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1年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药学 专业代码:52030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有毕业生或具备同等学力者。 修业年限 职业面向 药学专业学生主要是面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社会药房、医药公司和药厂等从事药品调剂、生产、质量检测,销售及药学服务等工作 (且体时下方) 表1 、岗位与相应证书 所属专业 主要眼业类别 代码) 段登路货旺 药(2-05-06 01 药品调剂 药品检 医药 品购 (4-01-06-02 就业岗行 (二)职业发展路径 图1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路程 社会药房、医药公司和药厂等,从事药品调剂、生产、质量检测、销售及药学服务等工作(具体见下 主要工作岗位及其岗位能力分析 职业岗位 职业能力要求 质 方配处 与者和同 药品酒剂 临床药物治 与 供合理用药指导。 药事管与法 药品制剂的研 药品生产 进: 之设计 州生产所 药事管 与法 药子 医药市场含销 药品 势的 药事 与法
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1年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药学 专业代码:520301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备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一)服务面向 药学专业学生主要是面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社会药房、医药公司和药厂等从事药品调剂、生产、质量检测、销售及药学服务等工作 (具体见下表)。 表1 专业、方向、岗位与相应证书 所属专业 大类 (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 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主要岗位类 别(或技术 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或 技能等级证书举 例 医药卫生 大类 (52) 药学类 (5203) 卫生 (84) 药师(2-05-06- 01) 制药工程技术人 员(2-02-32- 00) 医药商品购销 (4-01-05-02) 药品调剂 药品生产 药品检验 药品销售 药学服务 药物制剂生产 药品购销 药师(士) 执业药师 (二)职业发展路径 图1 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路径 (三)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分析 主要是面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社会药房、医药公司和药厂等,从事药品调剂、生产、质量检测、销售及药学服务等工作(具体见下 表)。 表2 主要工作岗位及其岗位能力分析 职业岗位 典型工作 任务 职业能力要求 对应职业 能力课程 所需职业 资格证书 药品调剂 处方调配与处 方分析、常见 病用药指导、 特殊人群用药 指导及药学服 务与咨询 具备与患者和同行间沟 通、交流能力;会处方调 剂及合理介绍药品,并提 供合理用药指导。 药理学 药物化学 药剂学 临床药物治疗 学 药事管理与法 规 药师(士) 执业药师 药品生产 药品制剂的研 究、剂型设计 与改进以及药 物制剂生产的 工艺设计 能进行常见药物剂型的制 备以及新型剂型的研发与 改进;熟悉药品生产质量 管理规范。 药理学 药物化学 药物分析 药剂学 药事管理与法 规 执业药师 药物制剂生 产 药品销售 药品采购、营 销、药品保管 与养护、经济 核算、常见病 用药指导及常 见医疗器械的 使用 具备与顾客和同行间沟 通、交流能力;能合理介 绍药品、完成药品购销、 药品保管养护及经济核 算;熟悉药品经营质量管 理规范。 药理学 药剂学 医药市场营销 学 临床药物治疗 学 药事管理与法 规 执业药师 药品购销
药品质量检 器 执业药师 理规范, 五、培养日标与培养格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法制意识、人文能力和职业道德,精益求 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可特续发展的能力:扎实掌振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医疗卫生机构、社会药房、医药公司和药厂等职业领城, 能够从事药品调剂、生产、质量检测、销售与药学服务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1)竖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 的爱国情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普、减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具有敏佑生命、甘于率献的职业精神,守法做业。严谨细致,富有爱心、同情心和责任感,以患者为中心,主动服务。 (5)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评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6)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学捉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7)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 ()掌提必备的思想致治理论、科学文化荔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②掌指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 (3)掌探人体解剖结构。生理等医学基础知识 (4)拿振药品基本概念、常见药品的结构及其理化性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5)幸提典型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用途及不良反应, (6)字岽用药指导和药学服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7)竿捉处方审核、调配原则与基本程序: (8)掌掘药品生产、检验和储存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9)熟透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药物治疗。 (10)熟悉药品管理法律法规与国家政策: (11)了解文献检索、资料查阅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12)了解药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信息: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及良好的团队精神 3)能够按照处方完成药品的调剂工作,能指导合理用药: (4)能够科学普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知识,具有医药市场调查分析和医药批发零售能力加 (5)能够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标准操作规程完成常用制剂生产,能技黑质量标准完成药品的质量检测: (6)具有熟练书写常用公文、医药营销方案的能力。德够对各类医药企事业相关单位的各类专业信息进行收集、积紫、整理,进行分 析、归纳、总结: (7)能够利用或值助网路或富煤体平台等现代信思技术提供药学服务: (8)具有强烈的团队意识,能够与他人协作完成既定工作任务。 六、课程设置 一)课程结构(体系) 本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误程、毕业实习、专业群课程,践行专业课程,职业岗位,资格证书相融合的课程 设置理念,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建设,实现“课证”胜合及“1+” 书匠有接和迪。问时,将德百、美有、劳动教、创新倒业 专业技能综合实训(含专业技能抽考)毕业设计、毕业(跟岗)实习贯通到课程设置和实酸教学过程之中,兼承德技并修、书证融通明 期,构建“岗证课能”融合的药学专业课程体系
药品质量检测 药品质量分 析、含量测定 及质量保证 等。 具备药品质量分析能力; 会操作质量检测仪器和设 备;熟悉药品生产质量管 理规范。 药理学 药物化学 药物分析 药剂学 药事管理与法 规 执业药师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法制意识、人文能力和职业道德,精益求 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扎实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医疗卫生机构、社会药房、医药公司和药厂等职业领域, 能够从事药品调剂、生产、质量检测、销售与药学服务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 的爱国情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具有敬佑生命、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守法敬业,严谨细致,富有爱心、同情心和责任感,以患者为中心,主动服务。 (5)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6)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7)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 (3)掌握人体解剖结构、生理等医学基础知识; (4)掌握药品基本概念、常见药品的结构及其理化性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5)掌握典型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用途及不良反应; (6)掌握用药指导和药学服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7)掌握处方审核、调配原则与基本程序; (8)掌握药品生产、检验和储存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9)熟悉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药物治疗; (10)熟悉药品管理法律法规与国家政策; (11)了解文献检索、资料查阅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12)了解药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信息。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及良好的团队精神; (3)能够按照处方完成药品的调剂工作,能指导合理用药; (4)能够科学普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知识,具有医药市场调查分析和医药批发零售能力; (5)能够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标准操作规程完成常用制剂生产,能按照质量标准完成药品的质量检测; (6)具有熟练书写常用公文、医药营销方案的能力。能够对各类医药企事业相关单位的各类专业信息进行收集、积累、整理,进行分 析、归纳、总结; (7)能够利用或借助网络或富媒体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提供药学服务; (8)具有强烈的团队意识,能够与他人协作完成既定工作任务。 六、课程设置 (一)课程结构(体系) 本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毕业实习、专业群课程。践行专业课程、职业岗位、资格证书相融合的课程 设置理念,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建设,实现“课岗证”融合及“1+X”书证衔接和融通。同时,将德育、美育、劳动教育、创新创业、 专业技能综合实训(含专业技能抽考)、毕业设计、毕业(跟岗)实习贯通到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过程之中,秉承德技并修、书证融通原 则,构建“岗证课能”融合的药学专业课程体系
。 图2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示意图 业指导、创业基、 2.专业课程 (1)专女业基础课:人体解剖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临床医学概要、天然药物学、分析化学。 (2)专业核心课: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事管理与法规、医药市场营销学、药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 (3)专业拓展课或实暖课程:天然药物化学、专业技能综合实训、毕业设计. 1公共进修:医药公关与礼仪、大学生安全文化、音乐欣赏、美术欣资、顶阅实习指导。 (2)专业选修:医学信息文献检索、药品流通与营销、药物制剂设备、医药急教常识、药品购销、药物制剂生产、康复医学、医患沟 通、医药数理统计、中医药基础。 5.专业群课程 面向健康服务专业群开设的通用课程,主要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专业技能综合实训、毕业 设计。 各课程设置情况(见表3至表7) 表3公共基留课程一览表 开设学期 周学时 生我 4 名基思论形与政第大学美药大学站文无机化有机 考试 16.7 2 15.6 4 考查 0/1 0 2 1/2/2 考试 么 考查 3 考试 167 2
图2 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示意图 (二)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课程 思政基础、思政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体育、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信息技术、军事技能、军事理论、职业发展、 就业指导、创业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入学教育、劳动教育、大学美育。 2.专业课程 (1)专业基础课:人体解剖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临床医学概要、天然药物学、分析化学。 (2)专业核心课: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事管理与法规、医药市场营销学、药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 (3)专业拓展课或实践课程:天然药物化学、专业技能综合实训、毕业设计。 3.选修课程 (1)公共选修:医药公关与礼仪、大学生安全文化、音乐欣赏、美术欣赏、顶岗实习指导。 (2)专业选修:医学信息文献检索、药品流通与营销、药物制剂设备、医药急救常识、药品购销、药物制剂生产、康复医学、医患沟 通、医药数理统计、中医药基础。 4.顶岗实习 毕业(跟岗)实习。 5.专业群课程 面向健康服务专业群开设的通用课程,主要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专业技能综合实训、毕业 设计。 各课程设置情况(见表3至表7)。 表3 公共基础课程一览表 课 程 名 称 开 设 学 期 周学时 总 学 时 学 分 考 核 方 式 实践 课时/ 理论 课时 实践 比例 思 政 基 础 1 4 48 3 考 试 8/40 16.7% 思 政 概 论 2 4 64 4 考 试 10/54 15.6% 形 势 与 政 策 1/2 4 16 1 考 查 0/16 0 大 学 英 语 1/2 4/4 128 8 考 试 32/96 25% 体 育 1-4 1/2/2/2 108 6 考 试 96/12 88.9% 大 学 语 文 1 2 32 2 考 查 8/24 25% 无 机 化 学 1 3 48 3 考 试 8/40 16.7% 有 机 2 4 64 4 考 试 10/54 15.6%
