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曲靖一中高考冲刺卷语文(一)参考答案 1.【B】胴体dbng,乳臭未干xi 2.【C】①“望其项背”前加“难于”;③“无时无刻”不忘即“时时刻刻忘”,意思表达反了 3.【C】A“不单是”与“而是”搭配不当,“世界展览会”设置成“空间”、成为“场所”也搭配不当:B“转移市场无望”后 加“的情况下”,与前面的“在”形成照应,“影响”改为“导致”;D“建立”缺少宾语“国际制度”,加在“进程中”之前。 4.【D】⑤句的“这一比例”是关键,④句为“发展中国家”的起始,故应为④③⑦⑤,首句总起为②,末句结束为① 5.【A】原文说的是“这个自然主要指人性”。 6.【B】不能无中生有地判断这些作品没有反映时代性和阶级性,遭受批判是因为作品有人情味。 7.【C】不能一概而论说中国的作品艺术性不强。 8.【B】鬻:卖。 9.【D】①句表达对“隐”的看法;④句是李姓朋友为娄公辩解的话。 10.【C】作者并没有断定娄公就是假隐士,“尖锐辛辣”也欠妥 11.(1)像盗跖一样行事,像伯夷一样说话,却说“我是个隐者”,(这样)可以吗?(“行”“语”“我隐者也”句式,各1分) 2)(追求)清廉与高洁,本来就是古人隐居的原因,您怀疑什么呢?(“固”“所以”“子何疑焉?”句式各1分) (3)语言,是一个人的文饰罢了,自身将要隐居了,哪里还用得着文饰呢?这是追求显扬啊。(“文”“显”“焉用文之”“是求显 也”句式,各1分) 12.(1)卢诗格调高昂豪迈,许诗基调凄婉哀伤。卢诗写戍边将士雪夜准备追敌的壮举,表现了将士们保家卫国奋勇杀敌的英雄 气概; 许诗写战士夜战丧生,秦人不知,犹寄家信,表现战争的残酷,寄托对戍士及家属的深刻同情,对战争的谴责 (2)卢诗情景交融。乌云掩月,一片漆黑,敌军出逃,宿雁惊起,月黑风高的夜晚,为事件设置特定的背景。正当将士准备追 敌之际,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刹那间雪花落满弓刀。此景场面宏大,气势不凡,渲染了豪迈雄劲的气氛,烘托了将士奋勇杀敌的 高昂情绪,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许诗仅用白描手法,四句诗纯是叙事,不发议论,不作渲染,而是选择典型事件,简单勾勒:桑乾河北一场夜战,半数战士丧生 未归,次日清晨,亲人犹寄家信,告知御寒衣物已经寄出。寥寥几笔,就把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表现出来,平中见奇,耐人寻味。 13.(1)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晓来谁染霜林醉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14.提示:每句2分,意思解释对即可。(1)用反复强调攀登者是孤独的,也是超越庸众的。 (2)后悔的念头一闪而过,他想到也许可以退下山去,所以说似乎“有意”;攀登者的内心深处并没有真正想退回去的念头所以 说似乎无意。 (3)攀登者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已经别无选择,无论山顶上是什么,他只有奋力向上。攀登已不再是为了达成一个目标,而成了 必须完成的过程 15.提示:一点1分,概括2分。 (1)“他不愿意与庸众一起……”表明他不满现状,不甘平庸;“他相信……”表现他心存远大抱负和美好理想,有坚定的信念; (2)当发现山顶并没有自己希望的一切时,也为之失望和悲哀,甚至闪过后悔的念头; (3)但审视自己别无选择的处境后,他平静以待,决心奋力向上:;他担忧未到山顶便遭遇死亡,因为他不愿意让自己的身体沉 入山下的泥淖中;他宁愿让自己的尸体成为旗帜 作者运用细腻的笔触写了攀登者在攀登途中由希望、憧憬到犹豫、彷徨,再到平静、坚定的心理变化过程,刻画了一个为追求理 想在痛苦的探索历程中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先驱者形象。 16.提示:三种修辞指认准确3分,只要有两种分析较好即可得2分。 反复,“就这样忍着饥渴、烈日、寒风、冷雨……日夜不息地把自己的身体冋上缓缓地、缓缓地挪动着。”反复岀现,强调攀登者 所遭遇的艰辛和磨难,刻画攀登者顽强坚毅的性格。 排比,“现在,他明白了。现在,他平静了。现在,他已不再举目向上。现在,他惟一担忧的,是死在峭壁上……”将攀登者审 视别无选择的处境后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刻画其平静、坦然、坚定的性格 比喻,“那时,岸壁将成为旗杄,而尸体将成为旗帜。”以旗帜喻尸体,形象鲜明,内涵深刻,昭示着攀登者虽然死在未竟的追求 中,但其精神不灭,将成为激励人们不断追求的路标。 对比,“他不愿意与庸众一起在尘埃中呼吸,在泥淖里翻滚,在垃圾堆里觅食。”“他相信,在峭壁的上面,有清新的空气,有秀
2010 年曲靖一中高考冲刺卷语文(一)参考答案 1.【B】 胴体 dònɡ,乳臭未干 xiù。 2.【C】 ①“望其项背”前加“难于”;③“无时无刻”不忘即“时时刻刻忘”,意思表达反了。 3.【C】 A“不单是”与“而是”搭配不当,“世界展览会”设置成“空间”、成为“场所”也搭配不当;B“转移市场无望”后 加“的情况下”,与前面的“在”形成照应,“影响”改为“导致”;D“建立”缺少宾语“国际制度”,加在“进程中”之前。 4.【D】 ⑤句的“这一比例”是关键,④句为“发展中国家”的起始,故应为④③⑦⑤,首句总起为②,末句结束为①。 5.【A】 原文说的是“这个自然主要指人性”。 6.【B】不能无中生有地判断这些作品没有反映时代性和阶级性,遭受批判是因为作品有人情味。 7.【C】 不能一概而论说中国的作品艺术性不强。 8.【B】 鬻:卖。 9.【D】 ①句表达对“隐”的看法;④句是李姓朋友为娄公辩解的话。 10.【C】 作者并没有断定娄公就是假隐士,“尖锐辛辣”也欠妥。 11.(1)像盗跖一样行事,像伯夷一样说话,却说“我是个隐者”,(这样)可以吗?(“行”“语”“我隐者也”句式,各 1 分) (2)(追求)清廉与高洁,本来就是古人隐居的原因,您怀疑什么呢?(“固”“所以”“子何疑焉?”句式各 l 分) (3)语言,是一个人的文饰罢了,自身将要隐居了,哪里还用得着文饰呢?这是追求显扬啊。(“文”“显”“焉用文之”“是求显 也”句式,各 l 分) 12.(1)卢诗格调高昂豪迈,许诗基调凄婉哀伤。卢诗写戍边将士雪夜准备追敌的壮举,表现了将士们保家卫国奋勇杀敌的英雄 气概; 许诗写战士夜战丧生,秦人不知,犹寄家信,表现战争的残酷,寄托对戍士及家属的深刻同情,对战争的谴责。 (2)卢诗情景交融。乌云掩月,一片漆黑,敌军出逃,宿雁惊起,月黑风高的夜晚,为事件设置特定的背景。正当将士准备追 敌之际,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刹那间雪花落满弓刀。此景场面宏大,气势不凡,渲染了豪迈雄劲的气氛,烘托了将士奋勇杀敌的 高昂情绪,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许诗仅用白描手法,四句诗纯是叙事,不发议论,不作渲染,而是选择典型事件,简单勾勒:桑乾河北一场夜战,半数战士丧生 未归,次日清晨,亲人犹寄家信,告知御寒衣物已经寄出。寥寥几笔,就把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表现出来,平中见奇,耐人寻味。 13.(1)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晓来谁染霜林醉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14.提示:每句 2 分,意思解释对即可。(1)用反复强调攀登者是孤独的,也是超越庸众的。 (2)后悔的念头一闪而过,他想到也许可以退下山去,所以说似乎“有意”;攀登者的内心深处并没有真正想退回去的念头所以 说似乎无意。 (3)攀登者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已经别无选择,无论山顶上是什么,他只有奋力向上。攀登已不再是为了达成一个目标,而成了 必须完成的过程。 15.提示:一点 l 分,概括 2 分。 (1)“他不愿意与庸众一起……”表明他不满现状,不甘平庸;“他相信……”表现他心存远大抱负和美好理想,有坚定的信念; (2)当发现山顶并没有自己希望的一切时,也为之失望和悲哀,甚至闪过后悔的念头; (3)但审视自己别无选择的处境后,他平静以待,决心奋力向上;他担忧未到山顶便遭遇死亡,因为他不愿意让自己的身体沉 入山下的泥淖中;他宁愿让自己的尸体成为旗帜。 作者运用细腻的笔触写了攀登者在攀登途中由希望、憧憬到犹豫、彷徨,再到平静、坚定的心理变化过程,刻画了一个为追求理 想在痛苦的探索历程中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先驱者形象。 16.提示:三种修辞指认准确 3 分,只要有两种分析较好即可得 2 分。 反复,“就这样忍着饥渴、烈日、寒风、冷雨……日夜不息地把自己的身体向上缓缓地、缓缓地挪动着。”反复出现,强调攀登者 所遭遇的艰辛和磨难,刻画攀登者顽强坚毅的性格。 排比,“现在,他明白了。现在,他平静了。现在,他已不再举目向上。现在,他惟一担忧的,是死在峭壁上……”将攀登者审 视别无选择的处境后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刻画其平静、坦然、坚定的性格。 比喻,“那时,岸壁将成为旗杆,而尸体将成为旗帜。”以旗帜喻尸体,形象鲜明,内涵深刻,昭示着攀登者虽然死在未竟的追求 中,但其精神不灭,将成为激励人们不断追求的路标。 对比,“他不愿意与庸众一起在尘埃中呼吸,在泥淖里翻滚,在垃圾堆里觅食。”“他相信,在峭壁的上面,有清新的空气,有秀
丽的风景,有鸟语和花香…”现实的污浊平庸与理想的清新美丽形成鲜明对比,表现攀登者追求美好理想的强烈愿望。 17.提示:提倡多元答案,可肯定,可否定,观点明确、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即可。见解平庸者,3分左右,挖掘深刻者可给满 18.(个人认为,这道题的题干表述得不是很明确,可能会给学生以误导)提示:每种一个,重复不算:言之成理即可。 如:一百减一,猜一个字谜底是“自”。用拆字法,“百”去掉上面的一横即为白。 半个月,猜一个字,谜底是“胖”,用合字法,“月”、“半”合成胖。 傻瓜,猜一个字谜底是“保”,用会意法,傻瓜即“呆人”,“呆”加人字旁就是“保”。 百年旧宅子,打一现代作家名,此灯谜采用会意法,“百年旧”即为老,“宅子”就是舍,谜底是“老舍”。 双喜临门,打一地名,此灯谜采用会意法,“双”为重复,“喜临门”意为庆祝,谜底为“重庆”。 19.提示:必须是新课程推荐名著;能揭示名著特点或主题。 《大卫·科波菲尔》——历经坎坷,追寻一生幸福:铭记恩情,回报一路温暖 《三国演义》一一三足鼎立,精彩演绎分合史话:龙争虎斗,乱世方显英雄本色。 《红楼梦》——十年辛酸苦著鸿篇巨制,生死离别情,泪洒大观园。 20.提示:符合身份,语言得体;“祝贺”的主题鲜明;修辞使用恰当:100字以上 相关背景资料:对于巴西总统卢拉而言,巴西成功申办2016年奥运会,足以令他在国际媒体面前喜极而泣。巴西的申奥之路曲 折漫长。1930年初于世界舞台边缘的巴西首次申奥,之后两次均失望而归。20世纪9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的巴西再次争夺2004 及2012年奥运会主办权,却被国际奧委会批评为技术指标差强人意,最后早早出局。巴西痛定思痛,2007年成功举办了泛美运 动会,积累了举办大型赛事的经验。赛事结束不久,里约正式申办2016年奥运,最终在东京、马德里和芝加哥等强敌中脱颖而 出 巴西的胜利,表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舞台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们有理由相信,世界的政治经济秩序将会改变,未来的世 界将会更加公平和合理,这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动力和不懈追求的目标。 21.作文:参考高考阅卷标准 写作指导:小诗的关键词是“仰望”。仰望的方向是高处,如高处的风景,高尚的人格,高品位的人生,高格调的追求。“仰望” 是仰慕崇高,是追寻崇高,是以崇高净化鄙俗。所以,任何一种高品位的文化,高水准的文明,任何一种崇高的人生,崇高的行 为,任何一份崇高的品质,崇髙的精神,都可以入文;任何一个人(他人或自己)对崇高的理解、仰慕、敬畏、追寻,都可以人 文。甚至可以反意作文,写身处低俗现实(如冷漠、自私、庸俗、贫乏等)之中对崇高(善性、良知、正直、无私等)的仰望 中学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常常要面对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辨识取舍,面对种种现实困扰和低俗诱惑,从自身体 验出发表达在“仰望”中成长,更有价值 这样的题目与“境界”“品位”“追寻”“成长”“感动”“梦想”“精神家园”等表现人情人性人格之美的话题都是相通的,打通了 便比较容易写。