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教养的途径》专题教学设计 专题整体教学设计 ()内涵概述 人要想从蒙昧而走向智慧,从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成为有教养的人,只有读书学习,充 分利用前人的知识积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应当具有终身学习的追求。人类社会的 文明进步有赖于人开掘潜能,运用智慧,产生先进的思想,这就需要公民尊重知识,尊重科 有学习的需求和读书学习的欲望。 本专题分为三个部分:“经典的力量”,“求学之道”和“从质疑到创新”。第一部分探讨 的重点是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第二部分探讨重点是读书学习的作用和从师而学的基本原 则。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第三部分探讨重点是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和思考的方法,研讨 质疑和创新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探讨,让学生从基本的“读书求知”意识逐步上升为自我完 善,服务人类的精神追求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学生探讨阅读经典和求知问道的作用,探讨独立思考和创新的关系,建立科学的学习方 法 3.学生学会质疑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习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4.学生在学习议论文不同的论证方法后,能够在作文中正确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事 实论证、引言论证等手法 教学活动安排 本专题的主要学习方式是问题探讨。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探讨问题,首先要注意专题 在模块中的位置,注意专题的内涵,注意专题中每个板块的侧重点。探讨是一种合作学习的 方式,但必须以个人对学习材料的基本理解为前提。学习材料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应当在预 习中解决,因此教师在专题教学前,要有整体的预习计划,让学生作一定的准备,以保证课 堂探讨能有序有效地进行。要抓住专题的核心问题,尽可能使探讨能循着有价值的思路展开, 以达到专题设计目的。学生在深入探讨时可能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教师应当有一定的准备。 探讨可以在同桌之间展开,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重大的或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可以考 虑安排一次班级范围的探讨交流。探讨问题要注意过程,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可以做一些记录,教师对学生的探讨结果,要作出评价 本专题分为三个部分,教学时按要求对每一部分作整体探讨。探讨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 现问题。能否得到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否保持和发展探讨 的兴趣。专题的核心思想是“获得教养的途径”,探讨须在这一主题的总领之下。黑塞文章 的中心意思是阅读经典,《劝学》和《师说》的基本意思也不难理解,《贵在一个“新”字 中心明确,三篇文章的关系,简而言之也可以概括为“读 思 1.第一部分学习材料重点谈经典的力量,出发点是一个“读”字。可以分几个层次讨 论展开探讨。 为什么作者强调阅读经典作品?对经典作品为什么要反复阅读?
《获得教养的途径》专题教学设计 一.专题整体教学设计 ㈠内涵概述: 人要想从蒙昧而走向智慧,从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成为有教养的人,只有读书学习,充 分利用前人的知识积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应当具有终身学习的追求。人类社会的 文明进步有赖于人开掘潜能,运用智慧,产生先进的思想,这就需要公民尊重知识,尊重科 学,有学习的需求和读书学习的欲望。 本专题分为三个部分:“经典的力量”,“求学之道”和“从质疑到创新”。第一部分探讨 的重点是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第二部分探讨重点是读书学习的作用和从师而学的基本原 则。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第三部分探讨重点是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和思考的方法,研讨 质疑和创新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探讨,让学生从基本的“读书求知”意识逐步上升为自我完 善,服务人类的精神追求。 ㈡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学生探讨阅读经典和求知问道的作用,探讨独立思考和创新的关系,建立科学的学习方 法。 3.学生学会质疑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习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4.学生在学习议论文不同的论证方法后,能够在作文中正确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事 实论证、引言论证等手法。 二.教学活动安排 本专题的主要学习方式是问题探讨。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探讨问题,首先要注意专题 在模块中的位置,注意专题的内涵,注意专题中每个板块的侧重点。探讨是一种合作学习的 方式,但必须以个人对学习材料的基本理解为前提。学习材料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应当在预 习中解决,因此教师在专题教学前,要有整体的预习计划,让学生作一定的准备,以保证课 堂探讨能有序有效地进行。要抓住专题的核心问题,尽可能使探讨能循着有价值的思路展开, 以达到专题设计目的。学生在深入探讨时可能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教师应当有一定的准备。 探讨可以在同桌之间展开,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重大的或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可以考 虑安排一次班级范围的探讨交流。探讨问题要注意过程,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可以做一些记录,教师对学生的探讨结果,要作出评价。 本专题分为三个部分,教学时按要求对每一部分作整体探讨。探讨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 现问题。能否得到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否保持和发展探讨 的兴趣。专题的核心思想是“获得教养的途径”,探讨须在这一主题的总领之下。黑塞文章 的中心意思是阅读经典,《劝学》和《师说》的基本意思也不难理解,《贵在一个“新”字》 中心明确,三篇文章的关系,简而言之也可以概括为“读”——“学”——“思”。 1.第一部分学习材料重点谈经典的力量,出发点是一个“读”字。可以分几个层次讨 论展开探讨。 为什么作者强调阅读经典作品?对经典作品为什么要反复阅读?
读书学习,“读什么?”是个基本问题。作者认为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主要的途径。 为获得教养,先要了解学习的作用,明白学习的要求。文章开宗明义,建议人们多读书,读 经典著作,强调从“世界文学”中汲取营养 这个问题可以引发学生探讨的兴趣:经典作品的作用为什么不同一般?为什么前辈学人 总是提醒我们读经典作品?每个时代都有不计其数的文学作品,为什么很多东西被淘汰,无 法流传?有些文学作品轰动一时,为什么才过了十来年就没有人再提及?为什么每个民族都 会有自己的文学史?为什么每个民族尊奉的作家往往也是世界的?中国的屈原、司马迁、李 白、杜甫、苏轼、曹雪芹和鲁迅,俄罗斯的普希金、托尔斯泰,法国的司汤达、英国的莎士 比亚、意大利的但丁、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等,他们的作品,不但在本国流传,也产生了世界 的影响,滋养了无数的人。为什么经典作品能陶冶人的情操? 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 顶峰。从获得教养的目的出发,必须阅读杰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所读的书注定要影响他 的一生,对他的人文素养构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能决定他一生的审美追求。所以, 人应当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注意打好精神的“底子”,·确立一生阅读的方向。作者在这里 特别谈到阅读的效率问题。他指出,有的人一生只读过十来本书,却成为真正的读书人,这 是因为他们有追求,会选择,是“用心在读”:而有的人“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 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深入理解思想家和作家的杰作,能激发学习者产生鲜活的有 价值的思想。