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礼2014届高三五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擂钵(lei) 羸弱(l6i)压轴戏(zhou) 嗷嗷待哺() B.结東(su) 回溯(sa) 一沓纸(d) 卷帙浩繁(zhi) 纤维 蹁跹(xian)势利眼(shi) 暴虎凭河(png) D.应答(da) 苏打(da) 和稀泥(huo) 食不果腹(sh) 2.下列各句横线处填入词语(含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4月11日,名吸毒人员手持菜刀在南水镇某超市门口挥舞扬言要杀人武警珠海支 队巡逻官兵接警赶至后,仅用30秒将其 ②枯坐江亭的诗人看到曲江暮春之景,不禁生出万分惆怅与凄苦之情,恰如落红离枝, 盛唐气象已渐行渐远,诗人潸然掉泪 ③日本总务大臣新藤义孝12日参拜靖国神社。中国敦促日方在历史问题上端正态度, 停止一切与时代潮流 的挑衅行为。 ④必使山情水性,因 而曲得其真;务期天巧地灵,借人工人籁而华传其妙。 (清·朱庭珍《筱园诗话》) A.制服不免背道而驰绘声绘色 B.治服不免南辕北辙绘声绘色 C.制服未免背道而驰有声有色 D.治服未免南辕北辙有声有色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长沙地铁2号线全长21.926km,将于2014年4月29日正式运营。4月18日-20日, 持有轨道公司发放的免费试乘券,均可从19个站的任意一站进站试乘 B.作为中国电商领域的两大巨头公司,京东无疑是阿里最有力的竞争者。随着腾 讯的入股,京东获得了新的移动互联网入口,进一步增强了竞争力 C.据《洛杉矶时报》报道,当湖人其他球员还在为常规赛收官战做准备时,科比已经飞往 法国,提前开始了自己的假期。飞侠的这种行为,恐怕又要引来非议了。 D.乌克兰问题四方会谈将于4月17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欧盟与北约在会议举行之前都 表明了各自的态度:期望把日趋复杂的乌克兰问题通过政治外交手段解决好 4.下列所引诗语分别录自著名的古典小说,请选出叙述正确的项 青龙宝刀灿霜雪,鹦鹉战袍飞蛱蝶。马蹄到处鬼神嚎,目前-怒应流血。 乙、英雄相聚满山寨,好汉同心赴水洼。古今壮土谈英勇,猛烈强人仗义忠
1 雅礼 2014 届高三五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语 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擂.钵(léi ) 羸.弱(léi ) 压轴.戏(zhóu) 嗷.嗷待哺(áo) B.结束.(sù) 回溯.(sù) 一沓.纸(dá) 卷帙.浩繁(zhì) C.纤.维(xiān) 蹁跹.(xiān) 势.利眼 (shì) 暴虎凭.河(píng) D.应答.(dá ) 苏打.(dá) 和.稀泥(huò) 食.不果腹 (shí) 2.下列各句横线处填入词语(含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4 月 11 日,一名吸毒人员手持菜刀在南水镇某超市门口挥舞,扬言要杀人,武警珠海支 队巡逻官兵接警赶至后,仅用 30 秒将其 。 ②枯坐江亭的诗人看到曲江暮春之景,不禁生出万分惆怅与凄苦之情,恰如落红离枝, 盛唐气象已渐行渐远,诗人 潸然掉泪。 ③日本总务大臣新藤义孝 12 日参拜靖国神社。中国敦促日方在历史问题上端正态度, 停止一切与时代潮流 的挑衅行为。 ④必使山情水性,因 而曲得其真;务期天巧地灵,借人工人籁而华传其妙。 (清·朱庭珍《筱园诗话》) A.制服 不免 背道而驰 绘声绘色 B. 治服 不免 南辕北辙 绘声绘色 C.制服 未免 背道而驰 有声有色 D. 治服 未免 南辕北辙 有声有色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长沙地铁 2 号线全长 21.926km,将于 2014 年 4 月 29 日正式运营。4 月 18 日-20 日, 持有轨道公司发放的免费试乘券,均可从 19 个站的任意一站进站试乘。 B. 作为中国电商领域的两大巨头公司,京东无疑是阿里最有力的竞争者。随着腾 讯的入股,京东获得了新的移动互联网入口,进一步增强了竞争力。 C.据《洛杉矶时报》报道,当湖人其他球员还在为常规赛收官战做准备时,科比已经飞往 法国,提前开始了自己的假期。飞侠的这种行为,恐怕又要引来非议了。 D.乌克兰问题四方会谈将于 4 月 17 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欧盟与北约在会议举行之前都 表明了各自的态度:期望把日趋复杂的乌克兰问题通过政治外交手段解决好。 4.下列所引诗语分别录自著名的古典小说,请选出叙述正确的项。 ( ) 甲、青龙宝刀灿霜雪,鹦鹉战袍飞蛱蝶。马蹄到处鬼神嚎,目前一怒应流血。 乙、英雄相聚满山寨,好汉同心赴水洼。古今壮士谈英勇,猛烈强人仗义忠
