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县2005-2006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九年级 语文试题 (满分100分,120分钟完卷) 第I卷(共30分) 题号21345678910112131415得分阅卷人 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你所选的正确答案填写在下面对 应的表格内,否则不给分。)(注:今年2008级填涂机读卡,如果不填在机读卡对应位 置不给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妖娆(rao)阴晦(hui)诘难(jie)恪尽职守(ke) B滞碍(zhi)田圃(p0)栈桥(zhan)吹毛求疵(c) C.陨落(yin)诓骗( kuang)旁鹜(w)根深蒂固(di) D.汲取(j) 腆着(dian)恣睢(zi)强聒不舍(gua) 2、下列词语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商酌惘然涕泗横流不求甚解B怡情逞辨无以伦比袖手旁观 C.洁难谙哑怀古伤今格物至知D拮据萧索孜孜不倦味同嚼蜡 3、给句子空白处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苍黄的天底下,远近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②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③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_过来。④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_了 A.摆钻伸陨落B横钻舒陨落C横冒舒坠落D摆冒伸坠落 4、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神州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B果然,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 C.上任后,为了搞活企业,他大胆引进竞争机制,职工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了起来, 企业的面貌容光焕发 D他活过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出现的革命年代。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决定于平时是否努力学习。 B通过努力,使我提高了水平。 C.妈妈多次叮咛我把功课应该学好 D他即使有很大进步,但是一点也不自满。 6、对下面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 了,也便成了路。 A作者把希望比做地上的路,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B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 C.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奋斗、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 D.作者希望闰土、杨二嫂都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奋斗,去实现心中的理想。 7、下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九年级(06级)语文第1页(共6页)打校编:钟锴2008-01
九年级(06 级)语文第1页(共6页) 打校编:钟锴 2008-01 中江县 2005-2006 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九年级 语文试题 (满分 100 分,120 分钟完卷) 第 I 卷(共 3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得分 阅卷人 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请将你所选的正确答案填写在下面对 应的表格内,否则不给分。)(注:今年 2008 级填涂机读卡,如果不填在机读卡对应位 置不给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妖娆.(ráo) 阴晦.(huì) 诘.难(jié) 恪.尽职守(kè) B.滞.碍(zhì) 田圃.(pǔ) 栈.桥(zhàn) 吹毛求疵.(cī) C.陨.落(yǔn) 诓.骗(kuāng)旁骛.(wù) 根深蒂.固(dì) D.汲.取(jī) 腆.着(diǎn) 恣.睢(zì) 强聒.不舍(guā) 2、下列词语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商酌 惘然 涕泗横流 不求甚解 B.怡情 逞辨 无以伦比 袖手旁观 C.洁难 谙哑 怀古伤今 格物至知 D.拮据 萧索 孜孜不倦 味同嚼蜡 3、给句子空白处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苍黄的天底下,远近 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②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 钻出来。 ③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 过来。④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 了。 A.摆 钻 伸 陨落 B.横 钻 舒 陨落 C.横 冒 舒 坠落 D.摆 冒 伸 坠落 4、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神州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 B.果然,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 ....。 C.上任后,为了搞活企业,他大胆引进竞争机制,职工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了起来, 企业的面貌容光..焕发..。 D.他活过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 ....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出现的革命年代。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决定于平时是否努力学习。 B.通过努力,使我提高了水平。 C.妈妈多次叮咛我把功课应该学好。 D.他即使有很大进步,但是一点也不自满。 6、对下面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 了,也便成了路。 A.作者把希望比做地上的路,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B.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 C.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奋斗、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 D. 作者希望闰土、杨二嫂都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奋斗,去实现心中的理想。 