本专题的第二部分学习材料也能印证黑塞的这个论断。 思想家和作家的著作,“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 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原因是什么呢?学会读书,懂得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 融会贯通,就能发现经典作品的独特魅力。而人的经验不断增长,阅读不断地深入,就能不 断地能从名著中有所发现,这就是所谓的“常读常新 探讨这个问题,可以请同学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来谈。许多同学在高小到初中阶段读过 中国古代名著,可是到了高中以后,他对这些名著会有新的认识和评价。教学时可举中国古 典名著的阅读为例。如《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少年读此书,可能仅仅为其中的情节人物 所打动,而有了一定的修养和阅历后,重读此书,可能就会从历史变迁、政治谋略、外交智 慧等方面去解读了。其他如《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等,高中时代重读,体会和 少年时代已经大不一样,而人生每个时期都能从中汲取营养,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黑塞认为“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这句话阐述的是阅 读的态度。阅读杰作,特别是读那些有久远影响、有世界声誉的杰作,要有崇敬之心,庄重 之感,如果没有一种敬重之心,是难以体会到杰作的伟大的 黑塞阐明了一个认识,即问题不仅在于多读,更在于“爱的阅读”、“敬重知识”和“心 的教养”,—一因为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教养,只有“用心”,阅读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在 具体的阅读方法上,作者主张“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需要我们认真对 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2)第二部分内容的核心是论求学之道,议论的出发点可以用一个“学”字概括 两篇文章都是中国传统的典范文章,历久不衰,正可以说明“经典的力量”所阐述的内 容。《劝学》讲的是学习的基本道理,从修身立德的角度出发,更多的谈的是个人的学习 而《师说》讲的是从师而学,涉及到个人与外部的联系。对青少年而言,这是获得教养的主 要的两种途径。指导阅读可以逐段阅读,理清基本意思,不必要求学生对文本作过细的研习 重要的是弄清几个问题的关系,围绕“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个中心,对学习内容作整体探讨
读书学习,“读什么?”是个基本问题。作者认为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主要的途径。 为获得教养,先要了解学习的作用,明白学习的要求。文章开宗明义,建议人们多读书,读 经典著作,强调从“世界文学”中汲取营养。 这个问题可以引发学生探讨的兴趣:经典作品的作用为什么不同一般?为什么前辈学人 总是提醒我们读经典作品?每个时代都有不计其数的文学作品,为什么很多东西被淘汰,无 法流传?有些文学作品轰动一时,为什么才过了十来年就没有人再提及?为什么每个民族都 会有自己的文学史?为什么每个民族尊奉的作家往往也是世界的?中国的屈原、司马迁、李 白、杜甫、苏轼、曹雪芹和鲁迅,俄罗斯的普希金、托尔斯泰,法国的司汤达、英国的莎士 比亚、意大利的但丁、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等,他们的作品,不但在本国流传,也产生了世界 的影响,滋养了无数的人。为什么经典作品能陶冶人的情操? 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 顶峰。从获得教养的目的出发,必须阅读杰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所读的书注定要影响他 的一生,对他的人文素养构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能决定他一生的审美追求。所以, 人应当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注意打好精神的“底子”,• 确立一生阅读的方向。作者在这里 特别谈到阅读的效率问题。他指出,有的人一生只读过十来本书,却成为真正的读书人,这 是因为他们有追求,会选择,是“用心在读”;而有的人“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 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深入理解思想家和作家的杰作,能激发学习者产生鲜活的有 价值的思想。本专题的第二部分学习材料也能印证黑塞的这个论断。 思想家和作家的著作,“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 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原因是什么呢?学会读书,懂得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 融会贯通,就能发现经典作品的独特魅力。而人的经验不断增长,阅读不断地深入,就能不 断地能从名著中有所发现,这就是所谓的“常读常新”。• 探讨这个问题,可以请同学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来谈。许多同学在高小到初中阶段读过 中国古代名著,可是到了高中以后,他对这些名著会有新的认识和评价。教学时可举中国古 典名著的阅读为例。如《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少年读此书,可能仅仅为其中的情节人物 所打动,而有了一定的修养和阅历后,重读此书,可能就会从历史变迁、政治谋略、外交智 慧等方面去解读了。其他如《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等,高中时代重读,体会和 少年时代已经大不一样,而人生每个时期都能从中汲取营养,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黑塞认为“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这句话阐述的是阅 读的态度。阅读杰作,特别是读那些有久远影响、有世界声誉的杰作,要有崇敬之心,庄重 之感,如果没有一种敬重之心,是难以体会到杰作的伟大的。 黑塞阐明了一个认识,即问题不仅在于多读,更在于“爱的阅读”、“敬重知识”和 “心 的教养”,——因为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教养,只有“用心”,阅读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在 具体的阅读方法上,作者主张“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需要我们认真对 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2)第二部分内容的核心是论求学之道,议论的出发点可以用一个“学”字概括。 两篇文章都是中国传统的典范文章,历久不衰,正可以说明“经典的力量”所阐述的内 容。《劝学》讲的是学习的基本道理,从修身立德的角度出发,更多的谈的是个人的学习; 而《师说》讲的是从师而学,涉及到个人与外部的联系。对青少年而言,这是获得教养的主 要的两种途径。指导阅读可以逐段阅读,理清基本意思,不必要求学生对文本作过细的研习, 重要的是弄清几个问题的关系,围绕“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个中心,对学习内容作整体探讨
比较可行的方法是让学生发现两篇文章的内在关系,引导他们注意文本中的语句,从 中找出古人对学习规律性的认识。 《劝学》讲学习的基本道理,荀子认为“学不可以己”,要“积善成德”,这是中国古 代关于获取教养的重要思想 荀子认为学习要注重“积累”,《师说》也强调积累,被韩愈称赞的李蟠,正是在“六 艺经传皆习之”的基础上求师而问的。 韩愈认为人非生而知之,必须学习,荀子的论述中有没有类似的思想? 荀子注意到学习者的“善假于物”,韩愈则强调一定要从师而学,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 学习 两文都谈到学习的重要,那么正确的学习目的究竟是什么? 《劝学》认为学习的本质其实是“改变自己”:“学不可以已”,永远不停止,也即常言 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师说》中认为学习是为了闻道解惑。一一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 作为现代人,黑塞论述得更全面,他认为读书学习是获取教养的途径,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 扩展,并非是为了提高某种能力或本领(因为那样的学习过于功利),而在于寻找生活的意 义,也就是说,学习者需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没有追求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只能满足 般的生存需求。 这两篇文章都是古代作品,为什么至今还能有生命力? 《劝学》是两千多年前的著述,至今读起来,仍然觉得很有道理。虽然时代变了,学习 的条件和环境都大大地变了,可是我们可以看出,荀子论述的基本规律,对今天的学习仍然 有指导意义。而正因为它已经为两千多年的实践所验证,所以更具有权威性。