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复习—论述类阅读(学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十大常设误区及解题技巧 就题型而言,为三道选择题。其文本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 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涉及学科门类齐全,包括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 语言学、哲学等,可谓包罗万象;它与时代紧密相连,往往反映某一社会领域的 最新指向,有时甚至是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可谓与时俱进。尽管论述类文本在某 些术语和专业知识的阅读理解上会有些障碍,但高考对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侧重 于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让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捕捉语言信息,主动 获取知识,考査的是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的能力,而不会从专业知识理解 的角度来设置难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对考生来说,重要的信息就是指题目选项中涉及到 的。命题者在拟题时往往不是直接采用原文的语言,而是改头换面,有所转换, 考生如果能熟悉命题者在命题时常会有意设置的误区,解题时就会得心应手,获 得高分。 设题误区一:范围不清。主要指空间错位,即以部分代替整体,以局部代替全局; 或者以全局代替局部,以一般代替个别,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高考例题]原文: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其实质就是要求 广大受教育者以伦理道德理念去自觉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和不再生资源的可 持续利用。(2010年天津卷) 选项:生态道德教育是用人类特有的道德自觉精神,教育人们认识和领悟人类道 德伦理观念的天然合理性,从而成为具有更髙人类品性的新人。(试题第5题C 解析:选项将“生态道德”范畴扩大为“道德” 解题技巧提示:阅读文章时,要特别注意关键名词、动词前边的修饰限制词,例 如“一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全都”等, 见到这些词,就用横线画出来或者做特殊标志。 设题误区二:混淆时间。就是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 说成既成事实。 [高考例题]原文: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学者 从自己的学科出发,对此现象纷纷做出各自的解释,但是始终未获解决。(2010 年全国I卷 选项:与其他领域学者的研究不同,现在生物学家们另辟途径,从生物学的角度 来研究,从而解决了情绪异常的防治问题。(试题第5题C项) 解析:“了”字未然当已然理解。 解题技巧提示:在阅读原文时,考生应把“可能”“大概”“也许”“将 来 定会”等这些修饰限制词语作为关注点,否则就会造成时间上的混淆。 设题误区三:张冠李戴。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 象,误导考生。 [高考例题]原文: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 来源是从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 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2010年新课标地区卷) 选项: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 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试题第2题A项)
第二轮复习---论述类阅读 (学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十大常设误区及解题技巧 就题型而言,为三道选择题。其文本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 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涉及学科门类齐全,包括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 语言学、哲学等,可谓包罗万象;它与时代紧密相连,往往反映某一社会领域的 最新指向,有时甚至是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可谓与时俱进。尽管论述类文本在某 些术语和专业知识的阅读理解上会有些障碍,但高考对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侧重 于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让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捕捉语言信息,主动 获取知识,考查的是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的能力,而不会从专业知识理解 的角度来设置难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对考生来说,重要的信息就是指题目选项中涉及到 的。命题者在拟题时往往不是直接采用原文的语言,而是改头换面,有所转换, 考生如果能熟悉命题者在命题时常会有意设置的误区,解题时就会得心应手,获 得高分。 设题误区一:范围不清。主要指空间错位,即以部分代替整体,以局部代替全局; 或者以全局代替局部,以一般代替个别,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高考例题]原文: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其实质就是要求 广大受教育者以伦理道德理念去自觉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和不再生资源的可 持续利用。(2010 年天津卷) 选项:生态道德教育是用人类特有的道德自觉精神,教育人们认识和领悟人类道 德伦理观念的天然合理性,从而成为具有更高人类品性的新人。(试题第 5 题 C 项) 解析:选项将“生态道德”范畴扩大为“道德”。 解题技巧提示:阅读文章时,要特别注意关键名词、动词前边的修饰限制词,例 如“一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全都”等, 见到这些词,就用横线画出来或者做特殊标志。 设题误区二:混淆时间。就是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 说成既成事实。 [高考例题]原文: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学者 从自己的学科出发,对此现象纷纷做出各自的解释,但是始终未获解决。(2010 年全国 I 卷) 选项:与其他领域学者的研究不同,现在生物学家们另辟途径,从生物学的角度 来研究,从而解决了情绪异常的防治问题。(试题第 5 题 C 项) 解析:“了”字未然当已然理解。 解题技巧提示:在阅读原文时,考生应把“可能”“大概”“也许” “将 来”“一定会”等这些修饰限制词语作为关注点,否则就会造成时间上的混淆。 设题误区三:张冠李戴。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 象,误导考生。 [高考例题]原文: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 来源是从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 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2010 年新课标地区卷) 选项: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 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试题第 2 题 A 项)
