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两校联考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命题学校:崇真中学命题人:刘彩萍 【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卷上。本试卷选择题共15道,17、18为双选,其余单选。 单选3分一道,双选4分一道题。请注意看清题号。 3.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 、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 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 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 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 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敲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 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 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 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 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 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 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 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飖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 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 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 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 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 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 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 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 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 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 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λ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賞,如著名 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 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 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题中却往 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
1 2 0 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两校联考 高 二年级语文试卷 命 题学校:崇真中学 命 题人:刘彩萍 【 注意】 1. 本 试卷满分 150 分,答题时间 150 分钟。 2. 选择题用 2B 铅笔填涂到答题卷上。本试卷选择题共 15 道,17、18 为双选,其余单选。 单 选 3 分一道,双选 4 分一道题。请注意看清题号。 3. 答 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 一 、现代文阅读(34 分)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 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 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 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 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 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 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 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 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 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 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 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 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 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 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 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 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 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 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 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 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 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 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 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 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题中却往 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
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綜合,足以为其禀赋 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摘编自叶嘉莹《轮渡复七律直言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C.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关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作了对比 D.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以感性见长,或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D.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文化全球化不是全球性民族文化的趋同,没有一种现世文化是不经过交流而独自发展的。当两 种不同的文化相遇时,必然会产生文化的冲突——反应——融合的过程,两种文化之间总是进行着 既对立又统一的斗争,这就是“文化的双向选”。全球化与本土化存在着对立统一的矛盾,全球化 不可全然取代本土化,而本土化也不可能带来多元的发展,因为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特征,若想 掩盖这种特征,就只能导致世界文化的衰退。