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卷第4期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Vol 37 No 4 2015年8月 JOURNAL OF EEE 从一道习题出发论高斯光束 杜戈果 (深圳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深圳518060) 摘要:本文介绍了《激光原理〉教材中第二章一道习题的7种求解方法。通过分析这些求解方法可以看出:对于一般稳定球面腔,既可以借助 其等价的对称共焦腔来讨论高斯光束,也可以脱离对称共焦腔,直接在一般稳定球面腔和高斯光束之间建立联系。这有助于我们对高斯光束 进一步领会:以高斯光束的基本性质及其传输规律为基础,就可以建立起稳定腔的模 关键词:激光原理;高斯光束;稳定腔;自再现变换 中图分类号:C642,TN24 文献标识码:A 章编号:100840686(2015)4009404 A Deep Discussion on Gaussian Beam through Solving a Probl DU Ge-guo College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518060.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7 kinds solution of a problem in Chapter Two of the textbook-Principles of Lasers are in- troduced in detail. Through analyzing these solution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for a general stable cavity we can discuss a Gaussian beam within it through its equivalent symmetrical confocal cavity, or we can establish a link be- tween the cavity and a gaussian beam directly by abandoning the equivalent symmetrical confocal cavity. It is help- ful for deep understanding the link between a self-producing transformation of a Gaussian beam and a general stable cavity. Further understanding can also be made that people can establish a mode theory logically about a general table cavity based on Gaussian beams basic laws of nature and propagation rule Keywords: principles of lasers; Gaussian beam; stable cavity self-producing transformation “激光原理”是高等院校光电子技术和有关专率半径,L是腔长。g1=1-LR1,g2=1-L/R2),本 业的一门极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理论性属于临界腔,但腔内任一光线经过两次往返即可实 较强,主要阐述激光器的基本理论。 现闭合。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把对称共焦腔划归于稳 我校在教学中采用的教材为文献[1],其第二定腔。求解开腔振荡模,先从这一特殊的腔型入手。 章内容为¨“开放式光腔与高斯光束”。我们知道,谐然后以对称共焦腔模的解析理论为基础,推广到 振腔是激光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控制腔内振荡般稳定球面腔。 光束的特性,对轴向光波模提供反馈,除少数单程增 本文通过对该章一道习题的7种解法,帮助学 益非常大的激光器可以不需要谐振腔外,谐振腔是生深入理解高斯光束和稳定球面腔之间的关系。 激光器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对称共焦腔是一种 特殊的腔型,腔参数满足R1=R2=L,g参数满足g 1题目与求解 g2=0(R1是腔镜1的曲率半径,R2是腔镜2的曲 文献1]第二章习题26题(p.100)为:已知 收稿日期:201501-19;修回日期:201503-21 基金项目:广东省“质量工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深圳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3048)。 作者简介:杜戈果(1971-),女,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激光技术的教学与研究,E-mail:dugeguot@szu.cdhu.cn
