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一中 201l届高三年级月考(一) 语文试题 (考试范围:必修①、必修②)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共15分,每小题3分)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教诲(hui)股肱(gong) 笃行(d) 万乘之国( sheng) B.轻裘(q0)稽首(ji) 匡正( kuang) 文质彬彬(bin C.忤逆(w)勖勉(x) 谏诤( zheng) 鲜为人知(xian) D.幕僚(lido)舟舆(y) 庶人(si) 直言鲠议(ge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各种与动物相关的疾病瀕繁爆发,促使人类进行反思:我们与这个星球上的各种动 物到底是什么关系?该如何相处? B.连雨过后,在城里蜇伏了近两周的人们,三五成群到郊外踏青,沉醉在鸟儿的欢歌 中,流连于烂漫山花间,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慷慨馈赠 C.16岁的邓森山、14岁的姚健两学生相继被“拯救训练营暠殴打致死,让我们反思, 急待拯救的,究竟是“坏暠的孩子,还是坏的教育。 D.在不久前举行的湖南省示范性高中年会上,140多所省示范性高中学校的校长在规 范办学承诺书上郑重签名,并表示将恪守诺言,同时将建立联合自查机制,督促各 校自觉遵守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2009年10月1日,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果然不孚众望,驾机零误差飞过天安 门广场。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首次有歼击机女飞行员受阅,因此备受各界关注。 B.已故科学家钱学森生前曾说过“我姓钱,但我不爱钱”,并身体力行,保持“国为 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的大德操守。, C.真挚的爱情是能经得起风雨的侵蚀和困境的磨砺的,张良斌和李梅芳的经历就是雄 辩的例证,在走过十年艰难的路途后,他们终于得以喜结金兰。 D.20世纪80年代,《霍元甲》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时,家家户户都围在电视前 观看,那万人空巷的情景至今让人们记忆犹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并不比一些西方国家发达,仍然成为世界上最早成功研制了甲流疫苗的国家之 并投入批量生产。不仅是国力问题,说到根本上,还是政府的态度问题 B.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有瘾暠青少年戒烟,对预 防肺癌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 C.近年来,部分国家非法进入南海中国管辖海域内从事捕鱼活动的渔船数量呈明显上 升趋势,中国渔政部门计划通过护航护渔等一系列行动来进一步宣示中国对南海诸
长沙市一中 2011 届高三年级月考(一) 语 文 试 题 (考试范围:必修①、必修②) 时量: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共 15 分,每小题 3 分)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教诲(huì) 股肱(gōng) 笃行(dǚ) 万乘之国(shèng) B.轻裘(qiǘ) 稽首(jī) 匡正(kuāng) 文质彬彬(bīn) C.忤逆(wǚ) 勖勉(xǜ) 谏诤(zhèng) 鲜为人知(xiān) D.幕僚(liáo) 舟舆(yǘ) 庶人(sǜ) 直言鲠议(gě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 A.各种与动物相关的疾病濒繁爆发,促使人类进行反思:我们与这个星球上的各种动 物到底是什么关系?该如何相处? B.连雨过后,在城里蜇伏了近两周的人们,三五成群到郊外踏青,沉醉在鸟儿的欢歌 中,流连于烂漫山花间,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慷慨馈赠。 C.16 岁的邓森山、14 岁的姚健两学生相继被“拯救训练营暠殴打致死,让我们反思, 急待拯救的,究竟是“坏暠的孩子,还是坏的教育。 D.在不久前举行的湖南省示范性高中年会上,140 多所省示范性高中学校的校长在规 范办学承诺书上郑重签名,并表示将恪守诺言,同时将建立联合自查机制,督促各 校自觉遵守。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2009 年 10 月 1 日,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果然不孚众望 ....,驾机零误差飞过天安 门广场。这是新中国成立 60 年来首次有歼击机女飞行员受阅,因此备受各界关注。 B.已故科学家钱学森生前曾说过“我姓钱,但我不爱钱”,并身体力行 ....,保持“国为 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的大德操守。, C.真挚的爱情是能经得起风雨的侵蚀和困境的磨砺的,张良斌和李梅芳的经历就是雄 辩的例证,在走过十年艰难的路途后,他们终于得以喜结金兰 ....。 D.20 世纪 80 年代,《霍元甲》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时,家家户户都围在电视前 观看,那万人空巷 ....的情景至今让人们记忆犹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中国并不比一些西方国家发达,仍然成为世界上最早成功研制了甲流疫苗的国家之 一,并投入批量生产。不仅是国力问题,说到根本上,还是政府的态度问题。 B.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有瘾暠青少年戒烟,对预 防肺癌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 C.近年来,部分国家非法进入南海中国管辖海域内从事捕鱼活动的渔船数量呈明显上 升趋势,中国渔政部门计划通过护航护渔等一系列行动来进一步宣示中国对南海诸
