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辽宁省五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语文试卷_辽宁省五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11,文件大小:66.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辽宁省五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王维的“名大家 明清诗论中对王维“名大家”的特殊定位不仅是介乎“大家”和“名家”之间 的调和性观点,更是王维诗歌的独特成就在传统诗学批评标准之下的特殊境遇之 写照 中国历代诗学在评定一流大诗人的具体标准上存在着一些细微差异,但基本要求 致,即人格髙尚、才大力雄、超越时代、泽被后世。其中,道德标准是成为伟 大作家的首要条件,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伟大”不仅取决于文学艺术作品本身 所表现出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还取决于作家本人在为人行事方面的崇高和磊 落。杜甫得到“诗圣”的桂冠和普遍的尊奉主要就出于这种观念,所谓“论诗者 观其大节而已”。同样,王维被主流诗学排除在“大家”之外的首要原因也就是 其气节人格不够符合儒家正统思想。王维笃信佛教,不是“醇儒”,所谓“耽禅 味而忘诗教,此《三百篇》之罪人矣”。“陷贼”事件又于大节有亏,宋人对王 维的指摘就是典型论调。而王维的拥护者为了提升王维的地位,首先做的就是强 化王维诗歌的伦理道德色彩。如推尊王维为唐诗正宗的赵殿成在《王右丞诗笺 注.序》中努力为王维“陷贼“事件辩诬,强调王维的立身大节以及其诗中”有 得于古者诗教之旨”和“温柔敦厚”的一面,都是为了确立王维一流“大家”的 诗歌地位。 兼容并蓄,富于学力,气骨沉雄,也是取得“大家”资格的必备条件。这从宋人 以杜甫的“集大成”作为“入圣”的重要条件亦可见出,明代诗学的“格调派” 也是以此推尊李、杜为“大家”。王维之所以“大家不足”,主要是其诗歌表现 出的自然情韵与主流诗学倡导的学养和骨力之间的差距。由于重学力格调,轻自 然情韵的思想在诗学传统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代表王维诗歌艺术特色的山水短 章向来被视为诗歌正统之外的“一偏”,以至于清初王士祯为了抬高王维的地 位,也要强调王维诗歌中的“沉着痛快”。 清中叶以后,以翁方纲“肌理说”为代表的崇尚学力的“宗宋派”更是逐渐占据 上风,对唐诗质实的一面的重视远胜于对其情韵的关注。在这种诗学背景下,王 维显然是难以位列“大家”的,即使有王士祯倡导“神韵说”而独尊王维,仍无 力颠覆诗学传统中的“大家”观念。在这里,王士祯明确指出以杜甫、苏轼为代 表的“长江大河”是“大家”之境,以谢朓、何逊、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为代 表的“澄泽灵沼”之境是“名家”之境。然而,论者也普遍感到,与诸“名家” 相比,王维有不少接近于“大家”标准的地方,因此,仅以“名家”目之似不太 切当:一方面“唐人诸体诗都臻工妙者,惟王摩诘一人”;另一方面,王维在“学 问”“才力”方面都超出侪辈 (有删改) 1.下列对“大家”这一概念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家”必须符合传统诗学批评的标准,这些标准的基本要求历代没有变化

辽宁省五校 2013 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70 分) 甲 必考题 一 现代文阅读(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王维的“名大家” 明清诗论中对王维“名大家”的特殊定位不仅是介乎“大家”和“名家”之间 的调和性观点,更是王维诗歌的独特成就在传统诗学批评标准之下的特殊境遇之 写照。 中国历代诗学在评定一流大诗人的具体标准上存在着一些细微差异,但基本要求 一致,即人格高尚、才大力雄、超越时代、泽被后世。其中,道德标准是成为伟 大作家的首要条件,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伟大”不仅取决于文学艺术作品本身 所表现出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还取决于作家本人在为人行事方面的崇高和磊 落。杜甫得到“诗圣”的桂冠和普遍的尊奉主要就出于这种观念,所谓“论诗者 观其大节而已”。同样,王维被主流诗学排除在“大家”之外的首要原因也就是 其气节人格不够符合儒家正统思想。王维笃信佛教,不是“醇儒”,所谓“耽禅 味而忘诗教,此《三百篇》之罪人矣”。“陷贼”事件又于大节有亏,宋人对王 维的指摘就是典型论调。而王维的拥护者为了提升王维的地位,首先做的就是强 化王维诗歌的伦理道德色彩。如推尊王维为唐诗正宗的赵殿成在《王右丞诗笺 注.序》中努力为王维“陷贼“事件辩诬,强调王维的立身大节以及其诗中”有 得于古者诗教之旨”和“温柔敦厚”的一面,都是为了确立王维一流“大家”的 诗歌地位。 兼容并蓄,富于学力,气骨沉雄,也是取得“大家”资格的必备条件。这从宋人 以杜甫的“集大成”作为“入圣”的重要条件亦可见出,明代诗学的“格调派” 也是以此推尊李、杜为“大家”。王维之所以“大家不足”,主要是其诗歌表现 出的自然情韵与主流诗学倡导的学养和骨力之间的差距。由于重学力格调,轻自 然情韵的思想在诗学传统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代表王维诗歌艺术特色的山水短 章向来被视为诗歌正统之外的“一偏”,以至于清初王士祯为了抬高王维的地 位,也要强调王维诗歌中的“沉着痛快”。 清中叶以后,以翁方纲“肌理说”为代表的崇尚学力的“宗宋派”更是逐渐占据 上风,对唐诗质实的一面的重视远胜于对其情韵的关注。在这种诗学背景下,王 维显然是难以位列“大家”的,即使有王士祯倡导“神韵说”而独尊王维,仍无 力颠覆诗学传统中的“大家”观念。在这里,王士祯明确指出以杜甫、苏轼为代 表的“长江大河”是“大家”之境,以谢朓、何逊、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为代 表的“澄泽灵沼”之境是“名家”之境。然而,论者也普遍感到,与诸“名家” 相比,王维有不少接近于“大家”标准的地方,因此,仅以“名家”目之似不太 切当:一方面“唐人诸体诗都臻工妙者,惟王摩诘一人”;另一方面,王维在“学 问”“才力”方面都超出侪辈。 (有删改) 1.下列对“大家”这一概念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大家”必须符合传统诗学批评的标准,这些标准的基本要求历代没有变化

