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八中2008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试卷 答案 选择题答案 题号 2 3 5 12|13 答案「 BDACIDBCC|D BCB 【参考译文】 在滁州的西南方,泉水的旁边,欧阳公出任知州的第二年,建筑凉亭叫“丰乐亭”,自己写了一篇丰乐亭记, 来说明丰乐亭名称的由来。之后又径直在丰乐亭往东几百步,找到山势高的地方,建筑凉亭叫醒心亭”,并 且请我为它写一篇记事。 只要欧阳公和宾客来游玩,一定会到丰乐亭饮酒。有人喝醉并且劳累了,就一定会到醒心亭观望风景,看到 群山环绕,白云山岚水气滋生蔓延,一望无际的旷野,花草树木茂盛,山泉岩石秀丽,让他们眼睛所看到的、 耳朵所听到的都有清新的感觉,他们的心也因惊奇而醒来,甚至久待而忘了回去。所以根据这样的事形成的 原因为它取名“醒心亭”,这是取自韩愈《北湖》一诗的句子。唉!他真可以说擅长从山泉之间获得乐趣,而 且给它们取名来显示它们的实际情况,又是更擅长的了! 虽然如此,欧阳公的快乐,我能形容。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罚,我们的人民在下生活充裕, 没有怨恨,天下的求学的人都贤德有才能,边远地区鸟兽草木生长都适当合宜,这才是欧阳修的快乐。而只 是在一座山的角落、一池泉水的旁边,难道是欧阳公的快乐吗?这其实是欧阳公用来在这里寄寓他的理想呀 像欧阳公的贤德,韩愈死后的数百年才有。现在与他同游的宾客都还不知道欧阳公的难得。以后的百千年, 有人仰慕欧阳公的为人,来参观他的遗迹,想要见他一面,却有没办法再见到的感叹(或说有比不上他的感 叹),然后才知道欧阳公的难得。所以凡是与他在这里同游的人,难道可以不感到欢喜、幸运吗?而我又可 以借着文章寄托名声在他的文章之后,难道可以不感到欢喜、幸运吗! 宋仁宗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参考简析】 曾巩是欧阳修的得意门生和积极追随者。本文作于庆历七年(1047)八月十五日,是曾巩应欧阳修之请而作的 此前,欧阳修因支持“庆历新政”而遭保守派的打击,于庆历五年被贬知滁州。他在滁州先后兴建了丰乐亭和 醒心亭,命名了醉翁亭,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作《丰乐亭记》和《醉翁亭记》,表达了自己“与民同乐”的政 治理想。曾巩此文深明欧阳修以“醒心”名亭的含意,并与欧阳修的文章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予以论述。本文 围绕着欧阳修的“醉”乐”醒”展开议论,指出欧公的“醉”只是表象,“醒”方是实质,“乐”则是体现;他的乐 并不在于“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的山水之乐,而在于国泰民安,是以天下为己任的贤人达士之乐。正如韩愈 诗所说:“应留醒心处,准拟醉时来”,欧公筑亭题名的含意就是为了使人能在太平盛世中“洒然而醒”,而 这也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13题解析:B(④“则其心洒然而醒”是“乐”的实质;②由“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可知这 不是“公之乐”;O④由“天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乌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可知均是“公 之乐”;⑤写同游者的“喜”与“幸”。) 14、(1)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 译文:有人喝醉并且劳累了,就一定会到醒心亭 观望风景。(翻译关键词“或”“即”,语句通顺得。)
岳阳市八中 2008 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试卷 答 案 选择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D A C D B C C D D B C B 【参考译文】 在滁州的西南方,泉水的旁边,欧阳公出任知州的第二年,建筑凉亭叫“丰乐亭”,自己写了一篇丰乐亭记, 来说明丰乐亭名称的由来。之后又径直在丰乐亭往东几百步,找到山势高的地方,建筑凉亭叫“醒心亭”,并 且请我为它写一篇记事。 只要欧阳公和宾客来游玩,一定会到丰乐亭饮酒。有人喝醉并且劳累了,就一定会到醒心亭观望风景,看到 群山环绕,白云山岚水气滋生蔓延,一望无际的旷野,花草树木茂盛,山泉岩石秀丽,让他们眼睛所看到的、 耳朵所听到的都有清新的感觉,他们的心也因惊奇而醒来,甚至久待而忘了回去。所以根据这样的事形成的 原因为它取名“醒心亭”,这是取自韩愈《北湖》一诗的句子。唉!他真可以说擅长从山泉之间获得乐趣,而 且给它们取名来显示它们的实际情况,又是更擅长的了! 虽然如此,欧阳公的快乐,我能形容。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罚,我们的人民在下生活充裕, 没有怨恨,天下的求学的人都贤德有才能,边远地区鸟兽草木生长都适当合宜,这才是欧阳修的快乐。而只 是在一座山的角落、一池泉水的旁边,难道是欧阳公的快乐吗?这其实是欧阳公用来在这里寄寓他的理想呀。 像欧阳公的贤德,韩愈死后的数百年才有。现在与他同游的宾客都还不知道欧阳公的难得。以后的百千年, 有人仰慕欧阳公的为人,来参观他的遗迹,想要见他一面,却有没办法再见到的感叹(或说有比不上他的感 叹),然后才知道欧阳公的难得。