解析:提取原文主干,可以发现“再快一点就是草书”的是“真书”而不是“行 书”;草书的来源是章草,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而不是“用汉隶笔法写 章草而形成的”。 解题技巧提示:阅读原文时,要关注事物的对象,并用圈、点、画、批的方法标 出。做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选项的主语 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设题误区四:条件错误。设题方式有两种,或是条件不充分,或是将必要条件当 成充分条件 [高考例题]原文:生物多样性与其物理环境相结合而共同构成的人类赖以生存和 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美化和稳定生活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07年全国Ⅱ卷) 选项:只有利用生物遗传变异特点,改造生物基因,才能为人类创造出适宜的生 存环境(试题第7题A项) 解析:选项错误地把“利用生物遗传变异特点,改造生物基因”理解成“为人类 创造出适宜生存环境”的必要前提条件。 解题技巧提示:在选项中见到诸如“只要……就……”“只有……才……”等条 件性关联词语的时候,要仔细辨析。 设题误区五: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 “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 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 [高考例题]原文:在现代化进程加速的时候,社会运行节奏加快,社会竞争状 态加剧,社会流动范围扩大,个体价值取向增强等,使得社会成员对于高情感的 向往和对于集体生活的需求表现得日益突出。(2010年湖南卷) 选项:社会成员在当前特定社会背景下对强竞争和高情感将更为向往。(试题第 14题D项) 解析:原文中“强竞争”是原因,“对高情感的向往”是结果,但是在选项中, “强竞争”和“对高情感的向往”都成了结果。 解题技巧提示:在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是否因果倒置。 设题误区六:遗漏信息。在保留原文基本内容的前提下,看似不经意地漏掉原文 中的 某个词语,实际上是“暗藏杀机” [高考例题]原文:艺术活动,不管是创造也好,欣赏也好,总离不开一个 “我”……当然,离不开“我”,并不是只有“我”。(2010年广东卷) 选项:艺术活动中决不可无“我”,所以艺术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试题第 12题A项) 解析:“艺术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错,遗漏了原文中“并不是只有‘我’”这 信息。 解题技巧提示:遗漏信息是最常见的错项设计方式,认真阅读,把握准确信息是 解题的关键所在 设题误区七:无中生有。在拼凑原文某些词语时,命题者常常有意加入自己的“私 货”,从而造成干扰
解析:提取原文主干,可以发现“再快一点就是草书”的是“真书”而不是“行 书”;草书的来源是章草,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而不是“用汉隶笔法写 章草而形成的”。 解题技巧提示:阅读原文时,要关注事物的对象,并用圈、点、画、批的方法标 出。做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选项的主语、 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设题误区四:条件错误。设题方式有两种,或是条件不充分,或是将必要条件当 成充分条件。 [高考例题]原文:生物多样性与其物理环境相结合而共同构成的人类赖以生存和 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美化和稳定生活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07 年全国Ⅱ卷) 选项:只有利用生物遗传变异特点,改造生物基因,才能为人类创造出适宜的生 存环境(试题第 7 题 A 项) 解析:选项错误地把“利用生物遗传变异特点,改造生物基因”理解成“为人类 创造出适宜生存环境”的必要前提条件。 解题技巧提示:在选项中见到诸如“只要……就……”“只有……才……”等条 件性关联词语的时候,要仔细辨析。 设题误区五: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 “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 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 [高考例题] 原文:在现代化进程加速的时候,社会运行节奏加快,社会竞争状 态加剧,社会流动范围扩大,个体价值取向增强等,使得社会成员对于高情感的 向往和对于集体生活的需求表现得日益突出。(2010 年湖南卷) 选项:社会成员在当前特定社会背景下对强竞争和高情感将更为向往。(试题第 14 题 D 项) 解析:原文中“强竞争”是原因,“对高情感的向往”是结果,但是在选项中, “强竞争”和“对高情感的向往”都成了结果。 解题技巧提示:在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是否因果倒置。 设题误区六:遗漏信息。在保留原文基本内容的前提下,看似不经意地漏掉原文 中的 某个词语,实际上是“暗藏杀机”。 [高考例题]原文:艺术活动,不管是创造也好,欣赏也好,总离不开一个 “我”…… 当然,离不开“我”,并不是只有“我”。(2010 年广东卷) 选项:艺术活动中决不可无“我”,所以艺术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试题第 12 题 A 项) 解析:“艺术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错,遗漏了原文中“并不是只有‘我’”这 一信息。 解题技巧提示:遗漏信息是最常见的错项设计方式,认真阅读,把握准确信息是 解题的关键所在。 设题误区七:无中生有。在拼凑原文某些词语时,命题者常常有意加入自己的“私 货”,从而造成干扰
[高考例题]原文:生态伦理思想要求“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背后的 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促进人、社 会、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2010年天津卷) 选项:生态伦理思想要求人们在处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时,回归 自然,不搞繁琐而无必要的礼节。(试题第6题B项) 解析:“不搞繁琐而无必要的礼节”属于无中生有 解题技巧提示: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 出来,则是凭空臆造的,属于无中生有。 设题误区八:指代不明。就是指代词的指代内容模糊、不明确,甚至是指代错误。 [髙考例题]这样不仅能够随时了解战略的实际进程,也能够不断纠正战略实施 过程中所出现的偏差。(2009年天津卷) 选项:研究居民健康状况,能够随时了解“健康国家”发展战略的实际进程,不 断纠正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试题第6题B项) 解析:“这样”指代的是“它不仅建立了具体而明确的指标体系,而且具有比较 准确可信的实证数据支持,并有与之配套的完整的评价与监督指标体系”,用 “研究居民健康状况”解释“这样”不合文意 解题指导:解答此类试题,要留心文中的“这些”“那些”“这个”“那 个”“其”等词语,必须联系上下文,弄清指代性词语所指代的具体内容,再进 行判断。 设题误区九:逻辑错误。指命题者在设置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题 的选项时,从逻辑推理角度设置陷阱。 [高考例题]原文:上至皇帝、元老院议员,下至身无分文的城市贫民,都热衷于 观看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等节目。(2010年江西卷) 选项:竞技庆典由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三项血腥表演构成。(试题 第6题C项) 解析:推断不合逻辑 解题技巧提示:进行推断应该根据原文而又不拘限于原文,应以原文提供的信息 为基础进行合理的引申或推断,根据各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先回到原文中找到相 关信息,然后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看能否得到选项中的某个结论。 设题误区十:曲解原意。指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 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 [高考例题]原文:一个人若是缺少文化修养,言辞拙朴,不讲礼仪,便如同‘草 野之人’;相反,若是过分地文饰言辞,讲究繁文缛礼,就如同那些掌管文辞礼 仪的史官了。这里不存在本末内外的关系。(2009年江西卷) 选项:“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这里“文”和“质”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 养等而言的,“野”和“史”也没有本末内外的关系。(试题第2题A项) 解析:从原文可以看出,“文”是重在文化修养,而“质”是人内在的道德品质, 所以选项说“这里‘文’和‘质’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等而言的”,明显曲解 了原意 解题技巧提示:阅读中我们要从整体上感知,准确寻找出原文中与选项对应的语 句,找出语句含有的意义,提取与答案相关的信息 、限时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盛唐之音
