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定量研究平抛运动 2.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2.如何提出实验方案并使实验方案合理可行 【课时分配】1课时 【教具准备】斜槽轨道、小球、木板、白纸、图钉、铅垂线、直尺、三角板、铅笔 【教学设计】 课前预学 1.如图所示,闪光照片记下了作平抛运动的小球的四个位置O、 、B、C.其中O为抛出点,OD为竖直线,闪光间隔时间为1/30 s.求:(1)小球从O运动到C所需时间:(2)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竖 直位移;(3)小球抛出时的初速 2.结合已学平抛运动的规律,根据现有实验条件,思考设计如何测量平抛运动的轨迹 是否为抛物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3.某同学根据平抛运动原理设计粗测玩具手枪弹丸的发射速度1的实验方案,实验示 意图如图所示,已知没有计时仪器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2)用玩具手枪发射弹丸时应注意 (3)实验中需要测量的量是 (4)计算公式 (5)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手枪弹丸的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m若弹丸在平抛运 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其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W0= L、g表示),其值是 (取g=10m/s2) 二预学中的疑难问题 课内互动
通过个人自学、单位集中听宣讲等多种方式,认真学习了省、南充阆中市委领导讲话精神,明确了相关要求,深入领会“三大活动”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积极投身当前大学习、讨论调研活动,深有体会。 5.4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定量研究平抛运动。 2.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2.如何提出实验方案并使实验方案合理可行 【课时分配】1 课时 【教具准备】斜槽轨道、小球、木板、白纸、图钉、铅垂线、直尺、三角板、铅笔 【教学设计】 课前预学 1.如图所示,闪光照片记下了作平抛运动的小球的四个位置O、 A、B、C.其中O为抛出点,OD为竖直线,闪光间隔时间为 1/30 s.求:(1)小球从 O 运动到 C 所需时间;(2)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竖 直位移;(3)小球抛出时的初速. 2.结合已学平抛运动的规律,根据现有实验条件,思考设计如何测量平抛运动的轨迹 是否为抛物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3.某同学根据平抛运动原理设计粗测玩具手枪弹丸的发射速度 v0 的实验方案,实验示 意图如图所示,已知没有计时仪器。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 (2)用玩具手枪发射弹丸时应注意 ; (3)实验中需要测量的量是 ; (4)计算公式 。 (5)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手枪弹丸的轨迹,小方格的边长 L=1.25cm.若弹丸在平抛运 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 a、b、c、d 所示,则其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 v0=______(用 L、g 表示),其值是 .(取 g=10m/s2 ) 二.预学中的疑难问题 1. 2. 3. 课内互动
(一)导入新课 对比实验法:将与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同的水平匀速直线运动和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 动对比,将同时发生的自由落体运动和平抛运动的竖直方向的分运动对比;(较理想化, 对实验条件要求苛刻,舍弃) 轨迹研究法:描出平抛运动的轨迹,建立起水平、竖直的直角坐标系。根据对平抛运 动情况的猜测,假定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确定运动时间相等的一些点的坐标, 研究物体在竖直方向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证实或验证猜测 (二)进行新课 提出问题:(1)如何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 (2)如何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不是抛物线? (3)根据实验数据如何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二、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问题1:如何确保初速度水平 问题2:实验中需要多次描点,如何保证轨迹的一致性? 