2 考查 10 0 事技能军事理论信息技术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业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入学教育劳动教育大学美育 考查 50% /4 12/2 37.5 2 37.5 32 6/2 188 2 考查 4/1 1 考查 52.9 2 2 考查 表专业源一觉表 课程名称 周学时总学时学分 考核方式 人体解剖学 9 考查 8/26 187% 32 考试 6/26 生理子 考 6时26 生物化手 6/30 格床医学概 2 2 考试 10/62 天然药物学 90 考查 30/60 33 分析化学 34724考试 24/48 3 72 2/8 96 药物分析 80 5 考试 27/5网 药事管理与法 4 考 20/4 31.3 医药市场香销 2 考查 12/24 3.3% 药理学 72 者试 20/52 27.6g 药庆药 3483者查 18/30 37.5% 4 30 60 考查 10n
化 学 军 事 技 能 1 2W 112 2 考 查 112/0 100% 军 事 理 论 1 2 36 2 考 查 0/36 0 信 息 技 术 1 4 64 4 考 查 32/32 50% 职 业 发 展 与 就 业 指 导 1/4 1/1 32 2 考 查 12/20 37.5% 创 业 基 础 2 2 32 2 考 查 12/20 37.5% 大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1 2 32 2 考 查 6/26 18.8% 大 学 入 学 教 育 1 2W 16 1 考 查 4/12 25% 劳 动 教 育 1/2 1 34 2 考 查 18/16 52.9% 大 学 美 育 2 2 32 2 考 查 8/24 25% 表4 专业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开设 学期 周学时 总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实践课时/ 理论课时 实践 比例 人体解剖学 1 2 32 2 考查 6/26 18.7%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 学 1 2 32 2 考试 6/26 18.7% 生理学 1 2 32 2 考查 6/26 18.7% 生物化学 2 2 36 2 考查 6/30 16.7% 临床医学概要 2 4 72 4 考试 10/62 13.9% 天然药物学 3 5 90 6 考查 30/60 33.3% 分析化学 3 4 72 4 考试 24/48 33.3% 药物化学 3 4 72 54 考试 24/48 33.3% 药剂学 4 6 96 6 考试 32/64 33.3% 药物分析 4 5 80 5 考试 27/53 33.8% 药事管理与法规 4 4 64 4 考试 20/44 31.3% 医药市场营销学 3 2 36 2 考查 12/24 33.3% 药理学 3 4 72 4 考试 20/52 27.8% 临床药物治疗学 4 3 48 3 考查 18/30 37.5% 专业技能综合实 训 4 30 60 2 考查 0/60 100%
天然药物化学44644考查21/32.% 毕业设计 630604考试 100% 课程名称 开2周学时总学时 学分 大学生安全文化 老杏162044.4将 医药公关与礼仅 考查 1620 4 音乐欣赏 36 2 考查 18/18 50 美术欣燃 36 务查18/18 50% 顶岗实习指导 161 考查0/16 0 表B专业达终课程一览 课程名称 开周学时 总学时 学分 考技实课时露 医学信自文献给素 2 10/2 27.8% 药品流通和营 2 考查 10/2 27.% 医疗急数常识 2考查 8/2125.0% 药物制制设各 2 8/24 5.0% 药品购销(1+) 16/16 50% 药物制制生产(1+) 2 考查 16/16 50 民药数理统计 12考查 0/36 0 中医药基德 54 3 考查6/81.1% 表7 岗实习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华业(跟岗)实习6 207603湾考试70010m 1)《思组道德与法制》简称《愿政基础》 48学时(理论40学时、实我8学时) ,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面向当代大学生开设 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政 线遥 理 课的必修课E ,成长为自觉担 思想道地数有 变格条作,遵守有课工处 和要求 其有坚 理想信念、高尚的通德情操和较为 享的马克思主文理论功底,具有高校思政治理论任 爱教有事 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本课程教学应坚持知识性与思想性 施树 的 力开展集休 性老 的考核评价方式,过程性考核成 参 2) 61学时(理论54学时、实践10学时),第二学期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 本课程教学目标是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把指马克思 特色 社会主义理 枝心要义和丰富内酒,深刻领悟习刘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兴中因梦 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天然药物化学 4 4 64 4 考查 21/43 32.8% 毕业设计 6 30 60 4 考试 100% 表5 公共选修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开设 学期 周学时 总学时 学分 考核 方式 实践课时/ 理论课时 实践 比例 大学生安全文化 2 2 36 2 考查 16/20 44.4% 医药公关与礼仪 2 2 36 2 考查 16/20 44.4% 音乐欣赏 2 2 36 2 考查 18/18 50% 美术欣赏 2 2 36 2 考查 18/18 50% 顶岗实习指导 4 1 16 1 考查 0/16 0 表6 专业选修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开设 学期 周学时 总学时 学分 考核 方式 实践课时/ 理论课时 实践 比例 医学信息文献检索 3 2 36 2 考查 10/26 27.8% 药品流通和营销 3 2 36 2 考查 10/26 27.8% 医疗急救常识 4 2 32 2 考查 8/24 25.0% 药物制剂设备 4 2 32 2 考查 8/24 25.0% 药品购销(1+X) 4 2 32 2 考查 16/16 50% 药物制剂生产(1+X) 4 2 32 2 考查 16/16 50% 医药数理统计 4 12 36 12 考查 0/36 0 中医药基础 3 3 54 3 考查 6/48 11.1% 表7 顶岗实习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开设 学期 周学时 总学时 学分 考核方 式 实践课时/ 理论课时 实践 比例 毕业(跟岗)实习 5/6 20 760 38 考试 760/0 100% (二)课程简介 1.公共基础课程简介 (1)《思想道德与法制》简称《思政基础》 48学时(理论 40学时、实践8学时),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面向当代大学生开设的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 理论课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马克思 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旨在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 代新人。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人生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律知识和法治思想教育等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涵盖当代大 学生的时代大任,领悟人生真谛、创造有意义的人,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等方面的知识和要求。 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讲教师应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较为丰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具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任教 资格条件,遵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教育事业,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本课程教学应坚持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坚持党 的教育方针,立足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坚持正面引导,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 律。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大力开展集体备课和团队攻关,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切实提升教学实效,注重 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的结合,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拓视野,提高认识,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本课程考核实行 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过程性考核成绩占5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50%。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思政概论》 64学时(理论54学时、实践10学时),第二学期开 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本课程教学目标是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把握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科学内涵、理论体系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认识和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科学把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意义、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深刻认识 和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行动指南,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强当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 努力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主要内容: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阐 明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重点,全面阐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指导意义和历史地位;系统阐述坚持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总任务、总布局、战略部苦和根本保证:深刻佣明当代大学生的时代使命和历史担当,教育 引导大学生坐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星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教学受求:本课程主讲教师应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含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原则上应为中共党员,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要坚持 正确的政治方向,经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有教学能力。本课程教学应坚持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坚持党 的教有方针,立足立德树人、诗魂有人,坚持正面引导,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有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族 律,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大力开展集体备课和团队攻关,积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切实提升教学实效,注重 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的结合,引导学生在社会实我活动中开拓视野,提高认识,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本课程考核实行 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过程性考核成绩占5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50%, (3)《形势与政策》16学时(理论),第一学期8学时,开设2周:第二学期8学时,开设2周。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修课程。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玫策教有,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及 时了解和正确对特国内外重大时事,全面正确认识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变化、新发展,及时准确把据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准 确把捉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大学生牢固树 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主要内容: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国绕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发展,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教学,宜传党的大 政方针,教有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情、党情、国情,正确认识和理解完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大学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 性。具体教学内容依据中宣部、教有部下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有教学要点”制定。 教学要求:要牢牢把握圣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正确的宜传导向、车牢学振思想宜传工作的主导权和主动权。教学内容要体现动态性 时效性,要及时反映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及时准确宜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传递党的大政方针。婴注重培养大学生认识把握形 势与政策的能力,增强大学生辨别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本课程考核实行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过程 性考核成绩占5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50% (4)(大学语文》32学时(理论24学时、实践8学时),第一学圳开设。 课程目标: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融语文教有的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于一体的公共基础深程。