《师说》是 千多年前的“时文”,作者是针对社会上不肯从师而学的坏风气展开论述的,可是文章也流 传千年,因为作者揭示的是读书人的通病(或者说是人性的弱点),所以至今仍然能从中感 受强烈的针对性。韩愈的文章是写给李蟠的,他写作本文时并没有想到文章会流传后世:而 我们在阅读时不得不联想到当今的社会风气,从中能发现颠扑不破的基本真理,这也说明了 经典的力量。《师说》在结尾处称赞李蟠,一是嘉许李蟠“好读书”,其实称赞的是他“六艺 经传皆习之”,从中也可以看出韩愈也是主张读经典的;二是嘉许李蟠的“不拘于时”,“时 指的是不肯从师而学的坏风气,李蟠从师而学,所以学业精进,有所成就。从今天人们发表 意见和评论的动因看,两文的作者也有可能都是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而发议论的。 在这一部分,探讨时还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如何认识学习的阶段性?“童子之师”与“读经之师”真的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吗? 从终生学习的目标看,我们目前的“学业”起的是什么作用? 如何提出进一步的学习目标? 青出于蓝而青于蓝,从师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超越。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比较可行的方法是让学生发现两篇文章的内在关系,引导他们注意文本中的语句,从 中找出古人对学习规律性的认识。 《劝学》讲学习的基本道理,荀子认为“学不可以已”,要“积善成德”,这是中国古 代关于获取教养的重要思想。 荀子认为学习要注重“积累”,《师说》也强调积累,被韩愈称赞的李蟠,正是在“六 艺经传皆习之”的基础上求师而问的。 韩愈认为人非生而知之,必须学习,荀子的论述中有没有类似的思想? 荀子注意到学习者的“善假于物”,韩愈则强调一定要从师而学,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 学习。 …… 两文都谈到学习的重要,那么正确的学习目的究竟是什么? 《劝学》认为学习的本质其实是“改变自己”;“学不可以已”,永远不停止,也即常言 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师说》中认为学习是为了闻道解惑。——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 作为现代人,黑塞论述得更全面,他认为读书学习是获取教养的途径,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 扩展, 并非是为了提高某种能力或本领(因为那样的学习过于功利),而在于寻找生活的意 义,也就是说,学习者需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没有追求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只能满足一 般的生存需求。 这两篇文章都是古代作品,为什么至今还能有生命力? 《劝学》是两千多年前的著述,至今读起来,仍然觉得很有道理。虽然时代变了,学习 的条件和环境都大大地变了,可是我们可以看出,荀子论述的基本规律,对今天的学习仍然 有指导意义。而正因为它已经为两千多年的实践所验证,所以更具有权威性。《师说》是一 千多年前的“时文”,作者是针对社会上不肯从师而学的坏风气展开论述的,可是文章也流 传千年,因为作者揭示的是读书人的通病(或者说是人性的弱点),所以至今仍然能从中感 受强烈的针对性。韩愈的文章是写给李蟠的,他写作本文时并没有想到文章会流传后世;而 我们在阅读时不得不联想到当今的社会风气,从中能发现颠扑不破的基本真理,这也说明了 经典的力量。《师说》在结尾处称赞李蟠,一是嘉许李蟠“好读书”,其实称赞的是他“六艺 经传皆习之”,从中也可以看出韩愈也是主张读经典的;二是嘉许李蟠的“不拘于时”,“时” 指的是不肯从师而学的坏风气,李蟠从师而学,所以学业精进,有所成就。从今天人们发表 意见和评论的动因看,两文的作者也有可能都是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而发议论的。 在这一部分,探讨时还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如何认识学习的阶段性?“童子之师”与“读经之师”真的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吗? 从终生学习的目标看,我们目前的“学业”起的是什么作用? 如何提出进一步的学习目标? 青出于蓝而青于蓝,从师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超越。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3)专题的第三部分谈“思”,重点是独立思考和创新问题。相对于前两个部分而言, 从“获取教养”这个意义上说,“独立思考”是更为重要的能力 这一部分的学习围绕《贵在一个“新”字》展开探讨。该文重点谈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及 如何通过独立思考实现创新。作者是著名数学家、资深教授,担任过大学校长,不但在数学 研究上卓有成就,研究成才理论也有独到的发现。作为介绍学习方法的普及读物,本文通俗 易懂。但是相对于“读”和“学”,独立思考的内涵更为丰富,论述问题既有深度也有广 在教学中宜让学生自行展开探讨,能提出问题并作较为深入的思考 本文文本浅易,没有什么阅读障碍,组织探讨时可以启发学生注意开掘 作者认为培养“独立思考”这种能力需要哪些条件? 为什么文章的题目是“贵在一个‘新’字”,而文章却并没有具体地谈“创新”? 他的论述对社会科学研究有用吗?能否找出一些实例? 为什么作者把独立思考的素质看得如此重要? 他介绍的方法对我们的学习有哪些启发? 在探讨中要联系学习实际,特别是有说服力的个案个例,教师也可以提供教学中的得失 有时候,教训比经验更有探讨和记忆的价值,所以在探讨中既要注意正面经验,更要注意来 自反面的教训 学生探讨有可能发现以下基本结论: 落后的学习方法是因为有落后的教育观念。文章作者从正面阐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也 可以从反面观察出“学而不思”的弊端 关于如何培养独立思考素质,作者提出四个基本条件:要有怀疑精神,要重视积累,注 重方法,勇于实践。四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 文章指出,许多实践活动的共同要求是“创新”,具体表现为发现新事物,建立新理论, 发明新技术,写出新作品等等。没有怀疑精神,就不会有独立思考,没有独立思考,就不会 有发现,也就不可能创新。要创新,就必须在思维上有突破,就要有对旧有的思想观念、习 惯做法质疑和批判的精神,这就必须独立思考。作者不需要把笔墨花在论证“创新”如何重 要上,因为在改革发展的时代,这几乎是众所周知的了 文章主要就自然科学研究谈独立思考,实际上独立思考精神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更为重
(3)专题的第三部分谈“思”,重点是独立思考和创新问题。相对于前两个部分而言, 从“获取教养”这个意义上说,“独立思考”是更为重要的能力。 这一部分的学习围绕《贵在一个“新”字》展开探讨。该文重点谈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及 如何通过独立思考实现创新。作者是著名数学家、资深教授,担任过大学校长,不但在数学 研究上卓有成就,研究成才理论也有独到的发现。作为介绍学习方法的普及读物,本文通俗 易懂。但是相对于“读”和“学”,独立思考的内涵更为丰富,论述问题既有深度也有广度。 在教学中宜让学生自行展开探讨,能提出问题并作较为深入的思考。 本文文本浅易,没有什么阅读障碍,组织探讨时可以启发学生注意开掘。 作者认为培养“独立思考”这种能力需要哪些条件? 为什么文章的题目是“贵在一个‘新’字”,而文章却并没有具体地谈“创新”? 他的论述对社会科学研究有用吗?能否找出一些实例? 为什么作者把独立思考的素质看得如此重要? 他介绍的方法对我们的学习有哪些启发? …… 在探讨中要联系学习实际,特别是有说服力的个案个例,教师也可以提供教学中的得失。 有时候,教训比经验更有探讨和记忆的价值,所以在探讨中既要注意正面经验,更要注意来 自反面的教训。 学生探讨有可能发现以下基本结论: 落后的学习方法是因为有落后的教育观念。文章作者从正面阐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也 可以从反面观察出“学而不思”的弊端。 关于如何培养独立思考素质,作者提出四个基本条件:要有怀疑精神,要重视积累,注 重方法,勇于实践。四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 文章指出,许多实践活动的共同要求是“创新”,具体表现为发现新事物,建立新理论, 发明新技术,写出新作品等等。没有怀疑精神,就不会有独立思考,没有独立思考,就不会 有发现,也就不可能创新。要创新,就必须在思维上有突破,就要有对旧有的思想观念、习 惯做法质疑和批判的精神,这就必须独立思考。作者不需要把笔墨花在论证“创新”如何重 要上,因为在改革发展的时代,这几乎是众所周知的了。 文章主要就自然科学研究谈独立思考,实际上独立思考精神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更为重
