综合指标,它是指在垂直载荷作用下,土壤不同深度的抗压能力。一般是把圆锥或圆柱测头 垂直压入土层中,测得不同深度处土壤单位面积的压力。图 1—1 是土壤承载能力测定仪示意图。 Bekker 首次建立了土壤承载能力与下陷深度的数学模型,并被得到普遍的引用,其模型为:
由式 1 一 1 知:当车轮的接触面积 F 和法向压力 G 为定值时,车辆的最大推力或附着力 P ,取 决于土壤的粘结力 C 和内摩擦角驴,即同土壤强度成正比。 耕耘机械切削土壤使之破碎,其能耗与土壤破碎程度成正相关,而土壤破碎的难易又与土壤强度 成正比,所以破碎粘重而又板结的土壤,其能耗要比破碎砂性土壤大得多。 图 l 一 1 土壤承载能力测定仪 1.手柄 2.压力弹簧 3.记录筒 4.测杆 5.测头 6.插针 7.弦线 8.记录笔 二、土壤承载能力 土壤承载能力又称土壤坚实度或土壤圆锥指数。土壤承载能力是表征土壤抗破坏、压缩和摩擦阻 力的综合指标,它是指在垂直载荷作用下,土壤不同深度的抗压能力。一般是把圆锥或圆柱测头 垂直压入土层中,测得不同深度处土壤单位面积的压力。图 1—1 是土壤承载能力测定仪示意图。 Bekker 首次建立了土壤承载能力与下陷深度的数学模型,并被得到普遍的引用,其模型为:
(1—2) 式中 P——土壤承载能力; K ——土壤内摩擦变形模量; Kc——土壤内聚力变形模量; b——矩形平板的宽度; Z——土壤下陷深度; n 一一土壤的变形指数。 由于 K 、Kc 和 n 是一组土壤特性的常数值,对于某一特定的测盘或履带而言,b 为一定值,则 土壤承载能力与下陷深度的关系是幂函数,它的图形如图 1—2 中的实线所示。 由图 1—2 可以看出,软湿土壤的承载能力与下陷深度的关系并不是幂函数曲线,它的变形指数 n 是变化的,曲线的形状象“Z”字形,这不仅是在整个深度范围内(0<n<1),即使在比较均匀的 某一层土壤(如耕作层或犁底层),仍不是完全相同的,这是土壤质地不均匀、结构异变、性质不 稳定等许多因素综合影响所造成的。 图 1—2 土壤承载能力与下陷深度的关系 实线——幂函数典型图形 虚线——水田土壤的典型化曲线
(1—2) 式中 P——土壤承载能力; K ——土壤内摩擦变形模量; Kc——土壤内聚力变形模量; b——矩形平板的宽度; Z——土壤下陷深度; n 一一土壤的变形指数。 由于 K 、Kc 和 n 是一组土壤特性的常数值,对于某一特定的测盘或履带而言,b 为一定值,则 土壤承载能力与下陷深度的关系是幂函数,它的图形如图 1—2 中的实线所示。 由图 1—2 可以看出,软湿土壤的承载能力与下陷深度的关系并不是幂函数曲线,它的变形指数 n 是变化的,曲线的形状象“Z”字形,这不仅是在整个深度范围内(0<n<1),即使在比较均匀的 某一层土壤(如耕作层或犁底层),仍不是完全相同的,这是土壤质地不均匀、结构异变、性质不 稳定等许多因素综合影响所造成的。 图 1—2 土壤承载能力与下陷深度的关系 实线——幂函数典型图形 虚线——水田土壤的典型化曲线
(无表面水,割后晾晒的稻田砂壤土) 三、土壤的抗剪强度 耕耘机械工作部件对耕层土壤加工时,往往出现剪切破坏。在多数情况下,这种破坏接近二向受 力破坏,其剪切强度是根据摩尔一库伦(Mohr—coulomb)定律建立的数学表达式,即: (1—3) 式中 ——土壤的剪切强度; C——土壤的粘结力; d——土壤的正应力; ——土壤的内摩擦角。 土壤在无侧限时受压,是一种单向应力状态,通常是以剪应力的形式失效。无侧限的抗压强度吼 也是根据摩尔一库伦定律建立的,即: (1—4) 由式 1—3 和式 1—4 看出, 和 都是 c、 的函数,用剪切试验法求 c 和 的方法见 表 1—1 所示。 表 1—1 土壤主要剪切试验法 名称 剪切机理图 试验方法 C、 的求法 特点 直 接 剪 把试样土放入上 下两层的剪切箱 内, 通过加压板上下加 压,利用水平力进 行 能用于各种土质。 约束力较大,限定 剪 切面,排水调节困 难,操作简单,试 样