课程 以重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引导理性思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思搬能力,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为目的。通过本深程的学 习,增强高职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高职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主要内容:本课程内容坚持语文素养,职业素养、人文素养三位 体的原则,突出职业素养的养成,突出实践技能的训练,完成“听说读写”的有机统一,注重文化解读和情感体验,突出人文精神的建树 通过对文本字词句、思想性、艺术性的领会把握上升为对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酒养等精神内酒的深入挖掘和闸释:强化学生文化主体 意识,引导学生对生命、价值、命运、传统等文化命咫的深入思考和辨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能力,培养其文化创新意识,牢 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教学要求:本误程结合学生的特性,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采用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 学候式,教学中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朗读法、问题导向法、探究法、小组讨论等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与创造性。融台 学生今后从业的职业特点,在强调提升人文素养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今后职业技能提升能力的培养。本误程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过 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铬合,过程评价占总成绩40%(含云深登学习10%+课登活动15路+作业10%+课登表现5),终结评价占总成绩60(期未考 试6%),注重过程性与学习性投入,强调参与度评价权重,促进自主性与协作式学习, 5)《无机化学》 48学时(理论40学时、生践8学时),第一学期开设。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和学养溶液、胶体、电解质溶液、缓冲溶液、配位化合物等基本知识点及其医学应用。能恒得 如何运用化学基本原理去理解和解答实际工作中化学专业问恩,丰富学生的化学专业知识,学会运用化学技能解决职业岗位中的实际同恩 达到启迪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创新精神和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的目的。培养理性的职业态度和认真负责、严谨细致、安全规范的职业素养 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溶液与胶体,化学平衡与酸碱理论,电解质溶液,物质结构和配位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等。 教学要求: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和优质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一以贯之,以学生为中 “做中学,做中教”,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和体验中学习,对教、学活动实施全程记录和追潮。线上课堂在课前引导学生预习知识。课 中发起讨论和头脑风,课后巩固和拓展知识:实体课堂重在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现场数学、案例 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法 (6)《有机化学》 64学时(理论54学时、实践10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课程日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和掌左有机物的命名、结构、理化性质,有机化学基暗理论、知识和熔沸点测定、萃取、重结 品等基木实验操作技能。为学生学习药物化学、药剂学等后续课程打下必婴的基础,能懂得如何运用化学基本原理去理解和解容实际工作中 化学专业问题,丰富学生的化学专业知识,学会运用化学技能解决职业岗位中的实际问题,达到启迪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创新精神和提高综 合分析能力的目的。培养理性的职业态度和认真负责、严谨细致、安全规范的职业素养。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和重要化学性质以及与药学的关系等教学内容。具体包括:有机化合物概 述,烃,醇、酚和笛族化合物,醛、酮和糖类化合物,按酸及其脂类化合物,合氨有机化合物等。 教学要求:深程在教学中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提但在“学中做,做中学”以及从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本蓝图,体现“所学即为所 用”的高职教学理念。教学中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通,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学习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可以采 用以下方法: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牧学法、分组教学法等,从而达到最住教与学的效果 (7)《大学英语》108学时(理论96学时、实翼32学时),第一、二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按照专业岗位实际需求,为培养专业人才目标服务。通过教师的精讲和学生的能动学习,逐渐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掌 累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常用词汇,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打下较为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具有阅读
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总任务、总布局、战略部署和根本保证;深刻阐明当代大学生的时代使命和历史担当,教育 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讲教师应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原则上应为中共党员,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要坚持 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本课程教学应坚持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坚持党 的教育方针,立足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坚持正面引导,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 律。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大力开展集体备课和团队攻关,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切实提升教学实效,注重 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的结合,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拓视野,提高认识,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本课程考核实行 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过程性考核成绩占5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50%。 (3)《形势与政策》 16学时(理论),第一学期8学时,开设2周;第二学期8学时,开设2周。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及 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全面正确认识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变化、新发展,及时准确把握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准 确把握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大学生牢固树 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主要内容: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围绕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发展,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教学,宣传党的大 政方针,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情、党情、国情,正确认识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大学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 性。具体教学内容依据中宣部、教育部下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制定。 教学要求:要牢牢把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正确的宣传导向、牢牢掌握思想宣传工作的主导权和主动权。教学内容要体现动态性 时效性,要及时反映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及时准确宣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传递党的大政方针。要注重培养大学生认识把握形 势与政策的能力,增强大学生辨别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本课程考核实行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过程 性考核成绩占5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50%。 (4)《大学语文》 32学时(理论24学时、实践8学时),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融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于一体的公共基础课程。课程 以重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引导理性思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思维能力,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为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增强高职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高职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主要内容:本课程内容坚持语文素养、职业素养、人文素养三位一 体的原则,突出职业素养的养成,突出实践技能的训练,完成“听说读写”的有机统一,注重文化解读和情感体验,突出人文精神的建树。 通过对文本字词句、思想性、艺术性的领会把握上升为对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等精神内涵的深入挖掘和阐释;强化学生文化主体 意识,引导学生对生命、价值、命运、传统等文化命题的深入思考和辨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能力,培养其文化创新意识,牢 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教学要求:本课程结合学生的特性,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采用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 学模式,教学中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朗读法、问题导向法、探究法、小组讨论等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与创造性。融合 学生今后从业的职业特点,在强调提升人文素养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今后职业技能提升能力的培养。本课程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过 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占总成绩40%(含云课堂学习10%+课堂活动15%+作业10%+课堂表现5%),终结评价占总成绩60%(期末考 试60%),注重过程性与学习性投入,强调参与度评价权重,促进自主性与协作式学习。 (5)《无机化学》 48学时(理论40学时、实践8学时),第一学期开设。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和掌握溶液、胶体、电解质溶液、缓冲溶液、配位化合物等基本知识点及其医学应用。能懂得 如何运用化学基本原理去理解和解答实际工作中化学专业问题,丰富学生的化学专业知识,学会运用化学技能解决职业岗位中的实际问题, 达到启迪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创新精神和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的目的。培养理性的职业态度和认真负责、严谨细致、安全规范的职业素养。 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溶液与胶体,化学平衡与酸碱理论,电解质溶液,物质结构和配位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等。 教学要求: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和优质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一以贯之,以学生为中 心,“做中学,做中教”,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和体验中学习,对教、学活动实施全程记录和追溯。线上课堂在课前引导学生预习知识,课 中发起讨论和头脑风暴,课后巩固和拓展知识;实体课堂重在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现场教学、案例 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法。 (6)《有机化学》 64学时(理论54学时、实践10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和掌握有机物的命名、结构、理化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熔沸点测定、萃取、重结 晶等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为学生学习药物化学、药剂学等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能懂得如何运用化学基本原理去理解和解答实际工作中 化学专业问题,丰富学生的化学专业知识,学会运用化学技能解决职业岗位中的实际问题,达到启迪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创新精神和提高综 合分析能力的目的。培养理性的职业态度和认真负责、严谨细致、安全规范的职业素养。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和重要化学性质以及与药学的关系等教学内容。具体包括:有机化合物概 述,烃,醇、酚和甾族化合物,醛、酮和糖类化合物,羧酸及其脂类化合物,含氮有机化合物等。 教学要求:课程在教学中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提倡在“学中做,做中学”以及从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本蓝图,体现“所学即为所 用”的高职教学理念。教学中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学习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可以采 用以下方法: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分组教学法等,从而达到最佳教与学的效果。 (7)《大学英语》 108学时(理论96学时、实践32学时),第一、二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按照专业岗位实际需求,为培养专业人才目标服务。通过教师的精讲和学生的能动学习,逐渐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掌 握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常用词汇,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打下较为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具有阅读
