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语文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 笔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 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 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整饬(chi)着落(zhdo)紧箍咒(gu)舐犊之情(shi) B.妊娠(chen)狡黠(jie) 沓纸(da)瞠目结舌( che ng) C.熨贴(yin)蹊跷(qiao)解剖图(pou)戛然而止(jid) *D.恪守(ke)龃龉(y)刽子手(gui)方枘圆凿(rui) 【A.着落(zhuo)B.妊娠(shen)、狡黠(xia)C.熨贴(y)】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铁肩担道义 著文章”,这是学界精英应该具备的素质,说白了就是“道德文 章”四个字。 ②目前,有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字词的教学,以为是小儿科,将其交给学生自学, 对学生缺乏必要的指导。 ③一晃就是二十年,这中间只有一次见过《收获》,是我在东北劳动期间 干部的床头见到的 A.棘手忽略偶尔B.棘手忽视偶然 凇C.辣手忽视偶然D.辣手忽略偶尔 【①辣手:指老手、能手,形容非常厉害:也形容事情难办。棘手:指像荆棘一样刺手,形 容事情难办。对学界精英的评价用“辣手”的前一义项合适。“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是 明代杨继盛写的一副对联。②忽视:不注意,不重视,多指有意的。忽略:没有注意,疏忽, 多指无意的。“以为是小儿科”表明是有意而为,用“忽视”符合句意。③“偶然”与“偶尔
2010 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语文 2010.3 本试卷共 8 页,24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2B 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 笔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 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 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 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 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整饬.(chì) 着.落(zháo) 紧箍.咒(gū ) 舐.犊之情(shì) B.妊娠.(chén) 狡黠.(jié) 一沓.纸(dá) 瞠.目结舌(chē ng) C.熨.贴(yùn) 蹊跷.(qiā o) 解剖.图(pō u) 戛.然而止(jiá) *D.恪.守(kè) 龃龉.(yǔ ) 刽.子手(guì) 方枘.圆凿(ruì) 【A.着.落(zhuó)B.妊娠.(shē n)、狡黠.(xiá)C.熨.贴(yù)】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铁肩担道义,___著文章”,这是学界精英应该具备的素质,说白了就是“道德文 章”四个字。 ②目前,有部分高中语文教师___字词的教学,以为是小儿科,将其交给学生自学, 对学生缺乏必要的指导。 ③一晃就是二十年,这中间只有一次见过《收获》,是我在东北劳动期间,___在一个 干部的床头见到的。 A.棘手 忽略 偶尔 B.棘手 忽视 偶然 *C.辣手 忽视 偶然 D.辣手 忽略 偶尔 【①辣手:指老手、能手,形容非常厉害;也形容事情难办。棘手:指像荆棘一样刺手,形 容事情难办。对学界精英的评价用“辣手”的前一义项合适。“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是 明代杨继盛写的一副对联。②忽视:不注意,不重视,多指有意的。忽略:没有注意,疏忽, 多指无意的。“以为是小儿科”表明是有意而为,用“忽视”符合句意。③“偶然”与“偶尔
意思相通,但在用法上有区别。偶尔:与“经常”相对,表示次数少。偶然:与“必然”相 对,表示意外。由于句意是“意外”地见到,选用“偶然”合适。】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为迎接亚运会,广州市各类整饰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荔湾骑楼的柱体横梁用青灰色 的文化砖点缀,传递着岭南悠久的历史;滨江路上那简约的欧式风格景观,与波光粼粼的珠 江交相辉映……人们在使出浑身解数装扮自己家园的同时,也提防着小偷借助整饰工程的脚 手架登堂入室作案。 A.如火如荼B.交相辉映C.浑身解数*D.登堂入室 【登堂入室: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循序渐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用于小偷作案不合适。】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许多日常食物的药用价值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研究人员从橘皮中发现某种能明显抑制 癌细胞生长的物质,这种物质的药用价值正被逐步推重 *B.国家明确规定了纳税人拥有的权利,首次把“知情权”放在权利的第一位,并且用“您 来称呼纳税人,这一改变立刻得到社会的赞许。 C.布匹面料制造商利用化学工程的研究成果,把大量蓝色、红色的轻薄梭织棉布投放市 场,供那些生产预防免受紫外线伤害的产品的厂家选用 D.迪拜世界公司宣布暂停偿还部分债务,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振荡,我们可以从这一事件 中反映一个问题,过度依赖房地产业容易导致金融危机。 【A.“推重”与“药用价值”不能搭配,“推重”意为重视某人的思想、才能、行为、著作 发明等。“推重”应改为“利用”。C.不合逻辑。“预防”“免受”两词连用不当,删去“预防” 或“免受”。D.结构混乱。“我们可以从这一事件中发现一个问题”和“这一事件反映了一个 问题”句式杂糅。取其中一句即可。】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9题。 令狐熙,字长熙,敦煌人也,代为西州豪右。熙性严重,有雅量,虽在私室,终日俨然 不妄通宾客,凡所交结,必一时名士。博览群书,尤明《三礼》:善骑射,颇知音律。起家以 通经为吏部上士,寻授都督,转夏官府都上士,俱有能名。及周武帝平齐,以留守功,增 邑六百户。历司勋、吏部二曹中大夫,甚有当时之誉 高祖受禅之际,熙以本官行纳言事。寻除司徒左长史,进爵河南郡公。时吐谷浑寇边 以行军长史从元帅元谐讨之,以功进位上开府,后拜沧州刺史。时山东承齐之弊,户口簿籍 类不以实。熙乃晓谕之,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在职数年,风教大洽,称为良二千石。开 皇四年,上幸洛阳,熙来朝,沧州吏民恐其迁易,悲泣于道。及熙复还,百姓出境迎谒。欢 叫盈路。 及上祠太山还,次汴州,恶其殷盛,多有奸侠,于是以熙为汴州刺史。下车禁游食,抑 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之,船客停于郭外星居者,勒为聚落,侨人逐令归本,其有滞狱, 并决遣之,令行禁止,称为良政。上闻而嘉之,顾谓侍臣曰:“邺都者,天下难理处也。”其 年来朝,考绩为天下之最,赐帛三百匹,颁告天下