[高考例题]原文:生态伦理思想要求“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背后的 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促进人、社 会、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2010 年天津卷) 选项:生态伦理思想要求人们在处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时,回归 自然,不搞繁琐而无必要的礼节。(试题第 6 题 B 项) 解析:“不搞繁琐而无必要的礼节”属于无中生有。 解题技巧提示: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 出来,则是凭空臆造的,属于无中生有。 设题误区八:指代不明。就是指代词的指代内容模糊、不明确,甚至是指代错误。 [高考例题] 这样不仅能够随时了解战略的实际进程,也能够不断纠正战略实施 过程中所出现的偏差。(2009 年天津卷) 选项:研究居民健康状况,能够随时了解“健康国家”发展战略的实际进程,不 断纠正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试题第 6 题 B 项) 解析:“这样”指代的是“它不仅建立了具体而明确的指标体系,而且具有比较 准确可信的实证数据支持,并有与之配套的完整的评价与监督指标体系”,用 “研究居民健康状况”解释“这样”不合文意。 解题指导:解答此类试题,要留心文中的“这些”“那些”“这个”“那 个”“其”等词语,必须联系上下文,弄清指代性词语所指代的具体内容,再进 行判断。 设题误区九:逻辑错误。指命题者在设置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题 的选项时,从逻辑推理角度设置陷阱。 [高考例题]原文:上至皇帝、元老院议员,下至身无分文的城市贫民,都热衷于 观看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等节目。(2010 年江西卷) 选项:竞技庆典由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三项血腥表演构成。(试题 第 6 题 C 项) 解析:推断不合逻辑。 解题技巧提示:进行推断应该根据原文而又不拘限于原文,应以原文提供的信息 为基础进行合理的引申或推断,根据各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先回到原文中找到相 关信息,然后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看能否得到选项中的某个结论。 设题误区十:曲解原意。指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 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 [高考例题]原文:一个人若是缺少文化修养,言辞拙朴,不讲礼仪,便如同‘草 野之人’;相反,若是过分地文饰言辞,讲究繁文缛礼,就如同那些掌管文辞礼 仪的史官了。这里不存在本末内外的关系。(2009 年江西卷) 选项:“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这里“文”和“质”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 养等而言的,“野”和“史”也没有本末内外的关系。(试题第 2 题 A 项) 解析:从原文可以看出,“文”是重在文化修养,而“质”是人内在的道德品质, 所以选项说“这里‘文’和‘质’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等而言的”,明显曲解 了原意。 解题技巧提示:阅读中我们要从整体上感知,准确寻找出原文中与选项对应的语 句,找出语句含有的意义,提取与答案相关的信息。 二、限时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盛唐之音
在中国所有的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并且同在唐代达到了无可 再现的高峰,它们既是这个时期最普及的艺术,又是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术。唐 代书法与诗歌相辅而行,具有同一审美气质。其中与盛唐之音若合符契、体现出 盛唐时代风貌的是草书,特别是狂草。 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初唐的书法就极漂亮。由于皇 室宫廷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从齐梁宫体诗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一种 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唐太宗酷爱王羲之,乃至将“兰亭”带入墓穴。王 羲之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兰亭”真伪应是怎样,仍然可以做进一步的探索研 究。但“兰亭”在初唐如此名高和风行,似有更多理由把传世“兰亭”即“兰 亭”摹本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正如把刘希夷、张若虚作为初唐诗的代 表一样,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和多种“兰亭”墓本,的确是这一时期书法美 的典型。那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风流敏丽,与刘、张的诗歌气质风神恰好 致,鲜明地具有那个时代的审美理想、趣味标准和艺术要求。 走向盛唐就不同了。孙过庭《书谱》中虽仍遵初唐传统,但他提出书法要“达其 情性,行其哀乐”,明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意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作为表 情艺术的特征,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就像陈子 昂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诗歌的到来一样,孙过庭这一抒情理论的提 出,也预示着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 草,如同李白诗的无所拘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 动,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不只是狂草,这也是当时这个 书法的时代风貌。一切都是浪漫的,创造的,天才的,一切再现都化为表现 切模拟都变为抒情,一切自然、世事的物质存在都变为动荡情感的发展行程 然而,这不正是音乐吗?是的,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种音 乐性的美。 盛唐本来就是一个音乐高潮期。当时传入的异国音乐,如龟兹乐、天竺乐等,与 传统的“雅乐”“古乐”融合,出现了许多新创造。或武或文,或豪壮或优雅, 这些音乐歌舞都不再是礼仪性的典重主调,而是世俗性的欢快心声。正是这种音 乐性的表现力量渗透了盛唐各艺术部类,成为它们的美的魂灵,所以统称为盛唐 之音。 盛唐之音的主要文学形式是绝句和七古乐府,因为它们能入乐,为大家所传唱。 如同音乐与诗的关系,舞蹈之于书法亦然。盛唐草书那如走龙蛇、刚圆遒劲的笔 墨线条,那奇险万状、连绵不断的结体布局,那变化无常、不可遏制的情态气势, 不正是这纸上的舞蹈吗?绝句、草书、音乐、舞蹈,这些表现艺术合为一体,构 成当时诗书王国的美的冠冕,也把中国书法推上了一个崭新的阶 段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4.下列对文中“盛唐之音”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盛唐时传入我国的异国音乐与传统的音乐相结合而产生的新的音乐歌舞。 B.成为盛唐艺术美的灵魂的、渗透在各艺术部类中的具有鲜明音乐性的表现力 量 C.集中体现盛唐精神的、以绝句为代表的诗歌和以草书为代表的书法等艺术形 式 D.盛唐时在各个领域所表现出的具有音乐性和浓郁浪漫主义色彩的时代风貌。 5.下列有关唐代书法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在中国所有的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并且同在唐代达到了无可 再现的高峰,它们既是这个时期最普及的艺术,又是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术。唐 代书法与诗歌相辅而行,具有同一审美气质。其中与盛唐之音若合符契、体现出 盛唐时代风貌的是草书,特别是狂草。 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初唐的书法就极漂亮。由于皇 室宫廷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从齐梁宫体诗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一种 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唐太宗酷爱王羲之,乃至将“兰亭”带入墓穴。王 羲之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兰亭”真伪应是怎样,仍然可以做进一步的探索研 究。但“兰亭”在初唐如此名高和风行,似有更多理由把传世“兰亭”即“兰 亭”摹本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正如把刘希夷、张若虚作为初唐诗的代 表一样,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和多种“兰亭”摹本,的确是这一时期书法美 的典型。那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风流敏丽,与刘、张的诗歌气质风神恰好一 致,鲜明地具有那个时代的审美理想、趣味标准和艺术要求。 走向盛唐就不同了。孙过庭《书谱》中虽仍遵初唐传统,但他提出书法要“达其 情性,行其哀乐”,明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意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作为表 情艺术的特征,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就像陈子 昂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诗歌的到来一样,孙过庭这一抒情理论的提 出,也预示着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 草,如同李白诗的无所拘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 动,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不只是狂草,这也是当时这个 书法的时代风貌。一切都是浪漫的,创造的,天才的,一切再现都化为表现,一 切模拟都变为抒情,一切自然、世事的物质存在都变为动荡情感的发展行程…… 然而,这不正是音乐吗?是的,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种音 乐性的美。 