丙、钉钯铁棒逞神威,同帅阴兵战老牺。牺牲独展凶强性,遍满同天法力恢。 A.甲、乙、丙所属的小说,都是根据正史所改编 B.甲诗所指的人物,成为武侯祠供奉的神祗 C.丙诗所属的小说,与具有魔幻色彩的《哈利波特》、《魔戒》性质相近。 D.甲、乙、丙所属的小说,依故事发生时代的先后排列,应是:甲→乙→丙。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填空题4分,每小题2分;翻译 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5-9小题 愚溪对(节选) 柳子名愚溪而居。五日,溪之神夜见梦曰:“孑何辱予,使予为愚耶?有其实者,名固 从之,今予固若是耶?予闻西海有水,散涣而无力,不能负芥,投之则委靡垫没,及底而后 止,故其名曰弱水。雍之西有水,幽险若漆,不知其所出,故其名日黑水。夫弱,六极也 黑,贱名也。彼得之而不辞,穷万世而不变者,有其实也。今予甚清且美,为子所喜,而又 功可以及圃畦,力可以载方舟,朝夕者济焉。子幸择而居予,而辱以无实之名以为愚,卒不 见德而肆其诬,岂终不可革耶?″ 柳子对曰:“汝诚无其实,然以吾之愚而独好汝,汝恶得避是名耶!且汝不见贪泉乎? 有饮而南者,见交趾宝货之多,光溢于目,思以两手攫而怀之,岂泉之实耶?过而往贪焉犹 以为名,今汝独招愚者居焉,久留而不去,虽欲革其名,不可得矣。夫明王之时,智者用 愚者伏。用者宜迩,伏者宜远。今汝之托也,远王都三千余里,唯愚陋黜伏者,日侵侵以游 汝。当汝为愚而犹以为诬,宁有说耶?″ 曰:“是则然矣,敢问子之愚何如饵可以及我? 柳子曰:“汝欲穷我之愚说耶?姑示子其略:吾茫洋乎无知。冰雪之交,众裘我締;溽 暑之铄,众从之风,而我从之火。进不为盈退不为抑荒凉昏默卒不自克此其大凡者也愿以 是污汝可乎 于是溪神沉思而叹曰:“嘻!有余矣,是及我也。”因俯而羞,仰而吁,涕泣交流,举手
2 丙、钉钯铁棒逞神威,同帅阴兵战老牺。牺牲独展凶强性,遍满同天法力恢。 A.甲、乙、丙所属的小说,都是根据正史所改编。 B.甲诗所指的人物,成为武侯祠供奉的神祇。 C.丙诗所属的小说,与具有魔幻色彩的《哈利波特》、《魔戒》性质相近。 D.甲、乙、丙所属的小说,依故事发生时代的先后排列,应是:甲→乙→丙。 二、文言文阅读(22 分。其中选择题 9 分,每小题 3 分;填空题 4 分,每小题 2 分;翻译 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5----9 小题。 愚 溪 对(节选) 柳宗元 柳子名愚溪而居。五日,溪之神夜见梦曰:“子何辱予,使予为愚耶?有其实者,名固 从之,今予固若是耶?予闻西海有水,散涣而无力,不能负芥,投之则委靡垫没,及底而后 止,故其名曰弱水。雍之西有水,幽险若漆,不知其所出,故其名曰黑水。夫弱,六极也。 黑,贱名也。彼得之而不辞,穷万世而不变者,有其实也。今予甚清且美,为子所喜,而又 功可以及圃畦,力可以载方舟,朝夕者济焉。子幸择而居予,而辱以无实之名以为愚,卒不 见德而肆其诬,岂终不可革耶?” 柳子对曰:“汝诚无其实,然以吾之愚而独好汝,汝恶得避是名耶!且汝不见贪泉乎? 有饮而南者,见交趾宝货之多,光溢于目,思以两手攫而怀之,岂泉之实耶?过而往贪焉犹 以为名,今汝独招愚者居焉,久留而不去,虽欲革其名,不可得矣。夫明王之时,智者用, 愚者伏。用者宜迩,伏者宜远。今汝之托也,远王都三千余里,唯愚陋黜伏者,日侵侵以游 汝。当汝为愚而犹以为诬,宁有说耶?” 曰:“是则然矣,敢问子之愚何如饵可以及我?” 柳子曰:“汝欲穷我之愚说耶?姑示子其略:吾茫洋乎无知。冰雪之交,众裘我絺;溽 暑之铄①,众从之风,而我从之火。进不为盈退不为抑荒凉昏默卒不自克此其大凡者也愿以 是污汝可乎” 于是溪神沉思而叹曰:“嘻!有余矣,是及我也。”因俯而羞,仰而吁,涕泣交流,举手
而辞。一晦矣一明,觉而莫知所之,遂书其对。 注释:①溽暑之铄:闷热的酷暑时,连金属都要熔化。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力可以载方舟,朝夕者济焉 济:渡过 B.有饮而南者,见交趾宝货之多南:往南 C.久留而不去,虽欲革其名 革:去除 D.汝欲穷我之愚说耶 穷:穷困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卒不见德而肆其诬,岂终不可革耶? A.西海有水,散涣而无力 B.投之则委靡垫没,及底而后止 C.众从之风,而我从之火 D.涕泣交流,举手而辞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不为盈退/不为抑荒凉昏默卒/不自克此/其大凡者/也愿以是污汝/可乎 B.进不为盈退/不为抑荒凉昏默/卒不自克/此其大凡者也愿/以是污汝可乎 C.进不为盈/退不为抑/荒凉昏默/卒不自克此/其大凡者也/愿以是污汝可乎 D.进不为盈/退不为抑/荒凉昏默/卒不自克/此其大凡者也/愿以是污汝可乎 8.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愚溪以“弱水、黑水”之恶名的名符其实,与自己的清澈、美好和功用对比, 来表达自己被命以“愚溪”之名的不满 B.第二自然段作者将愚溪与贪泉类比:贪泉不贪,因人而得名:愚溪虽不愚,却位居 偏僻之地,只有愚陋贬谪之人相伴,可谓名至实归。 C.第三、四、五自然段作者通过与愚溪的对话,表明自己举止与众人相异而执迷不悟 愚溪亦因此而得愚名。愚溪心服口服,羞惭叹息而退 D.此文托言与愚溪对话,抒发了作者被贬偏僻之所而不能施展抱负的痛苦和愤懑,以 及遭受他人排斥、冷落之后的麻木和自卑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彼得之而不辞,穷万世而不变者,有其实也。(4分) 译文 (2)以吾之愚而独好汝,汝恶得避是名耶。(3分) 译文: (3)觉而莫知所之,遂书其对。(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秋宿湘江遇雨 谭用之 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o