岛的主权。 D.在印度、日本等国纷纷表示将力争增强本国文化的国际地位之后,如何进一步提高 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成了中国学者研讨的中心问题 5.将下列句子填入语段的画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但是,没有人会喜欢只有灰色的世界 多彩保证了活力,而 灰色提升着品位。这也就是和谐 ①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 ②灰色也只有在和其他色彩搭配时,才能显示它的普适性,显示它的高贵和纯粹 ③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 ④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 ⑤因此,灰色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 A.②⑤①④③B.②③④⑤①C.①⑤②④③D.⑤①②④③ 、文言文阅读(共22分,其中6~9题,每小题3分,10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朋党论 欧阳修 ①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 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②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 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 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 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 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③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 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 二十二人,并立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 《书》日: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干,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 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 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 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
岛的主权。 D.在印度、日本等国纷纷表示将力争增强本国文化的国际地位之后,如何进一步提高 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成了中国学者研讨的中心问题。 5.将下列句子填入语段的画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但是,没有人会喜欢只有灰色的世界。 多彩保证了活力,而 灰色提升着品位。这也就是和谐。 ①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 ②灰色也只有在和其他色彩搭配时,才能显示它的普适性,显示它的高贵和纯粹。 ③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 ④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 ⑤因此,灰色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 A.②⑤①④③ B.②③④⑤① C.①⑤②④③ D.⑤①②④③ 二、文言文阅读(共 22 分,其中 6~9 题,每小题 3 分,10 小题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0 题 朋 党 论 欧阳修 ①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 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②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 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 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 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 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③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 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 二十二人,并立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 《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 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 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 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
浊流。”而唐遂亡矣 ④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 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 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 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 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⑤嗟呼!治乱兴亡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选自《古文观止》)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希望。 B.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 看做 C.尽解党人而释之 释:解释。 D.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 诮:责备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然已无救矣 ②理固宜然 B.①所惜者名节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①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②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D.①惟君子则有之 ②此则寡人之罪也瞅 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此辈清流/冋投浊流 B.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土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C.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D.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9.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从社会发展的事实落笔,“朋党之说,自古有之”,证明朋党的存在有其历史 的依据,并为下文征引历史事实打下伏笔,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惟幸人君辨其君 子小人而已。” B.文章第③节列举了从上古尧、舜之时直至唐之晚年各个朝代盛衰的大量历史事实紧 扣国家兴亡治乱与朋党的密切关系,或正,或反,或正反对比,进行了反复的论证 文章第楝节阐述迫害君子之朋则国亡,信用君子之朋则国兴。对纣、汉献帝、唐昭 宗等反面事实分析,得出“乱亡其国暠的结论:对舜被朋党所欺和周能够兴国的原 因进行分析,说明善于用君子之朋的重要。 D.本文是一篇富有战斗性的政论,其中有两个特点特别鲜明:一是层层对比,事理结 合,深入浅出,以理服人;二是转折句和排比句的交相运用,行文既纡徐有致,又 富有气势,充分体现了欧阳修政论的风格和特点