和翻译与专业有关的英文资料的基本能力,能借助辞奥阅读和翻译有关英文业务资料,能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 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话的交际能力打下基德。 主要内容:本课程的课程内容的选择遵循社会需求,岗位需求,和学生能力发展需求,实现与真实岗位衔接、与未来工作任务接轨,切 实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莫定良好的基础。课程内容主要由8个项目组成,内容酒盖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 内容,分别为打招呼和介绍、致谢、指路、日程安排、天气、道请、电子邮件、电话交流,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教学中应道循以学生为中心,提但在“学中做,做中学”以及从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本蓝图,体现“所学即为所 用“的高职教学理念。教学中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微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学习资源促遗学生自主学习,可以采 用以下方法: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分组教学法等,从而达到最佳教与学的效果。 (8)《体有》 108学时(理论12学时、实践96学时),第一、 二,三、四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职院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之一,是素质教育不可峡少的重要内容。本课程教学目标是为了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 展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有技能教育、职业素养教育于一体的教育过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大学生全 面成长成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体有包通的竞争、勇于桃战、直面挫折,团队意识 等丰富的文化内通,对现代人重塑健康体魄,培养协作意识、沟通、创新、决策能力、吃苦耐芳具有独特作用。 主要内容:体有概述、体有与健康、高校体有、运动损伤的防治与应急处理、田径运动概述、短跑、中长跑、跳高、跳远、篮球运动、 排球运动、足球运动概述、羯球技能、接球技能、运球、乒乓球运动、羽毛球运动、武术运动概述、武术基本功、组合练习、太极拳、健关 操、瑜伽、健美运动等。 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小群体学习式、发现式、技能攀据式、快乐体有、成功体有、主动体有等多种教学模式,注重发挥别 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更应融合学生今后从业的职业特点(职业能力标准、岗位能力标 ,在强调全面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的同时,加强了对学生今后从业、胜任工作岗位所应具有的身体素质与相关职业素养的培养,落实国家 倡导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 (9)《信息技术》64学时(理论32学时、实践32学时),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项日(任务)的“教”与“学” ,使学生一方面能具备计算机应用、网络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提计算机的基 本操作技能,学握现代办公中的文字处理、表格设计、演示文稿、网页浏览及处理、电子郁件通信等常用秋件的使用方法:另一方面,为学 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利用计算机进行相关的信息处理等方面打下基础,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及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文字信息处理、数据信息处理、演示文稿制作、多煤体 信息处理等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和优质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一以贯之,以学生为中 心,“做中学,做中教”,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和休验中学习,对教、学活动实施全程记录和评价。 (10)《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32学时,分两部分内容:职业生涯规划16学时,第一学期开设:就业指导16学时,第四 学期开设。 课程日标:本课程是高职院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教学日标是引导大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设特点,较为清所地认 识自已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据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能握自我探 技能、倍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证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能提高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 技能等:应当树立起职业生证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 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主要内容:本课程以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 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莲管理能力为主台,引导学生思考未来理想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了解自我、了解具体的职业要果,能有 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需要的技能,确定人生不同阶段的职业日标及其对应的生活模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求职技能,增强心理调适能 力,维护个人合法利益,进而能有效地管理求职过程,能了解到学习与工作的不同、学校与职场的差别,引导学生顺利适应生涯角色的转 换,为职业发展莫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要求:本课程结合学生的特性,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以个性化就业创业指导为辅的教学模式,还结合采用 了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情景模拟、小组讨论、测试分析法等,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参与性。同时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 紧密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就业创业讲座、职业生汪规划比赛、大学生剑新创业比赛等活动。本课程考核实行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 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过程性考核成占6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40% 11)《创业基础》 32误时(理论20学时、实践12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职院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学生能认知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斜 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掌提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卷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 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能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 白觉道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或· 主要内容:本课程台在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学生 应了解创业的念、素和类型认识创业过程的特征,创业与创业特神之间的舞关系:了解创业者具各的基本顶认识创业网 队的重要性,了解创业机会及其识别要素,了解创业风险类型以及如何防范风险,了解创业过程中的资源需求和资源获取办法,李握创业资 源管理的技巧和策略。 教学要求:课程要通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课堂教学为主架道,以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 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模块化、项目化和参与式教学,强化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粉演、头脑风暴等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和翻译与专业有关的英文资料的基本能力,能借助辞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文业务资料, 能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 头和书面交流, 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主要内容:本课程的课程内容的选择遵循社会需求,岗位需求,和学生能力发展需求,实现与真实岗位衔接、与未来工作任务接轨,切 实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课程内容主要由 8 个项目组成,内容涵盖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 内容,分别为打招呼和介绍、致谢、指路、日程安排、天气、邀请、电子邮件、电话交流。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教学中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提倡在“学中做,做中学”以及从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本蓝图,体现“所学即为所 用”的高职教学理念。教学中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学习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可以采 用以下方法: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分组教学法等,从而达到最佳教与学的效果。 (8)《体育》 108学时(理论12学时、实践96学时),第一、二、三、四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职院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之一,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本课程教学目标是为了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 展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职业素养教育于一体的教育过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大学生全 面成长成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体育包涵的竞争、勇于挑战、直面挫折、团队意识 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现代人重塑健康体魄,培养协作意识、沟通、创新、决策能力、吃苦耐劳具有独特作用。 主要内容:体育概述、体育与健康、高校体育、运动损伤的防治与应急处理、田径运动概述、短跑、中长跑、跳高、跳远、篮球运动、 排球运动、足球运动概述、踢球技能、接球技能、运球、乒乓球运动、羽毛球运动、武术运动概述、武术基本功、组合练习、太极拳、健美 操、瑜伽、健美运动等。 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小群体学习式、发现式、技能掌握式、快乐体育、成功体育、主动体育等多种教学模式,注重发挥群 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更应融合学生今后从业的职业特点(职业能力标准、岗位能力标 准),在强调全面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的同时,加强了对学生今后从业、胜任工作岗位所应具有的身体素质与相关职业素养的培养,落实国家 倡导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 (9)《信息技术》64学时(理论32学时、实践32学时),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项目(任务)的“教”与“学”,使学生一方面能具备计算机应用、网络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 本操作技能,掌握现代办公中的文字处理、表格设计、演示文稿、网页浏览及处理、电子邮件通信等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另一方面,为学 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利用计算机进行相关的信息处理等方面打下基础。