文化全球化倡导文化多样性、多元化,即承认和尊重 差别,其目的是为了保持文化的民族性,保证文化的多元发展和各民族文化的互动交流, (摘编自丁志刚《论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发展的两难困境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材料二: 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給中国的发展带来过辉煌,但也造成了中外文化交流上的障碍,“它 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不小的文化包袱。” 中国文化以群体依存为主,群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重血缘亲情,重伦理规范。这种特点的优 势是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社会的稳定、和谐,民族的团结。相比较西方社会的“文化沙漠” 更利于文化的发展。 中国文化重内向自省,重个人的自我超越,强调“天人合一”“厚德载物”等,突出了人对精 神世界以外的物质世界的包容。重视内在精神的完善;同时对科学思维的忽视,对理性精神的淡漠 使得科学、逻辑实证思维的落伍,阻碍了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相对于西方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强调文化是人为和为人的性质,人成了主体,自然成了主 体支配的客体,夸大了人的作用”,中国文化重历史、重传统的特征,更能使人在历史的回顾中认 识优点和不足。这也是中国文化得以稳定发展、流传的重要原因。强调历史和传统,也会造成一个 负面结果,就是厚古薄今的倾向,这不利于现代化进程 坚持在不损害中国文化精神本质的前提下,我国应该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化,扩大中国文化在 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展现中国文化的民族特征,发挥中国文化在全球进程中的优势,积极与西方文 化进行对话和交流。(摘编自田彩萍《浅析文化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应对策略》) 材料三
2 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 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摘编自叶嘉莹《轮渡复七律直言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C.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关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作了对比。 D.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以感性见长,或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D.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文化全球化不是全球性民族文化的趋同,没有一种现世文化是不经过交流而独自发展的。当两 种不同的文化相遇时,必然会产生文化的冲突——反应——融合的过程,两种文化之间总是进行着 既对立又统一的斗争,这就是“文化的双向选”。全球化与本土化存在着对立统一的矛盾,全球化 不可全然取代本土化,而本土化也不可能带来多元的发展,因为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特征,若想 掩盖这种特征,就只能导致世界文化的衰退。文化全球化倡导文化多样性、多元化,即承认和尊重 差别,其目的是为了保持文化的民族性,保证文化的多元发展和各民族文化的互动交流。 (摘编自丁志刚《论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发展的两难困境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材料二: 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给中国的发展带来过辉煌,但也造成了中外文化交流上的障碍,“它 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不小的文化包袱。” 中国文化以群体依存为主,群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重血缘亲情,重伦理规范。这种特点的优 势是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社会的稳定、和谐,民族的团结。相比较西方社会的“文化沙漠” 更利于文化的发展。 中国文化重内向自省,重个人的自我超越,强调“天人合一”“厚德载物”等,突出了人对精 神世界以外的物质世界的包容。重视内在精神的完善;同时对科学思维的忽视,对理性精神的淡漠 使得科学、逻辑实证思维的落伍,阻碍了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相对于西方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强调文化是人为和为人的性质,人成了主体,自然成了主 体支配的客体,夸大了人的作用”,中国文化重历史、重传统的特征,更能使人在历史的回顾中认 识优点和不足。这也是中国文化得以稳定发展、流传的重要原因。强调历史和传统,也会造成一个 负面结果,就是厚古薄今的倾向,这不利于现代化进程。 坚持在不损害中国文化精神本质的前提下,我国应该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化,扩大中国文化在 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展现中国文化的民族特征,发挥中国文化在全球进程中的优势,积极与西方文 化进行对话和交流。(摘编自田彩萍《浅析文化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应对策略》) 材料三:
西方人鼓吹“文化全球化”,实质是向全世界兜售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一个人如果认同 西方文化,就会更加乐于消费其商品,接受其制度规则。这有利于西方国家按照自己的方式塑造世 界经济政治格局,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正因如此,所谓“文化全球化”极具欺骗性,危害甚 大。借助国际经济、科技、教育、影视、传媒、艺术等交流互动,西方国家不仅向发展中国家倾销 物质商品,而且强力输出新闻报道、影视作品和图书读物等文化产品,情然进行文化殖民。发展中 国家的一些人尤其是青年人,潜移默化地认同进而接受西方文化,甚至把西方文化奉为更先进、更 高级的文化样式,竭力学习模仿以求趋同,最终抛弃自己的文化传统。 当前,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走上发展快车道,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不同区域逐新形成,经济全 球化发展呈现新态势。进入新时代,我们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廓清“文化全球化”的 迷雾,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积极与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对话,在 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丰富发展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有效抵制西方 文化渗透和扩张,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 (摘编自刘焕明《“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 4.下列对材料中“文化全球化”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是对立统一的,它不是全球性民族文化的趋同,而是倡导全球文化 多样性、多元化。 B.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虽然有不小缺陷,但整体上优于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应该 也有足够的能力做出巨大的贡献。 C.文化全球化承认和尊重文化的民族性,倡导文化多样性、多元化,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和 各民族文化的互动交流 D.刘焕明认为,“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极具欺骗性,其实质是西方人向全球兜售以 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最终实现西方利益最大化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材料一中,作者主要围绕“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关系,重点论述了保持文化本土化、民族 性的重要性。 