3 而辞。一晦矣一明,觉而莫知所之,遂书其对。 注释:①溽暑之铄:闷热的酷暑时,连金属都要熔化。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力可以载方舟,朝夕者济.焉 济:渡过 B.有饮而南.者,见交趾宝货之多 南:往南 C.久留而不去,虽欲革.其名 革:去除 D.汝欲穷.我之愚说耶 穷:穷困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例句:卒不见德而.肆其诬,岂终不可革耶? A.西海有水,散涣而.无力 B.投之则委靡垫没,及底而.后止 C.众从之风,而.我从之火 D.涕泣交流,举手而.辞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进不为盈退/不为抑荒/凉昏默卒/不自克此/其大凡者/也愿以是污汝/可乎 B. 进不为盈退/不为抑荒凉昏默/卒不自克/此其大凡者也愿/以是污汝可乎 C. 进不为盈/退不为抑/荒凉昏默/卒不自克此/其大凡者也/愿以是污汝可乎 D. 进不为盈/退不为抑/荒凉昏默/卒不自克/此其大凡者也/愿以是污汝可乎 8.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开头愚溪以“弱水、黑水”之恶名的名符其实,与自己的清澈、美好和功用对比, 来表达自己被命以“愚溪”之名的不满。 B.第二自然段作者将愚溪与贪泉类比:贪泉不贪,因人而得名;愚溪虽不愚,却位居 偏僻之地,只有愚陋贬谪之人相伴,可谓名至实归。 C.第三、四、五自然段作者通过与愚溪的对话,表明自己举止与众人相异而执迷不悟, 愚溪亦因此而得愚名。愚溪心服口服,羞惭叹息而退。 D.此文托言与愚溪对话,抒发了作者被贬偏僻之所而不能施展抱负的痛苦和愤懑,以 及遭受他人排斥、冷落之后的麻木和自卑。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彼得之而不辞,穷万世而不变者,有其实也。(4 分) 译文: (2)以吾之愚而独好汝,汝恶得避是名耶。(3 分) 译文: (3)觉而莫知所之,遂书其对。(3 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 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秋宿湘江遇雨 谭用之 湘上阴云锁梦魂, 江边深夜舞刘琨①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②,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③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注:①刘琨,《晋书·祖逖传》记载过他和祖逖共被同寝,夜间闻鸡起舞的故事。 ②橘柚,《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③《楚辞·渔父》有云:“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 非三闾大夫与?……” (1)首联“湘上阴云锁梦魂”,“锁”字用得精妙,请分析其妙处。(3分) (2)诗歌注重景与情的结合,力求做到景情交融。此诗与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同写秋 天湖湘景象,但格调、情感不同,请赏析比较此诗中间两联与毛词上阕的异同。(5分) 《沁园春·长沙》上阕:“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 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 浮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 ,穷岛屿之萦回。(《滕王阁序》唐王勃) (2) 生长明妃尚有村。(《咏怀古迹(其三)》唐杜甫) (3) 缭之兮杜衡。(《湘夫人》战国屈原) (4)臣之辛苦,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陈情表》西晋李密) (5)舞榭歌台,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宋辛弃疾)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杜会需要自由、理性的文科