第 37 卷 第 4 期 2015 年 8 月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JOURNAL OF EEE Vol. 37 No. 4 Aug. 2015 收稿日期:2015-01-19;修回日期:2015-03-21 基金项目:广东省“质量工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深圳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3048)。 作者简介:杜戈果(1971-),女,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激光技术的教学与研究,E-mail:dugeguo@ szu. edu. cn 从一道习题出发论高斯光束 杜戈果 (深圳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 摘要:本文介绍了《激光原理》教材中第二章一道习题的 7 种求解方法。通过分析这些求解方法可以看出:对于一般稳定球面腔,既可以借助 其等价的对称共焦腔来讨论高斯光束,也可以脱离对称共焦腔,直接在一般稳定球面腔和高斯光束之间建立联系。这有助于我们对高斯光束 的自再现变换与稳定球面腔关系的深入理解,并进一步领会:以高斯光束的基本性质及其传输规律为基础,就可以建立起稳定腔的模式理论。 关键词:激光原理;高斯光束;稳定腔;自再现变换 中图分类号:G642,TN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86(2015)04-0009-04 A Deep Discussion on Gaussian Beam through Solving a Problem DU Ge-guo (College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enzhen University,Shenzhen 518060,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7 kinds solution of a problem in Chapter Two of the textbook-Principles of Lasers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Through analyzing these solutions,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for a general stable cavity we can discuss a Gaussian beam within it through its equivalent symmetrical confocal cavity,or we can establish a link between the cavity and a Gaussian beam directly by abandoning the equivalent symmetrical confocal cavity. It is helpful for deep understanding the link between a self-producing transformation of a Gaussian beam and a general stable cavity. Further understanding can also be made that people can establish a mode theory logically about a general stable cavity based on Gaussian beam's basic laws of nature and propagation rule. Keywords:principles of lasers;Gaussian beam;stable cavity;self-producing transformation “激光原理”是高等院校光电子技术和有关专 业的一门极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理论性 较强,主要阐述激光器的基本理论。 我校在教学中采用的教材为文献[1],其第二 章内容为“开放式光腔与高斯光束”。我们知道,谐 振腔是激光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控制腔内振荡 光束的特性,对轴向光波模提供反馈,除少数单程增 益非常大的激光器可以不需要谐振腔外,谐振腔是 激光器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对称共焦腔是一种 特殊的腔型,腔参数满足 R1 = R2 = L,g 参数满足 g1 = g2 = 0(R1 是腔镜 1 的曲率半径,R2 是腔镜 2 的曲 率半径,L 是腔长。