浊流。”而唐遂亡矣。 ④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 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 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 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 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⑤嗟呼!治乱兴亡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选自《古文观止》)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幸:希望。 B.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 目:看做 C.尽解党人而释.之 释:解释。 D.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 诮:责备。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然.已无救矣 ②理固宜然. B.①所.惜者名节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①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②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D.①惟君子则.有之 ②此则.寡人之罪也踿 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B.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C.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D.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9.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先从社会发展的事实落笔,“朋党之说,自古有之”,证明朋党的存在有其历史 的依据,并为下文征引历史事实打下伏笔,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惟幸人君辨其君 子小人而已。” B.文章第③节列举了从上古尧、舜之时直至唐之晚年各个朝代盛衰的大量历史事实紧 扣国家兴亡治乱与朋党的密切关系,或正,或反,或正反对比,进行了反复的论证。 C.文章第栜节阐述迫害君子之朋则国亡,信用君子之朋则国兴。对纣、汉献帝、唐昭 宗等反面事实分析,得出“乱亡其国暠的结论;对舜被朋党所欺和周能够兴国的原 因进行分析,说明善于用君子之朋的重要。 D.本文是一篇富有战斗性的政论,其中有两个特点特别鲜明:一是层层对比,事理结 合,深入浅出,以理服人;二是转折句和排比句的交相运用,行文既纡徐有致,又 富有气势,充分体现了欧阳修政论的风格和特点
10.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3分) 译文 (2)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4分) (3)治乱兴亡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3分) 三、古代诗歌赏析和古诗文默写(共13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春日 [南宋]吴锡畴°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窗草逆濂溪老°,五亩园私涑水翁°。 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 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 称涑水先生。 (1)颈联中“逆暠“私暠二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4分) 答 (2)“幽情暠在诗中指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分) 答 12.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2)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 矣。(《诗经·氓》) (3)固知_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王羲之 《兰亭集序》)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共12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科学究竟能否被真正普及 钮卫星
10.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3 分) 译文: (2)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4 分) 译文: (3)治乱兴亡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3 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赏析和古诗文默写(共 13 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 分) 春日 [南宋]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 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 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 称涑水先生。 (1)颈联中“逆暠“私暠二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4 分) 答: (2)“幽情暠在诗中指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 分) 答: 12.古诗文默写。(6 分,每空 1 分) (1)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曹操《短歌行》) (2)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 。言既遂矣,至于暴 矣。(《诗经·氓》) (3)固知 ,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王羲之 《兰亭集序》)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共 12 分。其中选择题 6 分,每小题 3 分;简答题 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科学究竟能否被真正普及 钮卫星