B.田彩萍认为中国文化以群体依存为主,这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社会的稳定、和谐,民族的 团结,但也有局限性,倾向于厚古薄今,不利于现代化进程。 C.中国文化重内向自省,强调“天人合一”,人与万物和谐共生。西方文化却把人与自然对立,强 调人的作用,人是主体,自然是受人支配的客体。 D.材料三把“文化全球化”作为论述对象,作者认为“文化全球化”是个伪命题,在论述中很好地 体现了作者的辩证思想。 6.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中国文化应对文化全球化的主要策略(4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医者 月国华 读高二那年,我妈病了,痛得满床打滚。我背着她到赤脚医生那里。医生为她打了针止痛剂, 手一摊:“怕是大病,赶紧送县医院。” 我借了辆三轮车,把我妈拉到县医院。医生诊断后,把我叫到一边:“你妈得的是癌症,晚 期了,花再多钱也没用,你自己决定吧。 癌症?我眼前一阵发黑。我爸走得早,这些年来,我妈就靠种那点承包田供我上学,如今… 不能这么放弃!我刚想办住院手续,我妈含笑进来说:“医生,给我开点药吧,止疼的就行, 我命硬,能挺过去。 拗了半天,我还是按我妈的意思做了。我知道,我妈一旦决定了的事,没人能改过来。回家
3 西方人鼓吹“文化全球化”,实质是向全世界兜售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一个人如果认同 西方文化,就会更加乐于消费其商品,接受其制度规则。这有利于西方国家按照自己的方式塑造世 界经济政治格局,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正因如此,所谓“文化全球化”极具欺骗性,危害甚 大。借助国际经济、科技、教育、影视、传媒、艺术等交流互动,西方国家不仅向发展中国家倾销 物质商品,而且强力输出新闻报道、影视作品和图书读物等文化产品,情然进行文化殖民。发展中 国家的一些人尤其是青年人,潜移默化地认同进而接受西方文化,甚至把西方文化奉为更先进、更 高级的文化样式,竭力学习模仿以求趋同,最终抛弃自己的文化传统。 当前,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走上发展快车道,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不同区域逐新形成,经济全 球化发展呈现新态势。进入新时代,我们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廓清“文化全球化”的 迷雾,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积极与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对话,在 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丰富发展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有效抵制西方 文化渗透和扩张,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 (摘编自刘焕明《“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 4.下列对材料中“文化全球化”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是对立统一的,它不是全球性民族文化的趋同,而是倡导全球文化 多样性、多元化。 B.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虽然有不小缺陷,但整体上优于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应该 也有足够的能力做出巨大的贡献。 C.文化全球化承认和尊重文化的民族性,倡导文化多样性、多元化,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和 各民族文化的互动交流。 D.刘焕明认为,“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极具欺骗性,其实质是西方人向全球兜售以 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最终实现西方利益最大化。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材料一中,作者主要围绕“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关系,重点论述了保持文化本土化、民族 性的重要性。 B.田彩萍认为中国文化以群体依存为主,这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社会的稳定、和谐,民族的 团结,但也有局限性,倾向于厚古薄今,不利于现代化进程。 C.中国文化重内向自省,强调“天人合一”,人与万物和谐共生。西方文化却把人与自然对立,强 调人的作用,人是主体,自然是受人支配的客体。 D.材料三把“文化全球化”作为论述对象,作者认为“文化全球化”是个伪命题,在论述中很好地 体现了作者的辩证思想。 6.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中国文化应对文化全球化的主要策略(4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医 者 (周国华) 读高二那年,我妈病了,痛得满床打滚。我背着她到赤脚医生那里。医生为她打了针止痛剂, 手一摊:“怕是大病,赶紧送县医院。” 我借了辆三轮车,把我妈拉到县医院。医生诊断后,把我叫到一边:“你妈得的是癌症,晚 期了,花再多钱也没用,你自己决定吧。” 癌症?我眼前一阵发黑。我爸走得早,这些年来,我妈就靠种那点承包田供我上学,如今…… 不能这么放弃!我刚想办住院手续,我妈含笑进来说:“医生,给我开点药吧,止疼的就行, 我命硬,能挺过去。” 拗了半天,我还是按我妈的意思做了。我知道,我妈一旦决定了的事,没人能改过来。回家
的路上,我拼命憋着,不让眼泪掉下来。兜里只有三百块钱,那是全家仅剩的那么一点点。 或许天不绝人,我去村里小店买东西,无意中听到有人说,邻乡有个老中医挺神的,治好过 些大医院都没法治的怪病。我立马找了过去。 老中医家里坐着很多病人,得什么病的都有。老中医话不多,而且声音很轻,只是在搭脉后 简单地问上几句,就摇头晃脑开起了方子,完了,又叮嘱几句,也看不出有啥高明之处。最后一个 轮到我,老中医瞅了我一眼:“病人呢? 我拿出医院的诊断书,讲了我妈的病情和家里的情况。我说来得急,我妈也下不了地,先来 问问。说到最后,我的眼泪扑簌簌往下掉。 老中医瞪了我一眼:“这么大了还哭,没出息。走,带我去看看。” 老中医给我妈搭完脉,捋着花白的山羊胡子在屋里踱来踱去。我垂手,惶惑地盯着他。老中 医让我把三轮车上那个蛇皮袋子拿进来。一打开,里面全是草药。老中医告诉我把这几把药分均匀, 半年服完,应该就可以了,不行的话,再去找他。 我连连点头,掏出三百块钱:“只有这些了,别嫌少。” 老中医没接钱,双手把玩着桌上的青花瓷瓶,左看右看,还不住地点头:“不用了,你留着 做学费吧,这个东西卖给我吧 我妈连忙摇手:“不,这是我的嫁妆,几块钱买来的,乡下人没闲心插花,我常说,还不如 碗勺来得实用呢。 老中医晃头捻须,说:“实用不实用我不管,家里有一个,正好配个对。 送走老中医,我和我妈还真不敢相信夭下竟有这种好事,诊费、药费没付不说,还白白拿了 千块钱! 半年后,我陪着我妈去了医院,诊断结果让我欣喜若狂,我妈竟痊愈了 我拿着锦旗去谢老中医,老中医一笑:“有钱了,就把瓶子赎回去,价钱嘛,翻倍。”我点 头 我如愿考上了医学院。用那些钱,我撑过了第一个学期。之后,我勤工俭学,再没用过家里 分钱。毕业后,我凭着优异的成绩,被省城一家大医院聘用。我接我妈进城,贷款买房,娶妻生 子,进修深造 二十多年后的一天,我偶然观看《鉴宝》节目,里面一个青花瓷瓶引起了我的注意,那个瓶 子,看上去跟我家的一模一样。专家几百万的估价让我又吃惊又愤怒,原来老中医早就知道瓶子的 价值。我想起了老中医眯着眼的神情,哼,狡诈,虛伪! 我憋着满肚子怨气去找老中医。老中医已去世,他儿子接过我的字条,一笑:“家父说你会 成为医生,果然没错。” 我突然想起,那天我对老中医说,我想放弃学业,赚钱养活我妈。我有点发蒙,是不是自己 太小人了 里屋的橱柜上,摆放着两个青花瓷瓶,花纹一样,成色迥异。老中医的儿子取过那个釉色发 暗的瓶子:“民国的,不过也值几千块钱。” 我脸红了。瓶子的内壁上,依稀还能看到我儿时调皮的涂鸦,是我家的那个!我疑惑地望着 另一个青翠欲滴的花瓶。 这个是我祖上为一官宦人家诊病时,那家主人给的。 我掏出一万块钱,老中医的儿子执意只收下两千:“家父嘱咐,不敢有违 对着老中医的遗像,我郑重地磕了三个头。泪眼婆娑中,我又看到了那双似笑非笑的眼 块匾额悬在墙上,上面的两个字熠熠生