B.成为“大家”的首要条件是道德标准要高,即人格的高尚。 C.成为“大家”不仅要在为人行事方面崇高和磊落,更主要的还是要有优秀的文 学作品 D.兼容并蓄,富于学历,气骨沉雄,也是取得“大家”资格的必备条件。 2.下列对王维被排除在“大家”之外的原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维在气节、人格上不符合儒家的正统思想。 B.王维因为“陷贼”事件在大节上有亏,被后人排斥于“大家”之外。 C.王维笃信佛教,不是“醇儒”,“耽禅味而忘诗教” D.代表王维诗歌艺术成就的是山水诗,而这些诗被视为诗歌正统之外的“ 偏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A.王维被明清诗学批评家称为“名大家”,是因为王维的文学才华介于”大家” 和“名家”之间。 B.赵殿成推尊王维为唐诗正宗,并说王维诗“温柔敦厚”,都是为了确立王维 流“大家”的诗歌地位。 C.王维被认为“大家不足”,主要原因是其诗歌表现的自然神韵与主流诗学倡 导的内容有区别。 D.客观地说,王维在很多方面是符合“大家”标准的,比如其“学问”“才力 等都超过了当时的许多诗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王瑜,其先范阳人也.父钦祚,仕至殿中监,出为义州刺史。瑜性凶狡,然隽辩 骁果,骑射刀笔之长,亦称于当代.起家累为从事。天福中,授左赞善大夫。会 濮郡秋稼丰衍,税籍不均,命乘使车,按察定计。既至郡,谓校簿吏胡蕴、惠鹗 曰:“余食贫久矣,室无增资,为我致意县宰,且求假贷。”由是濮之部内五邑 令长共敛钱五十万,私献于瑜。瑜即以书上奏,髙祖览章叹曰:“廉直清慎有如 此者,诚良臣也。”于是二吏五宰即时停黜,擢瑜为太府少卿。 杜重威之镇东平也,瑜父钦祚为节度副使,及重威移镇常山,瑜乃诡计于重威, 使奏己为恒州节度副使,竟代其父位。岁余,入为刑部郎中.丙午岁,父钦祚刺 举义州,瑜归宁至郡。会契丹据有中夏,何建以秦州归蜀,瑜说钦祚曰:“若不 西走,当属契丹矣!”厉色数谏,其父怒而不从。因其卧疾涉旬,瑜仗剑而胁之 曰:“老懦无谋,欲趋砲烙。不即为计,则死于刃下。”父不得已而听之。时陇 东屯兵扼其川路,将北趣蕃部,假途而因与郡盗酋长赵徽歃血为约,以兄事之。 谓徽曰:“西至成都,余身为相,余父为将,尔当领一大郡,能遂行乎?”徽曰 “诺。”瑜虑为所卖,先致其妻孥,馆于郡中。行有期矣,徽潜召其党,伺于郊 外。子夜,瑜举族行,而辎重络绎十有余里。徽之所亲,循沟浍而遁,至马峡路 隅,举燧相应,其党起于伏莽,断钦祚之首,贯诸长矛。平生聚蓄金币万计,皆 为贼所掠,少长百口,杀之殆尽。瑜尚独战千人,矢不虚发,手无射捍,其指流 血。及窘,乃夜窜山谷,落发为僧。月余,为樵人所获,絷送岐州,为侯益所杀 时年三十九岁。 (节选自《旧五代史·列传十一》,略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B.成为“大家”的首要条件是道德标准要高,即人格的高尚。 C.成为“大家”不仅要在为人行事方面崇高和磊落,更主要的还是要有优秀的文 学作品。 D.兼容并蓄,富于学历,气骨沉雄,也是取得“大家”资格的必备条件。 2.下列对王维被排除在“大家”之外的原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维在气节、人格上不符合儒家的正统思想。 B. 王维因为“陷贼”事件在大节上有亏,被后人排斥于“大家”之外。 C. 王维笃信佛教,不是“醇儒”,“耽禅味而忘诗教”。 D. 代表王维诗歌艺术成就的是山水诗,而这些诗被视为诗歌正统之外的“一 偏”。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 分) A.王维被明清诗学批评家称为“名大家”,是因为王维的文学才华介于”大家” 和“名家”之间。 B.赵殿成推尊王维为唐诗正宗,并说王维诗“温柔敦厚”,都是为了确立王维一 流“大家”的诗歌地位。 C.王维被认为“大家不足”,主要原因是其诗歌表现的自然神韵与主流诗学倡 导的内容有区别。 D.客观地说,王维在很多方面是符合“大家”标准的,比如其“学问”“才力” 等都超过了当时的许多诗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4-7 题 王瑜,其先范阳人也.父钦祚,仕至殿中监,出为义州刺史。瑜性凶狡,然隽辩 骁果,骑射刀笔之长,亦称于当代.起家累为从事。天福中,授左赞善大夫。会 濮郡秋稼丰衍,税籍不均,命乘使车,按察定计。既至郡,谓校簿吏胡蕴、惠鹗 曰:“余食贫久矣,室无增资,为我致意县宰,且求假贷。”由是濮之部内五邑 令长共敛钱五十万,私献于瑜。瑜即以书上奏,高祖览章叹曰:“廉直清慎有如 此者,诚良臣也。”于是二吏五宰即时停黜,擢瑜为太府少卿。 杜重威之镇东平也,瑜父钦祚为节度副使,及重威移镇常山,瑜乃诡计于重威, 使奏己为恒州节度副使,竟代其父位。岁余,入为刑部郎中.丙午岁,父钦祚刺 举义州,瑜归宁至郡。会契丹据有中夏,何建以秦州归蜀,瑜说钦祚曰:“若不 西走,当属契丹矣!”厉色数谏,其父怒而不从。因其卧疾涉旬,瑜仗剑而胁之 曰:“老懦无谋,欲趋砲烙。不即为计,则死于刃下。”父不得已而听之。时陇 东屯兵扼其川路,将北趣蕃部,假途而因与郡盗酋长赵徽歃血为约,以兄事之。 谓徽曰:“西至成都,余身为相,余父为将,尔当领一大郡,能遂行乎?”徽曰: “诺。”瑜虑为所卖,先致其妻孥,馆于郡中。行有期矣,徽潜召其党,伺于郊 外。子夜,瑜举族行,而辎重络绎十有余里。徽之所亲,循沟浍而遁,至马峡路 隅,举燧相应,其党起于伏莽,断钦祚之首,贯诸长矛。平生聚蓄金币万计,皆 为贼所掠,少长百口,杀之殆尽。瑜尚独战千人,矢不虚发,手无射捍,其指流 血。及窘,乃夜窜山谷,落发为僧。月余,为樵人所获,絷送岐州,为侯益所杀, 时年三十九岁。 (节选自《旧五代史•列传十一》,略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为我致意县宰,且求假贷 假:借 B.于是二吏五宰即时停黜 黜:罢免 C.瑜归宁至郡 宁:平息 D.为樵人所获,絷送岐州 絷:捆绑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瑜生性狡诈的一组是()(3分) ①瑜即以书上奏 ②使奏己为 恆州节度副使,竟代其父位 ③不即为计,则死于刃下 ④假途而因与郡盗酋 长赵徽歃血为约,以兄事之 ⑤先致其妻孥,馆于郡中 ⑥至马峡路隅,举燧 相应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瑜工于心计,但最终却被人算计,他设计使自己成为一个清官的形象而获 得髙祖的称赞;为借路,他用官帽引诱利用赵徽,却反遭赵徽算计,损失惨重 B.王瑜一生短暂却仕途顺利。他离家为官先从从事做起,天福年间获左赞善大 夫一职,后受朝廷提拔为太府少卿,接着任恒州节度副使,还入朝做过刑部郎中, C.王瑜对待父亲的态度暴露出他的无礼及凶狠的性格。他在劝说父亲西逃时, 脸色严厉,父亲不悦,不愿听从,王瑜不顾父亲已卧病在床十多天,竟然拔剑相 威胁。 D.王瑜骁勇果敢,擅长骑射。他在举家撤离途中遭到盗贼首领赵徽的暗算,最 后只身一人与赵徽属下一千多人激战,箭无虚发,但终因寡不敌众,被盗贼所杀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高祖览章叹曰:“廉直清慎有如此者,诚良臣也。”(5分) (2)行有期矣,徽潜召其党,伺于郊外。(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 观雨 陈与义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注】陈与义:南宋北宋之交的爱国诗人。此诗写于汴京失陷后诗人流寓湖、湘 时。海:暴雨 8.第二、三联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简要描述。(5分 9.这首诗用了多种方法抒发感情,请任选两种进行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1)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白居易《观刈麦》) (2)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诗 经·氓》)