g1 = 1 - L / R1,g2 = 1 - L / R2),本 属于临界腔,但腔内任一光线经过两次往返即可实 现闭合。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把对称共焦腔划归于稳 定腔。求解开腔振荡模,先从这一特殊的腔型入手。 然后以对称共焦腔模的解析理论为基础,推广到一 般稳定球面腔。 本文通过对该章一道习题的 7 种解法,帮助学 生深入理解高斯光束和稳定球面腔之间的关系。 1 题目与求解 文献[1]第二章习题 26 题(p. 100)为:已知一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第37卷 二氧化碳激光谐振腔由两个凹面镜组成,R1=1m 若该高斯光束为谐振腔中的自再现光束,则有 R2=2m,L=0.5m,如图1所示。如何选择高斯光aa=o2,a2=o,即 束束腰0的大小和位置才能使它成为该谐振腔中 的自再现光束? F (F2-l2)+f 同时l1+l2=L。在此,我们有3个方程,可以 求出3个未知数41、l2和f,从而可求出束腰的位置 图1谐振腔示意图 和大小(同样求得l1=0.375m,2=0.125m,o0= 容易判断,该腔为稳定腔,满足0<g1g2<1 (1)解法一:利用文献1]中式(2.8.4Xp.66) (4)解法四:设束腰离腔镜M2的距离为l2,以 求该谐振腔的等价的对称共焦腔。将R1、R2和L代束腰所在的平面为起始平面,光线向右传播,往返 入公式,得 周的变换矩阵为 L R-L) z1=(L-R1)+(L-B):0.375(m T R2 2=(L-R,)+(L-R,5=0.125(m) B1r2l2-0.522-0.542+0.5 LR-LXR2-LXR,+R,-L) 15/64(m2) [(L-R1)+(L-R2)] 令束腰处的q值为q,经过往返一周的变换后,根据 从而求出a=√A/m=1.28mm。 q参数的变换规律,有q′=(Aq+B)Cqo+D)。 该谐振腔的等价对称共焦腔在坐标系中的位置 要想使某高斯光束成为该谐振腔中的自再现光 为(ff),在等价对称共焦腔中存在着高斯光束,该束必须满足q=。在束腰处,其等相位面曲率半 高斯光束就是该谐振腔中的自再现光束,其束腰在径为无穷大。利用文献1中式2.12.10Xp86) 此谐振腔中离腔镜M1的距离为0.375m,离M,的可以在束腰位置处等相位面曲率半径R=2B/D 距离为0.125m,腰斑大小为1.28mm A)→∞,即A=D,由此可求出l2=0.125m;再利用 (2)解法二:要想使某高斯光束成为该谐振腔文献1]中式(2.12.11)p.86),求出f=√15/8= 中的自再现光束,这两个凹面镜应该是该高斯光束0.484m,从而可求出ab=1.28mm 的等相位面。设束腰离两个凹面镜的距离分别为l1 当然,也可以让光线先向左传播,求出往返一周 和2,则利用等相位面曲率半径的公式可得 的变换矩阵T,然后用相同的方法来求出各值 R1=R(l1)=l1+f2/1 (5)解法五:教材中,在第二章第二节曾经求出 R2=R(l2)=l2+f2/l2 即文献1]中式(2.2.13Xp.35) 可求出41=0.375m,42=0.125m,/=58=A=1-2,B=21- 0.484m,进而求出腰斑大小:L=l1+l2 C 2/1-2 ,D= 2-(1-2 (3)解法三:同解法二,设束腰离两个凹面镜的 距离分别为l1和l2,腰斑大小为a0,将M1看作是 将相应的参数R1、R2和L代入,便得A=0.5 F1=R1/2的透镜,M2看作是F2=R2/2的透镜,则B=0.75,C=2,D=1。 经过透镜作用后,束腰变换为 这里的A、B、C、D是以腔镜M1为起始平面得 到的往返一次的系统变换矩阵的各元素。设此处q 值为q1,往返一周变换后的q参数为q,则q'=(Aq1 Faw +B)(Cq1+D)。 要想使该高斯光束成为该谐振腔中的自再现光
10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第 37 卷 二氧化碳激光谐振腔由两个凹面镜组成,R1 = 1 m, R2 = 2 m,L = 0. 5 m,如图 1 所示。如何选择高斯光 束束腰 0 的大小和位置才能使它成为该谐振腔中 的自再现光束? 图 1 谐振腔示意图 容易判断,该腔为稳定腔,满足 0 ﹤ g1 g2 ﹤ 1。 (1)解法一:利用文献[1]中式(2. 8. 4)(p. 66) 求该谐振腔的等价的对称共焦腔。将 R1、R2 和 L 代 入公式,得 z1 = L(R2 - L) (L - R1)+(L - R2)= -0. 375(m) z2 = -L(R1 - L) (L - R1)+(L - R2)= 0. 125(m) f 2 = L(R1 - L)(R2 - L)(R1 + R2 - L) [(L - R1)+(L - R2)]2 = 15 / 64(m2 ) 从而求出 ω0 = 槡λf / π = 1. 28 mm。 该谐振腔的等价对称共焦腔在坐标系中的位置 为(-f,f),在等价对称共焦腔中存在着高斯光束,该 高斯光束就是该谐振腔中的自再现光束,其束腰在 此谐振腔中,离腔镜 M1 的距离为 0. 375 m,离 M2 的 距离为 0. 125 m,腰斑大小为 1. 28 mm。 (2)解法二:要想使某高斯光束成为该谐振腔 中的自再现光束,这两个凹面镜应该是该高斯光束 的等相位面。