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第一单元诵读欣赏《诗人领袖》 任先青 教学目标 、理解毛泽东具有典型诗人气质的领袖形象 、理解本诗角度的新颖、欣赏比喻的精当 教学难点 把握毛泽东具有诗人气质的领袖身份理解全诗 、作者简介: 任先青:1943年10月10日出生,山东莱州人。现为山东作协会员、德州市作协副主席、德城区文联 副主席。1988年被命名为德州市首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陆续于《诗刊》、《星星》、《黄河诗报》、《诗神》、 《绿风》、《时代文学》、《山东文学》、《北京文学》、《人民日报》等全国报刊发表诗歌八百余首,出版诗集《无 涯之心》、《心形的叶子》二部。个人传略入编《中国专家大辞典》等十余种大型辞书 、结合以往学习诗歌的体会,想想欣赏诗歌一般有哪几个步骤? 首先,理解诗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其次,分析特色,选择诗的构思、表现方法、语言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 赏析 三、理解诗的内容。 (一)、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平仄 磅礴 酝酿 2、解释词语 平仄 磅礴: 潇洒 酝酿: 神思 (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要求: 1、结合语境理解下列诗句的意思: 平平仄仄的枪声
八上语文第一单元诵读欣赏 《诗人 领袖》 任先青 教学目标 一、理解毛泽东具有典型诗人气质的领袖形象 二、理解本诗角度的新颖、欣赏比喻的精当 教学难点 把握毛泽东具有诗人气质的领袖身份理解全诗 一、作者简介: 任先青 : 1943 年 10 月 10 日出生,山东莱州人。现为山东作协会员、德州市作协副主席、德城区文联 副主席。1988 年被命名为德州市首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陆续于《诗刊》、《星星》、《黄河诗报》、《诗神》、 《绿风》、《时代文学》、《山东文学》、《北京文学》、《人民日报》等全国报刊发表诗歌八百余首,出版诗集《无 涯之心》、《心形的叶子》二部。个人传略入编《中国专家大辞典》等十余种大型辞书. 二、结合以往学习诗歌的体会,想想欣赏诗歌一般有哪几个步骤? 首先,理解诗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其次,分析特色,选择诗的构思、表现方法、语言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 赏析 三、理解诗的内容。 (一)、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平仄 磅礴 酝酿 2、解释词语: 平仄: 磅礴: 潇洒 飞扬: 酝酿: 神思: (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要求: 1、结合语境理解下列诗句的意思: 平平仄仄的枪声:
战地黄花如血残阳成了最美的意象: 首气势磅礴的诗: 嘹亮的东方: 2、按要求填空: 节:从诗的( )方面设喻 节:从诗的( )方面设喻 ●第三节:重点刻画诗人的形象与风格 第四节:以代表诗作设喻; 第五节:从诗的( )角度设喻 3、全诗表达了作者对毛泽东的( )之情 四、再读本诗,理解构思的新颖和毛泽东的形象。讨论 1、现代著名诗人柳亚子曾用“才华优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 只解牢骚。”来高度评价毛泽东及他的词。你能否背一首毛泽东的与本诗内容有关的词?本诗是如何表现 他作为诗人的一面的? 答:(1)化用了毛泽东的不少诗句,丰富了诗作的内涵 (2)把他领导大家创业开国比作诗人酝酿诗作,从诗歌创作的主要方面设喻。 2、作为革命领袖的毛泽东,你能说出他的哪些重要的革命事迹?本诗又是怎么表现他领袖风采的? 秋收起义、以农村保围城市、用枪杆子夺取政权等 长征、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你能否用一句话概括本诗中毛泽东的双重身份之间的关系? 4、这首诗的角度新在何处? 五、你最欣赏这首诗中的哪一个比喻句?为什么? 六、小结写作特色:角度新颖 比喻精当 七、有感情的朗诵,品味这首诗 八、知识迁移 仿造冰心诗的形式和内容,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首。 原诗 仿诗: 墙角的花
战地黄花 如血残阳 成了最美的意象: 一首气势磅礴的诗: 嘹亮的东方: 2、按要求填空: ⚫ 第一节:从诗的( ) 方面 设喻; ⚫ 第二节:从诗的( )方面 设喻; ⚫ 第三节:重点刻画诗人的形象与风格; ⚫ 第四节:以代表诗作设喻; ⚫ 第五节:从诗的( )角度设喻 3、全诗表达了作者对毛泽东的( )之情。 四、再读本诗,理解构思的新颖和毛泽东的形象。讨论: 1、现代著名诗人柳亚子曾用“才华优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 只解牢骚。”来高度评价毛泽东及他的词。你能否背一首毛泽东的与本诗内容有关的词?本诗是如何表现 他作为诗人的一面的? 答:(1)化用了毛泽东的不少诗句,丰富了诗作的内涵 (2)把他领导大家创业开国比作诗人酝酿诗作,从诗歌创作的主要方面设喻。 2、作为革命领袖的毛泽东,你能说出他的哪些重要的革命事迹?本诗又是怎么表现他领袖风采的? 秋收起义、以农村保围城市、用枪杆子夺取政权等 长征、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你能否用一句话概括本诗中毛泽东的双重身份之间的关系? 