所以凡是与他在这里同游的人,难道可以不感到欢喜、幸运吗?而我又可 以借着文章寄托名声在他的文章之后,难道可以不感到欢喜、幸运吗! 宋仁宗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参考简析】 曾巩是欧阳修的得意门生和积极追随者。本文作于庆历七年(1047)八月十五日,是曾巩应欧阳修之请而作的。 此前,欧阳修因支持“庆历新政”而遭保守派的打击,于庆历五年被贬知滁州。他在滁州先后兴建了丰乐亭和 醒心亭,命名了醉翁亭,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作《丰乐亭记》和《醉翁亭记》,表达了自己“与民同乐”的政 治理想。曾巩此文深明欧阳修以“醒心”名亭的含意,并与欧阳修的文章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予以论述。 本文 围绕着欧阳修的“醉”“乐”“醒”展开议论,指出欧公的“醉”只是表象,“醒”方是实质,“乐”则是体现;他的乐 并不在于“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的山水之乐,而在于国泰民安,是以天下为己任的贤人达士之乐。正如韩愈 诗所说:“应留醒心处,准拟醉时来”,欧公筑亭题名的含意就是为了使人能在太平盛世中 “洒然而醒”,而 这也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13 题解析:B(①“则其心洒然而醒”是“乐”的实质;②由“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可知这 不是“公之乐”;③④由“天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可知均是“公 之乐”;⑤写同游者的“喜”与“幸”。) 14、(1)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 译文:有人喝醉并且劳累了,就一定会到醒心亭 观望风景。(翻译关键词“或”“即”,语句通顺得。)
(2)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译文:边远地区的人、乌和兽、草木生长都适当合宜, 这才是欧阳修的快乐。(翻译关键词“夷狄”“宜”。“夷狄”译成“少数民族”也对。) 15题:①人们在喝醉了酒且劳累时到这个亭远望,心会因惊奇而清醒 ②欧阳修希望人们在太平盛世中“洒然而醒” 16、描写夏天暴雨的景象:狂风无情地摧残着水中的芙蓉,大雨斜打着爬满墙头的薜荔。抒发了诗人慨叹 仕途风波险恶的忧惧烦乱与悲愤之情。 17、①辛弃疾和陆游都生活在南宋时期,山河沦落,百姓涂炭,朝廷腐败,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词 中巧妙地借用鸟鸣的谐音传达出天下百姓扫热切盼望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呼声。表达了作者国耻未雪、 壮志未酬的忧愤和有家难归的飘零之感。 ②辛词写“山深闻鹧鸪”背景辽阔,愁在先闻鹧鸪声在后,愁上加愁。 陆词写“常啼杜宇”与“林莺巢燕总无声”对比,闻杜宇在先而愁在后,牵惹愁思 18(略) 19、文章开头有两个:A是作者原文B是后来有人改动后的开头。试分别说说两种开头各自的好处。(4分) 答:A为傅雷之死渲染悲凄惨烈的背景气氛:衬托傅雷高洁的形象:借以含蓄地表达作者的同情与悲愤。 (2分) B开头突兀,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震惊,引人下读。(2分) 文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傅雷“干净了一生”?作者对傅雷作出怎样的评价?(4分) 答:①在政治上,傅雷是清白的,没有变天思想;②在经济上,傅雷是清白的,仔细处理好大小财产 问题;③在事业上,傅雷的文章是干净的,翻译的作品精益求精。作者对傅雷干净的一生进行高度的 赞扬并表达了敬佩之情,认为傅雷是具有崇高人格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4分) 21、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的结尾有何作用?(4分) 答: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傅雷夫妇比作露珠,形象生动地突出了他们纯洁、崇高的人格,与文题“干 干净净”的傅雷呼应;突出傅雷夫妇的崇高人格对文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升华主题,结束全文。(4分) 22、傅雷身上体现出中国千百年来受推崇的“士可杀不可辱”的品格,你怎样评价这种品格?请结合文本 和现实分析说明。(5分) 答:此题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求统一,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评分:①有没有探究味道:②从不同的角度和 层面评价人物,对文章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解;③是否言之有理;④有没有分析与适当拓展;⑤语 言是否通畅。(5分) (1)可以赞成,从坚持正义,保持人格的纯洁、高尚,对非正义作决绝的抗争这一角度,来表达对傅雷的敬 意 (2)可以反对。虽然令人敬佩,将自身名声看得甚至超过生命,因而当声誉和生命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不 愿苟且偷生。