意思相通,但在用法上有区别。偶尔:与“经常”相对,表示次数少。偶然:与“必然”相 对,表示意外。由于句意是“意外”地见到,选用“偶然”合适。】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为迎接亚运会,广州市各类整饰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荔湾骑楼的柱体横梁用青灰色 的文化砖点缀,传递着岭南悠久的历史;滨江路上那简约的欧式风格景观,与波光粼粼的珠 江交相辉映……人们在使出浑身解数装扮自己家园的同时,也提防着小偷借助整饰工程的脚 手架登堂入室作案。 A.如火如荼 B.交相辉映 C.浑身解数 *D.登堂入室 【登堂入室: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循序渐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用于小偷作案不合适。】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许多日常食物的药用价值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研究人员从橘皮中发现某种能明显抑制 癌细胞生长的物质,这种物质的药用价值正被逐步推重。 *B.国家明确规定了纳税人拥有的权利,首次把“知情权”放在权利的第一位,并且用“您” 来称呼纳税人,这一改变立刻得到社会的赞许。 C.布匹面料制造商利用化学工程的研究成果,把大量蓝色、红色的轻薄梭织棉布投放市 场,供那些生产预防免受紫外线伤害的产品的厂家选用。 D.迪拜世界公司宣布暂停偿还部分债务,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振荡,我们可以从这一事件 中反映一个问题,过度依赖房地产业容易导致金融危机。 【A.“推重”与“药用价值”不能搭配,“推重”意为重视某人的思想、才能、行为、著作、 发明等。“推重”应改为“利用”。C.不合逻辑。“预防”“免受”两词连用不当,删去“预防” 或“免受”。D.结构混乱。“我们可以从这一事件中发现一个问题”和“这一事件反映了一个 问题”句式杂糅。取其中一句即可。】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5—9 题。 令狐熙,字长熙,敦煌人也,代为西州豪右。熙性严重,有雅量,虽在私室,终日俨然。 不妄.通宾客,凡所交结,必一时名士。博览群书,尤明《三礼》;善骑射,颇知音律。起家以. 通经为吏部上士,寻授都督,转夏官府都上士,俱有能名。及周武帝平齐①,以留守功,增 邑六百户。历司勋、吏部二曹中大夫,甚有当时之誉。 高祖受禅之际,熙以本官行纳言事。寻除司徒左长史,进爵河南郡公。时吐谷浑②寇.边。 以行军长史从元帅元谐讨之,以功进位上开府,后拜沧州刺史。时山东承齐之弊,户口簿籍 类不以实。熙乃.晓谕之,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在职数年,风教大洽,称为良二千石。开 皇四年,上幸洛阳,熙来朝,沧州吏民恐其.迁易,悲泣于道。及熙复还,百姓出境迎谒。欢 叫盈路。 及上祠.太山还,次汴州,恶其殷.盛,多有奸侠,于是以熙为汴州刺史。下车禁游食,抑 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之,船客停于郭外星居者,勒为聚落,侨人逐令归本,其有滞狱, 并决遣之,令行禁止,称为良政。上闻而嘉之,顾谓侍臣曰:“邺都者.,天下难理处也。”其 年来朝,考绩为天下之最,赐帛三百匹,颁告天下
上以岭南夷、越数为反乱,征拜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许以便宜从事,刺史以下官得 承制补授。熙至部,大弘恩信,其溪洞渠帅°更相谓曰:“前时总管皆以兵威相胁,今者乃以 手教相谕,我辈其可违乎?”于是相率归附 在职数年,上表曰臣忝寄岭表四载于兹犬马之年六十有一才轻任重然所管遐旷绥抚尤难 虽未能顿革夷风颇亦渐识皇化今年疾俱侵岂可犹当重寄请解所任优诏不许赐以医药。后因李 佛子为乱之事,上闻而疑之,遣使者锁熙诣阙。行至永州,忧愤发病而卒,时年六十三 (选自《隋书·令狐熙传》,有删改) [注]①齐:指南北朝时的北齐。②吐谷浑:也称吐浑,中国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 ③渠帅: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 【参考译文】 令狐熙,字长煕,敦煌人,他家世代都是西州的豪门大族。令狐熙生性严谨持重,有宽 宏的度量,即使是在家里,也终日庄重。他不随便与宾客交往,凡结交的,都是当时的名士 他博览群书,尤其精通《三礼》:他擅长骑马射箭,精通音律。因为通晓经典,从家里被征召 出来,担任吏部上士,不久被任命为都督,继而调任为夏官府都上士,都有能干的名声。等 到周武帝平定北齐,他因留守京城有功,增加食邑六百户。他先后担任司勋、吏部二曹中大 夫,很得时人的赞誉。 高祖即位时,令狐熙以本官身份代行纳言之事。不久他被授为司徒左长史,晋爵为河南 郡公爵。当时吐谷浑侵犯边塞,他以行军长史的身份随元帅元谐讨伐敌人,因功升任上开府 知府,后来接任沧州刺史。当时山东地区沿袭了北齐的弊政,住户人口大都不按照实际情况 来登记入册。令狐熙就晓谕百姓,让他们各自回乡,当时回乡的就有一万户。他在任几年 风尚教化遍及沧州,被称为好刺史。开皇四年(584年),皇上来到洛阳,令狐熙前往朝见, 沧州的官吏百姓怕他被调走,在路边悲痛饮泣。到令狐熙又返回沧州时,百姓出境迎接,欢 呼叫喊声充满整条道路。 皇上祭祀泰山回京,临时在汴州停留,对当地因商贸富庶繁盛,不法之徒众多的社会风 气很厌恶,于是任命令狐煕担任汴州刺史。令狐熙一到汴州就严禁百姓游手好闲、不劳而食, 抑制手工业和商业,百姓有向街开门经商的,就禁止他们,凡停留在城外分散居住的船客, 都勒令他们聚居到村落里,在外乡居住的百姓,都赶他们回乡务农,有积压或拖延未审结的 案子,都审判发落,有令即行,有禁必止,被百姓称为良政。皇上听说后嘉奖他,回头看着 侍臣们说:“邺城,是天下难治理的地方。”这年令狐煕来京朝见皇上,考定政绩,他是天下 第一,皇上赐给他布帛三百匹,并颁告天下。 皇上因为岭南夷人、越人多次反叛作乱,就调令狐熙去总管桂州等十七州的军事,同意 他随机行事,刺史以下官员,他可以按制度补授。令狐熙到桂州,大施恩典,讲究信誉,那 些居住在溪洞中的部落首领互相交流说:“以前的总管,总是以武力来威胁我们,如今的总管 有事却是亲笔写信相告,我们怎能违背他呢?”于是一起归附朝廷。 令狐熙在职几年后,向皇上上表说:“我寄居岭南,到现在已经四年了。我已经六十一岁 了。才学浅薄,责任重大,但是我所管辖的地方十分广阔,安抚十分困难。我虽然未能马上 革除夷人旧习,但他们也慢慢地认识到皇朝的教化。如今我年纪老了,疾病又重,怎能当此
