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高职高专:《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资源(讲义)专题三 民法典——人民美好生活的法治保障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X,文档页数:36,文件大小:45.18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X)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形势与政策》讲义 专题三民法典一—一人民美好生活的法治保障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教学目的】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 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教学中,让学 生深入了解民法典出台的时代背景与历史进程。了解民法典的基本内 容与每一个中国公民息息相关,帮助学生牢固树拉正确法律观念,成 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守法公民。了解民法典的编纂与出台是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中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重要里程 碑,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断提升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重点内容】 1.民法典颁布的时代背景与历史进程 2.民法典的主要内容(关于坚持主体平等、保护财产权利、便利 交易流转、维护人格尊严、促进家庭和谐、追究侵权责任等基本要求) 3.民法典颁布的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 1.颁布实施民法典的时代背景。 2.民法典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1/36

1 / 36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形势与政策》讲义 专题三 民法典——人民美好生活的法治保障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教学目的】 2020 年 5 月 28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 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教学中,让学 生深入了解民法典出台的时代背景与历史进程。了解民法典的基本内 容与每一个中国公民息息相关,帮助学生牢固树立正确法律观念,成 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守法公民。了解民法典的编纂与出台是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中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重要里程 碑,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断提升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重点内容】 1.民法典颁布的时代背景与历史进程 2.民法典的主要内容(关于坚持主体平等、保护财产权利、便利 交易流转、维护人格尊严、促进家庭和谐、追究侵权责任等基本要求) 3.民法典颁布的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 1. 颁布实施民法典的时代背景。 2. 民法典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3.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 【教学导入】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 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第二天下午,习近 平总书记就主持了以“切实实施民法典”为主题的十九届中央政治局 第二十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2020年第12期《求是》刊发 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 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这次集体学 习的目的是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推动民法典实施, 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 益。讲话强调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将其作为“十四五”时期 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 民法典教育。 这部受到中央高度重视、民众万干瞩目的《民法典》为什么在 2020年颁布实施呢?如何理解它的时代背景?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对于我们国家、社会和海一位公民又意味着什么?下面我们将从《民 法典》颁布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民法典颁布的时代背景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 会发展的特殊时期,2020年5月28日,凝疑聚几代人心血和期盼 的新中国第一部民法典“呱呱坠地”。7编1260条、10多万字, 2/36

2 / 36 3. 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 【教学导入】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 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第二天下午,习近 平总书记就主持了以“切实实施民法典”为主题的十九届中央政治局 第二十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2020年第12期《求是》刊发 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 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这次集体学 习的目的是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推动民法典实施, 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 益。讲话强调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将其作为“十四五”时期 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 民法典教育。 这部受到中央高度重视、民众万千瞩目的《民法典》为什么在 2020年颁布实施呢?如何理解它的时代背景?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对于我们国家、社会和每一位公民又意味着什么?下面我们将从《民 法典》颁布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民法典颁布的时代背景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 会发展的特殊时期,2020 年 5 月 28 日,凝聚几代人心血和期盼 的新中国第一部民法典“呱呱坠地”。7 编 1260 条、10多万字

我国法律体系中条文最多、体量最大、篇章结构最复杂,汲取中华民 族五千年优秀文化和丰硕人类法治文明成果的民法典,既重任在肩, 又星光熠熠。 (一)立法目的 为什么要立这样一部民法典呢?立法目的,又称为立法的宗旨、 立法的旨意,是制定本法所要达到的社会目的。在民法典第一条就开 宗明义的确立了立法目的即“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 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 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回应新时代人民需求,保障民事主体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 盾”。随着经济发展和国民财富的不断积累,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希望对权利的保护 更加充分、更加有效。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折射到法 治领域,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多样化法治需求与法治发展不充 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全 面发展等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增量部分;另一方面,法律优质产品供 给不足、立法不优、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监督不力、权力制约失衡、 权利保护缺位等问题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域仍很突出。表现在:我国 现行法律体系中包括了相当规模的民事单行立法,这些法律在一定程 度上满足了人民的需要,但是,不同单行法律规定的民事权利散乱零 3/36

