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药的性能 概念:药物的性质以及由此产生的功能 药物治病的基本原理:祛除病邪,消除病因;扶 ,增强杋能;恢复脏腑及阴阳的平衡协调, 正各种失衡。基本方式:以偏纠偏 有关论述:《类经》:“药以治病,因毒为能 所谓毒者,因气味之偏也。 《医断》:“药者草木,偏性也,偏性之气皆有 毒,以此毒除彼毒也”。 石寿棠·《医原》:“药未有不偏者,以偏救偏, 故名曰药” ■内容: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副作用:药物在发挥疗效的同时为人体带来损害 或不适。 ■毒性:药物损伤人体器官
第四章 中药的性能 ◼ 概念:药物的性质以及由此产生的功能。 ◼ 药物治病的基本原理:祛除病邪,消除病因;扶 持正气,增强机能;恢复脏腑及阴阳的平衡协调, 纠正各种失衡。基本方式:以偏纠偏。 ◼ 有关论述:《类经》: “药以治病,因毒为能。 所谓毒者,因气味之偏也。” ◼ 《医断》: “药者草木,偏性也,偏性之气皆有 毒,以此毒除彼毒也” 。 ◼ 石寿棠•《医原》: “药未有不偏者,以偏救偏, 故名曰药” 。 ◼ 内容: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 副作用:药物在发挥疗效的同时为人体带来损害 或不适。 ◼ 毒性:药物损伤人体器官
第一节四气 ■1、概念: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注:宋代时寇宗 奭收为“四性”一《本草衍义》:“今详之,凡称 者即香臭之气。其寒、热、温、凉则是药之 性’也。” ■2、来历:来自临床用药的疗效总结 3、平性:只是相对而言,并非绝对的“平” 4、作用:(1)温热:祛除寒凉之邪,补益阳性正气 阳、气。现代:兴奋中枢神经、交感肾上腺系统机能: 兴奋呼吸、循环、代谢及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系统。 (2)寒凉:祛除火热之邪,补益阴性正气 阴、津液。现代:抑制中枢神经、交感-肾上腺系统机 能;抑制呼吸、循环、代谢及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 系统;抗感染、抗瘟
第一节 四气 ◼ 1、概念: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注:宋代时寇宗 奭改为“四性”—《本草衍义》: “今详之,凡称 ‘气’者即香臭之气。其寒、热、温、凉则是药之 ‘性’也。” ◼ 2、来历:来自临床用药的疗效总结。 ◼ 3、平性:只是相对而言,并非绝对的“平” 。 ◼ 4、作用:⑴温热:祛除寒凉之邪,补益阳性正气—— 阳、气。现代:兴奋中枢神经、交感-肾上腺系统机能; 兴奋呼吸、循环、代谢及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系统。 ◼ ⑵寒凉:祛除火热之邪,补益阴性正气—— 阴、津液。现代:抑制中枢神经、交感-肾上腺系统机 能;抑制呼吸、循环、代谢及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 系统;抗感染、抗癌
■5、应用:(1)理论基础:《素问·至真要大论》:“寒 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 (2使用原则:《神农本草经》:“疗寒以热 ,疗热以寒药”。 第二节五味 (一)有关概念: ■1、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按:实际还有淡 涩两种 2、由来:(1)最初为口尝的真实味觉;(2)后来被当作是 某些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而用以标志这些作用。 二)五味的作用: 1、辛:能行、能散。 作用—(1)发散(含透疹等);(2)行气;(3)行血
◼ 5、应用:⑴理论基础:《素问•至真要大论》:“寒 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 ◼ ⑵使用原则:《神农本草经》:“疗寒以热 药,疗热以寒药”。 ◼ 第二节 五味 ◼ (一)有关概念: ◼ 1、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按:实际还有淡、 涩两种。 ◼ 2、由来:⑴最初为口尝的真实味觉;⑵后来被当作是 某些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而用以标志这些作用。 ◼ (二)五味的作用: 1、辛:能行、能散。 作用—⑴发散(含透疹等);⑵行气;⑶行血