上以.岭南夷、越数为反乱,征拜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许以便宜从事,刺史以下官得 承制补授。熙至部,大弘恩信,其溪洞渠帅③更相谓曰:“前时总管皆以兵威相胁,今者乃.以 手教相谕,我辈其.可违乎?”于是相率归附。 在职数年,上表曰臣忝寄岭表四载于兹犬马之年六十有一才轻任重然所管遐旷绥抚尤难 虽未能顿革夷风颇亦渐识皇化今年疾俱侵岂可犹当重寄请解所任优诏不许赐以医药。后因李 佛子为乱之事,上闻而疑之,遣使者锁熙诣阙。行至永州,忧愤发病而卒,时年六十三。 (选自《隋书·令狐熙传》,有删改) [注]①齐:指南北朝时的北齐。②吐谷浑:也称吐浑,中国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 ③渠帅: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 【参考译文】 令狐熙,字长熙,敦煌人,他家世代都是西州的豪门大族。令狐熙生性严谨持重,有宽 宏的度量,即使是在家里,也终日庄重。他不随便与宾客交往,凡结交的,都是当时的名士。 他博览群书,尤其精通《三礼》;他擅长骑马射箭,精通音律。因为通晓经典,从家里被征召 出来,担任吏部上士,不久被任命为都督,继而调任为夏官府都上士,都有能干的名声。等 到周武帝平定北齐,他因留守京城有功,增加食邑六百户。他先后担任司勋、吏部二曹中大 夫,很得时人的赞誉。 高祖即位时,令狐熙以本官身份代行纳言之事。不久他被授为司徒左长史,晋爵为河南 郡公爵。当时吐谷浑侵犯边塞,他以行军长史的身份随元帅元谐讨伐敌人,因功升任上开府 知府,后来接任沧州刺史。当时山东地区沿袭了北齐的弊政,住户人口大都不按照实际情况 来登记入册。令狐熙就晓谕百姓,让他们各自回乡,当时回乡的就有一万户。他在任几年, 风尚教化遍及沧州,被称为好刺史。开皇四年(584 年),皇上来到洛阳,令狐熙前往朝见, 沧州的官吏百姓怕他被调走,在路边悲痛饮泣。到令狐熙又返回沧州时,百姓出境迎接,欢 呼叫喊声充满整条道路。 皇上祭祀泰山回京,临时在汴州停留,对当地因商贸富庶繁盛,不法之徒众多的社会风 气很厌恶,于是任命令狐熙担任汴州刺史。令狐熙一到汴州就严禁百姓游手好闲、不劳而食, 抑制手工业和商业,百姓有向街开门经商的,就禁止他们,凡停留在城外分散居住的船客, 都勒令他们聚居到村落里,在外乡居住的百姓,都赶他们回乡务农,有积压或拖延未审结的 案子,都审判发落,有令即行,有禁必止,被百姓称为良政。皇上听说后嘉奖他,回头看着 侍臣们说:“邺城,是天下难治理的地方。”这年令狐熙来京朝见皇上,考定政绩,他是天下 第一,皇上赐给他布帛三百匹,并颁告天下。 皇上因为岭南夷人、越人多次反叛作乱,就调令狐熙去总管桂州等十七州的军事,同意 他随机行事,刺史以下官员,他可以按制度补授。令狐熙到桂州,大施恩典,讲究信誉,那 些居住在溪洞中的部落首领互相交流说:“以前的总管,总是以武力来威胁我们,如今的总管 有事却是亲笔写信相告,我们怎能违背他呢?”于是一起归附朝廷。 令狐熙在职几年后,向皇上上表说:“我寄居岭南,到现在已经四年了。我已经六十一岁 了。才学浅薄,责任重大,但是我所管辖的地方十分广阔,安抚十分困难。我虽然未能马上 革除夷人旧习,但他们也慢慢地认识到皇朝的教化。如今我年纪老了,疾病又重,怎能当此
重任?请解除我现在的职务。”皇上发下嘉奖诏书,不允许请辞,赐给他一些医药。后来因为 李佛子反叛一事,皇上听说后怀疑令狐熙,就派使者把他拘捕到京城。走到永州,令狐熙因 忧愤发病而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妄通宾客胡乱 B.时吐谷浑寇边侵犯 及上祠太山还祭祀*.恶其殷盛殷勤 【富庶】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起家以通经为吏部上士上以岭南夷、越数为反乱 B.熙乃晓谕之今者乃以手教相谕 C.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邺都者,天下难理处也 D.沧州吏民恐其迁易我辈其可违乎 【因为,介词。B.于是,连词/却,副词。C.“的”字结构,代词/无实义,表语气的提顿, 助词。D.他,代词/难道,表反问语气,副词。】 7.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令狐熙政绩的一组是(3分) ①寻授都督,转复官府都上士 ②高祖受禅之际,熙以本官行纳言事 ③熙乃晓谕之,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④其有滞狱,并决遣之,令行禁止 ⑤征拜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 ⑥今者乃以手教相谕,我辈其可违乎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③④⑥ 【政绩,指的是官员在任期间的成绩。③表现令狐熙劝谕百姓登记户籍所取得的成绩。④写 令狐熙果断审决滞留的案件,社会因而令行禁止,这是政绩的体现。⑥表现作乱的部落首领 在令狐熙的感召下,商讨归顺的情景,侧面体现其政绩。而①写令狐熙因为通晓经典而当了 官,并得到晋升,并非政绩。②写令狐熙以本官身份代行纳言之事,并无政绩可言。⑤写太 祖任命令狐熙总领十七州的军事,并未涉及政绩。】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令狐熙出身名门望族,为人严肃稳重。他博览群书,文武兼备,早在周武帝时就很受重 用,仕途通达,他的才能颇得时人的赞誉。 *B.令狐熙治理沧州,使百姓安居,风气良好,因而广受拥戴。他被调往朝廷任职时,百 姓悲伤不舍:他重返沧州主政,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C.令狐熙做汴州刺史,一到任就针对当地“殷盛”与“多奸侠”的现象,推行重农抑商 等政策,清理了狱讼积案,受到了隋文帝的嘉奖 D.岭南一带的人经常作乱,其首领受前任总管武力胁迫,不肯臣服。令狐熙到任后,广 施恩信,使部落首领深受感动,从而率众归附 【原文中没有“被调往朝廷任职”。】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4分) 上表曰臣忝寄岭表四载于兹犬马之年六十有一才轻任重然所管
重任?请解除我现在的职务。”皇上发下嘉奖诏书,不允许请辞,赐给他一些医药。后来因为 李佛子反叛一事,皇上听说后怀疑令狐熙,就派使者把他拘捕到京城。走到永州,令狐熙因 忧愤发病而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不妄.通宾客 胡乱 B.时吐谷浑寇.边 侵犯 C.及上祠.太山还 祭祀 *D.恶其殷.盛 殷勤 【富庶】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起家以.通经为吏部上士 上以.岭南夷、越数为反乱 B.熙乃.晓谕之 今者乃.以手教相谕 C.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 邺都者.,天下难理处也 D.沧州吏民恐其.迁易 我辈其.可违乎 【因为,介词。B.于是,连词/却,副词。C.“的”字结构,代词/无实义,表语气的提顿, 助词。D.他,代词/难道,表反问语气,副词。】 7.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令狐熙政绩的一组是 (3 分) ①寻授都督,转复官府都上士 ②高祖受禅之际,熙以本官行纳言事 ③熙乃晓谕之,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 ④其有滞狱,并决遣之,令行禁止 ⑤征拜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 ⑥今者乃以手教相谕,我辈其可违乎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政绩,指的是官员在任期间的成绩。③表现令狐熙劝谕百姓登记户籍所取得的成绩。④写 令狐熙果断审决滞留的案件,社会因而令行禁止,这是政绩的体现。⑥表现作乱的部落首领 在令狐熙的感召下,商讨归顺的情景,侧面体现其政绩。而①写令狐熙因为通晓经典而当了 官,并得到晋升,并非政绩。②写令狐熙以本官身份代行纳言之事,并无政绩可言。⑤写太 祖任命令狐熙总领十七州的军事,并未涉及政绩。】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令狐熙出身名门望族,为人严肃稳重。他博览群书,文武兼备,早在周武帝时就很受重 用,仕途通达,他的才能颇得时人的赞誉。 *B.令狐熙治理沧州,使百姓安居,风气良好,因而广受拥戴。他被调往朝廷任职时,百 姓悲伤不舍;他重返沧州主政,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C.令狐熙做汴州刺史,一到任就针对当地“殷盛”与“多奸侠”的现象,推行重农抑商 等政策,清理了狱讼积案,受到了隋文帝的嘉奖。 D.岭南一带的人经常作乱,其首领受前任总管武力胁迫,不肯臣服。令狐熙到任后,广 施恩信,使部落首领深受感动,从而率众归附。 【原文中没有“被调往朝廷任职”。】 9.断句和翻译。(10 分)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4 分) 上 表 曰 臣 忝 寄 岭 表 四 载 于 兹 犬 马 之 年 六 十 有 一 才 轻 任 重 然 所 管