(无表面水,割后晾晒的稻田砂壤土) 三、土壤的抗剪强度 耕耘机械工作部件对耕层土壤加工时,往往出现剪切破坏。在多数情况下,这种破坏接近二向受 力破坏,其剪切强度是根据摩尔一库伦(Mohr—coulomb)定律建立的数学表达式,即: (1—3) 式中 ——土壤的剪切强度; C——土壤的粘结力; d——土壤的正应力; ——土壤的内摩擦角。 土壤在无侧限时受压,是一种单向应力状态,通常是以剪应力的形式失效。无侧限的抗压强度吼 也是根据摩尔一库伦定律建立的,即: (1—4) 由式 1—3 和式 1—4 看出, 和 都是 c、 的函数,用剪切试验法求 c 和 的方法见 表 1—1 所示。 表 1—1 土壤主要剪切试验法 名称 剪切机理图 试验方法 C、 的求法 特点 直 接 剪 把试样土放入上 下两层的剪切箱 内, 通过加压板上下加 压,利用水平力进 行 能用于各种土质。 约束力较大,限定 剪 切面,排水调节困 难,操作简单,试 样
切 剪切。适于 2 个以 上 一值进行试验 可较少 二 向 压 缩 在圆柱形试样土上 盖上橡胶膜,预加 上侧压力氏,然后 加 上压力 0l,产生压 缩 剪切 从莫尔圆的包络线求得 能用于各种土壤, 从理论上讲是最佳 的,但操作困难 单 向 压 缩 在圆柱形试样土 上直接加压,进行 压 缩剪切 仅用于粘性土,方 法最简单 叶 轮 剪 切 把图中所示的叶 轮压入土中,由扭 矩 M 使其旋转,同圆 柱 面进行剪切 仅适于粘土,不必 取样,直接进行 四、土壤粘附 1.土壤粘附力土壤粘附力又称粘着力或外附力。是指土壤与其它物体表面间的作用力,这种作 用力可以是在土壤与物体问加压之后产生,也可以是不加压就存在
切 剪切。适于 2 个以 上 一值进行试验 可较少 二 向 压 缩 在圆柱形试样土上 盖上橡胶膜,预加 上侧压力氏,然后 加 上压力 0l,产生压 缩 剪切 从莫尔圆的包络线求得 能用于各种土壤, 从理论上讲是最佳 的,但操作困难 单 向 压 缩 在圆柱形试样土 上直接加压,进行 压 缩剪切 仅用于粘性土,方 法最简单 叶 轮 剪 切 把图中所示的叶 轮压入土中,由扭 矩 M 使其旋转,同圆 柱 面进行剪切 仅适于粘土,不必 取样,直接进行 四、土壤粘附 1.土壤粘附力土壤粘附力又称粘着力或外附力。是指土壤与其它物体表面间的作用力,这种作 用力可以是在土壤与物体问加压之后产生,也可以是不加压就存在
土壤耕作是农业生产中最繁重的生产过程之一,由于土壤对耕作机具的粘附,使犁耕阻力增加 30 %,为了克服土壤对耕作机具的粘附和摩擦,消耗的能量约占耕地消耗总能量的 30%~50%或 更多。据统计,如能将耕作时土壤粘附与摩擦损失减少 10%,那么我国每年用于耕作时的油耗 便可减少 0.7 亿升。 2.减粘脱土的技术和方法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并试验研究了多种减粘脱土的技术和 方法。 (1)充注气体或液体此法是通过专设系统以一定压力和一定方向向土壤与触土部件的接触面连续 注入气体或液体,使界面形式气垫或液层,避免土壤与工作装置的表面直接接触,减少粘附面积, 并在减弱土壤粘附的同时,大大降低土壤与触土表面间的摩擦力。 充注的气体主要是空气,有时也利用发动机的废气。充注的液体除水外,还有油性润滑剂、聚合 物水溶液等。有的还同时充注气体和液体形成空气一乳状液润滑剂。 该法已在机耕犁和铲装机械上得到应用。 (2)振动法在垂直于触土部件粘附界面方向施加振动,可使界面不断受到垂直界面的正反两方向 力的反复作用。