①科学的历史无疑就是人类智性进步的历史。那么科学普及的历史又呈现出什么样的景 象呢?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约翰·伯纳姆在他的著作《科学是怎样败给迷信的》 中向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出人意料的科学普及史图景:起先科学是一种积极、进步的文化力 量,但在逐渐兴起的美国消费文化中,科学慢慢地为新伪装下的迷信和神秘主义的复活让出 了一条通道,最终科学在大众层面上被迷信击败 ②这样一部有点令人沮丧的美国科学普及史对于中国现阶段的科学普及工作并不是没 有意义的。因为当前中国的科学生长环境不容乐观。虽然崇尚科学,破除迷信这样的标语 几乎张贴在了每一个居民小区的宣传栏里,但是由于中国公众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科学素 养相对缺乏,所以迷信有额外的生存维度。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迷信没有被真正破除干 净过。至今走在居住区内和附近的马路上,还经常遇到泼洒在路面上的一团团药渣,这种乞 求药倒ˆ病除的现象不能简单地被归类为一种无害的民俗——至少在污染环境这个层面上 是有害的,它反映了老式迷信在现代社会中的顽强生存力。 ③有一些古代迷信则以改头换面的方式继续留存着。譬如原本比较复杂的古代术数系 统,现在退化为只通过某种方言对数字的发音来附会吉凶宜忌,如“4谐音死”是不吉利的 “83谐音发”是吉利的,等等。于是电话号码、车牌号码等数字就有了吉凶之分,人们选择 号码时纷纷避凶趋吉。某省甚至把认为是不吉利的车牌号人为地删除,以便避免用得起小车 的富人们花钱买不吉利。而把某些重要活动的举办时间定在8月8日8时之类,显然也是 出于同样的心理。这些行为,无疑直接、有力地推动了迷信思想的流行,与科教兴国的国策 和培养种科学、理性的民族精神的努力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④在当今的报纸和电视节目中可以看到铺天盖地的这种对孤立科学事实的强调和对科 学产品的推销。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对航天技术的报道。媒体放弃了向公众普及有关飞船的 飞行动力学和外太空高能物理环境的科学知识。航天活动基本上被看作一种政治活动而不是
①科学的历史无疑就是人类智性进步的历史。那么科学普及的历史又呈现出什么样的景 象呢?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约翰·伯纳姆在他的著作《科学是怎样败给迷信的》 中向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出人意料的科学普及史图景:起先科学是一种积极、进步的文化力 量,但在逐渐兴起的美国消费文化中,科学慢慢地为新伪装下的迷信和神秘主义的复活让出 了一条通道,最终科学在大众层面上被迷信击败。 ②这样一部有点令人沮丧的美国科学普及史,对于中国现阶段的科学普及工作并不是没 有意义的。因为当前中国的科学生长环境不容乐观。虽然“崇尚科学,破除迷信”这样的标语 几乎张贴在了每一个居民小区的宣传栏里,但是由于中国公众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科学素 养相对缺乏,所以迷信有额外的生存维度。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迷信没有被真正破除干 净过。至今走在居住区内和附近的马路上,还经常遇到泼洒在路面上的一团团药渣,这种乞 求药“倒”病除的现象不能简单地被归类为一种无害的民俗——至少在污染环境这个层面上 是有害的,它反映了老式迷信在现代社会中的顽强生存力。 ③有一些古代迷信则以改头换面的方式继续留存着。譬如原本比较复杂的古代术数系 统,现在退化为只通过某种方言对数字的发音来附会吉凶宜忌,如“4”谐音“死”是不吉利的, “8”谐音“发”是吉利的,等等。于是电话号码、车牌号码等数字就有了吉凶之分,人们选择 号码时纷纷避凶趋吉。某省甚至把认为是不吉利的车牌号人为地删除,以便避免用得起小车 的富人们花钱买不吉利。而把某些重要活动的举办时间定在“8 月 8 日 8 时”之类,显然也是 出于同样的心理。这些行为,无疑直接、有力地推动了迷信思想的流行,与科教兴国的国策 和培养一种科学、理性的民族精神的努力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④在当今的报纸和电视节目中可以看到铺天盖地的这种对孤立科学事实的强调和对科 学产品的推销。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对航天技术的报道。媒体放弃了向公众普及有关飞船的 飞行动力学和外太空高能物理环境的科学知识。航天活动基本上被看作一种政治活动而不是
种科学探索活动。媒体对飞船搭载物品的神秘性和尊贵性大肆渲染,似乎发射飞船的物质 代价都被附加到了这些物品上。如果说是搭载植物种子,希望在高能环境中诱发基因突变, 以改良品种,这还有一点点科学的味道—实际上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搭载种子 以改良物种的效率和科学性往往被夸大;而一些搭载的纪念品、会徽、会旗等被赋予的价值 和神圣性,则纯粹是巫术色彩的,是毫无理性基础和科学意义的。 ⑤在美国科学普及史上出现过一些既从事科学前沿领域研究、又热心科学普及的科学 家,他们般从文化和社会的层面用较宽的视野看待科学,他们出版科普书籍,为杂志撰写 科普文章,把理性带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到了二十世纪这样的科学家从科普阵地上撤 退了。反观中国的情形,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一群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现在有人呼吁, 前沿科学工作者应该参与科学的普及,但应者寥寥,学术界远离科普的现状没有改观。 ⑥科学太重要了,不能只交给科学家们去做。”这句话便是在强调公众应该更多更深入 地参与到科学中去。同时科学也需要在更广泛的公众层面上被理解。因此,政府、科研机 构组织者等应通过科学普及来让公众理解科学,做这件事尽管有很多困难,但还是值得和应 该首先做的 (选自《文汇报》,有改动) 13.下列有关“中国科学普及的现状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将一团团药渣泼洒到路上,以乞求药“倒暠病除:人们选择电话号码、车牌号 码时以数字区分凶吉,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知识和理性精神在大众层面上的 普及。 B.从中国民众在日常行为中对迷信的延续,到目前中国的媒体对航天飞行的神秘性、 尊贵性和神圣性的倾心,作者认为目前社会已由传统的迷信步入新的迷信,科学启 蒙任重道远 C.作者认为中国的航天活动应该是一种科学探索活动,而不是一种政治活动,而新闻 媒体在宣传上更应该注重对公众的科学启蒙。 D.前沿科学工作者参与科学普及的力度不够,响应者不多,是导致中国学术界远离科 普的现状没有改观的原因之 1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与迷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科学起先以积极、进步的文化力量冲破迷信的阻碍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科学又为新伪装下的迷信和神秘主义的复活让出了一条通道, 最终将被迷信击败 B.本文将中国科普现状与美国科普现状进行了对比,从而鲜明地指出了中国科普现状 的问题本质,并为解决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