4 的路上,我拼命憋着,不让眼泪掉下来。兜里只有三百块钱,那是全家仅剩的那么一点点。 或许天不绝人,我去村里小店买东西,无意中听到有人说,邻乡有个老中医挺神的,治好过 一些大医院都没法治的怪病。我立马找了过去。 老中医家里坐着很多病人,得什么病的都有。老中医话不多,而且声音很轻,只是在搭脉后 简单地问上几句,就摇头晃脑开起了方子,完了,又叮嘱几句,也看不出有啥高明之处。最后一个 轮到我,老中医瞅了我一眼:“病人呢?” 我拿出医院的诊断书,讲了我妈的病情和家里的情况。我说来得急,我妈也下不了地,先来 问问。说到最后,我的眼泪扑簌簌往下掉。 老中医瞪了我一眼:“这么大了还哭,没出息。走,带我去看看。” 老中医给我妈搭完脉,捋着花白的山羊胡子在屋里踱来踱去。我垂手,惶惑地盯着他。老中 医让我把三轮车上那个蛇皮袋子拿进来。一打开,里面全是草药。老中医告诉我把这几把药分均匀, 半年服完,应该就可以了,不行的话,再去找他。 我连连点头,掏出三百块钱:“只有这些了,别嫌少。” 老中医没接钱,双手把玩着桌上的青花瓷瓶,左看右看,还不住地点头:“不用了,你留着 做学费吧,这个东西卖给我吧。” 我妈连忙摇手:“不,这是我的嫁妆,几块钱买来的,乡下人没闲心插花,我常说,还不如 碗勺来得实用呢。” 老中医晃头捻须,说:“实用不实用我不管,家里有一个,正好配个对。” 送走老中医,我和我妈还真不敢相信天下竟有这种好事,诊费、药费没付不说,还白白拿了 一千块钱! 半年后,我陪着我妈去了医院,诊断结果让我欣喜若狂,我妈竟痊愈了! 我拿着锦旗去谢老中医,老中医一笑:“有钱了,就把瓶子赎回去,价钱嘛,翻倍。”我点 头。 我如愿考上了医学院。用那些钱,我撑过了第一个学期。之后,我勤工俭学,再没用过家里 一分钱。毕业后,我凭着优异的成绩,被省城一家大医院聘用。我接我妈进城,贷款买房,娶妻生 子,进修深造…… 二十多年后的一天,我偶然观看《鉴宝》节目,里面一个青花瓷瓶引起了我的注意,那个瓶 子,看上去跟我家的一模一样。专家几百万的估价让我又吃惊又愤怒,原来老中医早就知道瓶子的 价值。我想起了老中医眯着眼的神情,哼,狡诈,虚伪! 我憋着满肚子怨气去找老中医。老中医已去世,他儿子接过我的字条,一笑:“家父说你会 成为医生,果然没错。” 我突然想起,那天我对老中医说,我想放弃学业,赚钱养活我妈。我有点发蒙,是不是自己 太小人了? 里屋的橱柜上,摆放着两个青花瓷瓶,花纹一样,成色迥异。老中医的儿子取过那个釉色发 暗的瓶子:“民国的,不过也值几千块钱。” 我脸红了。瓶子的内壁上,依稀还能看到我儿时调皮的涂鸦,是我家的那个!我疑惑地望着 另一个青翠欲滴的花瓶。 “这个是我祖上为一官宦人家诊病时,那家主人给的。” 我掏出一万块钱,老中医的儿子执意只收下两千:“家父嘱咐,不敢有违。” 对着老中医的遗像,我郑重地磕了三个头。泪眼婆娑中,我又看到了那双似笑非笑的眼睛, 温馨,深邃。 一块匾额悬在墙上,上面的两个字熠熠生辉——“医者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读高二那年”暗示妈生病“不是时候”和“我”需要治好妈的病的迫切,也为后面 突出老中医的医术医德做铺垫 B.老中医要青花瓷瓶并给一千块钱瓶钱是想帮助“我”,使“我”能治好妈的病并完成学业,这 体现了老中医高尚的医德 C.虽然文章很短,内容也是平常生活之事,但仍写得跌宕起伏而非平铺直叙,很有可读性。 D.“我”去送锦旗的时候,老中医说赎瓶子价钱要翻倍,这体现了老中医也爱财,这样就写出了 老中医性格的复杂和真实。 8.老中医医术高超,文章是怎样写出老中医的高超医术的?(6分) 9.小说最后以对老中医家中题有“医者”二字的匾额的描写作为结尾,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 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北前洛阳人也年土心以能通诗属书阅郡中吴廷慰为河电守甚秀才及门下甚老发孝 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 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 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 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 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 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賈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 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 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傳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5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文章开头“读高二那年”暗示妈生病“不是时候”和“我”需要治好妈的病的迫切,也为后面 突出老中医的医术医德做铺垫。 B.老中医要青花瓷瓶并给一千块钱瓶钱是想帮助“我”,使“我”能治好妈的病并完成学业,这 体现了老中医高尚的医德。 C.虽然文章很短,内容也是平常生活之事,但仍写得跌宕起伏而非平铺直叙,很有可读性。 D.“我”去送锦旗的时候,老中医说赎瓶子价钱要翻倍,这体现了老中医也爱财,这样就写出了 老中医性格的复杂和真实。 8.老中医医术高超,文章是怎样写出老中医的高超医术的?(6 分) 9.小说最后以对老中医家中题有“医者”二字的匾额的描写作为结尾,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 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 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 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 ....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 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 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 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 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 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 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 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 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 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 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后来又表示自己比不上贾谊。 D贾谊劝止封侯,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侯,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 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3分) (2)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高祖本纪》)(3 分) (3)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项羽本纪》)(2分) (4)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淮阴侯列传》)(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4~15题。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注:此诗作于764年(广德二年)秋,当时作者在严武幕府中任节度参谋 14.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通过环境的“清”“寒”,烘托心境的悲凉。未写“独宿”而先写“独宿”的氛围、 感受和心情 B.诗人留宿幕府,悲从中来,诗人产生悲情的主要原因是官场失意 C.“关塞萧条行路难”,就是那重重心事之一。思家、忆弟之情有增无已,因为他还是没有 办法回到洛阳。 D.整首诗歌在立意构思、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15.有评论赞誉这首诗的颔联“景中有情,万古奇警”。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对此联进行简要 赏析。(4分) (三)名句名篇馱写(8分,每个空格1分) 16(1)《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晳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 的景象 咏而归。 (2)杜甫《登岳阳楼》颔联“ ,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千古传诵。 (3)在高适的《燕歌行》中, 两句用战士们在前方杀敌 的出生入死与汉将在军帐中的轻歌曼舞作对比,控诉了汉将不懂得体恤士兵,为下文写战败埋下了 伏笔