盛唐本来就是一个音乐高潮期。当时传入的异国音乐,如龟兹乐、天竺乐等,与 传统的“雅乐”“古乐”融合,出现了许多新创造。或武或文,或豪壮或优雅, 这些音乐歌舞都不再是礼仪性的典重主调,而是世俗性的欢快心声。正是这种音 乐性的表现力量渗透了盛唐各艺术部类,成为它们的美的魂灵,所以统称为盛唐 之音。 盛唐之音的主要文学形式是绝句和七古乐府,因为它们能入乐,为大家所传唱。 如同音乐与诗的关系,舞蹈之于书法亦然。盛唐草书那如走龙蛇、刚圆遒劲的笔 墨线条,那奇险万状、连绵不断的结体布局,那变化无常、不可遏制的情态气势, 不正是这纸上的舞蹈吗?绝句、草书、音乐、舞蹈,这些表现艺术合为一体,构 成当时诗书王国的美的冠冕,也把中国书法推上了一个崭新的阶 段。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4.下列对文中“盛唐之音”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盛唐时传入我国的异国音乐与传统的音乐相结合而产生的新的音乐歌舞。 B.成为盛唐艺术美的灵魂的、渗透在各艺术部类中的具有鲜明音乐性的表现力 量。 C.集中体现盛唐精神的、以绝句为代表的诗歌和以草书为代表的书法等艺术形 式。 D.盛唐时在各个领域所表现出的具有音乐性和浓郁浪漫主义色彩的时代风貌。 5.下列有关唐代书法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唐代书法与诗歌同为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术,同时也达到了历史的最髙峰, 它们具有同样的审美气质,共同体现出了这个时代的风貌。 B.由于皇室宫廷的大力提倡,比如唐太宗酷爱王羲之,初唐书法的风度体貌便 摆脱了齐梁等前朝的束缚,呈现出一种崭新的姿态 C.初唐书法的气质与当时的诗歌恰好一致,轻盈华美,婀娜多姿,到了盛唐 书法风貌便如同李白的诗,痛快淋漓,一派飞动。 D.盛唐草书达到了当时书法中浪漫主义的高峰,它的笔墨线条、结构布局和情 态气势正是盛唐舞蹈的精髓在纸上的形象表现 解析原文说“初唐的书法就极漂亮。由于皇室宫廷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 同从齐梁宫体诗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这 是以诗歌作比,并不是说书法也“摆脱了齐梁等前朝的束缚”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在初唐风行一时,深受人们喜爱,是这一时期 书法美的典型,也可以说它是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 B.孙过庭强调抒情达意是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性,并将之提到与诗歌并行、 与自然同美的高度,这一认识预示着盛唐书法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 C.盛唐诗歌和书法已经不再是对物质存在的客观“再现”“模拟”,而是更在 乎内心世界的主观“表现”“抒情”,乃至创造。 D.盛唐是一个艺术空前繁荣的时期,尤其是绝句、草书和音乐、舞蹈,都达到 了一个新的高度,合成了当时诗书王国的美的冠冕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人们说起登高,首先想到重阳,然而登高并非重阳节的专利。中国人自古崇尚登 髙望远,古诗词里流传下来千百代无数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这些诗句贯穿一年 四季的终始一一时而夏日炎炎,时而雨雪霏霏,时而春花灼灼,时而落木萧萧, 登高处,可以是自然的山川,也可以是人造的楼台。凡人视野有限,所以谁都想 看一看那楼外楼、山外山。唯一和今人的大概不同是,古人登高,不是为了观景, 也不是为了某个节日,当然更不是为了旅游,而是为了一展胸襟。所谓胸襟,就 是怀抱,就是远志,就是精神。通俗地说,就是理想。很可惜,这正是今人最缺 失的东西。 文人登高,如同好汉饮酒,喜欢自然是喜欢的,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借助这种方 式获得一种不可言传的类似于“天人合一”的抒发和共鸣,又称“一浇胸中块 垒”。由于每个人的身世不同,境遇不同,价值取向有异,哲学思想有别,每个 人在登高的时刻,所思所感也就不一样,或者说人各有志,所以即便大家同登 座山峰,写出来的诗句之意味也会相去千里 儒家的登高,是为接近心中至高无上的“仁”;道家的登高,是为寻求成仙得道 的“仙”;皇帝祭祀封禅,要登天下五岳。在古人心目中,高山是最与苍天相近 的地方。儒家对于君子人格的终极要求便是“高”和“远”。孔子曰:“巍巍乎 舜、禹之有天下也。”这说的是“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 是在说“远”。某种意义上,高是空间的概念,远是时间的概念,但这两种维度 又不是确指的,因为君子的“怀抱”无时无刻不在胸中运动变化,好比道家修炼 的内气,大象无形。钟子期听俞伯牙抚琴,他听得出伯牙的志趣,就说“巍巍乎 若泰山”,又说“洋洋乎若流水”。高山流水,其实分别是伯牙胸中逸气的不同 表现形式,凝止团聚,则冲霄而为山;顺势发散,则奔腾而为水。琴家没有这份 逸气,想弹奏好这支曲目,那是不可能的
A.唐代书法与诗歌同为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术,同时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它们具有同样的审美气质,共同体现出了这个时代的风貌。 B.由于皇室宫廷的大力提倡,比如唐太宗酷爱王羲之,初唐书法的风度体貌便 摆脱了齐梁等前朝的束缚,呈现出一种崭新的姿态。 C.初唐书法的气质与当时的诗歌恰好一致,轻盈华美,婀娜多姿,到了盛唐, 书法风貌便如同李白的诗,痛快淋漓,一派飞动。 D.盛唐草书达到了当时书法中浪漫主义的高峰,它的笔墨线条、结构布局和情 态气势正是盛唐舞蹈的精髓在纸上的形象表现。 解析 原文说“初唐的书法就极漂亮。由于皇室宫廷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 同从齐梁宫体诗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这 是以诗歌作比,并不是说书法也“摆脱了齐梁等前朝的束缚”。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在初唐风行一时,深受人们喜爱,是这一时期 书法美的典型,也可以说它是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 B.孙过庭强调抒情达意是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性,并将之提到与诗歌并行、 与自然同美的高度,这一认识预示着盛唐书法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 C.盛唐诗歌和书法已经不再是对物质存在的客观“再现”“模拟”,而是更在 乎内心世界的主观“表现”“抒情”,乃至创造。 D.盛唐是一个艺术空前繁荣的时期,尤其是绝句、草书和音乐、舞蹈,都达到 了一个新的高度,合成了当时诗书王国的美的冠冕。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人们说起登高,首先想到重阳,然而登高并非重阳节的专利。中国人自古崇尚登 高望远,古诗词里流传下来千百代无数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这些诗句贯穿一年 四季的终始——时而夏日炎炎,时而雨雪霏霏,时而春花灼灼,时而落木萧萧。 登高处,可以是自然的山川,也可以是人造的楼台。凡人视野有限,所以谁都想 看一看那楼外楼、山外山。唯一和今人的大概不同是,古人登高,不是为了观景, 也不是为了某个节日,当然更不是为了旅游,而是为了一展胸襟。所谓胸襟,就 是怀抱,就是远志,就是精神。通俗地说,就是理想。很可惜,这正是今人最缺 失的东西。 文人登高,如同好汉饮酒,喜欢自然是喜欢的,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借助这种方 式获得一种不可言传的类似于“天人合一”的抒发和共鸣,又称“一浇胸中块 垒”。由于每个人的身世不同,境遇不同,价值取向有异,哲学思想有别,每个 人在登高的时刻,所思所感也就不一样,或者说人各有志,所以即便大家同登一 座山峰,写出来的诗句之意味也会相去千里。 儒家的登高,是为接近心中至高无上的“仁”;道家的登高,是为寻求成仙得道 的“仙”;皇帝祭祀封禅,要登天下五岳。在古人心目中,高山是最与苍天相近 的地方。儒家对于君子人格的终极要求便是“高”和“远”。孔子曰:“巍巍乎! 舜、禹之有天下也。”这说的是“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 是在说“远”。某种意义上,高是空间的概念,远是时间的概念,但这两种维度 又不是确指的,因为君子的“怀抱”无时无刻不在胸中运动变化,好比道家修炼 的内气,大象无形。钟子期听俞伯牙抚琴,他听得出伯牙的志趣,就说“巍巍乎 若泰山”,又说“洋洋乎若流水”。高山流水,其实分别是伯牙胸中逸气的不同 表现形式,凝止团聚,则冲霄而为山;顺势发散,则奔腾而为水。琴家没有这份 逸气,想弹奏好这支曲目,那是不可能的