一种科学探索活动。媒体对飞船搭载物品的神秘性和尊贵性大肆渲染,似乎发射飞船的物质 代价都被附加到了这些物品上。如果说是搭载植物种子,希望在高能环境中诱发基因突变, 以改良品种,这还有一点点科学的味道——实际上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搭载种子 以改良物种的效率和科学性往往被夸大;而一些搭载的纪念品、会徽、会旗等被赋予的价值 和神圣性,则纯粹是巫术色彩的,是毫无理性基础和科学意义的。 ⑤在美国科学普及史上出现过一些既从事科学前沿领域研究、又热心科学普及的科学 家,他们一般从文化和社会的层面用较宽的视野看待科学,他们出版科普书籍,为杂志撰写 科普文章,把理性带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到了二十世纪这样的科学家从科普阵地上撤 退了。反观中国的情形,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一群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现在有人呼吁, 前沿科学工作者应该参与科学的普及,但应者寥寥,学术界远离科普的现状没有改观。 ⑥“科学太重要了,不能只交给科学家们去做。”这句话便是在强调公众应该更多更深入 地参与到科学中 。同时科学也需 在更广泛的公众层面上被理解。因此,政府、科研机 构组织者等应通过科学普及来让公众理解科学,做这件事尽管有很多困难,但还是值得和应 该首先做的。 (选自《文汇报》,有改动) 13.下列有关“中国科学普及的现状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们将一团团药渣泼洒到路上,以乞求药“倒暠病除;人们选择电话号码、车牌号 码时以数字区分凶吉,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知识和理性精神在大众层面上的 普及。 B.从中国民众在日常行为中对迷信的延续,到目前中国的媒体对航天飞行的神秘性、 尊贵性和神圣性的倾心,作者认为目前社会已由传统的迷信步入新的迷信,科学启 蒙任重道远。 C.作者认为中国的航天活动应该是一种科学探索活动,而不是一种政治活动,而新闻 媒体在宣传上更应该注重对公众的科学启蒙。 D.前沿科学工作者参与科学普及的力度不够,响应者不多,是导致中国学术界远离科 普的现状没有改观的原因之一。 1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科学与迷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科学起先以积极、进步的文化力量冲破迷信的阻碍,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科学又为新伪装下的迷信和神秘主义的复活让出了一条通道, 最终将被迷信击败。 B.本文将中国科普现状与美国科普现状进行了对比,从而鲜明地指出了中国科普现状 的问题本质,并为解决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
C.对于居民小区的宣传栏里张贴“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暠的标语,报纸和电视节目强 调孤立的科学事实等做法,作者认为这不足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破除迷信。 D.正是因为美国有既从事科学前沿领域研究、又热心科学普及的科学家致力于科学知 识和理性精神的普及,从而形成了目前的这种科学意识与理性精神深入美国公众心 灵深处的局面。 要实现“科学在中国真正普及暠的目标,中国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呢?请联系全文简要 作答。(6分) 答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听雨 季羡林 ①“演润物细无声暠,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 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 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 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般的玩意 儿。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②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 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这声音时慢时急 时髙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 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 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 满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 ③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 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