写作时要注意选取具体而微的角度,运用具体可感的素材,避免空泛无物,避免刻板说教。 【文言文参考译文】 我的朋友李生对我说:“我游历长安时,住在娄公家中。娄公,是一位隐者,住在长安市区三十年了。家中有一个小书斋,称为 市隐’,和他交往的大夫、士人,很多替它题诗的,他想要您写一篇记。您一定要因我的缘故写一篇记啊 我说:“你懂得隐的含义吗?所谓隐,就是与世隔绝之意。古人隐于农、工、商、医卜、屠钓,以至于赌徒、卖酒人、守关吏、 酒家伙计,无处不在,不只(生活)在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才算隐者。前人所以有大隐、小隐的区别,是说那些最初有智 巧变诈之心的人,对道的信仰还不够忠实坚定,不愿意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使自己的心不乱,所以把隐居山林作为小隐。那些 既能坚守(操行)又能应付(世事)的人,不被外物所诱惑,他们或岀仕或退隐,喧嚣与寂静全都忘记了,所以(人们)把隐居 于朝廷与市肆的人作为大隐。依我看来,小隐在山林的,或许有,但在朝廷与市肆中隐居的人未必都是大隐。自从‘山人’(暗 指李渤)以隐士为名索要高位以后,欺騙松桂云壑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更何况是居住在朝市的人呢?现在那些投机牟利之人,耸 起肩膀出入市肆,跷着双腿操纵、把持集市,以牟取高利,用利嘴长爪,争强好胜,谋求功名,以至于与佣夫商人为一点微末小 利争得头破血流。挂羊头,卖狗肉,像盗跖一样行事,像伯夷一样说话,却说‘我是隐者’,(这样)可以吗?我冒昧地问,娄公 隐居的原因是什么呢?” (友人)说:“他卖书来换取食物,求饱罢了,不妨害他的清廉;凭诗酒与各位士大夫交往,求得融洽罢了,不妨害他的高洁。(追 求)清廉与高洁,本来就是古人之所以隐居的原因,您怀疑什么呢?” 我说:“我知道了,我替你写这篇记。即使如此,我对于这件事还有不满意的地方。请让我用韩伯休之事来说清我的看法。伯休 在都市中卖药,他的药没有两种价格,一个女子来买药,伯休坚持不肯改变(降低)价格,女子生气地说:‘你是韩伯休吧?为 什么不肯改变价格呢?’于是韩伯休叹息说:‘我本来不求名声,现在(我的名字)却被一个小女子知道了!’他丢了药,径自离
丽的风景,有鸟语和花香……”现实的污浊平庸与理想的清新美丽形成鲜明对比,表现攀登者追求美好理想的强烈愿望。 17.提示:提倡多元答案,可肯定,可否定,观点明确、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即可。见解平庸者,3 分左右,挖掘深刻者可给满 18.(个人认为,这道题的题干表述得不是很明确,可能会给学生以误导)提示:每种一个,重复不算;言之成理即可。 如:一百减一,猜一个字谜底是“自”。用拆字法,“百”去掉上面的一横即为白。 半个月,猜一个字,谜底是“胖”,用合字法,“月”、“半”合成胖。 傻瓜,猜一个字谜底是“保”,用会意法,傻瓜即“呆人”,“呆”加人字旁就是“保”。 百年旧宅子,打一现代作家名,此灯谜采用会意法,“百年旧”即为老,“宅子”就是舍,谜底是“老舍”。 双喜临门,打一地名,此灯谜采用会意法,“双”为重复,“喜临门”意为庆祝,谜底为“重庆”。 19.提示:必须是新课程推荐名著;能揭示名著特点或主题。 《大卫·科波菲尔》——历经坎坷,追寻一生幸福;铭记恩情,回报一路温暖。 《三国演义》——三足鼎立,精彩演绎分合史话;龙争虎斗,乱世方显英雄本色。 《红楼梦》——十年辛酸苦著鸿篇巨制,生死离别情,泪洒大观园。 20.提示:符合身份,语言得体;“祝贺”的主题鲜明;修辞使用恰当;l00 字以上。 相关背景资料:对于巴西总统卢拉而言,巴西成功申办 2016 年奥运会,足以令他在国际媒体面前喜极而泣。巴西的申奥之路曲 折漫长。1930 年初于世界舞台边缘的巴西首次申奥,之后两次均失望而归。20 世纪 90 年代,经济高速发展的巴西再次争夺 2004 及 2012 年奥运会主办权,却被国际奥委会批评为技术指标差强人意,最后早早出局。巴西痛定思痛,2007 年成功举办了泛美运 动会,积累了举办大型赛事的经验。赛事结束不久,里约正式申办 2016 年奥运,最终在东京、马德里和芝加哥等强敌中脱颖而 出。 巴西的胜利,表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舞台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们有理由相信,世界的政治经济秩序将会改变,未来的世 界将会更加公平和合理,这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动力和不懈追求的目标。 21.作文:参考高考阅卷标准。 写作指导:小诗的关键词是“仰望”。仰望的方向是高处,如高处的风景,高尚的人格,高品位的人生,高格调的追求。“仰望” 是仰慕崇高,是追寻崇高,是以崇高净化鄙俗。所以,任何一种高品位的文化,高水准的文明,任何一种崇高的人生,崇高的行 为,任何一份崇高的品质,崇高的精神,都可以入文;任何一个人(他人或自己)对崇高的理解、仰慕、敬畏、追寻,都可以人 文。甚至可以反意作文,写身处低俗现实(如冷漠、自私、庸俗、贫乏等)之中对崇高(善性、良知、正直、无私等)的仰望。 中学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常常要面对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辨识取舍,面对种种现实困扰和低俗诱惑,从自身体 验出发表达在“仰望”中成长,更有价值。 这样的题目与“境界”“品位”“追寻”“成长”“感动”“梦想”“精神家园”等表现人情人性人格之美的话题都是相通的,打通了 便比较容易写。写作时要注意选取具体而微的角度,运用具体可感的素材,避免空泛无物,避免刻板说教。 【文言文参考译文】 我的朋友李生对我说:“我游历长安时,住在娄公家中。娄公,是一位隐者,住在长安市区三十年了。家中有一个小书斋,称为 ‘市隐’,和他交往的大夫、士人,很多替它题诗的,他想要您写一篇记。您一定要因我的缘故写一篇记啊。” 我说:“你懂得隐的含义吗?所谓隐,就是与世隔绝之意。古人隐于农、工、商、医卜、屠钓,以至于赌徒、卖酒人、守关吏、 酒家伙计,无处不在,不只(生活)在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才算隐者。前人所以有大隐、小隐的区别,是说那些最初有智 巧变诈之心的人,对道的信仰还不够忠实坚定,不愿意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使自己的心不乱,所以把隐居山林作为小隐。那些 既能坚守(操行)又能应付(世事)的人,不被外物所诱惑,他们或出仕或退隐,喧嚣与寂静全都忘记了,所以(人们)把隐居 于朝廷与市肆的人作为大隐。依我看来,小隐在山林的,或许有,但在朝廷与市肆中隐居的人未必都是大隐。自从‘山人’(暗 指李渤)以隐士为名索要高位以后,欺骗松桂云壑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更何况是居住在朝市的人呢?现在那些投机牟利之人,耸 起肩膀出入市肆,跷着双腿操纵、把持集市,以牟取高利,用利嘴长爪,争强好胜,谋求功名,以至于与佣夫商人为一点微末小 利争得头破血流。挂羊头,卖狗肉,像盗跖一样行事,像伯夷一样说话,却说‘我是隐者’,(这样)可以吗?我冒昧地问,娄公 隐居的原因是什么呢?” (友人)说:“他卖书来换取食物,求饱罢了,不妨害他的清廉;凭诗酒与各位士大夫交往,求得融洽罢了,不妨害他的高洁。(追 求)清廉与高洁,本来就是古人之所以隐居的原因,您怀疑什么呢?” 我说:“我知道了,我替你写这篇记。即使如此,我对于这件事还有不满意的地方。请让我用韩伯休之事来说清我的看法。伯休 在都市中卖药,他的药没有两种价格,一个女子来买药,伯休坚持不肯改变(降低)价格,女子生气地说:‘你是韩伯休吧?为 什么不肯改变价格呢?’于是韩伯休叹息说:‘我本来不求名声,现在(我的名字)却被一个小女子知道了!’他丢了药,径自离
开了,至死也没再回来。娄公本来是隐居的人,可是与外界隔绝的想法,恐怕与伯休不同吧?语言,是一个人的文饰罢了,自身 将要隐居了,哪里还用得着文饰呢?这是追求显扬啊。(娄公)用这篇记做什么呢?我猜想,是那些喜欢娄公的大夫士人勉强要 替他求名罢了,不是娄公的本意吧。你回去试着用我的话问问他吧。” 贞祐丙子(金宣宗贞祐四年)十二月某日,河东(指山西境内黄河以东地区)元某题写此篇。 2010年曲靖一中高考冲刺卷语文(二)参考答案 1.【A】B遂sui,C矫jo,D解j。 2.【B】不知所云:指说话人语言紊乱空洞。此句指听话人听不懂,不合语境。 3.【C】A项反问也是一重否定,三重否定又成了否定,应去掉“没”字。B项是杂糅句,或去掉“在作怪”三字,或去掉“其 根本原因”。D项缺宾语中心词,应改为“事关……的全局” 4.【B】A项,选择疑问句,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C项第一个逗号改为冒号。D项括号应放在“临川”后 5.【C】国学不能与文、史、哲并列。 6.【C】“通”是以分类为前提的,且《隋书·经籍志》只是形成分类法的雏形,只有到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时才形成 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 7.【D】A历代中医古籍13000余部“是收录在新近出版的一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的,且医家应归在“子”部。B国学在 内涵上与现代学科体系存在大量交叉重合,内涵上更丰富和广博。 C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国学转型发展而来 8.【D】计:为……考虑 9.B②是说萧嵩举荐韩休的原因,④是说有大臣认为韩休要求免除虢州的税赋是岀于私心,都与韩休严肃正直、不求名利无关 10.【C】“韩休的耿介刚直与萧嵩的宽容随和形成互补,二人关系也很和谐的说法”在文中没有依据。 1.(1)刺史倘若了解到百姓困苦却不救助,怎么能执政呢?即使获罪,也是心甘情愿的。 (2)萧嵩宽容、博爱、随和,而韩休却严正刚直,对时政得失,说话没有不说彻底的 12.(1)梅。是从开花的时间和花的色香两方面来写的:说它是花么,春天还未到:说它是雪呢,却又香得出奇。前者暗示它在 腊月里开花。后者表明它颜色洁白,不言腊梅而腊梅自在。(4分) (2)用对比的手法。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暗地里赞颂梅花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4分) 13.(1)人非生而知之者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月明星稀绕树三匝 (2)多情自古伤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达则兼善(“济”亦可)天下 14.①青年时期,自以为已经读懂,认为自己有了一种看透红尘纷争的超脱世俗的心态,但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式的理解 ②中年时期,真正悟出了其中的哲理,甘于清贫,甘于寂寞,保持独立人格,是人生的精神财富。(6分) 15.(1)人生经历的种种磨难和打击,虽能给人带来痛苦,但只要经受住考验,就能自我修复,自我完善,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 以升华。(4分) (2)王维像爱因斯坦那样参透了万事万物的规律,用诗的形式表达了他的理解。(2分) 16.(个人认为,这道题的题干要求分析“语言表达的特点”,学生不太好把握答题的方向)①用类比,把王维比作爱因斯坦,表 达了作者对王维的推崇和敬仰。②用排比,把王维诗中的意象拆开,组成两组排比句,既使语言有文采有诗意,有较好表达了抵 御物质诱惑,保持精神独立的思想。③用比喻,作者把王维诗中的意象“空山”“新雨”,“天气”“晚来”“竹喧”“莲动”“春芳” “王孙”等用来作比,新鲜贴切又生动形象 17.远离贪婪、附庸和嫉妒,拒绝物质的诱惑,追求高洁的情怀,保持独立的人格。(4分) 18.④①⑥②③⑤(4分) 19.毛泽东诗词是中国诗林中矗立的一棵参天大树,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从“鯤鹏击浪从兹始”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我们领略到了毛泽东“唤起工农千百万”的雄伟气魄,“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喜悦。“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同学们,让我们 永远谨记一代伟人的教诲:“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5分) 20.该标识①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②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③圆弧的起笔自 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④落笔的飞白由一群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⑤整体图 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写意的笔触旨在传达一种探索的信念。(语句通顺,想象合理,主旨明确。标号为便于评 分而加,能答出3点要素即可)(6分) 21.作文: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①“诗意与现代化”是一个关系型命题,审题时要深入思考两者的关系。不可狭隘地理解诗意,也不要机械地去解释