要。哥白尼和布鲁诺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虽然发现本属自然科学领域,但是都引起 过宗教政治势力的镇压和攻击。中国古代稍稍有独立思考意识的读书人,都会被视为异端。 汉代王充的《论衡》中有《问孔》、《刺孟》篇,不得读书人的喜欢,晋代嵇康因为一句“非 汤武而薄周孔”而遇害,明代李贽因不赞成“以孔子是非为是非”而下狱。为什么中国古代 灿烂的文化后来没有得到发展,由此可见一斑。从康梁的变法到五四运动,从“百家争鸣 到“两个凡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那样艰难,就在于具备独立思考素质的知识分子过 少。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之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思想解放运动,才逐步 倡导了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的根本目的,就是尊重客观存在,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中国要发展,走改革 开放之路,思想解放是关键。中国教育落后,主要在于灌输替代了独立思考。 无论在具体的学习还是研究,“不思想”终将一事无成,充其量只能得“死的知识”,只 有独立思考才有可能获得教养,获得智慧。 随着探讨的深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中国文化教育的大背景。结合这个大背景,本 专题的探讨可能会有深度和广度。如,中国古代注意到“学”和“思”的关系(“学而不思 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但是究竟有没有“不唯上,不唯尊,只唯实”的独立思考?中国的 传统文化是否提倡独立思考?为什么中国社会近五百年在人文科学方面没有对人类作出有 价值的贡献?为什么没出现世界级的伟大科学家?中国经济发展滞后和教育有没有关系? 中国人的教育观念存在什么问题?中国高等教育中,文科理科所占比例为什么和发达国家相 反?为什么世界上只有中国有一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等等,这些都可以作 为探讨的大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学生会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会积极思考,形成自己 的见解。 (4)本专题还有些有趣的问题,可以启发学生作进一步的探讨。 王梓坤的文章,很明确的可以看出是普及读物,任何从事文化教育工作的人都可以读 那么我们推导:韩愈的《师说》仅仅是赠给李蟠的吗?荀子的《劝学》又是写给什么人读的? 通过三个部分的比较,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如,韩愈认为师有“句读之师”和“传道受业 解惑之师”之分,而黑塞则注意到儿童学写字母、拼读音节阶段处在同一起点上,而后来的 发展,满足于一般阅读与继续深入阅读二者将有很大的区别。 《劝学》中的一些有关学习的论述,今天看起来,过于简单,作者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比 喻?这种行文方法和作者面对的人群素质有没有关系? 古代的学习观和现代学习理念相比,是有些落后的。在现今的学习条件下,如何读,如 何学,如何思考呢? 《获得教养的途径》中作者两次提到“受骗上当”,是基于他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但是文章 的落点为什么是在“创新”上? 相关连接 1.《获得教养的途径》
要。哥白尼和布鲁诺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虽然发现本属自然科学领域,但是都引起 过宗教政治势力的镇压和攻击。中国古代稍稍有独立思考意识的读书人,都会被视为异端。 汉代王充的《论衡》中有《问孔》、《刺孟》篇,不得读书人的喜欢,晋代嵇康因为一句“非 汤武而薄周孔”而遇害,明代李贽因不赞成“以孔子是非为是非”而下狱。为什么中国古代 灿烂的文化后来没有得到发展,由此可见一斑。从康梁的变法到五四运动,从“百家争鸣” 到“两个凡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那样艰难,就在于具备独立思考素质的知识分子过 少。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之后,20 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思想解放运动,才逐步 倡导了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的根本目的,就是尊重客观存在,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中国要发展,走改革 开放之路,思想解放是关键。中国教育落后,主要在于灌输替代了独立思考。 无论在具体的学习还是研究,“不思想”终将一事无成,充其量只能得“死的知识”,只 有独立思考才有可能获得教养,获得智慧。 随着探讨的深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中国文化教育的大背景。结合这个大背景,本 专题的探讨可能会有深度和广度。如,中国古代注意到“学”和“思”的关系(“学而不思 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但是究竟有没有“不唯上,不唯尊,只唯实”的独立思考?中国的 传统文化是否提倡独立思考?为什么中国社会近五百年在人文科学方面没有对人类作出有 价值的贡献?为什么没出现世界级的伟大科学家?中国经济发展滞后和教育有没有关系? 中国人的教育观念存在什么问题?中国高等教育中,文科理科所占比例为什么和发达国家相 反?为什么世界上只有中国有一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等等,这些都可以作 为探讨的大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学生会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会积极思考,形成自己 的见解。 (4)本专题还有些有趣的问题,可以启发学生作进一步的探讨。 王梓坤的文章,很明确的可以看出是普及读物,任何从事文化教育工作的人都可以读, 那么我们推导:韩愈的《师说》仅仅是赠给李蟠的吗?荀子的《劝学》又是写给什么人读的? 通过三个部分的比较,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如,韩愈认为师有“句读之师”和“传道受业 解惑之师”之分,而黑塞则注意到儿童学写字母、拼读音节阶段处在同一起点上,而后来的 发展,满足于一般阅读与继续深入阅读二者将有很大的区别。 《劝学》中的一些有关学习的论述,今天看起来,过于简单,作者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比 喻?这种行文方法和作者面对的人群素质有没有关系? 古代的学习观和现代学习理念相比,是有些落后的。在现今的学习条件下,如何读,如 何学,如何思考呢? 《获得教养的途径》中作者两次提到“受骗上当”,是基于他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但是文章 的落点为什么是在“创新”上? 三.相关连接 1.《获得教养的途径》
作者介绍:(黑塞自传)我于1877年生于黑森林的卡尔夫市。父亲是德国人,生于波罗的海 岸边的爱沙尼亚。母亲出生在一个施瓦本地区的家庭,是法籍瑞士人。祖父是医生,外祖父是 传教士、研究印度的专家。父亲也曾一度在印度当过传教士母亲年轻时在印度住过几年,从 事传教工作。我童年时代是在卡尔夫市度过的中间曾去巴塞尔住过几年(18801886)。我 们一家人是由几个不同国籍的人组成的现在又加上我成长的经历:我成长在两个不同的 族和国家之中他们各自操着不同的方言。我大部分的学校生活是在符腾堡的寄宿学校度过 的有一段时间在莫尔布隆修道院的神学院读书。我是优等生,拉丁文学得不错,但希腊文成绩 一般。我不是个唯命是从的孩子。我好不容易才适应那个虔信的教育机构那种教育的目的 在于压制和扼杀人的个性。从十二岁时起我就想当诗人,·但苦于找不到正常的或者说是正 式的道路。我离开了神学院和中等学校跟一名技工当学徒。十九岁时,在图平根和巴塞尔的 书店和古玩店工作。1899年底我发表了篇幅不大的诗集接下来又发表了一些小部头的著作, 都没有引起注意。直到1904年我发表了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德》,一举成功。本书写于 巴塞尔在瑞士出版。我放弃了卖书的工作,和一个巴塞尔女子结了婚,生了几个儿子,迁居乡 下。那时乡村生活远离城市和文明,正合我的心意。自此我一直乡居度日。先在康斯坦茨湖 畔的海因霍芬住到1912年;后又迁居伯尔尼郊外;最后迁居现在的住处:卢加诺附近的蒙塔 格诺拉。 我于1912年定居瑞士以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我越来越陷入了与德国民族主 义冲突的境地。自从我率先向大规模的鼓动和暴力发表一些审慎的、表示抗议的言论以来 不断地受到来自德国的攻击,辱骂信纷至沓来。在希特勒的统治下,德国当局对我的仇恨达到 了顶点。然而我在年轻一代人中赢得了追随者他们按照国际主义以及和平主义的方式思考 问题:我得到了罗曼罗兰的友谊这种友谊一直持续到他逝世:我还得到了印度和日本人的 同情,他们和我虽远隔千山万水但思想一致。这样德国官方对我的仇恨也就得到了补偿。希 特勒倒台以后,我在德国又得到了公正的评价。但我的著作已部分被纳粹分子查禁部分在战 争中被毁掉,一直未在德国再版 1923年我放弃德国国籍,取得瑞士国籍。第一次婚姻破裂以后,我独居多年后来又结了婚, 我的好友在蒙塔格诺拉盖了一幢房子,供我居住 1914年前我一直爱好旅游。我常去意大利有一次还到印度住了好几个月。从那以后我 几乎完全放弃了旅游,十多年来我从未离开过瑞士。 我是希特勒统治年代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幸存者在这十一年里我一直工作写成了《玻 璃球游戏》(1943),这是部长篇小说,分两卷出版。完成了这部长篇以后我患了眼疾,又因年迈, 疾病日渐增多,不能从事较大部头的创作了。 在西方哲学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有柏拉图、斯宾诺莎、叔本华和尼采;还有历史学家J布 克哈德对我也有影响。但他们对我的影响都不及印度和中国的哲学对我的影响那样大。我和 美术一直有不解之缘,但我更爱好音乐并小有所获。我的作品里大都提到过音乐。我认为我 最具特色的作品是《诗歌》(选集版,苏黎世,1942);小说有《克努尔普》(1915)、《德米安》 (1919)、《席特哈尔塔》(1922)、《荒原狼》(1927)、《纳尔齐斯和歌尔蒙德》(1930、《东方行》 (1932)、《玻璃球游戏》(1943)。《回忆录》(1937,增订版,1962)里载有许多自传材料。我的政 论文集最近已在苏黎世出版,书名《战争与和平》(1946)。 先生们,我这里写的只是个简略的提纲希望它能满足你们的要求。我的健康状况不允许 我写得更全面一些 (摘自漓江出版社《荒原狼》附文) 946年赫尔曼·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表彰词:“……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它们一方