设束腰离两个凹面镜的距离分别为 l1 和 l2,则利用等相位面曲率半径的公式可得 R1 = R(l1)= l1 + f 2 / l1 R2 = R(l2)= l2 + f 2 / l ﹜2 可求出 l1 = 0. 375 m,l2 = 0. 125 m,f = 槡15 / 8 = 0. 484m,进而求出腰斑大小:L = l1 + l2 (3)解法三:同解法二,设束腰离两个凹面镜的 距离分别为 l1 和 l2,腰斑大小为 ω0,将 M1 看作是 F1 = R1 / 2 的透镜,M2 看作是 F2 = R2 / 2 的透镜,则 经过透镜作用后,束腰变换为 ω'2 01 = F2 1ω2 0 (F1 - l1)2 + f 2 ω'2 02 = F2 2ω2 0 (F2 - l2)2 + f 2 若该高斯光束为谐振腔中的自再现光束,则有 ω'2 01 = ω2 0,ω'2 02 = ω2 0,即 F2 1 (F1 - l1)2 + f 2 = 1 F2 2 (F2 - l2)2 + f 2 = 1 同时 l1 + l2 = L。在此,我们有 3 个方程,可以 求出 3 个未知数 l1、l2 和 f,从而可求出束腰的位置 和大小(同样求得 l1 = 0. 375 m,l2 = 0. 125 m,ω0 = 1. 28 mm)。 (4)解法四:设束腰离腔镜 M2 的距离为 l2,以 束腰所在的平面为起始平面,光线向右传播,往返一 周的变换矩阵为 T右 = 1 L - l2 [ ] 0 1 1 0 - 2 R1 1 1 L [ ] 0 1 1 0 - 2 R2 1 1 l2 [ ] 0 1 = A B [ ] C D = 2l2 - 0. 5 2l 2 2 - 0. 5l2 + 0. 5 -2 -2l [ ] 2 令束腰处的 q 值为 q0,经过往返一周的变换后,根据 q 参数的变换规律,有 q' =(Aq0 + B)(/ Cq0 + D)。 要想使某高斯光束成为该谐振腔中的自再现光 束,必须满足 q' = q0。在束腰处,其等相位面曲率半 径为无穷大。利用文献[1]中式(2. 12. 10)(p. 86), 可以在束腰位置处等相位面曲率半径 R = 2B(/ D/ A)→∞ ,即 A = D,由此可求出 l2 = 0. 125 m;再利用 文献[1]中式(2. 12. 11)(p. 86),求出 f = 槡15 / 8 = 0. 484 m,从而可求出 ω0 = 1. 28 mm。 当然,也可以让光线先向左传播,求出往返一周 的变换矩阵 T左 ,然后用相同的方法来求出各值。 (5)解法五:教材中,在第二章第二节曾经求出 {即文献[1]中式(2. 2. 13)(p. 35)} A = 1 - 2L R2 , B = 2L(1 - L R2 ) C =- 2 R1 + 2 R2 1 -2L [ ] ( ) R1 ,D =- 2L R1 - 1 -2L ( ) R1 1 -2L [ ] ( ) R2 将相应的参数 R1、R2 和 L 代入,便得 A = 0. 5, B = 0. 75,C = -2,D = -1。 这里的 A、B、C、D 是以腔镜 M1 为起始平面得 到的往返一次的系统变换矩阵的各元素。设此处 q 值为 q1,往返一周变换后的 q 参数为 q',则 q' =(Aq1 + B)(/ Cq1 + D)。 要想使该高斯光束成为该谐振腔中的自再现光
杜戈果:从一道习题出发论高斯光束 束,必须满足q’=q1 由q1=(Aq1+B)(Cq1+D),可得q1=-3/8± 2七种求解方法的比较 15/8,此时,束腰处的q参数满足q0=q1+1,且束 在解法一中,我们用到了等价对称共焦腔的概 腰处q参数为纯虚数即9为纯虚数由此可求得念,利用对称共焦腔求出了高斯光束束腰的大小和 l1=0.375m,进而可求出其它值来。 位置。在解法二和解法三中,我们利用的是高斯光 (6)解法六:利用解法五中的A、B、C和D结束自再现变换的概念,分别引用了文献1]中以下 果。利用文献[1中式(2.12.10)p.86)和式(2.个结论(p8485):①当入射在球面镜上的高斯光束 12.11)(p.86),可求出R=2B/(D-A)=-1,a=波前曲率半径正好等于球面镜的曲率半径时,在反 3/5。 射时高斯光束的参数将不发生变化即实现自再现变 求出的Ra为腔镜M,处等相位面的曲率半径换;2当透镜的焦距等于高斯光束入射在透镜表面 和光斑半径,即高斯光束的特征参数R(2)与o(:)上的波面曲率半径的一半时,透镜对该高斯光束作 已经知道,当然可以决定束腰的大小和位置。利用自再现变换。解法四则是以束腰平面为起始平面求 文献1中式(2.9.8p.72)可得:=0.375m,说出往返矩阵然后利用了教材中q参数分析高斯光 明束腰在腔内距离M10.375m,继续可求出其它束的自再现变换的结论。解法五和解法六,先利用 了教材中以腔镜M1为起始平面的往返矩阵,然后 (7)解法七:传播圆作图法21 直接求出能成为自再现光束的q值(解法五);利用 假设腔中存在着自再现的高斯光束束腰位置了q参数分析高斯光束的自再现变换的结论继而 在O点离腔镜M2的距离为x,两个腔镜与轴线的利用了高斯光束特征参数的结论(解法六)。解法 交点分别为Z1、Z2,如图2所示。 七用的是传播圆作图法,比较直观,是对教材有益的 补充。 可以看出,解法二是最简便的,因为只涉及一个 公式,即等相位面曲率半径公式R(z)=z+f2/z;解 法四涉及到5个矩阵相乘,很容易出错,一般不采 用;而解法一,则是大多数学生最容易想到的方法。 