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E 以“王道”思想 指导德育 吴鑫朋 左上
以“王道”思想 指导德育 ——吴鑫朋
刻E 王道持德,在于行教化, 施仁义,以儒家为代表 霸道持力,在于行惩戒, 施威慑,以法家为代表。 左上
王道持德,在于行教化, 施仁义,以儒家为代表。 霸道持力,在于行惩戒, 施威慑,以法家为代表
刻E 德育是一个道德认识的过程,是 从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情感,落实到 道德行为,进而形成道德习惯,最后 固化成一种长期的,相对稳定的道德 品质。 ★德育的最高境界是自律,核心是稳定。 左上
德育是一个道德认识的过程,是 从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情感,落实到 道德行为,进而形成道德习惯,最后 固化成一种长期的,相对稳定的道德 品质。 ★德育的最高境界是 自律,核心是稳定
刻E 知识即美德。了 哲学家苏格拉底 班主任职责: 在充分认识和理解善良和正确的前提 下,通过一定的条件和形式把自己的思想 灌输给本班学生,并督促其形成习惯。 左上
知识即美德。 ——哲学家苏格拉底 班主任职责: 在充分认识和理解善良和正确的前提 下,通过一定的条件和形式把自己的思想 灌输给本班学生,并督促其形成习惯
刻E 什么是“王道”?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 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 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 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 左上
什么是“王道” ?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 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 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 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
刻E 《孟子梁惠王下》中孟子答齐宣王 “昔者王之治岐也,…老而无妻曰鳏 老而无夫曰寡,幼而无父日孤,老而无 子曰独。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王道”大体由两大部分组成: 一是最清明的社会政治; 二是比较完善的伦理道德 左上
《孟子·梁惠王下》中孟子答齐宣王 “昔者王之治岐也,……老而无妻曰鳏, 老而无夫曰寡,幼而无父曰孤,老而无 子曰独。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王道”大体由两大部分组成: 一是最清明的社会政治; 二是比较完善的伦理道德
刻E 《礼记》:“礼、乐、刑、政,四 达而不悸,则王道备矣。” 礼导其志 乐和其音 三、政一其行 e四、刑防其奸
《礼记》:“礼、乐、刑、政,四 达而不悸,则王道备矣。” 一、礼导其志 二、乐和其音 三、政一其行 四、刑防其奸
刻E 礼导其志 1、什么是“礼”?1 孔子曰:“不知礼,无以立也。” 礼是一种道德伦理规范,或曰典章制 度,或曰自然法,或曰宗教,或曰民仪 礼”在字典里的含义有三种:1、社 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 成的仪节。2、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 准则。3、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 左上
孔子曰:“不知礼,无以立也。” • 礼是一种道德伦理规范,或曰典章制 度,或曰自然法,或曰宗教,或曰民仪。 • “礼”在字典里的含义有三种:1、社 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 成的仪节。2、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 准则。3、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 一、礼导其志 1、什么是“礼”?
刻E 2、如何以“明礼”指导意志呢? 首先,牢固树立“成才先成人”的育人理念 其次,清醒认识学生身体和心理的成长 规律。 最后,选择比较完整的国学启蒙经典。 左上
2、如何以“明礼”指导意志呢? • 首先,牢固树立“成才先成人”的育人理念 。 • 其次,清醒认识学生身体和心理的成长 规律。 • 最后,选择比较完整的国学启蒙经典
刻E 《弟子规》简介: 《弟子规》是除《三字经》以外影响最大的 三字句的儿童训蒙教材,由清朝的李毓秀编撰而 成。它原名《训蒙文》,后经人修订,改名为 《弟子规》。《弟子规》是一部以学规形式对年 幼学子进行学习指导和品行修养教育的启蒙读物, 全篇以儒家的忠孝思想为纲,依次讲解了如何对 待父母、兄弟、长辈,如何为人处世,如何读书 求学的道理。虽然其中也有封建糟粕,但更多的 传统美德对于今天和谐家庭关系、优化社会风气 仍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左上
《弟子规》简介: • 《弟子规》是除《三字经》以外影响最大的 三字句的儿童训蒙教材,由清朝的李毓秀编撰而 成。它原名《训蒙文》,后经人修订,改名为 《弟子规》。《弟子规》是一部以学规形式对年 幼学子进行学习指导和品行修养教育的启蒙读物, 全篇以儒家的忠孝思想为纲,依次讲解了如何对 待父母、兄弟、长辈,如何为人处世,如何读书 求学的道理。虽然其中也有封建糟粕,但更多的 传统美德对于今天和谐家庭关系、优化社会风气 仍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