6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 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 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 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 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后来又表示自己比不上贾谊。 D.贾谊劝止封侯,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侯,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 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 分) (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3 分) (2)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高祖本纪》)(3 分) (3)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项羽本纪》)(2 分) (4)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淮阴侯列传》)(4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7 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 14~15 题。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注:此诗作于 764 年(广德二年)秋,当时作者在严武幕府中任节度参谋。 14.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首联通过环境的“清”“寒”,烘托心境的悲凉。未写“独宿”而先写“独宿”的氛围、 感受和心情。 B.诗人留宿幕府,悲从中来,诗人产生悲情的主要原因是官场失意。 C.“关塞萧条行路难”,就是那重重心事之一。思家、忆弟之情有增无已,因为他还是没有 办法回到洛阳。 D.整首诗歌在立意构思、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15.有评论赞誉这首诗的颔联“景中有情,万古奇警”。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对此联进行简要 赏析。( 4 分 ) (三)名句名篇默写(8 分,每个空格 1 分) 16(1)《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 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 的景象: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咏而归。 (2)杜甫《登岳阳楼》颔联“_____,_____”,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千古传诵。 (3)在高适的《燕歌行》中, “ __________ , _________ ” 两句用战士们在前方杀敌 的出生入死与汉将在军帐中的轻歌曼舞作对比,控诉了汉将不懂得体恤士兵,为下文写战败埋下了 伏笔
(4)《将进酒》中藐视富贵利禄又怀才不遇只愿长醉的诗句是 三、名着阅读(11分) 17.下列关于《茶馆》的选项中,错误的两项是( )(4分) A.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 的处世晢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 同的态度。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王利发的悲剧,是旧 中国广大市民命运的真实写照。 B.常四爷是旗人,在满清时吃皇粮。但是他对腐败的清王朝不满,对洋人更加痛恨。因一句“大 清国要完”被抓起来,坐了一年的监狱。出狱后还参加义和团。他正直,善良,敢作敢为,富于正 义感。他不讳言他的不满,对抓过他的特务仍然很强硬,对正在发愁的王利发则雪中送炭。就是这 样一个人,最后也穷困潦倒。这个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反映出旧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 C.松二爷也是个旗人,心眼好,但胆小怕事,懒散而无能。清朝灭亡前,他游手好闲,整日喝茶 玩鸟。清亡后,“铁杆庄稼”没有了,他就靠卖莱为生,他宁愿自己挨饿,也不让鸟儿饿着,一提 到鸟就有了精神,最后终于饿死。这是一个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 朽。 D.刘麻子、唐铁嘴、秦仲义、康顺子等人,是一群兵痞无赖,他们说媒拉纤、拐卖人口、算命骗 人、敲诈勒索。这样一类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畸形和病态 E.崔久峰是一个旧民主主义者。他从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者到“中国非亡国不可”的失 败主义者。体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者悲观绝望的情绪,也反映中囯难以救治的黑暗事实。 18.下列有关《哈姆雷特》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哈姆雷特》的主人公哈姆雷特善于观察,长于思考和分析,而且文武全才,有计谋,他是莎 士比亚精心塑造的人文主义英雄的典型 B.《哈姆雷特》中鬼魂一角对剧情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的岀现改变了哈姆雷特的命 没有他就没有哈姆雷特,剧作伊炲就以他悲伤而庄严、惨苦而坚定的形象奠定了全剧悲剧的氛围。 ∂.“脆弱啊,你的名字叫女人”,这是哈姆雷特在奧菲莉亚授水自杀后对她的评价。 D.哈姆雷特》的戏剧冲突是以交替的原则向前发展的,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两股力量交替占领上 风展开较量,这种震荡变动的结果伴随着希望和恐惧的情感交替,使观众深深地为戏剧情节所吸引。 E.《哈姆雷特》中王后乔特鲁德柔弱的个性使她屈从命运的安排,成为无心的冋谋犯,但她最后明 知是杯毒酒还是替哈姆雷特喝下了,表现了她对儿子至死不渝的母爱 19请写出《哈姆莱特》中国王克劳狄斯的第三个阴谋,并指出其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3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本题共3小题,9分) 《红楼梦》不仅思想深邃,在艺术上也」 这首先表现在作者善于刻画人物上。在描写 贾府的没落过程中,曹雪芹充分展示了贾氏几代人不冋的精神面貌,并塑造了王煕凤、賈母、探春 以及一大批丫环的艺术形象。这些形象大多性格鲜明、 。以王熙凤为例,作者对她的描写 在笔墨上不下于宝、黛、钗。她是贾琏之妻,有着出众的才干和权术,因而成为荣国府的管家媳妇 “协理宁国府”就表现了她非凡的治家本领,当时宁国府要办一个隆重的葬礼,事务繁杂,()。 她果然 事无巨细,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妥贴得体。她置身贾府复杂的矛盾中,更是费尽 心机,应付自如。在她的性格中,既有心狠手辣的一面,如以阴险狡诈的方法逼死尤二姐等;也有
7 (4)《将进酒》中藐视富贵利禄又怀才不遇只愿长醉的诗句是: __________ , 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11 分) 17.下列关于《茶馆》的选项中,错误的两项是( )( )(4 分) A.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 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 同的态度。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王利发的悲剧,是旧 中国广大市民命运的真实写照。 B.常四爷是旗人,在满清时吃皇粮。但是他对腐败的清王朝不满,对洋人更加痛恨。因一句“大 清国要完”被抓起来,坐了一年的监狱。出狱后还参加义和团。他正直,善良,敢作敢为,富于正 义感。他不讳言他的不满,对抓过他的特务仍然很强硬,对正在发愁的王利发则雪中送炭。就是这 样一个人,最后也穷困潦倒。这个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反映出旧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 C.松二爷也是个旗人,心眼好,但胆小怕事,懒散而无能。清朝灭亡前,他游手好闲,整日喝茶 玩鸟。清亡后,“铁杆庄稼”没有了,他就靠卖菜为生,他宁愿自己挨饿,也不让鸟儿饿着,一提 到鸟就有了精神,最后终于饿死。