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6年4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教育学(中学试题 课程代码:31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 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爱弥儿》 D.《康德论教育》 2问世于1632年的《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A.康德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卢梭 3.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过程,因此,教育研究应采取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这是 学派的观点。(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学 D制度教育学 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这是的观点。() 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5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是 教育的一个主要特征。(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6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现代学制系统称为() A.《甲子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寅学制》 7.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A.计划 B.组织 C.沟通 D实施 8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家庭 B个人主观努力 31#教育学(中学)试题第1页共5页
31# 教育学(中学)试题 第 1 页 共 5 页 浙江省 2006 年 4 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教育学(中学)试题 课程代码:3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 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 )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爱弥儿》 D.《康德论教育》 2.问世于 1632 年的《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 A.康德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卢梭 3.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过程,因此,教育研究应采取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这是______ 学派的观点。( )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学 D.制度教育学 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这是______的观点。( ) 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5.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是______教育的一个主要特征。(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6.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现代学制系统称为( ) A.《甲子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寅学制》 7.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 A.计划 B.组织 C.沟通 D.实施 8.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家庭 B.个人主观努力
C.学校 D社会 9华生提出:“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更给我一个特殊的环境,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 他们加以任意改 这是 的观点。(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和论 D.系统论 10.“教育必然促进儿童的发展”,这一观点( A.正确 B基本如此 C.不完全正确 D.错误 1我国教师的身份特征是() A.国家干部 B专业人员 C.公务员 D.自由择业者 12.“我们假定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 续不断生长的能力”,体现了的观点。( A.教育的无目的论 B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C.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13.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为目标的教育。() A.知识水平 B智力水平 C.智慧水平 D能力水平 真正为课程论建立心理学基础的人是 A.克伯屈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冯特 15将学生按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 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组合作学习 B小班教学 C.活动课时制 D.分层教学 16.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 最后得到学习结果。这是教学方法的做法。( A.发现法 B探究一一研讨法 C暗示教学法 D.范例教学法 17在学生咨询中,是着重调整情感的方法。( 31#教育学(中学)试题第2页共5页
31# 教育学(中学)试题 第 2 页 共 5 页 C.学校 D.社会 9.华生提出:“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更给我一个特殊的环境,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 他们加以任意改变,……”。这是______的观点。(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和论 D.系统论 10.“教育必然促进儿童的发展”,这一观点( ) A.正确 B.基本如此 C.不完全正确 D.错误 11.我国教师的身份特征是( ) A.国家干部 B.专业人员 C.公务员 D.自由择业者 12.“我们假定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 续不断生长的能力”,体现了______的观点。( ) A.教育的无目的论 B.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C.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13.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______为目标的教育。( ) A.知识水平 B.智力水平 C.智慧水平 D.能力水平 14.真正为课程论建立心理学基础的人是( ) A.克伯屈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冯特 15.将学生按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 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组合作学习 B.小班教学 C.活动课时制 D.分层教学 16.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 最后得到学习结果。这是______教学方法的做法。( ) A.发现法 B.探究——研讨法 C.暗示教学法 D.范例教学法 17.在学生咨询中,______是着重调整情感的方法。( )
A.系统脱敏法 B行为契约法 C模仿学习法 D.深入共感法 8在学生咨询中, 是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 A.行为契约法 B.鼓励表达法 C.深入共感法 D.身体放松法 19.以发现问题、找出学习困难的原因为目的的测验是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20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是一种_法律责任。() A.行政 B民事 C经济 D.刑事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学校与企业相比,二者的区别在于 A.设置的目的不同 B.手段不同 C效率不同 D.与政府的关系不同 E产出不同 22学校文化如果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 A.教师文化 B精神文化 C.学生文化 D物质文化 E制度文化 23儿童个体发展表现出的几个普遍特点是(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协调性 E差异性 24教师的地位应包括( A.社会地位 B学校地位 C.经济地位 D.政治地位 E文化地位 31#教育学(中学)试题第3页共5页
31# 教育学(中学)试题 第 3 页 共 5 页 A.系统脱敏法 B.行为契约法 C.模仿学习法 D.深入共感法 18.在学生咨询中,______是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 ) A.行为契约法 B.鼓励表达法 C.深入共感法 D.身体放松法 19.以发现问题、找出学习困难的原因为目的的测验是( )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20.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是一种______法律责任。( ) A.行政 B.民事 C.经济 D.刑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学校与企业相比,二者的区别在于( ) A.设置的目的不同 B.手段不同 C.效率不同 D.与政府的关系不同 E.产出不同 22.学校文化如果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 ) A.教师文化 B.精神文化 C.学生文化 D.物质文化 E.制度文化 23.儿童个体发展表现出的几个普遍特点是(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协调性 E.差异性 24.教师的地位应包括( ) A.社会地位 B.学校地位 C.经济地位 D.政治地位 E.文化地位
25取得教师资格的基本条件( A.必须是中国公民 B.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C.具有规定的学历或教师资格考试合格D.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E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 26课程的一般范畴主要包括( A.课程思想 B课程目标 C.课程内容 D.课程结构 E.课程评价 27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的模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A.设置问题情境 B确定问题或课题 C.总结评价 D执行计划 E拟定解决课题方案 28讲授法可以具体分为几种方式。( A.讲述 B讲评 C.讲练 D.讲读 E.讲解 29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基本任务是( A.缺陷矫正 B.早期干预 C.问题预防 D.发展指导 E预防与干预的平衡 30学校事故作为一种侵权行为应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A学校或教师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B学校或教师基于故意而实施的行为 C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是学生的人身权D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是学生的各种权利 E必须是学校或教师基于过错而实施的行为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1教育 32儿童个体发展 33教师 34学校咨询与辅导 35教育评价 31#教育学(中学)试题第4页共5页
31# 教育学(中学)试题 第 4 页 共 5 页 25.取得教师资格的基本条件( ) A.必须是中国公民 B.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C.具有规定的学历或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D.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E.年龄一般不超过 50 岁 26.课程的一般范畴主要包括( ) A.课程思想 B.课程目标 C.课程内容 D.课程结构 E.课程评价 27.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的模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A.设置问题情境 B.确定问题或课题 C.总结评价 D.执行计划 E.拟定解决课题方案 28.讲授法可以具体分为______几种方式。( ) A.讲述 B.讲评 C.讲练 D.讲读 E.讲解 29.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基本任务是( ) A.缺陷矫正 B.早期干预 C.问题预防 D.发展指导 E.预防与干预的平衡 30.学校事故作为一种侵权行为应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 A.学校或教师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B.学校或教师基于故意而实施的行为 C.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是学生的人身权 D.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是学生的各种权利 E.必须是学校或教师基于过错而实施的行为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31.教育 32.儿童个体发展 33.教师 34.学校咨询与辅导 35.教育评价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条件。 37泰勒关于课程设计模式的基本观点 38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贯彻系统性原则? 39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40学校的义务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中学德育的基本任务和内容 42试述教学工作实施的一般过程和要求。 31#教育学(中学)试题第5页共5页
31# 教育学(中学)试题 第 5 页 共 5 页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36.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条件。 37.泰勒关于课程设计模式的基本观点。 38.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贯彻系统性原则? 39.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40.学校的义务。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41.试述中学德育的基本任务和内容。 42.试述教学工作实施的一般过程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