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14分) 斯人独憔悴 迟子建 1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 2每个人都有独具个性的生命存在方式,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比较充分地去实现自己 的价值。我当然也未能免俗。 3细细算来,从我开始小说创作至今所发表的三十万字作品,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写下层人的生活的。这 回顾连我自己也略为吃惊。 4我出生在北极村漠河,在那里度过了我孤独寂寞的童年时光。那里有我的外婆和外祖父,他们曾经给 我讲过许许多多的民间故事。我现在还常常回忆起当年讲故事的情景来 5晚饭过后,农人家里忙过了该忙的事情,就要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生活太单调,他们疲惫的呵欠声常 常同日头一起落山。而且,那里一年难得看上一场电影,那么,晚饭之后的茶水和故事就是生活中最好的 消遣了。每逢这个时刻,我就带着我心爱的狗(它叫傻子,后来我把它写入第一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 和这条狗一起挤入听故事的人中,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 6那便是我最早的启蒙文学。它不是唐诗宋词,而是来源于民间的那种质朴而又奇诡、光怪陆离的故事。 7于是,我在十九岁那年坐在夕阳西下的窗前,看着天边飞涌的那一团团金色的晚霞的时候,我仿佛在 绚丽的晚霞中又看到了童年生活的每一个片段,我的心难以平静,我开始断断续续地记载我的童年生活 二十岁那年把它整理成中篇小说,发表在一九八六年第二期的《人民文学》上 8从此,我真正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9这实在不是一条坦途,这实在不是一个美差 10我需要读大量的书来丰富自己的心灵,我需要走南闯北去看世界,而时间和日常琐事又常常打乱我 的计划 11因而我的创作有它不可否认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它还没有达到从一个宏观领域的高度去把握和观照 生活的那种让人叹服的洞察力 12必须承认,我将来如果不超越自己,只是在我的童话世界里流连忘返,那么我的艺术生命也就终止 了。而超越自己是多么艰难。它要养精蓄锐几时、苦苦求索几时,才能获得一个瞬间的辉煌。 13但我仍要孜孜以求那辉煌。不管它最终实现与否。 14今年五月,在泉州附近的静峰寺山上,我看见了弘一法师的手书遗言:“悲欣交集”四个字。据说, 他的出家一直是个谜,他出家后他的妻子曾跪在寺门外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他也不动一丝恻隐之情。我 以为他伟大。而他临终的遗言却使我对他的伟大产生了怀疑。因为真正的出家人,无所谓悲,无所谓喜, 而他生命之终极之时,仍能感受到“悲欣交集”,可见凡心难泯,他未能来一个彻底的超脱留与后人传说。 但我左思右想,仍然认为他是伟大的。 15他的伟大便在于他把自己难以超拔的心态毫不保留地馈予人间,还给人间一个真实。他便是不朽的 16又想起了一个故事,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写作的故事。巴尔扎克作为现实主义艺术大师,留给 人间的十部不朽的作品,早已闻名世界。他一生中唯独喜欢咖啡。每逢写作之时,他总要把咖啡壶放在写 字桌旁,一杯一杯地饮下去。他创作的欲望和情绪在膨胀,而他的身体却在一天天地垮下去。丰富的精神 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 17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销蚀的过程。 18我们要完善自己,因而不怕销蚀。 (选自《姹紫嫣红开遍》,有删改) 7.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作者在偏远的山村长大,熟悉下层人民的生活,这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激发了她创作的
1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7~9 题(1 4 分)。 斯人独憔悴 迟子建 1 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 2 每个人都有独具个性的生命存在方式,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比较充分地去实现自己 的价值。我当然也未能免俗。 3 细细算来,从我开始小说创作至今所发表的三十万字作品,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写下层人的生活的。这 一回顾连我自己也略为吃惊。 4 我出生在北极村漠河,在那里度过了我孤独寂寞的童年时光。那里有我的外婆和外祖父,他们曾经给 我讲过许许多多的民间故事。我现在还常常回忆起当年讲故事的情景来。 5 晚饭过后,农人家里忙过了该忙的事情,就要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生活太单调,他们疲惫的呵欠声常 常同日头一起落山。而且,那里一年难得看上一场电影,那么,晚饭之后的茶水和故事就是生活中最好的 消遣了。每逢这个时刻,我就带着我心爱的狗(它叫傻子,后来我把它写入第一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 和这条狗一起挤入听故事的人中,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 6 那便是我最早的启蒙文学。它不是唐诗宋词,而是来源于民间的那种质朴而又奇诡、光怪陆离的故事。 7 于是,我在十九岁那年坐在夕阳西下的窗前,看着天边飞涌的那一团团金色的晚霞的时候,我仿佛在 绚丽的晚霞中又看到了童年生活的每一个片段,我的心难以平静,我开始断断续续地记载我的童年生活, 二十岁那年把它整理成中篇小说,发表在一九八六年第二期的《人民文学》上。 8 从此,我真正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9 这实在不是一条坦途,这实在不是一个美差。 10 我需要读大量的书来丰富自己的心灵,我需要走南闯北去看世界,而时间和日常琐事又常常打乱我 的计划。 11 因而我的创作有它不可否认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它还没有达到从一个宏观领域的高度去把握和观照 生活的那种让人叹服的洞察力。 12 必须承认,我将来如果不超越自己,只是在我的童话世界里流连忘返,那么我的艺术生命也就终止 了。而超越自己是多么艰难。它要养精蓄锐几时、苦苦求索几时,才能获得一个瞬间的辉煌。 13 但我仍要孜孜以求那辉煌。不管它最终实现与否。 14 今年五月,在泉州附近的静峰寺山上,我看见了弘一法师的手书遗言:“悲欣交集”四个字。据说, 他的出家一直是个谜,他出家后他的妻子曾跪在寺门外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他也不动一丝恻隐之情。我 以为他伟大。而他临终的遗言却使我对他的伟大产生了怀疑。因为真正的出家人,无所谓悲,无所谓喜, 而他生命之终极之时,仍能感受到“悲欣交集”,可见凡心难泯,他未能来一个彻底的超脱留与后人传说。 但我左思右想,仍然认为他是伟大的。 15 他的伟大便在于他把自己难以超拔的心态毫不保留地馈予人间,还给人间一个真实。他便是不朽的 了。 16 又想起了一个故事,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写作的故事。巴尔扎克作为现实主义艺术大师,留给 人间的十部不朽的作品,早已闻名世界。他一生中唯独喜欢咖啡。每逢写作之时,他总要把咖啡壶放在写 字桌旁,一杯一杯地饮下去。他创作的欲望和情绪在膨胀,而他的身体却在一天天地垮下去。丰富的精神 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 17 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销蚀的过程。 18 我们要完善自己,因而不怕销蚀。 (选自《姹紫嫣红开遍》,有删改) 7.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作者在偏远的山村长大,熟悉下层人民的生活,这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激发了她创作的
