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1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 语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2009年8月 语言知识及表达(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青春如歌,流淌着激情、活力的乐章:青春似诗,盈满了浪漫、感性的韵律:青春是画, 镌(juan)刻着瑰丽、感人的色彩:青春若火,焕发着炽(chi)热、耀眼的光芒, B.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 崩裂,砉(hua)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满室狼藉(jie),抢救无及 C.正宅两端,厢庑(w)相连,十分气派:房子全是木质的,没有一颗钉子,由一个个的 榫头(sin)连接起来:房门、窗棂上的檀香木散发的幽香沁人心脾。 D.探春的风筝谜最后一句“莫向东风怨别离”,与黛玉所占(zhan)芙蓉签“莫怨东风当 自嗟”,同是暗示归宿的谶(zen)语,细味之下却各有其人生况味。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丁肇中所说的“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对那些欺世盜名、投机钻营的伪学者 是一个提醒:学术贵在专一,应恪守学者本份。 B.处于群体中的人,应当把团队利益放在首位,如果意见有分歧,要么自己认错,要么忍 耐,要么干脆淡出那个群体,忌反复,忌聒噪,忌内哄 C.处于激烈竞争中的人们很渴望一处宁静的港湾,室内外装潢高手一定能令你的家涣然 新,但不一定能给你的家带来脉脉温馨。 D.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邓丽君的歌不经意地飘来,在她的歌声中迈向中老年的人们会不由 自主地停下脚步,恍若回到了自己的青春岁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 2010 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 语 文 时量: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2009 年 8 月 一、语言知识及表达(共 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青春如歌,流淌着激情、活力的乐章;青春似诗,盈满了浪漫、感性的韵律;青春是画, 镌(juān)刻着瑰丽、感人的色彩;青春若火,焕发着炽(chì)热、耀眼的光芒。 B.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 崩裂,砉(huā)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满室狼藉(jiè),抢救无及。 C.正宅两端,厢庑(wú)相连,十分气派;房子全是木质的,没有一颗钉子,由一个个的 榫头(sǔn)连接起来;房门、窗棂上的檀香木散发的幽香沁人心脾。 D.探春的风筝谜最后一句“莫向东风怨别离”,与黛玉所占(zhān)芙蓉签“莫怨东风当 自嗟”,同是暗示归宿的谶(zèn)语,细味之下却各有其人生况味。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丁肇中所说的“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对那些欺世盗名、投机钻营的伪学者 是一个提醒:学术贵在专一,应恪守学者本份。 B. 处于群体中的人,应当把团队利益放在首位,如果意见有分歧,要么自己认错,要么忍 耐,要么干脆淡出那个群体,忌反复,忌聒噪,忌内哄。 C.处于激烈竞争中的人们很渴望一处宁静的港湾,室内外装潢高手一定能令你的家涣然一 新,但不一定能给你的家带来脉脉温馨。 D.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邓丽君的歌不经意地飘来,在她的歌声中迈向中老年的人们会不由 自主地停下脚步,恍若回到了自己的青春岁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新太空战略会使得美国在20年后操控全球能源市场,从而使得因碳氢燃料耗尽而陷入能 源危机的全球子民们唯美国马首是瞻 B.新发于硎的青年总会有一股振作奋发之气,在非常时期起用这群人,无疑能收到人尽其 才,才尽其用的效果 C.网络文学开路者痛惜当今的网络作者违背了始作俑者的初衷:本来是指向自由写作的梦 想,现在却变成写手的逐利场与出版商的养鱼塘 D.《霸王别姬》让梅兰芳的表演艺术登峰造极,那眉目间的神情、转身的华丽、水袖下的 蕴藉,总是恰到好处,不瘟不火,将瞬间定格成永恒。 如坐春风:像坐在春风中。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陶渊明在当时只是以隐士著称,他的文学创作没有得到高度评价,原因是因为他平淡自 然的风格与当时崇尚的华丽文风不合。 B.在鲜花绚烂的春日,或在木叶萧萧的秋天,独坐着,冥思苦想,返照自己的灵魂,你会 抵达一种空灵的境界 C.《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颁布,对加快教育规模和速度、深化教育改革,具有里 程碑式的意义。 D.