作者介绍:(黑塞自传) 我于 1877 年生于黑森林的卡尔夫市。父亲是德国人,生于波罗的海 岸边的爱沙尼亚。母亲出生在一个施瓦本地区的家庭,是法籍瑞士人。祖父是医生,外祖父是 传教士、研究印度的专家。父亲也曾一度在印度当过传教士,母亲年轻时在印度住过几年,从 事传教工作。我童年时代是在卡尔夫市度过的,中间曾去巴塞尔住过几年(1880——1886)。我 们一家人是由几个不同国籍的人组成的,现在又加上我成长的经历:我成长在两个不同的民 族和国家之中,他们各自操着不同的方言。我大部分的学校生活是在符腾堡的寄宿学校度过 的,有一段时间在莫尔布隆修道院的神学院读书。我是优等生,拉丁文学得不错,但希腊文成绩 一般。我不是个唯命是从的孩子。我好不容易才适应那个虔信的教育机构,那种教育的目的 在于压制和扼杀人的个性。从十二岁时起,我就想当诗人,• 但苦于找不到正常的或者说是正 式的道路。我离开了神学院和中等学校,跟一名技工当学徒。十九岁时,在图平根和巴塞尔的 书店和古玩店工作。1899 年底,我发表了篇幅不大的诗集,接下来又发表了一些小部头的著作, 都没有引起注意。直到 1904 年,我发表了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德》,一举成功。本书写于 巴塞尔,在瑞士出版。我放弃了卖书的工作,和一个巴塞尔女子结了婚,生了几个儿子,迁居乡 下。那时乡村生活远离城市和文明,正合我的心意。自此,我一直乡居度日。先在康斯坦茨湖 畔的海因霍芬,住到 1912 年;后又迁居伯尔尼郊外;最后迁居现在的住处:卢加诺附近的蒙塔 格诺拉。 我于 1912 年定居瑞士以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我越来越陷入了与德国民族主 义冲突的境地。自从我率先向大规模的鼓动和暴力发表一些审慎的、表示抗议的言论以来, 不断地受到来自德国的攻击,辱骂信纷至沓来。在希特勒的统治下,德国当局对我的仇恨达到 了顶点。然而,我在年轻一代人中赢得了追随者,他们按照国际主义以及和平主义的方式思考 问题;我得到了罗曼·罗兰的友谊,这种友谊一直持续到他逝世;我还得到了印度和日本人的 同情,他们和我虽远隔千山万水,但思想一致。这样,德国官方对我的仇恨也就得到了补偿。希 特勒倒台以后,我在德国又得到了公正的评价。但我的著作已部分被纳粹分子查禁,部分在战 争中被毁掉,一直未在德国再版。 1923 年,我放弃德国国籍,取得瑞士国籍。第一次婚姻破裂以后,我独居多年,后来又结了婚, 我的好友在蒙塔格诺拉盖了一幢房子,供我居住。 1914 年前,我一直爱好旅游。我常去意大利,有一次还到印度住了好几个月。从那以后,我 几乎完全放弃了旅游,十多年来,我从未离开过瑞士。 我是希特勒统治年代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幸存者,在这十一年里,我一直工作,写成了《玻 璃球游戏》(1943),这是部长篇小说,分两卷出版。完成了这部长篇以后,我患了眼疾,又因年迈, 疾病日渐增多,不能从事较大部头的创作了。 在西方哲学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有:柏拉图、斯宾诺莎、叔本华和尼采;还有历史学家 J·布 克哈德对我也有影响。但他们对我的影响都不及印度和中国的哲学对我的影响那样大。我和 美术一直有不解之缘,但我更爱好音乐,并小有所获。我的作品里大都提到过音乐。我认为我 最具特色的作品是《诗歌》(选集版,苏黎世,1942);小说有《克努尔普》(1915)、《德米安》 (1919)、《席特哈尔塔》(1922)、《荒原狼》(1927)、《纳尔齐斯和歌尔蒙德》(1930)、《东方行》 (1932)、《玻璃球游戏》(1943)。《回忆录》(1937,增订版,1962)里载有许多自传材料。我的政 论文集最近已在苏黎世出版,书名《战争与和平》(1946)。 先生们,我这里写的只是个简略的提纲,希望它能满足你们的要求。我的健康状况不允许 我写得更全面一些。 (摘自漓江出版社《荒原狼》附文) 946 年赫尔曼·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表彰词:“……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它们一方
面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与高尚的风格。”人们已无数 次地向我提出这个问题:“您最爱读什么书?” 对于一个爱好世界文学的人来说,这个问题颇难回答。我一生读过数万种书,有的读 过不只一遍,有的读的遍数更多。我原则上反对将某些文学、流派或者作家排除于我的藏书 之外,排除于我的关注或者讲我的兴趣之外。然而尽管如此,这个问题提得还是有理,在 定程度也是可以回答的。至于我,认真想想,在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中,都会碰见一些更亲 近和更喜爱的领域、时代及风格 我一生中最常探访、了解大概也最深的世界文学的领域,是那个今天看来似乎已经无 限遥远的,是的,甚至已经成为了传说的德国——1750年和1850年之间的德国:而歌德, 就是这个德国的文学的中心和顶峰。在这个德国,我既不必担心会有所失望,也不存发现什 么轰动事件的奢望。每一次去最古老的和最遥远的世界漫游之后,我总要回到这个德国,回 到那些诗人、书信作者和传记家身边:他们全都是高尚的人道主义者,又几乎全带着大地的 气息,民众的气息。特别令我感到亲切的自然是那样一些书:书中有我十分熟悉的风景、民 俗和语言,有我从孩提时代起就习以为故乡的一切:在读这样的书时,我享受到了那种对最 微妙的细节、最隐讳的暗示、最轻柔的韵味都能心领神会的特殊幸福。每当读完一本这样的 书不得不再拿起其它书,例如再拿起一部译著或者一部缺少有机的、真正的、鲜活的语言和 音乐的作品,我都会浑身一震,心里颇不是滋味儿 然而,血统、故土、母语并非一切,在文学同样如此:超越这一切之上还有人类。常 常既令我感到惊讶又令我感到幸福的是,在最遥远和最陌生之处也能发现故乡,对那些似乎 最隐秘和最难接近的东西也能产生热爱,并因之变得亲密起来。这种情况,在我的前半生可 以用印度的精神文化,随后又可以用中国的精神文化为证。我之走向印度人,至少还有路可 循,还有种种先天的原因:我的父母和外祖父母都到过印度,学会了印度的多种语言,多少 受过印度精神的熏陶。可是,我在满了三十岁以后,还压根儿不曾料到,世界上还有着一种 如此美妙的中国文学,还存在一种极富特性的中国人生观和人道精神,它们不仅为我所喜爱 和珍视,甚而至于变成了我的一个精神归宿和第二故乡。早先,除去《诗经》,我对中国文 学一无所知;可后来,未曾料到的事情就发生了,通过卫礼贤和其他一些人的翻译,我认识 了一些东西,没有这些东西,我真不知该怎样活下去:那就是智与善的中国道家的理想。我 对中文一字不识,也从未到过中国,却有幸在两千五百年前的中国经典中找到了自己的种种 预感的证识,找到了一种精神气氛和故乡,一种我只是从自己的出生和语言所造就的世界里 才获得过的感觉。这些通过杰出的庄子之口,通过列子和孟轲之口讲述出来的中国贤者和智 者,他们与上述那些风格悲壮的作家恰恰相反:他们惊人地朴素,既接近民众又接近日常生 活,无拘无束,隐逸出世,快乐知足:他们的表达方式永远叫人感到惊讶和欣喜。孔夫子是 老子伟大的对立面,是一位礼制家和道德家,是一位立法者和卫道士,是中国古代贤哲中唯 有着几分威仪的一位:但是,在某个场合他仍被说成“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欤!”由此 而表现出了一种从容,一种幽默,一种质朴恬淡,在其它任何文学中我再找不出类似的例子 我现在经常想起他的这句话以及其它的一些语录,也包括在我观察世界形势和聆听某些近几 年或几十年意欲统治世界、完善世界的人物的言论的时候。这些人行动有如伟人孔子,但在 他们的行动背后却缺少“不可为”的自知 (黑塞《我最爱读的书》杨武能译《读书》杂志1990年第12期) 与书为友
面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与高尚的风格。”人们已无数 次地向我提出这个问题:“您最爱读什么书?” 对于一个爱好世界文学的人来说,这个问题颇难回答。我一生读过数万种书,有的读 过不只一遍,有的读的遍数更多。我原则上反对将某些文学、流派或者作家排除于我的藏书 之外,排除于我的关注或者讲我的兴趣之外。然而尽管如此,这个问题提得还是有理,在一 定程度也是可以回答的。至于我,认真想想,在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中,都会碰见一些更亲 近和更喜爱的领域、时代及风格。 我一生中最常探访、了解大概也最深的世界文学的领域,是那个今天看来似乎已经无 限遥远的,是的,甚至已经成为了传说的德国——1750 年和 1850 年之间的德国;而歌德, 就是这个德国的文学的中心和顶峰。在这个德国,我既不必担心会有所失望,也不存发现什 么轰动事件的奢望。每一次去最古老的和最遥远的世界漫游之后,我总要回到这个德国,回 到那些诗人、书信作者和传记家身边;他们全都是高尚的人道主义者,又几乎全带着大地的 气息,民众的气息。特别令我感到亲切的自然是那样一些书:书中有我十分熟悉的风景、民 俗和语言,有我从孩提时代起就习以为故乡的一切;在读这样的书时,我享受到了那种对最 微妙的细节、最隐讳的暗示、最轻柔的韵味都能心领神会的特殊幸福。每当读完一本这样的 书不得不再拿起其它书,例如再拿起一部译著或者一部缺少有机的、真正的、鲜活的语言和 音乐的作品,我都会浑身一震,心里颇不是滋味儿。 然而,血统、故土、母语并非一切,在文学同样如此;超越这一切之上还有人类。常 常既令我感到惊讶又令我感到幸福的是,在最遥远和最陌生之处也能发现故乡,对那些似乎 最隐秘和最难接近的东西也能产生热爱,并因之变得亲密起来。这种情况,在我的前半生可 以用印度的精神文化,随后又可以用中国的精神文化为证。我之走向印度人,至少还有路可 循,还有种种先天的原因:我的父母和外祖父母都到过印度,学会了印度的多种语言,多少 受过印度精神的熏陶。可是,我在满了三十岁以后,还压根儿不曾料到,世界上还有着一种 如此美妙的中国文学,还存在一种极富特性的中国人生观和人道精神,它们不仅为我所喜爱 和珍视,甚而至于变成了我的一个精神归宿和第二故乡。早先,除去《诗经》,我对中国文 学一无所知;可后来,未曾料到的事情就发生了,通过卫礼贤和其他一些人的翻译,我认识 了一些东西,没有这些东西,我真不知该怎样活下去:那就是智与善的中国道家的理想。我 对中文一字不识,也从未到过中国,却有幸在两千五百年前的中国经典中找到了自己的种种 预感的证识,找到了一种精神气氛和故乡,一种我只是从自己的出生和语言所造就的世界里 才获得过的感觉。这些通过杰出的庄子之口,通过列子和孟轲之口讲述出来的中国贤者和智 者,他们与上述那些风格悲壮的作家恰恰相反;他们惊人地朴素,既接近民众又接近日常生 活,无拘无束,隐逸出世,快乐知足;他们的表达方式永远叫人感到惊讶和欣喜。孔夫子是 老子伟大的对立面,是一位礼制家和道德家,是一位立法者和卫道士,是中国古代贤哲中唯 一有着几分威仪的一位;但是,在某个场合他仍被说成“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欤!”由此 而表现出了一种从容,一种幽默,一种质朴恬淡,在其它任何文学中我再找不出类似的例子。 我现在经常想起他的这句话以及其它的一些语录,也包括在我观察世界形势和聆听某些近几 年或几十年意欲统治世界、完善世界的人物的言论的时候。这些人行动有如伟人孔子,但在 他们的行动背后却缺少“不可为”的自知。 (黑塞《我最爱读的书》 杨武能译《读书》杂志 1990 年第 12 期) 与书为友