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及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文字信息处理、数据信息处理、演示文稿制作、多媒体 信息处理等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和优质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一以贯之,以学生为中 心,“做中学,做中教”,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和体验中学习,对教、学活动实施全程记录和评价。 (10)《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32学时,分两部分内容:职业生涯规划16学时,第一学期开设;就业指导16学时,第四 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职院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教学目标是引导大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 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能掌握自我探索 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能提高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 技能等;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 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主要内容:本课程以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 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为主旨,引导学生思考未来理想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了解自我、了解具体的职业要求,能有 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需要的技能,确定人生不同阶段的职业目标及其对应的生活模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求职技能,增强心理调适能 力,维护个人合法利益,进而能有效地管理求职过程,能了解到学习与工作的不同、学校与职场的差别,引导学生顺利适应生涯角色的转 换,为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要求:本课程结合学生的特性,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以个性化就业创业指导为辅的教学模式,还结合采用 了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情景模拟、小组讨论、测试分析法等,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参与性。同时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 紧密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就业创业讲座、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等活动。本课程考核实行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 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过程性考核成绩占6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40%。 (11)《创业基础》 32课时(理论20学时、实践12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职院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学生能认知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辩 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 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能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 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主要内容:本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学生 应了解创业的概念、要素和类型,认识创业过程的特征,掌握创业与创业精神之间的辩证关系;了解创业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认识创业团 队的重要性,了解创业机会及其识别要素,了解创业风险类型以及如何防范风险,了解创业过程中的资源需求和资源获取办法,掌握创业资 源管理的技巧和策略。 教学要求:课程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 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模块化、项目化和参与式教学,强化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本课程考核实行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楼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过程性考核成绩占6%,终结性考核成绩占 40%. (12)《军事技能》112学时(实我),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日标:本课程是高职院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以(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为教学依托,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军 事前沿伯息,掌探正确的队列训练和阅兵分列式训练方法,规范学生整理内务的标准:通过理论学习,增器学生对人民军队的热爱,培养学生 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幸感:在理论与实置相结合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集体行动规范性和组织纪律性,训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 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主受内容:本课程主受包括军事前沿信息、队列和体能训练、内务整理、日常管理、素质拓展训练等教学内容,台在增强学生的围防观 念和回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组织纪律性,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教学要求:在训练过程中要坚持“理论够用即可,突出实际讲练”的原则,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一切行动听指挥为训练根本目的。本 课程以学生出勒情况、参加训练完成情况、军训态度、道守纪律情祝、参加各项活动及理论学习情况、内务考试作为考核成绩的依据。 (13)《军事理论》36学时(理论),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职院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以国防教有为主线,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达到增强国 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 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的目的。 主要内容: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君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国内外形势,集中阐述中国当代国防法规、国防建设、我国武装力量、中国古代军事恩想、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 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习近平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国际战略格局、我国 周边安全环境,了解精确制导技术、隐身伪装技术、侦察监视技术、电子对抗、航天技术、自动化指挥技术,新概念武器技术、信息化战争 的特点、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的要求。 教学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有方针,提高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保卫者服务的素质。教学内容要体现动态性时效性,要及时反映党和国家面临 的新形势、新任务,及时准确宜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传通党的大政方针,能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强化爱国意识、集体主义观 念,本课程考核实行过程性考核和终钻性考核相钻合的考核评价方式,过程性考核成镜占6%,终结性考核成绩占40%, (1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有》 32学时(理论26学时、实践6学时)。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探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 识,在实践中培养白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主要内容:课程内容由8个项目组成,分别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恋爱与性心理 情绪管理、压力与挫折应对、生命教有与心理危机, 教学要求:本课程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调练为一体,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和优质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本 着“理智启迪与情感培养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课空练习与情景体验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参与相结合”的教学思路。打 破单一的知识讲授的教学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角色粉演法等。 (15)《劳动教有》 34学时(理论16学时、实践18学时),第一、二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职院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之 ,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活动误,学生通过亲身参与 芳动获得直按劳动体验,促使学生主动认识并理解劳动世界,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主要内容:理论学习须专门进行劳动精神、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有,以班队、社团等形式在非教学时间开展环境保洁 社会实钱、农业生产、医卫公益、仪器设备维保等芳动实线活动。每学年组织一次劳模讲座或农业、工业生产观摩活动, 教学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接受劳动教有,是全体学生的基本权利,注重培养学生基础能力和基本态度。学习评价以组织辅导员和相关 负责人员对劳动内容和考核情况进行评价。 (16)(大学美有》32学时(理论24学时,实践8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木,以利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业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树立正确、进步的审 美观,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增强文化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审美修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 才 主要内容:木深程内容主要包括美的内涵、审美范畴、大学生与美、审美意识与心理、自然审美、社会审美、艺术市美、科技审美等。 主要通过应用关学基本理论对大学生的审美活动子以指导,帮助大学生辨别现实生活、科技活动与艺术活动中的美丑。 教学要求:以师生互动的启发式教学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通过音视频、作品赏析等艺术审美体验着力提升大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 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在,学生平时必须按时到课,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综合学生平时到课率、课堂参 与情况作为过程性考核占60%。期末成绩占40%。 (17)《大学生入学教育》16学时(理论12学时,实践4学时),以讲座的形式集中1周授课,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明院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之一,大学生入学教有是指新生入学后,学校根据培养目标,针对学生的思想、学习 生活、心理、纪律安全等方面的变化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旨在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变化了的环境并能迅速适应。新生入学教有的效果直接关 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关系到学生在大学里能香顺利成长并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新生入学教有是大学学习成功的基 础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大学认识、大学与高中的不同之处、高职教育、大学生消费、大学生与国路、大学生人际交往、为