这样,一方面将减轻土壤对工作装置表面的压实,减少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可使 接触面出现有利于土壤滑动的水分和空气,因此不用外界注水充气,粘附界面也能进行气液润滑。 振动法必须专设振动装置和隔振装置。 (3)电渗法增加土壤与触土部件表面间的水膜厚度,土壤粘附力将会大大降低。电渗法就是增厚 这层水膜的有效方法。土壤粘粒表面存在双电层,土壤水中存在阳离子,而触土部件又多是良好 的电极。因此采用电渗法,对界面粘附系统施加一定的电场,迫使土壤水迁移到界面,从而增加 水膜厚度,降低水份张力,达到减粘脱土的效果。 研究表明,对于与土壤有一定静接触时间的触土部件,电渗法的应用将有可望前景。 (4)表面改性土壤对触土部件工作面的粘附,主要是界面现象,只要能改变固体材料表面几个分 子层材料的性质,则可有效地改变触土部件的脱土性能。研究表明,影响材料表面脱土性的重要 因素之一是表面增水性,增水性强的材料,对土壤粘附较小。 为了减少犁耕阻力,许多学者对犁体曲面进行了改性研究。如在犁体工作表面上涂一层熟石膏; 用石蜡或亚麻仁油处理犁体曲面;用陶瓷或聚四氟乙烯覆盖在犁壁上,均发现脱土性能比钢、铁、 铝材料好。 (5)表面改形改形即改变触土部件的宏观或微观的形状,通过减少与土壤的实际接触面积,使界 面水膜不连续或造成应力集中来减少粘附。如栅条犁壁、山西阳城疙瘩犁、国外开发的不粘锹等, 都是利用表面改形来降低粘附阻力。表面改形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增加动力,是一种较好 的减粘脱土方法。 (6)仿生法土壤中的动物,尤其生活在粘性土壤中的动物,经过亿万年的进化优化,在形态体表 等多方面具有减粘脱土的特殊功能,因此,从仿生学角度研究土壤动物的防粘机理和脱附规律
土壤耕作是农业生产中最繁重的生产过程之一,由于土壤对耕作机具的粘附,使犁耕阻力增加 30 %,为了克服土壤对耕作机具的粘附和摩擦,消耗的能量约占耕地消耗总能量的 30%~50%或 更多。据统计,如能将耕作时土壤粘附与摩擦损失减少 10%,那么我国每年用于耕作时的油耗 便可减少 0.7 亿升。 2.减粘脱土的技术和方法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并试验研究了多种减粘脱土的技术和 方法。 (1)充注气体或液体此法是通过专设系统以一定压力和一定方向向土壤与触土部件的接触面连续 注入气体或液体,使界面形式气垫或液层,避免土壤与工作装置的表面直接接触,减少粘附面积, 并在减弱土壤粘附的同时,大大降低土壤与触土表面间的摩擦力。 充注的气体主要是空气,有时也利用发动机的废气。充注的液体除水外,还有油性润滑剂、聚合 物水溶液等。有的还同时充注气体和液体形成空气一乳状液润滑剂。 该法已在机耕犁和铲装机械上得到应用。 (2)振动法在垂直于触土部件粘附界面方向施加振动,可使界面不断受到垂直界面的正反两方向 力的反复作用。这样,一方面将减轻土壤对工作装置表面的压实,减少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可使 接触面出现有利于土壤滑动的水分和空气,因此不用外界注水充气,粘附界面也能进行气液润滑。 振动法必须专设振动装置和隔振装置。 (3)电渗法增加土壤与触土部件表面间的水膜厚度,土壤粘附力将会大大降低。电渗法就是增厚 这层水膜的有效方法。土壤粘粒表面存在双电层,土壤水中存在阳离子,而触土部件又多是良好 的电极。因此采用电渗法,对界面粘附系统施加一定的电场,迫使土壤水迁移到界面,从而增加 水膜厚度,降低水份张力,达到减粘脱土的效果。 