A.为我致意县宰,且求假贷 假:借 B.于是二吏五宰即时停黜 黜:罢免 C.瑜归宁至郡 宁:平息 D.为樵人所获,絷送岐州 絷:捆绑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瑜生性狡诈的一组是( )(3 分) ①瑜即以书上奏 ②使奏己为 恆州节度副使,竟代其父位 ③不即为计,则死于刃下 ④假途而因与郡盗酋 长赵徽歃血为约,以兄事之 ⑤先致其妻孥,馆于郡中 ⑥至马峡路隅,举燧 相应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王瑜工于心计,但最终却被人算计,他设计使自己成为一个清官的形象而获 得高祖的称赞;为借路,他用官帽引诱利用赵徽,却反遭赵徽算计,损失惨重。 B.王瑜一生短暂却仕途顺利。他离家为官先从从事做起,天福年间获左赞善大 夫一职,后受朝廷提拔为太府少卿,接着任恒州节度副使,还入朝做过刑部郎中。 C.王瑜对待父亲的态度暴露出他的无礼及凶狠的性格。他在劝说父亲西逃时, 脸色严厉,父亲不悦,不愿听从,王瑜不顾父亲已卧病在床十多天,竟然拔剑相 威胁。 D.王瑜骁勇果敢,擅长骑射。他在举家撤离途中遭到盗贼首领赵徽的暗算,最 后只身一人与赵徽属下一千多人激战,箭无虚发,但终因寡不敌众,被盗贼所杀。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高祖览章叹曰:“廉直清慎有如此者,诚良臣也。”(5 分) (2)行有期矣,徽潜召其党,伺于郊外。(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 8-9 题。 观雨 陈与义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注】陈与义:南宋北宋之交的爱国诗人。此诗写于汴京失陷后诗人流寓湖、湘 时。海:暴雨。 8.第二、三联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简要描述。(5 分) 9.这首诗用了多种方法抒发感情,请任选两种进行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1) ,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白居易《观刈麦》) (2)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 。(《诗 经• 氓》)

(3)师者, ,孰能无惑? (韩愈《师说》)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 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 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25分) 雕花烟斗 冯骥才 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 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 艳丽动人的凤尾,又似一道瀑布—一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 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 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几片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 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 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 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老范坐在他对面,“唐先生,您还画 画不?”他怔住了,“您怎么知道我姓唐?还知道我画画?”“先前,您带学生到 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 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髙髙悬挂的闪烁 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 甚至无人顾惜。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 个知音吗? 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 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黧黑,眼睛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 不灵便。发现老范仍不时瞅着他嘴上的烟斗,“您来尝尝我的烟丝吧?”唐先生 诚恳地说。“不!”老范笑眯眯地说,“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 他的烟斗是特别。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禿枝上,“这 烟斗是我自己刻的。”他说。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 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作创作的倾尽心血的 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美,美 呀!”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 您吧!”“不,不,俺要不得!”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儿摇脑袋 从此以后,唐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片单纯 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 秋风一吹,又是赏菊的好时节。可唐先生却没有到小花房去。半年前,他被落实 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重新戴在头上。求画的、求烟斗的,让他忙得不亦乐乎。 天,家中高朋满座。外边又有人敲门。打开门,不觉双目一亮,面前一大盆光 彩照人的凤尾菊,花后是半年多未见的老范。“哟,老范,是您呀!”矮墩墩的 老范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额上沁出亮闪闪的汘珠,只频频点头。唐先生请老范 坐下后,就顾不上再和他搭腔。老范一声不响地蹲坐在屋角,露出满足的神情。 后来他发现了身边陈列烟斗的玻璃柜。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雕着花、千奇百怪的烟

(3)师者, 。 ,孰能无惑? (韩愈《师说》)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 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 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雕花烟斗 冯骥才 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 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 艳丽动人的凤尾,又似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 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 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几片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 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 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 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老范坐在他对面,“唐先生,您还画 画不?”他怔住了,“您怎么知道我姓唐?还知道我画画?”“先前,您带学生到 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 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烁 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 甚至无人顾惜。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 个知音吗? 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 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黧黑,眼睛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 不灵便。发现老范仍不时瞅着他嘴上的烟斗,“您来尝尝我的烟丝吧?”唐先生 诚恳地说。“不!”老范笑眯眯地说,“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 他的烟斗是特别。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这 烟斗是我自己刻的。”他说。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 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作创作的倾尽心血的 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美,美 呀!”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 您吧!”“不,不,俺要不得!”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儿摇脑袋。 从此以后,唐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片单纯、 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 秋风一吹,又是赏菊的好时节。可唐先生却没有到小花房去。半年前,他被落实 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重新戴在头上。求画的、求烟斗的,让他忙得不亦乐乎。 一天,家中高朋满座。外边又有人敲门。打开门,不觉双目一亮,面前一大盆光 彩照人的凤尾菊,花后是半年多未见的老范。“哟,老范,是您呀!”矮墩墩的 老范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额上沁出亮闪闪的汗珠,只频频点头。唐先生请老范 坐下后,就顾不上再和他搭腔。老范一声不响地蹲坐在屋角,露出满足的神情。 后来他发现了身边陈列烟斗的玻璃柜。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雕着花、千奇百怪的烟