开了,至死也没再回来。娄公本来是隐居的人,可是与外界隔绝的想法,恐怕与伯休不同吧?语言,是一个人的文饰罢了,自身 将要隐居了,哪里还用得着文饰呢?这是追求显扬啊。(娄公)用这篇记做什么呢?我猜想,是那些喜欢娄公的大夫士人勉强要 替他求名罢了,不是娄公的本意吧。你回去试着用我的话问问他吧。” 贞祐丙子(金宣宗贞祐四年)十二月某日,河东(指山西境内黄河以东地区)元某题写此篇。 2010 年曲靖一中高考冲刺卷语文(二) 参考答案 1.【A】 B 遂 suì,C 矫 jiǎo,D 解 jiě。 2.【B】不知所云:指说话人语言紊乱空洞。此句指听话人听不懂,不合语境。 3.【C】 A 项反问也是一重否定,三重否定又成了否定,应去掉“没”字。B 项是杂糅句,或去掉“在作怪”三字,或去掉“其 根本原因”。D 项缺宾语中心词,应改为“事关……的全局”。 4.【B】 A 项,选择疑问句,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C 项第一个逗号改为冒号。D 项括号应放在“临川”后。 5.【C】 国学不能与文、史、哲并列。 6.【C】 “通”是以分类为前提的,且《隋书·经籍志》只是形成分类法的雏形,只有到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时才形成一 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 7.【D】 A 历代中医古籍 l3000 余部“是收录在新近出版的一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的,且医家应归在“子”部。B 国学在 内涵上与现代学科体系存在大量交叉重合,内涵上更丰富和广博。 C 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国学转型发展而来。 8.【D】 计:为……考虑。 9.B②是说萧嵩举荐韩休的原因,④是说有大臣认为韩休要求免除虢州的税赋是出于私心,都与韩休严肃正直、不求名利无关。 10.【C】 “韩休的耿介刚直与萧嵩的宽容随和形成互补,二人关系也很和谐的说法”在文中没有依据。 11.(1)刺史倘若了解到百姓困苦却不救助,怎么能执政呢?即使获罪,也是心甘情愿的。 (2)萧嵩宽容、博爱、随和,而韩休却严正刚直,对时政得失,说话没有不说彻底的。 12.(1)梅。是从开花的时间和花的色香两方面来写的:说它是花么,春天还未到;说它是雪呢,却又香得出奇。前者暗示它在 腊月里开花。后者表明它颜色洁白,不言腊梅而腊梅自在。(4 分) (2)用对比的手法。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暗地里赞颂梅花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4 分) 13.(1)人非生而知之者 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 月明星稀 绕树三匝 (2)多情自古伤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达则兼善(“济”亦可)天下 14.①青年时期,自以为已经读懂,认为自己有了一种看透红尘纷争的超脱世俗的心态,但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式的理解。 ②中年时期,真正悟出了其中的哲理,甘于清贫,甘于寂寞,保持独立人格,是人生的精神财富。(6 分) 15.(1)人生经历的种种磨难和打击,虽能给人带来痛苦,但只要经受住考验,就能自我修复,自我完善,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 以升华。(4 分) (2)王维像爱因斯坦那样参透了万事万物的规律,用诗的形式表达了他的理解。(2 分) 16.(个人认为,这道题的题干要求分析“语言表达的特点”,学生不太好把握答题的方向)①用类比,把王维比作爱因斯坦,表 达了作者对王维的推崇和敬仰。②用排比,把王维诗中的意象拆开,组成两组排比句,既使语言有文采有诗意,有较好表达了抵 御物质诱惑,保持精神独立的思想。③用比喻,作者把王维诗中的意象“空山”“新雨”,“天气”“晚来”“竹喧”“莲动”“春芳” “王孙”等用来作比,新鲜贴切又生动形象。 17.远离贪婪、附庸和嫉妒,拒绝物质的诱惑,追求高洁的情怀,保持独立的人格。(4 分) 18.④①⑥②③⑤(4 分) 19.毛泽东诗词是中国诗林中矗立的一棵参天大树,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从“鲲鹏击浪从兹始”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我们领略到了毛泽东“唤起工农千百万”的雄伟气魄,“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喜悦。“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同学们,让我们 永远谨记一代伟人的教诲:“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5 分) 20.该标识①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②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③圆弧的起笔自 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④落笔的飞白由一群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⑤整体图 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写意的笔触旨在传达一种探索的信念。(语句通顺,想象合理,主旨明确。标号为便于评 分而加,能答出 3 点要素即可)(6 分) 21.作文: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①“诗意与现代化”是一个关系型命题,审题时要深入思考两者的关系。不可狭隘地理解诗意,也不要机械地去解释
现代化。诗意并不仅仅指小桥流水、桃红柳绿,扩而大之,诗意可谓是传统的代名词。对传统,应作具体分析。并非凡是传统的 东西都己经过时,都应抛弃:不少传统的东西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如勤俭节约,如乐于助人、奉献爱心,都是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审题时要特别注意“诗意是文明的另一种含义”“永远不能失却的,是蛰伏于传统之上的诗意”这两句话。②要求写成 议论文,要有明确的文体意识,要能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自己的见闻和积累,举适当的例子,阐述自己的看法。 【文言文参考译文】 韩休,是京城长安人。(韩休)擅长写文章,被举荐为德才兼备的人。唐玄宗还是太子的时候,让他按条逐一对答国家政事 的询问,和校书郎赵冬曦一起考中乙科进士,提拔为左补阙(唐代谏官名),出任主爵员外郎。又回朝廷任礼部侍郎,担任知制 诰〔掌管诏令的官)。离开朝廷到虢州担任刺史。虢州是靠近东京、西京的州,皇帝的车马到达后,经常征收草料税,韩休请求 把税负分摊到其他的州郡中去。中书令张说说:“免除虢州的税赋分摊到别的州,这是虢州太守为了自己私人的利益罢了。”韩休 坚持自己的意见,下面的官吏告诉他这样做怕违背了宰相的意思,韩休说:“(我作为)刺史本来了解到百姓的困苦却不去救助, 这难道是为政之道吗?即使得罪宰相,我也是心甘情愿的。”最终还是按照韩休请求的那样实行了。(韩休)因为母亲去世而解职, 守孝期满,担任工部侍郎,又任知制诰。调任尚书右丞。侍中裴光廷去世,皇上下令萧嵩推举一个可以代替裴光廷的人,萧嵩赞 颂韩休的志向和品行,于是授予韩休担任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韩休做人严肃正直,不追求功名利禄,如今他当上了宰相,是很符合当时朝廷上下期望的。万年尉李美玉犯了罪,皇上将要 把他流放到岭南去。韩休说:“万年尉是个小官,所犯的又不是大罪。现在朝廷中有更大的邪恶的人,请求先治他们的罪。金吾 大将军程伯献依仗皇上的恩宠而贪赃枉法,他的住宅、乘坐的车马都超越了法律的规定,臣请求先处理程伯献,再处理李美玉。” 皇上没有答应,韩休就坚持争辩:“罪轻的人尚且不被宽容,罪重的人竞然放过而不去问罪,如果陛下不放逐程伯献,我不能接 受诏令。”皇上不能改变韩休的想法。韩休的坚定、正直大致如此。开始,萧嵩因为韩休恬淡平和,以为很容易控制他,所以也 就引荐了他。等韩休办事时有时会反驳,甚至指责萧嵩,萧嵩也不能说服他。宋璟听说后说:“没有想到韩休能这样,这是仁者 的勇气啊。”萧嵩宽容、博爱、随和,而韩休却严正刚直,对时政得失,说话没有不说彻底的。唐玄宗曾经到后花园游玩打猎 有时在宫中设宴行乐,稍有过失,总是赶紧问左右的随从人员:“这件事韩休知道不知道?”不一会儿,韩休的劝谏书就已经送 到了。唐玄宗曾时着镜子闷闷不乐,旁边的人劝说道:“自从韩休当了宰相以来,陛下没有一天是欢乐的,为何独自悲伤,不将 他撤换掉让他离开呢?”唐玄宗感叹道:“我虽然瘦了,但国家却富裕了。萧嵩上奏事情常常依顺我的旨意,从不与我反着来, 可退朝后想想天下的大事,我睡不安稳啊!韩休大量陈说治理国家的道理,他常常为国家社稷与我争执,退朝后我考虑天下事, 则可以宽心睡个安稳觉。我重用韩休,是出于社稷江山的考虑罢了。”后来,在工部尚书的职位上罢免了官职。后提升为太子少 师,封宜阳县县令。死时六十八岁,赠扬州大都督的称号,谥号为文忠。宝应元年,追赠太子太师 2010年曲靖一中高考冲刺卷语文(三)参考答案 1.【D】A卓越zhuo,瓦刀w;B稍息sho,压轴大戏zhou:C嫉妒j,半身不遂sui。 2.【A】A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B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 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C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D比喻人品高尚 胸怀开阔 3.【C】A“危险、易燃、易爆物品”并列不当。B“产量”与“向前发展”搭配不当。D“出乎意料”与“意料之外”杂糅, 4.【D】这里的七个语句,在内容上属于两大部分:一是地理位置(空间),二是历史文化交流(时间)。在叙述时,应先空间, 后时间,这样才能和原语段语意相衔接。 5.【C】A自闭症并非因7号染色体发生变异所致,只是科学家在7号染色体上发现了自闭症的基因标记。B与被母亲冷落无关。 D“镜像神经元”发育不良仅是一种推测。 6.【D】A是法兰克福大学弗里茨·保斯特卡认为“被母亲冷落的孩子会患自闭症是无稽之谈”。B“埃迪的父母曾要求他做不 愿做的事,把屋里的摆设换了地方”原文表述均是“也许”。C埃迪的父母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应用行为分析康复疗法,然后找到 克诺斯佩应用行为分析研究所的专家施拉姆。 7.【B】“新疗法的诞生指日可待”无根据。 8.【C】让:谦让,推辞 9.【B】③是桓荣谦虚,④是桓荣有儒士风范,⑤是桓荣做事有礼 10.【C】与皇帝据理力争的是博士张佚。 11.(1)光武帝称赞张佚言之有理,说:“想要设置太傅的目的,是用来辅助太子的。现在博士都不以纠正我为难事,何况太子 呢? 2)等到他做了太常,元卿感叹道:“我就像农家人一样目光短浅,哪里想到学习竟能获得像这样的好处啊!