3 / 36 我国法律体系中条文最多、体量最大、篇章结构最复杂,汲取中华民 族五千年优秀文化和丰硕人类法治文明成果的民法典,既重任在肩, 又星光熠熠。 (一)立法目的 为什么要立这样一部民法典呢?立法目的,又称为立法的宗旨、 立法的旨意,是制定本法所要达到的社会目的。在民法典第一条就开 宗明义的确立了立法目的即“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 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 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回应新时代人民需求,保障民事主体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 盾”。随着经济发展和国民财富的不断积累,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希望对权利的保护 更加充分、更加有效。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折射到法 治领域,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多样化法治需求与法治发展不充 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全 面发展等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增量部分;另一方面,法律优质产品供 给不足、立法不优、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监督不力、权力制约失衡、 权利保护缺位等问题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域仍很突出。表现在:我国 现行法律体系中包括了相当规模的民事单行立法,这些法律在一定程 度上满足了人民的需要,但是,不同单行法律规定的民事权利散乱零

碎甚至相互冲突,导致法院在审判中经常遇到法律适用上的困境。还 有我国多部现行民事法律制定多年有些规定已经滞后于时代发展, 有些规定无法回应当下民众重大关切的问题。例如,婚姻法已经施行 40多年,今天的婚姻模式与40年前已经有了较大差异,财产关系更 加复杂;颁布于改革开放之初的继承,当时普通民众财产数量较少 类型简单,相应的继承规则也相对简单、继承模式单一;如今网络已 经全面影响人民的社会生活,但是网络侵权、个人隐私保护等内容尚 待通过立法予以确认、宣示、保护。这些情况的出现,都呼唤统一的 民法典出台,以不断提升法治的现代化水平,提高法治满足人民需要 的能力。 2.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 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推进, 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并中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 界经济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力,我国社会发展也达到了 新的水平。但在新的发展阶段,在当代医疗科技、老龄化社会、环境 网络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既迎来发展机遇,同 时也面临巨大挑槛战。例如,网络科技、数据科技和生物科技正在飞速 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已成为不 可阻挡的世界潮流。高科技、大数据、互联网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 巨大机遇,反过来也可能损害经济和社会的主体的利益,从而损害经 济和社会的发展秩序。我国民法典是由我国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受 4/36

4 / 36 碎甚至相互冲突,导致法院在审判中经常遇到法律适用上的困境。还 有,我国多部现行民事法律制定多年,有些规定已经滞后于时代发展, 有些规定无法回应当下民众重大关切的问题。例如,婚姻法已经施行 40多年,今天的婚姻模式与40年前已经有了较大差异,财产关系更 加复杂;颁布于改革开放之初的继承,当时普通民众财产数量较少、 类型简单,相应的继承规则也相对简单、继承模式单一;如今网络已 经全面影响人民的社会生活,但是网络侵权、个人隐私保护等内容尚 待通过立法予以确认、宣示、保护。这些情况的出现,都呼唤统一的 民法典出台,以不断提升法治的现代化水平,提高法治满足人民需要 的能力。 2.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 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推进, 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并中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 界经济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力,我国社会发展也达到了 新的水平。但在新的发展阶段,在当代医疗科技、老龄化社会、环境、 网络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既迎来发展机遇,同 时也面临巨大挑战。例如,网络科技、数据科技和生物科技正在飞速 发展,“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 ”已成为不 可阻挡的世界潮流。高科技、大数据、互联网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 巨大机遇,反过来也可能损害经济和社会的主体的利益,从而损害经 济和社会的发展秩序。我国民法典是由我国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受