灵感。 “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生动地写出了质朴的民间故事动人心脾的艺术 感染力。 C.时间的缺失和琐事的干扰使作者没有办法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前的准备,无法超越自己,作者对自己 的创作感到失望。 D.弘一法师的临终遗言表明他尚且无法超越自己,更何况一般人,作者借弘一法师的例子旨在宽慰苦 闷的自己 E.本文回顾了自己文学创作的经历,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与销蚀的过程,行文看似闲散,实 则紧凑有序 8.文中写道:“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 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4分) 9。文章为什么以“斯人独憔悴”为题目?请结合文本加以探析。(5分) 答案: 7.(5分)选C给3分,选D给2分(C.“作者对自己的创作感到失望”理解错误:D.“旨在宽慰苦闷的自己” 不当,弘一法师之例强调即使不能自我超越,真实展现人生也是伟大的) 8.(4分)作者以“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表现“精神生活”的富足与丰盈(1分),以“一个血肉之躯慢慢 地推向上帝的虎日”表现体力的“渐渐衰竭”(1分),表明巴尔扎克在创作中获得精神富足的同时也失去了 健康的身体((1分):突出了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和自我销蚀的过程((1分)。(言之成理即可) 9.(5分)①内容上:以此为题统领全文。“斯人”指文学创作者,“憔悴”是指文学创作的艰辛,自我超越 的艰难,文学创作不只是自我完善也是自我销蚀。标题凸显了文章主旨。(3分)②形式上:引杜甫诗句为题, 更具文采,更有文化意蕴。(2分)(意思相近即可 (二)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 清水洗尘 ①礼镇的人每年只洗一回澡,就是在腊月二十七这一天,而郑家则把洗澡时烧水和倒水的活儿分配给 了天灶。天灶从八岁起就开始承担这个义务,一做就是五年了。天灶家洗澡的次序是由长至幼,老人、父 母,最后才是孩子。天灶住的屋子被当成了浴室 ②天灶从未拥有过一盆真正的清水来洗澡。因为他要蹲在灶台前烧水,每个人洗完后的脏水还要由他 桶桶地提出去倒掉,所以他只能见缝插针地就着家人用过的水洗。那种感觉一点也不舒服,纯粹是在应 付。而且不管别人洗过的水有多干净,他总是觉得很浊,进了澡盆泡上个十几分钟,随便搓搓就出来了 他也不喜欢把他的住屋当成浴室,弄得屋子里空气湿浊,所以今年一过完小年,他就对母亲说:“今年洗澡 该在天云的屋子里了 ③天云当时正在叠纸花,她气得一梗脖子说,“为什么要在我的屋子?” ④“那为什么年年都非要在我的屋子?”天灶同样气得一梗脖子说。 ⑤“你是男孩子!”天云说,“不能弄脏女孩子的屋子!”天云振振有词地说,“而且你比我大好几岁 是哥哥,你还不让着我!” ⑥家人便纷纷笑起来。自从爷爷过世后,奶奶在家中很少笑过,她听了天灶的话后也使劲地笑了起来 ⑦奶奶第一个洗完了澡。天灶的母亲扶着颤颤巍巍的她出来了。奶奶嘘嘘地喘着粗气经过灶房回她的 屋子,她见了天灶就说:“你烧的水真热乎,洗得奶奶这个舒服,一年的乏算是全解了。你就着奶奶的水洗 洗吧。” ⑧母亲也说:“奶奶一年也不出门,身上灰不大,那水还干净着呢。” 2
2 灵感。 B.“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生动地写出了质朴的民间故事动人心脾的艺术 感染力。 C.时间的缺失和琐事的干扰使作者没有办法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前的准备,无法超越自己,作者对自己 的创作感到失望。 D.弘一法师的临终遗言表明他尚且无法超越自己,更何况一般人,作者借弘一法师的例子旨在宽慰苦 闷的自己。 E.本文回顾了自己文学创作的经历,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与销蚀的过程,行文看似闲散,实 则紧凑有序。 8.文中写道:“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 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4 分) 9。文章为什么以“斯人独憔悴”为题目?请结合文本加以探析。(5 分) 答案: 7.(5 分)选 C 给 3 分,选 D 给 2 分(C.“作者对自己的创作感到失望”理解错误;D.“旨在宽慰苦闷的自己” 不当,弘一法师之例强调即使不能自我超越,真实展现人生也是伟大的) 8.(4 分)作者以“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表现“精神生活”的富足与丰盈(1 分),以“一个血肉之躯慢慢 地推向上帝的虎日”表现体力的“渐渐衰竭”(1 分),表明巴尔扎克在创作中获得精神富足的同时也失去了 健康的身体((1 分);突出了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和自我销蚀的过程((1 分)。(言之成理即可) 9.(5 分)①内容上:以此为题统领全文。“斯人”指文学创作者,“憔悴”是指文学创作的艰辛,自我超越 的艰难,文学创作不只是自我完善也是自我销蚀。标题凸显了文章主旨。(3 分)②形式上:引杜甫诗句为题, 更具文采,更有文化意蕴。(2 分)(意思相近即可) (二)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 清水洗尘 ①礼镇的人每年只洗一回澡,就是在腊月二十七这一天,而郑家则把洗澡时烧水和倒水的活儿分配给 了天灶。天灶从八岁起就开始承担这个义务,一做就是五年了。天灶家洗澡的次序是由长至幼,老人、父 母,最后才是孩子。天灶住的屋子被当成了浴室。 ②天灶从未拥有过一盆真正的清水来洗澡。因为他要蹲在灶台前烧水,每个人洗完后的脏水还要由他 一桶桶地提出去倒掉,所以他只能见缝插针地就着家人用过的水洗。那种感觉一点也不舒服,纯粹是在应 付。而且不管别人洗过的水有多干净,他总是觉得很浊,进了澡盆泡上个十几分钟,随便搓搓就出来了。 他也不喜欢把他的住屋当成浴室,弄得屋子里空气湿浊,所以今年一过完小年,他就对母亲说:“今年洗澡 该在天云的屋子里了。” ③天云当时正在叠纸花,她气得一梗脖子说,“为什么要在我的屋子?” ④“那为什么年年都非要在我的屋子?”天灶同样气得一梗脖子说。 ⑤“你是男孩子!”天云说,“不能弄脏女孩子的屋子!”天云振振有词地说,“而且你比我大好几岁, 是哥哥,你还不让着我!” ⑥家人便纷纷笑起来。自从爷爷过世后,奶奶在家中很少笑过,她听了天灶的话后也使劲地笑了起来。 ⑦奶奶第一个洗完了澡。天灶的母亲扶着颤颤巍巍的她出来了。奶奶嘘嘘地喘着粗气经过灶房回她的 屋子,她见了天灶就说:“你烧的水真热乎,洗得奶奶这个舒服,一年的乏算是全解了。你就着奶奶的水洗 洗吧。” ⑧母亲也说:“奶奶一年也不出门,身上灰不大,那水还干净着呢
⑨天灶并未搭话,他进了自己的屋子,吃力地搬起大澡盆,把水倒进脏水桶里,然后抹了抹额上的汗 提起桶岀去倒水。路过灶房的时候,他发现奶奶还没有回屋,她见天灶提着水出来了,就张大了嘴 ⑩0天灶没说什么,他回来往热水里又加了一些凉水。他用手指试了试水温,觉得若是父亲洗恰到好处, 他喜欢凉一些的;若是天云或者母亲洗就得再加些热水。 ①一直到父母洗完了,天灶还在饶有兴致地烧水。这时母亲走过来问他:“还烧水做什么?” 2“给我自己用 ⑩3母亲没再说什么,天灶笑了。锅里的水开始热情洋溢地唱歌了 14天灶关上屋门,把灯关掉了。他蹑手蹑脚地走到窗前,轻轻拉开窗帘,然后返身慢慢地进入澡盆 他先进入双足,热水使他激灵了一下,但他很快适应了,他随之慢慢地屈腿坐下,感受着清水在他的胸腹 间柔曼地滑过的温存滋味。天灶的头搭在澡盆上方,他能看见窗外经久不息的星星。他感觉那星星已经穿 过茫茫黑暗飞进他的窗口,落入澡盆中,就像淡黄色的皂角花一样散发着清香气息。天灶觉得这盆淸水真 是好极了,他从未有过的舒展和畅快。他想除夕夜的时候,一定要穿着崭新的衣裳,亲手点亮家里那对红 灯笼。他要告诉朋友,我天灶是用清水洗的澡,而且,星光还特意化成皂角花撒落在了我的那盆清水中了 (节选自迟子建《清水洗尘》,2006年哈尔滨出版社) 12.第⑨段中,奶奶“见天灶提着水出来了,就张大了嘴”,为什么?(3分 13.请简要分析第⑩段画线句子所表现的人物形象。(4分) 14.最后一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 15.请分析天灶和天云的争吵这一情节有什么好处。(6分) 【答案】 12.感到惊讶;认为天灶嫌弃她:有点伤心(难过、不高兴)(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3分) 13.运用动作和心理描写或者细节描写或者直接写具体的动词和表达心理的句子都可。(2分)写出了天灶 的细心、体贴、懂事等。(答对两点即可)(2分) 14.景物描写诗情画意(1分),渲染(烘托)了天灶愉悦的心情。(2分) 15.要点:(1)从情节推进看,避免了单调,掀起了波澜 (2)从氛围看,显得生活气息浓郁,真实、温馨,充满生机。如果全是“请”之类彬彬有礼的话,反而 不真实 (3)从情感看,天灶兄妹关系亲密融洽。 (4)从人物塑造看,表现天灶的宽容大度,天云的天真活泼。(答两点,要点2分,结合内容分析1分, 主观意思对即可)(6分) 【解析】 12.试题分析:此题考査的是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结合上下文,前文中奶奶 和母亲都叫天柱用奶奶洗过的热水洗澡,而天柱把热水倒进脏水桶,从而分析出奶奶张大嘴巴的原因是感 到惊讶;认为天灶嫌弃她:有点伤心(难过、不高兴)。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试题分析:此题考査的是人物形象的分析。根据题目,分析第⑩段画线句子,此句为人物描写的句子, 首先明确人物描写的方法,根据句子判断,运用动作和心理描写或者细节描写或者直接写具体的动词和表 达心理的句子都可。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人物的形象,写出了天灶的细心、体贴、懂事等。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试题分析: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为景物描写,在叙事文章中,景物描写属于环境描写。其主要作用有 交代故事的环境、铺垫情节、表达人物的情感、烘托人物形象等作用,要根据具体文章来分析。本题中景 物描写诗情画意,渲染(烘托)了天灶愉悦的心情。 【考点定位】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5.【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⑨天灶并未搭话,他进了自己的屋子,吃力地搬起大澡盆,把水倒进脏水桶里,然后抹了抹额上的汗, 提起桶出去倒水。路过灶房的时候,他发现奶奶还没有回屋,她见天灶提着水出来了,就张大了嘴。 ⑩天灶没说什么,他回来往热水里又加了一些凉水。他用手指试了试水温,觉得若是父亲洗恰到好处, 他喜欢凉一些的;若是天云或者母亲洗就得再加些热水。 ⑪一直到父母洗完了,天灶还在饶有兴致地烧水。这时母亲走过来问他:“还烧水做什么?” ⑫“给我自己用。” ⑬母亲没再说什么,天灶笑了。锅里的水开始热情洋溢地唱歌了。 