现代化。诗意并不仅仅指小桥流水、桃红柳绿,扩而大之,诗意可谓是传统的代名词。对传统,应作具体分析。并非凡是传统的 东西都已经过时,都应抛弃;不少传统的东西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如勤俭节约,如乐于助人、奉献爱心,都是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审题时要特别注意“诗意是文明的另一种含义”“永远不能失却的,是蛰伏于传统之上的诗意”这两句话。②要求写成 议论文,要有明确的文体意识,要能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自己的见闻和积累,举适当的例子,阐述自己的看法。 【文言文参考译文】 韩休,是京城长安人。(韩休)擅长写文章,被举荐为德才兼备的人。唐玄宗还是太子的时候,让他按条逐一对答国家政事 的询问,和校书郎赵冬曦一起考中乙科进士,提拔为左补阙(唐代谏官名),出任主爵员外郎。又回朝廷任礼部侍郎,担任知制 诰(掌管诏令的官)。离开朝廷到虢州担任刺史。虢州是靠近东京、西京的州,皇帝的车马到达后,经常征收草料税,韩休请求 把税负分摊到其他的州郡中去。中书令张说说:“免除虢州的税赋分摊到别的州,这是虢州太守为了自己私人的利益罢了。”韩休 坚持自己的意见,下面的官吏告诉他这样做怕违背了宰相的意思,韩休说:“(我作为)刺史本来了解到百姓的困苦却不去救助, 这难道是为政之道吗?即使得罪宰相,我也是心甘情愿的。”最终还是按照韩休请求的那样实行了。(韩休)因为母亲去世而解职, 守孝期满,担任工部侍郎,又任知制诰。调任尚书右丞。侍中裴光廷去世,皇上下令萧嵩推举一个可以代替裴光廷的人,萧嵩赞 颂韩休的志向和品行,于是授予韩休担任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韩休做人严肃正直,不追求功名利禄,如今他当上了宰相,是很符合当时朝廷上下期望的。万年尉李美玉犯了罪,皇上将要 把他流放到岭南去。韩休说:“万年尉是个小官,所犯的又不是大罪。现在朝廷中有更大的邪恶的人,请求先治他们的罪。金吾 大将军程伯献依仗皇上的恩宠而贪赃枉法,他的住宅、乘坐的车马都超越了法律的规定,臣请求先处理程伯献,再处理李美玉。” 皇上没有答应,韩休就坚持争辩:“罪轻的人尚且不被宽容,罪重的人竟然放过而不去问罪,如果陛下不放逐程伯献,我不能接 受诏令。”皇上不能改变韩休的想法。韩休的坚定、正直大致如此。开始,萧嵩因为韩休恬淡平和,以为很容易控制他,所以也 就引荐了他。等韩休办事时有时会反驳,甚至指责萧嵩,萧嵩也不能说服他。宋璟听说后说:“没有想到韩休能这样,这是仁者 的勇气啊。”萧嵩宽容、博爱、随和,而韩休却严正刚直,对时政得失,说话没有不说彻底的。唐玄宗曾经到后花园游玩打猎, 有时在宫中设宴行乐,稍有过失,总是赶紧问左右的随从人员:“这件事韩休知道不知道?”不一会儿,韩休的劝谏书就已经送 到了。唐玄宗曾时着镜子闷闷不乐,旁边的人劝说道:“自从韩休当了宰相以来,陛下没有一天是欢乐的,为何独自悲伤,不将 他撤换掉让他离开呢?”唐玄宗感叹道:“我虽然瘦了,但国家却富裕了。萧嵩上奏事情常常依顺我的旨意,从不与我反着来, 可退朝后想想天下的大事,我睡不安稳啊!韩休大量陈说治理国家的道理,他常常为国家社稷与我争执,退朝后我考虑天下事, 则可以宽心睡个安稳觉。我重用韩休,是出于社稷江山的考虑罢了。”后来,在工部尚书的职位上罢免了官职。后提升为太子少 师,封宜阳县县令。死时六十八岁,赠扬州大都督的称号,谥号为文忠。宝应元年,追赠太子太师。 2010 年曲靖一中高考冲刺卷语文(三)参考答案 1.【D】 A 卓越 zhuó,瓦刀 wà;B 稍息 shào,压轴大戏 zhòu;C 嫉妒 jí,半身不遂 suí。 2.【A】 A 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B 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 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C 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D 比喻人品高尚, 胸怀开阔。 3.【C】 A“危险、易燃、易爆物品”并列不当。B“产量”与“向前发展”搭配不当。D“出乎意料”与“意料之外”杂糅。 4.【D】这里的七个语句,在内容上属于两大部分:一是地理位置(空间),二是历史文化交流(时间)。在叙述时,应先空间, 后时间,这样才能和原语段语意相衔接。 5.【C】 A 自闭症并非因 7 号染色体发生变异所致,只是科学家在 7 号染色体上发现了自闭症的基因标记。B 与被母亲冷落无关。 D“镜像神经元”发育不良仅是一种推测。 6.【D】 A 是法兰克福大学弗里茨·保斯特卡认为“被母亲冷落的孩子会患自闭症是无稽之谈”。B“埃迪的父母曾要求他做不 愿做的事,把屋里的摆设换了地方”原文表述均是“也许”。C 埃迪的父母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应用行为分析康复疗法,然后找到 克诺斯佩应用行为分析研究所的专家施拉姆。 7.【B】 “新疗法的诞生指日可待”无根据。 8.【C】让:谦让,推辞。 9.【B】 ③是桓荣谦虚,④是桓荣有儒士风范,⑤是桓荣做事有礼。 10.【C】与皇帝据理力争的是博士张佚。 11.(1)光武帝称赞张佚言之有理,说:“想要设置太傅的目的,是用来辅助太子的。现在博士都不以纠正我为难事,何况太子 呢?” (2)等到他做了太常,元卿感叹道:“我就像农家人一样目光短浅,哪里想到学习竟能获得像这样的好处啊!
12.(1)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 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答岀“六 朝如梦鸟空啼”,而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种物是人非的对比关系,表述流畅即可。) (2)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 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答 出诗人怀古伤今的晚唐情结,表述流畅连贯即可;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也可以。) 13.(1)择师而教之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小学而大遗 (2)天生我材必有用寻常巷陌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前事不忘 14.开头“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天气情况。烘托了主人公焦急、忧虑的心情。(2分)结尾“外面天 亮了”象征着主人公崇高的思想境界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觉,使小说的主题得到了升华。(2分) 15.①你真是我的儿子吗?我怎么觉得你好像既熟悉却又十分陌生?到底是我病糊涂了,还是你认错人了呢?真是你吗,我的孩 子?这是怎么回事呢?(3分)②谢谢你了,善良的孩子!谢谢你这些天的照顾!谢谢你在我生命的最后时刻给了我亲人般的温 暖!我就要走了,真不知道该怎样感谢你。回去吧,孩子,愿神保佑你,愿你幸福!(3分)(探究要符合小说的情理,如①处应 表现病人狐疑的心理,②处应表现病人感激的心。表述言之成理即可。) 16.小说的情节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十分精巧。(2分)西西洛悉心照料并且为之悲伤落泪了五天的“父亲”竟然 不是自己的父亲.得知认错了人竞然还选择了留下,明知不是自己的父亲竞然还以“父亲”称呼,都出人意料。(2分)“看门人 瞥了一眼信的大致内容,就…”“全然不像父亲平日的模样”“病人看了孩子一会儿,又闭上眼睛”“病人总是凝视着他”,以及 西西洛的善良和爱心都使情节的发展又在情理之中。(2分) 17.文章从西西洛急着赶去看护父亲写起,行文处处紧扣西西洛对父亲的细心照顾和看护,特别是得知认错了人竟然还选择了留 下,明知不是自己的父亲竟然还以“父亲”称呼,这些情节都充分表现了西西洛的善良、充满爱心的美好品质,这种超越亲情的 爱,是更美好、更高尚、更可贵的人间之情,较之子女对父母的爱更深沉、更真切、更有意蕴,是更高境界的大爱。文章通过细 腻而感人的情节,表现了西西洛的人情人性之美,凸显出小说的主题,奏响了一曲人道主义的凯歌。(符合小说的主题,言之成 理即可) 18.橘子洲头热血青年指点苍茫江山浔阳江畔失意文人泪洒司马青衫 19.“文化独立性的衰弱(或“丧失”)导致中国文化成为怪胎”或“文化独立性的衰弱(或“丧失”)导致中国文化出现怪现象” (5分。若答“文化独立性的衰弱降低了影响力”或“文化独立 性的衰弱使它受制于商业”可得3分,超出字数酌情扣分) 20.含蓄幽默,一语双关,点出了两者的共性。(2分)泥瓦匠要高空作业,站在高处不头晕才能把活干好;(2分)做部长,身 居高位,要高瞻沅瞩、头脑冷静,才能把握时局。(2分) 21.作文:参考高考阅卷标准 写作指导:本题特点是“材料+话题+要求”,写作类型是命题作文。要写好这道题,在扣住题目的同时要着力分析所给的材料。 从材料内容看,“心灵应有的高度”其实就是指一个人应该怎样才能使人生更有意义。“要让自己的人生崇高,必须要让你自己的 心灵豁达、乐观、谦逊、宽容,时常想着别人。”这句话是要重点思考的。当然也可以由此想开去,如“诚信、自信、意志、品 质、坚韧”等都是可以入文的。本题的写作必须扣住“应有的”三个字,这三个字是本题写作的突破点。如果你选择的“心灵应 有的高度”是“心怀爱心赢天下”,那么你就要将“心怀爱心赢天下”的原因写出来.这样才能将“应有的”三个字展示出来 【文言文参考译文】 桓荣字春卿,是沛郡龙亢人。年轻时求学长安,拜九江的博士朱普为师。家贫无钱,常常被人雇佣来补给自己,但学习精力充沛 不倦怠,(读书)十五年没有回家的打算。直到王莽篡位时他才回到家里。等到朱普去世时,桓荣奔丧到九江,(亲自)背土筑成 坟墓,(在这之后)就留下来教授学生,有学生数百人。等到王莽失败,天下大乱。桓荣抱着经书和弟子们逃匿到山谷中,虽然 常常饥饿困顿但讲习不停,后来又客居江淮间教授学生。 建武十九年,桓荣六十多岁,才被任命为大司徒府属官。当时,显宗刚被立为皇太子,选求讲解经书的官员,就提拔了桓荣 的弟子豫章的何汤为虎贲中郎将,用《尚书》教授太子。世祖曾经随口问何汤原来的老师是谁,何汤回答说:“拜沛郡的桓荣为 师。”皇帝立即召见桓荣。命令他讲说《尚书》,认为讲得很好。拜桓荣为议郎,赏钱十万,让他入宫教授太子。每当有朝会,就 让桓荣在公卿面前讲述经书。皇帝称好。说:“得到你太晩了。”正逢欧阳博士职位空缺,皇帝想起用桓荣。桓荣叩头推辞说:“我 经学方法浅薄,不如同门的同学博士彭闳,扬州的从事皋弘。”皇帝说:“可以,你前往吧,你可以胜任。”于是就拜桓荣为博士 引荐彭闳、皋弘做了议郎
12.(1)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 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答出“六 朝如梦鸟空啼”,而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种物是人非的对比关系,表述流畅即可。) (2)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 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答 出诗人怀古伤今的晚唐情结,表述流畅连贯即可;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也可以。) 13.(1)择师而教之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小学而大遗 (2)天生我材必有用 寻常巷陌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前事不忘 14.开头“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天气情况。烘托了主人公焦急、忧虑的心情。(2 分)结尾“外面天 亮了”象征着主人公崇高的思想境界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觉,使小说的主题得到了升华。(2 分) 15.①你真是我的儿子吗?我怎么觉得你好像既熟悉却又十分陌生?到底是我病糊涂了,还是你认错人了呢?真是你吗,我的孩 子?这是怎么回事呢?(3 分)②谢谢你了,善良的孩子!谢谢你这些天的照顾!谢谢你在我生命的最后时刻给了我亲人般的温 暖!我就要走了,真不知道该怎样感谢你。回去吧,孩子,愿神保佑你,愿你幸福!(3 分)(探究要符合小说的情理,如①处应 表现病人狐疑的心理,②处应表现病人感激的心。表述言之成理即可。) 16.小说的情节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十分精巧。(2 分)西西洛悉心照料并且为之悲伤落泪了五天的“父亲”竟然 不是自己的父亲.得知认错了人竟然还选择了留下,明知不是自己的父亲竟然还以“父亲”称呼,都出人意料。(2 分)“看门人 瞥了一眼信的大致内容,就……”“全然不像父亲平日的模样”“病人看了孩子一会儿,又闭上眼睛”“病人总是凝视着他”,以及 西西洛的善良和爱心都使情节的发展又在情理之中。(2 分) 17.文章从西西洛急着赶去看护父亲写起,行文处处紧扣西西洛对父亲的细心照顾和看护,特别是得知认错了人竟然还选择了留 下,明知不是自己的父亲竟然还以“父亲”称呼,这些情节都充分表现了西西洛的善良、充满爱心的美好品质,这种超越亲情的 爱,是更美好、更高尚、更可贵的人间之情,较之子女对父母的爱更深沉、更真切、更有意蕴,是更高境界的大爱。文章通过细 腻而感人的情节,表现了西西洛的人情人性之美,凸显出小说的主题,奏响了一曲人道主义的凯歌。(符合小说的主题,言之成 理即可) 18.橘子洲头热血青年指点苍茫江山 浔阳江畔失意文人泪洒司马青衫 19.“文化独立性的衰弱(或“丧失”)导致中国文化成为怪胎”或“文化独立性的衰弱(或“丧失”)导致中国文化出现怪现象” (5 分。若答“文化独立性的衰弱降低了影响力”或“文化独立 性的衰弱使它受制于商业”可得 3 分,超出字数酌情扣分) 20.含蓄幽默,一语双关,点出了两者的共性。(2 分)泥瓦匠要高空作业,站在高处不头晕才能把活干好;(2 分)做部长,身 居高位,要高瞻沅瞩、头脑冷静,才能把握时局。(2 分) 21.作文:参考高考阅卷标准。 写作指导:本题特点是“材料+话题+要求”,写作类型是命题作文。要写好这道题,在扣住题目的同时要着力分析所给的材料。 从材料内容看,“心灵应有的高度”其实就是指一个人应该怎样才能使人生更有意义。“要让自己的人生崇高,必须要让你自己的 心灵豁达、乐观、谦逊、宽容,时常想着别人。”这句话是要重点思考的。当然也可以由此想开去,如“诚信、自信、意志、品 质、坚韧”等都是可以入文的。本题的写作必须扣住“应有的”三个字,这三个字是本题写作的突破点。如果你选择的“心灵应 有的高度”是“心怀爱心赢天下”,那么你就要将“心怀爱心赢天下”的原因写出来.这样才能将“应有的”三个字展示出来。 【文言文参考译文】 桓荣字春卿,是沛郡龙亢人。年轻时求学长安,拜九江的博士朱普为师。家贫无钱,常常被人雇佣来补给自己,但学习精力充沛 不倦怠,(读书)十五年没有回家的打算。直到王莽篡位时他才回到家里。等到朱普去世时,桓荣奔丧到九江,(亲自)背土筑成 坟墓,(在这之后)就留下来教授学生,有学生数百人。等到王莽失败,天下大乱。桓荣抱着经书和弟子们逃匿到山谷中,虽然 常常饥饿困顿但讲习不停,后来又客居江淮间教授学生。 建武十九年,桓荣六十多岁,才被任命为大司徒府属官。当时,显宗刚被立为皇太子,选求讲解经书的官员,就提拔了桓荣 的弟子豫章的何汤为虎贲中郎将,用《尚书》教授太子。世祖曾经随口问何汤原来的老师是谁,何汤回答说:“拜沛郡的桓荣为 师。”皇帝立即召见桓荣。命令他讲说《尚书》,认为讲得很好。拜桓荣为议郎,赏钱十万,让他入宫教授太子。每当有朝会,就 让桓荣在公卿面前讲述经书。皇帝称好。说:“得到你太晚了。”正逢欧阳博士职位空缺,皇帝想起用桓荣。桓荣叩头推辞说:“我 经学方法浅薄,不如同门的同学博士彭闳,扬州的从事皋弘。”皇帝说:“可以,你前往吧,你可以胜任。”于是就拜桓荣为博士, 引荐彭闳、皋弘做了议郎