7、下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沁园春·雪》情景交融,上阙重在写景,下阙重在议论抒情 B.《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是作为小说暗线虚写和略写的,而塑造的主要人物是菲 利普夫妇 C.《范进中举》运用对比手法,深刻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D.《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编年体史书。 8、下列各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句是 A.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B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9、对下面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会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这首词是作者写给好友陈同甫的,抒发了作者的思念之情。 B.“梦回”领起下文,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C.“塞外声”是指塞外边境悲壮粗犷的战歌 D末句“可怜白发生”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遗憾 0、根据情境,选出厨师作答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经过一场激烈的争论之后,作家对厨师说:“你没有从事过写作,因此,你 无权对这本书提出批评 “岂有此理?”厨师反驳道,“ A对某一作品提出批评,是每一个读者的权利 B我从未下过蛋,可我能品尝出炒鸡蛋的滋味,母鸡行吗? C我没有从事过写作,就不能对你的作品提出意见吗? D.即使你从未做过厨师,我也允许你对我的饭菜说三道四。 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 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 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 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 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 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1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苟富贵,无相忘苟:苟且B.会天大雨,道不通会:适逢 C.爱士卒,楚人怜之怜:爱戴D.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首发 12、下面语句中与“辍耕之垄上”中的“之”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怅恨久之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先天下之忧而忧 13、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B.项燕为楚将/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C.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秦灭韩亡魏D.项燕为楚将,数有功广故数言欲亡 14、对下面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九年级(06级)语文第2页(共6页)打校编:钟锴2008-01
九年级(06 级)语文第2页(共6页) 打校编:钟锴 2008-01 A.《沁园春·雪》情景交融,上阙重在写景,下阙重在议论抒情。 B.《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是作为小说暗线虚写和略写的,而塑造的主要人物是菲 利普夫妇。 C.《范进中举》运用对比手法,深刻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D.《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编年体史书。 8、下列各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句是 A.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B.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9、对下面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会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这首词是作者写给好友陈同甫的,抒发了作者的思念之情。 B.“梦回”领起下文,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C.“塞外声”是指塞外边境悲壮粗犷的战歌。 D.末句“可怜白发生”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遗憾。 10、根据情境,选出厨师作答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经过一场激烈的争论之后,作家对厨师说:“你没有从事过写作,因此,你 无权对这本书提出批评。” “岂有此理?”厨师反驳道,“ 。” A.对某一作品提出批评,是每一个读者的权利。 B.我从未下过蛋,可我能品尝出炒鸡蛋的滋味,母鸡行吗? C.我没有从事过写作,就不能对你的作品提出意见吗? D.即使你从未做过厨师,我也允许你对我的饭菜说三道四。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 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 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 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 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 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1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苟.富贵,无相忘 苟:苟且 B.会.天大雨,道不通 会:适逢 C.爱士卒,楚人怜.之 怜:爱戴 D.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唱:通“倡”,首发 12、下面语句中与“辍耕之垄上”中的“之”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怅恨久之.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先天下之.忧而忧 13、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B.项燕为楚将./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C.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秦灭韩亡.魏 D.项燕为楚将,数.有功/广故数.