14 天灶关上屋门,把灯关掉了。他蹑手蹑脚地走到窗前,轻轻拉开窗帘,然后返身慢慢地进入澡盆。 他先进入双足,热水使他激灵了一下,但他很快适应了,他随之慢慢地屈腿坐下,感受着清水在他的胸腹 间柔曼地滑过的温存滋味。天灶的头搭在澡盆上方,他能看见窗外经久不息的星星。他感觉那星星已经穿 过茫茫黑暗飞进他的窗口,落入澡盆中,就像淡黄色的皂角花一样散发着清香气息。天灶觉得这盆清水真 是好极了,他从未有过的舒展和畅快。他想除夕夜的时候,一定要穿着崭新的衣裳,亲手点亮家里那对红 灯笼。他要告诉朋友,我天灶是用清水洗的澡,而且,星光还特意化成皂角花撒落在了我的那盆清水中了 呢。 (节选自迟子建《清水洗尘》,2006 年哈尔滨出版社) 12.第⑨段中,奶奶“见天灶提着水出来了,就张大了嘴”,为什么?(3 分) 13.请简要分析第⑩段画线句子所表现的人物形象。(4 分) 14.最后一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3 分) 15.请分析天灶和天云的争吵这一情节有什么好处。(6 分) 【答案】 12.感到惊讶;认为天灶嫌弃她;有点伤心(难过、不高兴)(答对一点得 1 分,答对两点得 3 分)(3 分) 13.运用动作和心理描写或者细节描写或者直接写具体的动词和表达心理的句子都可。(2 分)写出了天灶 的细心、体贴、懂事等。(答对两点即可)(2 分) 14.景物描写诗情画意(1 分),渲染(烘托)了天灶愉悦的心情。(2 分) 15.要点:(1)从情节推进看,避免了单调,掀起了波澜; (2)从氛围看,显得生活气息浓郁,真实、温馨,充满生机。如果全是“请”之类彬彬有礼的话,反而 不真实。 (3)从情感看,天灶兄妹关系亲密融洽。 (4)从人物塑造看,表现天灶的宽容大度,天云的天真活泼。(答两点,要点 2 分,结合内容分析 1 分, 主观意思对即可)(6 分) 【解析】 1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结合上下文,前文中奶奶 和母亲都叫天柱用奶奶洗过的热水洗澡,而天柱把热水倒进脏水桶,从而分析出奶奶张大嘴巴的原因是感 到惊讶;认为天灶嫌弃她;有点伤心(难过、不高兴)。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1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人物形象的分析。根据题目,分析第⑩段画线句子,此句为人物描写的句子, 首先明确人物描写的方法,根据句子判断,运用动作和心理描写或者细节描写或者直接写具体的动词和表 达心理的句子都可。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人物的形象,写出了天灶的细心、体贴、懂事等。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14.试题分析: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为景物描写,在叙事文章中,景物描写属于环境描写。其主要作用有 交代故事的环境、铺垫情节、表达人物的情感、烘托人物形象等作用,要根据具体文章来分析。本题中景 物描写诗情画意,渲染(烘托)了天灶愉悦的心情。 【考点定位】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15.【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 ①在我这样的外地人眼中,上海是中国城市历史中最具沧桑美感的一册旧书,蕴藏着万千风云和无限 心事。这里的每一处老弄堂,都是一句可以不断被注释的名言,注脚层叠,但于我来讲是陌生的。有一个 地方,在记忆中却仿佛是熟知的,就是四川北路。这条路留下了许多历史名人的足迹,其中最难抹去的 当属鲁迅先生了 ②2017年岁尾,在某文学杂志六十周年庆典上,在太热闹的时刻,我很想独自出去走走。有天上午得 空,吃过早饭便直奔四川北路,拜谒原虹口公园的鲁迅先生墓。 ③天气晴好,又逢周末,园里晨练的人极多。入园处有个水果摊,苹果、橘子、草莓等钩织的芳香流 苏,连缀着世界文豪广场。红男绿女穿梭其间,踏着热烈的节拍,跳着整齐划一的舞。身上热了,多数人 将外套脱掉。我努力避让着舞者,走进广场。文豪们的铜像都是全身像,或坐或站。托尔斯泰右手握着手 杖,此时手杖被挂上了一个健身者的挎包,使他显出一副苍凉出走的模样。莎士比亚和狄更斯手握鹅毛笔 鹅毛笔成了天然挂钩,缀着色彩艳丽的轻薄羽绒衣。只有巴尔扎克,他袖着手“深藏不露”,人们便难以附 着,因此雕像成了一首流畅的诗 ④走出世界文豪广场,向前是卖早点的食肆,等候的人从屋里排到了门外。想着多年前萧红在这一带, 有天买早点,发现包油条的纸居然是鲁迅先生一篇译作的原稿。萧红愕然告知鲁迅,先生却淡然,调侃道: 我是满足的,居然还可以包油条,可见还有一些用处。”也不知这里的早点铺如今用什么包油条,还能包 裹出那拨云见日般的绮丽文事么? ⑤绕过食肆向前,更是人潮汹涌。各路声响汇聚起来,无比喧嚣,将自然的鸟语湮灭了。在世俗生活 的长轴画卷渐次打开的时候,我也领略了背景上的植物风光。槭树正在最美时节,吊着满身红红黄黄的彩 叶,被阳光照得晶莹剔透,看上去激情饱满。耐寒的杜鹃绽放着,那红的粉的花朵,在我这个刚经历了哈 尔滨十二月飞雪的北方人眼里,无疑是日历牌上被漏撕的春日,透着春的消息。 ⑥鲁迅墓很好寻,在公园的西北角,无论哪条甬道都有通往那里的指示牌。墓前广场比较开阔,最先 看到的是长方形草坪上矗立着的鲁迅塑像,他坐在藤椅上,左手握书,右手搭着扶手,默然望着往来的人。 塑像有高大的基座,再加上草地四围有密实的冬青做天然藩篱,因而墓地显得肃穆庄严。不过基座太高了, 那端坐其上的雕像,如一团阴影挡在鲁迅墓前。也就是说,不管鲁迅是否愿意,他每天都要面对自己高高 在上的背影。 ⑦墓地两侧的石板路旁,种植着樟树、广玉兰和松柏,树高枝稠。我随手摘下一片广玉兰的叶子,拈 着它走向鲁迅先生的长眠之所,将它轻轻摆在墓栏上,权当鲜花吧。在我的阅读印象中,鲁迅是不怎么写 花儿的,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秋夜》中,写到蜡梅一类的花儿,要么一笔带过,要么对所描述 的花儿连名字也叫不出来。他最浓墨重彩写的,是《药》结尾处瑜儿坟头的那圈红白的无名之花。 ⑧相比鲁迅的杂文,我更偏爱他的小说,尤其喜欢《故事新编》。其中的《铸剑》惊心动魄,我是把这 个短篇当史书来看的。鲁迅是高超的人物雕塱家,他小说中的人物,像是青铜锻造的,叩击时会有深沉的 回声。而且这些人物身上洋溢着动人的光芒—一悲凉的诗意之光,如《孔乙己》《阿Q正传》《风波》《药》 《伤逝》《明天》等堪称经典的篇章,是作家以笔蘸着自己的生命之血,化解心中块垒时,播撒于春日晩雾 中的纯美幽灵,他们充满了有筋骨的象征性。鲁迅公园中世界文豪广场上的那些雕塑,如果换成阿Q、孔 乙己、单四嫂子、九斤老太、眉间尺、吕纬甫,也是极相宜的一一这些人哪个不是负重的高手呢! ⑨鲁迅墓由上好的花岗石对接镶嵌,其形态很像一册灰白的旧书,半是掩埋半是出土的样子。因为是 园中独墓,看上去显赫,也孤独。其实无论是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还是无比崇敬鲁迅的萧红,都曾在遗 言中表达了葬在鲁迅身旁的想法,可惜都未能如愿—一怎么可能如愿呢?鲁迅曾在文章中交代过后事“赶 快收殓,埋掉,拉倒”,也曾在《病后杂谈》中表达过,不喜欢被追悼,不喜欢挽联,倘有购买纸墨白布的 闲钱,不如选几部明清野史来印印。这些绝非故作超拔,符合他的脾气 ⑩鲁迅墓前并不安静,左右两侧的石杆花廊下,一侧是两个男人在练习格斗,互为拳脚:另一侧是三 位大妈,在热聊什么。我脱帽向着这座冷清的墓深深三鞠躬,静默良久,之后转身离开。我想鲁迅被葬在
4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9-24 题。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 ①在我这样的外地人眼中,上海是中国城市历史中最具沧桑美感的一册旧书,蕴藏着万千风云和无限 心事。这里的每一处老弄堂,都是一句可以不断被注释的名言,注脚层叠,但于我来讲是陌生的。有一个 地方,在记忆中却仿佛是熟知的,就是四川北路。这条路留下了许多历史名人的足迹,其中最难抹去的, 当属鲁迅先生了。 ②2017 年岁尾,在某文学杂志六十周年庆典上,在太热闹的时刻,我很想独自出去走走。有天上午得 空,吃过早饭便直奔四川北路,拜谒原虹口公园的鲁迅先生墓。 ③天气晴好,又逢周末,园里晨练的人极多。入园处有个水果摊,苹果、橘子、草莓等钩织的芳香流 苏,连缀着世界文豪广场。红男绿女穿梭其间,踏着热烈的节拍,跳着整齐划一的舞。身上热了,多数人 将外套脱掉。我努力避让着舞者,走进广场。文豪们的铜像都是全身像,或坐或站。托尔斯泰右手握着手 杖,此时手杖被挂上了一个健身者的挎包,使他显出一副苍凉出走的模样。莎士比亚和狄更斯手握鹅毛笔, 鹅毛笔成了天然挂钩,缀着色彩艳丽的轻薄羽绒衣。只有巴尔扎克,他袖着手“深藏不露”,人们便难以附 着,因此雕像成了一首流畅的诗。 ④走出世界文豪广场,向前是卖早点的食肆,等候的人从屋里排到了门外。想着多年前萧红在这一带, 有天买早点,发现包油条的纸居然是鲁迅先生一篇译作的原稿。萧红愕然告知鲁迅,先生却淡然,调侃道: “我是满足的,居然还可以包油条,可见还有一些用处。”也不知这里的早点铺如今用什么包油条,还能包 裹出那拨云见日般的绮丽文事么? ⑤绕过食肆向前,更是人潮汹涌。各路声响汇聚起来,无比喧嚣,将自然的鸟语湮灭了。在世俗生活 的长轴画卷渐次打开的时候,我也领略了背景上的植物风光。槭树正在最美时节,吊着满身红红黄黄的彩 叶,被阳光照得晶莹剔透,看上去激情饱满。耐寒的杜鹃绽放着,那红的粉的花朵,在我这个刚经历了哈 尔滨十二月飞雪的北方人眼里,无疑是日历牌上被漏撕的春日,透着春的消息。 ⑥鲁迅墓很好寻,在公园的西北角,无论哪条甬道都有通往那里的指示牌。墓前广场比较开阔,最先 看到的是长方形草坪上矗立着的鲁迅塑像,他坐在藤椅上,左手握书,右手搭着扶手,默然望着往来的人。 塑像有高大的基座,再加上草地四围有密实的冬青做天然藩篱,因而墓地显得肃穆庄严。不过基座太高了, 那端坐其上的雕像,如一团阴影挡在鲁迅墓前。也就是说,不管鲁迅是否愿意,他每天都要面对自己高高 在上的背影。 ⑦墓地两侧的石板路旁,种植着樟树、广玉兰和松柏,树高枝稠。我随手摘下一片广玉兰的叶子,拈 着它走向鲁迅先生的长眠之所,将它轻轻摆在墓栏上,权当鲜花吧。