遐旷绥抚尤难虽未能顿革夷风颇亦渐识皇化今年疾俱侵岂可犹当 重寄请解所任优诏不许赐以医药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时山东承齐之弊,户口簿籍类不以实。 ②上闻而疑之,遣使者锁熙诣阙 [断句与翻译](10分)(1)上表曰/臣忝寄岭表/四载于兹/犬马之年/六十有一/才轻任重/ 然所管遐旷/绥抚尤难/虽未能顿革夷风/颇亦渐识皇化/今年疾俱侵/岂可犹当重寄/请解所任 /优诏不许/赐以医药[4分。每错、漏三处扣1分,扣完4分为止。“犬马之年六十有一”亦 可。](2)①当时山东地区沿袭了北齐的弊政,住户人口大都不按照实际情况来登记入册 [3分。“承”“类”各1分:大意1分。]②皇上听说后怀疑令狐熙,就派使者把他拘捕到京 城。[3分。“锁”“诣”各1分;大意1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武威①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② 岑参 片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注]①武威:即凉州,唐天宝元年改为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武威。②晋昌:即瓜州, 唐天宝元年改为晋昌郡,治所在今甘肃安西东南。 (1)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选择一个赏析。(4分 (2)结合全诗,说出“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所蕴含的思想感情。(3分) 【(1)“飘”“挂”用得好。[1分。答对两个1分,答对1个不给分。]飘,把游子思乡之泪 随塞外飞花漫天飘舞的情景描述出来,融情入景,景中出情,形象地突出了客泪之多,乡愁 浓。[3分。分析1分,手法(情景交融、比喻、拟人、夸张等)1分,表达效果1分。意 思对即可给分。] 挂,把游子的乡愁缀满边塞垂柳的情景描述出来,化无形的情感为有形的物象,传神地突出 了乡愁的浓烈。[3分。分析1分,手法(化虚为实、情景交融、拟人等)1分,表达效果1 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2)为好友宇文判官出使顺利返回瓜州而高兴,为自己仍滞留在边塞(武威)不能还乡而伤 感。[3分。“高兴”1分,“伤感”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子曰:“其恕乎! ”(《论语·卫灵公》) (2)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3)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 台。(杜甫《登高》)
遐旷绥抚尤难虽未能顿革夷风颇亦渐识皇化今年疾俱侵岂可犹当 重 寄 请 解 所 任 优 诏 不 许 赐 以 医 药 (2)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 ①时山东承齐之弊,户口簿籍类不以实。 ②上闻而疑之,遣使者锁熙诣阙。 【[断句与翻译](10 分)(1)上表曰/臣忝寄岭表/四载于兹/犬马之年/六十有一/才轻任重/ 然所管遐旷/绥抚尤难/虽未能顿革夷风/颇亦渐识皇化/今年疾俱侵/岂可犹当重寄/请解所任 /优诏不许/赐以医药[4 分。每错、漏三处扣 1 分,扣完 4 分为止。“犬马之年六十有一”亦 可。](2)①当时山东地区沿袭了北齐的弊政,住户人口大都不按照实际情况来登记入册。 [3 分。“承”“类”各 1 分;大意 1 分。]②皇上听说后怀疑令狐熙,就派使者把他拘捕到京 城。[3 分。“锁”“诣”各 1 分;大意 1 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 分) 武威①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② 岑参 片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注]①武威:即凉州,唐天宝元年改为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武威。②晋昌:即瓜州, 唐天宝元年改为晋昌郡,治所在今甘肃安西东南。 (1)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选择一个赏析。(4 分) (2)结合全诗,说出“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所蕴含的思想感情。(3 分) 【(1)“飘”“挂”用得好。[1 分。答对两个 1 分,答对 1 个不给分。]飘,把游子思乡之泪 随塞外飞花漫天飘舞的情景描述出来,融情入景,景中出情,形象地突出了客泪之多,乡愁 之浓。[3 分。分析 1 分,手法(情景交融、比喻、拟人、夸张等)1 分,表达效果 1 分。意 思对即可给分。] 挂,把游子的乡愁缀满边塞垂柳的情景描述出来,化无形的情感为有形的物象,传神地突出 了乡愁的浓烈。[3 分。分析 1 分,手法(化虚为实、情景交融、拟人等)1 分,表达效果 1 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2)为好友宇文判官出使顺利返回瓜州而高兴,为自己仍滞留在边塞(武威)不能还乡而伤 感。[3 分。“高兴”1 分,“伤感”2 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则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2)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3)__________,__________。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 台。(杜甫《登高》)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 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名篇名句](6分)(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3)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6分。每空1分。任选 三句作答,多答的按前三句计分。凡多、错、漏字,该空均不给分。]】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论法的精神 (法)孟德斯鸠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法是由事物的本性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也就是事物之间的内在 规律。从这种意义上说,广义的法律指的就是规律。所有存在物都有它们自己的法律 人类世界与物质世界一样,拥有自己的法律,但这并不能说明人类世界的秩序同物质世 界的秩序一样好。