C.对于居民小区的宣传栏里张贴“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暠的标语,报纸和电视节目强 调孤立的科学事实等做法,作者认为这不足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破除迷信。 D.正是因为美国有既从事科学前沿领域研究、又热心科学普及的科学家致力于科学知 识和理性精神的普及,从而形成了目前的这种科学意识与理性精神深入美国公众心 灵深处的局面。 15.要实现“科学在中国真正普及暠的目标,中国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呢?请联系全文简要 作答。(6 分) 答: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共 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9 题。 听雨 季羡林 ①“润物细无声暠,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 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 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 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般的玩意 儿。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②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 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这声音时慢时急, 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 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 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 满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 ③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 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
有一些的。顺便说上一句:外国诗词中似乎少见。我的朋友章用回忆表弟的诗中有“频梦春 池添秀句,毎闻夜雨忆联床暠是颇有一点诗意的。连《红楼梦》中的林妺妺都喜欢李义山的 留得枯荷听雨声暠之句。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蒋捷的《虞美人》,词不长,我 索性抄它一下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④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 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是,古今老的概念,有相当大 的不同。他是“鬓已星星也”,有一些白发,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 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用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 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窝合总无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资格。我已经能 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了。 ⑤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 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6岁就 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 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希望 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少,我就望云霓 自谓焦急之情,绝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听天气 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蒙蒙 ⑥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 神驰干里,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 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
有一些的。顺便说上一句:外国诗词中似乎少见。我的朋友章用回忆表弟的诗中有“频梦春 池添秀句,每闻夜雨忆联床暠是颇有一点诗意的。连《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都喜欢李义山的 “留得枯荷听雨声暠之句。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蒋捷的《虞美人》,词不长,我 索性抄它一下: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④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 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是,古今老的概念,有相当大 的不同。他是“鬓已星星也”,有一些白发,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 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用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 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资格。我已经能 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了。 ⑤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 “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 6 岁就 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 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希望 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 自谓焦急之情,绝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听天气 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蒙蒙。 ⑥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 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 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