德国著名小说家黑塞以《论与书为友》为题,写过一篇短文。他以为,“就善读者而论, 读一本书就是去了解一个素昧平生者的德性和思维方式,寻求与他相知,尽力赢他为友 而当读者一旦与书交上了朋友,他就在与书发展、深化感情的同时,当然地提高读书的效益, 自觉地改进读书的方法。看来黑塞是反对由名家规定书单的,他指出:“各人只能根据自己 的需求和喜好慢慢地积累书籍,正如他为自己挑朋选友无二。”“纵使有益的指点和友好的引 导使之可能,无论老幼,每人仍应在书国自辟蹊径。”他的短文扣紧一个“友”字,结尾充 满感情:“谁读书如恋友,书中真旨就将自行显露,与己融为一体。他所读之得就不会飘逝 而去,荡然无存,而是如挚友之所能,同他朝夕相处、相依为命,为他带来欢乐和慰安。” (《以书为友》吴希义《读书》杂志1984年第10期) 2.《劝学》 作者介绍: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 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 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 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 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 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 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 《劝学》参考译文: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是颜色比蓝 草更深:冰是水凝成的,但是比水更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 轮,它的弧度就能符合圆规(画出的线)。即使被风吹日晒干枯了,不再挺直,这是用火烤 使它弯曲的办法让它变成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再用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 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博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 行为没有过错了。 我曾经整天地思考,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提起脚后跟远望,不如登上高处能够 见得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是远处的人能看得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 有加大,但是听的人听得特别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 借助船只的人,并非善于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君子的天赋不是和一般人不同,是他们善 于借助客观条件啊。 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 道德,精神和智慧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 之外: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办法成为江海。千里马跳跃一次,不能跳出十步;劣马拉车走十 天,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雕刻一下就放下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而不停止 金属和石头也能雕刻。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 (是因为)用心专一。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蟹钳,没有蛇洞和鳝鱼洞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 (是因为)用心浮躁。 3.关于《师说》的评论 通篇只是“吾师道也”一句。言触处皆师,无论长幼贵贱,惟人自择。因借时人不肯从师, 历引童子、巫医、孔子喻之,而作此以倡后学。([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八) 前起后收,中排三节,皆以轻重相形。初以圣与愚相形,圣且从师,况愚乎?次以子与 身相形,子且择师,况身乎?末以巫医、乐师、百工与士大夫相形,巫医、乐师、百工且从
德国著名小说家黑塞以《论与书为友》为题,写过一篇短文。他以为,“就善读者而论, 读一本书就是去了解一个素昧平生者的德性和思维方式,寻求与他相知,尽力赢他为友。” 而当读者一旦与书交上了朋友,他就在与书发展、深化感情的同时,当然地提高读书的效益, 自觉地改进读书的方法。看来黑塞是反对由名家规定书单的,他指出:“各人只能根据自己 的需求和喜好慢慢地积累书籍,正如他为自己挑朋选友无二。”“纵使有益的指点和友好的引 导使之可能,无论老幼,每人仍应在书国自辟蹊径。”他的短文扣紧一个“友”字,结尾充 满感情:“谁读书如恋友,书中真旨就将自行显露,与己融为一体。他所读之得就不会飘逝 而去,荡然无存,而是如挚友之所能,同他朝夕相处、相依为命,为他带来欢乐和慰安。” (《以书为友》吴希义 《读书》杂志 1984 年第 10 期) 2.《劝学》 作者介绍: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 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 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 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 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 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 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 《劝学》参考译文: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是颜色比蓝 草更深;冰是水凝成的,但是比水更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 轮,它的弧度就能符合圆规(画出的线)。即使被风吹日晒干枯了,不再挺直,这是用火烤 使它弯曲的办法让它变成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再用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 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博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 行为没有过错了。 我曾经整天地思考,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提起脚后跟远望,不如登上高处能够 见得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是远处的人能看得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 有加大,但是听的人听得特别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 借助船只的人,并非善于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君子的天赋不是和一般人不同,是他们善 于借助客观条件啊。 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 道德,精神和智慧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 之外;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办法成为江海。千里马跳跃一次,不能跳出十步;劣马拉车走十 天,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雕刻一下就放下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而不停止, 金属和石头也能雕刻。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 (是因为)用心专一。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蟹钳,没有蛇洞和鳝鱼洞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 (是因为)用心浮躁。 3.关于《师说》的评论 通篇只是“吾师道也”一句。言触处皆师,无论长幼贵贱,惟人自择。因借时人不肯从师, 历引童子、巫医、孔子喻之,而作此以倡后学。([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八) 前起后收,中排三节,皆以轻重相形。初以圣与愚相形,圣且从师,况愚乎?次以子与 身相形,子且择师,况身乎?末以巫医、乐师、百工与士大夫相形,巫医、乐师、百工且从