我国政治、思想、文化、道德等上层建筑制约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民法 典,是维护社会和经济能够正常运行的有效法律形式。因此维护社会 和经济秩序,成为我国立法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此次民法典编纂颁 布的核心目标之一。 民法典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成熟,并将 通过法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激发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无限 创造力。 3.坚定四个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和支撑。 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动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把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强化法律对道 德建设的促进作用。在民法典中设定了行使民事权益的基本规侧,将 诚实信用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确立为基本原侧,对民事权利 行使进行了必要限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在民法典中 得到充分反映,并贯穿民法典始终。民法典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 书”涉及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强大的价值辐谢功能,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隔融入民法典的贯彻实施过程,是德法融合,通 过维护民法典的权威,来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自觉性,能够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和法治精神,能够极大的推动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民法典的核心和灵魂写入立法宗旨, 以立法形式表达、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核心价值,是坚持依法 5/36

5 / 36 我国政治、思想、文化、道德等上层建筑制约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民法 典,是维护社会和经济能够正常运行的有效法律形式。因此维护社会 和经济秩序,成为我国立法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此次民法典编纂颁 布的核心目标之一。 民法典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成熟,并将 通过法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激发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无限 创造力。 3.坚定四个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和支撑。 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把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强化法律对道 德建设的促进作用。在民法典中设定了行使民事权益的基本规则,将 诚实信用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确立为基本原则,对民事权利 行使进行了必要限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在民法典中 得到充分反映,并贯穿民法典始终。民法典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 书”涉及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强大的价值辐射功能,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法典的贯彻实施过程,是德法融合,通 过维护民法典的权威,来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自觉性,能够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和法治精神,能够极大的推动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民法典的核心和灵魂写入立法宗旨, 以立法形式表达、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核心价值,是坚持依法

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内在要求,是中国民法典的最大亮点,也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 重要体现。 4.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 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 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和显 著优越性。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党的十八届三中 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明确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任务和举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决 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定型程度,取决于制度的优越性能否 充分展现。法律是最重要的制度形式,也是制度的最高形态。能否加 快形成冲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把法律这套规侧体系转化成治理 效能,将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 坚持发展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重 要组成部分,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正是伴随着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而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的。在系统总结制度 6/36

6 / 36 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内在要求,是中国民法典的最大亮点,也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 重要体现。 4.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 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 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和显 著优越性。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党的十八届三中 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明确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任务和举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决 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定型程度,取决于制度的优越性能否 充分展现。法律是最重要的制度形式,也是制度的最高形态。能否加 快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把法律这套规则体系转化成治理 效能,将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 坚持发展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重 要组成部分,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正是伴随着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而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的。在系统总结制度

建设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纂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 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是适应、促进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不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 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二)民法典的立法历程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这是新中国法制史上的重要事件,标志着中国已经形成完备的民事法 律体系。梳理民法典的立法历程,可以看到民法典的来之不易。 1.民法典立法的探索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便致力于编纂一部新的民法典,并曾于 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2年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典制定工作。 虽然由于经济、政治、社会和学术条件等约束,均未能成功,但却是 对民法典立法的积极探索,取得了重要成果,先后于1956年、1964 年、1979年、1982年形成了四部民法草案。并在此基础上于1986 年在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中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 则》,并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在1956年和1964年已先后形成两部民法草案的基础上,在改 革开放之后我国民事商事法制健设步伐不断加快,先后制定或修订了 一大批民事商事法律,为编纂民法典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1979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矮员会组织专家小组,开始了民法典的第三次 起草工作,一年后草拟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征求意见稿), 其后,起草小组经大量调研,反复修改,并广泛地征求意见,到1982 7/36