4、这首诗的角度新在何处? 五、你最欣赏这首诗中的哪一个比喻句?为什么? 六、小结写作特色:角度新颖 比喻精当 七、有感情的朗诵,品味这首诗 八、知识迁移 仿造冰心诗的形式和内容,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首。 原诗: 仿诗: 墙角的花, ————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九、背诵这首诗和此诗中涉及的毛泽东的词 文通中学语文基础教案 No 9 第1教时|课题 七律长征 年级 初二 课型 诵读欣赏备课时间 培养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知识与能力 目 学习本文精当的比喻和巧妙的构思等艺术手法 的|过程与方法诵读、品析、感悟 要 求|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领袖的敬佩之情。 重重点: 点 毛泽东诗人与领袖的双重身份 难难点 点 精当的比喻:巧妙的构思。 教学 诵读、品析、感悟 方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你孤芳自赏时, ———— 天地便小了。 ————— 九、背诵这首诗和此诗中涉及的毛泽东的词。 文通中学语文基础教案 No.9 第 1 教时 课题 七律 长征 年级 初二 课型 诵读欣赏 备课时间 9、1 目 的 要 求 知识与能力 培养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学习本文精当的比喻和巧妙的构思等艺术手法 过程与方法 诵读、品析、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领袖的敬佩之情。 重 点 难 点 重点: 毛泽东诗人与领袖的双重身份。 难点: 精当的比喻;巧妙的构思。 教学 方法 诵读、品析、感悟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他既是我们敬爱的领袖,又是一位造诣很高的诗 教 人。他在领导人民缔造新中国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例如上学期我们曾经拜读过他的《沁园春雪》、《咏梅》。当人们在赞颂他 伟大功绩的同时,也高度评价了他在诗词创作上的成就,今天我们就来 学看看人们是怎样高度评价他的诗词创作的,有趣的是人们的评价也是以 诗歌的形式吐露出来的。 步=、作奇简小 1、介绍作者任先青 任先青,1943年10月生于山东莱州。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德州市作家 骤协会顾问,德城区文联副主席 任先青酷爱写国家大事,写名人、伟人。他天生低调,他写诗二十 余年,只出了两本诗集,真可谓“十年磨一剑”。几乎很少有人知道任先 青这个名字,但他的名篇《诗人毛泽东》多次在中央电视台的大型晚会 上朗诵,并被编入初中语文的阅读教材。 2、作品简介 这是一首现代诗,选自《诗刊》1990年第6期,原题为“诗人毛泽东”。 解题:毛泽东是具有典型诗人气质的革命领袖。作为诗人,他擅长古体 诗词,战争年代在“马背上哼成”了不少传世佳作。作为领袖,毛泽东发 动秋收起义燃起星火,后以农村包围城市,用枪杆子夺取政权,开国业 绩,永垂史册。在《诗人领袖》的题目下,这首诗恰到好处地理清了 这双重身份之间的关系 (馓发兴趣,了解背景,便于学习理解谤歌内农。 三、整体知 1、播放朗读录音。 2、学生听后自由朗读,体会诗意 引导学生看课文注释,并通过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以及运用合作学习 的方式,初步了解这首诗的大意。 译诗:你用好像平仄诗韵的枪声写诗歌,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其中最长的 行。(你)常常在马背上运筹帷幄,(你)便具有了战略家的眼光,战场上 的黄花,如血一样的残阳,(便)成了诗中最美丽的意境。(你)有时候很潇 洒地抽烟,抬起头去看那远逝的南飞的大雁,(你的)宽大的脑子里却像大
教 学 步 骤 一、导入 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他既是我们敬爱的领袖,又是一位造诣很高的诗 人。他在领导人民缔造新中国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例如上学期我们曾经拜读过他的《沁园春·雪》、《咏梅》。当人们在赞颂他 伟大功绩的同时,也高度评价了他在诗词创作上的成就,今天我们就来 看看人们是怎样高度评价他的诗词创作的,有趣的是人们的评价也是以 诗歌的形式吐露出来的。 二、作者简介 1、介绍作者任先青。 任先青,1943 年 10 月生于山东莱州。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德州市作家 协会顾问,德城区文联副主席。 任先青酷爱写国家大事,写名人、伟人。他天生低调,他写诗二十 余年,只出了两本诗集,真可谓“十年磨一剑”。几乎很少有人知道任先 青这个名字,但他的名篇《诗人毛泽东》多次在中央电视台的大型晚会 上朗诵,并被编入初中语文的阅读教材。 2、作品简介 这是一首现代诗,选自《诗刊》1990 年第 6 期,原题为“诗人毛泽东”。 解题:毛泽东是具有典型诗人气质的革命领袖。作为诗人,他擅长古体 诗词,战争年代在“马背上哼成”了不少传世佳作。作为领袖,毛泽东发 动秋收起义燃起星火 ,后以农村包围城市,用枪杆子夺取政权,开国业 绩,永垂史册。在《诗人 领袖》的题目下,这首诗恰到好处地理清了 这双重身份之间的关系。 (激发兴趣,了解背景,便于学习理解诗歌内容。) 三、整体感知 1、 播放朗读录音。 2、 学生听后自由朗读,体会诗意。 引导学生看课文注释,并通过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以及运用合作学习 的方式,初步了解这首诗的大意。 译诗:你用好像平仄诗韵的枪声写诗歌,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其中最长的 一行。(你)常常在马背上运筹帷幄,(你)便具有了战略家的眼光,战场上 的黄花,如血一样的残阳,(便)成了诗中最美丽的意境。(你)有时候很潇 洒地抽烟,抬起头去看那远逝的南飞的大雁,(你的)宽大的脑子里却像大 江的流水一样在不停地思考。在下雪天,(你)更善于敞开思路想像。思想