皇帝乘车至太学,召集各位博士在前面辩论经文,桓荣身着儒服,温文尔雅有宽和之态,辯明经义,每每用礼义谦让使人信 服,不凭借辞令胜人,儒者无人可及,被特别加以赏赐。后来桓荣入宫到庭中,皇帝下诏赏赐奇果,接受的(其他儒者)皆怀抱 着,只有桓荣双手捧着奇果拜谢,皇帝指着桓荣道:“这才是真正的儒生呢!”因此,皇帝对他更加敬重和厚遇,并命他住在太子 宫中(教授太子) 建武二十八年,皇帝大会百官,下诏询问谁可以做太子的太傅(老师)。群臣推测皇帝的意思,都说太子舅舅执金吾原来的鹿 侯阴识可以当。只有博士张佚正色道:“现在陛下立太子,究竟是为了阴氏,还是为天下?假如是为了阴氏,则阴识可为太子师 假如为天下,就该任用天下贤才。”光武帝称赞张佚言之有理。说:“想要设置太傅的目的,是用来辅助太子的。现在博士都不以 纠正我为难事,何况太子呢?”于是拜张佚为太子太傅,桓荣为太子少傅,赐给桓荣车马。桓荣大规模聚会学生,陈列他的车马 印绶,说:“今天蒙受的赏赐,都是研习古事的力量啊,可以不勉励吗?” 建武三十年,桓荣被拜为太常。桓荣当初遭受社会动乱,与同族的叫桓元卿的同处于饥渴困顿之中,但桓荣读书不停,元卿 讥笑桓荣说:“你只不过是白费气力罢了,什么时候能再用上啊!”桓荣笑着不回应他。等到他做了太常,元卿感叹道:“我就像 农家人一样目光短浅,哪里想到学习竟能获得像这样的好处啊!” 2010年曲靖一中高考冲刺卷语文(四)参考答案 1.【B】A项应为“痉挛”。B项应为“卑躬屈膝”,“蛊惑人心”C项应为“平心而论”“陨落”“喧宾夺主”。D项应为“辐射” 2.【B】A“坐而论道”:坐着空谈大道理。B“穷形尽相”: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也指丑态毕露。C“下里巴人”通 俗普及的文学艺术。D“一挥而就”:形容一动笔就写成,指写字、画画、作文很快就完成。 3.【A】B主客关系颠倒,应是中外游客被倾倒,或倾倒了中外游客;C搭配不当,“走出”与“现象”搭配不当。D句式杂糅, “具有……价值不可小视”杂糅。 4.【D】此项句子排列与原文衔接,符合逻辑顺序。 5.【D】根据第三、四段的前两句话可知 6.【A】根据第二段第二句话可知,其余选项都不全面。 7.【D】A项是“孕妇饮用溶解有过多硝酸盐的水会使初生婴儿患上一种名为高铁血红蛋白症的先天性心脏病”。B项是“氮化 合物的浓度过高还会在海洋、河湾等地方引发超营养作用,即水域中的浮游生物过量生长”。C项是“近年来,这片湿地也面临 着威胁,卡尔库塔市日益膨胀,这片湿地的污水处理能力却是有限的,很难满足这个城市未来的需要” 8.【C】A暴横:干横行霸道的事;B平:平和;D降避:降职让位。 9.【D】④⑤忠于朝廷 10.【C】只是有愿望,因皇上不许,最终没有让出。 11.(1)(3分)使用的力量少,收获的却很多,百姓觉得这样很便利。 (2)(3分)如果没有如姬的杀父之仇,那么公子无忌救赵也不会成功。 (3)(4分)杜诗虽然在外地做官,仍然尽心于朝廷大事,有忠正的言论,好的建议,都随时进献上奏 12.(1)(4分)这首诗主要通过联想想象,运用比喻手法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以视觉 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 (2)(4分)“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 的气氛,描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 13.(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樯橹灰飞烟灭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亦足以畅叙幽情唯有杜康潦倒新停浊酒杯三杯两盏淡酒会须一饮三百杯 14.(1)(6分)①第一节的景物描写以路边那株向日葵为中心,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描摹了景物的生机与活力:②抓住景物 的色彩,描写景物的神韵;③动静结合。(2)突出了以向日葵为主体的景物安闲、自由、孤独、宁静,又不失生命蓬勃热烈的特 15.(4分)运用对比(反衬)手法。用第三节中向日葵以果实的姿态存在、以果实的功用结束的悲情色彩,与第四节中真正向日 葵自由的盛开作对比,突出了真正的向日葵的生命意义 16.(6分)①孤独指的是向日葵拒绝迎合,也无需证明什么,它的生命呈现出独立和超然的姿态:②向日葵以开放的花朵自由而 热烈地释放着生命的激情。③只有在没有遮掩、没有牵绊的情况下,生命才能表现出它真正的本质 17.(6分)①向日葵绽放在原野上,其身上体现出的孤独的灿烂引起了作者的共鸣。②原野中的向日葵是作者释放内心情感的 个“出口”。③向日葵是一种人们常见而熟悉的植物,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们理解并接受作者的思想观点 18.(6分)潇洒,潇洒就似明月下舞剑的侠客,就似天空中舒卷自如的云朵
皇帝乘车至太学,召集各位博士在前面辩论经文,桓荣身着儒服,温文尔雅有宽和之态,辩明经义,每每用礼义谦让使人信 服,不凭借辞令胜人,儒者无人可及,被特别加以赏赐。后来桓荣入宫到庭中,皇帝下诏赏赐奇果,接受的(其他儒者)皆怀抱 着,只有桓荣双手捧着奇果拜谢,皇帝指着桓荣道:“这才是真正的儒生呢!”因此,皇帝对他更加敬重和厚遇,并命他住在太子 宫中(教授太子) 建武二十八年,皇帝大会百官,下诏询问谁可以做太子的太傅(老师)。群臣推测皇帝的意思,都说太子舅舅执金吾原来的鹿 侯阴识可以当。只有博士张佚正色道:“现在陛下立太子,究竟是为了阴氏,还是为天下?假如是为了阴氏,则阴识可为太子师; 假如为天下,就该任用天下贤才。”光武帝称赞张佚言之有理。说:“想要设置太傅的目的,是用来辅助太子的。现在博士都不以 纠正我为难事,何况太子呢?”于是拜张佚为太子太傅,桓荣为太子少傅,赐给桓荣车马。桓荣大规模聚会学生,陈列他的车马、 印绶,说:“今天蒙受的赏赐,都是研习古事的力量啊,可以不勉励吗?” 建武三十年,桓荣被拜为太常。桓荣当初遭受社会动乱,与同族的叫桓元卿的同处于饥渴困顿之中,但桓荣读书不停,元卿 讥笑桓荣说:“你只不过是白费气力罢了,什么时候能再用上啊!”桓荣笑着不回应他。等到他做了太常,元卿感叹道:“我就像 农家人一样目光短浅,哪里想到学习竟能获得像这样的好处啊!” 2010 年曲靖一中高考冲刺卷语文(四)参考答案 1.【B】 A 项应为“痉挛”。B 项应为“卑躬屈膝”,“蛊惑人心”。C 项应为“平心而论”“陨落”“喧宾夺主”。D 项应为“辐射”。 2.【B】 A“坐而论道”:坐着空谈大道理。B“穷形尽相”: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也指丑态毕露。C“下里巴人”:通 俗普及的文学艺术。D“一挥而就”:形容一动笔就写成,指写字、画画、作文很快就完成。 3.【A】 B 主客关系颠倒,应是中外游客被倾倒,或倾倒了中外游客;C 搭配不当,“走出”与“现象”搭配不当。D 句式杂糅, “具有……价值不可小视”杂糅。 4.【D】 此项句子排列与原文衔接,符合逻辑顺序。 5.【D】 根据第三、四段的前两句话可知。 6.【A】 根据第二段第二句话可知,其余选项都不全面。 7.【D】 A 项是“孕妇饮用溶解有过多硝酸盐的水会使初生婴儿患上一种名为高铁血红蛋白症的先天性心脏病”。B 项是“氮化 合物的浓度过高还会在海洋、河湾等地方引发超营养作用,即水域中的浮游生物过量生长”。C 项是“近年来,这片湿地也面临 着威胁,卡尔库塔市日益膨胀,这片湿地的污水处理能力却是有限的,很难满足这个城市未来的需要”。 8.【C】 A 暴横:干横行霸道的事;B 平:平和;D 降避:降职让位。 9.【D】 ④⑤忠于朝廷。 10.【C】 只是有愿望,因皇上不许,最终没有让出。 11.(1)(3 分)使用的力量少,收获的却很多,百姓觉得这样很便利。 (2)(3 分)如果没有如姬的杀父之仇,那么公子无忌救赵也不会成功。 (3)(4 分)杜诗虽然在外地做官,仍然尽心于朝廷大事,有忠正的言论,好的建议,都随时进献上奏。 12.(1)(4 分)这首诗主要通过联想想象,运用比喻手法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以视觉 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 (2)(4 分)“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 的气氛,描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 13.(1)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樯橹灰飞烟灭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2)亦足以畅叙幽情 唯有杜康 潦倒新停浊酒杯 三杯两盏淡酒 会须一饮三百杯 14.(1)(6 分)①第一节的景物描写以路边那株向日葵为中心,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描摹了景物的生机与活力;②抓住景物 的色彩,描写景物的神韵;③动静结合。(2)突出了以向日葵为主体的景物安闲、自由、孤独、宁静,又不失生命蓬勃热烈的特 点。 15.(4 分)运用对比(反衬)手法。用第三节中向日葵以果实的姿态存在、以果实的功用结束的悲情色彩,与第四节中真正向日 葵自由的盛开作对比,突出了真正的向日葵的生命意义。 16.(6 分)①孤独指的是向日葵拒绝迎合,也无需证明什么,它的生命呈现出独立和超然的姿态;②向日葵以开放的花朵自由而 热烈地释放着生命的激情。③只有在没有遮掩、没有牵绊的情况下,生命才能表现出它真正的本质。 17.(6 分)①向日葵绽放在原野上,其身上体现出的孤独的灿烂引起了作者的共鸣。②原野中的向日葵是作者释放内心情感的一 个“出口”。③向日葵是一种人们常见而熟悉的植物,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们理解并接受作者的思想观点。 18.(6 分)潇洒,潇洒就似明月下舞剑的侠客,就似天空中舒卷自如的云朵
19.(6分)近日,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纳米科技重大研究计划”小组以及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小组的支持下 中国科学家运用分子纳米技术打造出了一项新颖的铂金”纳米皇冠”。 20.(3分)从小就具有较强自制力的人长大后在事业上容易取得成功 21作文:参考高考作文阅卷标准。 写作提示:审题的第一步是弄清“欲望”与“快乐”的内涵。“欲望”,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快乐”,感到 幸福和满意。 第二步探究“欲望”与“快乐”的关系。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命题者给考生“立意自定”的自由,就是允许考生有不同的 看法,因此,你可以认为,想得到快乐就得清心寡欲,懂得精神需求比物质需求更重要。把装满太多欲望的口袋倒空吧,以一颗 善良清净的心去迎接每一天。用自己的双眼,去欣赏属于自己的快乐风景。也可以认为,人的心灵应该永远充满喷涌的激情,人 生需要不停地行走,不断地接受新的挑战,追求新的事物,在不断的追求中方能享受人生的快乐,没有欲望,没有追求,就永远 难享快乐!还可以将“欲望”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分别论述这两个层面与快乐的关系,或论其中一个层面与快乐的关系 写作时,可以就以上三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议论文,也可以用一个人物的经历演绎故事,表达自己对这个话题的看法,鼓 励文体创新,写出富有个性的佳作。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杜诗,字君公.是河内汲县人。年轻时很有才能。在郡里为官担任公曹,以公平著称。更始年间,被大司马府征召。建武元 年,一年之中连升三次官职到侍御史,负责安定洛阳。当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干不法之事,在城中横行霸道,百姓惶恐惊扰。