但在现实生活中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当我们面对挫折时,不应逃避,要能屈能伸,因为生命不 会再生,机会可以再来。正如霍金所说:无论命运有多坏,有生命就有希望 教师举例 个中国文人一一台湾的李敖。几次坐牢,忍受的痛苦也许不比傅雷少,然而,在监狱中他研究蒋介石的著 作,出狱后马上就有了对蒋更猛烈的批判,锋芒依然如初。我想引用余秋雨先生在他的《为自己减刑》中的 话:“人类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环顾四周,多少匆忙的行人,眉 眼带着一座座监狱在奔走。老友长谈,苦叹一声,依稀有银铛之音在叹息声中盘旋。舒一舒眉,为自己减刑 吧。除了自己,还有谁能让你恢复自由? 与其干净地走,给世界一个孤高的背影。倒不如暂且低俗地生存,期待生命最激昂的乐章。你不相信这 个世界,但你一定要相信时间。时间是比眼前的世界更伟大的力量
(2)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 译文:边远地区的人、鸟和兽、草木生长都适当合宜, 这才是欧阳修的快乐。(翻译关键词“夷狄”“宜”。“夷狄”译成“少数民族”也对。) 15 题:①人们在喝醉了酒且劳累时到这个亭远望,心会因惊奇而清醒。 ②欧阳修希望人们在太平盛世中“洒然而醒”。 16、描写夏天暴雨的景象:狂风无情地摧残着水中的芙蓉,大雨斜打着爬满墙头的薜荔。抒发了诗人慨叹 仕途风波险恶的忧惧烦乱与悲愤之情。 17、①辛弃疾和陆游都生活在南宋时期,山河沦落,百姓 涂炭,朝廷腐败,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词 中巧妙地借用鸟鸣的谐音传达出天下百姓扫热切盼望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呼声。表达了作者国耻未雪、 壮志未酬的忧愤和有家难归的飘零之感。 ②辛词写“山深闻鹧鸪”背景辽阔,愁在先闻鹧鸪声在后,愁上加愁。 陆词写“常啼杜宇”与“林莺巢燕总无声”对比,闻杜宇在先而愁在后,牵惹愁思。 18(略) 19、文章开头有两个:A 是作者原文 B 是后来有人改动后的开头。试分别说说两种开头各自的好处。(4 分) 答: A 为傅雷之死渲染悲凄惨烈的背景气氛;衬托傅雷高洁的形象;借以含蓄地表达作者的同情与悲愤。 (2 分) B 开头突兀,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震惊,引人下读。(2 分) 20、文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傅雷“干净了一生”?作者对傅雷作出怎样的评价?(4 分) 答: ①在政治上,傅雷是清白的,没有变天思想;②在经济上,傅雷是清白的,仔细处理好大小财产 问题;③在事业上,傅雷的文章是干净的,翻译的作品精益求精。作者对傅雷干净的一生进行高度的 赞扬并表达了敬佩之情,认为傅雷是具有崇高人格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 (4 分) 21、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的结尾有何作用?(4 分) 答:答: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傅雷夫妇比作露珠,形象生动地突出了他们纯洁、崇高的人格,与文题“干 干净净”的傅雷呼应;突出傅雷夫妇的崇高人格对文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升华主题,结束全文。(4 分) 22、傅雷身上体现出中国千百年来受推崇的“士可杀不可辱”的品格,你怎样评价这种品格?请结合文本 和现实分析说明。(5 分) 答:此题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求统一,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评分:①有没有探究味道;②从不同的角度和 层面评价人物,对文章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解;③是否言之有理;④有没有分析与适当拓展;⑤语 言是否通畅。 (5 分) (1)可以赞成,从坚持正义,保持人格的纯洁、高尚,对非正义作决绝的抗争这一角度,来表达对傅雷的敬 意。 (2)可以反对。虽然令人敬佩,将自身名声看得甚至超过生命,因而当声誉和生命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不 愿苟且偷生。但在现实生活中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当我们面对挫折时,不应逃避,要能屈能伸,因为生命不 会再生,机会可以再来。正如霍金所说:无论命运有多坏,有生命就有希望。 教师举例 一个中国文人——台湾的李敖。几次坐牢,忍受的痛苦也许不比傅雷少,然而,在监狱中他研究蒋介石的著 作,出狱后马上就有了对蒋更猛烈的批判,锋芒依然如初。我想引用余秋雨先生在他的《为自己减刑》中的 话:“人类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环顾四周,多少匆忙的行人,眉 眼带着一座座监狱在奔走。老友长谈,苦叹一声,依稀有银铛之音在叹息声中盘旋。舒一舒眉,为自己减刑 吧。除了自己,还有谁能让你恢复自由?” 与其干净地走,给世界一个孤高的背影。倒不如暂且低俗地生存,期待生命最激昂的乐章。你不相信这 个世界,但你一定要相信时间。时间是比眼前的世界更伟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