在我的阅读印象中,鲁迅是不怎么写 花儿的,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秋夜》中,写到蜡梅一类的花儿,要么一笔带过,要么对所描述 的花儿连名字也叫不出来。他最浓墨重彩写的,是《药》结尾处瑜儿坟头的那圈红白的无名之花。 ⑧相比鲁迅的杂文,我更偏爱他的小说,尤其喜欢《故事新编》。其中的《铸剑》惊心动魄,我是把这 个短篇当史书来看的。鲁迅是高超的人物雕塑家,他小说中的人物,像是青铜锻造的,叩击时会有深沉的 回声。而且这些人物身上洋溢着动人的光芒——悲凉的诗意之光,如《孔乙己》《阿 Q 正传》《风波》《药》 《伤逝》《明天》等堪称经典的篇章,是作家以笔蘸着自己的生命之血,化解心中块垒时,播撒于春日晚雾 中的纯美幽灵,他们充满了有筋骨的象征性。鲁迅公园中世界文豪广场上的那些雕塑,如果换成阿 Q、孔 乙己、单四嫂子、九斤老太、眉间尺、吕纬甫,也是极相宜的——这些人哪个不是负重的高手呢! ⑨鲁迅墓由上好的花岗石对接镶嵌,其形态很像一册灰白的旧书,半是掩埋半是出土的样子。因为是 园中独墓,看上去显赫,也孤独。其实无论是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还是无比崇敬鲁迅的萧红,都曾在遗 言中表达了葬在鲁迅身旁的想法,可惜都未能如愿——怎么可能如愿呢?鲁迅曾在文章中交代过后事“赶 快收殓,埋掉,拉倒”,也曾在《病后杂谈》中表达过,不喜欢被追悼,不喜欢挽联,倘有购买纸墨白布的 闲钱,不如选几部明清野史来印印。这些绝非故作超拔,符合他的脾气。 ⑩鲁迅墓前并不安静,左右两侧的石杆花廊下,一侧是两个男人在练习格斗,互为拳脚;另一侧是三 位大妈,在热聊什么。我脱帽向着这座冷清的墓深深三鞠躬,静默良久,之后转身离开。我想鲁迅被葬在
这闹市的园子中,纵有绿树青草点缀,春花秋月相映,风雨雷电做永恒的日历,但终归少了一个人去后最 该享有的宁静清寂,所以我不知道他是否真的安息了 ①离开墓地的时候,忽然间狂风大作,搅起地面的落叶和尘土,在半空飞舞。公园里所有的树,此时 都成了鼓手,和着风声,发出海潮般的轰鸣,湮灭了嘈杂的人声。回身一望,我献给鲁迅先生的那片玉 叶,已不见踪影,我似乎听到他略含嘲讽的笑声:敬仰和怀念,不过是一场风,让它去吧! (取材于迟子建的同名散文) 19.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调侃:自嘲 B.默然:鄙视的样子 C.块垒:郁结的不平或愁闷D.筋骨:力量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以“旧书”“名言”为喻,形象说明上海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和独特魅力 B.作者笔下的世界文豪广场上的雕像,栩栩如生、各具美感,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C.“世俗生活的长轴画卷”中,有广场上的舞者、排队买早点的人们和练习格斗的男人 D.第段写鲁迅墓虽有绿树青草等相伴,但缺少宁静清寂的气氛,作者为此感到遗憾 21.请简要回答第段和第段中的“湮灭”各有哪些含义。(5分) 22作者在写拜谒鲁迅墓的过程中,为什么要插入第段对于鲁迅小说的感受?(6分) 23从最后一段画线句看,作者认为鲁迅先生对“敬仰和怀念”有着怎样的态度?请从文中找出两处依据并 加以分析。(5分) 24文章写到了《呐喊》中的诸多作品。下列对《呐喊》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描写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众多不朽的形象,表达了作者为时代而“呐喊 的心声。 B.孔乙己、陈士成等底层知识分子,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品,更为可悲的是,他们深受其害而 终不觉悟 C.华老栓和阿¤等形象,反映了封建统治下民众的愚昧和麻木,也寄寓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 情感态度 D.鲁迅先生在《药》的结尾,给革命者夏瑜的坟上“平空添了一个花环”,其目的是为了衬托当时社会环 境的黑暗。 答案: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19.(2分)B20.(3分)B 21.(5分)参考答案 第段的“湮灭”,指各路声响埋没、压住了鸟鸣等自然界的声音,公园环境嘈杂,作者感到惋惜。 【评分标准】2分。前两点答出任意一点,1分;第三点,1分。意思对即可。 (四) 傻瓜的乐园 迟子建 ①傻瓜成傻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他们成傻后的快乐却是相同的,喜欢游逛,喜欢笑。 ②我童年生活的山村不过百户人家,但却有六、七个傻子,他们的存在,曾给处于游戏年龄的我带来 无尽的快乐。在我看来,我们那个四面环山的村子就是他们生活的乐园。 ③我家的后一趟房,有一个傻子,他叫大肥。他也是那几个傻子中唯一不出门的一个。大肥长得又白 又胖,他整天躺在摇车里,除了吃,就是睡,连翻身也不会,别人说他出生后就没长骨头。夏天时,他的
5 这闹市的园子中,纵有绿树青草点缀,春花秋月相映,风雨雷电做永恒的日历,但终归少了一个人去后最 该享有的宁静清寂,所以我不知道他是否真的安息了。 ⑪离开墓地的时候,忽然间狂风大作,搅起地面的落叶和尘土,在半空飞舞。公园里所有的树,此时 都成了鼓手,和着风声,发出海潮般的轰鸣,湮灭了嘈杂的人声。回身一望,我献给鲁迅先生的那片玉兰 叶,已不见踪影,我似乎听到他略含嘲讽的笑声:敬仰和怀念,不过是一场风,让它去吧! (取材于迟子建的同名散文) 19.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调侃:自嘲 B.默然:鄙视的样子 C.块垒:郁结的不平或愁闷 D.筋骨:力量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段以“旧书”“名言”为喻,形象说明上海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和独特魅力。 B.作者笔下的世界文豪广场上的雕像,栩栩如生、各具美感,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C.“世俗生活的长轴画卷”中,有广场上的舞者、排队买早点的人们和练习格斗的男人。 D.第段写鲁迅墓虽有绿树青草等相伴,但缺少宁静清寂的气氛,作者为此感到遗憾。 21.请简要回答第段和第段中的“湮灭”各有哪些含义。(5 分) 22.作者在写拜谒鲁迅墓的过程中,为什么要插入第段对于鲁迅小说的感受?(6 分) 23.从最后一段画线句看,作者认为鲁迅先生对“敬仰和怀念”有着怎样的态度?请从文中找出两处依据并 加以分析。(5 分) 24.文章写到了《呐喊》中的诸多作品。下列对《呐喊》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描写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众多不朽的形象,表达了作者为时代而“呐喊” 的心声。 B.孔乙己、陈士成等底层知识分子,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品,更为可悲的是,他们深受其害而 终不觉悟。 C.华老栓和阿 Q 等形象,反映了封建统治下民众的愚昧和麻木,也寄寓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 情感态度。 D.鲁迅先生在《药》的结尾,给革命者夏瑜的坟上“平空添了一个花环”,其目的是为了衬托当时社会环 境的黑暗。 答案: 四、(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4 分) 19.(2 分)B 20.(3 分)B 21.(5 分)参考答案: 第段的“湮灭”,指各路声响埋没、压住了鸟鸣等自然界的声音,公园环境嘈杂,作者感到惋惜。 【评分标准】2 分。前两点答出任意一点,1 分;第三点,1 分。意思对即可。 (四) 傻瓜的乐园 迟子建 ①傻瓜成傻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他们成傻后的快乐却是相同的,喜欢游逛,喜欢笑。 ②我童年生活的山村不过百户人家,但却有六、七个傻子,他们的存在,曾给处于游戏年龄的我带来 无尽的快乐。在我看来,我们那个四面环山的村子就是他们生活的乐园。 ③我家的后一趟房,有一个傻子,他叫大肥。他也是那几个傻子中唯一不出门的一个。大肥长得又白 又胖,他整天躺在摇车里,除了吃,就是睡,连翻身也不会,别人说他出生后就没长骨头。夏天时,他的
家人爱把他的摇车吊在院子的稠李子树下,我在自家的后屋常能听见他的哭声,他哭的声音不是婴儿的那 种奶声奶气,而是跟大老爷们一样地粗着嗓子嚎,也难怪,虽然他看上去只有两、三岁的样子,但他已经 有十来岁了。我喜欢悄悄溜到大肥家去拉他的手,他的手软得跟豆腐一样,浑身雪白雪白的。我一拉他的 手,他就笑。他本来就爱流涎水,一笑涎水就更多了,简直跟从山涧流下的泉水一样,弄得脸颊湿漉漉的。 因着这涎水的缘故,他的脖子终日围着一条毛巾,使他看上去像个放懒的伙夫。大肥的家人很忌讳我们去 看他,所以一旦被他的家长发现,就会被呵斥出去。周围的邻居都说,大肥是个怪物,说他活不长。他果 然没有活长,十几岁时就死了。夏天时在晴朗的夏夜听不到后院大肥的哭声,我很难过。仿佛是眼看着 个神话破灭了,觉得生活暗淡了许多。 ④我最怕的傻子,叫二毛。他像恶狗一样具有攻击性。他很喜欢在街巷中穿行。他总是穿着灰突突的 衣裳,胡子拉碴的。他独自走着时始终笑嘻嘻的,但他见到某些人时就会愤怒。有时他会突然揪住一个人 大打出手。所以一看见二毛从前方走来了,明明他满脸的笑容,我还会飞也似地朝家奔,关门闭户,敛声 屏气地看着二毛经过。二毛也怪,你越躲他,他就越狂躁,他会把紧闭的门拍得山响,吓得我的心突突地 跳,喘气都不匀了。虽然怕二毛,但还特别想见到他,见到他呢,就得掌握好和他的距离,看够不够逃跑 的,我可不想被他像猫捉老鼠一样给摁在爪下。和二毛的相遇,因为有着冒险的成分在里面,就有些惊心 动魄的意味了。二毛最终的结局怎么样,我不知晓,有人建议他的家长,给他说个媳妇,说那样他就会好 了病了。但从我离开那个小山村为止,二毛还是独行着的,没见他的身边有小媳妇陪伴着 ⑤最有情趣的傻子,叫傻三。