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本课程考核实行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过程性考核成绩占6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 40%。 (12)《军事技能》 112学时(实践),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职院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以《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为教学依托,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军 事前沿信息,掌握正确的队列训练和阅兵分列式训练方法,规范学生整理内务的标准;通过理论学习,增强学生对人民军队的热爱,培养学生 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集体行动规范性和组织纪律性,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 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军事前沿信息、队列和体能训练、内务整理、日常管理、素质拓展训练等教学内容,旨在增强学生的国防观 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教学要求:在训练过程中要坚持“理论够用即可,突出实际讲练”的原则,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一切行动听指挥为训练根本目的。本 课程以学生出勒情况、参加训练完成情况、军训态度、遵守纪律情况、参加各项活动及理论学习情况、内务考试作为考核成绩的依据。 (13)《军事理论》 36学时(理论),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职院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以国防教育为主线,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达到增强国 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 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的目的。 主要内容: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国内外形势,集中阐述中国当代国防法规、国防建设、我国武装力量、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 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习近平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国际战略格局、我国 周边安全环境,了解精确制导技术、隐身伪装技术、侦察监视技术、电子对抗、航天技术、自动化指挥技术、新概念武器技术、信息化战争 的特点、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的要求。 教学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保卫者服务的素质。教学内容要体现动态性时效性,要及时反映党和国家面临 的新形势、新任务,及时准确宣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传递党的大政方针,能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强化爱国意识、集体主义观 念。本课程考核实行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过程性考核成绩占6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40%。 (1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2学时(理论26学时、实践6学时)。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 识,在实践中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主要内容:课程内容由 8 个项目组成,分别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恋爱与性心理、 情绪管理、压力与挫折应对、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 教学要求:本课程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和优质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本 着“理智启迪与情感培养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课堂练习与情景体验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参与相结合”的教学思路,打 破单一的知识讲授的教学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 (15)《劳动教育》 34学时(理论16学时、实践18学时),第一、二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职院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之一,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活动课,学生通过亲身参与 劳动获得直接劳动体验,促使学生主动认识并理解劳动世界,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主要内容:理论学习须专门进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以班队、社团等形式在非教学时间开展环境保洁、 社会实践、农业生产、医卫公益、仪器设备维保等劳动实践活动。每学年组织一次劳模讲座或农业、工业生产观摩活动。 教学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接受劳动教育,是全体学生的基本权利,注重培养学生基础能力和基本态度。学习评价以组织辅导员和相关 负责人员对劳动内容和考核情况进行评价。 (16)《大学美育》32学时(理论24学时,实践8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树立正确、进步的审 美观,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增强文化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审美修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 才。 主要内容: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美的内涵、审美范畴、大学生与美、审美意识与心理、自然审美、社会审美、艺术审美、科技审美等。 主要通过应用美学基本理论对大学生的审美活动予以指导,帮助大学生辨别现实生活、科技活动与艺术活动中的美丑。 教学要求:以师生互动的启发式教学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通过音视频、作品赏析等艺术审美体验着力提升大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 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学生平时必须按时到课,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综合学生平时到课率、课堂参 与情况作为过程性考核占60%,期末成绩占40%。 (17)《大学生入学教育》 16学时(理论12学时、实践4学时),以讲座的形式集中1周授课,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职院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之一。大学生入学教育是指新生入学后,学校根据培养目标,针对学生的思想、学习、 生活、心理、纪律安全等方面的变化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旨在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变化了的环境并能迅速适应。新生入学教育的效果直接关 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关系到学生在大学里能否顺利成长并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学习成功的基 础。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大学认识、大学与高中的不同之处、高职教育、大学生消费、大学生与网络、大学生人际交往、大
学生恋爱。大学生学习考试及大学生自我管理等内容 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以讲座为主要形式,深入浅出的介绍大学及大学生活与学习,利用实际案例引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大学 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大学学习,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和角色转变,促进大学生尽快熟悉大学管理制度,培养他们良好的组织纪 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激发他们爱国爱校的集体主义观念,引导他们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提高大学生的 人文素养,开创高校新生入学教有工作新局面· 2.专业课程简介 (1)《人体解剂学) 32学时(理论26学时、实践6学时),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误程的学习,使药学专业学生举提正常人体形态和构造,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释常见人体变化,并推断疾病 的病变原理,培养学生自学、观察,综合判断、思考表达及分析问避、解决句圈的能力。为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 础,同时在实践中养成学生珍爱生命,爱岗敏业、认真负责、工作严谨、数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素颜, 主要内容:草握人体九大系统中主要器官的形态、位置及能邻,熟悉主要器官的基术功能,并了解主要器官病变的主要表现 教学要求: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和优质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一以贯之,以学生为中 心, “做中学,做中数”,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和体验中学习,对教、学活动实范全程记录和追潮。线上课堂在课前引导学生预习知识,课 中发起讨论和头脑风暴,误后巩固和拓展知识:实体课堂重在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多媒体教学、情 景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数学手段,详细解释教学重、难点,使药学专业学生能清楚了解各疾病发病的解斜学基础知识。 (2)《病原生物学与免变学》 32学时(理论26学时,实践6学时),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探临床常见免疫现象及有关疾病的发病、传播和特异性防治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如微 生物学检查及免疫学诊断技术特异性诊断相关疾病:运用人工免疫方法、切断传播途径、消毒、灭西等防治方法,为预防和控制相关疾病奥 定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在实践中养成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周密绸致的工 作作风, 主爱内容:本误程包括病原微生物学、免疫学和人体寄生虫学三大部分,由19个项目组成,包括:医学免疫学简介(免疫学总论) 免疫系统、抗照、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图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适应性免疫应答、超级反应、免疫学防治、医 学微生物学概述、细菌的生物学性状、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细菌的致病性与8染、病原性细菌、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病毒学、人佛 寄生虫学概述、医学蠕虫学等。也就是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和人体寄生虫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实验室检查和防治原则:免疫系统 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各类免疫应答发生机理和发展规律及免疫性在疾病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等。 教学要求: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和优质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一以贯之,以学生为中 “做中学,做中教”,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和体验中学习,对教、学活动实施全程记录和追潮。线上课堂在课前引导学生预习知识,课 中发起讨论和头脑风暴,课后巩园和拓展知识:实体课堂重在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主要教学方法有讲授、案例分析、分组讨 论、演示:主要教学地点为教室、实训室。 3)《生理学》 32学时(理论26学时、实我6学时),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日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和掌养正确认识和掌人体各系统、组织、细胞的功能活动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从而 为揭示常见病、 多发病的病理生理现象打下坚实理论基础,也为学生从事药学服务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课程主要内容包括12个项目:内环境与稳态,机体生理功能的调竹,细胞的功能,血液的功能,能量代谢与体温。各系编 (包括循环系绕、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生理功能及其测节机制:包括9个项 目任务:反射孤分析,制作腓肠肌标本、刺滋与反应,A0血型鉴定,听心音、测血压,测肺活量,肖肠运动的观察,测体温,尿生成的影 响,神经系统检查。 教学要求: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和优质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一以圆之,以学生为中 做中学,做中教”,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和体验中学习,对教、学活动实施全程记录和追潮。线上课堂在课前引导学生预习知识。课 中发起讨论和头脑风暴,课后巩固和拓展知识:实体课登重在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教 学法,情景教学法等。 (生物化学 36学时(理论30学时、实践6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常提蛋白质、核酸、醒、维生素的分子结构、生理功能及理化性质, 三大营养物(糖、脂肪 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及生理意义,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我,能对分子病、维生素缺乏症及代谢病案例进行正确的分析,并在习 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互相学习的团队协作精神,勤于思考、刻苦钻研、男于探索的良好作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同的能力,以及培养学 生爱岗业、工作严谨、以人为本、教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素质,并最终顺利通过药师考核 主内容: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分子的钻构与功能、三大营养物的代谢与调控两大模块,分别为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的结构与 功能,、脂类、蛋白质代谢及肝中的代。授课内容重点述相关分子病、维生素缺乏建及代谢病的发病机制, 教学要求:本课程是医学专业基础课,注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字握。