文本貪析(以讲解、讨论、交漉、总的方式解决) 1、本诗化用了毛泽东的许多诗句,你们能说出它们的出处吗? “战地黄花”语出《采桑子重阳》(1929年10月):“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如血残阳”语出《忆秦娥娄山关》(1935年2月):“西风烈,长空 雁叫。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 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望断南飞雁”语出《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月10月):“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 教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梅花漫天”《七律冬云》(1962年月12月26日):“雪压冬云 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独有英 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 冻死苍蝇未足奇。” 2、“嘹亮了东方”是什么意思 明确:使世界的东方嘹亮起来,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世界产生 了巨大影响 嘹亮”:声音清脆响亮。(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 毛泽东的诗作是可以与他革命历程互相参证的史诗,这也为本诗的写作 提供了方便。诗中化用了不少毛泽东的诗句,自然确切,也丰富了诗作 的内涵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的内求。 五、合作排究(谩计这个环节,主要的目的是让手生拿本博 的巧协的。 可以说毛泽东是具有典型诗人气质的革命领袖。这首诗正是抓住这一特 ,把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把领袖开国创业比做诗人酝酿创作,从而 找到写作的突破点,以全新的角度确切而巧妙地刻画了领袖形象,从而 赞颂了毛泽东的丰功伟绩。那我们来看看作者究竟是如何将毛泽东的这 双重身份巧妙地联结起来的呢? 学生讨论后,老师再加以补充。 明确:你用好像平仄诗韵的枪声写诗歌,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其中最长的
教 学 步 骤 四、文本赏析(以讲解、讨论、交流、总结的方式解决) 1、本诗化用了毛泽东的许多诗句,你们能说出它们的出处吗? “战地黄花”语出《采桑子 重阳》(1929 年 10 月):“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如血残阳”语出《忆秦娥 娄山关》(1935 年 2 月):“西风烈,长空 雁叫。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 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望断南飞雁”语出《清平乐 六盘山》(1935 年月 10 月):“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 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梅花漫天”《七律 冬云》(1962 年月 12 月 26 日):“雪压冬云 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独有英 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 冻死苍蝇未足奇。” 2、“嘹亮了东方”是什么意思? 明确:使世界的东方嘹亮起来,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世界产生 了巨大影响。 “嘹亮”:声音清脆响亮。(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 毛泽东的诗作是可以与他革命历程互相参证的史诗,这也为本诗的写作 提供了方便。诗中化用了不少毛泽东的诗句,自然确切,也丰富了诗作 的内涵。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的内容。) 五、合作探究(设计这个环节,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本诗 的巧妙的构思。) 可以说毛泽东是具有典型诗人气质的革命领袖。这首诗正是抓住这一特 点,把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把领袖开国创业比做诗人酝酿创作,从而 找到写作的突破点,以全新的角度确切而巧妙地刻画了领袖形象,从而 赞颂了毛泽东的丰功伟绩。那我们来看看作者究竟是如何将毛泽东的这 双重身份巧妙地联结起来的呢? 学生讨论后,老师再加以补充。 明确:你用好像平仄诗韵的枪声写诗歌,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其中最长的 一行。平仄,指平声和仄声,泛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声,古
