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1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学案(共3课时) (第1课时) 【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勾画、观看图片、小组互评、思考交流,初步知道金属的一般通性 2.通过演示实验、对比思考,知道钠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的区别,并能正确书写其化学方程式 3.通过观看思考、对比实验、思考讨论,知道打磨前后的铝箔在空气中加热的情况,并能分析其原因 4.通过模仿书写、思考归纳,知道金属与其他非金属的反应,初步形成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学习重点】钠、铝与氧气反应 温馨提示】“铝箔在空气中加热作用的原因分析”可能是你学习的难点哟 【自主学习】 旧知回顾:金属活动顺序表 地壳中 最多的元素是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自然界中绝大多数金属元素以 态存在 新知预习:1.预读教材第三章“序言”,完成下列问题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金属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五千年前使用 三千年前进 入 直到20世纪成为仅次于铁的金属材料 2.阅读教材P46~49,完成下列填空: (1)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不透明、有光泽、 导电 导热、延展性。 (2)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 ①与非金属的反应 镁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钠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 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与酸的反应 Mg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与盐的反应 Al与CuS0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同步学习】 情境导入:新买的铝锅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可使用之后则金属光泽逐渐消失,银白色也 逐渐变成白色。这是为什么呢? 金属的通性 活动一、金属的结构及通性 1阅读勾画:阅读教材P46和结合“新知预习2”,在教材上勾划出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 2小组互评:观看教材P46图3-2,并结合“新知预习2”,小组互评相关化学方程式 并举例说明金属可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3思考交流:画出钠、镁、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完成教材P46“思考与交流3”。 A 对应练习1、下列有关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B)
第三章 第 1 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学案(共 3 课时) (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勾画、观看图片、小组互评、思考交流,初步知道金属的一般通性。 2.通过演示实验、对比思考,知道钠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的区别,并能正确书写其化学方程式。 3.通过观看思考、对比实验、思考讨论,知道打磨前后的铝箔在空气中加热的情况,并能分析其原因。 4.通过模仿书写、思考归纳,知道金属与其他非金属的反应,初步形成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学习重点】钠、铝与氧气反应 【温馨提示】“铝箔在空气中加热作用的原因分析”可能是你学习的难点哟! 【自主学习】 旧知回顾:金属活动顺序表 ;地壳中 最多的元素是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自然界中绝大多数金属元素以__________ 态存在。 新知预习:1.预读教材第三章“序言”,完成下列问题: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金属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五千年前使用 ,三千年前进 入 ,直到 20 世纪 成为仅次于铁的金属材料。 2.阅读教材 P46~49,完成下列填空: (1)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不透明、有_____光泽、_____导电、_____导热、____延展性。 (2)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 ①与非金属的反应 镁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__________;钠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⑵与酸的反应 Mg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Fe 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盐的反应 Al 与 CuSO4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 与 AgNO3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步学习】 情境导入:新买的铝锅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可使用之后则金属光泽逐渐消失,银白色也 逐渐变成白色。这是为什么呢? 一、金属的通性 活动一、金属的结构及通性 1.阅读勾画:阅读教材 P46 和结合“新知预习 2”,在教材上勾划出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 2.小组互评:观看教材 P46 图 3-2,并结合“新知预习 2”,小组互评相关化学方程式, 并举例说明金属可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3.思考交流:画出钠、镁、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完成教材 P46“思考与交流 3”。 Na Mg Al 对 应 练 习 1 、 下 列 有 关 金 属 元 素 特 征 的 叙 述 正 确 的 是 ( B )
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 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化合价均不相同 D.金属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2个电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活动二、钠与氧气的反应 1演示实验:教材P47实验3-1和实验3-2,填写下列表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新切开的钠表面 在空钠是 金属,硬度 实验 气中很快 通常保存在 常温下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把一小块金属钠放 加热时与0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2 在坩埚里,加热 2对比思考:在上述两个实验中是什么原因导致钠与氧气的反应产物不同? 对应练习2、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钠的硬度小、熔点低 B、钠通常保存在煤油和石蜡中 C、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D、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单质,有很强的还原 性 活动三、科学探究 1观看思考:结合P49“资料卡片”,观看常温下钠、镁、铝等金属的表面状况,思考其 氧化膜的作用。 2对比实验:教材P48“科学探究1、2”,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现象分析 (1)空气中久置的铝箔 箔|(2)用砂纸仔细打磨的铝 化学方程式: 3.思考讨论:铁在氧气中燃烧时,为什么生成的融熔物要溅落瓶底? 对应练习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没有经过打磨的铝箔在空气中加热,铝箔不熔化 B.经过打磨的铝箔在空气中加热,铝箔要熔化但熔化的铝不滴落 C铝箔氧化膜的熔点比铝低 D.铝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很容易被氧气氧化,故铝制品使用寿命很短。 活动四、金属与其它非金属反应 1模仿书写: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钠和硫反应 (2)钠在氯气中燃烧 (3)铝与硫反应 (4)铝在氯气中燃烧 思考归纳:在上述所有反应中,钠、镁、铝等金属主要表现出(“氧化性”或“还
