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二 熟语 周至2中 吕娜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 熟语 周至2中 吕娜
教学目标 ■了解词和词语的区别,整体认识现代汉语 的词汇系统。 ■掌握辨析熟语的方法,能正确辨析和使用 熟语
教学目标 ▪ 了解词和词语的区别,整体认识现代汉语 的词汇系统。 ▪ 掌握辨析熟语的方法,能正确辨析和使用 熟语
课堂活动 2008年五月十二日四川汶川发生的大地震用成语表达下列情景: 1.形容地震强烈巨大的成语 (地动山摇,山崩地裂,天塌地陷,天摧地塌,天翻地覆,震天动地) 2形容地震后景象的成语 (触目惊心,惨不忍睹,断壁残垣,满目疮痍,千疮百孔) 3汶川地震当时人们的心情可用的成语 (惊慌失措,触目惊心,毛骨悚然,惊慌失色,大惊失色,胆战心惊) 4形容地震后形势紧迫的成语 千钧一发,迫在眉睫,间不容发,生死攸关,近在咫尺,刻不容缓, 十万火急,急如星火 5抢救现场人们的表现 (奋不顾身,勇往直前,舍生忘死,舍己为人) 6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的表现 感人肺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戮力同心,齐心协力)
课堂活动 ▪ 2008年五月十二日四川汶川发生的大地震用成语表达下列情景: ▪ 1.形容地震强烈巨大的成语 (地动山摇,山崩地裂,天塌地陷,天摧地塌,天翻地覆,震天动地) ▪ 2.形容地震后景象的成语 (触目惊心,惨不忍睹,断壁残垣,满目疮痍,千疮百孔) ▪ 3.汶川地震当时人们的心情可用的成语 (惊慌失措,触目惊心,毛骨悚然,惊慌失色,大惊失色,胆战心惊) ▪ 4.形容地震后形势紧迫的成语 (千钧一发,迫在眉睫,间不容发,生死攸关,近在咫尺,刻不容缓, 十万火急,急如星火) 5.抢救现场人们的表现 (奋不顾身,勇往直前,舍生忘死,舍己为人) ▪ 6.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的表现 (感人肺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戮力同心,齐心协力)
什么是熟语 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中一般不 能改变其组织。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 惯用语、格言等。(《辞海》) 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为人们所熟习、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 的定型的短语或句子。只能整个应用,不 能随意变动其中部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 般的词法来分析
一、什么是熟语 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中一般不 能改变其组织。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 惯用语、格言等。(《辞海》) 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为人们所熟习、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 的定型的短语或句子。只能整个应用,不 能随意变动其中部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 一般的词法来分析
成语 常见熟语的谚语 基本类型 歇后语 惯用语 格言 结构上的稳固性 熟语的特征盖的体 精练的形式 很强的表现力
常见熟语的 基本类型 成 语 谚 语 歇后语 惯用语 格 言 熟语的特征 结构上的稳固性 意义上的整体性 丰富的内容 精练的形式 很强的表现力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特殊固定短语 熟语 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 义深刻的固定短语 惯用语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格言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 欧后语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 来源:(1)来自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言 (2)来自书面语言
熟 语 成语 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特殊固定短语 谚语 是人民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 义深刻的固定短语 惯用语 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格言 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 歇后语 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 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 来源:(1)来自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言 (2)来自书面语言
惯用语 特点: 1、语意具有双层性,除字面的语义外,还 具有深层次的比喻引申意义。 背黑锅比喻代人受过 穿小鞋比喻使人暗中吃亏 敲竹杠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勒索财务,也比 喻用某种口实抬高价码 翘辫子比喻人死
惯用语 特点: 1、语意具有双层性,除字面的语义外,还 具有深层次的比喻引申意义。 背黑锅 比喻代人受过 穿小鞋 比喻使人暗中吃亏 敲竹杠 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勒索财务,也比 喻用某种口实抬高价码 翘辫子 比喻人死
2、它的结构是固定的,固定性虽不如成语, 但比歇后语和谚语要强,并且以三字格为常见 的代表。用三字格(动宾关系较多)和四字格, 可以区分许多惯用语和成语。 开小差开绿灯唱对台戏八字没一撒 踢皮球唱黑脸 钻牛角尖重打鼓,另开张 戴高帽挖墙脚捅马蜂窝刀子嘴,豆腐心 3、在句法功能上它同成语近似,在修辞功能上它 有强烈的通俗性和口语色彩。歇后语和谚语是句 子形式,有时可用作句子。成语雅的多,俗的少, 惯用语几乎都是俗的,雅的极少数,而且贬义的 较多
2、它的结构是固定的,固定性虽不如成语, 但比歇后语和谚语要强,并且以三字格为常见 的代表。用三字格(动宾关系较多)和四字格, 可以区分许多惯用语和成语。 开小差 开绿灯 戴高帽 挖墙脚 踢皮球 唱黑脸 唱对台戏 钻牛角尖 捅马蜂窝 八字没一撇 重打鼓,另开张 3、在句法功能上它同成语近似,在修辞功能上它 有强烈的通俗性和口语色彩。歇后语和谚语是句 子形式,有时可用作句子。成语雅的多,俗的少, 惯用语几乎都是俗的,雅的极少数,而且贬义的 较多。 刀子嘴,豆腐心
歇后语 定义: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 部分是引子,后一部分是注释,也叫引 注语。个别的只说前一部分。 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歇后语 定义: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 部分是引子,后一部分是注释,也叫引 注语。个别的只说前一部分。 如:泥菩萨过江—— 自身难保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谐音性歇后语 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 小葱拌豆腐- 青(清)二白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掸(胆)子 湿水棉花——无法谈(弹) 瞎子进烟馆- 摩登。(摸灯) 空中布袋- 装疯。(装风) 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 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 哥哥不在家 少来。(嫂来)。 外甥打灯笼 照旧。(照舅)。 雨打黄梅头 倒霉。(倒梅)。 半两棉花 免谈。(免弹) 矮子过渡 安心。(淹心)。 马店买猪 没那事。(没那市)
谐音性歇后语 ▪ 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 ▪ 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掸(胆)子 ▪ 湿水棉花——无法谈(弹) ▪ 瞎子进烟馆----------摩登。(摸灯)。 ▪ 空中布袋------------装疯。(装风)。 ▪ 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 ▪ 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 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 ▪ 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 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 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 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 矮子过渡------------安心。(淹心)。 ▪ 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