3结语 对称共焦腔是一种特殊的腔型,其模式理论不 仅能定量说明对称共焦腔振荡模本身的特征,更重 要的是,它能被推广到一般稳定腔系统,使得人们可 图2传播圆作图法求解示意图 以利用对称共焦腔模式理论的研究结果来解析地表 画出通过点Z1的a1圆,设圆心为01,该圆直述一般稳定球面腔模的特征。在对称共焦腔中存在 径就是腔镜M1的曲率半径,即σ1圆半径为0.5 着高斯光束,而一般稳定球面腔又能找到等价的对 画出通过点Z2的a2圆,设圆心为O2,该圆直径就称共焦腔,所以也存在着高斯光束。在“激光原理 是腔镜M2的曲率半径,即σ2圆半径为1m;两个 的教学中,按照顺序,本来是借助对称共焦腔才能在 圆相交于A、B点,这两点就是高斯光束的侧焦点 般稳定球面腔中谈高斯光束,不少激光原理教材 都是这样安排的,如文献[3]、文献[4]和文献[5] 根据a圆的定义,A、B点与O点位于同一直线,且 等;但现在我们不再需要对称共焦腔,直接在一般稳 此直线垂直于轴线。对于图中的直角三角形AOO2定球面腔和高斯光束之间建立联系。正如这道例题 和AOO1,利用勾股定理有 所示,可以完全抛开对称共焦腔而利用高斯光束的 概念直接求解,这使我们进一步领会:以高斯光束的 求出x=0.125m,f=0.52-x2=√5/8m,进基本性质及其传输规律为基础可以建立起稳定腔的 而求出a。 模式理论 (下接第44页)
第 4 期 杜戈果:从一道习题出发论高斯光束 11 束,必须满足 q' = q1。 由 q1 =(Aq1 + B)(/ Cq1 + D),可得 q1 = -3 / 8 ± i 槡15 / 8,此时,束腰处的 q 参数满足 q0 = q1 + l1,且束 腰处 q 参数为纯虚数,即 q0 为纯虚数,由此可求得 l1 = 0. 375 m,进而可求出其它值来。 (6)解法六:利用解法五中的 A、B、C 和 D 结 果。利用文献[1]中式(2. 12. 10)(p. 86)和式(2. 12. 11)(p. 86),可求出 R = 2B(/ D - A)= -1,ω = 槡λ/ π 4 槡3 / 5。 求出的 R、ω 为腔镜 M1 处等相位面的曲率半径 和光斑半径,即高斯光束的特征参数 R(z)与 ω(z) 已经知道,当然可以决定束腰的大小和位置。利用 文献[1]中式(2. 9. 8)(p. 72)可得 z = -0. 375 m,说 明束腰在腔内距离 M1 0. 375 m,继续可求出其它 值。 (7)解法七:传播圆作图法[2] 假设腔中存在着自再现的高斯光束,束腰位置 在 O 点,离腔镜 M2 的距离为 x,两个腔镜与轴线的 交点分别为 Z1、Z2,如图 2 所示。 图 2 传播圆作图法求解示意图 画出通过点 Z1 的 σ1 圆,设圆心为 O1,该圆直 径就是腔镜 M1 的曲率半径,即 σ1 圆半径为 0. 5 m; 画出通过点 Z2 的 σ2 圆,设圆心为 O2,该圆直径就 是腔镜 M2 的曲率半径,即 σ2 圆半径为 1 m;两个 σ 圆相交于 A、B 点,这两点就是高斯光束的侧焦点。 根据 σ 圆的定义,A、B 点与 O 点位于同一直线,且 此直线垂直于轴线。对于图中的直角三角形 AOO2 和 AOO1,利用勾股定理有 12 -(1 - x)2 = 0. 52 - x 2 , 求出 x = 0. 125 m,f = 0. 52 槡 - x 2 = 槡15 / 8 m,进 而求出 ω。 2 七种求解方法的比较 在解法一中,我们用到了等价对称共焦腔的概 念,利用对称共焦腔求出了高斯光束束腰的大小和 位置。在解法二和解法三中,我们利用的是高斯光 束自再现变换的概念,分别引用了文献[1]中以下 2 个结论(p. 84-85):①当入射在球面镜上的高斯光束 波前曲率半径正好等于球面镜的曲率半径时,在反 射时高斯光束的参数将不发生变化即实现自再现变 换;②当透镜的焦距等于高斯光束入射在透镜表面 上的波面曲率半径的一半时,透镜对该高斯光束作 自再现变换。解法四则是以束腰平面为起始平面求 出往返矩阵,然后利用了教材中 q 参数分析高斯光 束的自再现变换的结论。解法五和解法六,先利用 了教材中以腔镜 M1 为起始平面的往返矩阵,然后 直接求出能成为自再现光束的 q 值(解法五);利用 了 q 参数分析高斯光束的自再现变换的结论,继而 利用了高斯光束特征参数的结论(解法六)。解法 七用的是传播圆作图法,比较直观,是对教材有益的 补充。 可以看出,解法二是最简便的,因为只涉及一个 公式,即等相位面曲率半径公式 R(z)= z + f 2 / z;解 法四涉及到 5 个矩阵相乘,很容易出错,一般不采 用;而解法一,则是大多数学生最容易想到的方法。 3 结语 对称共焦腔是一种特殊的腔型,其模式理论不 仅能定量说明对称共焦腔振荡模本身的特征,更重 要的是,它能被推广到一般稳定腔系统,使得人们可 以利用对称共焦腔模式理论的研究结果来解析地表 述一般稳定球面腔模的特征。在对称共焦腔中存在 着高斯光束,而一般稳定球面腔又能找到等价的对 称共焦腔,所以也存在着高斯光束。在“激光原理” 的教学中,按照顺序,本来是借助对称共焦腔才能在 一般稳定球面腔中谈高斯光束,不少激光原理教材 都是这样安排的,如文献[3]、文献[4]和文献[5] 等;但现在我们不再需要对称共焦腔,直接在一般稳 定球面腔和高斯光束之间建立联系。正如这道例题 所示,可以完全抛开对称共焦腔而利用高斯光束的 概念直接求解,这使我们进一步领会:以高斯光束的 基本性质及其传输规律为基础可以建立起稳定腔的 模式理论。 (下接第 44 页)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第37卷 将其分为已掌握、部分掌握和几乎不会等层次。对调试,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不同层次,鼓励已经掌握的学生去帮助稍差的学生,3结语 同时教师去了解不能掌握的原因,给出一些建议 (3)对已经掌握的学生,鼓励他们朝着更高要 笔者讲授单片机课程的实践证明,以“掌握学 求发展,作为参加项目或创新的备选人员。 习”教学理论为参考,改变传统模式采用新的教学 (4)若干周后,仍然就前面内容对部分掌握和理念,给教学活动带来生机,学生积极性较以前有所 几乎不会的进行测验,得到学生是否提高的信息,以提高,实验教学说明学生的实际开发能力较前也有 改进课堂教学的节奏与方式 质的飞跃,新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实 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单片机课程考核尽可能践中也有一些因素对教学有影响,如当前考研热使 不采用试卷答题形式。笔者采用上机末考占70%,得少数学生宁愿在考研课上投入,不愿在专业课上 平时成绩占30%的分配比例。在具体机考中,采取投人,再如有些学生选该课仅仅为了凑学分等,这些 按完成先后次序验收分数递减的原则给分,但对完不利因素都对教学的正常开展和教学创新带来阻 成较晚确有新意同样给高分。通过这样一种竞争机碍。今后应更加注意学习其他先进的教育理念,并 制,确实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对学生开发编程能融合到实际教学中,为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做出贡 力进行了培养。 2.3教学案例及效果(以数字钟设计为例 参考文献 数字钟作为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能够完成单 片机电路设计及软件编程,硬件部分主要设计动态[1]布卢姆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数码管显示,软件涉及1s定时、分/小时进位及液晶 2]张翀.布卢姆“掌握学习”教学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 显示等。将实验分阶段进行:①数码管动态显示,通 学中的应用J]南昌: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6):165- 过完成简单的数字显示,掌握动态显示原理;②1秒[3]毕淑芝当代外国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定时,掌握定时器初始化,中断程序编写等;③数码 2002,8 管计数,从1到100计数实验;④键盘设置计数实[4](美)B.S.布卢姆.王钢等译布鲁姆掌握学习论文M]福 验,以上实验在相应课堂实验内逐步完成,每一次实 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86-87 验要求在基本要求基础上有所加深最终安排46[51谢维成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1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9,7 学时完成数字钟实验,采取学生分组完成,通过多次 (上接第11页杜戈果文) [3]安毓英,刘继芳,曹长庆编著.激光原理与技术M]北京:科 参考文献 学出版社,2010年2月 [1]周炳琨高以智陈倜嵘等.激光原理(第6版M]北京国4]俞新宽江铁良,赵启大编著.激光原理与激光技术M]北 防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 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2]张光寅,郭曙光著.光学谐振腔的图解分析与设计方法M1[5]间吉祥、崔小虹、高春清等.激光原理与技M]北京:高等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45 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44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第 37 卷 将其分为已掌握、部分掌握和几乎不会等层次。对 不同层次,鼓励已经掌握的学生去帮助稍差的学生, 同时教师去了解不能掌握的原因,给出一些建议。 (3)对已经掌握的学生,鼓励他们朝着更高要 求发展,作为参加项目或创新的备选人员。 (4)若干周后,仍然就前面内容对部分掌握和 几乎不会的进行测验,得到学生是否提高的信息,以 改进课堂教学的节奏与方式。 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单片机课程考核尽可能 不采用试卷答题形式。笔者采用上机末考占 70% , 平时成绩占 30% 的分配比例。