遁过问题情境的谩置,生生讨论交漉、师生交漉,使学生 教进一步入丈 六、愍蚶归纳写作特色 运用比喻,将毛泽东的革命生涯与写诗形象融合在一起 学这篇文章的第一小节将战争中的枪声比作诗韵,将二万五千里长征比做 诗行,这是“最长的一行”,将毛泽东的诗人和领袖的身份有机统一,贴 切自然。 步|2运用意象,展示了毛泽东的革命乐观精神和豪迈情怀 毛泽东的诗词很多都是写于战争年代,而且有很多诗词特别1929-1931 年期间写的诗词是他在马背上哼成的。 七、布置作业 1、课后收集毛泽东的诗词 2、预习《枣核》。 内农:诗人气质 板 领风范 书|诗人领袖 手油:此喻精当 设计教后记 构思巧妙
教 学 步 骤 (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生生讨论交流、师生交流,使学生 进一步深入文本。) 六、总结归纳写作特色 1.运用比喻,将毛泽东的革命生涯与写诗形象融合在一起 这篇文章的第一小节将战争中的枪声比作诗韵,将二万五千里长征比做 诗行,这是“最长的一行”,将毛泽东的诗人和领袖的身份有机统一,贴 切自然。 2.运用意象,展示了毛泽东的革命乐观精神和豪迈情怀 毛泽东的诗词很多都是写于战争年代,而且有很多诗词特别 1929—1931 年期间写的诗词是他在马背上哼成的。 七、布置作业 1、课后收集毛泽东的诗词。 2、预习《枣核》。 板 书 设 计 内容:诗人气质 领袖风范 诗人 领袖 手法:比喻精当 构思巧妙 教 后 记
八上语文第二单元诵读欣赏革命烈士诗二首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诵两首诗 2、能感悟到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3、体会两首诗不同的艺术风格 课前学习 1、借助工具书扫清朗读障碍; 2、查找有关渣滓洞的资料 3、借助注释和诗后简评,理解诗意,有感情的朗读两首诗 第一块:语文活动:走进“渣滓洞”。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情境1:“走进”渣滓洞 学生、老师通过图片,文字 展示图片,朗读文字 等介绍渣滓洞有关情况,感 资料,介绍背景资料。 受渣滓洞的生活。组织交 教学反思 第二块:语文活动:诗歌朗诵比赛。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情境2:诗歌朗诵比赛 以小组为单位,用恰当的艺 小组交流讨论参赛,评 术形式朗诵(表现)两首诗。价 组织比赛,指导,组织评价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阅读《革命烈士诗抄》,记诵有关诗篇
八上语文第二单元诵读欣赏 革命烈士诗二首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诵两首诗; 2、能感悟到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3、体会两首诗不同的艺术风格。 课前学习: 1、 借助工具书扫清朗读障碍; 2、 查找有关渣滓洞的资料; 3、 借助注释和诗后简评,理解诗意,有感情的朗读两首诗。 第一块:语文活动:走进“渣滓洞”。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情境 1:“走进”渣滓洞。 学生、老师通过图片,文字 等介绍渣滓洞有关情况,感 受渣滓洞的生活。组织交 流。 展示图片,朗读文字 资料,介绍背景资料。 教学反思 第二块:语文活动:诗歌朗诵比赛。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情境 2:诗歌朗诵比赛。 以小组为单位,用恰当的艺 术形式朗诵(表现)两首诗。 组织比赛,指导,组织评价。 小组交流讨论参赛,评 价。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阅读《革命烈士诗抄》,记诵有关诗篇
诵读欣赏 教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步骤 1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学生交流 提出朗读要求,开展朗诵比赛 学生参与,评选最佳选 手 完成练习 学生当堂完成,相互交 ①诵读《把牢底坐穿》,完成练习 1他们为什么“愿把牢底坐穿”? 1.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 难 2.“今天,我们坐牢了。坐牢又有什么2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要 稀罕?”表示他们对革命有怎样的认识?革命,要扭转颠倒的乾 坤,要打倒不合理的 切,必须付出沉重的代 价 3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读出革命3.(略) 志士的壮志豪情 ②诵读《花》,完成练习 1诗人反复写“我爱花”,实际是表达1.实际是表达他对坚强 他怎样的情感? 的生命无限热爱的感 情 2.“即使花苞被摧残了,但是更多的/2.个人的生命可以被消 更多的花在新生。”诗句的含义是什么?灭,但革命的意志是毁 灭不了的,革命自有后 来人。 3.“我爱花,我愿为祖国/开一朵绚丽3表明了诗人随时愿意 的血红的花。”诗人为什么要在结尾一句的为革命事业流血牺牲的 “花”前面加“血红”二字? 决心