《论语》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平。”所以胸怀儒家 治世救国理想的士人,每登临高处,便能自心底激发岀这份远志和胸襟。明末清 初之际的一代大儒顾炎武,在明亡后联合傅山、屈大均等爱国志士僻处山、陕之 间,以图恢复大业。顾炎武和他的同志们送别,相对把盏,就在青山之巅,远眺 大好河山,众人百感交集,泪眼潸然。有人开始借酒浇愁,有人开始埋头抚琴, 有人开始痛吟诗篇。顾炎武听罢,徐徐起身,振衣而立,与之相和:一雁孤飞日 关河万里秋。正是“关河万里秋”!力挽狂澜的志士纵然势单力薄,回天乏术, 但毕竟“德不孤”,毕竟有这些个战友在,相互砥砺,与子同仇。事虽未成,其 心其举已足垂青史,光照世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一这便是儒家入世之 “登髙”的价值所在,它像一面旗帜,奋扬于巍巍之山巅。(摘编自沐斋《登 高》) 4.下列关于“登高”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诗词里流传下千百代无数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这些诗句贯穿一年四季的 终始,说明了登高并非重阳节的专利 B.夏日炎炎,雨雪霏霏,春花灼灼,落木萧萧,这些都是古代文人流传下来的 诗句中描写登高时所见的不同的景色。 C.由于人的视野有限,谁都想看一看那楼外楼、山外山,所以古人的登高,也 是想看一看自然的山川,或人造的楼台。 D.文人登高,是想借助这种方式获得一种不可言传的类似于“天人合一”的抒 发和共鸣,如同好汉饮酒“一浇胸中块垒”一样,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诗人同登一座山峰,所写的诗句意味相差很大,是由于每个人在登高时所思 所感不同,而这又与个人的身世、境遇、价值取向等密切相关。 B.儒家的登高、道家的登高和皇帝祭祀封禅的登高,虽然目的不同,但有一点 是相同的,就是在他们心目中,高山是最与苍天相近的地方。 C.孔子所说的“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逝者如斯夫”这两句话,概括了 儒家对于君子人格的终极要求,前者指“高”,后者指“远” D.胸怀儒家治世救国理想的士人,每登临高处,其远志便能发自心底,这是因 为儒家提倡“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古人登高,不是为了观景或为了某个节日,而是为了一展胸襟,古代文人骚 客登临的诗句,自然就具有展示其胸襟,体现其怀抱的作用了。 B.钟子期用“巍巍乎若泰山”“洋洋乎若流水”来形容伯牙抚琴的声音,是听 出了伯牙的志趣,伯牙胸中的逸气是通过不同的琴声表现出来的 C.顾炎武联合爱国志士以图恢复大业,在和他的同志们告别时,相对把盏,在 青山之巅,远眺人好河山,不同的人以各自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怀。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儒家入世之“登高”价值所在,顾炎武和他的同 志其心其举与历代文人登高时一展胸襟所体现的价值是相同的。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 式冯友兰 人们开始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这些言论和文章都很简短,没 有联系。打开《论语》,你会看到每章只有寥寥数语,而且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 联系。打开《老子》,你会看到全书只约有五千字,不长于杂志上的一篇文章。 可是从中却能见到老子哲学的全体。习惯于精密推理和详细论证的学生,要了解
《论语》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平。”所以胸怀儒家 治世救国理想的士人,每登临高处,便能自心底激发出这份远志和胸襟。明末清 初之际的一代大儒顾炎武,在明亡后联合傅山、屈大均等爱国志士僻处山、陕之 间,以图恢复大业。顾炎武和他的同志们送别,相对把盏,就在青山之巅,远眺 大好河山,众人百感交集,泪眼潸然。有人开始借酒浇愁,有人开始埋头抚琴, 有人开始痛吟诗篇。顾炎武听罢,徐徐起身,振衣而立,与之相和:一雁孤飞日, 关河万里秋。正是“关河万里秋”!力挽狂澜的志士纵然势单力薄,回天乏术, 但毕竟“德不孤”,毕竟有这些个战友在,相互砥砺,与子同仇。事虽未成,其 心其举已足垂青史,光照世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便是儒家入世之 “登高”的价值所在,它像一面旗帜,奋扬于巍巍之山巅。 (摘编自沐斋《登 高》) 4.下列关于“登高”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诗词里流传下千百代无数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这些诗句贯穿一年四季的 终始,说明了登高并非重阳节的专利。 B.夏日炎炎,雨雪霏霏,春花灼灼,落木萧萧,这些都是古代文人流传下来的 诗句中描写登高时所见的不同的景色。 C.由于人的视野有限,谁都想看一看那楼外楼、山外山,所以古人的登高,也 是想看一看自然的山川,或人造的楼台。 D.文人登高,是想借助这种方式获得一种不可言传的类似于“天人合一”的抒 发和共鸣,如同好汉饮酒“一浇胸中块垒”一样。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诗人同登一座山峰,所写的诗句意味相差很大,是由于每个人在登高时所思 所感不同,而这又与个人的身世、境遇、价值取向等密切相关。 B.儒家的登高、道家的登高和皇帝祭祀封禅的登高,虽然目的不同,但有一点 是相同的,就是在他们心目中,高山是最与苍天相近的地方。 C.孔子所说的“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逝者如斯夫”这两句话,概括了 儒家对于君子人格的终极要求,前者指“高”,后者指“远”。 D.胸怀儒家治世救国理想的士人,每登临高处,其远志便能发自心底,这是因 为儒家提倡“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人登高,不是为了观景或为了某个节日,而是为了一展胸襟,古代文人骚 客登临的诗句,自然就具有展示其胸襟,体现其怀抱的作用了。 B.钟子期用“巍巍乎若泰山”“洋洋乎若流水”来形容伯牙抚琴的声音,是听 出了伯牙的志趣,伯牙胸中的逸气是通过不同的琴声表现出来的。 C.顾炎武联合爱国志士以图恢复大业,在和他的同志们告别时,相对把盏,在 青山之巅,远眺人好河山,不同的人以各自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怀。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儒家入世之“登高”价值所在,顾炎武和他的同 志其心其举与历代文人登高时一展胸襟所体现的价值是相同的。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 式 冯友兰 人们开始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这些言论和文章都很简短,没 有联系。打开《论语》,你会看到每章只有寥寥数语,而且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 联系。打开《老子》,你会看到全书只约有五千字,不长于杂志上的一篇文章。 可是从中却能见到老子哲学的全体。习惯于精密推理和详细论证的学生,要了解
这些中国哲学到底在说什么,简直感到茫然。他会倾向于认为,这些思想本身就 是没有内部联系吧。如果当真如此,那还有什么中国哲学。因为没有联系的思想 是不值得名为哲学的 可以这么说: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表面上的联系,是由于这些言论、文 章都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 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 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 职业的人。所以过去没有职业哲学家,非职业哲学家也就不必有正式的哲学著作 在中国,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 若想研究这些人的哲学,只有看他们的语录或写给学生、朋友的信。这些信写于 他一生的各个时期,语录也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它们不相联系,甚至互相矛盾, 这是可以预料的。 以上所说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联系,还不能解释它们为 什么简短。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还是有系统的推理和论证。但是 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它们还是不够明晰。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 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 都充满比喻例证。这是很明显的。但是,甚至在上面提到的孟子、荀子著作,与 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过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 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 因而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 到补偿。当然,明晰与暗示是不可得兼的。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 正如一种表达,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诗意。正因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不很 明晰,所以它们所暗示的几乎是无穷的 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 他无不如此。拿诗来说,诗人想要传达的往往不是诗中直接说了的,而是诗中没 有说的。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聪明的读者能读出诗的 言外之意,能读出书的“行间”之意。中国艺术这样的理想,也反映在中国哲学 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里。 中国艺术的理想,不是没有它的哲学背景的。《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得 意而忘言。”道家认为,道不可道,只可暗示。言透露道,是靠言的暗示,不是 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内涵。言一旦达到了目的,就该忘掉。诗的文字和音韵是如 此,画的线条和颜色也是如此。 《论语》《老子》中简短的言论,都不单纯是一些结论,而推出这些结论的前提 都给丢掉了。它们都是富于暗示的名言隽语。暗示才耐人寻味。你可以把你从《老 子》中发现的思想全部收集起来,写成一部新书。不管写得多么好,它也不过是 部新书。它可以与《老子》原书对照着读,也可以对人们理解原书大有帮助, 但是它永远不能取代原书。 1.下列关于原文前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每章只有寥寥数语,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因为他不只是一人 所记,所以彼此不相联系也是可以预料的。 B.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表达哲学思想也就不必非有正式的哲学著作,而是 可以散见于日常的交谈和书信之中。 C.西方哲学著作采用系统的推理和论证表达思想,而中国哲学家习惯于用名言 隽语,比喻例证表达思想,所以思想的表达不够明晰