歌德在论及西西弗斯的时候,几乎是另一种调子:因为诗人的一生实在是富有伟大创造 力、为人类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明清之际,大江南北会社犹如春潮怒上,①。会社名目繁多 布城乡。复社影响时局数十年,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无不受之牵动。受风气浸染, ③_,结社聚会,联句唱和,蔚然成风。女子诗社的出现,提升了知识女性的_④_。 A.①应运勃兴②民间结会、文人结社③女子也纷纷走出深斋④创作热情和生活品质 B.①顺时应势②民间结会、文人结社③女子也纷纷走出深斋④生活品质和创作热情 C.①顺时应势②文人结社、民间结会③才女也纷纷走出闺阁④生活品质和创作热情 D.①应运勃兴②文人结社、民间结会③才女也纷纷走出闺阁④创作热情和生活品质
A.新太空战略会使得美国在 20 年后操控全球能源市场,从而使得因碳氢燃料耗尽而陷入能 源危机的全球子民们唯美国马首是瞻。 B.新发于硎的青年总会有一股振作奋发之气,在非常时期起用这群人,无疑能收到人尽其 才,才尽其用的效果。 C.网络文学开路者痛惜当今的网络作者违背了始作俑者的初衷:本来是指向自由写作的梦 想,现在却变成写手的逐利场与出版商的养鱼塘。 D.《霸王别姬》让梅兰芳的表演艺术登峰造极,那眉目间的神情、转身的华丽、水袖下的 蕴藉,总是恰到好处,不瘟不火,将瞬间定格成永恒。 如坐春风:像坐在春风中。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陶渊明在当时只是以隐士著称,他的文学创作没有得到高度评价,原因是因为他平淡自 然的风格与当时崇尚的华丽文风不合。 B.在鲜花绚烂的春日,或在木叶萧萧的秋天,独坐着,冥思苦想,返照自己的灵魂,你会 抵达一种空灵的境界。 C.《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颁布,对加快教育规模和速度、深化教育改革,具有里 程碑式的意义。 D.歌德在论及西西弗斯的时候,几乎是另一种调子;因为诗人的一生实在是富有伟大创造 力、为人类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明清之际,大江南北会社犹如春潮怒上, ① 。会社名目繁多, ② ,遍 布城乡。复社影响时局数十年,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无不受之牵动。受风气浸染, ③ ,结社聚会,联句唱和,蔚然成风。女子诗社的出现,提升了知识女性的 ④ 。 A.①应运勃兴 ②民间结会、文人结社 ③女子也纷纷走出深斋 ④创作热情和生活品质 B.①顺时应势 ②民间结会、文人结社 ③女子也纷纷走出深斋 ④生活品质和创作热情 C.①顺时应势 ②文人结社、民间结会 ③才女也纷纷走出闺阁 ④生活品质和创作热情 D.①应运勃兴 ②文人结社、民间结会 ③才女也纷纷走出闺阁 ④创作热情和生活品质
二、文言文阅读(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选择题每小题3分) 送杨寘序 欧阳修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 不知其疾之在体也。 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 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 之相鸣也。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 所叹也。喜怒哀乐,动人必深:而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易》之 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写其幽思, 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 予友杨君,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及从荫调,为尉于剑浦。区区在东南数千里 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医药,风俗、饮食异宜。以多疾之体,有不 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故予作琴 说以赠其行,且邀道滋酌酒、进琴以为别。 (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引:一种乐曲体裁。句意为“学弹了以宫声为主的几支曲子”。②道:通“导”, 意为排遣。③尉:县尉。剑浦:地名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退而闲居,不能治也 治:医治 B.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 乐:以……为乐 C.道其湮郁,写其幽思 写:书写 D.是其心固有不平者 固:本来