斗,他看呆了,不禁发出一声声很特别的赞叹:“美,美,美呀……”没人搭理 老范,唐先生感到自己认识这么一位无知的傻里傻气的怪老头很难为情 在又收到老范送的两次花后,唐先生从陈列柜下边一层属于一般水平的烟斗中, 选择一只雕工比较简单、刻着五朵牡丹花的,送给老范。“您……”老范喜得声 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忽然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 动地吭吭巴巴,“谢谢您,唐先生,真谢谢您……” 又一阵秋风吹起,唐先生倚坐在皮椅上,疲惫不堪。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 为黑画,他再一次落魄,无人理踩了。这时,他听见有人轻轻叩门。打开门, 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老范,快请进,请进!”来人把花放 在地上,喘着气,“俺是老范的儿子。俺爹今年夏天得了肺炎,走了。他吩咐俺 说,他要是不在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花给您送来。”“唐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 欢您送给他的烟斗吗?临终时,他叫俺把那只烟斗插在他嘴角上 “什么?”唐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 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支拿出来,送给老范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处在人生低谷中的画家唐先生,在花房邂逅花农老范,老范对他态度和善, 对他的画由衷赞美,这使他感受到久违的温暖 B.看到装满烟斗的玻璃柜时赞叹″美,美,美呀″,接受雕工简单的烟斗时″谢谢 您……真谢谢您”等语言描写,刻画出老范纯朴、木讷、无知、傻气的形象。 C.老范的儿子在父亲去世之后,依照叮嘱,把一盆特大的凤尾菊送给唐先生, 既写出了他的忠厚、孝顺,也表现了他们父子的信守承诺。 D.唐先生的一幅画被定为黑画,他再次落魄,无人理睬,这种境遇的变化,直 接反映了畸形的社会现实,深刻批判了人们的虚伪。 E.一盆风尾菊,一只雕花烟斗,几次普通的交往,表现出人性的大美,也显示 了人性的缺陷,小说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引发人们深思 (2)小说中唐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3)请梳理小说的情节,简析情节安排的妙处。(6分) (4)关于小说的线索,有人认为是“雕花烟斗”,有人认为是“凤尾菊”。你 的看法是什么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 曾有一种说法,21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不了了。 2009年11月28日,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王世襄因病医 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王世襄的离世,意味着中国又一位标志性文化 老人的陨落。 王世襄生于1914年。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曾是朝中大官,母亲出身书香 门第。他年轻时就在燕京大学读书。王世襄虽然出身名门,拥有很好的教育背景, 对书画、陶瓷这些也都较为精通,但是他更关注社会底层的文娱活动,如捉獾

斗,他看呆了,不禁发出一声声很特别的赞叹:“美,美,美呀……”没人搭理 老范,唐先生感到自己认识这么一位无知的傻里傻气的怪老头很难为情。 在又收到老范送的两次花后,唐先生从陈列柜下边一层属于一般水平的烟斗中, 选择一只雕工比较简单、刻着五朵牡丹花的,送给老范。“您……”老范喜得声 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忽然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 动地吭吭巴巴,“谢谢您,唐先生,真谢谢您……” 又一阵秋风吹起,唐先生倚坐在皮椅上,疲惫不堪。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 为黑画,他再一次落魄,无人理踩了。这时,他听见有人轻轻叩门。打开门,一 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老范,快请进,请进!”来人把花放 在地上,喘着气,“俺是老范的儿子。俺爹今年夏天得了肺炎,走了。他吩咐俺 说,他要是不在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花给您送来。”“唐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 欢您送给他的烟斗吗?临终时,他叫俺把那只烟斗插在他嘴角上。” “什么?”唐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 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支拿出来,送给老范……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处在人生低谷中的画家唐先生,在花房邂逅花农老范,老范对他态度和善, 对他的画由衷赞美,这使他感受到久违的温暖。 B.看到装满烟斗的玻璃柜时赞叹"美,美,美呀",接受雕工简单的烟斗时"谢谢 您……真谢谢您"等语言描写,刻画出老范纯朴、木讷、无知、傻气的形象。 C.老范的儿子在父亲去世之后,依照叮嘱,把一盆特大的凤尾菊送给唐先生, 既写出了他的忠厚、孝顺,也表现了他们父子的信守承诺。 D.唐先生的一幅画被定为黑画,他再次落魄,无人理睬,这种境遇的变化,直 接反映了畸形的社会现实,深刻批判了人们的虚伪。 E.一盆凤尾菊,一只雕花烟斗,几次普通的交往,表现出人性的大美,也显示 了人性的缺陷,小说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引发人们深思。 (2)小说中唐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 分) (3)请梳理小说的情节,简析情节安排的妙处。(6 分) (4)关于小说的线索,有人认为是“雕花烟斗”,有人认为是“凤尾菊”。你 的看法是什么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 曾有一种说法,21 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不了了。 2009 年 11 月 28 日,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王世襄因病医 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 95 岁。王世襄的离世,意味着中国又一位标志性文化 老人的陨落。 王世襄生于 1914 年。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曾是朝中大官,母亲出身书香 门第。他年轻时就在燕京大学读书。王世襄虽然出身名门,拥有很好的教育背景, 对书画、陶瓷这些也都较为精通,但是他更关注社会底层的文娱活动,如捉獾

养鸽、驯鹰、养狗等。然而,他的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却并没有被一般人看成 是学问 王世襄是杂家也是通家。他的许多学问最初都起源于乐趣。王世襄生前有一句名 言:“一个人如果连玩都玩不好,还有可能把工作干好吗?”他被称为“京城第 玩家”.少年的“王家二少爷”养狗、玩葫芦、养鸣虫,在京城可算是小有名 气。他玩过一只白鹰,是鹰中绝品,当时叫价一百块钱,而当时一袋面粉才两块 五。王世襄平生头一次借钱,买走了这只白鹰。 王世襄的心思从小就不在学业上,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 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但启功先生却不认同这种说法,他曾说,王世 襄先生的“玩物”是“研物”,许多被人看作是玩的东西,在王世襄眼里都是学 问。王世襄曾说:人生价值不在于据有事物,而在于观察赏析,有所发现,使之 上升为知识,有助于文化研究。 即使是“雕虫小技”,王世襄都能玩出道道。他曾经出版过《中国金鱼文化》《竹 刻艺术》《北京鸽哨》等。他收藏的东西除了像家具这样的大家伙,还包括蛐蛐 罐、鸽哨这样的小玩意,他在这些方面的硏究同样也都非常精深。2000年,王 世襄将自己一生所写的大部分文章交由三联书店以“锦灰堆”为名出版,书中涉 及家具、漆具、竹刻、工艺、则例、书画、雕塑、舞乐、忆往、游艺、饮食、杂 稿等十二类。 王世襄于1940年曾应梁思成之邀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国难频仍的年代,他们 在荒野中寻找中华文明存在的久远证据,将历史传统缝合。1945年8月,日本 投降。经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和梁思成推荐,王世襄被派遣冋北平清査战乱 中损失的文物。当时,许多日本和德国文物贩子与收藏家在中国收买文物,伺机 盗运出境。王世襄宴请了四五十位知名的古玩商,请他们提供线索。他得知河南 某地出土的青铜器多数被德国人杨宁史买去,于是通过他父亲的友人找到宋子文 详陈原委,最终没收了杨宁史的240件青铜器,其中包括价值连城的“宴乐渔猎 攻战铜壶”、“商饕餮纹大钺”等。 文革时期,王世襄跑到国家文物局,请求文物局的“内行红卫兵”前来抄家,就 此保住了大批文物。王世襄毕生为追回国宝而努力,收藏了那么多宝贝,却在晚 年全部拍卖回流到社会。王世襄最终选择了“散尽”,这些宝贝也有了更多前世 今生 王世襄自称“书呆子”,在“反右”已经开始的情况下,他还热情地邀约黄苗子 郁风以及漫画家张光宇来自己的四合院“芳嘉园”住。小院越来越热闹,成为 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京城文化圈里一个不可多得的雅致场所。但由于人越来越多, 王世襄便将宝物缩回一间漏雨的小屋,将数十件形态、大小各异明清家具塞满狭 小的空间。两个明代的柜子被王世襄拼在一起,他和老伴袁荃猷睡在里面,以至 黄苗子专为这张特殊的“大床”写了一幅对联—-移门好就橱当榻,仰屋常愁雨 湿书,横批-一斯是陋室 有一件物什是王世襄始终珍藏的,那就是他与夫人用了多年的买菜的提筐。2003 年,妻子去世,王世襄在怀念亡妻的诗中,深情地回忆与妻“提筐双弯梁,并行 各挈一”的情景。他还说,到将来自己辞世之后,请人把这个提筐放在他们俩的 墓穴中间,能与妻子“生死永相匹”。 (有删改)