物质世界的法律是固定不变的,而在人类世界中,由于人具有主观性和任 意性,因此人类世界的法律不是固定不变的 人类自己可以创造法律,但有些法律不是人类所能创造的。在没有人类之前,按照物质 世界的法律,人终究是要出现的。所以,人出现之前的法律不是人创造的。即使人出现之后, 有些法律也不是人创造的。在法律制定之前,人们已经有了道德规则,但道德规则的实施缺 乏后盾,所以道德规则必须转化成法律规则。因而,法律规则不过是国家强制推行的道德规 则而已。从这种意义上说,法律早就存在了。在人们制定的法律产生之前,已经有自然法存 在。所谓自然法,实际上就是一些道德律令和道德戒条。比如,自然法告诉我们:不得杀人, 不得奸淫,不得偷抢。人们制定的法律中许多内容不过是依据这些自然法而已 自然法是人定法(即人类制定的法律,是与自然法相对应的法律)之前存在的法律。之 所以称之为自然法,因为它源于我们的自然本性。 在国家产生以前,人们生活在自然状态中。由于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每个人都要行使自 己的自然权利,采取各种手段去占有一切东西。这样就产生了利害冲突,从而导致人与人之 间的战争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对人就像狼对狼一样,残忍而狡诈,任何人的生命和安全 都没有保障,人们不断处于暴力死亡的恐惧和危险中,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也无法正常进行 没有法律限制人性的自然状态是可怕的,人们可以干出各种各样无法无天的事来。人的内在 理性告诉自己:要摆脱自然状态,大家就必须遵守共同的游戏规则,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战 争,实现自我保存的目的。这个大家要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就是自然法。它是高于人间法律 的更高法律,是人间法律的源泉和准绳 自然法思想萌生于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的“逻各斯”概念。真正使自然法形成一个传 统的还是斯多葛派。斯多葛派试图把自然与人性调和起来。斯多葛派认为整个宇宙受一个普 遍性规则的支配,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人的理性是宇宙理性的一部分,所以人也必须受宇宙 普遍法则所支配。这个最高的普遍法则就是自然法 西塞罗继承了斯多葛派的自然法思想,同斯多葛派一样,他也试图调和自然与人性。他 认为自然法既是根植于自然的“正确规则”或“最高理性”,又体现了人的理性
(4)__________,__________,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 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名篇名句](6 分)(1)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2)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3)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4)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6 分。每空 1 分。任选 三句作答,多答的按前三句计分。凡多、错、漏字,该空均不给分。]】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论法的精神 (法)孟德斯鸠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法是由事物的本性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也就是事物之间的内在 规律。从这种意义上说,广义的法律指的就是规律。所有存在物都有它们自己的法律。 人类世界与物质世界一样,拥有自己的法律,但这并不能说明人类世界的秩序同物质世 界的秩序一样好。物质世界的法律是固定不变的,而在人类世界中,由于人具有主观性和任 意性,因此人类世界的法律不是固定不变的。 人类自己可以创造法律,但有些法律不是人类所能创造的。在没有人类之前,按照物质 世界的法律,人终究是要出现的。所以,人出现之前的法律不是人创造的。即使人出现之后, 有些法律也不是人创造的。在法律制定之前,人们已经有了道德规则,但道德规则的实施缺 乏后盾,所以道德规则必须转化成法律规则。因而,法律规则不过是国家强制推行的道德规 则而已。从这种意义上说,法律早就存在了。在人们制定的法律产生之前,已经有自然法存 在。所谓自然法,实际上就是一些道德律令和道德戒条。比如,自然法告诉我们:不得杀人, 不得奸淫,不得偷抢。人们制定的法律中许多内容不过是依据这些自然法而已。 自然法是人定法(即人类制定的法律,是与自然法相对应的法律)之前存在的法律。之 所以称之为自然法,因为它源于我们的自然本性。 在国家产生以前,人们生活在自然状态中。由于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每个人都要行使自 己的自然权利,采取各种手段去占有一切东西。这样就产生了利害冲突,从而导致人与人之 间的战争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对人就像狼对狼一样,残忍而狡诈,任何人的生命和安全 都没有保障,人们不断处于暴力死亡的恐惧和危险中,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也无法正常进行。 没有法律限制人性的自然状态是可怕的,人们可以干出各种各样无法无天的事来。人的内在 理性告诉自己:要摆脱自然状态,大家就必须遵守共同的游戏规则,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战 争,实现自我保存的目的。这个大家要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就是自然法。它是高于人间法律 的更高法律,是人间法律的源泉和准绳。 自然法思想萌生于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的“逻各斯”概念。真正使自然法形成一个传 统的还是斯多葛派。斯多葛派试图把自然与人性调和起来。斯多葛派认为整个宇宙受一个普 遍性规则的支配,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人的理性是宇宙理性的一部分,所以人也必须受宇宙 普遍法则所支配。这个最高的普遍法则就是自然法。 西塞罗继承了斯多葛派的自然法思想,同斯多葛派一样,他也试图调和自然与人性。他 认为自然法既是根植于自然的“正确规则”或“最高理性”,又体现了人的理性
