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冲中学2007-2008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命人:王永平 4.这首诗勾画了一副恬静、平和的水乡春景图:临水的村庄,疏疏落落的篱 奔跑的儿童………和谐而富有 语言运用与积属(14分 诗意。2分 默写填空(任选10处作答,10分。) 5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怎样的农村儿童形象?2分 (1)赵翼《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 (三)古文阅读,完成69题 (2)独坐幽算里,弹琴复长啸 鲤鱼跳龙门 (3)正是江南好风景 龙门山,在河东①界。禹凿山断门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岁季春②, 上有黄鹂深树鸣 有黄鯉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 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5)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注释:①河东:黄河以东。②季春:暮春,阴历三月。季,指一季的末一个月。此外,农历 (6)《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表现军旅生活艰辛的语句 季的第一个月称为“孟”,第二个月称为“仲 6.解释句中加点词“乃”的用法。(3分) (7)《春夜洛城闻笛》诗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语 ①乃化为龙矣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③家祭无忘告乃翁 7.翻译下列句子。(4分) (8)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 ①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 2、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使之与上下文句式协调,文意贯通。(2分) ②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政客说:“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乞丐说:“色味俱佳的美食 商人说: 。“病人说 。“……看来,这个 问题不会有统一的答案。我们只能说,一个人最重要、最喜欢的,就是最宝贵的 8.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故事具体的时间是 文中同时描绘了跳 3、体会下面一段话中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回答文后问题。(2分) 龙门的盛况 老师催促学生交作业,他扬了扬手上的作业本,问:“都交齐了吗?不会有漏网之鱼吧? 9.每年都有无数的鲤鱼来跳龙门,而登上者“不过七十二”,而那些登上龙门的,也要经受 火烧才变成龙。从鲤鱼变成龙的经历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3分) 有位学生怯怯地说:“老师,那条鱼明天自投罗网可以吗? (1)老师话中的意思是什么?答: (2)学生话里的意思又是什么?答 二,古诗文圆读〔16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4-5题。(4分) 三、现代文圆读 溪居即事 崔道融
大冲中学 2007-2008 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命题人:王永平 一、语言运用与积累(14 分) 1、默写填空(任选10处作答,10分。) (1)赵翼《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 。 , 。 (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 (3)正是江南好风景, 。 (4) ,上有黄鹂深树鸣。 (5)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 6 )《 木 兰 诗 》 中 形 容 北 方 苦 寒 , 表 现 军 旅 生 活 艰 辛 的 语 句 是 , 。 (7)《春夜洛城闻笛》诗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语 句是 , 。 (8)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 , 。 2、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使之与上下文句式协调,文意贯通。(2 分) 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政客说:"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乞丐说:"色味俱佳的美食。 "商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看来,这个 问题不会有统一的答案。我们只能说,一个人最重要、最喜欢的,就是最宝贵的。 3、体会下面一段话中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回答文后问题。(2 分) 老师催促学生交作业,他扬了扬手上的作业本,问:“都交齐了吗?不会有漏网之鱼吧?” 有位学生怯怯地说:“老师,那条鱼明天自投罗网可以吗?” (1)老师话中的意思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话里的意思又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16)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4—5 题。(4 分)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 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门去却关。 4. 这 首 诗 勾 画 了 一 副 恬 静 、 平 和 的 水 乡 春 景 图 : 临 水 的 村 庄 , 疏 疏 落 落 的 篱 笆, , ,奔跑的儿童……和谐而富有 诗意。2 分 5.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怎样的农村儿童形象?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文阅读,完成 6-9 题 鲤鱼跳龙门 龙门山,在河东①界。禹凿山断门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岁季春②, 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 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注释:①河东:黄河以东。②季春:暮春,阴历三月。季,指一季的末一个月。此外,农历一 季的第一个月称为“孟”,第二个月称为“仲” 6.解释句中加点词“乃”的用法。(3 分) ①乃化为龙矣___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__ ③家祭无忘告乃翁____ 7.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 ②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8.用原文语句填空。(2 分) 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故事具体的时间是_______,文中同时描绘了跳 龙门的盛况_____________________。 9.每年都有无数的鲤鱼来跳龙门,而登上者“不过七十二”,而那些登上龙门的,也要经受 火烧才变成龙。从鲤鱼变成龙的经历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3 分) 三、现代文阅读(30 分) (一)寒冷的味道 黄明山(16 分)