适应证一表证(含麻疹、风疹等)、气滞、血瘀等。 按:多含挥发油,其次为甙类、生物碱等 甘:能补、能和、能缓 用—(1)补益正气。(2)和:包括①和中一调和脾胃; ②调和药性。(3)缓:包括①缓和药性;②缓急止痛。 适应证一正气亏虚、脾胃不和、拘急挛缩疼痛、药性 峻烈或方中药性不和 按:多含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糖等 3、酸:能涩、能收 作用一收敛固涩。亦即抑制正气耗散,阻止其脱失 势。包括:敛汗、止咳、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 带、止血等。 适应证一正气亏虚,精气滑脱之证。 按:多含酸性物质、鞣质等
适应证—表证(含麻疹、风疹等)、气滞、血瘀等。 按:多含挥发油,其次为甙类、生物碱等。 2、甘:能补、能和、能缓。 作用—⑴补益正气。⑵和:包括①和中—调和脾胃; ②调和药性。⑶缓:包括①缓和药性;②缓急止痛。 适应证—正气亏虚、脾胃不和、拘急挛缩疼痛、药性 峻烈或方中药性不和。 按:多含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糖等。 3、酸:能涩、能收。 作用—收敛固涩。亦即抑制正气耗散,阻止其脱失之 势。包括:敛汗、止咳、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 带、止血等。 适应证—正气亏虚,精气滑脱之证。 按:多含酸性物质、鞣质等
4、苦:能泻、能燥、能坚 作用(1)泻。分为①清泻一清热泻火;②通泻一通利 大肠(大便);③降泻一降脏腑上逆之气机(肺 胃为主)。另有破泻一破散气血凝结。 (2)燥湿。分为温化寒湿(苦、温)、清热燥湿 (苦、寒) (3坚阴。泻火存阴 适应证一火热上炎、肠胃积滞、肺胃气逆、气血淤滞 重证;寒湿、湿热;阴虚火旺 按:多含生物碱和甙类,部分含挥发油一苦温药。 5、咸:能软、能泻。 作用:(1)软坚散结。(2)泻下一在软坚基础上的通利大 肠。 适应证:癥瘕积聚、瘰疬瘿瘤、痰核等形成坚硬结块 者;燥结便秘
4、苦:能泻、能燥、能坚。 作用—⑴泻。分为①清泻—清热泻火;②通泻—通利 大肠(大便);③降泻—降脏腑上逆之气机(肺、 胃为主)。另有破泻—破散气血凝结。 ⑵燥湿。分为温化寒湿(苦、温)、清热燥湿 (苦、寒)。 ⑶坚阴。泻火存阴。 适应证—火热上炎、肠胃积滞、肺胃气逆、气血淤滞 重证;寒湿、湿热;阴虚火旺。 按:多含生物碱和甙类,部分含挥发油—苦温药。 5、咸:能软、能泻。 作用:⑴软坚散结。⑵泻下—在软坚基础上的通利大 肠。 适应证:癥瘕积聚、瘰疬瘿瘤、痰核等形成坚硬结块 者;燥结便秘
按:多含无机盐(钾、钠、镁、碘)及其他活性成分 6、淡:能渗、能利 作用一渗利水湿、利尿 漣应证一水肿、腹水、小便不利、黄疸、泄泻、痰饮 带下等。 ■按:多含酸性物质、钾盐、利胆成分等。 ■7、涩:作用及适应证同酸,以收敛固涩为功效 按:另有“香”气,往往有行气、化湿、辟秽化浊 发散、开窍等作用。 ■★“性”与“味”形成药物作用的基础,因而是 中药性能中最重要的两个成员。要准确、全面地认识 某一药物的功效,必须性味合参
◼ 按:多含无机盐(钾、钠、镁、碘)及其他活性成分。 ◼ 6、淡:能渗、能利。 ◼ 作用—渗利水湿、利尿。 ◼ 适应证—水肿、腹水、小便不利、黄疸、泄泻、痰饮、 带下等。 ◼ 按:多含酸性物质、钾盐、利胆成分等。 ◼ 7、涩:作用及适应证同酸,以收敛固涩为功效。 ◼ 按:另有“香”气,往往有行气、化湿、辟秽化浊、 发散、开窍等作用。 ◼ ★ “性”与“味”形成药物作用的基础,因而是 中药性能中最重要的两个成员。要准确、全面地认识 某一药物的功效,必须性味合参
第三节升降浮沉 1、概念: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趋向。具体是: 升向上;降一向下;浮一向外;沉一向内 ■按!升与浮属阳;沉与降属阴 2、作用:升浮—升阳 升 ■发表、透疹、开窍、涌吐 ■散寒、行气、活血等。 ■沉降——降逆、泻下、清热 沉↓降 ■潜阳、收敛、利水等 ■3、决定或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1)性味:①性——温热升浮,寒凉沉降;②味一一辛 甘升浮,酸苦咸沉降
第三节 升降浮沉 ◼ 1、概念: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趋向。具体是: ◼ 升—向上;降—向下;浮—向外;沉—向内。 ◼ 按:升与浮属阳;沉与降属阴。 ◼ 2、作用:升浮——升阳、 ◼ 发表、透疹、开窍、涌吐、 ◼ 散寒、行气、活血等。 ◼ 沉降——降逆、泻下、清热、 ◼ 潜阳、收敛、利水等。 ◼ 3、决定或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 ⑴性味:①性——温热升浮,寒凉沉降;②味——辛 甘升浮,酸苦咸沉降。 升 沉 浮 降