问题3:在实验中需要测哪些物理量?需要用到什么器材? 小组讨论、阅读教材、交流,汇总设计的方案 方案(1):利用斜面小槽等器材,让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冲过水平槽飞出后做平抛运 案(2):用数码相机记录平抛运动的轨迹 方案(3):将装满水的饮料瓶倒置,在瓶塞内插入两根细管,其中一根弯成水平向外 喷水 由于器材有限,以方案(1)来做探究实验,方案(2)3)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课后进行 实验装置: 实验方法 以小钢球为实验对象,使其从确定位置滑下获得初速度(思考斜槽的摩擦力对平抛运动有 无影响)。建立水平、竖直的直角坐标系,通过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研究水平和竖直两个 方向的位移时间关系,获得各分运动的确切情况 实验器材和步骤: (1)实验器材:斜槽轨道、小球、木板、白纸、图钉、铅垂线、直尺、三角板、铅 笔等。 (2)实验步骤: ①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 ②固定木板上的坐标纸,使木板保持 状态,小球的运动轨迹与板面
通过个人自学、单位集中听宣讲等多种方式,认真学习了省、南充阆中市委领导讲话精神,明确了相关要求,深入领会“三大活动”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积极投身当前大学习、讨论调研活动,深有体会。2 (一)导入新课 对比实验法:将与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同的水平匀速直线运动和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 动对比,将同时发生的自由落体运动和平抛运动的竖直方向的分运动对比;(较理想化, 对实验条件要求苛刻,舍弃) 轨迹研究法:描出平抛运动的轨迹,建立起水平、竖直的直角坐标系。根据对平抛运 动情况的猜测,假定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确定运动时间相等的一些点的坐标, 研究物体在竖直方向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证实或验证猜测。 (二)进行新课 一、提出问题:(1)如何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 (2)如何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不是抛物线? (3)根据实验数据如何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二、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问题 1:如何确保初速度水平 问题 2:实验中需要多次描点,如何保证轨迹的一致性? 问题 3:在实验中需要测哪些物理量?需要用到什么器材? 小组讨论、阅读教材、交流,汇总设计的方案。 方案(1):利用斜面小槽等器材,让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冲过水平槽飞出后做平抛运 动 方案(2):用数码相机记录平抛运动的轨迹 方案(3):将装满水的饮料瓶倒置,在瓶塞内插入两根细管,其中一根弯成水平向外 喷水 由于器材有限,以方案(1)来做探究实验,方案(2)(3)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课后进行 实验装置: 实验方法: 以小钢球为实验对象,使其从确定位置滑下获得初速度(思考斜槽的摩擦力对平抛运动有 无影响)。建立水平、竖直的直角坐标系,通过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研究水平和竖直两个 方向的位移时间关系,获得各分运动的确切情况。 实验器材和步骤: (1)实验器材:斜槽轨道、小球、木板、白纸、图钉、铅垂线、直尺、三角板、铅 笔等。 (2)实验步骤: ① 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 ; ② 固定木板上的坐标纸,使木板保持 状态,小球的运动轨迹与板面
坐标纸方格横线呈水平方向; ③以斜槽末端为坐标原点沿」 画出y轴; ④让小球从斜槽上适当的高度由静止释放,用铅笔记录小球做平抛运动经过的位置 ⑤重复步骤④,在坐标纸上记录多个位置 ⑥在坐标纸上作出x轴,用连接各个记录点,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 (3)实验过程注意事项: ①保证斜槽末端的切线水平,方木板竖直且与小球下落的轨迹平面平行,并使小球 运动时靠近木板,但不接触 ②小球每次都从斜槽上 ③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不是槽口的端点,应是小球在槽口时球的重心在木板的水 平投影点; ④小球在斜槽上开始滚下的位置要适当,以便使小球运动由木板的左上角到右下角 分组实验: 老师巡回指导,参与到各小组的实验中。根据不同小组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 提示学生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坐标记录 2345 四、数据处理 图像法(图像处理技巧) 由图可见竖直方向位移与水平方向位移的关系图线为曲线,很难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提示学生化曲为直的思想,做出竖直方向位移与水平方向位移的平方之间的关系图,可见y 与x2成正比 五、误差分析 (三)课堂小结 (1)回顾实验中的注意点 (2)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进行点评 课后提升 1.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B.平抛运动是变加速运动