教师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和优质教学资源,采用线」】 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一以贯之,以学生为中心,“做中学,做中教”,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和体验中学习,对 教、学活动实施全程记录和追湖线上课堂在课前引导学生预习知识,课中发起讨论和头脑风暴,课后巩周和拓展知识:实体课堂重在引号 学生内化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主爱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通过讲授、案例分析、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5)《临床医学概要 72学时(理论62学时、实践10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原期和药物治疗要点,培 养学生具有独立提出药物治疗的能力,全心全意为忠者提供药学服务的取业道德素质,具有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学生恋爱。大学生学习考试及大学生自我管理等内容。 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以讲座为主要形式,深入浅出的介绍大学及大学生活与学习,利用实际案例引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大学 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大学学习,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和角色转变,促进大学生尽快熟悉大学管理制度,培养他们良好的组织纪 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激发他们爱国爱校的集体主义观念,引导他们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提高大学生的 人文素养,开创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新局面。 2.专业课程简介 (1)《人体解剖学》 32学时(理论26学时、实践6学时),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药学专业学生掌握正常人体形态和构造,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释常见人体变化,并推断疾病 的病变原理,培养学生自学、观察、综合判断、思考表达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 础,同时在实践中养成学生珍爱生命,爱岗敬业、认真负责、工作严谨、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素质。 主要内容:掌握人体九大系统中主要器官的形态、位置及毗邻,熟悉主要器官的基本功能,并了解主要器官病变的主要表现。 教学要求: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和优质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一以贯之,以学生为中 心,“做中学,做中教”,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和体验中学习,对教、学活动实施全程记录和追溯。线上课堂在课前引导学生预习知识,课 中发起讨论和头脑风暴,课后巩固和拓展知识;实体课堂重在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多媒体教学、情 景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详细解释教学重、难点,使药学专业学生能清楚了解各疾病发病的解剖学基础知识。 (2)《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32学时(理论26学时、实践6学时),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临床常见免疫现象及有关疾病的发病、传播和特异性防治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如微 生物学检查及免疫学诊断技术特异性诊断相关疾病;运用人工免疫方法、切断传播途径、消毒、灭菌等防治方法,为预防和控制相关疾病奠 定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在实践中养成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周密细致的工 作作风。 主要内容:本课程包括病原微生物学、免疫学和人体寄生虫学三大部分,由 19 个项目组成,包括:医学免疫学简介(免疫学总论)、 免疫系统、抗原、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适应性免疫应答、超敏反应、免疫学防治、医 学微生物学概述、细菌的生物学性状、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病原性细菌、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病毒学、人体 寄生虫学概述、医学蠕虫学等。也就是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和人体寄生虫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实验室检查和防治原则;免疫系统 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各类免疫应答发生机理和发展规律及免疫性在疾病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等。 教学要求: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和优质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一以贯之,以学生为中 心,“做中学,做中教”,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和体验中学习,对教、学活动实施全程记录和追溯。线上课堂在课前引导学生预习知识,课 中发起讨论和头脑风暴,课后巩固和拓展知识;实体课堂重在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主要教学方法有讲授、案例分析、分组讨 论、演示;主要教学地点为教室、实训室。 (3)《生理学》 32学时(理论26学时、实践6学时),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和掌握正确认识和掌握人体各系统、组织、细胞的功能活动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从而 为揭示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生理现象打下坚实理论基础,也为学生从事药学服务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课程主要内容包括 12 个项目:内环境与稳态,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细胞的功能,血液的功能,能量代谢与体温,各系统 (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机制;包括 9个项 目任务:反射弧分析,制作腓肠肌标本、刺激与反应,ABO 血型鉴定,听心音、测血压,测肺活量,胃肠运动的观察,测体温,尿生成的影 响,神经系统检查。 教学要求: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和优质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一以贯之,以学生为中 心,“做中学,做中教”,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和体验中学习,对教、学活动实施全程记录和追溯。线上课堂在课前引导学生预习知识,课 中发起讨论和头脑风暴,课后巩固和拓展知识;实体课堂重在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教 学法,情景教学法等。 (4)《生物化学》 36学时(理论30学时、实践6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的分子结构、生理功能及理化性质,三大营养物(糖、脂肪、 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及生理意义,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能对分子病、维生素缺乏症及代谢病案例进行正确的分析,并在实 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互相学习的团队协作精神,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良好作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 生爱岗敬业、工作严谨、以人为本、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素质,并最终顺利通过药师考核。 主要内容: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三大营养物的代谢与调控两大模块,分别为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的结构与 功能,糖、脂类、蛋白质代谢及肝中的代。授课内容重点阐述相关分子病、维生素缺乏症及代谢病的发病机制, 教学要求:本课程是医学专业基础课,注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教师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和优质教学资源,采用线上 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一以贯之,以学生为中心,“做中学,做中教”,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和体验中学习,对 教、学活动实施全程记录和追溯。线上课堂在课前引导学生预习知识,课中发起讨论和头脑风暴,课后巩固和拓展知识;实体课堂重在引导 学生内化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通过讲授、案例分析、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5)《临床医学概要》 72学时(理论62学时、实践10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培 养学生具有独立提出药物治疗的能力,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主要内容:根据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及就业岗位的需果,本课程内容涵盖了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学科的常见病 和多发病,将其整合为诊断基础和临床常见疾病两大模块。 教学要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和优质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一以贯之,以学生为 中心,“做中学,做中教”,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和体验中学习,对教、学活动实施全程记录和追薄。线上课程在误前引导学生预习知识, 课中发起讨论和头脑风暴,课后巩固和拓展知识:实体课程重在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 (6)《天然药物学》90学时(理论60学时、实线30学时),第三学期并设,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常用中药的性状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等知识:同时在实训和实战的过程中,实现了知识 的转化,获得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与他人沟通、协作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常见中药真伪鉴定、优劣鉴定,并且 在实暖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细心耐心的职业素养。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由11个项目、24个任务组成,11个项目包括天然药物学基础知识、天然药物的质量保证、根类药材、茎类药 材、皮类药材、叶类药材、花类药材、果实与种子类药材、全草类药材、其他类药材、动物类矿物类药材鉴定等:24任务主要有:豆科药材 的鉴定、五加科药材的鉴定、伞形科药材的鉴定、唇形科药材的鉴定、玄参科药材的鉴定、百合科药材的鉴定、其他根类药材的鉴定、藤茎 类药材的鉴定等。讲授各个药材的来源、性状鉴定、化学成分、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功效与主治等内容。 教学要求,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和优顾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一以贯之,以学生为中 “做中学,微中教”,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和体验中学习,对教、学活动实施全程记录和评价。线上课堂在课前引导学生预习知识,课 中开展实物鉴定,体验鉴定要点,课后巩周和拓展知识:实体课登重在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 (7)《分析化学》72学时(理论48学时、实段24学时),第三学捌开设。 课程目标:通过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药物分析岗位所需各类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具有创新意识、规范意识、安全意 识,具有从事常见化学物质的分析与检验的工作能力,为后续药物分析、药物制剂等专业深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内容:本课程对接药物质量检验分析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和绩效评价方式,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渐进性要求,设 计为基本经典化学分析能力(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和沉淀滴定)、仪器分析能力(电化学分析和光学分析)、综合分析俺力 横向三大模块,纵向九大项目,总计23个单元教学内容,40个具体任务。 教学要求: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和优颜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一以贯之,以学生为中 “便中学,做中教”,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和体验中学习,对教、学活动实施全程记录和评价,线上课堂在课前引导学生预习知识,课 中开展实物鉴定,体验鉴定要点,误后巩固和拓展知识:实体课堂重在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 法、现场教学、案例分析、分组时论、分组操作、情境模拟、任务驱动等 (8)《药物化学》72学时(理论48学时、实24学时),第三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药物化学》是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用现代科学方法和相关化学学科基本知识 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制备原理、体内代谢、构效关系。化学稳定性以及寻找新药的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通过本课程的 学习,使学生在掌操上述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为有效、合理使用现有的化学药物提供理论依据,为新药研究开发莫定基础。 