4 秋风万里芙蓉国, 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②, 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③相见不相问, 长笛一声归岛门。 注:①刘琨,《晋书•祖逖传》记载过他和祖逖共被同寝,夜间闻鸡起舞的故事。 ②橘柚,《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③《楚辞•渔父》有云:“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 非三闾大夫与?……’” (1)首联“湘上阴云锁梦魂”,“锁”字用得精妙,请分析其妙处。(3 分) (2)诗歌注重景与情的结合,力求做到景情交融。此诗与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同写秋 天湖湘景象,但格调、情感不同,请赏析比较此诗中间两联与毛词上阕的异同。(5 分) 《沁园春·长沙》上阕:“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 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 浮?” 11.古诗文默写。(5 分,每空 1 分) (1) ,穷岛屿之萦回。(《滕王阁序》唐 王勃) (2) ,生长明妃尚有村。(《咏怀古迹(其三)》唐 杜甫) (3) ,缭之兮杜衡。(《湘夫人》战国 屈原) (4)臣之辛苦, ,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陈情表》西晋 李密) (5)舞榭歌台, 。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南宋 辛弃疾)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 分。其中,填空题 4 分;选择题 6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 社会需要自由、理性的文科
徐贲 最近出现了文科是否“贻害社会”的争论。有人认为,以哲学为代表的思考在现时代 成为多余,“哲学专业的招生难和就业难其实已经诠释了这是个不再需要哲学的时代”。在我 们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看起来可以无限满足人们日益膨胀的物欲的时代,有这样的想法实在 不足为奇。 然而,科学能够在物质方面增进人类的福祉,但科学的价值远不止于此。从文艺复兴到 启蒙运动时期,科学曾经代表着人类自由和理性的革命性转变,满足的远不只是人的物质需 求。科学是人类对智慧的—种追求,而这种智慧必须联系和借助另外两种智慧,那就是哲学 和信仰 我认识一位96岁的物理学家,他晚年成为文科知识热忱的学习者和思考者。老先生送 了我一本他写的《理性与信仰初识》,在这本现身说法的书里,他借用康德的概念分析指出 科学解决的是“我们能够认识什么”的问题,哲学解决的是“我们应该做什么”的问题,而 宗教解决的是“我们能够希望什么”的问题。老先生关心的不是当下学院哲学教授们讨论的 哲学小专题,而是哲学理性与宗教信仰的关系。在我们这个有欲望、缺理性、无信仰的时代, 这位物理学家的人文思考成为当前一望无际的价值荒原上的空谷足音 当前中国大学里的理工科课程,为学生提供的只是一些起码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训练。 在大学人文教育普遍缺失的状态下,这样的知识和训练既与“我们应该做什么”无关,更不 涉及“我们能够希望什么″。这样的教育,它的主要作用不过是为劳动市场提供浑浑噩噩 追名逐利的人力机器。而那些作为劳动力的个体,他们一辈子都囚禁在自己永远没法满足的 物质和肉体欲望之中 在最好的情况下,科学解决“我们能够认识什么”的问题,但它无法回答,人的认识与 存在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这一层思考需要人类理性有进一步的拓展。这一拓展是以人的自
5 徐贲 最近出现了文科是否“贻害社会”的争论。有人认为,以哲学为代表的思考在现时代 成为多余,“哲学专业的招生难和就业难其实已经诠释了这是个不再需要哲学的时代”。在我 们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看起来可以无限满足人们日益膨胀的物欲的时代,有这样的想法实在 不足为奇。 然而,科学能够在物质方面增进人类的福祉,但科学的价值远不止于此。从文艺复兴到 启蒙运动时期,科学曾经代表着人类自由和理性的革命性转变,满足的远不只是人的物质需 求。科学是人类对智慧的一种追求,而这种智慧必须联系和借助另外两种智慧,那就是哲学 和信仰。 我认识一位 96 岁的物理学家,他晚年成为文科知识热忱的学习者和思考者。老先生送 了我一本他写的《理性与信仰初识》,在这本现身说法的书里,他借用康德的概念分析指出, 科学解决的是“我们能够认识什么”的问题,哲学解决的是“我们应该做什么”的问题,而 宗教解决的是“我们能够希望什么”的问题。老先生关心的不是当下学院哲学教授们讨论的 哲学小专题,而是哲学理性与宗教信仰的关系。在我们这个有欲望、缺理性、无信仰的时代, 这位物理学家的人文思考成为当前一望无际的价值荒原上的空谷足音。 当前中国大学里的理工科课程,为学生提供的只是一些起码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训练。 在大学人文教育普遍缺失的状态下,这样的知识和训练既与“我们应该做什么”无关,更不 涉及“我们能够希望什么”。这样的教育,它的主要作用不过是为劳动市场提供浑浑噩噩、 追名逐利的人力机器。而那些作为劳动力的个体,他们一辈子都囚禁在自己永远没法满足的 物质和肉体欲望之中。 在最好的情况下,科学解决“我们能够认识什么”的问题,但它无法回答,人的认识与 存在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这一层思考需要人类理性有进一步的拓展。这一拓展是以人的自