通过个人自学、单位集中听宣讲等多种方式,认真学习了省、南充阆中市委领导讲话精神,明确了相关要求,深入领会“三大活动”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积极投身当前大学习、讨论调研活动,深有体会。3 坐标纸方格横线呈水平方向; ③ 以斜槽末端为坐标原点沿 画出 y 轴; ④ 让小球从斜槽上适当的高度由静止释放,用铅笔记录小球做平抛运动经过的位置; ⑤ 重复步骤④ ,在坐标纸上记录多个位置; ⑥ 在坐标纸上作出 x 轴,用 连接各个记录点,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 (3)实验过程注意事项: ① 保证斜槽末端的切线水平,方木板竖直且与小球下落的轨迹平面平行,并使小球 运动时靠近木板,但不接触; ② 小球每次都从斜槽上 滚下; ③ 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不是槽口的端点,应是小球在槽口时球的重心在木板的水 平投影点; ④ 小球在斜槽上开始滚下的位置要适当,以便使小球运动由木板的左上角到右下角。 三、分组实验: 老师巡回指导,参与到各小组的实验中。根据不同小组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 提示学生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坐标记录 x y 1 2 3 4 5 四、数据处理 图像法(图像处理技巧) 由图可见竖直方向位移与水平方向位移的关系图线为曲线,很难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提示学生化曲为直的思想,做出竖直方向位移与水平方向位移的平方之间的关系图,可见 y 与 x 2 成正比。 五、误差分析 (三)课堂小结 (1)回顾实验中的注意点 (2)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进行点评 课后提升 1. 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B. 平抛运动是变加速运动
C.任意两段时间内加速度相同 D.任意两段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 2.在图所示的装置中,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两轨道 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铁球P、Q 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w相等。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 电源,使两小铁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w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下端射出。实验结果是两 小铁球同时到达E处,发生碰撞。增加或者减小轨道M的高度,只改变小铁球P到达桌面 时速度的竖直方向分量的大小,再进行实验,结果两小铁球总是发生碰撞 试分析回答该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SM CE 3.在做“探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从同一高度释放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 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 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调节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4.下列哪些因素会使“探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的误差增大?() A.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 B.安装斜槽时其末端不水平 C.建立坐标系时,以斜槽末端端口位置为坐标原点 D.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时,在曲线上取作计算的点离原点D较远 5.如图所示,在高空中有四个小球,在同一位置同时以速率v向上、向下、向左、向右 被射出,经过1后四个小球在空中的位置构成的正确图形是() A B C 6.在一次“飞车过黄河”的表演中,汽车在空中飞经最高点后,在对岸着地,已知汽车