师,况士大夫乎?公以提诲后学,亦可谓深切著明矣,而文法则自然而成者。([宋]黄震《黄 氏日钞》卷五十九) 《师说》参考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人不可能生下来就 懂得道理,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而不去向老师学习,这些疑惑的问题便始终不能解决。出 生比我早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师:出生比我迟的人,他懂得道理 也可能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拜他为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 晚呢?因此,不论地位高贵还是地位低贱,不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师 存在的地方 唉!跟从老师求学的传统没有人继承已经很久了,要人们没有疑惑难得很哪!古代的圣 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还要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许多人,他们比圣人差得很远 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聪明的就更加聪明,愚蠢的人就更加愚蠢,圣人之所以成为 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缘故吧?人们喜爱自己的孩子,选择合格的 老师来教育他:对于他们自己呢,却把拜师求学当作不光彩的事,真是糊涂啊!那些教育儿 童的老师,教孩子们读书,让他们学会停顿断句,并非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的老师。 断句停顿不理解,向老师学习,疑惑不能解决,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地方学习,而大的方 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是明白事理的。巫师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 大夫这类人,听到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 嘲笑者,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 就认为可耻,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拜师学习的传统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 道原因了。巫师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族是看不起他们的,现在士大夫们的认识 反而赶不上他们。这不是很奇怪么!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 的才能不如孔子。孔子说:“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因此学生 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 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名叫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及解释经文的著作都普遍地学习过, 不受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束缚,向我求学。我赞扬他能遵循古人拜师求学的传统,写了这篇 《师说》赠给他, 4.《贵在一个“新”字》 作者简介:王梓坤,1929年4月生,江西吉安县人。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1955 年考入苏联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做研究生,1958年毕业获苏联副博士学位。1952年至198 年先后任南开大学讲师、教授。1984年以来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84年至1989年任北京 师范大学校长。1993年至1998年任汕头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 士。还担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和《数学物理学报》编委、《数学教育学报》主编等 职 王梓坤对我国科学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我国概率论研究的先驱和主要领导 者之一。在数学理论方面,致力于马尔可夫( Markov)过程及相关领域的研究。20世纪五 六十年代研究生灭过程,首创了极限过渡的构造方法,彻底解决了生灭过程的构造问题,并 将差分方法应用于生灭过程的泛函和首达时分布的研究,得到了一系列深刻结果。这些成果
师,况士大夫乎?公以提诲后学,亦可谓深切著明矣,而文法则自然而成者。([宋]黄震《黄 氏日钞》卷五十九) 《师说》参考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人不可能生下来就 懂得道理,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而不去向老师学习,这些疑惑的问题便始终不能解决。出 生比我早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师;出生比我迟的人,他懂得道理 也可能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拜他为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 晚呢?因此,不论地位高贵还是地位低贱,不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师 存在的地方。 唉!跟从老师求学的传统没有人继承已经很久了,要人们没有疑惑难得很哪!古代的圣 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还要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许多人,他们比圣人差得很远 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聪明的就更加聪明,愚蠢的人就更加愚蠢,圣人之所以成为 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缘故吧?人们喜爱自己的孩子,选择合格的 老师来教育他;对于他们自己呢,却把拜师求学当作不光彩的事,真是糊涂啊!那些教育儿 童的老师,教孩子们读书,让他们学会停顿断句,并非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的老师。 断句停顿不理解,向老师学习,疑惑不能解决,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地方学习,而大的方 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是明白事理的。巫师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 大夫这类人,听到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 嘲笑者,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 就认为可耻,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拜师学习的传统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 道原因了。巫师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族是看不起他们的,现在士大夫们的认识 反而赶不上他们。这不是很奇怪么!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 的才能不如孔子。孔子说:“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因此学生 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 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名叫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及解释经文的著作都普遍地学习过, 不受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束缚,向我求学。