诵读欣赏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学生交流 2 提出朗读要求,开展朗诵比赛 学生参与,评选最佳选 手 3 完成练习 ①诵读《把牢底坐穿》,完成练习 ⒈他们为什么“愿把牢底坐穿”? ⒉“今天,我们坐牢了。坐牢又有什么 稀罕?”表示他们对革命有怎样的认识? ⒊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读出革命 志士的壮志豪情。 ②诵读《花》,完成练习 ⒈诗人反复写“我爱花”,实际是表达 他怎样的情感? ⒉“即使花苞被摧残了,但是更多的/ 更多的花在新生。”诗句的含义是什么? ⒊“我爱花,我愿为祖国/开一朵绚丽 的血红的花。”诗人为什么要在结尾一句的 “花”前面加“血红”二字? 学生当堂完成,相互交 流 ⒈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 难。 ⒉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要 革命,要扭转颠倒的乾 坤,要打倒不合理的一 切,必须付出沉重的代 价。 ⒊(略) ⒈实际是表达他对坚强 的 生 命无 限热 爱 的 感 情。 ⒉个人的生命可以被消 灭,但革命的意志是毁 灭不了的,革命自有后 来人。 ⒊表明了诗人随时愿意 为革命事业流血牺牲的 决心
教学 反思 诵读欣赏革命烈士诗二首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诵两首诗: 2、能感悟到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3、体会两首诗不同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 目标1、2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想 从国庆55周年入手,简单介绍渣滓洞的情况导入课文。学生通过写诵读脚本指导朗诵,小组朗诵展示。最 后由一新闻引发思考,换起学生爱国的热情 教学步骤 导入 再过三天就是我们祖国55岁的生日了。在这55年里中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 活。在我们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为了中国解放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先烈们。下面我们先来了 解一下在渣滓洞的那段历史。 渣滓洞在重庆市歌乐山麓,距白公馆监狱2.5公里,原为人工采掘的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1939年, 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及矿工住房,改设为监狱。 该监狱三面靠山,前临深沟,高墙外的制高点有岗亭六座,机枪阵地一处,常有国民党军一个连驻守。共产 党员罗世文、江竹筠、李青林、蔡梦慰等先后被囚于此,最多时达七百余人。 1949年10月1日,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渣滓洞和白公馆监狱后,革命者欣喜若狂。被关押在白公馆监 狱的罗广斌、陈然、丁地平等难平心中的激动,他们用一床红色的被单和几个纸剪的五角星作了一面红旗 红旗做好以后被藏在牢房的地板下,准备重庆解放时高举红旗冲出去。可是早在8月24日,蒋介石就秘密 下令:一旦重庆不保,第一是炸毁兵工厂和重要电力设备,第二是屠杀关押的全部政治犯。于是这场震惊中 外的集体大屠杀就开始了,从1949年9月到11月29日一共293人惨遭杀害。这些革命战士在敌人的严刑拷
教学 反思 诵读欣赏 革命烈士诗二首 教学目标 1、 能有感情的朗诵两首诗; 2、 能感悟到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3、 体会两首诗不同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 目标 1、2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设想 从国庆 55 周年入手,简单介绍渣滓洞的情况导入课文。学生通过写诵读脚本指导朗诵,小组朗诵展示。最 后由一新闻引发思考,换起学生爱国的热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再过三天就是我们祖国 55 岁的生日了。在这 55 年里中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 活。在我们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为了中国解放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先烈们。下面我们先来了 解一下在渣滓洞的那段历史。 渣滓洞在重庆市歌乐山麓,距白公馆监狱 2.5 公里,原为人工采掘的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1939 年, 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及矿工住房,改设为监狱。 该监狱三面靠山,前临深沟,高墙外的制高点有岗亭六座,机枪阵地一处,常有国民党军一个连驻守。共产 党员罗世文、江竹筠、李青林、蔡梦慰等先后被囚于此,最多时达七百余人。 1949 年 10 月 1 日,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渣滓洞和白公馆监狱后,革命者欣喜若狂。被关押在白公馆监 狱的罗广斌、陈然、丁地平等难平心中的激动,他们用一床红色的被单和几个纸剪的五角星作了一面红旗。 红旗做好以后被藏在牢房的地板下,准备重庆解放时高举红旗冲出去。可是早在 8 月 24 日,蒋介石就秘密 下令:一旦重庆不保,第一是炸毁兵工厂和重要电力设备,第二是屠杀关押的全部政治犯。于是这场震惊中 外的集体大屠杀就开始了,从 1949 年 9 月到 11 月 29 日一共 293 人惨遭杀害。这些革命战士在敌人的严刑拷