由意识,以及人的思考和价值选择的自由为核心的。哲学不仅为人们提供正确的思维方式, 而且更有助于人们形成对个人和公共生活必不可少的价值观——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好的 生活,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 这种价值观不是自上而下灌输的意识形态,而是人文教育和人文思考的结果,它是说 服的结果,借助的是人的理性。这样的教育以“求智慧”来克服偏见的束缚,是人的自我解 放的惟一方式。人们习惯地将这种求智慧称为“哲学”,其实它也贯穿于所有自由、理性的 人文学科之中。哲学家罗素说“没有一点哲学,一个人终身都会是偏见的囚徒”,指的就是 这种哲学和人文学科。 文科并不自动具有自由、理性的精神,事实上,文科完全可能被强权操纵和利用,成为 束缚人类自由、理性的体制工具。这样的文科确实会“贻害社会"。“文革”中的“批林批孔 儒法斗争史″、“两条路线斗争”便是这种文科的典型代表。当时的文科“硏究成果″也相 当可观,例如,从1974年开始,“批林批孔″运动中的评法批儒图书和文章就大量涌现。 无论是理工还是文科,都是人的知识,也都必须是与人有关的,能使人更好地认识自己, 因此成为更好的人的知识。它是一种目的,而不只是一种手段。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不受学 科边界的限制,被称为“人文教育”,它的原意便是人的“自由教育”。人文教育的使命不是 只传授某种专门知识,而是让一些与人类之善有关的价值深入人心,成为一种信仰,也成为 一种社会的集体力量。 12.本文通过 的方式提出观点,又通过一位物理学家的事例和中国大学人 文教育的现状形成_ 论证,为进一步深入探讨人文教育蓄势 13.对于文章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出现“文科贻害社会”的想法,与我们这个时代科技迅猛发展,人们日益膨胀的物 欲得到满足有关 B.目前,中国大学里的理工科课程提供的那些起码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训练,在大 人文教育普遍缺失的状态下,与“我们应该做到什么”和“我们能够希望什么”无关 C.哲学能够帮助人们形成对个人和公共生活必不可少的价值观,这是人文教育和人文 思考的结果,借助的是人的理性,因此,这种价值观不是自上而下的灌输的意识形态。 D.文科一旦被强权操纵和利用,成为束缚人类自由、理性的体制工具,便会对社会产
6 由意识,以及人的思考和价值选择的自由为核心的。哲学不仅为人们提供正确的思维方式, 而且更有助于人们形成对个人和公共生活必不可少的价值观——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好的 生活,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 这种价值观不是自上而下灌输的意识形态,而是人文教育和人文思考的结果,它是说 服的结果,借助的是人的理性。这样的教育以“求智慧”来克服偏见的束缚,是人的自我解 放的惟一方式。人们习惯地将这种求智慧称为“哲学”,其实它也贯穿于所有自由、理性的 人文学科之中。哲学家罗素说“没有一点哲学,一个人终身都会是偏见的囚徒”,指的就是 这种哲学和人文学科。 文科并不自动具有自由、理性的精神,事实上,文科完全可能被强权操纵和利用,成为 束缚人类自由、理性的体制工具。这样的文科确实会“贻害社会”。“文革”中的“批林批孔”、 “儒法斗争史”、“两条路线斗争”便是这种文科的典型代表。当时的文科“研究成果”也相 当可观,例如,从 1974 年开始,“批林批孔”运动中的评法批儒图书和文章就大量涌现。 无论是理工还是文科,都是人的知识,也都必须是与人有关的,能使人更好地认识自己, 因此成为更好的人的知识。它是一种目的,而不只是一种手段。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不受学 科边界的限制,被称为“人文教育”,它的原意便是人的“自由教育”。人文教育的使命不是 只传授某种专门知识,而是让一些与人类之善有关的价值深入人心,成为一种信仰,也成为 一种社会的集体力量。 12.本文通过 的方式提出观点,又通过一位物理学家的事例和中国大学人 文教育的现状形成 论证,为进一步深入探讨人文教育蓄势。 13.对于文章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出现“文科贻害社会”的想法,与我们这个时代科技迅猛发展,人们日益膨胀的物 欲得到满足有关。 B.目前,中国大学里的理工科课程提供的那些起码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训练,在大学 人文教育普遍缺失的状态下,与“我们应该做到什么”和“我们能够希望什么”无关。 C.哲学能够帮助人们形成对个人和公共生活必不可少的价值观,这是人文教育和人文 思考的结果,借助的是人的理性,因此,这种价值观不是自上而下的灌输的意识形态。 D.文科一旦被强权操纵和利用,成为束缚人类自由、理性的体制工具,便会对社会产