研究表明,对于与土壤有一定静接触时间的触土部件,电渗法的应用将有可望前景。 (4)表面改性土壤对触土部件工作面的粘附,主要是界面现象,只要能改变固体材料表面几个分 子层材料的性质,则可有效地改变触土部件的脱土性能。研究表明,影响材料表面脱土性的重要 因素之一是表面增水性,增水性强的材料,对土壤粘附较小。 为了减少犁耕阻力,许多学者对犁体曲面进行了改性研究。如在犁体工作表面上涂一层熟石膏; 用石蜡或亚麻仁油处理犁体曲面;用陶瓷或聚四氟乙烯覆盖在犁壁上,均发现脱土性能比钢、铁、 铝材料好。 (5)表面改形改形即改变触土部件的宏观或微观的形状,通过减少与土壤的实际接触面积,使界 面水膜不连续或造成应力集中来减少粘附。如栅条犁壁、山西阳城疙瘩犁、国外开发的不粘锹等, 都是利用表面改形来降低粘附阻力。表面改形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增加动力,是一种较好 的减粘脱土方法。 (6)仿生法土壤中的动物,尤其生活在粘性土壤中的动物,经过亿万年的进化优化,在形态体表 等多方面具有减粘脱土的特殊功能,因此,从仿生学角度研究土壤动物的防粘机理和脱附规律
将是寻找机械触土部件减粘脱土的有效途径,有望使减粘脱附机理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实质性的 突破。 五、水田土壤的流变特性 1.水田土壤的流变模型土壤,特别是水田土壤具有流变性。对水田土壤加载时,它的变形随时 间变化。这就是说,对于水田土壤,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对时间有明显的依赖性。 在国外,Geuze、吉田勋等学者先后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土壤(包括水田土壤)的流变特性进行过研 究,并提出了粘土的流变模型为伯格斯(Burgers)模型。 在国内,潘君拯等对我国南方水田土壤的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用 Burgers 模型(图 1— 3)作为我国南方水田土壤的通用流变模型。 伯格斯的流变方程为 (1—5) 式中 ——土壤应变; 一—土壤应力; 一水田土壤的流变参量; t——加载时间。 研究表明,水田土壤的流变参量与土壤条件(机械组成、含水量、容重)有关,与载荷条件(载荷 值、承载形状和面积)无关。因此,具备一定土壤条件的水田土壤有一定的流变参量值,测量时 不受仪器结构参量的影响。 2.水田土壤的应力一应变时间图根据土壤条件对流变参量的影响特别显著,而载荷条件的影响 实际上不显著。潘君拯提出了以流变性为特征的我国南方水田土壤的应力一应变一时间图,如图 1—4 所示。 当应力一在一定范围时,流变曲线族在应力一应变一时间三维空间内舒展成流变曲面, 可能发生的应力一应变一时问关系都在这曲面 E。 运用图 1—4,可为改善和提高行走装置和切削元件的性能提供依据,其结论如下:
将是寻找机械触土部件减粘脱土的有效途径,有望使减粘脱附机理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实质性的 突破。 五、水田土壤的流变特性 1.水田土壤的流变模型土壤,特别是水田土壤具有流变性。对水田土壤加载时,它的变形随时 间变化。这就是说,对于水田土壤,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对时间有明显的依赖性。 在国外,Geuze、吉田勋等学者先后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土壤(包括水田土壤)的流变特性进行过研 究,并提出了粘土的流变模型为伯格斯(Burgers)模型。 