二、文言文阅读(共 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0 题。(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送杨寘序 欧阳修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①,久而乐之, 不知其疾之在体也。 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 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 之相鸣也。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 所叹也。喜怒哀乐,动人必深;而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易》之 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②其湮郁,写其幽思, 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 予友杨君,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及从荫调,为尉于剑浦③。区区在东南数千里 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医药,风俗、饮食异宜。以多疾之体,有不 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故予作琴 说以赠其行,且邀道滋酌酒、进琴以为别。 (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引:一种乐曲体裁。句意为“学弹了以宫声为主的几支曲子”。②道:通“导”, 意为排遣。③尉:县尉。剑浦:地名。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退而闲居,不能治也 治:医治 B.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 乐:以……为乐 C. 道其湮郁,写其幽思 写:书写 D.是其心固有不平者 固:本来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知其疾之在体也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C.其能郁郁以久乎 吾其还也 D.故予作琴说以赠其行 常以身翼蔽沛公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指临别时赠予的文字,内容多是推重、赞许、勉励等:本文是作 者为赠别好友杨寘而作的。 B.杨寘因没中进士,不得不到千里之外去当一个县尉,加之体弱多病,因而心绪郁结,作 为好友,作者在文中对杨寘进行了直接的劝慰。 C.本文语言形象生动,作者运用比喻和联想,把抽象的琴声描绘得可亲可感,并以自己的 切身体验着力写了琴声对陶冶性情的作用。 D.作者作“琴说”表现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慰藉,在似促膝谈心中给人以劝导和抚慰,深情 厚意寓于悠闲平静之中。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5分) (2)予友杨君,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及从荫调,为尉于剑浦。(5分) 10.请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分)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不知其疾之在体也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C.其能郁郁以久乎 吾其还也 D.故予作琴说以赠其行 常以身翼蔽沛公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指临别时赠予的文字,内容多是推重、赞许、勉励等;本文是作 者为赠别好友杨寘而作的。 B.杨寘因没中进士,不得不到千里之外去当一个县尉,加之体弱多病,因而心绪郁结,作 为好友,作者在文中对杨寘进行了直接的劝慰。 C.本文语言形象生动,作者运用比喻和联想,把抽象的琴声描绘得可亲可感,并以自己的 切身体验着力写了琴声对陶冶性情的作用。 D.作者作“琴说”表现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慰藉,在似促膝谈心中给人以劝导和抚慰,深情 厚意寓于悠闲平静之中。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5 分) 译 文: (2)予友杨君,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及从荫调,为尉于剑浦。(5 分) 译 文: 10.请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 分)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取材于《中庸》,《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读本) 三、古代诗歌鉴赏与名句默写(13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7分) 谒金门 韦庄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 楼外翠帘高轴,倚遍阑干几曲。云淡水平烟树簇,寸心千里目。 注:①谒金门,词牌名。②羽玉,白鸥。③高轴,高卷。 (1)上阕描写了生机盎然的春景,试结合诗歌概括其具体表现。(2分) 答 (2)诗歌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5分 12.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古诗默写。(必须默写,2分) ①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古文默写(任选一题作答,4分) ②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 还!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刺 秦王》)