生危害。 14.关于“科学”与“人文教育”,以下叙述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科学可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也可以满足人对智慧的追求,后者远比前者重要。 B.老先生根据康德的概念分析去认识,认为科学解决了“我们能够认识什么”的问题 C.人的认识与存在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这一问题是科学回答不了的,对此,需要人 类理性有进一步拓展。 D.人文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它不受学科边界的限制,不传授某种知识,而是 让一些与人类之善有关的价值深入人心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铃兰花 【斯洛文尼亚】普沃兰茨 紧挨着我们家的地头有一块怕人的、黑黢黢的洼地,大家都管它叫“地狱”。它三面由 陡坡环绕,活像一口深锅,只有一个隐没在晦暗、神秘的密林里的岀口。山坡上长满了杂乱 的灌木、黄檗、干金榆幼树、乌荆子、野樱桃树和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林丛间荒草蔓生。 地狱”里人迹罕至,阴阴森森,那里唯一有生命的东西是一眼泉水,溪流日夜不息的声响 给这个阴森可怖的地方蒙上了更神秘的色彩。 不过,那地方用来放牧最理想。“地狱”里的草虽然长得不高,但多汁,牲口很乐意吃 我打从记事的时候开始就害怕这个地方。当父母对我进行基督教的启蒙教育时,我便从 他们那里听说过地狱;当我扯着母亲的长裙上教堂的时候,教堂里也谈到过地狱。在我幼小 的心灵中,我们当地的“地狱”简直和真正的地狱一模一样,我每次总是恐惧万端地走近这 个地方,然后又尽快跑开。 有那么一次,那时候我还不到六岁,父亲要我到那里去放牧。这对我真是一个非常可怕 的考验,因为在这之前我还从未独自一人去过那里。当时我真想大哭一场 然而,我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怜悯。我只好赶着牲口,尽量放慢脚步,一点点走近这个可 怕的地方。我本来打算把牲口停留在山坡上,这不过是枉费心机。一瞬间,牲口群便隐没在 洼地里了。我无可奈何,只好跟着下去,生怕那几头母牛会从沟谷走进树林里去
7 生危害。 14.关于“科学”与“人文教育”,以下叙述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科学可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也可以满足人对智慧的追求,后者远比前者重要。 B.老先生根据康德的概念分析去认识,认为科学解决了“我们能够认识什么”的问题。 C.人的认识与存在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这一问题是科学回答不了的,对此,需要人 类理性有进一步拓展。 D.人文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它不受学科边界的限制,不传授某种知识,而是 让一些与人类之善有关的价值深入人心。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8 题。 铃兰花 【斯洛文尼亚】普·沃兰茨 紧挨着我们家的地头有一块怕人的、黑黢黢的洼地,大家都管它叫“地狱”。它三面由 陡坡环绕,活像一口深锅,只有一个隐没在晦暗、神秘的密林里的出口。山坡上长满了杂乱 的灌木、黄檗、千金榆幼树、乌荆子、野樱桃树和一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林丛间荒草蔓生。 “地狱”里人迹罕至,阴阴森森,那里唯一有生命的东西是一眼泉水,溪流日夜不息的声响 给这个阴森可怖的地方蒙上了更神秘的色彩。 不过,那地方用来放牧最理想。“地狱”里的草虽然长得不高,但多汁,牲口很乐意吃。 我打从记事的时候开始就害怕这个地方。当父母对我进行基督教的启蒙教育时,我便从 他们那里听说过地狱;当我扯着母亲的长裙上教堂的时候,教堂里也谈到过地狱。在我幼小 的心灵中,我们当地的“地狱”简直和真正的地狱一模一样,我每次总是恐惧万端地走近这 个地方,然后又尽快跑开。 有那么一次,那时候我还不到六岁,父亲要我到那里去放牧。这对我真是一个非常可怕 的考验,因为在这之前我还从未独自一人去过那里。当时我真想大哭一场。 然而,我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怜悯。我只好赶着牲口,尽量放慢脚步,一点点走近这个可 怕的地方。我本来打算把牲口停留在山坡上,这不过是枉费心机。一瞬间,牲口群便隐没在 洼地里了。我无可奈何,只好跟着下去,生怕那几头母牛会从沟谷走进树林里去