傻三是我同学的弟弟,他在家排行老三,大家都叫他傻三。据说他是得 了脑炎后变傻的,原来他是一个极伶俐的孩子。他喜欢唱歌,唱的是什么谁也不清楚。他不像二毛那样有 攻击性,但村子里的小孩子还是怕他,一见傻三来了,就像小鸡被老鹰围困似的四处奔逃。傻三认得我, 他远远地见了我就会喊我的名字—一迟子弹,他发不好“建”的音。我一听他叫我迟子弹,就气得火冒三 丈,我会撵着他,声言要揍死他,傻三就一路朝家逃,边跑边喊:“妈呀,迟子弹要打我!”傻三最忌讳家 人说他傻,据说谁要说他傻了,他就会把家里的挂钟和收音机给拆卸了,拆完之后,再把每个零件各就各 位地安上,收音机照样能说话,挂钟也照旧有板有眼地行走,让我们这些不傻的孩子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离开小山村多年后,有一次重归故里,在街巷中又看到了傻三。他分明己经是个大人了,个子高了,眼 睛还是那么的明亮,我以为他早把我忘了,谁料他定定地看了我半晌,突然指着我大叫:“妈呀,迟子弹! 迟子弹!”说着回头就跑。好像我手里真的端着一杆枪,子弹已经上膛,要把他的脑壳击碎似的。听母亲说 傻三也死了,听说是冻死的 ⑥最浪漫的一对傻子,是大潘和二潘。他们是一对双胞兄妹。他们的父母是表兄妹,属于近亲结婚。 大潘二潘非常能干活,他们夏季时跟着父母去田间劳作,冬季时拉着爬犁上山拉烧柴。他们喜欢手拉着手 在林间小路上游荡,采野花啊,折松树枝啊什么的。我们在林间戏耍时常常能看见他们的身影。他们见了 我们喜欢“啊啊”地叫着打招呼,很友好。人们都说,大潘二潘这么好,干脆就让他们结婚算了。可他们 的父母并没有那么做。他们形影不离的样子让那些常常会反目为仇的兄弟的家长非常的羡慕,他们都说还 不如生对大潘二潘那样的兄妺呢!前些年母亲对我说,大潘的消息她不知道,倒是二潘,她嫁了人,听说 还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呢! 11、文中刻画了四种类型的傻子,请对其特点加以概括。(4分) 12、请简要分析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1)仿佛是眼看着一个神话破灭了,觉得生活暗淡了许多。 (2)听母亲说,傻三也死了,听说是冻死的 13、文章以“傻瓜的乐园”为题有什么含义?(4分) 14、文章以大潘和和二潘的幸福生活为结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15、“大肥的家长很忌讳我们去看他”、“六、七个傻子,他们的存在,曾给处于游戏年龄的我带来无尽的快 乐。”他人、自家人,成人、孩子……不同的人对傻子有不同的目光。你认为应当用什么样的目光去关注傻 子和傻子的世界。(5分)
6 家人爱把他的摇车吊在院子的稠李子树下,我在自家的后屋常能听见他的哭声,他哭的声音不是婴儿的那 种奶声奶气,而是跟大老爷们一样地粗着嗓子嚎,也难怪,虽然他看上去只有两、三岁的样子,但他已经 有十来岁了。我喜欢悄悄溜到大肥家去拉他的手,他的手软得跟豆腐一样,浑身雪白雪白的。我一拉他的 手,他就笑。他本来就爱流涎水,一笑涎水就更多了,简直跟从山涧流下的泉水一样,弄得脸颊湿漉漉的。 因着这涎水的缘故,他的脖子终日围着一条毛巾,使他看上去像个放懒的伙夫。大肥的家人很忌讳我们去 看他,所以一旦被他的家长发现,就会被呵斥出去。周围的邻居都说,大肥是个怪物,说他活不长。他果 然没有活长,十几岁时就死了。夏天时在晴朗的夏夜听不到后院大肥的哭声,我很难过。仿佛是眼看着一 个神话破灭了,觉得生活暗淡了许多。 ④我最怕的傻子,叫二毛。他像恶狗一样具有攻击性。他很喜欢在街巷中穿行。他总是穿着灰突突的 衣裳,胡子拉碴的。他独自走着时始终笑嘻嘻的,但他见到某些人时就会愤怒。有时他会突然揪住一个人 大打出手。所以一看见二毛从前方走来了,明明他满脸的笑容,我还会飞也似地朝家奔,关门闭户,敛声 屏气地看着二毛经过。二毛也怪,你越躲他,他就越狂躁,他会把紧闭的门拍得山响,吓得我的心突突地 跳,喘气都不匀了。虽然怕二毛,但还特别想见到他,见到他呢,就得掌握好和他的距离,看够不够逃跑 的,我可不想被他像猫捉老鼠一样给摁在爪下。和二毛的相遇,因为有着冒险的成分在里面,就有些惊心 动魄的意味了。二毛最终的结局怎么样,我不知晓,有人建议他的家长,给他说个媳妇,说那样他就会好 了病了。但从我离开那个小山村为止,二毛还是独行着的,没见他的身边有小媳妇陪伴着。 ⑤最有情趣的傻子,叫傻三。傻三是我同学的弟弟,他在家排行老三,大家都叫他傻三。据说他是得 了脑炎后变傻的,原来他是一个极伶俐的孩子。他喜欢唱歌,唱的是什么谁也不清楚。他不像二毛那样有 攻击性,但村子里的小孩子还是怕他,一见傻三来了,就像小鸡被老鹰围困似的四处奔逃。傻三认得我, 他远远地见了我就会喊我的名字——迟子弹,他发不好“建”的音。我一听他叫我迟子弹,就气得火冒三 丈,我会撵着他,声言要揍死他,傻三就一路朝家逃,边跑边喊:“妈呀,迟子弹要打我!”傻三最忌讳家 人说他傻,据说谁要说他傻了,他就会把家里的挂钟和收音机给拆卸了,拆完之后,再把每个零件各就各 位地安上,收音机照样能说话,挂钟也照旧有板有眼地行走,让我们这些不傻的孩子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离开小山村多年后,有一次重归故里,在街巷中又看到了傻三。他分明已经是个大人了,个子高了,眼 睛还是那么的明亮,我以为他早把我忘了,谁料他定定地看了我半晌,突然指着我大叫:“妈呀,迟子弹! 迟子弹!”说着回头就跑。好像我手里真的端着一杆枪,子弹已经上膛,要把他的脑壳击碎似的。听母亲说, 傻三也死了,听说是冻死的。 ⑥最浪漫的一对傻子,是大潘和二潘。他们是一对双胞兄妹。他们的父母是表兄妹,属于近亲结婚。 大潘二潘非常能干活,他们夏季时跟着父母去田间劳作,冬季时拉着爬犁上山拉烧柴。他们喜欢手拉着手 在林间小路上游荡,采野花啊,折松树枝啊什么的。我们在林间戏耍时常常能看见他们的身影。他们见了 我们喜欢“啊啊”地叫着打招呼,很友好。人们都说,大潘二潘这么好,干脆就让他们结婚算了。可他们 的父母并没有那么做。他们形影不离的样子让那些常常会反目为仇的兄弟的家长非常的羡慕,他们都说还 不如生对大潘二潘那样的兄妹呢!前些年母亲对我说,大潘的消息她不知道,倒是二潘,她嫁了人,听说 还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呢! 11、文中刻画了四种类型的傻子,请对其特点加以概括。(4 分) 12、请简要分析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 分) (1)仿佛是眼看着一个神话破灭了,觉得生活暗淡了许多。 (2)听母亲说,傻三也死了,听说是冻死的。 13、文章以“傻瓜的乐园”为题有什么含义?(4 分) 14、文章以大潘和和二潘的幸福生活为结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 分) 15、“大肥的家长很忌讳我们去看他”、“六、七个傻子,他们的存在,曾给处于游戏年龄的我带来无尽的快 乐。”他人、自家人,成人、孩子……不同的人对傻子有不同的目光。你认为应当用什么样的目光去关注傻 子和傻子的世界。(5 分)
答案 11①大肥是因身有残疾而长不大的傻子,虽不能出门却有正常人的友善,爱哭也爱笑。②二毛具有攻击性 让人害怕,会因别人对他的躲避而狂躁愤怒。③傻三因脑膜炎变傻,最有情趣,喜欢唱歌,能拆卸挂钟和 收音机,是傻子里的天才。④大潘和二潘是最浪漫的一对兄妺,他们和谐友妤,爱干活也爱游荡采花,他 们的情商让常人羡慕。(共4分,意对即可,答对一点给1分) 12、①大肥虽然有十来岁,看上去只两、三岁的样子,让常人以为是个奇怪的“神话”,但他整日躺在摇篮里 的生活让我好奇也让我担忧。“神话破灭”“生活暗淡”写出了我对大肥去世的哀伤和难过。 ②“也”“听说”写出了对傻子无力照顾自己,无法保全性命的群体遭遇让人同情、心痛和忧心。 (共4分,每句2分,意对即可,每句中的加点字分析1分,整体情感概述1分) 13.①浅层意思:傻瓜乐园,指作者童年生活的山村是“傻子们的乐园”。在这里,傻子们活在自己的快乐 里。②深层意思:作者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以童年中见过的傻子为原型,运用纯净、温情、浪漫的笔调 呈现出世界上最淳朴、可爱的“傻子”群像,进而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这一弱势群体,让傻子们真正生活在 受关爱的乐园里。(共4分,每点2分,意对即可。) 14.①内容上,写出了傻子不是一无是处的人,他们也和正常人一样活得有价值有情趣有浪漫②语言上, 运用对比,二潘与其他傻子的不幸遭遇形成对比,更警醒人们傻子如果得到正常眼光的对待,甚至比正常 人还值得称道。③结构上,照应题目,留给读者幸福遐想。 (共3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 15.示例: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他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不管他傻不傻,他都有被尊重和爱护的权利。傻瓜 的出生有很多无奈的因素,有的是遗传,有的是生病所致,有的是无知的近亲结婚而成……面对这样的弱 势群体,我们应该更用心用爱去关注他们,不单自己做好榜样,也发动他人捧出出尊重,奉献爱心 (共5分,本题题目开放,关键看学生的答题是否合乎规范,观点正确2分,分析合情合理2分,语言表 达1分) (五) 采浆果的人 ①金井是个小农庄。一个收浆果的人来了,他的一番吆喝,让秋收的人们扔下了手中农具,奔向森林 河谷,采摘浆果 ②曹大平夫妇的心情跟阳光一样明朗他们边采边计划卖浆果的钱的用途。他们决定涉水渡河,把竹篮 给装满了。河水凉得他们直打寒战,随着河1心的临近,水涨到他们腰际了,他们有些站不稳,但他们咬着 牙,互相鼓励,坚持着。突然,曹大平的腿抽筋了,他栽歪了一下身子,水花朝他打来,他呻吟着,惊恐 地看着白花花的水从脖颈下跃过。他的女人紧紧地拉住丈夫不撒手,她也栽歪了身子,挎着的竹篮趁机从 她胳膊肘那儿溜走了。他们相互搀扶着哆哆嗉嗉地回到岸边。曹大平一回去就发烧了,他的女人唉声叹气 的,她既不能采浆果,又不能去秋收,只能守着他。 ③金井有个头发全白的“苍苍婆”,三十年来,她的男人一直瘫在炕上靠着她的服侍而活着。苍苍婆的 眼睛,没有老年人的那种混浊,依然那么明亮,清澈逼人,好像她的眼底浸着一汪泪,使她的眼睛永远湿 润而明净 ④开始的几天,苍苍婆还认认真真地采上一天的都柿,交给收浆果的人,换来几十块钱。可是接下来 的日子,当她独自在林中垂下老迈的腰,手指触到皱纹累累的已经蔫软的都柿的时候,她的心凄凉了。她 尝了一粒都柿,真是甜极了,这甜让她曼觉凄凉,苍苍婆就很想喝上一碗酒。山上没酒,她自然把采来的 都柿当酒吃,竞一发而不可收,吃空了盛都柿的盆子。收浆果的人为了安慰她,曾丢给她一张十元钞票 让她买酒,苍苍婆捡起钞票,运足一口气,又把它吹回地上,苍苍婆说:“钱是什么,不就是一张落叶么? 蚂蚁合伙举过落叶,这样的叶子它们没见过,留着给蚂蚁们举着玩,当遮阳伞使吧!”说完,她就一摇一摆 地走了。 ⑤苍苍婆在晩饭后摇摇晃晃地去大鲁二鲁家了。大鲁二鲁是金井人中惟一还在秋收的人。他们是一对 7