这些中国哲学到底在说什么,简直感到茫然。他会倾向于认为,这些思想本身就 是没有内部联系吧。如果当真如此,那还有什么中国哲学。因为没有联系的思想 是不值得名为哲学的。 可以这么说: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表面上的联系,是由于这些言论、文 章都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 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 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 职业的人。所以过去没有职业哲学家,非职业哲学家也就不必有正式的哲学著作。 在中国,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 若想研究这些人的哲学,只有看他们的语录或写给学生、朋友的信。这些信写于 他一生的各个时期,语录也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它们不相联系,甚至互相矛盾, 这是可以预料的。 以上所说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联系,还不能解释它们为 什么简短。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还是有系统的推理和论证。但是 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它们还是不够明晰。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 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 都充满比喻例证。这是很明显的。但是,甚至在上面提到的孟子、荀子著作,与 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过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 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 因而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 到补偿。当然,明晰与暗示是不可得兼的。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 正如一种表达,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诗意。正因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不很 明晰,所以它们所暗示的几乎是无穷的。 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 他无不如此。拿诗来说,诗人想要传达的往往不是诗中直接说了的,而是诗中没 有说的。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聪明的读者能读出诗的 言外之意,能读出书的“行间”之意。中国艺术这样的理想,也反映在中国哲学 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里。 中国艺术的理想,不是没有它的哲学背景的。《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得 意而忘言。”道家认为,道不可道,只可暗示。言透露道,是靠言的暗示,不是 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内涵。言一旦达到了目的,就该忘掉。诗的文字和音韵是如 此,画的线条和颜色也是如此。 《论语》《老子》中简短的言论,都不单纯是一些结论,而推出这些结论的前提 都给丢掉了。它们都是富于暗示的名言隽语。暗示才耐人寻味。你可以把你从《老 子》中发现的思想全部收集起来,写成一部新书。不管写得多么好,它也不过是 一部新书。它可以与《老子》原书对照着读,也可以对人们理解原书大有帮助, 但是它永远不能取代原书。 1.下列关于原文前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每章只有寥寥数语,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因为他不只是一人 所记,所以彼此不相联系也是可以预料的。 B.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表达哲学思想也就不必非有正式的哲学著作,而是 可以散见于日常的交谈和书信之中。 C.西方哲学著作采用系统的推理和论证表达思想,而中国哲学家习惯于用名言 隽语,比喻例证表达思想,所以思想的表达不够明晰
D.《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这些比喻例证之间可以没有相互联系,不 像西方哲学著作中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意往往不直接表达,而是通过暗示让人领会。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 方式,比如名言隽语和比喻论证,正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方式。 B.明晰的表达固然值得肯定,但富于暗示的表达则更耐人寻味。中国哲学家的 言论、文章正因为语言简短,暗示极为丰富,读者才能读出更多的新意。 C.照中国的传统,好诗之所以“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因为聪明的读者能发掘出 诗的言外之意和书的行间之意。 D.中国艺术的思想,当然不是只为中国艺术所独有,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 的方式就体现了这种理想,《老子》堪称范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固然反映了中国艺术的理想,但从根本上说 还是由中国哲学自身的认知特点决定的 B.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体现了中国哲学对言意关系的独特认识,那 就是为语言难以直接、完全地呈现思想。 C.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决定了它所表达的思想是难以还原的,因为 读者所发现的思想包含他自己的体会 D.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强调暗示,体现出对语言作用的排斥,因为 思想无法靠语言的固定外延和内涵来表达。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说“俗”道“雅”谈文化 俗,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如说是一种文化养成或文化习惯。最初的“俗” 源于人的生存本能,体现出人对自然的生存选择与适应。当人的生存选择与适应 “习惯成自然”时,我们就有了“俗”。 “积习”而“成俗”,说明“俗”是特定时空中特定人群的“集体无意识”,是 无需言明的默契,也是无需理析的律令。随着人类社会组织日趋复杂且日趋精密, 乡民社会的默契需要规范并敞亮为“乡约”,于是“约定俗成”成为“俗”的自 觉构建。这种体现出乡民社会“民风世情”的俗,也往往成为“法”的适用基础 俗,在一定语境中其实是人们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也是人们维护社会秩序的准 绳。因此,“约定俗成”之“俗”往往又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无论是“积 习成俗”还是“约定俗成”,都说明“俗”是一定乡民社会的内在秉性和价值取 向 但是,“积习”也好,“约定”也好,“俗”的“群体性”呈现总有其“局限 性”。“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的是空间局限,“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说的是时间局限。适宜某一社会的“俗”,对其余乡民社会可能“不宜”;某 乡民社会彼时之“俗”,也可能在时过境迁后变得“不宜”… 我国是多民族一体化的文化大国,且地域广阔。因此,“和而不同”成为众多个 体保持个体特质又顾及和谐相处的“公约”。“公约”可为更大空域和更长时段 的“约定”,成为众多个体超越一己“俗”念、求取“公约”的共同理想。这个 共同理想”因超越局限性、特殊性之“俗”而被称为“雅” 雅”实际上有文化整合的意味,经过整合并得到提升的文化会得到“雅正”的 评价。“雅”不仅存在于“文化整合”之中,而且体现为整合后“文化范式”的 确立。即以“雅”为“正”。相形之下,雅、俗之间就有了高下之别、庄谐之别 乃至文野之别。“俗”的意涵也就渐生“陋意”,渐趋“庸境