我就这样战战兢兢地在“地狱″的底部坐下来,也不敢回头好好地看看四周。我越来越 害怕,终于控制不住,大声哭叫着从这里跑开了。跑到上面我还收不住脚步,一直顺着田野, 泪流满面地朝父母正在耕种的地头跑去。 见到父母的时候,我哭成了个泪人儿,狼狈得很。父亲笑了,母亲却说 以后你不要再叫他去‘地狱了,他年纪还小呢。” 打这以后,果真不再叫我到“地狱”去放牧了。不过我对这个地方依旧像当初那样惧怕。 有一次,正好是星期六黄昏,父母坐在我们家的门槛上,若有所思地翘首望着舂天晴朗 的天空,母亲深深地叹了口气说 哎呀,我真想明天带一束铃兰上教堂,可惜哪里也找不着。 是呀,眼下找铃兰是晚了一些。要有也就是在“地狱里了。 一听到“地狱”这两个字,我全身不禁打了个寒颤。我好容易等到父母起身闩门,然后 上床睡觉。夜里我久久不能入眠,这个可怕的地方老在我眼前浮现。在我內心深处却回响着 母亲的叹息声。铃兰花和“地狱”,这是多么不相容的两件事物啊!我特别喜欢铃兰,寻遍 了我家前后的所有坡地和沟谷。传说只要收到铃兰花就会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可我却不知 道它们也长在“地狱”里。 早上我起得格外早。父亲和母亲还在酣睡,因为今天是星期日。 我来到了院子里站下,仿佛还处在半睡不醒的状态之中,充满了一种惬意而奇妙的责任 感,尽管这对我还是下意识的感觉。春日的早晨已经到来。真正的夏天也不远了。远方的波 霍尔耶山背后,火红的朝霞烧红了半爿天,朝阳眼瞅着就要擦出它圆圆的脸蛋了。阳光照到 佩查山顶,给它抹上了一层绛紫色。青草、树木和灌木林上都披覆着露水,它们现在还只是 忽闪忽闪地微微发亮,等到旭日东升,它们在阳光下黄澄澄的像金粒和珍珠那样闪光时,又 会有另外一番景象
8 我就这样战战兢兢地在“地狱”的底部坐下来,也不敢回头好好地看看四周。我越来越 害怕,终于控制不住,大声哭叫着从这里跑开了。跑到上面我还收不住脚步,一直顺着田野, 泪流满面地朝父母正在耕种的地头跑去。 见到父母的时候,我哭成了个泪人儿,狼狈得很。父亲笑了,母亲却说: “以后你不要再叫他去‘地狱’了,他年纪还小呢。” 打这以后,果真不再叫我到“地狱”去放牧了。不过我对这个地方依旧像当初那样惧怕。 有一次,正好是星期六黄昏,父母坐在我们家的门槛上,若有所思地翘首望着春天晴朗 的天空,母亲深深地叹了口气说: “哎呀,我真想明天带一束铃兰上教堂,可惜哪里也找不着。” “是呀,眼下找铃兰是晚了一些。要有也就是在‘地狱’里了。” 一听到“地狱”这两个字,我全身不禁打了个寒颤。我好容易等到父母起身闩门,然后 上床睡觉。夜里我久久不能入眠,这个可怕的地方老在我眼前浮现。在我内心深处却回响着 母亲的叹息声。铃兰花和“地狱”,这是多么不相容的两件事物啊!我特别喜欢铃兰,寻遍 了我家前后的所有坡地和沟谷。传说只要收到铃兰花就会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可我却不知 道它们也长在“地狱”里。 早上我起得格外早。父亲和母亲还在酣睡,因为今天是星期日。 我来到了院子里站下,仿佛还处在半睡不醒的状态之中,充满了一种惬意而奇妙的责任 感,尽管这对我还是下意识的感觉。春日的早晨已经到来。真正的夏天也不远了。远方的波 霍尔耶山背后,火红的朝霞烧红了半爿天,朝阳眼瞅着就要擦出它圆圆的脸蛋了。阳光照到 佩查山顶,给它抹上了一层绛紫色。青草、树木和灌木林上都披覆着露水,它们现在还只是 忽闪忽闪地微微发亮,等到旭日东升,它们在阳光下黄澄澄的像金粒和珍珠那样闪光时,又 会有另外一番景象
蓦地,恰似有一股神奇的力量使我又重新迈开步子,穿过地头,径直向“地狱”走去。 我从坡坎上恐惧地往昏暗的洼地瞥了一眼,为了不看它,就紧闭着双眼往下走,心里盘算着 在底部的山岩旁一定会找到铃兰花。一直走到了底部,我才睁开眼睛。 我看见了许多芬芳馥郁的铃兰花,于是动手大把大把地采起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也 没有向四周张望的勇气。我捧了一大把铃兰花,赶紧走出了“地狱”。我一口气往家里跑去, 等跑到家,赶上母亲正要出门 这时,天边的红日已经把它的第一束光辉投进我们家的院子,把院子装扮得绚丽多彩。 母亲伫立在霞光里,周身通红,漂亮极了,犹如下凡的天仙。我捧着铃兰向她跑去,一边还 得意地大喊着 妈妈,妈妈……铃令兰…… 我沉浸在幸福和无限喜悦之中,更显得容光焕发。 母亲的脸上也漾起了欣喜的微笑;她满心高兴地伸手接过花束,捧到脸边。但在吸进那 浓郁而清新的花香之前,她先看了看我。 你为什么哭,我的孩子?… 我刚才因为害怕而涌出的大颗泪珠还噙在眼里但陶醉在胜利之中竟把它忘得—干二净 了。母亲看着我,她慈祥而温和地摸了摸我的头。 (选自《外国散文百年精华》,有删节) 15.文章开篇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16.作品写了“我”两次进入“地狱”,两次进入有何不同,并分析作者如此安排的用 意。(6分) 17.“我沉浸在幸福和无限喜悦之中,更显得容光焕发。”试分析这句话中我“幸福