7 答案: 11.①大肥是因身有残疾而长不大的傻子,虽不能出门却有正常人的友善,爱哭也爱笑。②二毛具有攻击性, 让人害怕,会因别人对他的躲避而狂躁愤怒。③傻三因脑膜炎变傻,最有情趣,喜欢唱歌,能拆卸挂钟和 收音机,是傻子里的天才。④大潘和二潘是最浪漫的一对兄妹,他们和谐友好,爱干活也爱游荡采花,他 们的情商让常人羡慕。(共 4 分,意对即可,答对一点给 1 分) 12.①大肥虽然有十来岁,看上去只两、三岁的样子,让常人以为是个奇怪的“神话”,但他整日躺在摇篮里 的生活让我好奇也让我担忧。“神话破灭”“生活暗淡”写出了我对大肥去世的哀伤和难过。 ②“也” “听说”写出了对傻子无力照顾自己,无法保全性命的群体遭遇让人同情、心痛和忧心。 (共 4 分,每句 2 分,意对即可,每句中的加点字分析 1 分,整体情感概述 1 分) 13. ①浅层意思:傻瓜乐园,指作者童年生活的山村是“傻子们的乐园”。在这里,傻子们活在自己的快乐 里。②深层意思:作者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以童年中见过的傻子为原型,运用纯净、温情、浪漫的笔调, 呈现出世界上最淳朴、可爱的“傻子”群像,进而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这一弱势群体,让傻子们真正生活在 受关爱的乐园里。 (共 4 分,每点 2 分,意对即可。) 14.①内容上,写出了傻子不是一无是处的人,他们也和正常人一样活得有价值有情趣有浪漫②语言上, 运用对比,二潘与其他傻子的不幸遭遇形成对比,更警醒人们傻子如果得到正常眼光的对待,甚至比正常 人还值得称道。③结构上,照应题目,留给读者幸福遐想。 (共 3 分,每点 1 分,意对即可。) 15.示例: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他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不管他傻不傻,他都有被尊重和爱护的权利。傻瓜 的出生有很多无奈的因素,有的是遗传,有的是生病所致,有的是无知的近亲结婚而成……面对这样的弱 势群体,我们应该更用心用爱去关注他们,不单自己做好榜样,也发动他人捧出出尊重,奉献爱心。 (共 5 分,本题题目开放,关键看学生的答题是否合乎规范,观点正确 2 分,分析合情合理 2 分,语言表 达 1 分) (五) 采浆果的人 ①金井是个小农庄。一个收浆果的人来了,他的一番吆喝,让秋收的人们扔下了手中农具,奔向森林 河谷,采摘浆果。 ②曹大平夫妇的心情跟阳光一样明朗.他们边采边计划卖浆果的钱的用途。他们决定涉水渡河,把竹篮 给装满了。河水凉得他们直打寒战,随着河 l 心的临近,水涨到他们腰际了,他们有些站不稳,但他们咬着 牙,互相鼓励,坚持着。突然,曹大平的腿抽筋了,他栽歪了一下身子,水花朝他打来,他呻吟着,惊恐 地看着白花花的水从脖颈下跃过。他的女人紧紧地拉住丈夫不撒手,她也栽歪了身子,挎着的竹篮趁机从 她胳膊肘那儿溜走了。他们相互搀扶着哆哆嗉嗉地回到岸边。曹大平一回去就发烧了,他的女人唉声叹气 的,她既不能采浆果,又不能去秋收,只能守着他。 ③金井有个头发全白的“苍苍婆”,三十年来,她的男人一直瘫在炕上靠着她的服侍而活着。苍苍婆的 眼睛,没有老年人的那种混浊,依然那么明亮,清澈逼人,好像她的眼底浸着一汪泪,使她的眼睛永远湿 润而明净。 ④开始的几天,苍苍婆还认认真真地采上一天的都柿,交给收浆果的人,换来几十块钱。可是接下来 的日子,当她独自在林中垂下老迈的腰,手指触到皱纹累累的已经蔫软的都柿的时候,她的心凄凉了。她 尝了一粒都柿,真是甜极了,这甜让她曼觉凄凉,苍苍婆就很想喝上一碗酒。山上没酒,她自然把采来的 都柿当酒吃,竞一发而不可收,吃空了盛都柿的盆子。收浆果的人为了安慰她,曾丢给她一张十元钞票, 让她买酒,苍苍婆捡起钞票,运足一口气,又把它吹回地上,苍苍婆说:“钱是什么,不就是一张落叶么? 蚂蚁合伙举过落叶,这样的叶子它们没见过,留着给蚂蚁们举着玩,当遮阳伞使吧!”说完,她就一摇一摆 地走了。 ⑤苍苍婆在晚饭后摇摇晃晃地去大鲁二鲁家了。大鲁二鲁是金井人中惟一还在秋收的人。他们是一对
智障的双胞胎兄妺,大鲁是男的,二鲁是女的。他们已是中年人了。满嘴酒气的苍苍婆亢奋地叫道:“大鲁 二鲁,别秋收了,采浆果去吧,能拿现钱!大鲁过年时就能买新鞋穿了,二鲁也能买件花衣裳了!”大鲁说 苍苍婆,爸妈死前告诉大鲁了,下了霜就秋收,大鲁都点了头了!”二鲁也说:“春天撒了种,秋天就得收 庄稼,二鲁也记着昵呢!”苍苍婆说:“你们真是一对傻瓜,这天响睛响睛着呢!晩个十天八天秋收,你种到土 里的东西也不能长翅膀飞了。可你要是不采浆果,就得不到现钱,等你们收完秋去采,收浆果的人早就走 了,你们一分钱也挣不到!” ⑥大鲁二鲁不为所动,在他们看来,秋收才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们刨完了土豆,又砍了白菜和大头菜, 把它们运回来,腌了两缸酸菜和一缸咸菜,然后把余下的菜下到窖里。之后,他们把遗落在地里的菜帮也 捡起来,装进麻袋,拉回家堆在仓房旁,作为猪饲料。最后,他们踏着更浓重的霜,去了大草甸子,用绳 子把猪草背回来 ⑦就在大鲁二鲁扛回猪草的这个夜晚,天空下起了大雪。金井人一年的收获,就这么掩埋在大雪之下 了。人们脸上满是凄苦的表情。他们冬天吃什么?他们的牲畜和家禽吃什么?苍苍婆望着大鲁二鲁这户惟 收获了庄稼的人家,她的心中先是涌起一股苍凉,接着是羡慕,最后便是弥漫开来的温暖和欣慰 ⑧二鲁的脖颈上有一囤火红的野刺莓。金井的女孩,最喜爱穿这样的项链来戴。看来在秋收的间隙, 大鲁二鲁也采了浆果。只不过他们仅仅采了很少的一种,并且为它们做了最美的镶嵌。 (节选自中篇小说《采浆果的人》,有删改) 11.第②节描写曹大平夫妇涉水渡河的情节在小说中有何作用?(6分) 2文中苍苍婆吃都柿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请具体说明。(4分) 13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大鲁二鲁的形象特点。(4分) 14、小说叙写了金井人采浆果的故事,请探究作品的寓意。(6分) 阅读答案 11、①刻画了抵制不住金钱诱惑的曹大平夫妇形象;②与大鲁二鲁形象形成鲜明对照③与上文“秋收的人们 扔F了手中农具,奔向森林河谷,采摘浆果”相承接;④预示着金井人的悲剧。(6分,一点2分) 12、①腰身老迈,三十年服侍丈夫,内心凄凉;②由都柿的甜想到自己的处境更觉得凄凉;③想喝酒麻醉自己 却没酒,吃空一筐。(一点1分,答对3点给4分)共4分) 13①愚钝(智障),②老实本份(认“死理”),⑧勤劳肯干,④乐观(爱美)。(一点1分川共4分) 14、①通过大鲁二鲁认为春种秋收是天经地义的事,启示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②愚钝的人与精明的人的结局 差距大,启示人们不要过于精明;③启示人们要控制欲望。(6分,一点2分) (六) 我说我 迟子建 ①我生来是只“丑小鸭”,因为生于冰天雪地的北极村,所以不惧寒冷。小时候喜欢犟嘴,挨过母亲的 打。挨打时,我咬紧牙关不哭,已是坚强,气的妈妈骂我:“让你学刘胡兰呢?” ②我幼时淘气,爱往山里钻,爱往草滩钻,捉蝴蝶和蝈蝈,捅马蜂窝,钓小鱼,采山货,山野花,贪 吃贪玩。那时曾有一些问题,令我想不明白:树木吃什么东西能生长?鱼为什么能在水里游?鸟儿为什么 能在天空飞?野花如何有差紫嫣红的颜色?如今看来这些问题我仍旧没想明白,可见是童心未泯,长进不
8 智障的双胞胎兄妹,大鲁是男的,二鲁是女的。他们已是中年人了。满嘴酒气的苍苍婆亢奋地叫道:“大鲁 二鲁,别秋收了,采浆果去吧,能拿现钱!大鲁过年时就能买新鞋穿了,二鲁也能买件花衣裳了!”大鲁说: “苍苍婆,爸妈死前告诉大鲁了,下了霜就秋收,大鲁都点了头了!”二鲁也说:“春天撒了种,秋天就得收 庄稼,二鲁也记着呢!”苍苍婆说:“你们真是一对傻瓜,这天响睛响睛着呢!晚个十天八天秋收,你种到土 里的东西也不能长翅膀飞了。可你要是不采浆果,就得不到现钱,等你们收完秋去采,收浆果的人早就走 了,你们一分钱也挣不到!” ⑥大鲁二鲁不为所动,在他们看来,秋收才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们刨完了土豆,又砍了白菜和大头菜, 把它们运回来,腌了两缸酸菜和一缸咸菜,然后把余下的菜下到窖里。之后,他们把遗落在地里的菜帮也 捡起来,装进麻袋,拉回家堆在仓房旁,作为猪饲料。最后,他们踏着更浓重的霜,去了大草甸子,用绳 子把猪草背回来。 ⑦就在大鲁二鲁扛回猪草的这个夜晚,天空下起了大雪。金井人一年的收获,就这么掩埋在大雪之下 了。人们脸上满是凄苦的表情。他们冬天吃什么?他们的牲畜和家禽吃什么?苍苍婆望着大鲁二鲁这户惟一 收获了庄稼的人家,她的心中先是涌起一股苍凉,接着是羡慕,最后便是弥漫开来的温暖和欣慰。 ⑧二鲁的脖颈上有一囤火红的野刺莓。金井的女孩,最喜爱穿这样的项链来戴。看来在秋收的间隙, 大鲁二鲁也采了浆果。只不过他们仅仅采了很少的一种,并且为它们做了最美的镶嵌。 (节选自中篇小说《采浆果的人》,有删改) 11. 第②节描写曹大平夫妇涉水渡河的情节在小说中有何作用?(6 分) 12.文中苍苍婆吃都柿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请具体说明。(4 分) 13.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大鲁二鲁的形象特点。(4 分) 14、小说叙写了金井人采浆果的故事,请探究作品的寓意。(6 分) 阅读答案 11、①刻画了抵制不住金钱诱惑的曹大平夫妇形象;②与大鲁二鲁形象形成鲜明对照:③与上文“秋收的人们 扔 F 了手中农具,奔向森林河谷,采摘浆果”相承接;④预示着金井人的悲剧。(6 分,一点 2 分) 12、①腰身老迈,三十年服侍丈夫,内心凄凉;②由都柿的甜想到自己的处境更觉得凄凉;③想喝酒麻醉自己 却没酒,吃空一筐。(一点 1 分,答对 3 点给 4 分)(共 4 分) 13.①愚钝(智障),②老实本份(认“死理”),⑧勤劳肯干,④乐观(爱美)。(一点 1 分)(共 4 分) 14.①通过大鲁二鲁认为春种秋收是天经地义的事,启示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②愚钝的人与精明的人的结局 差距大,启示人们不要过于精明;③启示人们要控制欲望。(6 分,一点 2 分) (六) 我说我 迟子建 ①我生来是只“丑小鸭”,因为生于冰天雪地的北极村,所以不惧寒冷。小时候喜欢犟嘴,挨过母亲的 打。挨打时,我咬紧牙关不哭,已是坚强,气的 妈妈骂我:“让你学刘胡兰呢?” ②我幼时淘气,爱往山里钻,爱往草滩钻,捉蝴蝶和蝈蝈,捅马蜂窝,钓小鱼,采山货,山野花,贪 吃贪玩。那时曾有一些问题,令我想不明白:树木吃什么东西能生长?鱼为什么能在水里游?鸟儿为什么 能在天空飞?野花如何有差紫嫣红的颜色?如今看来这些问题我仍旧没想明白,可见是童心未泯,长进不 大