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 (选自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版《季羨林散文精选》) 16.文章围绕“听雨”展开,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请简要梳理。(4分) 17.第⑤段中“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为何着一“竞”字?(6分) 答 18.第⑤段中“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暠这句话在文中的 义是什么?(4分) 19.第協段中引用了许多古诗文,其作用是什么?从文中看,“听雨暠可以折射出不同的人 生境界,文中折射出了哪些人生境界?请结合文本内容作简要概括。(8分) 答 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做1题,6分) 20.阅读下面的寓言,按要求答题。 蚯传 蜥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棦,輒持取,其首负之檨。背愈重,虽困剧不止協也。其背 甚涩楝,物积因不散琹,卒踬仆栟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 好上高,极其力不已集。至坠地死。 【注】①爬行时遇到东西;②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③即使非常劳累也不停止;④不光 滑;⑤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⑥被压倒;⑦不肯停下来。 读了上面这则寓言,联系生活实际,你觉得故事可以带给你一些怎样的启示?字数在 100字以
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 (选自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8 年版《季羡林散文精选》) 16.文章围绕“听雨”展开,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请简要梳理。(4 分) 答: 17.第⑤段中“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为何着一“竟”字?(6 分) 答: 18.第⑤段中“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暞暠这句话在文中的含 义是什么?(4 分) 答: 19.第栛段中引用了许多古诗文,其作用是什么?从文中看,“听雨暠可以折射出不同的人 生境界,文中折射出了哪些人生境界?请结合文本内容作简要概括。(8 分) 答: 六、选做题(2 小题任选做 1 题,6 分) 20.阅读下面的寓言,按要求答题。 蝜蝂传 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栙,辄持取,其首负之栚。背愈重,虽困剧不止栛也。其背 甚涩栜,物积因不散栞,卒踬仆栟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 好上高,极其力不已栠。至坠地死。 【注】①爬行时遇到东西;②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③即使非常劳累也不停止;④不光 滑;⑤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⑥被压倒;⑦不肯停下来。 读了上面这则寓言,联系生活实际,你觉得故事可以带给你一些怎样的启示?字数在 100 字以内。 答:
21.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按照要求答题 标题 据美国政府资助的一项调查显示,过去10年里已有数千所公立学校停开外语课。这可 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国家需要更多通晓外语的人才拓展全球业务和外交。但与此同时,外 语教学出现了一个让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兴奋的趋势:全国许多学校纷纷开设汉语课。 一些学校是自费开设中文课,而有数百家学校得到了一些资金帮助。中国政府从国内向 世界各地派岀汉语教师,而且负担部分的薪水。当前由于金融危机许多美国学校预算吃紧, 中国的援助让他们难以拒绝。 目前尚无准确的统计数字,但据美国政府的调查粗略估算,现在美国可能有1600所公 立及私立学校开设汉语课,而10年前只有约300所。而且,开设汉语课的学校数量还在急 剧增加;参加汉语高级考试的学生数量正迅速增长,今年有可能超越德语成为高级考试的第 三大外语门类,仅次于西班牙语及法语,而德语、阿拉伯语等课程则在部分学校被逐步取消。 专家们说,汉语热的出现基于若干因素。家长、学生及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中国正成为一个 全球重要国家,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能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另外,中国教育部所属的“汉办暠 教育部对外汉语教学发展中心)与美方的合作项目,也起到推动作用。 节选自美国《纽约时报》1月21日朱庆和译 (1)给这则新闻加上标题。(2分) 标题 (2)结合材料内容,请你简要概括美国出现“汉语热暠的原因。(4分) 七、写作(60分) 22.以“起点”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21.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按照要求答题。 标题: 据美国政府资助的一项调查显示,过去 10 年里已有数千所公立学校停开外语课。这可 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国家需要更多通晓外语的人才拓展全球业务和外交。但与此同时,外 语教学出现了一个让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兴奋的趋势:全国许多学校纷纷开设汉语课。 一些学校是自费开设中文课,而有数百家学校得到了一些资金帮助。中国政府从国内向 世界各地派出汉语教师,而且负担部分的薪水。当前由于金融危机,许多美国学校预算吃紧, 中国的援助让他们难以拒绝。 目前尚无准确的统计数字,但据美国政府的调查粗略估算,现在美国可能有 1600 所公 立及私立学校开设汉语课,而 10 年前只有约 300 所。而且,开设汉语课的学校数量还在急 剧增加;参加汉语高级考试的学生数量正迅速增长,今年有可能超越德语成为高级考试的第 三大外语门类,仅次于西班牙语及法语,而德语、阿拉伯语等课程则在部分学校被逐步取消。 专家们说,汉语热的出现基于若干因素。家长、学生及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中国正成为一个 全球重要国家,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能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另外,中国教育部所属的“汉办暠 教育部对外汉语教学发展中心)与美方的合作项目,也起到推动作用。 ——节选自美国《纽约时报》1 月 21 日 朱庆和译 (1)给这则新闻加上标题。(2 分) 标题: (2)结合材料内容,请你简要概括美国出现“汉语热暠的原因。(4 分) 答: 七、写作(60 分) 22.以“起点”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