我赞扬他能遵循古人拜师求学的传统,写了这篇 《师说》赠给他。 4.《贵在一个“新”字》 作者简介:王梓坤,1929 年 4 月生,江西吉安县人。1952 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1955 年考入苏联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做研究生,1958 年毕业获苏联副博士学位。1952 年至 1984 年先后任南开大学讲师、教授。1984 年以来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84 年至 1989 年任北京 师范大学校长。1993 年至 1998 年任汕头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199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 士。还担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和《数学物理学报》编委、《数学教育学报》主编等 职。 王梓坤对我国科学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我国概率论研究的先驱和主要领导 者之一。在数学理论方面,致力于马尔可夫(Markov)过程及相关领域的研究。20 世纪五、 六十年代研究生灭过程,首创了极限过渡的构造方法,彻底解决了生灭过程的构造问题,并 将差分方法应用于生灭过程的泛函和首达时分布的研究,得到了一系列深刻结果。这些成果
均居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八十年代初期,在国际上最先引进多参数 Ornstein- Uhlenbeck 过程,取得了系统的研究成果。八十年代后期以来,领导着他的研究集体开始对测度马列尔 可失过程(超过程)的研究,在较短时间内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达到了国际水平。在数学 应用方面,提出了地震随机迁移的统计预报方法及供舰艇导航的数学方法。他的研究成果受 到国际权威学者的高度评价。 王样神在概率论方面著书9部,发表论文数十篇。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概率论基础及其 应用》(1976年),《随机过程论》(1965年)和《生灭过程与马尔科夫链》(1980)三 部著作从学科基础到研究前沿构成完整体系,对我国概率论与随机过程的教学和硏究工作起 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随机过程通论》(上下卷,1996)于199 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999年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新著《马尔可夫过程和 今日数学》。多年来,王梓坤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教学和科研骨干力量,指导博士研究生和博 士后20余名、硕士研究生30余名。他总是充满热情地支持和鼓励年轻学者的研究工作,贏 得了广泛的尊重。他重视科普工作和对治学方法论的研究,在这方面出版了《科学发现纵横 谈》、《科海泛舟》等名著及论文数十篇。其中《科学发现纵横谈》社会影响很大,1981 年曾获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奖,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新闻出版署和团中央联合推荐百 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此书被选中。王梓坤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期间于1984年首次提出“尊 师重教〃,并与北师大部分教授建议在全国设立教师节。全国人大次年通过决议,将每年9 月10日定为教师节。 王梓坤致本教科书编者的信。 有人曾将我国的教育和欧美的教育进行对比,认为中国学生学习努力,基础扎实,基本 功好,解题能力强:而欧美学生则思想灵活,好提问,爱辩论,每个学校都会冒出一些创新 能力很强的佼佼者。当然,这是就总体而言,并不排斥中国学生中也有少数非常优秀的杰出 人才。这使人想到一个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善于独立思考,不仅不能创 新,而且容易上当受骗。“文化革命”期间,许多红卫兵就是由于四人帮的煽动而大搞打砸 抢的。历史教训,不可轻视,于是促使我写了这篇文章。培养独立思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校学习时先开一个头,打下基础;更重要的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种习惯应该与生命 共存。任何事情,都要问“为什么”,“怎么办”,既要听取别人的意见,又要自己认真思考 作出判断。如果判断错误,就要及时修正:如果再错误,就再修正;如此继续,一步一步走 向真理。中学生年纪轻,经历少。在向群众(包括书本)学习和独立思考两个问题上,首先 应以学习为主。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增加独立思考的分量。其实,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任 何人,不管他如何成熟,都应该二者并重。诚如牛顿所说,他是站在巨人肩上,也就是前人 的基础上通过长时间的沉思苦想,才获得巨大成功的。 2003年12月30日 5.思考题参考答案 “问题探讨一”参考答案
均居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八十年代初期,在国际上最先引进多参数 Ornstein-Uhlenbeck 过程,取得了系统的研究成果。八十年代后期以来,领导着他的研究集体开始对测度马列尔 可失过程(超过程)的研究,在较短时间内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达到了国际水平。在数学 应用方面,提出了地震随机迁移的统计预报方法及供舰艇导航的数学方法。他的研究成果受 到国际权威学者的高度评价。 王样神在概率论方面著书 9 部,发表论文数十篇。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概率论基础及其 应用》(1976 年),《随机过程论》(1965 年)和《生灭过程与马尔科夫链》(1980)三 部著作从学科基础到研究前沿构成完整体系,对我国概率论与随机过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起 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随机过程通论》(上下卷,1996)于 1997 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999 年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新著《马尔可夫过程和 今日数学》。多年来,王梓坤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教学和科研骨干力量,指导博士研究生和博 士后 20 余名、硕士研究生 30 余名。他总是充满热情地支持和鼓励年轻学者的研究工作,赢 得了广泛的尊重。他重视科普工作和对治学方法论的研究,在这方面出版了《科学发现纵横 谈》、《科海泛舟》等名著及论文数十篇。其中《科学发现纵横谈》社会影响很大,1981 年曾获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奖,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新闻出版署和团中央联合推荐百 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此书被选中。王梓坤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期间于 1984 年首次提出“尊 师重教”,并与北师大部分教授建议在全国设立教师节。全国人大次年通过决议,将每年 9 月 10 日定为教师节。 王梓坤致本教科书编者的信。 有人曾将我国的教育和欧美的教育进行对比,认为中国学生学习努力,基础扎实,基本 功好,解题能力强;而欧美学生则思想灵活,好提问,爱辩论,每个学校都会冒出一些创新 能力很强的佼佼者。当然,这是就总体而言,并不排斥中国学生中也有少数非常优秀的杰出 人才。这使人想到一个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善于独立思考,不仅不能创 新,而且容易上当受骗。“文化革命”期间,许多红卫兵就是由于四人帮的煽动而大搞打砸 抢的。历史教训,不可轻视,于是促使我写了这篇文章。培养独立思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校学习时先开一个头,打下基础;更重要的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种习惯应该与生命 共存。任何事情,都要问“为什么”,“怎么办”,既要听取别人的意见,又要自己认真思考, 作出判断。如果判断错误,就要及时修正;如果再错误,就再修正;如此继续,一步一步走 向真理。中学生年纪轻,经历少。在向群众(包括书本)学习和独立思考两个问题上,首先 应以学习为主。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增加独立思考的分量。其实,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任 何人,不管他如何成熟,都应该二者并重。诚如牛顿所说,他是站在巨人肩上,也就是前人 的基础上通过长时间的沉思苦想,才获得巨大成功的。 2003 年 12 月 30 日 5.思考题参考答案 “问题探讨一”参考答案 第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