7 / 36 建设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纂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 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是适应、促进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不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 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二)民法典的立法历程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这是新中国法制史上的重要事件,标志着中国已经形成完备的民事法 律体系。梳理民法典的立法历程,可以看到民法典的来之不易。 1.民法典立法的探索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便致力于编纂一部新的民法典,并曾于 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2年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典制定工作。 虽然由于经济、政治、社会和学术条件等约束,均未能成功,但却是 对民法典立法的积极探索,取得了重要成果,先后于1956年、1964 年、1979年、1982年形成了四部民法草案。并在此基础上于1986 年在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中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 则》,并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在1956年和1964 年已先后形成两部民法草案的基础上,在改 革开放之后我国民事商事法制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先后制定或修订了 一大批民事商事法律,为编纂民法典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1979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组织专家小组,开始了民法典的第三次 起草工作,一年后草拟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征求意见稿), 其后,起草小组经大量调研,反复修改,并广泛地征求意见,到1982

年,草拟出了第四个民法典草案,共465条,包括“民法的任务和基 本原侧”、“民事主体”、“财产所有权”、“合同”、“智力成果 权”、“财产继承权”、“民事责任”和“"其他规定”八编。但由于 在当时对立法步骤的争论中,认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是相对不稳定的 时期制定民法典的条件还不成熟的意见最后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 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议采纳,于是决定暂不制定民法典,而是先颁布单 行法,实行“各个击破”。依此方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陆续审议 并公布了一批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1979年)及其实施条 例、《外资企业法》(1986年)、《森林法》(1984年)及其实施细 则等在内的民事单行法律。 在商品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的历史条件下,于 1985年,在上述四稿的基础上,一个类似民法纲要的民事基本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征求意见稿)被拟定出来,在1986年4月 12日,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 则》,并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它规定了各个民事领域的一般规 则,可谓“微缩版”的民法典,我国从此结束了没有系统民事立法的 历史,也标志着我国的民事立法进入到一个完善化、系统化的阶段。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迫近,为改善国内法制环境相关立法的制 定被要求加速,2002年1月全国人大法工委召开工作会议,民法典起 草工作正式开始。该草案被提交2002年12月的人大常委会进行第一 次审议,然后广泛发布征求意见引发了一些争论,学者们为此发表 了草案建议稿。在不断的探索中,编纂民法典的条件逐渐成熟。 8/36

8 / 36 年,草拟出了第四个民法典草案,共465条,包括“民法的任务和基 本原则”、“民事主体”、“财产所有权”、“合同”、“智力成果 权”、“财产继承权”、“民事责任”和“其他规定”八编。但由于 在当时对立法步骤的争论中,认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是相对不稳定的 时期,制定民法典的条件还不成熟的意见最后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 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议采纳,于是决定暂不制定民法典,而是先颁布单 行法,实行“各个击破”。依此方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陆续审议 并公布了一批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1979年)及其实施条 例、《外资企业法》(1986年)、《森林法》(1984年)及其实施细 则等在内的民事单行法律。 在商品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的历史条件下,于 1985年,在上述四稿的基础上,一个类似民法纲要的民事基本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征求意见稿)被拟定出来,在1986年4月 12日,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 则》,并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它规定了各个民事领域的一般规 则,可谓“微缩版”的民法典,我国从此结束了没有系统民事立法的 历史,也标志着我国的民事立法进入到一个完善化、系统化的阶段。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迫近,为改善国内法制环境,相关立法的制 定被要求加速,2002年1月全国人大法工委召开工作会议,民法典起 草工作正式开始。该草案被提交2002年12月的人大常委会进行第一 次审议,然后广泛发布征求意见,引发了一些争论,学者们为此发表 了草案建议稿。在不断的探索中,编纂民法典的条件逐渐成熟

2.民法典立法的形成阶段 在不断的探索中,积累着更为磅礴的能量,只待条件成熟时喷涌 而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顺应实践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把 编纂民法典摆上重要日程。从规划到实施,立法的科学化效果初现。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 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顺应时代要求编纂一部体现中国特色, 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民法典。习近平亲自主持召开会议、作出重 要指示,“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及时反映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 人民群众关切期待,对涉及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 治理、保障人民生活、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抓紧制定、及时修改。” 为编纂民法典和制定民法总则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基本遵循。根据决定 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工作委员会明确提出“两步走”的编纂思 路,即民法典按照先制定民法总则、然后再整合既有的民商单行法, 各分编争取于2020年审议通过,形成统一的民法典。2015年,第五 次民法典编纂工作正式启动。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随后民法典各分编草案陆续提请全国 人大常委会审议。习近平签署第66号主席令予以公布。中国民法典 的开篇之作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自此诞生,于10月1日 起施行。这标志着民法典的编纂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2020年十三 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 民法典编纂迈出了第二步。此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格分编草案进行 9/36