(1)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2)台历上的冬天正一步步深入,而我的身体却迟钝了对季节的反应。曾经是多么可怕 的寒冷,眼下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 13.结合全文,谈谈对“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这句话的理解。(3分) (3)回忆中的寒冷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味道 (4)江汉平原的冬天,水面结了厚厚的冰,我在冰上行走。冷!我的一双手冻成了两个 肉包子,脚后跟早冻烂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血,用棉絮裹着。我总是想奔跑,疼 14.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写出你读了本文的感想。(3分) 痛便在后而拼命地拽我。糟了,好像是哪根筋断了…我几乎要跌倒下去 (5)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啊 (6)那时候难得看上一场电影,而且通常要到五里以外的地方去看露天电影。那天晚上 雪刚刚停下,听说要放电影,我来不及吃饭就跑了去。上身穿的是棉袄,下身穿的是绒裤,脚 二)半无止境(14分) 上穿的是胶鞋。跑了一路,身上发热。开始,人不觉得冷,渐渐,寒气逼人。风一丝不苟地钻 进我的脖子,直到我的胸膛。看到中间,便招架不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冻得打哆嗦 这是美国东部一所规模很大的大学毕业考试的最后一天。在座教学楼前的阶梯上,一群 那真正是饥寒交迫啊!我咬着牙,坚持把电影看完,脚已没有了知觉,就稀里糊涂地往前走 机械系大四学生挤在一起,正在讨论几分钟后就要开始的考试,他们显示出很有信心,这是 一路上,我是弹跳着回去的。我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又一步步变得坚强起来—这点寒 最后一次考试,接着就是毕业典礼和找工作了 冷算什么 (7)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振奋的状态,使我们更能承受人生的风霜雨雪 有几个说他们已经找到工作了。其他的人则在讨论他们想得到的工作。怀着对四年大学 (8)现在却不同了,风也刮得没有了规律,雪也下得没有了条理。瞧,都立春了,雪还 教育的肯定,他们觉得心理上早有准备,能征服外面的世界。 不知在哪里开小差。冬天,失却了原来的寒冷 即将进行的考试他们知道只是很轻易的事情。教授说他们可以带需要的教科书、参考书 (9)可孩子们却一个劲地喊冷。冷从何来?上上下下穿得规规矩矩,裹得严严实实,帽 和笔记,只要求考试时他们不能交头接耳 、围巾、耳套、手套,应有尽有。晚上踵觉,要么铺好电热毯,要么灌上热水袋,条件好的 空调一开,暖气就来。本来寒冷就那么一丁点,还把它拒之门外,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生活。孩 他们喜气洋洋地鱼贯走进教室,教授把考卷发下去,学生们都眉开眼笑,因为学生们注 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不知冷,何 意到只有五个讨论题 识暖?如此下去,孩子们生命的潜质何以得到发挥,又何以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景 三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卷。学生们似乎不再有信心,他们脸上有可怕的表情。没 (10)不仅仅是孩子们 有一个人说话。教授手里拿着考卷,面对着全班同学。教授端详着面前学生们担忧的脸,问 (11)我们已经有了太多的安逸,衣、食、住、行,还有我们的思想。不让汗水流出来 道:“有几个人把五个问题全答完了?” 不让寒冷苦心志,把自己装在五彩缤纷的温室里 成一朵朵精美的花,我不知道这样会 没有人举手 (12)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 “有几个人答完了四个?” (13)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 (选自《散文选刊》,文章有改 仍旧没有人举手。 三个?”“两个?” 10.第(3)段中“异乎寻常的味道”体现在哪两个方面?(4分 学生们在座位上不安起来 那么一个呢?一定有人做完一个了吧? 11.作者认为,现在的孩子们“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会造成什么后果?(3分) 全班学生仍保持沉 教授放下手中的考卷说:“这正是我预期的。我只是要加深你们的印象。即使你们已经 2.请任选一句,品味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3分) 完成了四年的工程教育,但仍旧有许多有关工程的问题你们不知道。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 题,在日常操作中是非常普遍的。 1)风,丝不苟地钻进我的脖子,直到我的胸膛 (2)瞧,都立春了,雪还不知在哪里开小差。 于是教授带着微笑说下去:“这个科目你们都会及格,但要记住,虽然你们是大学毕业 生,但是你们的教育才开始
(1)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2)台历上的冬天正一步步深入,而我的身体却迟钝了对季节的反应。曾经是多么可怕 的寒冷,眼下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 (3)回忆中的寒冷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味道。 (4)江汉平原的冬天,水面结了厚厚的冰,我在冰上行走。冷!我的一双手冻成了两个 肉包子,脚后跟早冻烂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血,用棉絮裹着。我总是想奔跑,疼 痛便在后面拼命地拽我。糟了,好像是哪根筋断了……我几乎要跌倒下去。 (5)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啊。 (6)那时候难得看上一场电影,而且通常要到五里以外的地方去看露天电影。那天晚上 雪刚刚停下,听说要放电影,我来不及吃饭就跑了去。上身穿的是棉袄,下身穿的是绒裤,脚 上穿的是胶鞋。跑了一路,身上发热。开始,人不觉得冷,渐渐,寒气逼人。风一丝不苟 ....地钻 进我的脖子,直到我的胸膛。看到中间,便招架不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冻得打哆嗦。 那真正是饥寒交迫啊!我咬着牙,坚持把电影看完,脚已没有了知觉,就稀里糊涂地往前走。 一路上,我是弹跳着回去的。我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又一步步变得坚强起来──这点寒 冷算什么? (7)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振奋的状态,使我们更能承受人生的风霜雨雪。 (8)现在却不同了,风也刮得没有了规律,雪也下得没有了条理。瞧,都立春了,雪还 不知在哪里开小差 ...。冬天,失却了原来的寒冷。 (9)可孩子们却一个劲地喊冷。冷从何来?上上下下穿得规规矩矩,裹得严严实实,帽 子、围巾、耳套、手套,应有尽有。晚上睡觉,要么铺好电热毯,要么灌上热水袋,条件好的, 空调一开,暖气就来。本来寒冷就那么一丁点,还把它拒之门外,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生活。孩 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不知冷,何 识暖?如此下去,孩子们生命的潜质何以得到发挥,又何以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景 色? (10)不仅仅是孩子们。 (11)我们已经有了太多的安逸,衣、食、住、行,还有我们的思想。不让汗水流出来, 不让寒冷苦心志,把自己装在五彩缤纷的温室里,然后长成一朵朵精美的花,我不知道这样会 有什么好结果。 (12)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 (13)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 (选自《散文选刊》,文章有改 动) 10.第(3)段中“异乎寻常的味道”体现在哪两个方面?(4 分) 11.作者认为,现在的孩子们“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会造成什么后果?(3 分) 12.请任选一句,品味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3 分) (1)风一丝不苟 ....地钻进我的脖子,直到我的胸膛。 (2)瞧,都立春了,雪还不知在哪里开小差 ...。 13.结合全文,谈谈对“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这句话的理解。(3 分) 14.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 ........,写出你读了本文的感想。(3 分) (二)学无止境(14 分) 这是美国东部一所规模很大的大学毕业考试的最后一天。在座教学楼前的阶梯上,一群 机械系大四学生挤在一起,正在讨论几分钟后就要开始的考试,他们显示出很有信心,这是 最后一次考试,接着就是毕业典礼和找工作了。 有几个说他们已经找到工作了。其他的人则在讨论他们想得到的工作。怀着对四年大学 教育的肯定,他们觉得心理上早有准备,能征服外面的世界。 即将进行的考试他们知道只是很轻易的事情。教授说他们可以带需要的教科书、参考书 和笔记,只要求考试时他们不能交头接耳。 他们喜气洋洋地鱼贯走进教室,教授把考卷发下去,学生们都眉开眼笑,因为学生们注 意到只有五个讨论题。 三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卷。学生们似乎不再有信心,他们脸上有可怕的表情。没 有一个人说话。教授手里拿着考卷,面对着全班同学。教授端详着面前学生们担忧的脸,问 道:“有几个人把五个问题全答完了?” 没有人举手。 “有几个人答完了四个?” 仍旧没有人举手。 “三个?”“两个?” 学生们在座位上不安起来。 “那么一个呢?一定有人做完一个了吧?” 全班学生仍保持沉默。 教授放下手中的考卷说:“这正是我预期的。我只是要加深你们的印象。即使你们已经 完成了四年的工程教育,但仍旧有许多有关工程的问题你们不知道。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 题,在日常操作中是非常普遍的。” 于是教授带着微笑说下去:“这个科目你们都会及格,但要记住,虽然你们是大学毕业 生,但是你们的教育才开始
时间消逝,这位教授的名字已经模糊,但他的训诫却不会模糊。(完) 15、请从文中找出描写考试前后学生表情变化的词语,填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 (1)开考前: (2)开考后: (3)收卷时: :(4)收卷后: 16、在下面句子后的括号中注明描写人物的方法。(2分) (1)学生们都眉开眼笑。( (2)教授手里拿着考卷,面对着全班同学。() 17、请找出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2分 8、下面是对本文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作者通过学生考前的自信和考后的沮丧作对比,说明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B.文章运用顺叙的方式,叙事清楚,结构紧凑 C.文章采取了先抑后扬的写法,波澜起伏 D.文章通过写教授对这次考试的精心安排,体现了他的良苦用心 9、从文中可以看出在这次毕业考试中,没有一个学生做完了一道考题,这是一次失败的考试 吗?为什么?(4分) 答: 四、写作(40分 20、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在受挫折时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不利的环境中 我们学会了生存;在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 别人伤害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注意 1、将题目填写完整 2、字数不少于500字
时间消逝,这位教授的名字已经模糊,但他的训诫却不会模糊。(完) 15、请从文中找出描写考试前后学生表情变化的词语,填在相应的横线上。(4 分) (1)开考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考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收卷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收卷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在下面句子后的括号中注明描写人物的方法。(2 分) (1)学生们都眉开眼笑。 ( ) (2)教授手里拿着考卷,面对着全班同学。 ( ) 17、请找出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是对本文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作者通过学生考前的自信和考后的沮丧作对比,说明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B.文章运用顺叙的方式,叙事清楚,结构紧凑。 C.文章采取了先抑后扬的写法,波澜起伏。 D.文章通过写教授对这次考试的精心安排,体现了他的良苦用心。 19、从文中可以看出在这次毕业考试中,没有一个学生做完了一道考题,这是一次失败的考试 吗?为什么? (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 (40 分) 20、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在受挫折时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不利的环境中, 我们学会了生存;在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耐;在受到别人犯忌时,我们学会了理解;在 别人伤害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 请以“学会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注意: 1、将题目填写完整。 2、字数不少于 5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