通过个人自学、单位集中听宣讲等多种方式,认真学习了省、南充阆中市委领导讲话精神,明确了相关要求,深入领会“三大活动”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积极投身当前大学习、讨论调研活动,深有体会。4 C. 任意两段时间内加速度相同 D. 任意两段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 2. 在图所示的装置中,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 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 P、Q;两轨道 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 C、D;调节电磁铁 C、D 的高度,使 AC=BD,从而保证小铁球 P、Q 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 v0 相等。将小铁球 P、Q 分别吸在电磁铁 C、D 上,然后切断 电源,使两小铁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 v0 同时分别从轨道 M、N 的下端射出。实验结果是两 小铁球同时到达 E 处,发生碰撞。增加或者减小轨道 M 的高度,只改变小铁球 P 到达桌面 时速度的竖直方向分量的大小,再进行实验,结果两小铁球总是发生碰撞。 试分析回答该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3. 在做“探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从同一高度释放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 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 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 A. 调节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 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 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 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 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F. 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4. 下列哪些因素会使“探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的误差增大?( ) A. 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 B. 安装斜槽时其末端不水平 C. 建立坐标系时,以斜槽末端端口位置为坐标原点 D. 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时,在曲线上取作计算的点离原点 D 较远 5. 如图所示,在高空中有四个小球,在同一位置同时以速率 v 向上、向下、向左、向右 被射出,经过 1s 后四个小球在空中的位置构成的正确图形是( ) 6. 在一次“飞车过黄河”的表演中,汽车在空中飞经最高点后,在对岸着地,已知汽车
从最高点至着地点经历时间约0.8s,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30m,忽略空气阻力,则 (1)最高点与着地点间的高度差约为 (2)汽车在最高点时的速度约为 m/s(取g=lOm/2) (3)某记者从侧面用照相机通过多次曝光,拍摄到汽车在经过最高点以后的三幅运 动照片如图所示,相邻两次曝光时间间隔相等,已知汽车长度为L,则() A.从左边一幅照片可推算出汽车的水平分速度大小 B.从左边一幅照片可推算出汽车曾经到达的最大高度 C.从中间一幅照片可推算出汽车的水平分速度大小,汽车曾经到达的最大高度(此 时汽车刚落地) D.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从下边一幅照片可推算出汽车水平分速度大小 7.如图所示,小球在斜面上的A点以水平速度w抛出,斜面的倾角为θ,设斜面足够长, 问:(1)自抛出起经多长时间小球离斜面最远?(2)小球落地点B距A点多远? A 8.如图所示,从高为H的A点平抛一物体,其水平射程为2s。在A点正上方高为2H 的B点以同方向抛出另一物体,其水平射程为s,二物的轨迹在同一竖直面内,且都从同 个屏M的顶端擦过,求屏的高度。 25 9.小球作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y=15cm,y2=25cm,EF=10cm,求小球抛出点的 坐标和初速度大小