言欲亡 14、对下面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一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B.发闾左適戍渔阳——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 C.等死,死国可乎一一等着死亡,不如为国事而死 D.吴广以为然一一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 15、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1段主要是介绍陈胜年轻时期的情况,“尝与人佣耕”说明了他当时的身份 B.“鸿鹄之志”说出了陈胜、吴广年轻时期的抱负,也突出了他们年少气盛。 C.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是“大泽乡”,起义的导火线是“失期,法皆斩 D.陈胜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这一策略,表现了他超 人的才略胆识 第Ⅱ卷(共70分)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共7分 16、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可用《出师表》中“ 两句来形容。(2分) 17、“我爱水,愿以水裁衣,以云织锦,做一条弯弯的川流,在斜晖脉脉时,送千帆天 际;愿以山切割,以石磋磨,做一涧高高低低的急流,在猿啼虎啸中,将一叶轻舟,载 过万重山。”其中画线句子分别化用的诗句是“ 和 ,轻舟已过万重山。”(3分) 18、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的横线上再写两个内容相关的句子。(2分) 例:真诚是理想里的一朵白云 ①真诚是 ②真诚是 四、阅读理解与分析(共23分) (一)(8分)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 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 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 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A踩B.踹) 在塘里,(A挣B爬)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 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街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 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 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 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 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9、为文中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20、作者为了刻画范进发疯的丑态,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这样写有何用意?(3分) 1、语段中对老太太和胡氏及众人的刻画属于 描写,其作用是 (二)(15分) ①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曾说过:“愈学习愈发现自己无知。”中国古人也发出过“学然 后知不足”的感慨。这是因为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他接触的未知领域就越广阔,疑问 也就越多,需要学习的东西也就越多。由此可见,人类对知识的学习和对未知世界的探 索应是永无止境的。 九年级(06级)语文第3页(共6页)打校编:钟锴2008-01
九年级(06 级)语文第3页(共6页) 打校编:钟锴 2008-01 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B.发闾左適戍渔阳——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 C.等死,死国可乎——等着死亡,不如为国事而死 D.吴广以为然——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 15、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 第 1 段主 要是 介绍陈 胜年轻 时期的 情况, “尝与 人佣耕 ”说 明了他 当时的 身份。 B.“鸿鹄之志”说出了陈胜、吴广年轻时期的抱负,也突出了他们年少气盛。 C.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是“大泽乡”,起义的导火线是“失期,法皆斩”。 D.陈胜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这一策略,表现了他超 人的才略胆识。 第 II 卷(共 70 分) 三、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共 7 分) 16、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可用《出师表》中“ , ” 两句来形容。(2 分) 17、“我爱水,愿以水裁衣,以云织锦,做一条弯弯的川流,在斜晖脉脉时,送千帆天 际;愿以山切割,以石磋磨,做一涧高高低低的急流,在猿啼虎啸中,将一叶轻舟,载 过万重山。”其中画线句子分别化用的诗句是“ , ”和“ ,轻舟已过万重山。”(3 分) 18、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的横线上再写两个内容相关的句子。(2 分) 例:真诚是理想里的一朵白云。 ①真诚是 。②真诚是 。 四、阅读理解与分析(共 23 分) (一)(8 分)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 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 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 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 (A.踩 B.踹) 在塘里, (A.挣 B.爬)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 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街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 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 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 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 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9、为文中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 分) 20、作者为了 刻画范进 发疯的丑 态,采用 了哪些描 写方法? 这样写有 何用意?(3 分) 答: 21、语段中对老太太和胡氏及众人的刻画属于 描写,其作用是 。(3 分) (二)( 15 分) ①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曾说过:“愈学习愈发现自己无知。”中国古人也发出过“学然 后知不足”的感慨。这是因为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他接触的未知领域就越广阔,疑问 也就越多,需要学习的东西也就越多。由此可见,人类对知识的学习和对未知世界的探 索应是永无止境的