(2)药材质地及入药部分:①质地—一轻虚升浮, 重实沉降;②入药部位——头、梢、皮升浮,根 果实、种子沉降 3)炮制:酒一升;姜一散;醋一收;盐一沉。 (4配伍:①从众效应;②引经药的作用 4、临床意义: ■(1)药势与病势相对 (2)药势趋向于病位; (3)药势与所治脏腑气机运行的正常趋势相应 文献摘要:《纲目》:“酸咸无升,辛甘无降; 寒无浮,热无沉”;“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 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 ■《备要》:“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 降
◼ ⑵药材质地及入药部分: ①质地——轻虚升浮, 重实沉降;②入药部位——头、梢、皮升浮,根、 果实、种子沉降。 ◼ ⑶炮制:酒—升;姜—散;醋—收;盐—沉。 ◼ ⑷配伍: ①从众效应; ②引经药的作用。 ◼ 4、临床意义: ◼ ⑴药势与病势相对; ◼ ⑵药势趋向于病位; ◼ ⑶药势与所治脏腑气机运行的正常趋势相应。 ◼ 文献摘要:《纲目》:“酸咸无升,辛甘无降; 寒无浮,热无沉”;“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 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 。 ◼ 《备要》:“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 降”
第四节归经 1、概念:药物在机体内的作用部位。归——归属 经—某经所属的脏腑本身及其统属的器官和循 行部位 ■2、基础:脏腑经络理论。 3、应用依据:所要治疗的病证。 4、临床意义: (1)指出药物的具体部位,利于临床选药 (2)体现个体药物的作用特点,利于择优选药 (3)利用五味的脏腑亲和性炮制药物,以增强疗效 注:具体用药时,尚须考虑脏腑之间的相互关联, 将分归不同经的药物配合使用。如肝病时须适当 配伍归脾经的药物
第四节 归经 ◼ 1、概念:药物在机体内的作用部位。归——归属; 经——某经所属的脏腑本身及其统属的器官和循 行部位。 ◼ 2、基础:脏腑经络理论。 ◼ 3、应用依据:所要治疗的病证。 ◼ 4、临床意义: ◼ ⑴指出药物的具体部位,利于临床选药。 ◼ ⑵体现个体药物的作用特点,利于择优选药。 ◼ ⑶利用五味的脏腑亲和性炮制药物,以增强疗效。 ◼ 注:具体用药时,尚须考虑脏腑之间的相互关联, 将分归不同经的药物配合使用。如肝病时须适当 配伍归脾经的药物
第五节毒性 1、概念: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2、“毒”涵义的演变 )西汉以前:药物的代称。《素问·脏气法时论》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 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周礼天 官》:“医师掌医之政,聚毒药以供医事″。《类经》 凡可辟邪安正者,皆可谓毒药 (2)东汉以后:药物偏性一作用。毒的大小用以表示作 用的强弱。《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毒治病,十去 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九。谷 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③)现代:药物的毒副作用。有效量与中毒量接近;药 物对组织器官损伤严重
第五节 毒性 ◼ 1、概念: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 2、 “毒”涵义的演变: ◼ ⑴西汉以前:药物的代称。《素问•脏气法时论》: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 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周礼• 天 官》:“医师掌医之政,聚毒药以供医事” 。《类经》: “凡可辟邪安正者,皆可谓毒药” 。 ◼ ⑵东汉以后:药物偏性—作用。毒的大小用以表示作 用的强弱。《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毒治病,十去 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九。谷 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 ⑶现代:药物的毒副作用。有效量与中毒量接近;药 物对组织器官损伤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