在国内,潘君拯等对我国南方水田土壤的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用 Burgers 模型(图 1— 3)作为我国南方水田土壤的通用流变模型。 伯格斯的流变方程为 (1—5) 式中 ——土壤应变; 一—土壤应力; 一水田土壤的流变参量; t——加载时间。 研究表明,水田土壤的流变参量与土壤条件(机械组成、含水量、容重)有关,与载荷条件(载荷 值、承载形状和面积)无关。因此,具备一定土壤条件的水田土壤有一定的流变参量值,测量时 不受仪器结构参量的影响。 2.水田土壤的应力一应变时间图根据土壤条件对流变参量的影响特别显著,而载荷条件的影响 实际上不显著。潘君拯提出了以流变性为特征的我国南方水田土壤的应力一应变一时间图,如图 1—4 所示。 当应力一在一定范围时,流变曲线族在应力一应变一时间三维空间内舒展成流变曲面, 可能发生的应力一应变一时问关系都在这曲面 E。 运用图 1—4,可为改善和提高行走装置和切削元件的性能提供依据,其结论如下:
(1)为了减少车辆在水田行驶时的下陷量以及由下陷引起的阻力增大甚至陷车,车辆对水田土壤 的加载时间以短为宜,即行驶速度以高为宜。 图 1-3 伯格斯(Burgers)模型 图 1—4 南方水田土壤的应力一应变一时间图
(1)为了减少车辆在水田行驶时的下陷量以及由下陷引起的阻力增大甚至陷车,车辆对水田土壤 的加载时间以短为宜,即行驶速度以高为宜。 图 1-3 伯格斯(Burgers)模型 图 1—4 南方水田土壤的应力一应变一时间图
图 1—5 挤压式流变仪 1.砝码 2.圆筒 3.柱塞 4.喉管 5.螺纹升降机构组合 从减少下陷量出发,对于高速车辆,提高车速效果显著;而对于低速车辆,则提高车速效果不显 著;对于轻载车辆,提高车速效果不如重载车辆显著。 (2)犁、耙和推土铲等的速度有一个临界值,超过临界值后,阻力将急剧增加。 从这个观点出发,为大幅度降低阻力,节约能源,高速犁的速度不应超过临界值。 3.水田土壤的触变性触变性是水田土壤的显著特性之一。水田土壤受到不断扰动之后,结构逐 渐被破坏,粘性逐渐增加,强度逐渐下降,因而变稀,变得较易流动,温度上升;扰动停止后, 经过一段时间,它又能逐渐恢复到原状,因此水田土壤具有触变性。 测定水田土壤的触变性一般采用挤压式流变仪(图 1—5)。其测定过程是:将土样填入仪器上端 圆筒内,放入柱塞并加载,使土壤通过喉管进入下端圆筒,并测定柱塞下降速度。当一定量土壤 通过喉管后,取下柱塞,将圆筒倒置,再放入柱塞,重复上述步骤。 一般采用触变率 T 来表示水田土壤的触变特性,即 (1—6)
图 1—5 挤压式流变仪 1.砝码 2.圆筒 3.柱塞 4.喉管 5.螺纹升降机构组合 从减少下陷量出发,对于高速车辆,提高车速效果显著;而对于低速车辆,则提高车速效果不显 著;对于轻载车辆,提高车速效果不如重载车辆显著。 (2)犁、耙和推土铲等的速度有一个临界值,超过临界值后,阻力将急剧增加。 从这个观点出发,为大幅度降低阻力,节约能源,高速犁的速度不应超过临界值。 3.水田土壤的触变性触变性是水田土壤的显著特性之一。水田土壤受到不断扰动之后,结构逐 渐被破坏,粘性逐渐增加,强度逐渐下降,因而变稀,变得较易流动,温度上升;扰动停止后, 经过一段时间,它又能逐渐恢复到原状,因此水田土壤具有触变性。 测定水田土壤的触变性一般采用挤压式流变仪(图 1—5)。其测定过程是:将土样填入仪器上端 圆筒内,放入柱塞并加载,使土壤通过喉管进入下端圆筒,并测定柱塞下降速度。当一定量土壤 通过喉管后,取下柱塞,将圆筒倒置,再放入柱塞,重复上述步骤。 一般采用触变率 T 来表示水田土壤的触变特性,即 (1—6)
