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问题 1.翻译下列句子 (1)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2)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 (3)岂可谓无私乎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闻其贤而辟之 ②举茂才: ③不受私谒 ④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⑤辄叱遣之 ⑥吏人奏记及便宜者: ⑦时人方之前朝贡禹: 3.填空。 《四知》和《私心》选自于 (朝代) (作家) 的 ,这部著作的体例是 体,与 和起来称为“四史”。 二、阅读《四知》,回答问题。(6分) 1.杨震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 明理由。(2分) 2.你知道“清官”还称什么吗?你能举出两个古代的“清白吏”吗?(2分) 3.你认为杨震拒金的故事,今天对我们有教育意义吗?请简要分析,不少于50个字 (2分) 三、阅读课文《私心》,完成下列问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
一、回答下列问题。 1.翻译下列句子。 (1)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 (2)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 。 (3)岂可谓无私乎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闻其贤而辟.之: ②举.茂才: ③不受私谒.: ④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⑤辄.叱遣之: ⑥吏人奏记及便宜..者: ⑦时人方.之前朝贡禹: 3.填空。 《四知》和《私心》选自于 (朝代) (作家) 的 ,这部著作的体例是 体,与 、 、 和起来称为“四史”。 二、阅读《四知》,回答问题。(6 分) 1.杨震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 明理由。(2 分) 2.你知道“清官”还称什么吗?你能举出两个古代的“清白吏”吗?(2 分) 3.你认为杨震拒金的故事,今天对我们有教育意义吗?请简要分析,不少于 50 个字。 (2 分) 三、阅读课文《私心》,完成下列问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 分)
(1)吏人奏记及便宜者( (2)然少蕴藉() (3)虽不省视而竞夕不眠( 2.解释每组中加粗的词语。(8分 氧叱遣之() 时人方之前朝贡禹( (2) 歆辄滩难之 荆之地,方五千里( 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邹忌修八尺有余( 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 不修威仪() 3.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4分) (1)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 (2)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4.本文题目是《私心》,而文章意在表现第五伦的公正无私心,你认为题目恰当吗?请 简析理由,不少于20个字。(3分) 5.你有私心吗?请你用一段一百字左右的文字把它表述出来。(3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 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 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 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三、填空 1.本文选自 ,作者是朝的文学家 (人名) 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碧 轩邈( 戾( )天 横柯 3.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1)吏人奏记及便.宜者( ) (2)然少蕴.藉.( ) (3)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 2.解释每组中加粗的词语。(8 分) 3.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4 分) (1)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 (2)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4.本文题目是《私心》,而文章意在表现第五伦的公正无私心,你认为题目恰当吗?请 简析理由,不少于 20 个字。(3 分) 5.你有私心吗?请你用一段一百字左右的文字把它表述出来。(3 分) 。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 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 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 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三、填空 1.本文选自_______ _,作者是________朝的文学家_______ _(人名)。 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缥.( )碧 轩邈.( ) 泠.( ) 戾.( )天 横柯.( ) 3.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千丈见底B.有时见日 C.窥谷忘反D.泠泠作响3 4.用原文填空 (1)风烟俱净 (2)游鱼细石, (3) 泠泠作响 (4)蝉则千转不穷, (5) ,望峰息心 (6)经纶世务者, 5.翻译下列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4)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6.文章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7.写水时,作者抓住了水的 和的特点。写山奇,分别从觉和 觉来写景,这样写的好处是 8.作者在欣赏了奇山秀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9.本文的结构有何特点? 四、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 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 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 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 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 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 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 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 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并翻译句子 无从致书以观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
A.千丈见底 B.有时见日 C.窥谷忘反 D.泠泠作响 3 4.用原文填空 (1)风烟俱净,_____ ___。 (2)游鱼细石,_____ ___。 (3)_______ _,泠泠作响。 (4)蝉则千转不穷,________ 。 (5)_______ _,望峰息心; (6)经纶世务者,________ 。 5.翻译下列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4)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6.文章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水时,作者抓住了水的______和_____的特点。写山奇,分别从____觉和____ 觉来写景,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8.作者在欣赏了奇山秀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的结构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 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 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 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 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 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 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 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 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并翻译句子。 无从致.书以观: 。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 益慕.圣贤之道: 。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余幼时即嗜学: (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4)不敢出一言以复 (5)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作者在记述自己的求学经历,却大篇幅地写老师的严厉,作用是什么? 找出文中两个含通假字的句子并解释其中的通假字 ① 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 6.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回忆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的? 7.文中画线句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8.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9.和作者当年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 10.学了课文,你受到了哪些启发?结合本文,说说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 乐观
。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 余幼时即嗜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不敢出一言以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记述自己的求学经历,却大篇幅地写老师的严厉,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文中两个含通假字的句子并解释其中的通假字。 ① 。 ② 。 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回忆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7.文中画线句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 9.和作者当年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0.学了课文,你受到了哪些启发?结合本文,说说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 乐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