②怎样认识这个问题呢? ③世界是发展的,知识也是不断发展更新的。一个人就算精通了一门学问,也只能 是一定时间范围内领先的专家:何况即使在他精通的那门学问中,他也不可能穷尽真理 当时乃至此后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人们去探索。 ④世界又是相互联系的,任何门类的知识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要想通晓一门学问, 往往需要涉猎许多领域。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一部哲学著作,可是为了写这本书 他却研究自然科学达十多年。即使这样,他还是错把鸭嘴兽当成了爬行动物,为此曾向 鸭嘴兽“公开道歉”。 ⑤未知世界的无限性和个人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充满了矛盾,人类正是在解决这种矛 盾中获得新知的。学而后疑,疑而后学,在这种循环往复中人类不断扩大自己的认识范 ▲▲ 围。然而人类的认知无论怎样发展,比起尚未认识的部分仍是有限的。正如庄子所 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⑥面对着无限广阔的未知世界,我们明知学无止境,仍应不懈努力,向知识进军 向科学进军,向未来进军 3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A.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他接触的未知领域就越广阔,疑问也就越多,需要学习 的东西也就越多 B.人类对知识的学习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应是永无止境的 C.未知世界的无限性和个人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充满了矛盾,人类正是在解决这种 矛盾中获得新知的 D.明知学无止境,仍应不懈努力,向知识进军,向科学进军,向未来进军 36.本文围绕中心论点提出了三个分论点。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第一个分论点。 37.文中第4段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选择正确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A.对比论证法B.比喻论证法 C.例证法 D.引证法 3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复句,选出对分句间关系的判断和句意的理解都正确的 项,将字母写在括号内。() A.转折关系。强调了恩格斯为写一部哲学著作而硏宄自然科学,从而阐明了各门 类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转折关系。表明了恩格斯研究《自然辩证法》的原因 C.条件关系。强调了研究自然科学是完成哲学著作的条件。 D.递进关系。强调了恩格斯为写一部哲学著作而研究自然科学,从而阐明了各门 类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39.结合句意解释文中划双线的词语。 通晓: 涉猎 九年级(06级)语文第4页(共6页)打校编:钟锴2008-01
九年级(06 级)语文第4页(共6页) 打校编:钟锴 2008-01 ②怎样认识这个问题呢? ③世界是发展的,知识也是不断发展更新的。一个人就算精通了一门学问,也只能 是一定时间范围内领先的专家;何况即使在他精通的那门学问中,他也不可能穷尽真理, 当时乃至此后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人们去探索。 ④世界又是相互联系的,任何门类的知识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要想通晓..一门学问, 往往需要涉猎..许多领域。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一部哲学著作,可是为了写这本书 他却研究自然科学达十多年。即使这样,他还是错把鸭嘴兽当成了爬行动物,为此曾向 鸭嘴兽“公开道歉”。 ⑤未知世界的无限性和个人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充满了矛盾,人类正是在解决这种矛 盾中获得新知的。学而后疑,疑而后学,在这种循环往复中人类不断扩大自己的认识范 ▲▲ 围。然而人类的认知无论怎样发展,比起尚未认识的部分仍是有限的。正如庄子所 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⑥面对着无限广阔的未知世界,我们明知学无止境,仍应不懈努力,向知识进军, 向科学进军,向未来进军。 35.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A. 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他接触的未知领域就越广阔,疑问也就越多,需要学习 的东西也就越多。 B. 人类对知识的学习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应是永无止境的。 C. 未知世界的无限性和个人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充满了矛盾,人类正是在解决这种 矛盾中获得新知的。 D. 明知学无止境,仍应不懈努力,向知识进军,向科学进军,向未来进军。 36. 本文围绕中心论点提出了三个分论点。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第一个分论点。 37. 文中第 4 段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选择正确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A. 对比论证法 B. 比喻论证法 C. 例证法 D. 引证法 3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复句,选出对分句间关系的判断和句意的理解都正确的一 项,将字母写在括号内。( ) A. 转折关系。强调了恩格斯为写一部哲学著作而研究自然科学,从而阐明了各门 类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B. 转折关系。表明了恩格斯研究《自然辩证法》的原因。 C. 条件关系。强调了研究自然科学是完成哲学著作的条件。 D. 递进关系。强调了恩格斯为写一部哲学著作而研究自然科学,从而阐明了各门 类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39. 结合句意解释文中划双线的词语。 通晓:___________________ 涉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文中加“▲”的“这种”指的是 四、 五、写作(40分) 27、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①请以《善待 》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如:父母、地球、自己……), 然后作文 ②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在受到挫折时,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不利 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在怒火胸中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耐:在受到猜忌时,我 们学会了理解;在别人伤害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 了关 请以“学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字数600字左右。