主婴内容: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制备原理、体内代谢、构效关系、化学稳定性以及寻找新药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要求:①与行业药学专家、同类学校专家合作开发,结合我校办学定位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利用该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采 取“项日导向、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学教相辅:以“高仿真模拟实调一药厂见习一药厂顶岗实习”,建立融教、学、做、评于一体的教学 模式。②本课程拟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开展启发式、自学编导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演示法、小组讨 论法 、实践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以多媒体讲授为主、实腹教学在药剂实训室为主,结合药物化学实例授误,运用视频播放、图片 演示 :表格展示、工作流程式、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体现项目化教学的特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成T和视频录像与板书有 机结合,避免板书的桔强和完全多媒体教学出现的视觉疲劳:建议在教学实践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药物化学操作技能的模拟实践。 (9)《药剂学)96学时(理论64学时、实践32学时),第四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药剂学》是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的核心主干误程。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 用的综合应用技术学科,它是以物理、化学、药理学、药物化学等学科的理论为基础,结合药物的性质和医疗要求,用现代化制剂的手段, 将药物制成符合医疗需要的剂型,再将其安全、有效、稳定的用于临床。药剂学在药物研究和新药成果转化中起着关健作用,对新药成果快 速转 、促进药物基础研究至关重要,已成为药物基础研究和工业化生产之间的联系人和指导者,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木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具备药物制剂的基本操作技能、常用制剂的生产能力、常用制剂的质量评价能力及具有一定的处方审核与处方调剂能力, 主要内容:主要剂型的基础理论、处方分析、制备工艺和质量要求:重要辅料的性能、特点、用途和常用量及其对制剂质量的影响:制 剂中药物释放规律和影响因煮:制药常见设备及操作注意事项:药物制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教学要求:①与行业药学专家、同类学校专家合作开发,结合我校办学定位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利用该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采 取“项目导向、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学教相辅:以“高仿真模拟实调一药厂见习一药厂顶岗实习”,建立融教、学、做、评于一体的教学 模式。②本课程拟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在项日化教学过程中开展启发式、自学箱导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演示法、小组讨 论法 ,实我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以多媒体讲授为主、实教学在药剂实训室为主,结合药物制剂实例授误,运用视频播放、图片 示、表格展示、 工作流程式、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体现项目化教学的特点。在实践教学过程安排了示教、仿真纺习、药厂见 习、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重视康复评定生践教学,融入了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培养元素。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成T和视频录像与板 书有机结合,避免板书的枯操和完全多蝶体教学出现的视觉疲劳:建议在教学实现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药物制备操作技德的模拟实践, (10)《药物分析》80学时(理论53学时、实践27学时),第四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的一门研究和发展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是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规定设置的主要专业课 程,是药学科学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药物及其制剂分析的一般程序与质量控制方法,包括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的分析
主要内容:根据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及就业岗位的需求,本课程内容涵盖了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学科的常见病 和多发病,将其整合为诊断基础和临床常见疾病两大模块。 教学要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和优质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一以贯之,以学生为 中心,“做中学,做中教”,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和体验中学习,对教、学活动实施全程记录和追溯。线上课程在课前引导学生预习知识, 课中发起讨论和头脑风暴,课后巩固和拓展知识;实体课程重在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 (6)《天然药物学》 90学时(理论60学时、实践30学时),第三学期开设。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常用中药的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等知识;同时在实训和实践的过程中,实现了知识 的转化,获得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与他人沟通、协作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常见中药真伪鉴定、优劣鉴定。并且 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细心耐心的职业素养。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由 11 个项目、24 个任务组成,11个项目包括天然药物学基础知识、天然药物的质量保证、根类药材、茎类药 材、皮类药材、叶类药材、花类药材、果实与种子类药材、全草类药材、其他类药材、动物类矿物类药材鉴定等;24 任务主要有:豆科药材 的鉴定、五加科药材的鉴定、伞形科药材的鉴定、唇形科药材的鉴定、玄参科药材的鉴定、百合科药材的鉴定、其他根类药材的鉴定、藤茎 类药材的鉴定等。讲授各个药材的来源、性状鉴定、化学成分、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功效与主治等内容。 教学要求: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和优质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一以贯之,以学生为中 心,“做中学,做中教”,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和体验中学习,对教、学活动实施全程记录和评价。线上课堂在课前引导学生预习知识,课 中开展实物鉴定,体验鉴定要点,课后巩固和拓展知识;实体课堂重在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 (7)《分析化学》 72学时(理论48学时、实践24学时),第三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药物分析岗位所需各类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具有创新意识、规范意识、安全意 识,具有从事常见化学物质的分析与检验的工作能力,为后续药物分析、药物制剂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内容:本课程对接药物质量检验分析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和绩效评价方式,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渐进性要求,设 计为基本经典化学分析能力(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和沉淀滴定)、仪器分析能力(电化学分析和光学分析)、综合分析能力 横向三大模块,纵向九大项目,总计 23 个单元教学内容,40 个具体任务。 教学要求: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和优质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一以贯之,以学生为中 心,“做中学,做中教”,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和体验中学习,对教、学活动实施全程记录和评价。线上课堂在课前引导学生预习知识,课 中开展实物鉴定,体验鉴定要点,课后巩固和拓展知识;实体课堂重在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 法、现场教学、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分组操作、情境模拟、任务驱动等。 (8)《药物化学》 72学时(理论48学时、实践24学时),第三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药物化学》是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用现代科学方法和相关化学学科基本知识 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制备原理、体内代谢、构效关系、化学稳定性以及寻找新药的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通过本课程的 学习,使学生在掌握上述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为有效、合理使用现有的化学药物提供理论依据,为新药研究开发奠定基础。 主要内容: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制备原理、体内代谢、构效关系、化学稳定性以及寻找新药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要求:①与行业药学专家、同类学校专家合作开发,结合我校办学定位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利用该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采 取“项目导向、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学教相辅;以“高仿真模拟实训—药厂见习--药厂顶岗实习”,建立融教、学、做、评于一体的教学 模式。②本课程拟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开展启发式、自学辅导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演示法、小组讨 论法、实践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以多媒体讲授为主、实践教学在药剂实训室为主,结合药物化学实例授课,运用视频播放、图片 演示、表格展示、工作流程式、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体现项目化教学的特点。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成PPT和视频录像与板书有 机结合,避免板书的枯燥和完全多媒体教学出现的视觉疲劳;建议在教学实践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药物化学操作技能的模拟实践。 (9)《药剂学》 96学时(理论64学时、实践32学时),第四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药剂学》是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 用的综合应用技术学科,它是以物理、化学、药理学、药物化学等学科的理论为基础,结合药物的性质和医疗要求,用现代化制剂的手段, 将药物制成符合医疗需要的剂型,再将其安全、有效、稳定的用于临床。药剂学在药物研究和新药成果转化中起着关键作用,对新药成果快 速转化、促进药物基础研究至关重要,已成为药物基础研究和工业化生产之间的联系人和指导者,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具备药物制剂的基本操作技能、常用制剂的生产能力、常用制剂的质量评价能力及具有一定的处方审核与处方调剂能力。 主要内容:主要剂型的基础理论、处方分析、制备工艺和质量要求;重要辅料的性能、特点、用途和常用量及其对制剂质量的影响;制 剂中药物释放规律和影响因素;制药常见设备及操作注意事项;药物制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教学要求:①与行业药学专家、同类学校专家合作开发,结合我校办学定位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利用该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采 取“项目导向、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学教相辅;以“高仿真模拟实训—药厂见习--药厂顶岗实习”,建立融教、学、做、评于一体的教学 模式。②本课程拟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开展启发式、自学辅导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演示法、小组讨 论法、实践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以多媒体讲授为主、实践教学在药剂实训室为主,结合药物制剂实例授课,运用视频播放、图片 演示、表格展示、工作流程式、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体现项目化教学的特点。在实践教学过程安排了示教、仿真练习、药厂见 习、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重视康复评定实践教学,融入了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培养元素。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成PPT和视频录像与板 书有机结合,避免板书的枯燥和完全多媒体教学出现的视觉疲劳;建议在教学实践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药物制备操作技能的模拟实践。 (10)《药物分析》 80学时(理论53学时、实践27学时),第四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的一门研究和发展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是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规定设置的主要专业课 程,是药学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药物及其制剂分析的一般程序与质量控制方法,包括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