这是一个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 朽。 D.刘麻子、唐铁嘴、秦仲义、康顺子等人,是一群兵痞无赖,他们说媒拉纤、拐卖人口、算命骗 人、敲诈勒索。这样一类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畸形和病态。 E.崔久峰是一个旧民主主义者。他从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者到“中国非亡国不可”的失 败主义者。体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者悲观绝望的情绪,也反映中国难以救治的黑暗事实。 18.下列有关《哈姆雷特》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哈姆雷特》的主人公哈姆雷特善于观察,长于思考和分析,而且文武全才,有计谋,他是莎 士比亚精心塑造的人文主义英雄的典型。 B.《哈姆雷特》中鬼魂一角对剧情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的出现改变了哈姆雷特的命运, 没有他就没有哈姆雷特,剧作伊始就以他悲伤而庄严、惨苦而坚定的形象奠定了全剧悲剧的氛围。 C.“脆弱啊,你的名字叫女人”,这是哈姆雷特在奥菲莉亚投水自杀后对她的评价。 D.哈姆雷特》的戏剧冲突是以交替的原则向前发展的,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两股力量交替占领上 风展开较量,这种震荡变动的结果伴随着希望和恐惧的情感交替,使观众深深地为戏剧情节所吸引。 E.《哈姆雷特》中王后乔特鲁德柔弱的个性使她屈从命运的安排,成为无心的同谋犯,但她最后明 知是杯毒酒还是替哈姆雷特喝下了,表现了她对儿子至死不渝的母爱。 19.请写出《哈姆莱特》中国王克劳狄斯的第三个阴谋,并指出其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3 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 9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本题共3小题,9分) 《红楼梦》不仅思想深邃,在艺术上也 ,这首先表现在作者善于刻画人物上。在描写 贾府的没落过程中,曹雪芹充分展示了贾氏几代人不同的精神面貌,并塑造了王熙凤、贾母、探春 以及一大批丫环的艺术形象。这些形象大多性格鲜明、 。以王熙凤为例,作者对她的描写 在笔墨上不下于宝、黛、钗。她是贾琏之妻,有着出众的才干和权术,因而成为荣国府的管家媳妇。 “协理宁国府”就表现了她非凡的治家本领,当时宁国府要办一个隆重的葬礼,事务繁杂,( )。 她果然 ,事无巨细,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妥贴得体。她置身贾府复杂的矛盾中,更是费尽 心机,应付自如。在她的性格中,既有心狠手辣的一面,如以阴险狡诈的方法逼死尤二姐等;也有
爽朗大度的一面,以其谈笑风生赢得了老少尊卑的喜悦。作者借人物之口,说她是:“嘴甜心苦, 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都占全了。”(65回)但就 是这样一个精明干练的女人,也自有其艰难窘迫之处,不仅她曾受赵姨娘的暗算,经常更遭到婆婆 邢夫人的气,在贾府 的衰落局面下,她以病体恃强支撑,终于在后40回中因心劳力拙而 死去。 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叹为观止惟妙惟肖不负众望左支右绌 B.登堂入室栩栩如生不孚众望左支右绌 C.叹为观止栩栩如生不负众望捉襟见肘 D.登堂入室惟妙惟肖不孚众望捉襟见肘 21.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她不仅曾受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遭到婆婆邢夫人的气 B.不仅她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受婆婆邢夫人的气 C.不仅她曾受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遭到婆婆邢夫人的气 D.她不仅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受婆婆邢夫人的气 2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于是,只得从荣国府请王熙凤来帮忙,因为宁国府无人操办。 B.宁国府竟无人能操办,于是不得不从荣国府请王熙凤来帮忙 C.不得不到荣国府请王熙风来,宁国府竟无人能操办 D.既然宁国府无人操办,就到荣国府去请来王熙凤。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19年5月立志于改变国民精神的鲁迅遇到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举起“民主”“科学” 两面大旗,写下了具有象征意义的小说《药》 1949年10月始终怀有报国之志的世界著名科学家、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钱学森得 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历尽艰难曲折,回到祖国怀抱,为祖国的火箭、导弹、原子弹和航 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9年至2017年,中国高速列车从“和谐号”至“复兴号”,标志着我国高速动车组技术全 面实现自主化、标准化和系列化,极大增强了我国高铁的国际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充分展示了中 国铁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机遇中创造人民生活新时空的美好愿景 2019年3月30日《东方时空》讲述了成昆铁路把三代人的“爱国情报国志”连接在一起,奋 斗接力半个世纪的感人故事。老一代“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吃苦奉献、开拓进取精神升华为年 青一代为沿线人民脱贫致富的迎难而上、接力奋斗情怀。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 来更好地与全国各地中学生交流感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800字
8 爽朗大度的一面,以其谈笑风生赢得了老少尊卑的喜悦。作者借人物之口,说她是:“嘴甜心苦, 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都占全了。”(65 回)但就 是这样一个精明干练的女人,也自有其艰难窘迫之处,不仅她曾受赵姨娘的暗算,经常更遭到婆婆 邢夫人的气,在贾府 的衰落局面下,她以病体恃强支撑,终于在后 40 回中因心劳力拙而 死去。 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叹为观止 惟妙惟肖 不负众望 左支右绌 B.登堂入室 栩栩如生 不孚众望 左支右绌 C.叹为观止 栩栩如生 不负众望 捉襟见肘 D.登堂入室 惟妙惟肖 不孚众望 捉襟见肘 21.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她不仅曾受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遭到婆婆邢夫人的气 B.不仅她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受婆婆邢夫人的气 C.不仅她曾受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遭到婆婆邢夫人的气 D.她不仅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受婆婆邢夫人的气 2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于是,只得从荣国府请王熙凤来帮忙,因为宁国府无人操办。 B.宁国府竟无人能操办,于是不得不从荣国府请王熙凤来帮忙。 C.不得不到荣国府请王熙凤来,宁国府竟无人能操办。 D.既然宁国府无人操办,就到荣国府去请来王熙凤。 四、作文( 60 分 )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 ) 1919 年 5 月立志于改变国民精神的鲁迅遇到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举起“民主”“科学” 两面大旗,写下了具有象征意义的小说《药》。 1949 年 10 月始终怀有报国之志的世界著名科学家、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钱学森得 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历尽艰难曲折,回到祖国怀抱,为祖国的火箭、导弹、原子弹和航 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9 年至 2017 年,中国高速列车从“和谐号”至“复兴号”,标志着我国高速动车组技术全 面实现自主化、标准化和系列化,极大增强了我国高铁的国际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充分展示了中 国铁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机遇中创造人民生活新时空的美好愿景。 