自然法为自然状态下的人们提供了戒律,但仅有自然法是不够的。因为对自然法的遵守 全靠个人的自觉,如果有人破坏自然法而得不到任何惩罚,那么遵守自然法的人就会吃亏 所以,为了使法律真正得到遵守,还必须建立国家,以保障自然法的遵守。由国家机关制定 和颁布的法律就是人定法 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法律称作政治法,公民与公民之间的法律称作民法。政治法是 规范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关系的,民法是规范公民与公民之间关系的。此外,还有规范不 同国家之间关系的国际法 选自《论法的精神》第一章,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 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广义的法律,就是客观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客观世界的所 有事物都有自己的法律 B.由于人类是一种具有主观性和任意性的存在物,因此所有存在物的法律就必然是不断 变化的,而非固定不变 C.国家产生之前,由于人们生活在自然状态中,自私的本性得不到约束,因此人们便制 定了法律,并强制推行 D.斯多葛派和西塞罗基于对人性弱点的认识,都试图用自然法来支配人类,以便调和自 然与人性之间的关系。 E.法律是由国家机关制定并强制推行的行为规则,用以规范存在物之间的关系,其中有 政治法、公民法和国际法。 【[信息整合](5分)B.不是“所有存在物的法律”,而应是“人类世界的法律”,因为“所 有存在物”包括人类世界的存在物和物质世界的存在物,而“物质世界存在物的法律”则是 固定不变的。C.人们制定并强制推行法律,是在国家产生之后,而非“国家产生之前”。E.人 定法才是由国家制定的法律,自然法和物质世界的法律则不是。[5分。答对一项得2分,答 对两项得5分。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 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类需要制定法律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A.自然状态下的人性如果不加以强制性的限制,就会危及社会 B.自然法的执行缺乏足够约束力,无法确保能够真正得到遵守 C.人的理性是宇宙理性的一个部分,必须受宇宙普遍法则支配 D.由国家制定法律,才能更有效协调社会各存在物之间的关系 【[信息整合](3分)“宇宙普遍法则”指的是自然法,它不需要由人类来制定,因此,“人 的理性必须受宇宙普遍法则支配”不能成为“人类制定法律”的原因。】 14.哪些法律不是人类创造的?原因各是什么?(4分) 【[要点归纳](4分)物质世界的法律不是人类创造的。因为物质世界的法律在人类出现之 前就已存在。自然法不是人类创造的。因为在人类制定的法律产生之前,就已经有自然法存 在。[4分。“物质世界的法律”和“自然法”各1分,“原因”各1分。]】
自然法为自然状态下的人们提供了戒律,但仅有自然法是不够的。因为对自然法的遵守 全靠个人的自觉,如果有人破坏自然法而得不到任何惩罚,那么遵守自然法的人就会吃亏。 所以,为了使法律真正得到遵守,还必须建立国家,以保障自然法的遵守。由国家机关制定 和颁布的法律就是人定法。 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法律称作政治法,公民与公民之间的法律称作民法。政治法是 规范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关系的,民法是规范公民与公民之间关系的。此外,还有规范不 同国家之间关系的国际法。 (选自《论法的精神》第一章,有删改)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选对两项给 5 分,选对 一项给 2 分,多选不给分)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广义的法律,就是客观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客观世界的所 有事物都有自己的法律。 B.由于人类是一种具有主观性和任意性的存在物,因此所有存在物的法律就必然是不断 变化的,而非固定不变。 C.国家产生之前,由于人们生活在自然状态中,自私的本性得不到约束,因此人们便制 定了法律,并强制推行。 *D.斯多葛派和西塞罗基于对人性弱点的认识,都试图用自然法来支配人类,以便调和自 然与人性之间的关系。 E.法律是由国家机关制定并强制推行的行为规则,用以规范存在物之间的关系,其中有 政治法、公民法和国际法。 【[信息整合](5 分)B.不是“所有存在物的法律”,而应是“人类世界的法律”,因为“所 有存在物”包括人类世界的存在物和物质世界的存在物,而“物质世界存在物的法律”则是 固定不变的。C.人们制定并强制推行法律,是在国家产生之后,而非“国家产生之前”。E.人 定法才是由国家制定的法律,自然法和物质世界的法律则不是。[5 分。答对一项得 2 分,答 对两项得 5 分。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 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类需要制定法律的原因的一项是 (3 分) A.自然状态下的人性如果不加以强制性的限制,就会危及社会。 B.自然法的执行缺乏足够约束力,无法确保能够真正得到遵守。 *C.人的理性是宇宙理性的一个部分,必须受宇宙普遍法则支配。 D.由国家制定法律,才能更有效协调社会各存在物之间的关系。 【[信息整合](3 分)“宇宙普遍法则”指的是自然法,它不需要由人类来制定,因此,“人 的理性必须受宇宙普遍法则支配”不能成为“人类制定法律”的原因。】 14.哪些法律不是人类创造的?原因各是什么?(4 分) 【[要点归纳](4 分)物质世界的法律不是人类创造的。因为物质世界的法律在人类出现之 前就已存在。自然法不是人类创造的。因为在人类制定的法律产生之前,就已经有自然法存 在。[4 分。“物质世界的法律”和“自然法”各 1 分,“原因”各 1 分。]】
15.根据文意,自然法和人定法有什么区别?(4分 【[观点概括](4分)自然法是自然存在的法律,它全靠个人自觉遵守。人定法是由国家制 定颁布的法律,它由国家强制执行。[4分。“自然法”和“人定法”各2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 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相对应的信息点; 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父亲与我 (瑞典)拉格奎斯特① 记得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那时我快满10岁,父亲搀着我的手,一块儿去森林,去那里 听鸟的歌声。我们走在铁路线上,这里一般是不让走的,但父亲在铁路工作,便享受了这份 权利。这样,我们也就可以直接去森林,无须绕圈子、走弯路了。 我们刚走入森林,四周便响起了鸟雀的啁啾和其他动物的鸣叫。燕雀、柳莺、山雀和歌 鸫在灌木丛里欢唱,它们悦耳的歌声在我们的身边飘荡。地面上铺满了一层厚厚的银莲花, 白桦树刚绽出淡黄的叶子,松树吐出了新鲜的嫩芽,四周弥漫着树木的气息,在太阳的照射 下,泥土腾起缕缕蒸气。这里处处充满了生机,野蜂正从它们的洞穴里钻出:昆虫在沼泽里 飞舞;一只鸟突然像子弹似的从灌木丛中突出,去捕捉那些虫类,而后,又用同样的速度拍 翼而下。正当万物欢跃的时候,一列火车呼啸着向我们驶来,我们跨到路基旁,父亲用两指 对着礼帽,朝车上的司机行礼,司机也舞动一只手向我们回敬。这一切都是在瞬间完成的。 我们继续踏着枕木往前走,路轨两旁竖着一根根的电线杆,人从旁边擦过时,它们会发出歌 般的声音。这真是一个迷人的日子!天空晶蓝透莹,不挂一丝云彩。过不久,我们来到轨 道右侧的燕麦地里。我们在这里认识的那个佃户,我们走进去,和里面的人打招呼,他们请 我们喝牛奶。然后我们去看他们养的猪、鸡和盛开着鲜花的果树。看完了,又继续赶路。我 们在河边停了下来,河水在烈日下轻缓地拍击着两岸,发出悠扬的声音。沿岸苍苍的落叶把 影子投在波水涟涟的河面上。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明亮、新鲜。微风从前面的湖上吹来,我 们在河边闲逛着,大声笑闹着,把树皮抛入河里,水波立刻将它们带走,又向河里扔小石块。 看谁扔得远。父亲和我都快活极了。最后,我们感到有点儿累,觉得已经兴尽,便开始往家 这时,暮色降临了,森林起了变化,几乎快成一片黑色。树的模样也变得奇怪,它们伫 着静听我们的脚步声,好像我们是奇异的陌生人。在一棵树上,只有萤火虫在闪动,它趴 着,盯着黑暗中的我们。我紧紧抓着父亲的手,但他根本看不见这奇怪的光亮,只是走着 天完全黑了,我们走上那座桥,桥下可怕的声响仿佛要把我们一口吞掉,黑色的缝隙在我们 的脚下张大着嘴,我们小心地跨着每道枕木,使劲拉着手,怕从上面坠下去。我原以为父亲 会背着我走的,但他什么也不说。也许,他想让我和他一样,对眼前的一切置之不理。黑暗 中的父亲神态自若,步履匀稳。四下一片黑暗,我使劲憋着呼吸。铁轨徒然地斜着,好像陷