(取材于《中庸》,《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读本) 三、古代诗歌鉴赏与名句默写(13 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7 分) 谒金门① 韦庄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柳外飞来双羽玉②,弄晴相对浴。 楼外翠帘高轴③,倚遍阑干几曲。云淡水平烟树簇,寸心千里目。 注:①谒金门,词牌名。②羽玉,白鸥。③高轴,高卷。 (1)上阕描写了生机盎然的春景,试结合诗歌概括其具体表现。(2 分) 答: (2)诗歌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5 分 12.古诗文默写(6 分,每空 1 分) (1)古诗默写。(必须默写,2 分) ①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古文默写(任选一题作答,4 分) ②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 还!” , ,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刺 秦王》)
③此地有 ,茂林修竹, ,映带左 右 (王羲之《兰亭集序》) 四、现代文(实用类、论述类文章)阅读。(12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苏轼的意义 ①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 们最亲切喜爱的对象。其实,苏轼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 色一筹。画的真迹不可复见,就其他说,则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并不算多。 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 ②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无论是他的上皇帝 书、熙宁变法的温和保守立场,以及其他许多言行,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点。这上与杜、白 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像的正统迂腐气 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后一面 才是苏之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 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 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 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已不是“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 (阮籍)“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陶潜)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尽管苏也有这种哀伤),而 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竞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 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前者(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对社会 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除了出家做和尚。然而做和尚也仍要穿衣吃饭,仍有苦恼, 也仍然逃不出社会。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这种 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 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 ③在古今诗人中,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 真味,欲辨已忘言”的陶渊明,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终唐之世,陶诗并不显赫 甚至也未遭李、杜重视。直到苏轼这里,才被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并从此之后,地位便 巩固下来了。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人 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选自李泽厚《美 的历程·》,有删改。)