9 蓦地,恰似有一股神奇的力量使我又重新迈开步子,穿过地头,径直向“地狱”走去。 我从坡坎上恐惧地往昏暗的洼地瞥了一眼,为了不看它,就紧闭着双眼往下走,心里盘算着 在底部的山岩旁一定会找到铃兰花。一直走到了底部,我才睁开眼睛。 我看见了许多芬芳馥郁的铃兰花,于是动手大把大把地采起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也 没有向四周张望的勇气。我捧了一大把铃兰花,赶紧走出了“地狱”。我一口气往家里跑去, 等跑到家,赶上母亲正要出门。 这时,天边的红日已经把它的第一束光辉投进我们家的院子,把院子装扮得绚丽多彩。 母亲伫立在霞光里,周身通红,漂亮极了,犹如下凡的天仙。我捧着铃兰向她跑去,一边还 得意地大喊着: “妈妈,妈妈……铃兰……” 我沉浸在幸福和无限喜悦之中,更显得容光焕发。 母亲的脸上也漾起了欣喜的微笑;她满心高兴地伸手接过花束,捧到脸边。但在吸进那 浓郁而清新的花香之前,她先看了看我。 “你为什么哭,我的孩子?……” 我刚才因为害怕而涌出的大颗泪珠还噙在眼里,但陶醉在胜利之中竟把它忘得一干二净 了。母亲看着我,她慈祥而温和地摸了摸我的头。 (选自《外国散文百年精华》,有删节) 15.文章开篇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 分) 16.作品写了“我”两次进入“地狱”, 两次进入有何不同,并分析作者如此安排的用 意。(6 分) 17.“我沉浸在幸福和无限喜悦之中,更显得容光焕发。”试分析这句话中我“幸福
和“喜悦”的原因。(5分) 18.联系全文,试探究“父母”在文中的作用。(6分) 六、选做题(12分。19、20题任选做一题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子日:“人而不仁,如礼何? 子日:“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①,慎而无礼则葸②,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③。 【注释】①劳:辛劳,劳苦;②葸:音Ⅺ,拘谨,畏惧的样子;③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 (1)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概括孔子对于礼的观点,并简要分析。(6分) (2)联系上述材料,结合现实,选择一个角度,谈谈自己对礼的看法,不少于150字。 (6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中新网4月18日电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消息, 工信部2014年“三公经费”财政拔款预算6817.73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3, 177.28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172万元,公务用车运行费2361.36万元,公务接待费 1107.09万元 工信部2014年预算数比2013年预算数减少47.75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较
10 和“喜悦”的原因。(5 分) 18.联系全文,试探究“父母”在文中的作用。(6 分) 六、选做题(12 分。19、20 题任选做一题)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 分)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①,慎而无礼则葸②,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③。” 【注释】①劳:辛劳,劳苦;②葸:音 xǐ,拘谨,畏惧的样子;③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 (1)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概括孔子对于礼的观点,并简要分析。(6 分) (2)联系上述材料,结合现实,选择一个角度,谈谈自己对礼的看法,不少于 150 字。 (6 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 分) 中新网 4 月 18 日电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消息, 。 工信部 2014 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 6817.73 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 3, 177.28 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 172 万元,公务用车运行费 2361.36 万元,公务接待费 1107.09 万元。 工信部 2014 年预算数比 2013 年预算数减少 477.75 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