通过个人自学、单位集中听宣讲等多种方式,认真学习了省、南充阆中市委领导讲话精神,明确了相关要求,深入领会“三大活动”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积极投身当前大学习、讨论调研活动,深有体会。5 从最高点至着地点经历时间约 0.8s,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 30m,忽略空气阻力,则: (1)最高点与着地点间的高度差约为 m。 (2)汽车在最高点时的速度约为 m/s(取 g=10m/s 2)。 (3)某记者从侧面用照相机通过多次曝光,拍摄到汽车在经过最高点以后的三幅运 动照片如图所示,相邻两次曝光时间间隔相等,已知汽车长度为 L,则( ) A. 从左边一幅照片可推算出汽车的水平分速度大小 B. 从左边一幅照片可推算出汽车曾经到达的最大高度 C. 从中间一幅照片可推算出汽车的水平分速度大小,汽车曾经到达的最大高度(此 时汽车刚落地) D. 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从下边一幅照片可推算出汽车水平分速度大小 7. 如图所示,小球在斜面上的 A 点以水平速度 v0 抛出,斜面的倾角为 θ,设斜面足够长, 问:(1)自抛出起经多长时间小球离斜面最远?(2)小球落地点 B 距 A 点多远? 8. 如图所示,从高为 H 的 A 点平抛一物体,其水平射程为 2s。在 A 点正上方高为 2H 的 B 点以同方向抛出另一物体,其水平射程为 s,二物的轨迹在同一竖直面内,且都从同 一个屏 M 的顶端擦过,求屏的高度。 9. 小球作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yl=15 cm,y2=25cm,EF=10cm,求小球抛出点的 坐标和初速度大小
10.在离地某一高度的同一位置处,有A、B两个小球,A球以v=3m/s的速度水平向 左抛出,同时B球以v=4m/s的速度水平向右抛出,试求当两个小球的速度方向垂直时 它们之间的距离为多大?(如图所示) 11.如图所示,光滑斜面长为a,宽为b,倾角为θ。一小球沿斜面左上方顶点P水平射 入,而从右下方顶点Q离开斜面,求人射初速度 12.如图所示,排球场总长为18m,设球网高度为2m,运动员站在离网3m的线上(图 中虚线所示)正对网前跳起将球水平击出(空气阻力不计)。 (1)设击球点在3m线正上方高度为25m处,试问击球的速度在什么范围内才能使 球既不触网也不越界 (2)若击球点在3m线正上方的高度小于某个值,那么无论水平击球的速度多大,球 不是触网就是越界,试求这个高度(g取10m/s2) 2m
通过个人自学、单位集中听宣讲等多种方式,认真学习了省、南充阆中市委领导讲话精神,明确了相关要求,深入领会“三大活动”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积极投身当前大学习、讨论调研活动,深有体会。6 10. 在离地某一高度的同一位置处,有 A、B 两个小球,A 球以 vA=3 m/s 的速度水平向 左抛出,同时 B 球以 vB=4m/s 的速度水平向右抛出,试求当两个小球的速度方向垂直时, 它们之间的距离为多大?(如图所示) 11.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长为 a,宽为 b,倾角为θ。一小球沿斜面左上方顶点 P 水平射 入,而从右下方顶点 Q 离开斜面,求人射初速度。 12. 如图所示,排球场总长为 18m,设球网高度为 2m,运动员站在离网 3m 的线上(图 中虚线所示)正对网前跳起将球水平击出(空气阻力不计)。 (1)设击球点在 3 m 线正上方高度为 2.5 m 处,试问击球的速度在什么范围内才能使 球既不触网也不越界。 (2)若击球点在 3m 线正上方的高度小于某个值,那么无论水平击球的速度多大,球 不是触网就是越界,试求这个高度(g 取 10m/s 2)
答案 课前预学 1.(1)0.1s(2)005m(3)0.5m/s 2略 3(1)米尺(2)枪口保持水平()下降高度h和水平射程x(4)=g(5)2√、10ms 课内互动 (2)实验步骤: ①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 ②固定木板上的坐标纸,使木板保持竖直状态,小球的运动轨迹与板面平行 以斜槽末端为坐标原点沿铅垂线画出y轴 ⑥在坐标纸上作出x轴,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个记录点,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 (3)实验过程注意事项 ②小球每次都从斜槽上同一位置滚下 课后提升 l.A、C、D 2.解析:将P铁球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在不同竖直高度的情况下与P铁球对比,发现 P、Q两球总是相遇,P球水平方向上的运动不因P球在竖直方向运动的时间长短而改变 总是和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的P球有完全相同的运动情况,所以本实验说明了:①平抛 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②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不 影响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分运动各自具有独立性。 答案: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各分运动具有独立性。 3.A、C、E 6.解析:(1)汽车在最高点时速度一定水平,之后作平抛运动。汽车从最高点至着地 点经历时间约0.8s,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30m,因此最高点与着地点间的高度差约为 h=1g2=1×10×087m=32m (2)汽车在最高点时的速度即为平抛初速度 10.8m/s=37.5m/s (3)在汽车落地之前,可从左边照片得出水平间距△x,汽车水平分速度大小 y-△x,m为间隔时间