养鸽、驯鹰、养狗等。然而,他的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却并没有被一般人看成 是学问。 王世襄是杂家也是通家。他的许多学问最初都起源于乐趣。王世襄生前有一句名 言:“一个人如果连玩都玩不好,还有可能把工作干好吗?”他被称为“京城第 一玩家”.少年的“王家二少爷”养狗、玩葫芦、养鸣虫,在京城可算是小有名 气。他玩过一只白鹰,是鹰中绝品,当时叫价一百块钱,而当时一袋面粉才两块 五。王世襄平生头一次借钱,买走了这只白鹰。 王世襄的心思从小就不在学业上,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 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但启功先生却不认同这种说法,他曾说,王世 襄先生的“玩物”是“研物”,许多被人看作是玩的东西,在王世襄眼里都是学 问。王世襄曾说:人生价值不在于据有事物,而在于观察赏析,有所发现,使之 上升为知识,有助于文化研究。 即使是“雕虫小技”,王世襄都能玩出道道。他曾经出版过《中国金鱼文化》《竹 刻艺术》《北京鸽哨》等。他收藏的东西除了像家具这样的大家伙,还包括蛐蛐 罐、鸽哨这样的小玩意,他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同样也都非常精深。2000 年,王 世襄将自己一生所写的大部分文章交由三联书店以“锦灰堆”为名出版,书中涉 及家具、漆具、竹刻、工艺、则例、书画、雕塑、舞乐、忆往、游艺、饮食、杂 稿等十二类。 王世襄于 1940 年曾应梁思成之邀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国难频仍的年代,他们 在荒野中寻找中华文明存在的久远证据,将历史传统缝合。1945 年 8 月,日本 投降。经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和梁思成推荐,王世襄被派遣回北平清查战乱 中损失的文物。当时,许多日本和德国文物贩子与收藏家在中国收买文物,伺机 盗运出境。王世襄宴请了四五十位知名的古玩商,请他们提供线索。他得知河南 某地出土的青铜器多数被德国人杨宁史买去,于是通过他父亲的友人找到宋子文 详陈原委,最终没收了杨宁史的 240 件青铜器,其中包括价值连城的“宴乐渔猎 攻战铜壶”、“商饕餮纹大钺”等。 文革时期,王世襄跑到国家文物局,请求文物局的“内行红卫兵”前来抄家,就 此保住了大批文物。王世襄毕生为追回国宝而努力,收藏了那么多宝贝,却在晚 年全部拍卖回流到社会。王世襄最终选择了“散尽”,这些宝贝也有了更多前世 今生。 王世襄自称“书呆子”,在“反右”已经开始的情况下,他还热情地邀约黄苗子、 郁风以及漫画家张光宇来自己的四合院“芳嘉园”住。小院越来越热闹,成为二 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京城文化圈里一个不可多得的雅致场所。但由于人越来越多, 王世襄便将宝物缩回一间漏雨的小屋,将数十件形态、大小各异明清家具塞满狭 小的空间。两个明代的柜子被王世襄拼在一起,他和老伴袁荃猷睡在里面,以至 黄苗子专为这张特殊的“大床”写了一幅对联---移门好就橱当榻,仰屋常愁雨 湿书,横批---斯是陋室。 有一件物什是王世襄始终珍藏的,那就是他与夫人用了多年的买菜的提筐。2003 年,妻子去世,王世襄在怀念亡妻的诗中,深情地回忆与妻“提筐双弯梁,并行 各挈一”的情景。他还说,到将来自己辞世之后,请人把这个提筐放在他们俩的 墓穴中间,能与妻子“生死永相匹”。 (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篇引用一些人的说法“21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 不了了”,并不是在否定钱钟书国学大师的地位,而是为了突出王世襄在民俗研 究和文物收藏上的贡献。 B.文中写王世襄借钱买白鹰一事,以实例说明他的心思从小就不在学业上,而 对“玩物”投入热情,也说明了他的“杂”与“通”。 C.王世襄从一开始就秉持研究文化、实现人生价值的理念,有意识地关注“雕 虫小技”,《中国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锦灰堆》等书都是其 成就的代表作。 D.王世襄毕生为追回国宝而努力,收藏了许多宝贝,却在晚年散尽收藏,这表 现出他对国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表现出了他豁达的性情 E.这篇人物传记以议论为主,间有记叙,展现了王世襄性格的不同侧面 (2)文章写了王世襄的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6分) (3)王世襄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连玩都玩不好,还有能把工作干好的吗? 而他对自己的评价又是: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这两句话是否矛盾?请作 简要分析。(6分) (4)这篇传记的标题是“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既概括出了王世襄 的生平,又道出事理,颇有深意。请你就对“学问与乐趣”“藏与散”这两组关 系的理解,任选一组,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3分) A.那位著名的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 明,切中时弊,这可谓不刊之论啊! B.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又一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 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C.老王一心想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加之对这些文字非常熟悉,给考察团汇报时, 他洋洋洒洒地说了一个多小时。 D.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 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科学院最近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山冰川退缩,湖泊的面积扩张,冰湖溃决 的危险性增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B.他的创新设计投入生产仅三个月,就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为这项设计付 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 C.因为有了幽默感,他们更善于与其他人沟通,即便表达了反对意见,别人也不 会反感。 D.南京中央广商场凭借丰富的商品、可靠的质量、合理的价格、周到的服务吸引 了大量顾客,其中有20%是国际友人慕名前来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事实上,航天员并不能像驾驶飞机那样驾驶飞 ,航天员就要取代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人工控制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 文章开篇引用一些人的说法“21 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 不了了”,并不是在否定钱钟书国学大师的地位,而是为了突出王世襄在民俗研 究和文物收藏上的贡献。 B. 文中写王世襄借钱买白鹰一事,以实例说明他的心思从小就不在学业上,而 对“玩物”投入热情,也说明了他的“杂”与“通”。 C. 王世襄从一开始就秉持研究文化、实现人生价值的理念,有意识地关注“雕 虫小技”,《中国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锦灰堆》等书都是其 成就的代表作。 D. 王世襄毕生为追回国宝而努力,收藏了许多宝贝,却在晚年散尽收藏,这表 现出他对国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表现出了他豁达的性情。 E. 这篇人物传记以议论为主,间有记叙,展现了王世襄性格的不同侧面。 (2)文章写了王世襄的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6 分) (3)王世襄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连玩都玩不好,还有能把工作干好的吗? 而他对自己的评价又是: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这两句话是否矛盾?请作 简要分析。(6 分) (4)这篇传记的标题是“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既概括出了王世襄 的生平,又道出事理,颇有深意。请你就对“学问与乐趣”“藏与散”这两组关 系的理解,任选一组,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80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3 分) A.那位著名的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 明,切中时弊,这可谓不刊之论啊﹗ B.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又一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 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C.老王一心想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加之对这些文字非常熟悉,给考察团汇报时, 他洋洋洒洒地说了一个多小时。 D.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 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科学院最近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山冰川退缩,湖泊的面积扩张,冰湖溃决 的危险性增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B.他的创新设计投入生产仅三个月,就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为这项设计付 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 C.因为有了幽默感,他们更善于与其他人沟通,即便表达了反对意见,别人也不 会反感。 D.南京中央广商场凭借丰富的商品、可靠的质量、合理的价格、周到的服务吸引 了大量顾客,其中有 20﹪是国际友人慕名前来。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事实上,航天员并不能像驾驶飞机那样驾驶飞 船。 , , , , 。 ,航天员就要取代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人工控制