③此地有 ,茂林修竹, ,映带左 右, , 。(王羲之《兰亭集序》) 四、现代文(实用类、论述类文章)阅读。(12 分,其中选择题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苏轼的意义 ①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 们最亲切喜爱的对象。其实,苏轼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 色一筹。画的真迹不可复见,就其他说,则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并不算多。 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 ②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无论是他的上皇帝 书、熙宁变法的温和保守立场,以及其他许多言行,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点。这上与杜、白、 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像的正统迂腐气。 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后一面 才是苏之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 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 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 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已不是“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 (阮籍)“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陶潜)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尽管苏也有这种哀伤),而 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 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前者(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对社会 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除了出家做和尚。然而做和尚也仍要穿衣吃饭,仍有苦恼, 也仍然逃不出社会。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这种 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 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 ③在古今诗人中,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 真味,欲辨已忘言”的陶渊明,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终唐之世,陶诗并不显赫, 甚至也未遭李、杜重视。直到苏轼这里,才被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并从此之后,地位便 巩固下来了。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人 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选自李泽厚《美 的历程•》,有删改。)
1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苏轼是文艺全才,是中国文人最亲切喜爱的对象,尽管比起屈、陶、李、杜来,苏轼的 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 B.苏轼与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一样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但不 同的是他似乎没有难以想像的正统迁腐气 C.苏轼最早将人生的空漠之感在文艺领域中充分透露出来,但纵观苏轼的一生,他从来没 有真正退隐过 D.陶渊明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是一种对政治的退避:而苏轼诗文里所表现出来的则 是对社会的退避 14.根据原文,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却成为文艺史上的重要人物:由此可见本身文艺成就 低也同样可以成为文艺书上的重要人物。 