通过个人自学、单位集中听宣讲等多种方式,认真学习了省、南充阆中市委领导讲话精神,明确了相关要求,深入领会“三大活动”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积极投身当前大学习、讨论调研活动,深有体会。7 答案: 课前预学 1. (1)0.1s(2)0.05m(3)0.5m/s 2.略 3.(1)米尺(2)枪口保持水平(3)下降高度 h 和水平射程 x (4)v0=x 2 g h (5) 2 gL、 5 /10m/s 课内互动 (2)实验步骤: ① 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 ② 固定木板上的坐标纸,使木板保持竖直状态,小球的运动轨迹与板面平行, ③ 以斜槽末端为坐标原点沿铅垂线画出 y 轴; ⑥ 在坐标纸上作出 x 轴,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个记录点,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 (3)实验过程注意事项: ② 小球每次都从斜槽上同一位置滚下; 课后提升 1. A、C、D 2. 解析:将 P 铁球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在不同竖直高度的情况下与 P 铁球对比,发现 P、Q 两球总是相遇,P 球水平方向上的运动不因 P 球在竖直方向运动的时间长短而改变, 总是和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的 P 球有完全相同的运动情况,所以本实验说明了:① 平抛 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② 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不 影响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分运动各自具有独立性。 答案: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各分运动具有独立性。 3. A、C、E 4. B、C 5. A 6. 解析:(1)汽车在最高点时速度一定水平,之后作平抛运动。汽车从最高点至着地 点经历时间约 0.8s,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 30m,因此最高点与着地点间的高度差约为 h= 2 2 1 gt = m 2 10 0.8 2 1 =3.2m (2)汽车在最高点时的速度即为平抛初速度 v0= t x = 0.8 30 m/s=37.5 m/s (3)在汽车落地之前,可从左边照片得出水平间距△x,汽车水平分速度大小 vx= t x ,Δt 为间隔时间
从中间一幅照片可知落地前一个Δ内的竖直位移Δν,由此可以求得最大高度和从最 高点至落地所用时间,设此时间为t, 则才 求得t后,由h=gt2可求得高度 由中间一幅也可知汽车在△t内的水平位移,因此也可得v.至于最后一幅,由于汽车 落地时刻不一定是闪光拍摄时刻,有可能是汽车落地后过了一段时间才闪光,并且汽车落 地时由于地面作用水平速度一般会改变,因此无法由右边照片求v。故本题选项A、C正 7.解析:(1)如图所示,当小球的瞬时速度ⅴ与斜面平行时,此时小球离斜面最远,由 几何关系有=gn=mm,得n= vo tan 6 (2)由几何关系有:m0=y,又由平抛规律有 x=vol, y- 2y. tan e 可得t= r=vot<o tane 故有s=x/a=2tanb 点评:本题根据测试要点的4(5)可知,落地点的竖直速度为vy=tan=2 otane v2 2v2 tan28 (如图所) sin 8 g cos 0 8.解析:两物的抛出高度和水平射程都已知,也就确定了两球的初速关系:
通过个人自学、单位集中听宣讲等多种方式,认真学习了省、南充阆中市委领导讲话精神,明确了相关要求,深入领会“三大活动”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积极投身当前大学习、讨论调研活动,深有体会。8 从中间一幅照片可知落地前一个△t 内的竖直位移△y,由此可以求得最大高度和从最 高点至落地所用时间,设此时间为 t, 则 Δy= 2 2 1 gt 2 ( ) 2 1 − g t − t 求得 t 后,由 h= 2 2 1 gt 可求得高度 由中间一幅也可知汽车在△t 内的水平位移,因此也可得 v0.至于最后一幅,由于汽车 落地时刻不一定是闪光拍摄时刻,有可能是汽车落地后过了一段时间才闪光,并且汽车落 地时由于地面作用水平速度一般会改变,因此无法由右边照片求 v0。故本题选项 A、C 正 确。 7. 解析:(1)如图所示,当小球的瞬时速度 v 与斜面平行时,此时小球离斜面最远,由 几何关系有 vyl=gt1=v0tanθ,得 t1= g v0 tan (2)由几何关系有:tanθ= x y ,又由平抛规律有 x=v0t,y= 2 2 1 gt 可得 t= g 2v0 tan ,x=v0t= g 2v tan 2 0 故有 s=x/cosθ= cos 2 tan 2 0 g v 点评:本题根据测试要点的 4(5)可知,落地点的竖直速度为 vy=v0tanα=2v0tanθ 而 y= g vy 2 2 = g v 2 2 0 2 tan 则 s= sin y = cos 2 tan 2 0 g v (如图所) 8. 解析:两物的抛出高度和水平射程都已知,也就确定了两球的初速关系:
2s=1/A s=21,得m=2√2 g 两物体都经过屏顶M,即以不同的初速度通过相同的水平射程,说明下落到M点的 时间不同,时间由高度决定,解出落到M点的高度就可求出屏高。 设屏高为h,离抛射点的水平距离为d d=va 2(H-h)2(2H-h) -vB 解得h==H 9解析,y13,说明AE和EB分别是第第三个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因此在第一单 位时间里有y=y=5cm;以A点为原点作坐标如图中所示,抛出点的坐标为(-10,5) o=T2H12×005 =Im/s 10.解析:由于两个小球是以同一高度同一时刻抛出,它们始终在同一水平位置上,且 有v'4=V2=gt,设v4、vB的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a和B,则va= FVa cota, VB=VB cotB, a+B=90 v'AnV'B, =v 2y=vAvBcotacot P-vAvB, v=v,v8 346s,s=(vA+vB)=2.42m 11.解析:设入射初速度为v小球在斜面上的下滑力提供加速度a1,则a1= sine。小球 在斜面上做类平抛运动,即水平方向以v匀速直线运动,沿斜面向下作初速为零的匀加速 直线运动,可列式
通过个人自学、单位集中听宣讲等多种方式,认真学习了省、南充阆中市委领导讲话精神,明确了相关要求,深入领会“三大活动”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积极投身当前大学习、讨论调研活动,深有体会。9 2s=vA g 2H , s=2vB g H 得 vA=2 2 vB 两物体都经过屏顶 M,即以不同的初速度通过相同的水平射程,说明下落到 M 点的 时间不同,时间由高度决定,解出落到 M 点的高度就可求出屏高。 设屏高为 h,离抛射点的水平距离为 d d=vA g 2(H − h) =vB g 2(2H − h) 解得 h= 7 6 H 9. 解析: 5 3 2 1 = y y ,说明 AE 和 EB 分别是第第三个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因此在第一单 位时间里有 y0= 3 1 y1=5cm;以 A 点为原点作坐标如图中所示,抛出点的坐标为(-10,5) m s g H s v 1 / 10 2 0.05 0.1 2 0 = = = 10. 解析:由于两个小球是以同一高度同一时刻抛出,它们始终在同一水平位置上,且 有 v v gt ' Ay = ' By = ,设 A B v' 、v' 的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 α 和 β,则 Ay v' =vAcotα, By v' =vB cotβ,α+β=90º Ay Ay By v v v 2 ' ' = ' =vAvBcotαcotβ=vAvB, Ay v' = A B v v , t= g v Ay ' = g v vA B =0.346s,s=(vA+vB)t=2.42m 11. 解析:设入射初速度为 v0 小球在斜面上的下滑力提供加速度 a1,则 a1=gsinθ。小球 在斜面上做类平抛运动,即水平方向以 v0 匀速直线运动,沿斜面向下作初速为零的匀加速 直线运动,可列式。 a=v0t,b= 2 1 2 1 a t
解得1=,/ &sin e 12.解析:(1)若刚好不触网,设球的速度为v,则水平位移为3m的过程中: 水平方向有s=wt, 即3=vt① 竖直方向有y=gt 由①②两式得w=3√10m/s 同理可得刚好不越界的速度 2=12√2m/s, 故范围为3√10m/sy<12√2m/s (2)设发球高度为H时,发出的球刚好越过球网落在边界线上则刚好不触网时有 即3=vt③ H-h-gI 即H-2 同理,当球落在界线上时有:12=ot'⑤ 解③④⑤⑥得H=2.13m 即当击球高度小于2.13m,无论球的水平速度多大,则球不是触网就是越界
通过个人自学、单位集中听宣讲等多种方式,认真学习了省、南充阆中市委领导讲话精神,明确了相关要求,深入领会“三大活动”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积极投身当前大学习、讨论调研活动,深有体会。10 解得 v0=a b g 2 sin 。 12. 解析:(1)若刚好不触网,设球的速度为 v1,则水平位移为 3 m 的过程中: 水平方向有 s=v0t, 即 3=v1t ① 竖直方向有 y= 2 2 1 gt , 即 2.5-2= 2 2 1 gt ② 由①②两式得 vl=3 10 m/s 同理可得刚好不越界的速度 v2=12 2 m/s, 故范围为 3 10 m/s<v<12 2 m/s (2)设发球高度为 H 时,发出的球刚好越过球网落在边界线上则刚好不触网时有 s=v0t, 即 3=v0t ③ H-h= 2 2 1 gt 即 H-2= 2 2 1 gt ④ 同理,当球落在界线上时有:12=v0t’⑤ H= 2 ' 2 1 gt ⑥ 解③④⑤⑥得 H=2.1 3m 即当击球高度小于 2.13m,无论球的水平速度多大,则球不是触网就是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