杜 诗晓谕萧广,他仍不改悔,于是杜诗就杀掉了萧广,回京后把情况奏报给光武帝。光武帝召见了他,赐给他仪仗,又派他到河东 巡视。去招降和诛杀反叛的贼人杨异等。杜诗抵达大阳,听说贼人企图北渡。于是与长史迅速烧毁船只,调集部署郡中士兵,带 领骑兵突击贼兵,杀死了杨异等人,贼兵因此被消灭。拜授为成皋令。做了三年官,政绩十分突出。又升迁为沛郡都尉,转任汝 南都尉。所到之处,都有政绩。 建武七年,升任南阳太守。他生活俭朴,施政清正平和,靠诛杀强暴的人建立威望。他还善于计划谋略,减少和爱惜民力劳 役。又设计制造水排,铸造农具,使用的人力少,而收获多。百姓觉得这样很便省。此外,还修建池塘,广泛开垦土地,郡中家 家丰足富裕,当时的人把他比作召信臣,所以南阳人称赞他说:“先前有召父,后来有杜母。”杜诗认为自己没有功劳,不应长期 担任大郡长官,请求降职,用以把职位让给功臣。光武帝爱惜他的才能,所以没有同意这个请求 杜诗喜欢推举贤才,多次举荐名人士清河人刘统以及鲁阳董崇等人。当初,法令制度还非常简单,朝廷还只是以皇帝的玺书 调兵,没有虎符作凭信,杜诗土疏说:“臣下听说军队是国家的凶器,圣人对此极慎重。依照旧制。发兵都以虎符作凭信,其余 的征调,仅用竹制的令牌。符信会合无误,作为信用,这是用以证明国家的命令,表示重视,加强威信的。先前发兵,只是用玺 书,如果有奸邪的人欺骗作假,也无法知道。我认为军事行动还在进行。贼人尚未消灭,从各郡国征调军队,应该慎重,可以设 置虎符,以断绝奸人作恶之源。先前魏国的公子无忌,威德远播邻国,仍要借助兵符才能解救对赵国的包围。如果如姬没有杀父 之仇。公子无忌救赵也不会成功。事情有复杂不可以减省的,繁费出于不得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杜诗上书奏报,建议被朝 廷采纳 杜诗虽然在外地做官,仍然尽心于朝廷大事,有忠正的言论,好的建议,都随时进献上奏。任官七年,政令教化大大推行 建武十四年,因为派宾客为弟弟报仇,被征召问罪,正巧因病去世。司隶校尉鲍永上奏说,杜诗家中贫困,没有田宅,死后没有 地方下葬。皇上下诏在郡中官邸治丧,并赐一千匹绢办理丧事。 2010年曲靖一中高考冲刺卷语文(五)参考答案 1.【A】B模m样,航空模mo型;C悄qo寂;D蜷quon缩,泄露lu。 2.【D】A中“下车伊始”指官吏初到任所,此处属望文生义。B中“画地为牢”比喻只允许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可改为“闭 关自守”。C中“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改内容。此处用“洗心革面”为宜。D“涸泽而渔”之不顾严重后果的掠夺性活动 3【C】A中年份不能缩写。B中应该是二万五千里。C“四中”和“35304”均对。D中应为“星期六” 4.【B】 5.【D】象棋不是“代表”,是“象征”,对弈不体现“社会结构”。原文为人们对围棋的认识,不是作工具使用,是模拟,不是观 6.【B】不是“代表”,是“映射”。 7.【B】原文的“人世”与“有为”不是目的关系。 8.【C】恨:遗憾。 9.【B】①是豫让的行为,但却不能表现他的忠义。③是豫让对朋友所提建议的评论,属于间接表现。⑤是襄子劝豫让的话
19.(6 分)近日,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纳米科技重大研究计划”小组以及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小组的支持下, 中国科学家运用分子纳米技术打造出了一项新颖的铂金”纳米皇冠”。 20.(3 分)从小就具有较强自制力的人长大后在事业上容易取得成功。 21.作文:参考高考作文阅卷标准。 写作提示:审题的第一步是弄清“欲望”与“快乐”的内涵。“欲望”,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快乐”,感到 幸福和满意。 第二步探究“欲望”与“快乐”的关系。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命题者给考生“立意自定”的自由,就是允许考生有不同的 看法,因此,你可以认为,想得到快乐就得清心寡欲,懂得精神需求比物质需求更重要。把装满太多欲望的口袋倒空吧,以一颗 善良清净的心去迎接每一天。用自己的双眼,去欣赏属于自己的快乐风景。也可以认为,人的心灵应该永远充满喷涌的激情,人 生需要不停地行走,不断地接受新的挑战,追求新的事物,在不断的追求中方能享受人生的快乐,没有欲望,没有追求,就永远 难享快乐!还可以将“欲望”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分别论述这两个层面与快乐的关系,或论其中一个层面与快乐的关系。 写作时,可以就以上三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议论文,也可以用一个人物的经历演绎故事,表达自己对这个话题的看法,鼓 励文体创新,写出富有个性的佳作。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杜诗,字君公.是河内汲县人。年轻时很有才能。在郡里为官担任公曹,以公平著称。更始年间,被大司马府征召。建武元 年,一年之中连升三次官职到侍御史,负责安定洛阳。当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干不法之事,在城中横行霸道,百姓惶恐惊扰。杜 诗晓谕萧广,他仍不改悔,于是杜诗就杀掉了萧广,回京后把情况奏报给光武帝。光武帝召见了他,赐给他仪仗,又派他到河东 巡视。去招降和诛杀反叛的贼人杨异等。杜诗抵达大阳,听说贼人企图北渡。于是与长史迅速烧毁船只,调集部署郡中士兵,带 领骑兵突击贼兵,杀死了杨异等人,贼兵因此被消灭。拜授为成皋令。做了三年官,政绩十分突出。又升迁为沛郡都尉,转任汝 南都尉。所到之处,都有政绩。 建武七年,升任南阳太守。他生活俭朴,施政清正平和,靠诛杀强暴的人建立威望。他还善于计划谋略,减少和爱惜民力劳 役。又设计制造水排,铸造农具,使用的人力少,而收获多。百姓觉得这样很便省。此外,还修建池塘,广泛开垦土地,郡中家 家丰足富裕,当时的人把他比作召信臣,所以南阳人称赞他说:“先前有召父,后来有杜母。”杜诗认为自己没有功劳,不应长期 担任大郡长官,请求降职,用以把职位让给功臣。光武帝爱惜他的才能,所以没有同意这个请求。 杜诗喜欢推举贤才,多次举荐名人士清河人刘统以及鲁阳董崇等人。当初,法令制度还非常简单,朝廷还只是以皇帝的玺书 调兵,没有虎符作凭信,杜诗土疏说:“臣下听说军队是国家的凶器,圣人对此极慎重。依照旧制。发兵都以虎符作凭信,其余 的征调,仅用竹制的令牌。符信会合无误,作为信用,这是用以证明国家的命令,表示重视,加强威信的。先前发兵,只是用玺 书,如果有奸邪的人欺骗作假,也无法知道。我认为军事行动还在进行。贼人尚未消灭,从各郡国征调军队,应该慎重,可以设 置虎符,以断绝奸人作恶之源。先前魏国的公子无忌,威德远播邻国,仍要借助兵符才能解救对赵国的包围。如果如姬没有杀父 之仇。公子无忌救赵也不会成功。事情有复杂不可以减省的,繁费出于不得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杜诗上书奏报,建议被朝 廷采纳。 杜诗虽然在外地做官,仍然尽心于朝廷大事,有忠正的言论,好的建议,都随时进献上奏。任官七年,政令教化大大推行。 建武十四年,因为派宾客为弟弟报仇,被征召问罪,正巧因病去世。司隶校尉鲍永上奏说,杜诗家中贫困,没有田宅,死后没有 地方下葬。皇上下诏在郡中官邸治丧,并赐一千匹绢办理丧事。 2010 年曲靖一中高考冲刺卷语文(五)参考答案 1.【A】 B 模 mú样,航空模 mó型;C 悄 qiǎo 寂;D 蜷 quán 缩,泄露 lòu。 2.【D】 A 中“下车伊始”指官吏初到任所,此处属望文生义。B 中“画地为牢”比喻只允许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可改为“闭 关自守”。C 中“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改内容。此处用“洗心革面”为宜。D“涸泽而渔”之不顾严重后果的掠夺性活动。 3 【C】 A 中年份不能缩写。B 中应该是二万五千里。C“四中”和“35304”均对。D 中应为“星期六”。 4.【B】 5.【D】象棋不是“代表”,是“象征”,对弈不体现“社会结构”。原文为人们对围棋的认识,不是作工具使用,是模拟,不是观 察。 6.【B】 不是“代表”,是“映射”。 7.【B】 原文的“人世”与“有为”不是目的关系。 8.【C】 恨:遗憾。 9.【B】 ①是豫让的行为,但却不能表现他的忠义。③是豫让对朋友所提建议的评论,属于间接表现。⑤是襄子劝豫让的话
10.【D】“劝他放弃报仇投靠襄子”错 11.①何苦自己摧残身体,丑化形貌,想要用这样的办法达到报答赵襄子的目的,不是更困难吗? ②然而我选择这样做的原因,就是要以此使天下后世那些怀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感到惭愧! ③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埋没别人的美名,而忠臣有为美名去死的道理。 12.(1)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 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 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加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2)通常借梧桐抒发愁思:孤独怀人,寂寥思乡,爱国愁绪等。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李清照 酒阑人散草草,闲阶独倚梧桐。”(晏殊《清平乐》)“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淸秋。”(李煜《相见欢》) 13.(1)①包羞忍辱是男儿②肯与君王卷土来③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④不可沽名学霸王 (2)①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②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③响穷彭蠡之滨 14.我因为爱虚荣而疏远、抱怨母亲。为下文写我因不理解母亲而毁掉燕巢埋下伏笔,也为文末写“我终于长大了”作铺垫 15.①燕子的鸣叫声让她恼火;②燕子不时地从空中飞下粪便来,让她心烦;③她感觉母亲疼爱燕窝甚于疼爱自己的女儿,使她 气愤,因而迁怒燕子;④母亲看老燕给小燕喂食时的凄凉神情让她心颤 16.提示:得分点①要提到自己患了癌症。得分点②要提到必须坚持上班挣钱供女儿上学。得分点③要提到对女儿的疏远表示宽 17.①文章以“母亲的眼泪”为线索组织全文,使材料形散神不散,浑然一体;②暗示“母亲”对孩子深沉而无私的爱,体现母 亲的悲悯情怀;③是使“我”醒悟,促“我”成长的关键因素。 18.①“十多项专利”后加“技术”一词。②“新产品”之后应加破折号。③“适应”应改为“是”。④“理想”后加“的”。⑤ 洁具”改为“用具”。 若江南文化是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阳春,西北文化则是铿锵雄浑、高亢豪放的苏词。(要求符合语境中“人物”、“季节” 宋词”的限制,体现江南文化与西北文化的特征,句式基本一致;语句通顺,修辞恰当) 20.哈哈镜一一把给别人带来欢愉作为自己最大的快乐。/歪曲事实,为的是博取别人的欢心。 鼓—一以撼人心魄的呐喊,激励别人前进的斗志。/徒有空喊之声,却腹内空空 气球一一以你饱满的内在精神支撑着本来干瘪的身躯。/无休止地自我膨胀,得意忘形时便会在刹那间消失 仙人掌——征服恶劣环境的智者和勇士。/锋芒毕露,谁肯与你握手。 钉子一一把别人的打击,化作自己前进的动力。/从不主动进取,因而只能被动挨打。 21作文:参考高考作文阅卷标准。 写作指导: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固执和执着在这个世界中的变数。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不能否认的是朝着既定方向的不断努 力对人生精神的推动作用,经验可能使我们的工作更加简单和容易,但有时能突破规则,灵活机变的“随机试错”往往比有序的 固守更有成效。 可从“执著与变通”、“经验与尝试”方面立意 【文言文参考译文】 豫让,是晋国人,以前曾经侍奉范氏和中行氏两家大臣,没什么名声。他离开那里去奉事智伯,智伯特别地尊重宠幸他。等到智 伯攻打赵襄子时,赵襄子和韩、魏合谋灭了智伯:消灭智伯以后,三家分割了他的国土。豫让潜逃到山中,说:“唉呀!好男儿 可以为了解自己的人去死,好女子应该为爱慕自己的人梳妆打扮。现在智伯是我的知己,我一定替他报仇而献出生命,用以报答 智伯,那么,我就是死了,魂魄也没有什么可惭愧的了。”于是更名改姓,伪装成受过刑的人,进入赵襄子宫中修整厕所,身上 藏着匕首,想要用它刺杀赵襄子。赵襄子到厕所去,心一悸动。抓住并询问修整厕所的刑人,才知道是豫让,衣服里面还别着利 刃,豫让说:“我要替智伯报仇!”左右侍卫要杀掉他。襄子说:“他是义士,我谨慎小心地回避他就是了。况且智伯死后没有继 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人啊。”最后还是放了他,让他走了。 过了不久,豫让又把漆涂在身上,使肌肤肿烂,像得了癞疮,吞炭使声音变得嘶哑,使自己的形体相貌不可辨认,在市井中讨饭, 就连他的妻子也不认识他了。路上遇见他的朋友,辨认出来,说:“你不是豫让吗?”回答说:“是我。”朋友为他流着眼泪说:“凭 着您的才能,委身侍奉赵襄子,襄子一定会亲近宠爱您。亲近宠爱您,您再干您所想干的事,难道不是很容易的吗?何苦自己摧 残身体,丑化形貌,想要用这样的办法达到报复赵襄子的目的,不是更困难吗?”豫让说:“托身侍奉人家以后,又要杀掉他, 这是怀着异心侍奉他的君主啊。我知道选择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困难的,然而我选择这样做的原因,就是要以此使天下后世那些怀 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感到惭愧!