2019 年 3 月 30 日《东方时空》讲述了成昆铁路把三代人的“爱国情报国志”连接在一起,奋 斗接力半个世纪的感人故事。老一代“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吃苦奉献、开拓进取精神升华为年 青一代为沿线人民脱贫致富的迎难而上、接力奋斗情怀。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 来更好地与全国各地中学生交流感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 现代文阅读 1.C解析:原文为“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非都有正面评价” 2.B解析:“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说法错误,结合原文可知杜甫“对时代苦难有担荷 力量”“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最终缘于“杜甫的才性之健全” 3.C解析:(A项,“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无中生有,原文第 段说,“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并没有评价杜甫之前的诗人。B项,“在七 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做出革新”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列举一系列诗人要论证的观点 是“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截取,尽其所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 化”。D项,“作者在情感上一视同仁”曲解文意,从第三段的论述看,作者列举“逃避”和“被 击败”这两种回应危急的方式,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对杜甫“正面担荷”这种应对方式的欣赏和肯 定。故选C。) 4.B。解析:“中国文化整体上优于西方文化”文中无据,至多是某些方面有优势。 5.C。解析:A重点论述的是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关系。B厚古薄今的倾向,这不利于现代 化进程是中国文化重历史、重传统的特征带来的负面影响。D材料四在论述中没有体现作者的辩证 思想,因为作者是否定“文化全球化”这一说法的 6.①保持中国文化的本土化和民族性,不被外来文化损害或同化 ②继承并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势,去除阻碍现代化的不利因素 ③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化,扩大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展现中国文化的民族特征。 ④发挥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优势,积极与西方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 一点1分共4分) 7.D(解析:D项,“体现了老中医也爱财”不恰当,这是表现老中医想不动声色地帮助人家,不 想让人家知道真相而博得感激,文章这样写仍是表现其医德之高。) 8.参考答案:①正面描写。老中医从容自信交代将那些药半年服完,应该就可以了,不行再去找 他,而母亲真的痊愈了。②侧面描写。文中写我去村里小店买东西听到有人说老中医挺神,治好了 一些大医院都没法治的怪病;老中医家里坐着许多病人,得什么病的都有:老中医从容诊断,毫不 忙乱。③对比手法。将我妈“痛得满床打滚”与老中医轻松将病治好进行对比:将赤脚医生、县医 院治不好妈的病与老中医药到病除进行对比,都突出老中医医术之高。(每点2分,共6分) 9.参考答案:①结构方面,照应了标题,暗示了作品的主旨,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②人物形 象方面,通过富有深意的描写,强化了他以“医者”身份自居,秉持职业操守的人格魅力:③思想 内容方面,进一步深化主题,表达了“我”对老中医高尚品德的称颂和感激。(每点2分,共6分) 11.A 12.C 13.(1)便在皇帝面前诋毁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轻没有经验,专想揽权,把许多事情都搞乱 了。”(3分短、擅权,纷乱) (2)当初父亲大人常认为我没有出息,不会经营产业,比不上二哥勤勉(努力),现在我所成就 的家业与二哥比,哪一个更多?(无赖,力,孰与3分)
9 答 案 一 、现代文阅读 (一) 1.C 解析:原文为“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非都有正面评价” 2.B 解析:“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说法错误,结合原文可知杜甫“对时代苦难有担荷 力量”“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最终缘于“杜甫的才性之健全” 3.C 解析:(A 项,“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无中生有,原文第 一段说,“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并没有评价杜甫之前的诗人。B 项,“在七 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做出革新”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列举一系列诗人要论证的观点 是“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截取,尽其所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 化”。D 项,“作者在情感上一视同仁”曲解文意,从第三段的论述看,作者列举“逃避”和“被 击败”这两种回应危急的方式,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对杜甫“正面担荷”这种应对方式的欣赏和肯 定。故选 C。) 4.B。解析:“中国文化整体上优于西方文化”文中无据,至多是某些方面有优势。 5.C。解析:A 重点论述的是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关系。B 厚古薄今的倾向,这不利于现代 化进程是中国文化重历史、重传统的特征带来的负面影响。D 材料四在论述中没有体现作者的辩证 思想,因为作者是否定“文化全球化”这一说法的。 6.①保持中国文化的本土化和民族性,不被外来文化损害或同化。 ②继承并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势,去除阻碍现代化的不利因素。 ③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化,扩大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展现中国文化的民族特征。 ④发挥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优势,积极与西方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 (一点 1 分共 4 分) 7. D(解析:D 项,“体现了老中医也爱财”不恰当,这是表现老中医想不动声色地帮助人家,不 想让人家知道真相而博得感激,文章这样写仍是表现其医德之高。) 8. 参考答案:①正面描写。老中医从容自信交代将那些药半年服完,应该就可以了,不行再去找 他,而母亲真的痊愈了。②侧面描写。文中写我去村里小店买东西听到有人说老中医挺神,治好了 一些大医院都没法治的怪病;老中医家里坐着许多病人,得什么病的都有;老中医从容诊断,毫不 忙乱。③对比手法。将我妈“痛得满床打滚”与老中医轻松将病治好进行对比;将赤脚医生、县医 院治不好妈的病与老中医药到病除进行对比,都突出老中医医术之高。(每点 2 分,共 6 分) 9. 参考答案:①结构方面,照应了标题,暗示了作品的主旨,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②人物形 象方面,通过富有深意的描写,强化了他以“医者”身份自居,秉持职业操守的人格魅力;③思想 内容方面,进一步深化主题,表达了“我”对老中医高尚品德的称颂和感激。(每点 2 分,共 6 分) 10. C 11. A 12. C 13.(1)便在皇帝面前诋毁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轻没有经验,专想揽权,把许多事情都搞乱 了。”(3 分 短 、擅权,纷乱) (2)当初父亲大人常认为我没有出息,不会经营产业,比不上二哥勤勉(努力),现在我所成就 的家业与二哥比,哪一个更多?(无赖,力,孰与 3 分)