D.《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这些比喻例证之间可以没有相互联系,不 像西方哲学著作中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诗意往往不直接表达,而是通过暗示让人领会。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 方式,比如名言隽语和比喻论证,正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方式。 B.明晰的表达固然值得肯定,但富于暗示的表达则更耐人寻味。中国哲学家的 言论、文章正因为语言简短,暗示极为丰富,读者才能读出更多的新意。 C.照中国的传统,好诗之所以“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因为聪明的读者能发掘出 诗的言外之意和书的行间之意。 D.中国艺术的思想,当然不是只为中国艺术所独有,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 的方式就体现了这种理想,《老子》堪称范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固然反映了中国艺术的理想,但从根本上说 还是由中国哲学自身的认知特点决定的。 B.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体现了中国哲学对言意关系的独特认识,那 就是为语言难以直接、完全地呈现思想。 C.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决定了它所表达的思想是难以还原的,因为 读者所发现的思想包含他自己的体会。 D.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强调暗示,体现出对语言作用的排斥,因为 思想无法靠语言的固定外延和内涵来表达。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说“俗”道“雅”谈文化 俗,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如说是一种文化养成或文化习惯。最初的“俗”, 源于人的生存本能,体现出人对自然的生存选择与适应。当人的生存选择与适应 “习惯成自然”时,我们就有了“俗”。 “积习”而“成俗”,说明“俗”是特定时空中特定人群的“集体无意识”,是 无需言明的默契,也是无需理析的律令。随着人类社会组织日趋复杂且日趋精密, 乡民社会的默契需要规范并敞亮为“乡约”,于是“约定俗成”成为“俗”的自 觉构建。这种体现出乡民社会“民风世情”的俗,也往往成为“法”的适用基础。 俗,在一定语境中其实是人们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也是人们维护社会秩序的准 绳。因此,“约定俗成”之“俗”往往又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无论是“积 习成俗”还是“约定俗成”,都说明“俗”是一定乡民社会的内在秉性和价值取 向。 但是,“积习”也好,“约定”也好,“俗”的“群体性”呈现总有其“局限 性”。“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的是空间局限,“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说的是时间局限。适宜某一社会的“俗”,对其余乡民社会可能“不宜”;某一 乡民社会彼时之“俗”,也可能在时过境迁后变得“不宜”…… 我国是多民族一体化的文化大国,且地域广阔。因此,“和而不同”成为众多个 体保持个体特质又顾及和谐相处的“公约”。“公约”可为更大空域和更长时段 的“约定”,成为众多个体超越一己“俗”念、求取“公约”的共同理想。这个 “共同理想”因超越局限性、特殊性之“俗”而被称为“雅”。 “雅”实际上有文化整合的意味,经过整合并得到提升的文化会得到“雅正”的 评价。“雅”不仅存在于“文化整合”之中,而且体现为整合后“文化范式”的 确立。即以“雅”为“正”。相形之下,雅、俗之间就有了高下之别、庄谐之别 乃至文野之别。“俗”的意涵也就渐生“陋意”,渐趋“庸境
讲究品位、追求境界的文化人,不一定自封“高雅”但大多自命“清高”,不 定都能“超凡脱俗”,但大多鄙夷“谄世媚俗”。拒绝媚俗可以是为着维护自己 的人格尊严,也可以是为着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也就是说,“俗”还是“雅 作为一种价值评判,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或文化习惯,它还是包括品位、境 界在内的文化人格。 所谓“文化”,意在“以文化人”,在于使人脱离蒙昧、超越本能、发展智慧、 趋赴道德。也就是说,“文”是构成而“化”是功能,相对于“化”之功能取向 而言,“文”之构成往往更具有稳定性。“风俗”作为“人文”的重要构成,需 要一定的坚守来维护稳定,也需要一定的迁变来谋求发展。“风俗”在需要稳定 时,是作为正面价值呈现的,背弃者被斥为“伤风败俗”;而“风俗”在需要发 展时,是作为负面价值披露的,变革者被誉为“移风易俗”。 文化的“以文化人”,主导倾向是“化人以雅”,是使人的品貌、趣味、格调 境界都渐至“文雅”起来。在这里,“雅”成了“文”的内涵,“文”成了“雅” 的表征。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文化人格的追求并不都言行如一、表里如一、 始终如一。既然人们鄙夷“谄世媚俗”,藐视“跟风从俗”,就不排斥有人以“文 雅”来装装门面,垫垫柱基。因此,我们在远离低俗、拒绝庸俗、摒弃媚俗之时, 更要养文心、修文德、循雅道、育雅趣,通过文化自觉陶塑文化人格并提升文化 境界! 4.下列关于“俗”和“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人类社会初期,“俗”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生存选择和适应,是特定人群中 产生的一种不成文的、无需言明的默契 B.在人类社会组织日益复杂和精密后,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和维护社会秩序准 绳的“俗”往往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 C.“雅”是一种“公约”,这种“公约”的特点是众多个体保持个体特质又顾 及和谐相处,是一种更大空域和更长时段的“约定”。 D.“雅”是一种价值评判,讲究品位、追求境界的文化人拒绝媚俗是为了维护 自己的人格尊严或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 5.对于“俗”和“雅”的关系,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 A.“俗”是一种文化养成或文化习惯,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雅”是社 会群体的共同理想,故不具有道德层面的约束功能 B.“雅”“俗”之间有高下之别、庄谐之别乃至文野之别。“俗”的意涵具有 陋意,是庸俗的;“雅”则是高尚的、脱俗的。 C.“俗”是小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和遵守的无需言明的约定。“雅”则是面向 更大的社会层面,对诸多的“俗”进行共性整合,进而形成的书面约定。 D.“俗”具有群体性,但这种群体性又有时间或空间上的局限性;“雅”则是 为了让更多的群体“和而不同”,是对“俗”的局限性的超越,具有更广泛的适 用性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积习”可成俗,“约定”也可成俗,但是“俗”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 全方位适用的,地域不同、时间不同而“俗”不同。 B.“雅”是文化整合的结果,也是文化提升的产物。“雅”与“俗”是相对的 追求“雅”就是要逐渐消除“俗”的影响乃至消除“俗”的存在, C.“风俗”是人文的重要构成,但它直接受人的好恶的制约。人们认可它时, 它便作为正面价值呈现;人们厌恶它时,它便被作为负面价值披露
讲究品位、追求境界的文化人,不一定自封“高雅”但大多自命“清高”,不一 定都能“超凡脱俗”,但大多鄙夷“谄世媚俗”。拒绝媚俗可以是为着维护自己 的人格尊严,也可以是为着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也就是说,“俗”还是“雅” 作为一种价值评判,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或文化习惯,它还是包括品位、境 界在内的文化人格。 所谓“文化”,意在“以文化人”,在于使人脱离蒙昧、超越本能、发展智慧、 趋赴道德。也就是说,“文”是构成而“化”是功能,相对于“化”之功能取向 而言,“文”之构成往往更具有稳定性。“风俗”作为“人文”的重要构成,需 要一定的坚守来维护稳定,也需要一定的迁变来谋求发展。“风俗”在需要稳定 时,是作为正面价值呈现的,背弃者被斥为“伤风败俗”;而“风俗”在需要发 展时,是作为负面价值披露的,变革者被誉为“移风易俗”。 文化的“以文化人”,主导倾向是“化人以雅”,是使人的品貌、趣味、格调、 境界都渐至“文雅”起来。在这里,“雅”成了“文”的内涵,“文”成了“雅” 的表征。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文化人格的追求并不都言行如一、表里如一、 始终如一。既然人们鄙夷“谄世媚俗”,藐视“跟风从俗”,就不排斥有人以“文 雅”来装装门面,垫垫柱基。因此,我们在远离低俗、拒绝庸俗、摒弃媚俗之时, 更要养文心、修文德、循雅道、育雅趣,通过文化自觉陶塑文化人格并提升文化 境界! 4.下列关于“俗”和“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人类社会初期,“俗”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生存选择和适应,是特定人群中 产生的一种不成文的、无需言明的默契。 B.在人类社会组织日益复杂和精密后,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和维护社会秩序准 绳的“俗”往往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 C.