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清热药 凡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气分热 发热、不恶寒、汗出、 口渴等里热炽热之证 清热泻火 血分热 血热妄行,咳血、尿 血、血热发斑等 实热证 清热凉血 营分热 身热夜甚、心烦神昏 热毒证 痢疾、咽喉肿痛等 清热解毒 里热证 湿热 黄疸、泻痢、关节肿痛、 清热燥湿 湿疹等湿热内蕴 虚热证 骨蒸潮热、手足心热、 清虚热 低热不退等阴虚内热
实热证虚热证
清热药分类的药理学特点 (一) 清热泻火 “火为热之极”,清热泻火药主治气分热证。 表现:高热、烦躁,多见于感染性疾病的 明显期、急性期。 ●药理作用:解热、镇静、抗惊厥
(一)清热泻火 “火为热之极” ,清热泻火药主治气分热证。 表现:高热、烦躁,多见于感染性疾病的 明显期、急性期。 药理作用:解热、镇静、抗惊厥。 清热药分类的药理学特点
(二)清热解毒 温病初起 热毒证 疮痈肿毒 咽喉肿痛 均与细菌、病毒感染有关 痢疾
(二)清热解毒 温病初起 热毒证 疮痈肿毒 咽喉肿痛 痢疾 均与细菌、病毒感染有关
(三)清热凉血 主治热入营血。见于急性传染病的衰竭期,伴 有CNS病变及脏腑功能衰竭。 工、抗菌、抗病毒、抗毒素以消除病因 2、强心、增加血液循环动力: 3、扩张血管,解除微循环血管痉挛: 4、调整凝血与抗凝系统平衡的紊乱而减少出血; S、镇静、解热以改善神经系统症状
(三)清热凉血 主治热入营血。见于急性传染病的衰竭期,伴 有CNS病变及脏腑功能衰竭。 1、抗菌、抗病毒、抗毒素以消除病因; 2、强心、增加血液循环动力; 3、扩张血管,解除微循环血管痉挛; 4、调整凝血与抗凝系统平衡的紊乱而减少出血; 5、镇静、解热以改善神经系统症状
(四)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内蕴诸证。主要见于慢性疾病,如肝 炎、尿道感染、菌痢。 工、抗菌、抗病毒、抗真菌; 2、降脂、保肝利胆
(四)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内蕴诸证。主要见于慢性疾病,如肝 炎、尿道感染、菌痢。 1、抗菌、抗病毒、抗真菌; 2、降脂、保肝利胆
与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 4解热 2抗毒素 5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3抗炎 6.抗肿瘤
、 抗病原微生物 以清热解毒药和清热燥湿药作用较强 黄连、黄柏的抗菌环节可能是: 1破环菌体结构,细胞膜出现皱缩并折入胞浆内; 2抑制菌体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 3.干扰菌体糖代谢
一、抗病原微生物 以清热解毒药和清热燥湿药作用较强 黄连、黄柏的抗菌环节可能是: 1.破环菌体结构,细胞膜出现皱缩并折入胞浆内; 2.抑制菌体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 3.干扰菌体糖代谢
清热药的抗感染作用与抗生素的抗 感染作用存在差异
清热药的抗感染作用与抗生素的抗 感染作用存在差异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 二、抗毒素 性细菌细胞壁中的 一种脂多糖,能引 起机体发热、休克、 甚至弥漫性血管内 1、直接作用 凝血。 (1)降解内毒素(Endotoxin) A、直接破坏内毒素的结构; B、保护溶酶体膜。 (2)拮抗外毒素Exotoxin) 2、间接作用一降低细菌的毒刀。 外毒素是细菌在生 长过程中由细胞内 (1)抗透明质酸酶 分泌到细胞外的毒 (2)抑制凝固酶的形成 性物质
1、直接作用 (1)降解内毒素(Endotoxin) A、直接破坏内毒素的结构; B、保护溶酶体膜。 (2)拮抗外毒素(Exotoxin) 2、间接作用――降低细菌的毒力。 (1)抗透明质酸酶 (2)抑制凝固酶的形成 二、抗毒素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 性细菌细胞壁中的 一种脂多糖,能引 起机体发热、休克、 甚至弥漫性血管内 凝血。 外毒素是细菌在生 长过程中由细胞内 分泌到细胞外的毒 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