③父亲是小学校长,在哈尔滨堵的中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烟稀少的大兴安岭,他就是秀才了 他吹拉弹唱样样都行,喜欢喝酒,顶撞上司,淸髙自负,极其善良。因为喜欢曹子建的《洛神赋》,就想当 然地把我的名字冠以“子建”二字,幸而我还能写点文章,否则迟家若是出了个叫“子建”的农夫 他起的名字就是一个笑话了。父亲毛笔字写得好,在永安小镇时,每逢春节他都要铺开红纸,饱蘸笔墨书 写对联。他鼓励已上初中的我编写对联,我欣然从命,有一些被他采纳后龙飞凤舞地写在纸上,贴在寒风 凛冽的户外。看到门楣上贴着的对联内容是由我胡诌的,我便沾沾自喜了。那算是我最早的作品,编辑和 发表者是父亲,我没有一文的报酬,读者只限于家人和左邻右舍 ④我喜欢小动物,养过一只毛色发灰的野猫,将它的腿缚在椅子上,否则它就乱窜乱跳,比老虎还要 威风。我还养过狗。当然,这是些有兴趣的收养。最无聊的是养猪养鸡,这些家禽家家户户都养,没什么 特点,尤其是猪,它食量惊人,放学后不得不出去给它采菜回来烀食,把人累得头晕眼花的目的无非是让 猪长膘,之后把它杀掉当成美餐分食,而食物又化成了田地的肥料,这样循环往复地一想,便觉无趣,觉 得人是世界上最无聊的动物。 ⑤大自然亲切的触摸使我渐渐对文字有了兴趣。我写作的动力往往来自于它们给我的感动。比如满月 之夜的月光照着山林,你站在户外,看着远山藍幽幽的剪影,感受着如丝绸般光滑涌动的月光,内心会有 种湿漉漉的感觉,这时候你就特别想用文字去表达这种情感。我爱飞雪,爱细雨,爱红霞漫卷的黄昏 爱冰封的河流,爱漫漫长冬的温存炉火。直到如今,大自然给了我意外的感动后,我仍会怦然心动,文思 泉涌 ⑥我出身的家庭清贫,但充满暖意:我出生之地文化底蕴不深厚,但大自然却积蓄了足够的能量给予 我遐想的空间:我的祖父和父亲早逝,亲人的离去让我过早感觉到人世间的沧桑和无常。我明白一朵云聚 了会散,一朵花儿开了会谢,河水总是向前流,春夏秋冬,日月更迭,周而复始。大自然的四季轮回,令 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让我们明白它们是万古长青的,而人生的四季戛然而止后,我们还看不到人的 轮回,只能用心灵去体悟、发现和领会。我渴望着年事已高时能做到“不说人间陈俗事,声声只赞白莲花 能够在老眼昏花时看到人生真正的绚烂境界,那将是一种大喜悦、大感动。 ⑦对于生活,我觉得庸常的就是美好的。平常的日子浸润着人世间的酸甜苦辣的情感,让你能尽情品 咂。对于文学,我觉得应持有朴素的情感,因为生活是变幻莫测的,朴素的情感能使文学中的生活焕发 出某种诗意,能使作家葆有一颗平常心和永不褪色的童心,而这些在我看来都是一个作家最应具备的素质 14本文作者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我说”了“我”的 (3分) 15.文章第③段为什么要用较长的篇幅写父亲?(4分) 16.文章第⑤段“满月之夜的月光照着山林,站在户外,看着远山蓝幽幽的剪影,感受着如丝如缎般光滑涌 动的月光,内心会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作者如何运用比喻的修辞使语言生动形象?其中“湿漉漉的感 觉”是指中的。(选用本段中的两个词语填空。)(5分) 17请你谈谈你对第⑥段“不说人间陈俗事,声声只赞白莲花”的理解理解。(2分) 18.第⑦段中加点词语“这些”指代什么?(3分) 答案 14.(共3分)叙述(记叙)(1分)。写作者经历(1分)和感悟(1分)(未突出“写作”扣1分) 15.(共4分)第③段作者写了父亲的才气对“我”的熏陶(1分)、父亲给我起的名字中蕴含的期盼(1分)、 父亲鼓励“我”编写对联(1分)。从三个方面写出了我受父亲的影响走上了写作的道路(1分)。 16.(共5分)用光滑的丝绸涌动(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满月之夜轻柔的月光不断移动照着山林的状态(1 分),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心动(1分)
9 ③父亲是小学校长,在哈尔滨堵的中学,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人烟稀少的大兴安岭,他就是秀才了。 他吹拉弹唱样样都行,喜欢喝酒,顶撞上司,清高自负,极其善良。因为喜欢曹子建的《洛神赋》,就想当 然地把我的名字冠以 “子建 ”二字,幸而我还能写点文章,否则迟家若是出了个叫 “子建 ”的农夫, 他起的名字就是一个笑话了。父亲毛笔字写得好,在永安小镇时,每逢春节他都要铺开红纸,饱蘸笔墨书 写对联。他鼓励已上初中的我编写对联,我欣然从命,有一些被他采纳后龙飞凤舞地写在纸上,贴在寒风 凛冽的户外。看到门楣上贴着的对联内容是由我胡诌的,我便沾沾自喜了。那算是我最早的作品,编辑和 发表者是父亲,我没有一文的报酬,读者只限于家人和左邻右舍。 ④我喜欢小动物,养过一只毛色发灰的野猫,将它的腿缚在椅子上,否则它就乱窜乱跳,比老虎还要 威风。我还养过狗。当然,这是些有兴趣的收养。最无聊的是养猪养鸡,这些家禽家家户户都养,没什么 特点,尤其是猪,它食量惊人,放学后不得 不出去给它采菜回来烀食,把人累得头晕眼花的目的无非是让 猪长膘,之后把它杀掉当成美餐分食,而食物又化成了田地的肥料,这样循环往复地一想,便觉无趣,觉 得人是世界上最无聊的动物。 ⑤大自然亲切的触摸使我渐渐对文字有了兴趣。我写作的动力往往来自于它们给我的感动。比如满月 之夜的月光照着山林,你站在户外,看着远山蓝幽幽的剪影,感受着如丝绸般光滑涌动的月光,内心会有 一种湿漉漉的感觉,这时候你就特别想用文字去表达这种情感。我爱飞雪,爱细雨,爱红霞漫卷的黄昏, 爱冰封的河流,爱漫漫长冬的温存炉火。直到如今,大自然给了我意外的感动后,我仍会怦然心动,文思 泉涌。 ⑥我出身的家庭清贫,但充满暖意;我出生之地文化底蕴不深厚,但大自然却积蓄了足够的能量给予 我遐想的空间;我的祖父和父亲早逝,亲人的离去让我过早感 觉到人世间的沧桑和无常。我明白一朵云聚 了会散,一朵花儿开了会谢,河水总是向前流,春夏秋冬,日月更迭,周而复始。大自然的四季轮回,令 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让我们明白它们是万古长青的,而人生的四季戛然而止后,我们还看不到人的 轮回,只能用心灵去体悟、发现和领会。我渴望着年事已高时能做到“不说人间陈俗事,声声只赞白莲花”, 能够在老眼昏花时看到人生真正的绚烂境界,那将是一种大喜悦、大感动。 ⑦对于生活,我觉得庸常的就是美好的。平常的日子浸润着人世间的酸甜苦辣的情感,让你能尽情品 咂。对于文学,我觉得应持有朴素 的情感,因 为生活是变幻莫测的,朴素的情感能使文学中的生活焕发 出某种诗意,能使作家葆有一颗平常心和永不褪色的童心,而这些在我看来都是一个作家最应具备的素质。 14.本文作者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我说”了“我”的 。(3 分) 15.文章第③段为什么要用较长的篇幅写父亲?(4 分) 16.文章第⑤段“满月之夜的月光照着山林,站在户外,看着远山蓝幽幽的剪影,感受着如丝如缎般光滑涌 动的月光,内心 会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作者如何运用比喻的修辞使语言生动形象?其中“湿漉漉的感 觉” 是指 中的 。(选用本段中的两个词语填空。)(5 分) 17.请你谈谈你对第⑥段“不说人间陈俗事,声声只赞白莲花”的理解理解。(2 分) 18. 第⑦段中加点词语“这些”指代什么?(3 分) 答案: 14. (共 3 分)叙述(记叙)(1 分)。写作者经历(1 分)和感悟(1 分)(未突出“写作”扣 1 分) 15. (共 4 分)第③段作者写了父亲的才气对“我”的熏陶(1 分)、父亲给我起的名字中蕴含的期盼(1 分)、 父亲鼓励“我”编写对联(1 分)。从三个方面写出了我受父亲的影响走上了写作的道路(1 分)。 16. (共 5 分)用光滑的丝绸涌动(1 分)生动形象地描绘满月之夜轻柔的月光不断移动照着山林的状态(1 分),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心动(1 分)