(3)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来悬赏我的人头,我把这份好处给你(我给你这个好处) (状后及购,德)(2分) (4)他没有致力于这样做,而天下已经安定了,反而图谋叛乱,被诛灭了宗族,不也是应该的吗? (4分) 【解析】 【10题】此题考査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 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贾生的名叫谊, 是洛阳人。十八岁的时候,便以能赋诗作文而在全郡有名气。吴廷尉当时是河南郡郡守,听说贾谊 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把他罗致到自己门下,对他很赏识。句中,“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这是 介词短语后置句,“于郡中”是“闻”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吴廷尉”“吴廷尉” 是专有名词(“廷尉”官职名,“吴廷尉”意思为“姓吴的廷尉”),作“为河南守”的主语,中 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召置门下”是一个事件,应与后面断开。排除B项。分析可知,C项 断句正确。故选C 【11题】本题考査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 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A 项的解说错误,“诸子百家是对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故选A。 12题】此题考査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 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 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言的基础上,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 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包括信息错位(具体事件在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方式的错误) 翻译错误、无中生有等多种情况。C项,“重新得到重用”原文没有提及,只是“征见”,“任命 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顺序不当,应该是先“表示自己 也比不上贾谊”,然后才“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故选C。 【13题】此题考査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 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还要注意以下关键词和特殊句式的翻译:(1) 短,诋毁:擅权,揽权;纷乱,使……变得混乱。“乃短贾生曰”是省略句,承前省,主语应是“绛、 灌、东阳侯、冯敬之属 14.选B【解析】“官场失意”错误,应是“孤苦无依” 15.(4分)①颔联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或借景抒情1分)②颔联写诗人“独宿”的所见所闻 长夜的角声倾诉着乱世的悲凉,却无人倾听:中天的明月无限美好,却无人欣赏。(描述颔联1 分)③诗人借长夜的角声、中天的明月烘托出孤寂悲凉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孤独难耐、沉郁悲愤的 复杂心情。(答出氛围和情感2分) (1)浴乎沂,风乎舞雩(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3)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4)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17.CD CE(C这句经典台词是对乔特鲁德的精练概括。E王后误喝毒酒) 19.〔3分)答:安排剑术高超的雷欧提斯与哈姆莱特比剑,让雷欧提斯偷偷换上利剑(1分),并
10 (3)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来悬赏我的人头,我把这份好处给你(我给你这个好处)。 (状后及购 , 德)(2 分) (4)他没有致力于这样做,而天下已经安定了,反而图谋叛乱,被诛灭了宗族,不也是应该的吗? (4 分) 【解析】 【10 题】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 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贾生的名叫谊, 是洛阳人。十八岁的时候,便以能赋诗作文而在全郡有名气。吴廷尉当时是河南郡郡守,听说贾谊 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把他罗致到自己门下,对他很赏识。句中,“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这是 介词短语后置句,“于郡中”是“闻”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D 项。“吴廷尉”“吴廷尉” 是专有名词(“廷尉”官职名,“吴廷尉”意思为“姓吴的廷尉”),作“为河南守”的主语,中 间不能断开,排除 A 项。 “召置门下”是一个事件,应与后面断开。排除 B 项。分析可知,C 项 断句正确。故选 C。 【11 题】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 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A 项的解说错误,“诸子百家是对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故选 A。 【12 题】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 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 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言的基础上,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 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包括信息错位(具体事件在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方式的错误)、 翻译错误、无中生有等多种情况。C 项,“重新得到重用”原文没有提及,只是“征见”,“任命 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顺序不当,应该是先“表示自己 也比不上贾谊”,然后才“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故选 C。 【13 题】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 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还要注意以下关键词和特殊句式的翻译:(1) 短,诋毁;擅权,揽权;纷乱,使……变得混乱。“乃短贾生曰”是省略句,承前省,主语应是“绛、 灌、东阳侯、冯敬之属”。 14.选 B 【解析】“官场失意”错误,应是“孤苦无依”。 15.(4 分) ①颔联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或借景抒情 1 分)②颔联写诗人“独宿”的所见所闻: 长夜的角声倾诉着乱世的悲凉,却无人倾听;中天的明月无限美好,却无人欣赏。(描述颔联 1 分)③诗人借长夜的角声、中天的明月烘托出孤寂悲凉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孤独难耐、沉郁悲愤的 复杂心情。(答出氛围和情感 2 分) 16.(1)浴乎沂,风乎舞雩(2)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3)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4)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17.C D 18.C E (C 这句经典台词是对乔特鲁德的精练概括。 E 王后误喝毒酒) 19.(3 分)答:安排剑术高超的雷欧提斯与哈姆莱特比剑,让雷欧提斯偷偷换上利剑(1 分),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