9 / 36 2.民法典立法的形成阶段 在不断的探索中,积累着更为磅礴的能量,只待条件成熟时喷涌 而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顺应实践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把 编纂民法典摆上重要日程。从规划到实施,立法的科学化效果初现。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 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顺应时代要求编纂一部体现中国特色, 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民法典。习近平亲自主持召开会议、作出重 要指示,“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及时反映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 人民群众关切期待,对涉及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 治理、保障人民生活、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抓紧制定、及时修改。” 为编纂民法典和制定民法总则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基本遵循。根据决定 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工作委员会明确提出“两步走”的编纂思 路,即民法典按照先制定民法总则、然后再整合既有的民商单行法, 各分编争取于2020年审议通过,形成统一的民法典。2015年,第五 次民法典编纂工作正式启动。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随后民法典各分编草案陆续提请全国 人大常委会审议。习近平签署第66号主席令予以公布。中国民法典 的开篇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自此诞生,于10月1日 起施行。这标志着民法典的编纂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2020年十三 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 民法典编纂迈出了第二步。此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各分编草案进行

了拆分审议,各分编草案均完成了两次审议,其中,人格权编、婚姻 家庭编、侵权责任编三个分编草案均已完成了三次审议。每次审议修 改都要聚焦立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2019年“完整版”的中国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由民法总则和民法 典各分编草案"合体”的民法典草案,包括7编加附坝测,共84章、1200 多条,是一部全方位保障人民权益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 全书”和“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2020年元旦前夕,十三届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第十三届人 大三次会议审议,至此,中国人民,迎来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 终于颁布实施。一部民法典的诞生,凝结了几代人的艰辛努力,也完 成了几代人的夙愿。 二、《民法典》的主要内容 法律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在理性中贯穿着温情,在规侧间传递着 价值.翻开民法典,不难发现,它不仅是一本“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更是用基本法的形式来回应社会公众的关切,不断增进人民群众获得 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反映出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应有的价值追求。 (一)《民法典》的组成 民法典是民法的法典化,未出台《民法典》之前,我们有《民法 总则》《物权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 等民事单行法律,它们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有序运行发挥了良好的规范 作用。《民法典》的出台,是将以上民事单行法律予以法典化整合, 10/36

10 / 36 了拆分审议,各分编草案均完成了两次审议,其中,人格权编、婚姻 家庭编、侵权责任编三个分编草案均已完成了三次审议。每次审议修 改都要聚焦立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2019年“完整版”的中国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由民法总则和民法 典各分编草案“合体”的民法典草案,包括7编加附则,共84章、1200 多条,是一部全方位保障人民权益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 全书”和“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2020年元旦前夕,十三届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第十三届人 大三次会议审议,至此,中国人民,迎来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 终于颁布实施。一部民法典的诞生,凝结了几代人的艰辛努力,也完 成了几代人的夙愿。 二、《民法典》的主要内容 法律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在理性中贯穿着温情,在规则间传递着 价值。翻开民法典,不难发现,它不仅是一本“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更是用基本法的形式来回应社会公众的关切,不断增进人民群众获得 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反映出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应有的价值追求。 (一)《民法典》的组成 民法典是民法的法典化,未出台《民法典》之前,我们有《民法 总则》《物权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 等民事单行法律,它们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有序运行发挥了良好的规范 作用。《民法典》的出台,是将以上民事单行法律予以法典化整合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X)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36页,可试读12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