式中 ——最初三次试验中柱塞速度的平均值; Vn——第 n 次试验中柱塞的速度,n>3。 水田土壤含水量 W 对触变率 T 影响如图 1—6 所示。 从图 1—6 可知,当含水量在 40%~70%时,触变现象较为明显。当含水量在 50%~60 %范围时, 触变率最高。 经研究表明,含水量约 50%以上的区段是土壤易于粘附农具的危险区,这个值大致与触变效应 最显著时的值相符。因此,当水田土壤的含水量在 50%~60%附近时,会给行走装置和切削元 件带来明显的麻烦。 图 1—6 水田土壤含水量对触变率的影响 第二节土壤耕作及耕作机具 土壤耕作是作物生产中不可缺少极其重要的一环。它通过犁、耙、磙、铲、锹等农具的机械作用 改变土壤耕层构造和地面状况,调节土壤水、肥、气、热因素,翻埋根茬和肥料、清除田间杂草, 控制土壤病虫害,调节土壤微生物体系,为作物播种、出苗、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协 调土壤与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 一、土壤耕作方法 土壤耕作分为常规耕作法和少免耕法两大类。 常规耕作法又称传统耕作法或精耕细作法。通常指作物生产过程中由机械耕翻、耙压和中耕等组 成的土壤耕作体系。在一季作物生产期间,机具进地次数常达 7~10 次,作物秸秆移出田外或切 碎翻人土壤中。常规耕作法目前仍然是土壤耕作的主要方法,主要从事耕翻、耙碎、镇压、播种、 中耕、施肥、开沟、中耕除草、喷药、收获等作业。 少耕通常指在常规耕作基础上减少土壤耕作次数和强度的一类土壤耕作体系。它的类型很多,如 以田问局部耕翻代替全部耕翻、以耙代耕、以旋耕代犁耕、耕耙结合、板田播种、免中耕等,均
式中 ——最初三次试验中柱塞速度的平均值; Vn——第 n 次试验中柱塞的速度,n>3。 水田土壤含水量 W 对触变率 T 影响如图 1—6 所示。 从图 1—6 可知,当含水量在 40%~70%时,触变现象较为明显。当含水量在 50%~60 %范围时, 触变率最高。 经研究表明,含水量约 50%以上的区段是土壤易于粘附农具的危险区,这个值大致与触变效应 最显著时的值相符。因此,当水田土壤的含水量在 50%~60%附近时,会给行走装置和切削元 件带来明显的麻烦。 图 1—6 水田土壤含水量对触变率的影响 第二节土壤耕作及耕作机具 土壤耕作是作物生产中不可缺少极其重要的一环。它通过犁、耙、磙、铲、锹等农具的机械作用 改变土壤耕层构造和地面状况,调节土壤水、肥、气、热因素,翻埋根茬和肥料、清除田间杂草, 控制土壤病虫害,调节土壤微生物体系,为作物播种、出苗、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协 调土壤与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 一、土壤耕作方法 土壤耕作分为常规耕作法和少免耕法两大类。 常规耕作法又称传统耕作法或精耕细作法。通常指作物生产过程中由机械耕翻、耙压和中耕等组 成的土壤耕作体系。在一季作物生产期间,机具进地次数常达 7~10 次,作物秸秆移出田外或切 碎翻人土壤中。常规耕作法目前仍然是土壤耕作的主要方法,主要从事耕翻、耙碎、镇压、播种、 中耕、施肥、开沟、中耕除草、喷药、收获等作业。 少耕通常指在常规耕作基础上减少土壤耕作次数和强度的一类土壤耕作体系。它的类型很多,如 以田问局部耕翻代替全部耕翻、以耙代耕、以旋耕代犁耕、耕耙结合、板田播种、免中耕等,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