17.(共2分)透过人生百态,感悟人生真谛,从而做到拒绝陈旧庸俗(1分),歌颂人生美好(1分),达 到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 18.(共3分)持有朴素的情感(1分),能使文学中的生活焕发出某种诗意(1分),能葆有一颗平常心和 永不褪色的童心(1分)。(答“对于文学,我觉得应持有朴素的情感,因为生活是变幻莫测的,朴素的情感 能使文学中的生活焕发出某种诗意,能使作家葆有一颗平常心和永不褪色的童心”得1分) (七) 燃烧的月亮(迟子建) ①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出来,永远圆圆的脸,没心没肺地笑。它笑得适度时,花儿开得繁 盛,庄稼长势喜人,人们是不厌弃它的:而有的时候它热情过分了,弄得天下大旱,农人们就会嫌它不体 恤人,对它骂几声。看来过于光明了,也是不好。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着,该亏的时候则 。它的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所以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着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 ②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给我带来踏实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 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会拿出主子的做派,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赤条条的,仰面躺在我 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 入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被月光这样撩拨着,我只能睡睡醒醒了。 ③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似乎也带着股绿意,有一种说不出的嫩;夏日的月光呢,饱 满,丰腴,好像你抓上一把,它就能在指尖凝结成膏脂:秋天的月光,一派洗尽铅华的气质,安详恬淡 如古琴的琴音,悠远,清寂: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它落到雪地后,情形就不一样了,雪地上的月光 新鲜明媚得像刚印刷出来的年画。 ④春天,一个满月的日子,故乡的亲人们聚在一起,喝酒聊天。晚饭后,我回到自己的住处时,月亮 已经升起来了。微醺的缘故,未及望月,我就熄灯睡了。凌晨三点来钟的样子吧,我被渴醒了。室内似明 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心想月光大约太喜欢玻璃杯了, 在它身上作起了画。喝过那杯被月光点化过的水,无比畅快。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 情景震住了:天啦,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 时高高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 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掖在林间的 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春了。 ⑤看过了这样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时,又怎能不被美给惊着呢!虽然接着睡了,可是往往眯上二三十 分钟的样子,又惦记着什么似的,醒来了。只要睁开眼,朦胧中会望一眼窗外——啊,月亮还在林间,只 不过更低了些。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次,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 幻成篝火了。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给我的最后印象 ⑥第二天彻底醒过来时,天已大亮。窗外的山,哪还有满月时的圣景。消尽了白雪而又没有返青的树 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虽然寻不见月亮的踪迹,但我知道它因为昨夜那一场热烈的燃烧,留下了缺口,不 知去哪儿疗伤去了。因为它燃烧得太忘我了,动了元气,所以不管怎么调理,此后的半个月,它将一点点 地亏下去。待它枯槁成弯弯的月牙儿,才会真正复苏,把亏的地方,再一点点地盈满。它圆满后,不会因 为一次次地亏过,就不燃烧了。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 料 ⑦我怎么能想到,在印象中最不好的赏月时节,却看见了上天把月亮抛在凡尘的情景呢。在那个时刻 那团月亮,无疑成了千家万户共同拥有的一盏灯。假使我彻头彻尾醒着,这样的风景即使入了眼,也不会 摄人心魄。正因为我所看到的一切在黎明与黑暗之间,在半梦半醒之间,那团月亮,才美得夺目 (节选自《思维与智慧》2012.10,有改动)
10 17.(共 2 分)透过人生百态,感悟人生真谛,从而做到拒绝陈旧庸俗(1 分),歌颂人生美好(1 分),达 到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 18. (共 3 分)持有朴素的情感(1 分),能使文学中的生活焕发出某种诗意(1 分),能葆有一颗平常心和 永不褪色的童心(1 分)。(答“对于文学,我觉得应持有朴素的情感,因为生活是变幻莫测的,朴素的情感 能使文学中的生活焕发出某种诗意,能使作家葆有一颗平常心和永不褪色的童心”得 1 分) (七) 燃烧的月亮(迟子建) ①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出来,永远圆圆的脸,没心没肺地笑。它笑得适度时,花儿开得繁 盛,庄稼长势喜人,人们是不厌弃它的;而有的时候它热情过分了,弄得天下大旱,农人们就会嫌它不体 恤人,对它骂几声。看来过于光明了,也是不好。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着,该亏的时候则 亏。它的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所以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着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 ②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给我带来踏实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 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会拿出主子的做派,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赤条条的,仰面躺在我 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 入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被月光这样撩拨着,我只能睡睡醒醒了。 ③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似乎也带着股绿意,有一种说不出的嫩;夏日的月光呢,饱 满,丰腴,好像你抓上一把,它就能在指尖凝结成膏脂;秋天的月光,一派洗尽铅华的气质,安详恬淡, 如古琴的琴音,悠远,清寂;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它落到雪地后,情形就不一样了,雪地上的月光 新鲜明媚得像刚印刷出来的年画。 ④春天,一个满月的日子,故乡的亲人们聚在一起,喝酒聊天。晚饭后,我回到自己的住处时,月亮 已经升起来了。微醺的缘故,未及望月,我就熄灯睡了。凌晨三点来钟的样子吧,我被渴醒了。室内似明 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心想月光大约太喜欢玻璃杯了, 在它身上作起了画。喝过那杯被月光点化过的水,无比畅快。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 情景震住了:天啦,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 时高高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 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掖在林间的 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春了。 ⑤看过了这样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时,又怎能不被美给惊着呢!虽然接着睡了,可是往往眯上二三十 分钟的样子,又惦记着什么似的,醒来了。只要睁开眼,朦胧中会望一眼窗外——啊,月亮还在林间,只 不过更低了些。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次,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 幻成篝火了。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给我的最后印象。 ⑥第二天彻底醒过来时,天已大亮。窗外的山,哪还有满月时的圣景。消尽了白雪而又没有返青的树, 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虽然寻不见月亮的踪迹,但我知道它因为昨夜那一场热烈的燃烧,留下了缺口,不 知去哪儿疗伤去了。因为它燃烧得太忘我了,动了元气,所以不管怎么调理,此后的半个月,它将一点点 地亏下去。待它枯槁成弯弯的月牙儿,才会真正复苏,把亏的地方,再一点点地盈满。它圆满后,不会因 为一次次地亏过,就不燃烧了。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 料。 ⑦我怎么能想到,在印象中最不好的赏月时节,却看见了上天把月亮抛在凡尘的情景呢。在那个时刻, 那团月亮,无疑成了千家万户共同拥有的一盏灯。假使我彻头彻尾醒着,这样的风景即使入了眼,也不会 摄人心魄。正因为我所看到的一切在黎明与黑暗之间,在半梦半醒之间,那团月亮,才美得夺目。 (节选自《思维与智慧》2012.10,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