○比如,飞船刚入轨时是椭圆型轨道○2就需要在地面的遥控下变轨O3 飞船在轨期间主要由地面依靠预设程序进行控制O4飞行几圈后要进行变轨 ○5但是,如果飞船的自动控制的功能出现故障○6航天员只是辅助地面对飞 船进行监控、管理和操作 A.O6O1O50304O2B.O60304020105C.O3O4O50201O6 D.○306O1O40205 16.根据下面文字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要求不超过66个字。(5分) 世园会开幕已进入到计时。新出台的世园会交通保障方案表示,世园会期间将开 通世园会公交接驳线、世园会公交专线和环园区观光线三种类型的公交线路,并 有340辆专线公交车为前来西安世园会的游客们服务。西安市已下了300辆公交 车的订单,目前正在生产安装阶段。同时,西安市已有5434辆出租车安装了GPS 预计世园会前西安市10762辆出租车可全部安装GPS。届时,乘客只要拨打 02996716交通客服热线(市话收费),就可以电话叫车,在近日的西安市交通 运输局监控指挥中心的电子屏幕上,就可以看到装有GPS的出租车的位置和运行 状态。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 示例相同。(6分) 晶莹的露水,即使是一滴,也会感激草尖的柔嫩,拥抱朝霞的艳丽,向往蓝天的 广阔 六.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在大自然中,蜗牛是构建自己窝巢的好手,它们常常花费自己生命的一半时间去 孕育自己的安乐窝,然后把它背在自己的身上,小心翼翼,终身呵护,生怕丢失 正因如此,他们不会担心某一天失去自己的家园。但也有人认为虽然它们一生勤 勤恳恳,埋头保窝,却很少抬眼看看外面的世界,因此,最终也走不出头顶的方 寸之地 请根据自己对这则故事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高三语文试题答案 1.C.C项根据文中“道德标准是成为伟大作家的首要条件”和“‘伟大’不仅 取决于文学艺术作品…还取决于作家本人在为人行事方面的崇高和磊落”,可知 是故意曲解原意 2.B.B项“后人”范围太广,文中说宋人因为”陷贼“事件指摘王维,而排斥 王维于”大家“之外的是主流诗学。 3.A.A项“文学才华介于‘大家’和‘名家’之间有误。 4.C.宁:省视,探亲。 5.C○3表现王瑜性格凶残的一面;○6是赵徽的家人所为。 6.D.“但终因寡不敌众,被盜贼所杀”与原文内容不符。原文内容是“王瑜当 晚逃进山谷,削发为僧,后被樵夫所获,送往岐州,被侯益所杀” 7.(1)髙祖看到奏章感叹说:“像这样清廉正直谨慎的人,确实是良臣啊!” (2)出发的日期确定后,赵徽暗中召集党羽,在郊外等候

○1 比如,飞船刚入轨时是椭圆型轨道 ○2 就需要在地面的遥控下变轨 ○3 飞船在轨期间主要由地面依靠预设程序进行控制 ○4 飞行几圈后要进行变轨 ○5 但是,如果飞船的自动控制的功能出现故障 ○6 航天员只是辅助地面对飞 船进行监控、管理和操作。 A.○6○1○5○3○4○2 B.○6○3○4○2○1○5 C.○3○4○5○2○1○6 D.○3○6○1○4○2○5 16.根据下面文字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要求不超过 66 个字。(5 分) 世园会开幕已进入到计时。新出台的世园会交通保障方案表示,世园会期间将开 通世园会公交接驳线、世园会公交专线和环园区观光线三种类型的公交线路,并 有 340 辆专线公交车为前来西安世园会的游客们服务。西安市已下了 300 辆公交 车的订单,目前正在生产安装阶段。同时,西安市已有 5434 辆出租车安装了 GPS。 预计世园会前西安市 10762 辆出租车可全部安装 GPS。届时,乘客只要拨打 02996716 交通客服热线(市话收费),就可以电话叫车,在近日的西安市交通 运输局监控指挥中心的电子屏幕上,就可以看到装有 GPS 的出租车的位置和运行 状态。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 示例相同。(6 分) 晶莹的露水,即使是一滴,也会感激草尖的柔嫩,拥抱朝霞的艳丽,向往蓝天的 广阔。 六.作文(60 分) 18.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在大自然中,蜗牛是构建自己窝巢的好手,它们常常花费自己生命的一半时间去 孕育自己的安乐窝,然后把它背在自己的身上,小心翼翼,终身呵护,生怕丢失。 正因如此,他们不会担心某一天失去自己的家园。但也有人认为虽然它们一生勤 勤恳恳,埋头保窝,却很少抬眼看看外面的世界,因此,最终也走不出头顶的方 寸之地。 请根据自己对这则故事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高三语文试题答案 1.C. C 项根据文中“道德标准是成为伟大作家的首要条件”和“‘伟大’不仅 取决于文学艺术作品…还取决于作家本人在为人行事方面的崇高和磊落”,可知 是故意曲解原意。 2. B. B 项“后人”范围太广,文中说宋人因为”陷贼“事件指摘王维,而排斥 王维于”大家“之外的是主流诗学。 3.A. A 项“文学才华介于‘大家’和‘名家’之间有误。 4.C. 宁:省视,探亲。 5.C ○3 表现王瑜性格凶残的一面;○6 是赵徽的家人所为。 6.D. “但终因寡不敌众,被盗贼所杀”与原文内容不符。原文内容是“王瑜当 晚逃进山谷,削发为僧,后被樵夫所获,送往岐州,被侯益所杀”。 7.(1)高祖看到奏章感叹说:“像这样清廉正直谨慎的人,确实是良臣啊﹗” (2)出发的日期确定后,赵徽暗中召集党羽,在郊外等候