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 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化合价均不相同 D. 金属原子的最外层只有 1~2 个电 子 二、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活动二、钠与氧气的反应 1.演示实验:教材 P47 实验 3-1 和实验 3-2,填写下列表格: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 3-1 新切开的钠表面_______,在空 气中很快_______________ 钠是________金属,硬度________, 通常保存在_________中。 常温下与 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 3-2 把一小块金属钠放 在坩埚里,加热 加热时与 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思考:在上述两个实验中是什么原因导致钠与氧气的反应产物不同? 对应练习 2、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钠的硬度小、熔点低 B、钠通常保存在煤油和石蜡中 C、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D、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单质,有很强的还原 性 活动三、科学探究 1.观看思考:结合 P49“资料卡片”,观看常温下钠、镁、铝等金属的表面状况,思考其 氧化膜的作用。 2.对比实验:教材 P48“科学探究 1、2”,填写下表: 3.思考讨论:铁在氧气中燃烧时,为什么生成的融熔物要溅落瓶底? 对应练习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没有经过打磨的铝箔在空气中加热,铝箔不熔化 B.经过打磨的铝箔在空气中加热,铝箔要熔化但熔化的铝不滴落 C.铝箔氧化膜的熔点比铝低 D.铝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很容易被氧气氧化,故铝制品使用寿命很短。 活动四、金属与其它非金属反应 1.模仿书写: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钠和硫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钠在氯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铝与硫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铝在氯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考归纳:在上述所有反应中,钠、镁、铝等金属主要表现出 (“氧化性”或“还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现象分析 (1)空气中久置的铝箔 _____ (2)用砂纸仔细打磨的铝 箔 ______ 。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性”) 对应练习4、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图),将试管浸入硝酸 汞溶液中,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墨水柱右端上升。根 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 C.铝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 D.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和氧化汞的混 合物 【反馈练习】 1.下列物质相应的单质在空气中不能直接燃烧生成的是 DA2B 下列关于金属的 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 B.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C.所有金属都能与酸反应 D.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 3.保存少量金属钠的方法是 A.放在棕色瓶中B.放在CC14中C.放在水中 D.放在煤油中 4.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与足量氧气(常温)充分反应,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数多 B.两块钠失去电子数一样多 C.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较大 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 用以灭火的物质是 (D) A,H20 B.煤油 C.泡沫灭火器 D.砂土 【归纳梳理】 (1)主要物理性质 1金属的一般通性 (2)主要化学性质 (1)常温 2、钠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点燃 【课后巩固】 教材作业:P53习题1、2、3、4、10、11 提高训练:1.从生活常识角度考虑,试推断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B) A. Na B. NaCl C. NaOH D. Na,0 2.下列有关钠的物理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①银白色金属②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割③熔点较低④密度比水小⑤热和电的良导 体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3.金属钠是一种活泼金属,除了具有金属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性。下列关于钠的 叙述中,正确的是(C)