15.根据文意,自然法和人定法有什么区别?(4 分) 【[观点概括](4 分)自然法是自然存在的法律,它全靠个人自觉遵守。人定法是由国家制 定颁布的法律,它由国家强制执行。[4 分。“自然法”和“人定法”各 2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 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相对应的信息点; 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父亲与我 (瑞典)拉格奎斯特① 记得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那时我快满 10 岁,父亲搀着我的手,一块儿去森林,去那里 听鸟的歌声。我们走在铁路线上,这里一般是不让走的,但父亲在铁路工作,便享受了这份 权利。这样,我们也就可以直接去森林,无须绕圈子、走弯路了。 我们刚走入森林,四周便响起了鸟雀的啁啾和其他动物的鸣叫。燕雀、柳莺、山雀和歌 鸫在灌木丛里欢唱,它们悦耳的歌声在我们的身边飘荡。地面上铺满了一层厚厚的银莲花, 白桦树刚绽出淡黄的叶子,松树吐出了新鲜的嫩芽,四周弥漫着树木的气息,在太阳的照射 下,泥土腾起缕缕蒸气。这里处处充满了生机,野蜂正从它们的洞穴里钻出;昆虫在沼泽里 飞舞;一只鸟突然像子弹似的从灌木丛中突出,去捕捉那些虫类,而后,又用同样的速度拍 翼而下。正当万物欢跃的时候,一列火车呼啸着向我们驶来,我们跨到路基旁,父亲用两指 对着礼帽,朝车上的司机行礼,司机也舞动一只手向我们回敬。这一切都是在瞬间完成的。 我们继续踏着枕木往前走,路轨两旁竖着一根根的电线杆,人从旁边擦过时,它们会发出歌 一般的声音。这真是一个迷人的日子!天空晶蓝透莹,不挂一丝云彩。过不久,我们来到轨 道右侧的燕麦地里。我们在这里认识的那个佃户,我们走进去,和里面的人打招呼,他们请 我们喝牛奶。然后我们去看他们养的猪、鸡和盛开着鲜花的果树。看完了,又继续赶路。我 们在河边停了下来,河水在烈日下轻缓地拍击着两岸,发出悠扬的声音。沿岸苍苍的落叶把 影子投在波水涟涟的河面上。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明亮、新鲜。微风从前面的湖上吹来,我 们在河边闲逛着,大声笑闹着,把树皮抛入河里,水波立刻将它们带走,又向河里扔小石块。 看谁扔得远。父亲和我都快活极了。最后,我们感到有点儿累,觉得已经兴尽,便开始往家 里走。 这时,暮色降临了,森林起了变化,几乎快成一片黑色。树的模样也变得奇怪,它们伫 立着静听我们的脚步声,好像我们是奇异的陌生人。在一棵树上,只有萤火虫在闪动,它趴 着,盯着黑暗中的我们。我紧紧抓着父亲的手,但他根本看不见这奇怪的光亮,只是走着。 天完全黑了,我们走上那座桥,桥下可怕的声响仿佛要把我们一口吞掉,黑色的缝隙在我们 的脚下张大着嘴,我们小心地跨着每道枕木,使劲拉着手,怕从上面坠下去。我原以为父亲 会背着我走的,但他什么也不说。也许,他想让我和他一样,对眼前的一切置之不理。黑暗 中的父亲神态自若,步履匀稳。四下一片黑暗,我使劲憋着呼吸。铁轨徒然地斜着,好像陷
入了黑暗无底的深渊。电线杆魔鬼似的伸向天空,发出沉闷的声音,仿佛有人在地底下喁语。 它上面的白色瓷帽惊恐地缩成一团。一切都叫人毛骨悚然,我挨近父亲,轻声说: 爸爸,为什么黑暗中,一切都这样可怕呀?” “不,孩子,没什么可怕的。”他说着,拉住我的手 我突然感到我是多么孤独,仿佛是个弃儿。奇怪呀,怎么就我害怕,父亲一点儿也没什 么。而且,我们想的不一样。真怪,他也不说帮助我,好叫我不再担惊受怕 我们刚走到铁轨转弯处,一阵沉闷的轰隆声猛地从我们的背后扑来,我们从沉思中惊醒。 父亲蓦地将我拉到路基上,拉入深渊。这时,火车轰鸣着奔来,这是一辆乌黑的火车,所有 的车厢都暗着,它飞也似的从我们身旁掠过。我们惊惧地望着它,只见它那燃烧着的煤在车 头里腾扬着火焰,司机脸色慘白,站着一动不动,犹如一尊雕像,被火光清晰地映照着。父 亲不认识他。那人两眼直楞楞地盯视前方。似乎要径直向黑暗开去,深深扎入这无边的黑暗 里。 父亲重新拉我上铁轨,我们加快了回家的脚步。他说 奇怪,这是哪辆火车,那司机我怎么不认识?”说完,一路没再开口。 我的整个身子都在战栗,这话自然是对我说的,是为了我的缘故。我猜到这话的含意, 料到这欲来的恐惧,这陌生的一切和那父亲茫然无知、更不能保护我的东西。世界和生活将 如此在我的面前出现!它们与父亲那时安乐平和的世界截然不同。啊,这不是真正的世界, 不是真正的生活,它们只是在无边的黑暗中冲撞、燃烧。 (选自《精品中的精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文100篇》,李笠译,有删改) [注]①拉格奎斯特(1891-1974):1951年瑞典学院以“由于在作品中为人类面临的永恒 疑难寻求解答所表现出的艺术活力和真正独立的见解”的评价,给他颁发了诺贝尔文学奖 16.作品中火车两次经过的情景各有什么特点?当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4分) 【[手法分析](4分)第一次是白天的情景,熟悉而美好,“我”欢欣愉悦。第二次是夜晚的 情景,陌生而恐怖,“我”恐惧不安。[4分。特点各1分,心情各1分。]】 17.在“我”看来,黑暗中父亲对“我”的态度是怎样的?“我”从中悟出了什么?(6分) 【[内涵赏析](6分)黑暗中,父亲对“我”没有太多的关注和帮助。这使“我”明白了生 活中仍有“与父亲那时安乐平和的世界截然不同”的未知世界,“我”将要独自面对这样的世 界。[6分。态度2分:感悟4分,“我明白……未知世界”2分,“我将要独自面对”2分 意思对即可给分。]】 18.作者以“父亲与我”为标题有什么用意?请谈谈你的看法。(5分) 【[意图探究](5分)作者以“父亲与我”为标题,表明文章是写“父亲与我”的故事:以 “父亲与我”来表达两种不同的生活和世界。[5分。表层意思2分,深层含意3分。意思对 即可给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小事比天大 从玉华
入了黑暗无底的深渊。电线杆魔鬼似的伸向天空,发出沉闷的声音,仿佛有人在地底下喁语。 它上面的白色瓷帽惊恐地缩成一团。一切都叫人毛骨悚然,我挨近父亲,轻声说: “爸爸,为什么黑暗中,一切都这样可怕呀?” “不,孩子,没什么可怕的。”他说着,拉住我的手。 我突然感到我是多么孤独,仿佛是个弃儿。奇怪呀,怎么就我害怕,父亲一点儿也没什 么。而且,我们想的不一样。真怪,他也不说帮助我,好叫我不再担惊受怕。 我们刚走到铁轨转弯处,一阵沉闷的轰隆声猛地从我们的背后扑来,我们从沉思中惊醒。 父亲蓦地将我拉到路基上,拉入深渊。这时,火车轰鸣着奔来,这是一辆乌黑的火车,所有 的车厢都暗着,它飞也似的从我们身旁掠过。我们惊惧地望着它,只见它那燃烧着的煤在车 头里腾扬着火焰,司机脸色惨白,站着一动不动,犹如一尊雕像,被火光清晰地映照着。父 亲不认识他。那人两眼直楞楞地盯视前方。似乎要径直向黑暗开去,深深扎入这无边的黑暗 里。 父亲重新拉我上铁轨,我们加快了回家的脚步。他说: “奇怪,这是哪辆火车,那司机我怎么不认识?”说完,一路没再开口。 我的整个身子都在战栗,这话自然是对我说的,是为了我的缘故。我猜到这话的含意, 料到这欲来的恐惧,这陌生的一切和那父亲茫然无知、更不能保护我的东西。世界和生活将 如此在我的面前出现!它们与父亲那时安乐平和的世界截然不同。啊,这不是真正的世界, 不是真正的生活,它们只是在无边的黑暗中冲撞、燃烧。 (选自《精品中的精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文 100 篇》,李笠译,有删改) [注]①拉格奎斯特(1891—1974):1951 年瑞典学院以“由于在作品中为人类面临的永恒 疑难寻求解答所表现出的艺术活力和真正独立的见解”的评价,给他颁发了诺贝尔文学奖。 16.作品中火车两次经过的情景各有什么特点?当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4 分) 【[手法分析](4 分)第一次是白天的情景,熟悉而美好,“我”欢欣愉悦。第二次是夜晚的 情景,陌生而恐怖,“我”恐惧不安。[4 分。特点各 1 分,心情各 1 分。]】 17.在“我”看来,黑暗中父亲对“我”的态度是怎样的?“我”从中悟出了什么?(6 分) 【[内涵赏析](6 分)黑暗中,父亲对“我”没有太多的关注和帮助。这使“我”明白了生 活中仍有“与父亲那时安乐平和的世界截然不同”的未知世界,“我”将要独自面对这样的世 界。[6 分。态度 2 分;感悟 4 分,“我明白……未知世界”2 分,“我将要独自面对”2 分。 意思对即可给分。]】 18.作者以“父亲与我”为标题有什么用意?请谈谈你的看法。(5 分) 【[意图探究](5 分)作者以“父亲与我”为标题,表明文章是写“父亲与我”的故事;以 “父亲与我”来表达两种不同的生活和世界。[5 分。表层意思 2 分,深层含意 3 分。意思对 即可给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 题。 小事比天大 从玉华
第一次到温哥华时,王力没觉得这儿有什么特别的好。不过,待上半个月后,他咀嚼出 了这个城市“淡淡的味道”。半年后,这位在国内企业声名很高的某研究所所长带着妻子和儿 子移民了。打那以后,他和儿子王一男开始用相机记录这个城市的细节。2007年,他们挑出 其中的200多张,每张图配上几段话,出了一本书,书名叫《天大的小事》 如今,父子俩回到了北京,四处“推销”这些带给他们无数次触动的“巨大的细节”。 温哥华人真事儿!事儿得厉謇! 王力手中这张照片看起来着实有些暗淡,背景模糊一片。 那是一个晚上,王力散步到温哥华斯坦利公园附近的一处工地边,突然看到脚底下一条 条亮亮的东西。原来,这儿的工人将护栏的支脚都涂上了醒目的荧光漆,用来提醒夜间的行 人 在温哥华,红绿灯是醒目的黄色底座,而不像国内的是黑色,事实证明,“黄色是事故率 最低的颜色”;人行道的路牌悬挂在路中间,而不是路旁,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很醒目:;公厕 指示牌上,都注明了“距离多少街区、多少米”。 温哥华几乎看不到“牛皮癣”般的小广告,他们把电线杆的下面局部加粗,专门用来粘 贴小广告。这比国内“乱贴广告,罚款5万!”的硬招儿有效多了 王力发现,在温哥华,哪怕一个人的工地,也有临时的流动厕所,而且再简陋的厕所也 会装上纸 有一次,他们站在一栋普通的红砖高楼前琢磨了好久,发现面对街道的所有窗帘都是白 色的,终于忍不住进去问公寓的管理员,管理员一脸愕然地拿出一份足有一本书那么厚的售 楼合同。在合同里,光是“窗帘怎么挂”,就写了近一页纸。合同还规定,“每户人家能养几 只狗、几只猫,狗的身高不能超过多少”、“一栋楼有多少个名额可以出租房屋”。 出了门。爷俩感慨:原来“裤衩晾外头,会招警察的”!“温哥华人真事儿!事儿得厉害!” 真是无声胜有声 第一次在温哥华坐公交车,给王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天下着小雨,10多个人排着队 其中有一个坐着轮椅的残疾人。车慢慢驶来,停稳,车门打开,自动翻出一个踏板,正好对 接高出的地面,司机下来连残疾人带车推上去,然后把车固定在专门的位置上,最后大家再 上车。王力一看表,三四分钟都过去了。所有人都在雨里默默地等,没人说话,那场面,真 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过了两站。一个妈妈推着婴儿车上来了,又花了好几分钟,车内没有一个人显得不耐烦 相反,车里人都会对孩子笑笑,摸摸她的小绒帽。王力不禁感慨:“在人人都微笑的环境里长 大的孩子,跟人人显得急躁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能一样吗?” 在温哥华的公寓里,会在地下室里设上一间二三十平方米的小作坊,叫“情趣室”,不仅 钳子、锤子等常用工具应有尽有,同时钉子、板子等建材也一应俱全。谁家里用不完的材料 也都放进来。有的人会买桶油漆,放把旧椅子,留张纸条:本人不会油漆,谁能帮忙?几天 后就会无声无息地出现一把漆好的新椅子 王力说,他觉得自己一家移民移对了。 将“温哥华的细节”移植到中国
第一次到温哥华时,王力没觉得这儿有什么特别的好。不过,待上半个月后,他咀嚼出 了这个城市“淡淡的味道”。半年后,这位在国内企业声名很高的某研究所所长带着妻子和儿 子移民了。打那以后,他和儿子王一男开始用相机记录这个城市的细节。2007 年,他们挑出 其中的 200 多张,每张图配上几段话,出了一本书,书名叫《天大的小事》。 如今,父子俩回到了北京,四处“推销”这些带给他们无数次触动的“巨大的细节”。 温哥华人真事儿!事儿得厉害! 王力手中这张照片看起来着实有些暗淡,背景模糊一片。 那是一个晚上,王力散步到温哥华斯坦利公园附近的一处工地边,突然看到脚底下一条 条亮亮的东西。原来,这儿的工人将护栏的支脚都涂上了醒目的荧光漆,用来提醒夜间的行 人。 在温哥华,红绿灯是醒目的黄色底座,而不像国内的是黑色,事实证明,“黄色是事故率 最低的颜色”;人行道的路牌悬挂在路中间,而不是路旁,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很醒目;公厕 指示牌上,都注明了“距离多少街区、多少米”。 温哥华几乎看不到“牛皮癣”般的小广告,他们把电线杆的下面局部加粗,专门用来粘 贴小广告。这比国内“乱贴广告,罚款 5 万!”的硬招儿有效多了。 王力发现,在温哥华,哪怕一个人的工地,也有临时的流动厕所,而且再简陋的厕所也 会装上纸。 有一次,他们站在一栋普通的红砖高楼前琢磨了好久,发现面对街道的所有窗帘都是白 色的,终于忍不住进去问公寓的管理员,管理员一脸愕然地拿出一份足有一本书那么厚的售 楼合同。在合同里,光是“窗帘怎么挂”,就写了近一页纸。合同还规定,“每户人家能养几 只狗、几只猫,狗的身高不能超过多少”、“一栋楼有多少个名额可以出租房屋”。 出了门。爷俩感慨:原来“裤衩晾外头,会招警察的”!“温哥华人真事儿!事儿得厉害!” 真是无声胜有声 第一次在温哥华坐公交车,给王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天下着小雨,10 多个人排着队。 其中有一个坐着轮椅的残疾人。车慢慢驶来,停稳,车门打开,自动翻出一个踏板,正好对 接高出的地面,司机下来连残疾人带车推上去,然后把车固定在专门的位置上,最后大家再 上车。王力一看表,三四分钟都过去了。所有人都在雨里默默地等,没人说话,那场面,真 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过了两站。一个妈妈推着婴儿车上来了,又花了好几分钟,车内没有一个人显得不耐烦, 相反,车里人都会对孩子笑笑,摸摸她的小绒帽。王力不禁感慨:“在人人都微笑的环境里长 大的孩子,跟人人显得急躁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能一样吗?” 在温哥华的公寓里,会在地下室里设上一间二三十平方米的小作坊,叫“情趣室”,不仅 钳子、锤子等常用工具应有尽有,同时钉子、板子等建材也一应俱全。谁家里用不完的材料 也都放进来。有的人会买桶油漆,放把旧椅子,留张纸条:本人不会油漆,谁能帮忙?几天 后就会无声无息地出现一把漆好的新椅子。 王力说,他觉得自己一家移民移对了。 将“温哥华的细节”移植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