“雅”是一种“公约”,这种“公约”的特点是众多个体保持个体特质又顾 及和谐相处,是一种更大空域和更长时段的“约定”。 D.“雅”是一种价值评判,讲究品位、追求境界的文化人拒绝媚俗是为了维护 自己的人格尊严或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 5.对于“俗”和“雅”的关系,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俗”是一种文化养成或文化习惯,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雅”是社 会群体的共同理想,故不具有道德层面的约束功能。 B.“雅”“俗”之间有高下之别、庄谐之别乃至文野之别。“俗”的意涵具有 陋意,是庸俗的;“雅”则是高尚的、脱俗的。 C.“俗”是小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和遵守的无需言明的约定。“雅”则是面向 更大的社会层面,对诸多的“俗”进行共性整合,进而形成的书面约定。 D.“俗”具有群体性,但这种群体性又有时间或空间上的局限性;“雅”则是 为了让更多的群体“和而不同”,是对“俗”的局限性的超越,具有更广泛的适 用性。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积习”可成俗,“约定”也可成俗,但是“俗”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 全方位适用的,地域不同、时间不同而“俗”不同。 B.“雅”是文化整合的结果,也是文化提升的产物。“雅”与“俗”是相对的, 追求“雅”就是要逐渐消除“俗”的影响乃至消除“俗”的存在。 C.“风俗”是人文的重要构成,但它直接受人的好恶的制约。人们认可它时, 它便作为正面价值呈现;人们厌恶它时,它便被作为负面价值披露
D.“文化”就是“以文化人”,“化人以雅”使人脱“俗”。因此,我们应该 自觉远离和拒绝俗文化,培育雅趣,提升自己的文化境界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有一个核心价值系统,这就是修身、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指实现理想的人格和完美的道德境界,其目的是治国、平天下,内容包 括人性论、修养论、境界论一整套修身之道。人性论奠定修身的理论基础。人性 问题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内容丰富的问题,历代思想家通过对人性论的阐发,来 说明能否通过修养而达到理想的精神境界,从而为修身奠定理论基础。讲人性是 为了讲修养,人性论主要解决人为什么要修身的问题;而修养论则说明怎样修身, 是讲修身的方法和途径问题。境界论展现了修身的理想追求。境界论是关于追求 人生理想精神境界的理论,它以人性论为基础,以修养论为途径,最终目标是实 现理想的道德境界。当一个人的修身达到理想的精神境界时,就会保持内心的淡 泊与宁静,不会在物欲之海中随波逐流,对身外之物,则“来也不御,去也不追, 乘夫天理,各安其性”,在得失之间顺其自然。当一个人修身到挣脱物欲的束缚, 达到不为物累的境界,也就练就了做人的真功夫,无论做什么,都能与做人统 起来,做官讲官德,做生意讲商德,做学问讲文德。中国古代政治思想非常注重 修身之道,认为树立并保持一个人的形象是立身处世的基本功 治国,是指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以义利统一作为治国的伦理准则,以任人唯贤 作为治国的关键环节,以民本文化作为治国的核心内容。物质利益是社会生活的 基础,也是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与坏,关系治国遵循什么样的 伦理准则问题。义利统一思想作为确立道义与利益关系的原则,引导人们在物质 利益面前以道义为重,使治国有一个可以遵循的伦理准则。中国古代政治思想还 很注重官吏的素质,强调对官吏的选拔、任用和处罚应遵循一定的准则,从而形 成吏治之道。在用人之道上,主张任贤选能,认为让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是治国 的关键环节。中国古代政治思想讲治国有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以民为本,形成了 内容丰富的民本文化。民本文化主张国以民为本,以安民为务,治国应爱民、重 民、宽民、足民、富民,通过对民的治理,实现社会稳定,从而达到长治久安。 平天下,是修身、治国的最终理想目标,这个理想目标就是实现世界大同。中国 古代政治思想所讲的“天下”,意在普天之下,也就是古代意义上的“全世界”。 梁启超讲“中国则于修身齐家治国之外,又以平天下为一大问题……而其理想固 以全世界为鹄也”。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所讲“平天下”的含义有三个层面:第 是指天下公平。《礼记·礼运》中论述“天下为公”,黄宗羲谈到“天下之大公 王夫之也论述“天下之公”,都是指天下公平。第二是指天下均平。《礼记·乐 记》中阐发“平均天下”,朱熹认为“平天下,谓均平也”,赵南星谈到“齐治 均平”,都是指天下均平。第三是指天下和平。《礼记·乐记》讲“天下皆宁”, 荀子主张“一天下”,丘浚讲“天下享和平之治”,都是指天下和平。中国古代 政治思想论平天下,就是追求天下公平、天下均平、天下和平,实现世界大同的 理想目标。 深入探索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核心价值,弘扬其积极因素,清理其消极因素, 实现其创新性发展,对于今天加强官德修养、发展社会民生、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乃至世界和平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修身”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于修身有三种不同的看法,即人性论、修身论、境界论,境界论以实现理 想的道德境界为目标,更高远
D.“文化”就是“以文化人”,“化人以雅”使人脱“俗”。因此,我们应该 自觉远离和拒绝俗文化,培育雅趣,提升自己的文化境界。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有一个核心价值系统,这就是修身、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指实现理想的人格和完美的道德境界,其目的是治国、平天下,内容包 括人性论、修养论、境界论一整套修身之道。人性论奠定修身的理论基础。人性 问题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内容丰富的问题,历代思想家通过对人性论的阐发,来 说明能否通过修养而达到理想的精神境界,从而为修身奠定理论基础。讲人性是 为了讲修养,人性论主要解决人为什么要修身的问题;而修养论则说明怎样修身, 是讲修身的方法和途径问题。境界论展现了修身的理想追求。境界论是关于追求 人生理想精神境界的理论,它以人性论为基础,以修养论为途径,最终目标是实 现理想的道德境界。当一个人的修身达到理想的精神境界时,就会保持内心的淡 泊与宁静,不会在物欲之海中随波逐流,对身外之物,则“来也不御,去也不追, 乘夫天理,各安其性”,在得失之间顺其自然。当一个人修身到挣脱物欲的束缚, 达到不为物累的境界,也就练就了做人的真功夫,无论做什么,都能与做人统一 起来,做官讲官德,做生意讲商德,做学问讲文德。中国古代政治思想非常注重 修身之道,认为树立并保持一个人的形象是立身处世的基本功。 治国,是指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以义利统一作为治国的伦理准则,以任人唯贤 作为治国的关键环节,以民本文化作为治国的核心内容。物质利益是社会生活的 基础,也是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与坏,关系治国遵循什么样的 伦理准则问题。义利统一思想作为确立道义与利益关系的原则,引导人们在物质 利益面前以道义为重,使治国有一个可以遵循的伦理准则。中国古代政治思想还 很注重官吏的素质,强调对官吏的选拔、任用和处罚应遵循一定的准则,从而形 成吏治之道。在用人之道上,主张任贤选能,认为让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是治国 的关键环节。中国古代政治思想讲治国有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以民为本,形成了 内容丰富的民本文化。民本文化主张国以民为本,以安民为务,治国应爱民、重 民、宽民、足民、富民,通过对民的治理,实现社会稳定,从而达到长治久安。 平天下,是修身、治国的最终理想目标,这个理想目标就是实现世界大同。中国 古代政治思想所讲的“天下”,意在普天之下,也就是古代意义上的“全世界”。 梁启超讲“中国则于修身齐家治国之外,又以平天下为一大问题……而其理想固 以全世界为鹄也”。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所讲“平天下”的含义有三个层面:第一 是指天下公平。《礼记•礼运》中论述“天下为公”,黄宗羲谈到“天下之大公”, 王夫之也论述“天下之公”,都是指天下公平。第二是指天下均平。《礼记•乐 记》中阐发“平均天下”,朱熹认为“平天下,谓均平也”,赵南星谈到“齐治 均平”,都是指天下均平。第三是指天下和平。《礼记•乐记》讲“天下皆宁”, 荀子主张“一天下”,丘浚讲“天下享和平之治”,都是指天下和平。中国古代 政治思想论平天下,就是追求天下公平、天下均平、天下和平,实现世界大同的 理想目标。 深入探索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核心价值,弘扬其积极因素,清理其消极因素, 实现其创新性发展,对于今天加强官德修养、发展社会民生、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乃至世界和平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修身”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关于修身有三种不同的看法,即人性论、修身论、境界论,境界论以实现理 想的道德境界为目标,更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