8.描写了雨前和雨中的景物变化。屋前的江流和屋后的山岭云气无阻,连绵起伏 的山脉与层层翠染的幽林送来隆隆雨声。暴雨打得竹枝低伏了又顽强地挺起来, 大风吹得乌云翻涌的山脊明明灭灭。(总说1分,描述每句1分) 9.示例:○1双关。“晦”“明”“阴晴”等既是天气变化,也隐喻当时抗金的 时局。“雨”既指自然之雨,又指有助于抗金的政策、措施等。○2用典。尾联 上句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诗句,下句用《洗兵马》 中“净洗甲兵不常用”的诗句(或武王与姜子牙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不顾个人 利害,渴望取得抗金胜利的愿望。(分析一种方法3分。若答“寓情于景”“虚 实结合”“象征”“联想”“比喻”等,分析合理也可) 10.(1)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2)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3)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 11(1)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给分。 B项对老范的语言描写作用分析有误,“无知、傻气”表述错误。C项“表现了 他们父子信守承诺”说法不够确切。D项“深刻批判了人们的虚伪”的说法于文 无据 (2)有才华,热爱艺术,在绘画、雕刻方面都很有造诣;温良、和善、懂得感 恩;有些势利,有等级观念,顺境时漠视真挚情意。(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情节:受尽歧视,花房邂逅——花房交往,感受温暖-——重戴桂冠,冷落 花农——-再次落魄,重拾真情 妙处:制造波澜,吸引读者;在对比中刻画人物,突出个性;有利于表现主题。 (情节、妙处各3分,意思对即可) (4)示例一:雕花烟斗是小说的线索。小说的标题是雕花烟斗:雕花烟斗贯穿 小说所有情节,使得作品结构严谨:它是连接两个人物的纽带,画家雕刻烟斗 赠送烟斗,为烟斗而悔恨;花农欣赏烟斗,接受烟斗,临终前叼着烟斗。雕刻的 最精美的烟斗应该属于心灵最美的人,画家的悔恨,表现了作者对人性纯美和人 性弱点的重新审视 示例二:凤尾菊是小说的线索。凤尾菊贯穿小说的所有情节,使得小说结构谨严 它是连接两个人物的纽带,花农养凤尾菊,画家喜欢凤尾菊,花农几次给画家送 凤尾菊,临终前还叮嘱儿子给画家送凤尾菊:凤尾菊是花农美好心灵的象征,象 征善良、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情感的歌颂。(若有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观点明确2分,分析充分6分) 12.(1)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 A项“并不是在否定钱钟书的国学大师的地位,而是为了突出王世襄在民俗研究 和文物收藏上的贡献”的表述正确但不全面,还隐含着对不能出现像王世襄这样 的大家的担忧。B项“也说明了他的‘杂’与‘通’的表述正确,但“以实例说 明他的心思从小就不在学业上,而对‘玩物’投入热情的表述错误,写王世襄借 钱买白鹰一事是为了证明王世襄是杂家也是通家,他的许多学问最初都起源于乐 趣。C项“从一开始就秉持研究文化、实现人生价值的理念”与文不符。E项“以 议论为主,间有记叙”的表述错误,应该是以记叙为主,间有议论。 2)O1在研究民俗方面,他是杂家也是通家,关注社会底层的文娱活动,不 仅仅停留在“玩”的层面,还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文化发展;O2在抢救收 藏文物方面,为保护民族文物竭尽心力,收藏广泛,最终却散尽藏宝:○3在为

8.描写了雨前和雨中的景物变化。屋前的江流和屋后的山岭云气无阻,连绵起伏 的山脉与层层翠染的幽林送来隆隆雨声。暴雨打得竹枝低伏了又顽强地挺起来, 大风吹得乌云翻涌的山脊明明灭灭。(总说 1 分,描述每句 1 分) 9.示例:○1 双关。“晦”“明”“阴晴”等既是天气变化,也隐喻当时抗金的 时局。“雨”既指自然之雨,又指有助于抗金的政策、措施等。○2 用典。尾联 上句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诗句,下句用《洗兵马》 中“净洗甲兵不常用”的诗句(或武王与姜子牙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不顾个人 利害,渴望取得抗金胜利的愿望。(分析一种方法 3 分。若答“寓情于景”“虚 实结合”“象征”“联想”“比喻”等,分析合理也可) 10.(1)右手秉遗穗 左臂悬敝筐 (2)淇则有岸 隰则有泮 (3)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 11(1)答 E 给 3 分,答 A 给 2 分,答 C 给 1 分;答 B D 不给分。 B 项对老范的语言描写作用分析有误,“无知、傻气”表述错误。C 项“表现了 他们父子信守承诺”说法不够确切。D 项“深刻批判了人们的虚伪”的说法于文 无据。 (2)有才华,热爱艺术,在绘画、雕刻方面都很有造诣;温良、和善、懂得感 恩;有些势利,有等级观念,顺境时漠视真挚情意。(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3)情节:受尽歧视,花房邂逅----花房交往,感受温暖-----重戴桂冠,冷落 花农-----再次落魄,重拾真情。 妙处:制造波澜,吸引读者;在对比中刻画人物,突出个性;有利于表现主题。 (情节、妙处各 3 分,意思对即可) (4)示例一:雕花烟斗是小说的线索。小说的标题是雕花烟斗;雕花烟斗贯穿 小说所有情节,使得作品结构严谨;它是连接两个人物的纽带,画家雕刻烟斗, 赠送烟斗,为烟斗而悔恨;花农欣赏烟斗,接受烟斗,临终前叼着烟斗。雕刻的 最精美的烟斗应该属于心灵最美的人,画家的悔恨,表现了作者对人性纯美和人 性弱点的重新审视。 示例二:凤尾菊是小说的线索。凤尾菊贯穿小说的所有情节,使得小说结构谨严; 它是连接两个人物的纽带,花农养凤尾菊,画家喜欢凤尾菊,花农几次给画家送 凤尾菊,临终前还叮嘱儿子给画家送凤尾菊;凤尾菊是花农美好心灵的象征,象 征善良、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情感的歌颂。(若有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观点明确 2 分,分析充分 6 分) 12.(1)答 D 给 3 分,答 A 给 2 分,答 B 给 1 分,答 CE 不给分。 A 项“并不是在否定钱钟书的国学大师的地位,而是为了突出王世襄在民俗研究 和文物收藏上的贡献”的表述正确但不全面,还隐含着对不能出现像王世襄这样 的大家的担忧。B 项“也说明了他的‘杂’与‘通’的表述正确,但“以实例说 明他的心思从小就不在学业上,而对‘玩物’投入热情的表述错误,写王世襄借 钱买白鹰一事是为了证明王世襄是杂家也是通家,他的许多学问最初都起源于乐 趣。C 项“从一开始就秉持研究文化、实现人生价值的理念”与文不符。E 项“以 议论为主,间有记叙”的表述错误,应该是以记叙为主,间有议论。 (2)○1 在研究民俗方面,他是杂家也是通家,关注社会底层的文娱活动,不 仅仅停留在“玩”的层面,还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文化发展;○2 在抢救收 藏文物方面,为保护民族文物竭尽心力,收藏广泛,最终却散尽藏宝;○3 在为