在具体机考中,采取 按完成先后次序验收分数递减的原则给分,但对完 成较晚确有新意同样给高分。通过这样一种竞争机 制,确实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对学生开发编程能 力进行了培养。 2• 3 教学案例及效果(以数字钟设计为例) 数字钟作为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能够完成单 片机电路设计及软件编程,硬件部分主要设计动态 数码管显示,软件涉及 1s 定时、分/ 小时进位及液晶 显示等。将实验分阶段进行:①数码管动态显示,通 过完成简单的数字显示,掌握动态显示原理;②1 秒 定时,掌握定时器初始化,中断程序编写等;③数码 管计数,从 1 到 100 计数实验;④键盘设置计数实 验,以上实验在相应课堂实验内逐步完成,每一次实 验要求在基本要求基础上有所加深. 最终安排 4-6 学时完成数字钟实验,采取学生分组完成,通过多次 调试,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3 结语 笔者讲授单片机课程的实践证明,以“掌握学 习”教学理论为参考,改变传统模式采用新的教学 理念,给教学活动带来生机,学生积极性较以前有所 提高,实验教学说明学生的实际开发能力较前也有 质的飞跃,新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实 践中也有一些因素对教学有影响,如当前考研热使 得少数学生宁愿在考研课上投入,不愿在专业课上 投入,再如有些学生选该课仅仅为了凑学分等,这些 不利因素都对教学的正常开展和教学创新带来阻 碍。今后应更加注意学习其他先进的教育理念,并 融合到实际教学中,为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做出贡 献。 参考文献: [1] 布卢姆. 教育评价[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 张翀. 布卢姆“掌握学习”教学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 学中的应用[J]. 南昌: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26(6):165- 167 [3] 毕淑芝. 当代外国教育思想研究[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8 [4](美)B. S. 布卢姆. 王钢等译. 布鲁姆掌握学习论文集[M]. 福 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86-87 [5] 谢维成.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 C51 程序设计[M]. 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9,7 (上接第 11 页杜戈果文) 参考文献: [1] 周炳琨,高以智,陈倜嵘等. 激光原理(第 6 版)[M]. 北京:国 防工业出版社,2009 年 1 月 [2] 张光寅,郭曙光著. 光学谐振腔的图解分析与设计方法[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年 1 月:4-5 [3] 安毓英,刘继芳,曹长庆编著. 激光原理与技术[M]. 北京:科 学出版社,2010 年 2 月 [4] 俞新宽,江铁良,赵启大编著. 激光原理与激光技术[M]. 北 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年 6 月 [5] 阎吉祥、崔小虹、高春清等. 激光原理与技术[M]. 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2004 年 7 月
从一道习题出发论高斯光束 旧数据交 杜戈果,DUGe-guo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深圳518060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Electrical Electronic Education 年,卷(期): 15(4) 引用本文格式:杜戈果 DU Ge-guo从一道习题出发论高斯光束[期刊论文]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5(4
从一道习题出发论高斯光束 作者: 杜戈果, DU Ge-guo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518060 刊名: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Electrical & Electronic Education 年,卷(期): 2015(4) 引用本文格式:杜戈果.DU Ge-guo 从一道习题出发论高斯光束[期刊论文]-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