打和威逼利诱下,他们没有低头,他们在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诗篇的同时,还用他们手中的笔抒写了自 己的革命志趣和美好的追求。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革命烈士诗二首》 诵读 1、以你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 2、选你喜欢的一首诗写诵读脚本,并用它指导你的朗诵 3、小组展示,评选出最棒的在全班展 4、老师展示诵读脚本并朗诵 5、分组朗诵 6、你认为这两首诗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荆楚在线消息(楚天都市报)记者刘长风杨峰洲)荆州中山公园景点“渣滓洞”竞出现如此一幕:游客只 要投入硬币,就能让“美蒋特务”鞭打“革命烈士”。请你就这一事件谈谈你的看法。 四、总结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有些人为了追求一己之私,置民族感情于不顾,这种行为是对历史的无知,是 对革命者的侮辱。如果没有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怎能容忍这种形式的历史 再现呢?胜利果实来之不易,祖国的希望、民族的事业、振兴中华的责任都落在我们的肩头,我们应该怎么 做呢?让我们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 五、课外拓展 读《红岩》一书 查资料收集革命诗篇。 八上语文第三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二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首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 (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 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而“风烟”、“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 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已摄下文“离别”、“天涯”之魂
打和威逼利诱下,他们没有低头,他们在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诗篇的同时,还用他们手中的笔抒写了自 己的革命志趣和美好的追求。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革命烈士诗二首》。 二、诵读 1、以你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 2、选你喜欢的一首诗写诵读脚本,并用它指导你的朗诵。 3、小组展示,评选出最棒的在全班展示。 4、 老师展示诵读脚本并朗诵 5、分组朗诵 6、你认为这两首诗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三、 荆楚在线消息(楚天都市报)(记者刘长风杨峰洲)荆州中山公园景点“渣滓洞”竟出现如此一幕:游客只 要投入硬币,就能让“美蒋特务”鞭打“革命烈士”。请你就这一事件谈谈你的看法。 四、总结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有些人为了追求一己之私,置民族感情于不顾,这种行为是对历史的无知,是 对革命者的侮辱。如果没有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怎能容忍这种形式的历史 再现呢?胜利果实来之不易,祖国的希望、民族的事业、振兴中华的责任都落在我们的肩头,我们应该怎么 做呢?让我们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 五、课外拓展 读《红岩》一书 查资料收集革命诗篇。 八上语文第三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二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首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 (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 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而“风烟”、“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 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已摄下文“离别”、“天涯”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