B.苏轼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因此成为美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可见只要谨受儒家思想就一定能在美学史或文艺史上产生巨大影响。 C.千年以来,陶诗一直以苏化的面目流传着,是因为陶潜最符合苏轼的标准,苏轼对陶渊 明顶礼膜拜,并将其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且此地位得到巩固 D.陶渊明的诗因为有苏轼的抬爱,从宋代开始才显赫起来;如果没有苏轼的发现,陶渊明 及其诗歌在文学史上肯定没有现今的崇高地位 15.在作者看来,苏轼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 是美学史中重要人物。请根据文章,概括其中的道理。(6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 童年的萤火虫 金翠华
1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苏轼是文艺全才,是中国文人最亲切喜爱的对象,尽管比起屈、陶、李、杜来,苏轼的 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 B.苏轼与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一样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但不 同的是他似乎没有难以想像的正统迂腐气。 C.苏轼最早将人生的空漠之感在文艺领域中充分透露出来,但纵观苏轼的一生,他从来没 有真正退隐过。 D.陶渊明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是一种对政治的退避;而苏轼诗文里所表现出来的则 是对社会的退避。 14.根据原文,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却成为文艺史上的重要人物;由此可见本身文艺成就 低也同样可以成为文艺书上的重要人物。 B.苏轼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因此成为美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可见只要谨受儒家思想就一定能在美学史或文艺史上产生巨大影响。 C.千年以来,陶诗一直以苏化的面目流传着,是因为陶潜最符合苏轼的标准,苏轼对陶渊 明顶礼膜拜,并将其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且此地位得到巩固。 D.陶渊明的诗因为有苏轼的抬爱,从宋代开始才显赫起来;如果没有苏轼的发现,陶渊明 及其诗歌在文学史上肯定没有现今的崇高地位。 15.在作者看来,苏轼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 是美学史中重要人物。请根据文章,概括其中的道理。(6 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9 题。 童年的萤火虫 金翠华
①有些在城市里长大的人,从来就没见过萤火虫。他们知道自然界还有一种昆虫叫萤火虫, 是得益于“囊萤积雪”这个成语。人对自然的破坏,使很多蕴涵着生命意义的语汇变成死海 化石,这个“囊萤积雪”就是一例。我的一个学生在他的作文里写道:“欲效车胤,找不到 萤火虫:想学孙康,冬天见不到雪。历史啊,请告诉我,你喜欢哪一个时代的窗口? ②城市的高楼连厦之间,宽阔纵横的柏油街道上,为什么见不到萤火虫呢?是它不习惯那些 闪烁刺眼的霓虹灯,还是它不屑于在那些携带着喧嚣浊气的车灯中出没?都市灯红酒绿的 夜,没有萤火虫的踪影。哪怕是夜再深、再黑,也见不到点滴萤光 ③然而,今年9月的一个晚上,萤火虫却悄然来到了我们的校园。我是在泽园宿舍的北山崖 下看到的。野花和蔓草从山崖垂下来,夜风里依稀看见它们摇曳的倩影。月季花、迎舂花 枣树、梨树、无花果树、石榴树……在山脚下簇拥着这座守望着校园的山崖,花草的清香沿 着百卉路一直流溢到百卉广场,浸润着校园的每一条小路,祝福着活跃在校园里的每一个生 命。萤火虫就是选择了这样一个祝福的源头,点燃了它那美丽的小灯 ④萤火虫的小灯生气盎然,绿晶晶的萤光,闪耀在黄褐色的腹尾,柔软的翅鞘,扇动着,托 着这一盏小灯,在树丛花叶间穿行。温柔的绿光照着薄薄的翅鞘,照着翅鞘扇起的颤颤波纹, 像撒落在夜河里的宝石,随着水流缓缓地、忽隐忽现地闪耀着,闪耀着,真是梦幻般的美丽 ⑤“轻罗小扇扑流萤”,这是唐朝诗人杜牧《秋夕》里的名句。我年轻的母亲吟诵这句诗的 时候,手里握着的是大芭蕉扇,为我赶着蚊子,教我写“萤火虫”三个字。那是半个多世纪 以前的事了。那时的小学生是背着黑色的石板上学的,写字用白色的石笔在石板上写,写满 了可以擦去,只要不弄碎了,一块石板可以一直用下去。我还不到上学的年纪,常常躲在门 后看小学生上学放学,看他们背的石板,心里渴盼着有一天我也能有一块石板。 ⑥我的母亲是一个极聪明的人,尽管家境已经败落到不能再败落的地步,可她总能想出办法, 让我能自信地去生活,而不觉得自己不如别的小孩。 ⑦买不起石板,母亲不知从哪里捡来一个破了的瓦盆,她用石头把破碎的棱角砸去,磨成了 一个大瓦盘,又从河边淘洗了一袋沙子,把沙子倒在瓦盘里,用手抹平,这就是我的“石板” 母亲为我的瓦盘和沙子做了一个漂亮的书包,还绣上“学习”两个字 ⑧我就是背着这个书包读完了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那时我压根就不会想到,有一天我会用 流利的金笔在洁白的纸上描写我的小瓦盘,感念着那些供我练字的河沙! ⑨我很快就会写“萤火虫”三个字了,只是“虫”字写得不好看。繁体字的虫是现在的三个 虫字聚在一起,写在沙盘上总是显得臃肿,沙子一塌,有些笔画就不清楚了,好像缺腿少脚 的。可母亲还是笑着表扬我写得好。她说我写的萤火虫是提着灯笼在飞的萤火虫,不是爬在 草丛里的。飞着的萤火虫你是看不清它的腿和脚的