10.【D】 “劝他放弃报仇投靠襄子”错。 11.①何苦自己摧残身体,丑化形貌,想要用这样的办法达到报答赵襄子的目的,不是更困难吗? ②然而我选择这样做的原因,就是要以此使天下后世那些怀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感到惭愧! ③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埋没别人的美名,而忠臣有为美名去死的道理。 12.(1)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 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 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加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2)通常借梧桐抒发愁思:孤独怀人,寂寥思乡,爱国愁绪等。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李清照) “酒阑人散草草,闲阶独倚梧桐。”(晏殊《清平乐》)“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13.(1)①包羞忍辱是男儿 ②肯与君王卷土来 ③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④不可沽名学霸王 (2)①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②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③响穷彭蠡之滨 14.我因为爱虚荣而疏远、抱怨母亲。为下文写我因不理解母亲而毁掉燕巢埋下伏笔,也为文末写“我终于长大了”作铺垫。 15.①燕子的鸣叫声让她恼火;②燕子不时地从空中飞下粪便来,让她心烦;③她感觉母亲疼爱燕窝甚于疼爱自己的女儿,使她 气愤,因而迁怒燕子;④母亲看老燕给小燕喂食时的凄凉神情让她心颤。 16.提示:得分点①要提到自己患了癌症。得分点②要提到必须坚持上班挣钱供女儿上学。得分点③要提到对女儿的疏远表示宽 17.①文章以“母亲的眼泪”为线索组织全文,使材料形散神不散,浑然一体;②暗示“母亲”对孩子深沉而无私的爱,体现母 亲的悲悯情怀;③是使“我”醒悟,促“我”成长的关键因素。 18.①“十多项专利”后加“技术”一词。②“新产品”之后应加破折号。③“适应”应改为“是”。④“理想”后加“的”。⑤ “洁具”改为“用具”。 19.若江南文化是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阳春,西北文化则是铿锵雄浑、高亢豪放的苏词。(要求符合语境中“人物”、“季节”、 “宋词”的限制,体现江南文化与西北文化的特征,句式基本一致;语句通顺,修辞恰当) 20.哈哈镜——把给别人带来欢愉作为自己最大的快乐。/歪曲事实,为的是博取别人的欢心。 鼓——以撼人心魄的呐喊,激励别人前进的斗志。/徒有空喊之声,却腹内空空。 气球——以你饱满的内在精神支撑着本来干瘪的身躯。/无休止地自我膨胀,得意忘形时便会在刹那间消失。 仙人掌——征服恶劣环境的智者和勇士。/锋芒毕露,谁肯与你握手。 钉子——把别人的打击,化作自己前进的动力。/从不主动进取,因而只能被动挨打。 21.作文:参考高考作文阅卷标准。 写作指导: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固执和执着在这个世界中的变数。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不能否认的是朝着既定方向的不断努 力对人生精神的推动作用,经验可能使我们的工作更加简单和容易,但有时能突破规则,灵活机变的“随机试错”往往比有序的 固守更有成效。 可从“执著与变通”、“经验与尝试”方面立意。 【文言文参考译文】 豫让,是晋国人,以前曾经侍奉范氏和中行氏两家大臣,没什么名声。他离开那里去奉事智伯,智伯特别地尊重宠幸他。等到智 伯攻打赵襄子时,赵襄子和韩、魏合谋灭了智伯;消灭智伯以后,三家分割了他的国土。豫让潜逃到山中,说:“唉呀!好男儿 可以为了解自己的人去死,好女子应该为爱慕自己的人梳妆打扮。现在智伯是我的知己,我一定替他报仇而献出生命,用以报答 智伯,那么,我就是死了,魂魄也没有什么可惭愧的了。”于是更名改姓,伪装成受过刑的人,进入赵襄子宫中修整厕所,身上 藏着匕首,想要用它刺杀赵襄子。赵襄子到厕所去,心一悸动。抓住并询问修整厕所的刑人,才知道是豫让,衣服里面还别着利 刃,豫让说:“我要替智伯报仇!”左右侍卫要杀掉他。襄子说:“他是义士,我谨慎小心地回避他就是了。况且智伯死后没有继 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人啊。”最后还是放了他,让他走了。 过了不久,豫让又把漆涂在身上,使肌肤肿烂,像得了癞疮,吞炭使声音变得嘶哑,使自己的形体相貌不可辨认,在市井中讨饭, 就连他的妻子也不认识他了。路上遇见他的朋友,辨认出来,说:“你不是豫让吗?”回答说:“是我。”朋友为他流着眼泪说:“凭 着您的才能,委身侍奉赵襄子,襄子一定会亲近宠爱您。亲近宠爱您,您再干您所想干的事,难道不是很容易的吗?何苦自己摧 残身体,丑化形貌,想要用这样的办法达到报复赵襄子的目的,不是更困难吗?”豫让说:“托身侍奉人家以后,又要杀掉他, 这是怀着异心侍奉他的君主啊。我知道选择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困难的,然而我选择这样做的原因,就是要以此使天下后世那些怀 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感到惭愧!
豫让说完就走了,不久,襄子正赶上外出,豫让潜藏在他必定经过的桥下。襄子来到桥上,马受惊,襄子说:“这一定是豫让。” 派人去査问,果然是豫让。于是襄子就指责豫让说:“您不是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而您不替他们 报仇,反而托身为智伯的家臣。智伯已经死了,您为什么单单如此急切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 都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作国士看待,所以我就像国士那样报答他。”襄子 喟然长叹,流着泪说:“唉呀,豫让先生!您为智伯报仇,已算成名了:而我宽恕你,也足够了。您该自己作个打算,我不能再 放过您了!”命令士兵团团围住他。豫让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埋没别人的美名,而忠臣有为美名去死的道理。以前您宽恕了 我,普天下没有谁不称道您的贤明。今天的事,我本当受死罪,但我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刺它几下,这样也就达到我报仇的意愿 了,那么,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恨了。我不敢指望您答应我的要求,我还是冒昧地说出我的心意!”于是襄子非常赞赏他的侠义, 就派人拿着自己的衣裳给豫让。豫让拔出宝剑多次跳起来击刺它,说:“我可用以报答智伯于九泉之下了!”于是拔剑自杀。 2010年曲靖一中高考冲刺卷语文(六)参考答案 1.【B】A经典,原形毕露:C小两口,D诙谐 2.【C】A讳奠如深:紧紧隐瞒。B平易近人:①态度和蔼可亲,使人容易接近。②形容文字浅显,容易了解。C亦步亦趋:比 喻自己没有主张,每件事情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感情色彩使用错误。D胼手胝足:手掌足底因长期磨擦而长出的老茧。形 容受尽肌肤之劳 3.【B】A结构混乱,应删除句末的“被”,也可删除句中的“对”。C主客颠倒,应是“支气管炎哮喘的发病与气候的变化有密 切的关系。D“致力于对人权的保护和促进取得显著成效”,杂糅。 4.【C】第一段话的中心意思是说明个人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故横线处选填①,第二段话横线处的内容要照应“既善于观 察,又善于贯通”,故选填④ 5.【C】A、B两项与原文有出入,D项偏离题目。 6.【D】D项表述过于绝对,与原文不符。 7.【B】综合原文可以得出答案 8.【B】通“廷”。 9.【B】①关于兴都于金陵,③关于建阅江楼,⑤关于登楼所见。 10.【D】作者实际上是有所寓意,有所讽谏 11.(1)从此声威教化所及,不因地分南北而有所阻隔;涵养精神和穆而清明,几乎与天道融为一体。即使一次巡游、一次娱乐, 也想到怎样被天下后世效法。 (2)我知道这座楼的兴建,是皇上用来舒展自己的怀抱,凭借着景物而触发感慨,无不寄寓着他志在治理天下的思绪,何止是 仅仅观赏长江的风景呢? 12.(1)空间上由房内写到房外,时间上由白天写到晩上。先写风动门帘,再写燃香香兽,这是房内之景。然后写黄昏的朱栏和 月下的长廊,这是房外之景,也体现了时间的变化 (2)第一,词中主人公以“东墙柳”自喻,“东墙柳”年年春色依旧,而主人公容颜却一年一年老去,第二,借用柳的离别之意 但层次更深。虽然同为离别,“东墙柳”每年至少能被人见一次,而抒情主人公连这一面都不曾见过,意指已经离别至少超过一 年时间了。 13.(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晩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 (2)老舍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4.①忝列,本意是表示和别人在一起,辱没了别人。这里是作者自谦的说法 ②不虞之誉,本意是指意料不到的荣誉。这里是作者的自谦之辞。 5.①本句主要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鲜明生动地写出了作者遇到了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索求,使文章更富文学性,有自谦之 意。②本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一切的生命都在努力地为明天而努力,同时也以“荷花”和“玉兰”象征 自己,表明自己会更努力,做出更多的事情。这种写法富于文学性,增加了阅读趣味 16.文中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作者对待生死的认识上,具体而言,有如下几处:①我已经死过一次,多活一天,都是赚的:②我总 以为自己已经参悟了人生,现在才逐渐发现,我自己并没能完全做到;③我现在是一方面眷恋人生,一方面却又觉得,自己活得 实在太辛苦了,我想休息一下了;④好好地活着,还要做出更大的成绩;⑤我自己当然也在活着,可是我活得太久了,活得太累 了。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 17.“米寿”是指88岁,因为“米”字可拆成八十八,“茶寿”是指108岁.因为“茶”字可拆成上面的“廿”和下面的“八十 八”,加起来是108
豫让说完就走了,不久,襄子正赶上外出,豫让潜藏在他必定经过的桥下。襄子来到桥上,马受惊,襄子说:“这一定是豫让。” 派人去查问,果然是豫让。于是襄子就指责豫让说:“您不是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而您不替他们 报仇,反而托身为智伯的家臣。智伯已经死了,您为什么单单如此急切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 都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作国士看待,所以我就像国士那样报答他。”襄子 喟然长叹,流着泪说:“唉呀,豫让先生!您为智伯报仇,已算成名了;而我宽恕你,也足够了。您该自己作个打算,我不能再 放过您了!”命令士兵团团围住他。豫让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埋没别人的美名,而忠臣有为美名去死的道理。以前您宽恕了 我,普天下没有谁不称道您的贤明。今天的事,我本当受死罪,但我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刺它几下,这样也就达到我报仇的意愿 了,那么,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恨了。我不敢指望您答应我的要求,我还是冒昧地说出我的心意!”于是襄子非常赞赏他的侠义, 就派人拿着自己的衣裳给豫让。豫让拔出宝剑多次跳起来击刺它,说:“我可用以报答智伯于九泉之下了!”于是拔剑自杀。 2010 年曲靖一中高考冲刺卷语文(六)参考答案 1.【B】 A 经典,原形毕露;C 小两口,D 诙谐。 2.【C】 A 讳奠如深:紧紧隐瞒。B 平易近人:①态度和蔼可亲,使人容易接近。②形容文字浅显,容易了解。C 亦步亦趋:比 喻自己没有主张,每件事情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感情色彩使用错误。D 胼手胝足:手掌足底因长期磨擦而长出的老茧。形 容受尽肌肤之劳。 3.【B】 A 结构混乱,应删除句末的“被”,也可删除句中的“对”。C 主客颠倒,应是“支气管炎哮喘的发病与气候的变化有密 切的关系。D“致力于对人权的保护和促进取得显著成效”,杂糅。 4.