人处世方面,生活简朴,为人淡泊,待人热情,重感情。(每点2分,意思对即 可) (3)不矛盾。前一句的意思是:人天性好玩,对玩投入极大热情,在玩的过程 中可以总结知识,凝聚智慧,而如果没有这样的知识和智慧是干不好工作的;后 句是王世襄的自谦之语,也是自得之言;这两句话表明王世襄专注于不被一般 人认可的“学问”,却乐此不疲,很有收获。(观点明确2分,分析4分) (4)示例一:学问与乐趣。O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 趣是做学问的动力,带着兴趣去做学问,那么在做学问过程中不仅能获得知识、 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还能获得发现、探究、创新的乐趣;O2在做学问的过程 中,乐趣能产生强大动力,可以化苦为甘,使做学问不再是枯燥的事情,而成为 有益的探索过程;O3一个人学问成就的大小,往往与他在其中感受到的乐趣成 正比。(考生结合自身实际阐释也可) 示例二:藏与散。○1对一切藏品而言,藏是暂时的,散是必然的,藏与散是收 藏过程中的一对矛盾;O2藏是珍爱,也是保护,但并不是个人在物质上的占有 ○3散是对藏品进行的更合理的再分配,藏品散于社会,让更多人了解其价值 由此可以传承文化;O4人对喜爱的东西应该懂得珍爱,藏时竭尽心力,也应该 懂得与人分享,散时散得洒脱。(观点明确2分,分析充分6分) 13.B.A项“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符合语境;B项“惊 世骇俗”指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人震惊。在这里形容丑闻,犯了使用对象不当的 错误,可用“骇人听闻”;C项“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者谈话丰富明快,连续 不断。符合语境:D项“妙手偶得”形容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符合 语境。 14.C.A项成分残缺,在“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前加主语“这些现象” B项不合逻辑,“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不合事理,应删去“和取得的成 绩”;D项句式杂糅,应为“其中有20%是国际友人”或“其中20%的国际友 人是慕名前来的” 15.D根据内在的逻辑关系得出。 16.答案示例:西安市交通运输系统增加公交车辆,开辟公交接驳线、公交专线、 园内观光线,开设电话叫出租等服务,为世园会的召开提供交通保障。(作为 句话新闻,一般要交代清楚何时、何人、何事。对材料做分析的时候,考生要注 意辨别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即时信息和背景信息等,以便准确确定重点语段和 语句。) 17.答案示例:枯萎的花,即使是一瓣,也会怀念春风的和善,牢记细雨的叮嘱 承载花根的希望 8.立意探索: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提炼主旨,正面可以 提炼出关爱自己的家园,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呵护好自己头顶的一片天空,或颂 扬兢兢业业的精神;反面可以批驳那些目光短浅、局限于自己世界的做法,批驳 固步自封、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作风,并提出要善于突破自己的世界,走出一片新 天地。 附:文言文译文 王瑜,他的祖先是范阳人。父亲钦祚,官做到殿中监,出任义州刺史。王瑜生性 凶狠狡诈,然而辩论出众骁勇果敢,有骑射办案的特长,也受到当时人的称赞。 离家出仕积官为从事,天福年间,授予左赞善大夫。恰逢濮郡秋季庄稼丰收,但 税收却不相称,命他乘车岀使,检验审査制定对策。到郡后,他告诉校簿吏胡蕴

人处世方面,生活简朴,为人淡泊,待人热情,重感情。(每点 2 分,意思对即 可) (3)不矛盾。前一句的意思是:人天性好玩,对玩投入极大热情,在玩的过程 中可以总结知识,凝聚智慧,而如果没有这样的知识和智慧是干不好工作的;后 一句是王世襄的自谦之语,也是自得之言;这两句话表明王世襄专注于不被一般 人认可的“学问”,却乐此不疲,很有收获。(观点明确 2 分,分析 4 分) (4)示例一:学问与乐趣。○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 趣是做学问的动力,带着兴趣去做学问,那么在做学问过程中不仅能获得知识、 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还能获得发现、探究、创新的乐趣;○2 在做学问的过程 中,乐趣能产生强大动力,可以化苦为甘,使做学问不再是枯燥的事情,而成为 有益的探索过程;○3 一个人学问成就的大小,往往与他在其中感受到的乐趣成 正比。(考生结合自身实际阐释也可) 示例二:藏与散。○1 对一切藏品而言,藏是暂时的,散是必然的,藏与散是收 藏过程中的一对矛盾;○2 藏是珍爱,也是保护,但并不是个人在物质上的占有; ○3 散是对藏品进行的更合理的再分配,藏品散于社会,让更多人了解其价值, 由此可以传承文化;○4 人对喜爱的东西应该懂得珍爱,藏时竭尽心力,也应该 懂得与人分享,散时散得洒脱。(观点明确 2 分,分析充分 6 分) 13.B. A 项“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符合语境;B 项“惊 世骇俗”指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人震惊。在这里形容丑闻,犯了使用对象不当的 错误,可用“骇人听闻”;C 项“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者谈话丰富明快,连续 不断。符合语境;D 项“妙手偶得”形容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符合 语境。 14.C. A 项成分残缺,在“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前加主语“这些现象”; B 项不合逻辑,“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不合事理,应删去“和取得的成 绩”;D 项句式杂糅,应为“其中有 20﹪是国际友人”或“其中 20﹪的国际友 人是慕名前来的”. 15.D 根据内在的逻辑关系得出。 16.答案示例:西安市交通运输系统增加公交车辆,开辟公交接驳线、公交专线、 园内观光线,开设电话叫出租等服务,为世园会的召开提供交通保障。(作为一 句话新闻,一般要交代清楚何时、何人、何事。对材料做分析的时候,考生要注 意辨别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即时信息和背景信息等,以便准确确定重点语段和 语句。) 17.答案示例:枯萎的花,即使是一瓣,也会怀念春风的和善,牢记细雨的叮嘱, 承载花根的希望。 18.立意探索: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提炼主旨,正面可以 提炼出关爱自己的家园,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呵护好自己头顶的一片天空,或颂 扬兢兢业业的精神;反面可以批驳那些目光短浅、局限于自己世界的做法,批驳 固步自封、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作风,并提出要善于突破自己的世界,走出一片新 天地。 附:文言文译文 王瑜,他的祖先是范阳人。父亲钦祚,官做到殿中监,出任义州刺史。王瑜生性 凶狠狡诈,然而辩论出众骁勇果敢,有骑射办案的特长,也受到当时人的称赞。 离家出仕积官为从事,天福年间,授予左赞善大夫。恰逢濮郡秋季庄稼丰收,但 税收却不相称,命他乘车出使,检验审查制定对策。到郡后,他告诉校簿吏胡蕴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1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