①有些在城市里长大的人,从来就没见过萤火虫。他们知道自然界还有一种昆虫叫萤火虫, 是得益于“囊萤积雪”这个成语。人对自然的破坏,使很多蕴涵着生命意义的语汇变成死海 化石,这个“囊萤积雪”就是一例。我的一个学生在他的作文里写道:“欲效车胤,找不到 萤火虫;想学孙康,冬天见不到雪。历史啊,请告诉我,你喜欢哪一个时代的窗口?” ②城市的高楼连厦之间,宽阔纵横的柏油街道上,为什么见不到萤火虫呢?是它不习惯那些 闪烁刺眼的霓虹灯,还是它不屑于在那些携带着喧嚣浊气的车灯中出没?都市灯红酒绿的 夜,没有萤火虫的踪影。哪怕是夜再深、再黑,也见不到点滴萤光。 ③然而,今年 9 月的一个晚上,萤火虫却悄然来到了我们的校园。我是在泽园宿舍的北山崖 下看到的。野花和蔓草从山崖垂下来,夜风里依稀看见它们摇曳的倩影。月季花、迎春花、 枣树、梨树、无花果树、石榴树……在山脚下簇拥着这座守望着校园的山崖,花草的清香沿 着百卉路一直流溢到百卉广场,浸润着校园的每一条小路,祝福着活跃在校园里的每一个生 命。萤火虫就是选择了这样一个祝福的源头,点燃了它那美丽的小灯。 ④萤火虫的小灯生气盎然,绿晶晶的萤光,闪耀在黄褐色的腹尾,柔软的翅鞘,扇动着,托 着这一盏小灯,在树丛花叶间穿行。温柔的绿光照着薄薄的翅鞘,照着翅鞘扇起的颤颤波纹, 像撒落在夜河里的宝石,随着水流缓缓地、忽隐忽现地闪耀着,闪耀着,真是梦幻般的美丽。 ⑤“轻罗小扇扑流萤”,这是唐朝诗人杜牧《秋夕》里的名句。我年轻的母亲吟诵这句诗的 时候,手里握着的是大芭蕉扇,为我赶着蚊子,教我写“萤火虫”三个字。那是半个多世纪 以前的事了。那时的小学生是背着黑色的石板上学的,写字用白色的石笔在石板上写,写满 了可以擦去,只要不弄碎了,一块石板可以一直用下去。我还不到上学的年纪,常常躲在门 后看小学生上学放学,看他们背的石板,心里渴盼着有一天我也能有一块石板。 ⑥我的母亲是一个极聪明的人,尽管家境已经败落到不能再败落的地步,可她总能想出办法, 让我能自信地去生活,而不觉得自己不如别的小孩。 ⑦买不起石板,母亲不知从哪里捡来一个破了的瓦盆,她用石头把破碎的棱角砸去,磨成了 一个大瓦盘,又从河边淘洗了一袋沙子,把沙子倒在瓦盘里,用手抹平,这就是我的“石板” 了。母亲为我的瓦盘和沙子做了一个漂亮的书包,还绣上“学习”两个字。 ⑧我就是背着这个书包读完了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那时我压根就不会想到,有一天我会用 流利的金笔在洁白的纸上描写我的小瓦盘,感念着那些供我练字的河沙! ⑨我很快就会写“萤火虫”三个字了,只是“虫”字写得不好看。繁体字的虫是现在的三个 虫字聚在一起,写在沙盘上总是显得臃肿,沙子一塌,有些笔画就不清楚了,好像缺腿少脚 的。可母亲还是笑着表扬我写得好。她说我写的萤火虫是提着灯笼在飞的萤火虫,不是爬在 草丛里的。飞着的萤火虫你是看不清它的腿和脚的
⑩0我遥远的童年啊,储存了母亲多少的激励和挚爱!正是这挚爱真诚的激励,伴随着我走过 了人生的几多坎坷 (11)没有想到在这繁华都市的一隅,竟然会看到我童年的萤火虫,它寻找我,在时间的隧 道里飞越了几十年,终于在这里找到了我。 (12)小时候我曾问过妈妈萤火虫为什么要打着小灯笼飞?妈妈说,它在寻找那些丢失了的 小孩。小孩能丢失吗?能丢失。天太黑,看不清路,跌到沟里,掉在坑里,有的叫野草缠住 了,就回不了家。—一我一下子钻到妈妈的怀里,泪水顷刻涌了出来,我把脸贴在妈妈的脸 上,哭着说:“妈妈,我不走丢,我不愿走丢。”妈妈搂着我,摩挲着我的头发,安慰我说: “小闺女不会走丢,一辈子都不会走丢。萤火虫知道小闺女不会走丢,它来看看你就放心地 飞走了一一你看,它打着灯笼找别的孩子了。” (13)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有一位哲学家狄奧奇尼斯,大白天提着灯笼在雅典的大街小巷满 处跑。当时的雅典,经济繁荣,人们的大部分时间消磨在会场、市集、运动场以及妓院里。 人在物欲引诱、荣华富贵、权势财富的绵密攻击下,彻头彻尾地出卖了自己一一出卖了自己 的尊严、自由、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一拥有了外在的看得见的东西之后,人的本质却 丢失了,看不见了。迪奥金尼斯认为这是人生一件赔得最彻底的买卖。你即使赚得全世界, 但丢了生命还有什么益处?迪奥金尼斯是不是从萤火虫里得到启示,以至于他成了那个时代 的萤火虫,提着小灯笼满街跑。有人问他找什么。“找人!我正在找人,人怎么都不见了呢? 他回答着继续满街跑着,提着他的小灯笼 (14)母亲曾告诉我,黑夜里走丢的孩子,只要静下心来,就会听到家人的呼喊:“你在哪 里?”听到了呼喊,你要及时地回应:“我在这里!”家人顺着声音就能找到你。 (15)“你在哪里?”这是一个多么亲切的声音,无论我走到哪里,只要沉下心来,我似乎 都能听到这个声音,我就会信心百倍地回应:我在这里! (16)暑气即将消散的这个9月的晚上,我童年的萤火虫来到了校园。它美丽的小灯一往情 深地闪耀着,它看到了我,我也看到了它,我在心里默念着:“我在这里,亲爱的,我在这 里。我没有走丢。”它听到我的心声,它欣慰地扇动着轻柔的翅鞘,在我们的月季花前转了 一圈,又悄然地飞进了黑色的夜幕 (17)萤火虫,我童年的萤火虫,正提着它的小灯笼在黑夜里飞翔着,寻找着 (选自《人民日报》2008年1月5日,有删改) 16.