【C】第一段话的中心意思是说明个人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故横线处选填①,第二段话横线处的内容要照应“既善于观 察,又善于贯通”,故选填④。 5.【C】 A、B 两项与原文有出入,D 项偏离题目。 6.【D】 D 项表述过于绝对,与原文不符。 7.【B】 综合原文可以得出答案。 8.【B】 通“廷”。 9.【B】 ①关于兴都于金陵,③关于建阅江楼,⑤关于登楼所见。 10.【D】 作者实际上是有所寓意,有所讽谏。 11.(1)从此声威教化所及,不因地分南北而有所阻隔;涵养精神和穆而清明,几乎与天道融为一体。即使一次巡游、一次娱乐, 也想到怎样被天下后世效法。 (2)我知道这座楼的兴建,是皇上用来舒展自己的怀抱,凭借着景物而触发感慨,无不寄寓着他志在治理天下的思绪,何止是 仅仅观赏长江的风景呢? 12.(1)空间上由房内写到房外,时间上由白天写到晚上。先写风动门帘,再写燃香香兽,这是房内之景。然后写黄昏的朱栏和 月下的长廊,这是房外之景,也体现了时间的变化。 (2)第一,词中主人公以“东墙柳”自喻,“东墙柳”年年春色依旧,而主人公容颜却一年一年老去,第二,借用柳的离别之意。 但层次更深。虽然同为离别,“东墙柳”每年至少能被人见一次,而抒情主人公连这一面都不曾见过,意指已经离别至少超过一 年时间了。 13.(1)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 响穷彭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浦 (2)老舍 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14.①忝列,本意是表示和别人在一起,辱没了别人。这里是作者自谦的说法。 ②不虞之誉,本意是指意料不到的荣誉。这里是作者的自谦之辞。 15.①本句主要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鲜明生动地写出了作者遇到了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索求,使文章更富文学性,有自谦之 意。②本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一切的生命都在努力地为明天而努力,同时也以“荷花”和“玉兰”象征 自己,表明自己会更努力,做出更多的事情。这种写法富于文学性,增加了阅读趣味。 16.文中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作者对待生死的认识上,具体而言,有如下几处:①我已经死过一次,多活一天,都是赚的;②我总 以为自己已经参悟了人生,现在才逐渐发现,我自己并没能完全做到;③我现在是一方面眷恋人生,一方面却又觉得,自己活得 实在太辛苦了,我想休息一下了;④好好地活着,还要做出更大的成绩;⑤我自己当然也在活着,可是我活得太久了,活得太累 了。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 17.“米寿”是指 88 岁,因为“米”字可拆成八十八,“茶寿”是指 108 岁.因为“茶”字可拆成上面的“廿”和下面的“八十 八”,加起来是 108
主旨:作者在90岁时对生死有了一系列的感悟,最后表达了要好好活下去,做更多工作的心愿。(依评论具体给分) 18.金属“疲劳”的危害、成因、预防及利用 19.示例:宇宙突发的灵感/上帝苦闷的象征/露天生长的天才/狂草大师/写意画家/印象派诗人/孤独的天才… 20.示例:(1)儿子是妈妈的“心肝”。句中的“心肝”,取心肝是身体极重要的器官之义,比喻儿子是妈妈最亲近、最疼爱的人。 (2)高考复习到现在。总算有点“眉目”了。句中的“眉目”,取眉目于人体头部最上面之义,喻指事情开始有头绪了 (3)刘备视孔明为“股肱”之臣,军国大计悉由其出。句中的“股肱”,取股肱为人体四肢重要部位之义,喻指孔明是刘备身边 重要的辅助者 (4)凭着他高明的“手腕”,终于平息了这场股市风波。句中的“手腕”,取手腕是人体关节中极灵活的部位之义,喻其手段、 本事。(4分,每条答案2分,正确选取以“人体部分”为喻的词语造句,写出所取比喻含义,各1分)。 21.作文: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首先要抓住“眼睛达不到的地方,让心到达”这句提示语,比如人的内心世界;达不到的高度或看不到的距离等。其 次要切记要求的第(1)点,注意“眼”与“心”的关系。 【文言文参考译文】 金陵是帝王居住的城邑。从六朝以至南唐,全都是偏安一方,无法与当地山川所呈现的王气相适应。直到当今皇上,建国定都于 此,才足以与之相当。从此声威教化所及,不因地分南北而有所阻隔:涵养精神和穆而清明,几乎与天道融为一体。即使一次巡 游、一次娱乐,也想到怎样被天下后世效法。京城的西北方有座狮子山,是从卢龙山蜿蜒伸展而来。长江有如线长虹,盘绕着 流过山脚下。皇上因为这地方形势雄伟壮观,下诏在山顶上建楼,与百姓同享游览观景之乐,于是赐给它美妙的名字叫“阅江”。 登上楼极目四望,万千景色次第罗列。千年的大地秘藏,似乎顷刻显露无遗。这难道不是天地有意造就了美景,以等待一统 海内的明君。来展现千秋万世的奇观吗?每当风和日暖的时候,皇上的车驾降临,登上山巅,倚着栏杄远眺,必定神情悠悠而启 动遐想。看见长江汉江的流水滔滔东去,诸侯赴京朝见天子,高深的城池,严密固防的关隘,必定说:“这是我栉风沐雨,战胜 强敌、攻城取地所获得的啊。”广阔的中华大地,更感到想要怎样来保全它。看见波涛的浩荡起伏,帆船的上下颠簸,外国船只 连续前来朝见,四方珍宝争相进贡奉献,必定说:“这是我用恩德安抚、以威力镇服,声望延及内外所达到的啊。”四方僻远的边 陲,更想到要设法有所安抚它们。看见大江两岸之间、四郊田野之上,耕夫有烈日烘烤皮肤、寒气冻裂脚趾的烦劳,农女有采桑 送饭的辛勤,必定说:“这是我拯救于水火之中,而安置于床席之上的人啊。”对于天下的黎民,更想到要让他们安居乐业。由看 到这类现象而触发的感慨推及起来,真是不胜枚举。我知道这座楼的兴建,是皇上用来舒展自己的怀抱,凭借着景物而触发感慨 无不寄寓着他志在治理天下的思绪,何止是仅仅观赏长江的风景呢? 那临春阁、结绮阁,不是不华美啊:齐云楼、落星楼,不是不高大啊。但无非是因为演奏了淫荡的歌曲而感到快乐,或臧匿 着燕赵的美女以供寻欢。但转瞬之间便与无穷的感慨联结在一起了,我真不知怎样来解释它啊。虽然这样,长江发源于岷山,曲 折蜿蜒地流经七千余里才向东入海,白波汹涌、碧浪翻腾,六朝之时,往往将它倚为天然险阻。如今已是南北一家,于是视长江 为平安河流,不再用于战争了。然而,这到底是谁的力量呢?读书人有登上此楼观看此江的,应当想到皇上的恩德有如苍天,浩 浩荡荡难以形容它的广阔,简直与大禹凿山疏水拯救万民的功绩同样地无边无际。忠君报国的心情,难道还有不油然而生的吗? 我没有才能,奉皇上旨意撰写这篇记文,于是准备将心中替皇上考虑到的昼夜辛劳操持国事最急切之处,铭刻于碑石。至于 其他留连光景的言辞,一概略而不言,唯恐有所亵渎。 2010年曲靖一中高考冲刺卷语文(七)参考答案 1.【B】A项“青一清,胜一甚”:C项“驰一弛”;D项“而一尔”。 2.【C】A应为“蔓延”指火势向四面延伸。B贬义,指权势大,气焰盛。C秀色可餐:形容女子非常美丽或景色非常优美。此 处取后一义项。D指不良事物在刚露头的时候就加以防止,杜绝其发展,此处不合语境 3.【D】A项搭配不当,“克服”的应该是什么“困难”,不应是“特殊气候条件”。B句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造成的”与前 面的“是”搭配。C句前后矛盾,把“至少”和“以上”任意删去一个 4.【B】整段文字都是围绕“瑶里的美”来谈,④应该放在最前面,③紧承④,⑤应该放在②之后 5.【C】这只是搭载的仪器,并不是“嫦娥一号”本身的特征。 6.【A】“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错,应是“时时刻刻”。 7.【B】“嫦娥一号”所面对的环境比地球卫星更加复杂和严酷,其根本原因不是飞行的距离问题,而是月球与地球、太阳的相 对关系具有其固有的特点 8.【D】表彰。 9.【A】在动词前,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属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事”。B介词,构成“ 所”结构,表示被动
主旨:作者在 90 岁时对生死有了一系列的感悟,最后表达了要好好活下去,做更多工作的心愿。(依评论具体给分) 18.金属“疲劳”的危害、成因、预防及利用 19.示例:宇宙突发的灵感/上帝苦闷的象征/露天生长的天才/狂草大师/写意画家/印象派诗人/孤独的天才…… 20.示例:(1)儿子是妈妈的“心肝”。句中的“心肝”,取心肝是身体极重要的器官之义,比喻儿子是妈妈最亲近、最疼爱的人。 (2)高考复习到现在。总算有点“眉目”了。句中的“眉目”,取眉目于人体头部最上面之义,喻指事情开始有头绪了。 (3)刘备视孔明为“股肱”之臣,军国大计悉由其出。句中的“股肱”,取股肱为人体四肢重要部位之义,喻指孔明是刘备身边 重要的辅助者。 (4)凭着他高明的“手腕”,终于平息了这场股市风波。句中的“手腕”,取手腕是人体关节中极灵活的部位之义,喻其手段、 本事。(4 分,每条答案 2 分,正确选取以“人体部分”为喻的词语造句,写出所取比喻含义,各 l 分)。 21.作文: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首先要抓住“眼睛达不到的地方,让心到达”这句提示语,比如人的内心世界;达不到的高度或看不到的距离等。其 次要切记要求的第(1)点,注意“眼”与“心”的关系。 【文言文参考译文】 金陵是帝王居住的城邑。从六朝以至南唐,全都是偏安一方,无法与当地山川所呈现的王气相适应。直到当今皇上,建国定都于 此,才足以与之相当。从此声威教化所及,不因地分南北而有所阻隔:涵养精神和穆而清明,几乎与天道融为一体。即使一次巡 游、一次娱乐,也想到怎样被天下后世效法。京城的西北方有座狮子山,是从卢龙山蜿蜒伸展而来。长江有如一线长虹,盘绕着 流过山脚下。皇上因为这地方形势雄伟壮观,下诏在山顶上建楼,与百姓同享游览观景之乐,于是赐给它美妙的名字叫“阅江”。 登上楼极目四望,万千景色次第罗列。千年的大地秘藏,似乎顷刻显露无遗。这难道不是天地有意造就了美景,以等待一统 海内的明君。来展现千秋万世的奇观吗?每当风和日暖的时候,皇上的车驾降临,登上山巅,倚着栏杆远眺,必定神情悠悠而启 动遐想。看见长江汉江的流水滔滔东去,诸侯赴京朝见天子,高深的城池,严密固防的关隘,必定说:“这是我栉风沐雨,战胜 强敌、攻城取地所获得的啊。”广阔的中华大地,更感到想要怎样来保全它。看见波涛的浩荡起伏,帆船的上下颠簸,外国船只 连续前来朝见,四方珍宝争相进贡奉献,必定说:“这是我用恩德安抚、以威力镇服,声望延及内外所达到的啊。”四方僻远的边 陲,更想到要设法有所安抚它们。看见大江两岸之间、四郊田野之上,耕夫有烈日烘烤皮肤、寒气冻裂脚趾的烦劳,农女有采桑 送饭的辛勤,必定说:“这是我拯救于水火之中,而安置于床席之上的人啊。”对于天下的黎民,更想到要让他们安居乐业。由看 到这类现象而触发的感慨推及起来,真是不胜枚举。我知道这座楼的兴建,是皇上用来舒展自己的怀抱,凭借着景物而触发感慨, 无不寄寓着他志在治理天下的思绪,何止是仅仅观赏长江的风景呢? 那临春阁、结绮阁,不是不华美啊;齐云楼、落星楼,不是不高大啊。但无非是因为演奏了淫荡的歌曲而感到快乐,或藏匿 着燕赵的美女以供寻欢。但转瞬之间便与无穷的感慨联结在一起了,我真不知怎样来解释它啊。虽然这样,长江发源于岷山,曲 折蜿蜒地流经七千余里才向东入海,白波汹涌、碧浪翻腾,六朝之时,往往将它倚为天然险阻。如今已是南北一家,于是视长江 为平安河流,不再用于战争了。然而,这到底是谁的力量呢?读书人有登上此楼观看此江的,应当想到皇上的恩德有如苍天,浩 浩荡荡难以形容它的广阔,简直与大禹凿山疏水拯救万民的功绩同样地无边无际。忠君报国的心情,难道还有不油然而生的吗? 我没有才能,奉皇上旨意撰写这篇记文,于是准备将心中替皇上考虑到的昼夜辛劳操持国事最急切之处,铭刻于碑石。至于 其他留连光景的言辞,一概略而不言,唯恐有所亵渎。 2010 年曲靖一中高考冲刺卷语文(七)参考答案 1.【B】 A 项“青—清,胜—甚”;C 项“驰—弛”;D 项“而—尔”。 2.【C】 A 应为“蔓延”指火势向四面延伸。B 贬义,指权势大,气焰盛。C 秀色可餐:形容女子非常美丽或景色非常优美。此 处取后一义项。D 指不良事物在刚露头的时候就加以防止,杜绝其发展,此处不合语境。 3.【D】 A 项搭配不当,“克服”的应该是什么“困难”,不应是“特殊气候条件”。B 句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造成的”与前 面的 “是”搭配。C 句前后矛盾,把“至少”和“以上”任意删去一个。 4.【B】整段文字都是围绕“瑶里的美”来谈,④应该放在最前面,③紧承④,⑤应该放在②之后。 5.【C】 这只是搭载的仪器,并不是“嫦娥一号”本身的特征。 6.【A】 “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错,应是“时时刻刻”。 7.【B】 “嫦娥一号”所面对的环境比地球卫星更加复杂和严酷,其根本原因不是飞行的距离问题,而是月球与地球、太阳的相 对关系具有其固有的特点。 8.【D】 表彰。 9.【A】在动词前,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属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事”。B 介词,构成“为……所”结构,表示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