④凡涉及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代替 中江县2005-2006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八年级 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题号1 答案ABD 二、11、①留取丹心照汗青②采菊东篱下③直挂云帆济沧海④落红不是无情物1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3、例:一次受伤 后的救助是一朵花,一次适时的看望是一朵花,一个及时的电话是一朵花,一个亲切的 微笑是一朵花 (一)14、30年前那片胡杨茂密、清水盈盈的湖面就在这瞬间从我们的眼中消失 了(或:罗布泊从绿洲变为沙漠)15、抒情。抒发了作者为罗布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 痛惜和为人们的盲目性造成的悲剧而痛借的悲愤之情。16、因为“同样的悲剧仍在其他 些地方上演”。人类要注意克服盲目性,尊重自然规律,增强生态意识、环保意 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维护生态平衡,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二)17、儿子上 课所在的教学楼已经变成了废墟,认为儿子一定死在里面了而感到绝望。(意思对就得 分)18、人们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了孩子而精神失常了,对他深表同情:但断定孩子绝 无生还的可能,继续挖下去还会有危险。(意思对就得分)19、责任感信任20、突 出父亲挖的时间长;表现父亲的执著(坚毅、坚韧、顽强),对孩子的深挚的爱。(意思 对就得分)21、(1)关爱:①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②救火队长关心父亲的生命安全。 ③警察劝父亲控制情绪,并关心群众的安全。④好心人劝慰父亲。⑤过路人帮助父亲救 出14个孩子。⑥儿子鼓舞同学,遇救时先让同学出去。(意思对就得分。)(2)认识(示 例):①爱能够创造奇迹。②爱能够激发人的潜能。③爱使人高尚。④爱是精神的支柱, 能够使人绝处逢生。⑤爱使人坚毅。⑥爱是驱散黑暗的阳光。(答案不限以上所列,只 要切合文章思想内容、语言精炼就可得分。) 九年级(06级)语文第5页(共6页)打校编:钟锴2008-01
九年级(06 级)语文第5页(共6页) 打校编:钟锴 2008-01 40. 文中加“▲”的“这种”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四、 五、写作(40 分) 27、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①请以《善待 》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如:父母、地球、自己……), 然后作文。 ②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在受到挫折时,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不利 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在怒火胸中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耐;在受到猜忌时,我 们学会了理解;在别人伤害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 了关心……请以“学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字数 600 字左右。④凡涉及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代替。 中江县 2005-2006 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八年级 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一、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B A D C D C D 二、11、①留取丹心照汗青②采菊东篱下③直挂云帆济沧海④落红不是无情物 1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3、例:一次受伤 后的救助是一朵花,一次适时的看望是一朵花,一个及时的电话是一朵花,一个亲切的 微笑是一朵花 三、(一)14、30 年前那片胡杨茂密、清水盈盈的湖面就在这瞬间从我们的眼中消失 了(或:罗布泊从绿洲变为沙漠)15、抒情。抒发了作者为罗布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 痛惜和为人们的盲目性造成的悲剧而痛惜的悲愤之情。16、因为“同样的悲剧仍在其他 一些地方上演”。 人类要注意克服盲目性,尊重自然规律,增强生态意识、环保意 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维护生态平衡,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二)17、儿子上 课所在的教学楼已经变成了废墟,认为儿子一定死在里面了而感到绝望。(意思对就得 分)18、人们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了孩子而精神失常了,对他深表同情;但断定孩子绝 无生还的可能,继续挖下去还会有危险。(意思对就得分)19、责任感 信任 20、突 出父亲挖的时间长;表现父亲的执著(坚毅、坚韧、顽强),对孩子的深挚的爱。(意思 对就得分)21、(1)关爱:①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②救火队长关心父亲的生命安全。 ③警察劝父亲控制情绪,并关心群众的安全。④好心人劝慰父亲。⑤过路人帮助父亲救 出 14 个孩子。⑥儿子鼓舞同学,遇救时先让同学出去。(意思对就得分。)(2)认识(示 例):①爱能够创造奇迹。②爱能够激发人的潜能。③爱使人高尚。④爱是精神的支柱, 能够使人绝处逢生。⑤爱使人坚毅。⑥爱是驱散黑暗的阳光。(答案不限以上所列,只 要切合文章思想内容、语言精炼就可得分。)
四、22、①通“饲”,喂。②吃。③用鞭子打,鞭打。④鞭子。23、D24、A25、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怀才不遇、壮志难酬26、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 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九年级(06级)语文第6页(共6页)打校编:钟锴2008-01
九年级(06 级)语文第6页(共6页) 打校编:钟锴 2008-01 四、22、①通“饲”,喂。②吃。③用鞭子打,鞭打。④鞭子。23、D 24、A 25、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26、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 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