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⑩我遥远的童年啊,储存了母亲多少的激励和挚爱!正是这挚爱真诚的激励,伴随着我走过 了人生的几多坎坷…… (11)没有想到在这繁华都市的一隅,竟然会看到我童年的萤火虫,它寻找我,在时间的隧 道里飞越了几十年,终于在这里找到了我。 (12)小时候我曾问过妈妈萤火虫为什么要打着小灯笼飞?妈妈说,它在寻找那些丢失了的 小孩。小孩能丢失吗?能丢失。天太黑,看不清路,跌到沟里,掉在坑里,有的叫野草缠住 了,就回不了家。——我一下子钻到妈妈的怀里,泪水顷刻涌了出来,我把脸贴在妈妈的脸 上,哭着说:“妈妈,我不走丢,我不愿走丢。”妈妈搂着我,摩挲着我的头发,安慰我说: “小闺女不会走丢,一辈子都不会走丢。萤火虫知道小闺女不会走丢,它来看看你就放心地 飞走了——你看,它打着灯笼找别的孩子了。” (13)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有一位哲学家狄奥奇尼斯,大白天提着灯笼在雅典的大街小巷满 处跑。当时的雅典,经济繁荣,人们的大部分时间消磨在会场、市集、运动场以及妓院里。 人在物欲引诱、荣华富贵、权势财富的绵密攻击下,彻头彻尾地出卖了自己——出卖了自己 的尊严、自由、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拥有了外在的看得见的东西之后,人的本质却 丢失了,看不见了。迪奥金尼斯认为这是人生一件赔得最彻底的买卖。你即使赚得全世界, 但丢了生命还有什么益处?迪奥金尼斯是不是从萤火虫里得到启示,以至于他成了那个时代 的萤火虫,提着小灯笼满街跑。有人问他找什么。“找人!我正在找人,人怎么都不见了呢?” 他回答着继续满街跑着,提着他的小灯笼。 (14)母亲曾告诉我,黑夜里走丢的孩子,只要静下心来,就会听到家人的呼喊:“你在哪 里?”听到了呼喊,你要及时地回应:“我在这里!”家人顺着声音就能找到你。 (15)“你在哪里?”这是一个多么亲切的声音,无论我走到哪里,只要沉下心来,我似乎 都能听到这个声音,我就会信心百倍地回应:我在这里! (16)暑气即将消散的这个 9 月的晚上,我童年的萤火虫来到了校园。它美丽的小灯一往情 深地闪耀着,它看到了我,我也看到了它,我在心里默念着:“我在这里,亲爱的,我在这 里。我没有走丢。”它听到我的心声,它欣慰地扇动着轻柔的翅鞘,在我们的月季花前转了 一圈,又悄然地飞进了黑色的夜幕。 (17)萤火虫,我童年的萤火虫,正提着它的小灯笼在黑夜里飞翔着,寻找着。 (选自《人民日报》2008 年 1 月 5 日,有删改) 16.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8 分)
(1)文中有两处写道:“妈妈,我不走丢”(第12段)“我没有走丢”(第16段)。请 分别写出两处“走丢”的含义。(4分) (2)“他成了那个时代的萤火虫,提着小灯笼满街跑”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4分) 17.文章多处写到了萤火虫,但心情感受并不完全相同,请用一个词语概括作者在第1段 第4段和第11段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并填入下面的空格处。(3分) 18.“萤火虫”这一形象在文中有着怎样的含义和作用?(4分) 19.文章⑤—⑩段可否删去,请对此进行探究。(7分) 六、个性拓展题。(6分) 20.阅读下面两则新闻,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 据报道,襄樊市总工会与该市女企业家协会组织19位女企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对,承 诺4年内对每个学生每年资助1000元至3000元不等。市总工会同时给受助学生及其家长发 了一封信,希望他们抽空给资助者写封信,报告学习和生活等情况。其中5位大学生受助一 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没有一句感谢的话,最后被取消受助 资格
(1)文中有两处写道:“妈妈,我不走丢”(第 12 段)“我没有走丢”(第 16 段)。请 分别写出两处“走丢”的含义。(4 分) (2)“他成了那个时代的萤火虫,提着小灯笼满街跑”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4 分) 17.文章多处写到了萤火虫,但心情感受并不完全相同,请用一个词语概括作者在第 1 段、 第 4 段和第 11 段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并填入下面的空格处。(3 分) 1 4 11 18. “萤火虫”这一形象在文中有着怎样的含义和作用? (4 分) 19.文章⑤—⑩段可否删去,请对此进行探究。(7 分) 六、个性拓展题。(6 分) 20.阅读下面两则新闻,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 分) 据报道,襄樊市总工会与该市女企业家协会组织 19 位女企业家与 22 名贫困大学生结对,承 诺 4 年内对每个学生每年资助 1000 元至 3000 元不等。市总工会同时给受助学生及其家长发 了一封信,希望他们抽空给资助者写封信,报告学习和生活等情况。其中 5 位大学生受助一 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没有一句感谢的话,最后被取消受助 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