铝箔 红 墨 水 原性”)。 对应练习 4、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图),将试管浸入硝酸 汞溶液中,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墨水柱右端上升。根 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 C.铝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 D.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和氧化汞的混 合物 【反馈练习】 1 . 下 列 物 质 相 应 的 单 质 在 空 气 中 不 能 直 接 燃 烧 生 成 的 是 ( D ) A. MgO B. CO2 C.CO D. SO3 2 . 下 列 关 于 金 属 的 叙 述 中 正 确 的 是 ( B ) A. 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 B. 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C.所有金属都能与酸反应 D. 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 3. 保 存 少 量 金 属 钠 的 方 法 是 ( D ) A. 放在棕色瓶中 B. 放在 CCl4 中 C. 放在水中 D. 放在煤油中 4.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与足量氧气(常温)充分反应,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 第一块钠失去电子数多 B. 两块钠失去电子数一样多 C. 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较大 D. 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 5.Na 着火后,用以灭火的物质是 ( D ) A .H2O B.煤油 C.泡沫灭火器 D.砂土 【归纳梳理】 (1)主要物理性质 。 1.金属的一般通性 (2)主要化学性质 。 (1)常温下 。 2、钠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点燃 。 【课后巩固】 教材作业:P53 习题 1、2、3、4、10、11 提高训练:1.从生活常识角度考虑,试推断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 B ) A.Na B.NaCl C.NaOH D.Na2O 2. 下 列 有 关 钠 的 物 理 性 质 叙 述 正 确 的 是 ( D ) ①银白色金属 ②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割 ③熔点较低 ④密度比水小 ⑤热和电的良导 体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3.金属钠是一种活泼金属,除了具有金属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性。下列关于钠的 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钠还可以存在四氯化碳中 B.钠放置在空气中,会迅速被氧化而 生成淡黄色的氧化钠 C.在氧气中加热时,金属钠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D.钠与硫不能反应 4.将一块铝箔用砂纸打磨表面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熔化的是铝B.熔化的是氧化铝C.熔化物滴落D.熔化物迅速燃烧 5.以下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活泼金属可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不活泼金属在加热或高温下也可与O2反应 B.活泼金属都可从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置换出不活泼金属 C.由于Al、Fe都有+3价,由2A1+6HCl==2AlCl3+3H2可知:2Fe+6HCl=2FeCl3+3H2 D.根据金属的活动性:A>Fe,则两者与相同浓度盐酸反应时,A1更剧烈 6.将一小块金属钠久置于空气中,有下列现象:①生成白色粉末:②变暗:③生成白色固体 ④发生潮解变为液体,这些现象的先后顺序是 (C)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①③④② 7.关于钠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 B.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后金属钠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过 氧化钠 C.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D.金属钠的熔点很高 8.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A1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 C.AⅠ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 D.AⅠ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A1并不滴落 9.在实验室里,有一钠块浸在煤油中,要取出金属钠做有关钠的化学实验,取用的操作 方法是: (用摄子夹取金属钠,用滤子吸干表面的煤油后,再用小刀切割一小 块待用) 10.工业上,钠的用途非常广泛: (1)用金属钠制取Na20通常用以下方法 2NaNO3+10N№a→6Na0+N↑试说明为什么不用钠在O2燃烧而采用此法的原因是 (钠在氧气中燃烧只能得到Na2O2,而不是Na20。) (2)金属钠在700℃~800℃时与四氯化钛(TiCl4)反应制取金属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4Na+TiCl,==4NaCI+Ti 【我的反思】
A.钠还可以存在四氯化碳中 B.钠放置在空气中,会迅速被氧化而 生成淡黄色的氧化钠 C.在氧气中加热时,金属钠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D.钠与硫不能反应 4.将一块 铝箔 用砂纸 打磨表 面后, 在酒 精灯上 加热至 熔化, 下列 说法正 确的是 ( A ) A.熔化的是铝 B.熔化的是氧化铝 C.熔化物滴落 D.熔化物迅速燃烧 5. 以 下 有 关 金 属 的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D ) A. 活泼金属可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不活泼金属在加热或高温下也可与 O2 反应 B. 活泼金属都可从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置换出不活泼金属 C. 由于 Al、Fe 都有+3 价,由 2Al+6HCl==2AlCl3+3H2↑可知:2Fe+6HCl==2FeCl3+3H2 ↑ D. 根据金属的活动性:Al>Fe,则两者与相同浓度盐酸反应时,Al 更剧烈 6.将一小块金属钠久置于空气中,有下列现象:①生成白色粉末;②变暗;③生成白色固体; ④发生潮解变为液体,这些现象的先后顺序是 ( C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①③④② 7. 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B ) A.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 B.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后金属钠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过 氧化钠 C.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D.金属钠的熔点很高 8 . 下 列 关 于 金 属 铝 的 叙 述 中 , 说 法 不 正 确 的 是 ( C ) A.Al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Al 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 C.Al 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 D.Al 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 Al 并不滴落 9.在实验室里,有一钠块浸在煤油中,要取出金属钠做有关钠的化学实验,取用的操作 方法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用摄子夹取金属钠,用滤子吸干表面的煤油后,再用小刀切割一小 块待用) 10.工业上,钠的用途非常广泛: (1)用金属钠制取 Na2O 通常用以下方法: 2NaNO3 + 10Na → 6Na2O + N2 ↑ 试说 明为 什 么不 用钠 在 O2 燃 烧而 采用 此法 的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钠在氧气中燃烧只能得到 Na2O2,而不是 Na2O。) (2)金属钠在 700℃ ~800℃时与四氯化钛(TiCl4)反应制取金属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4Na+TiCl4==4NaCl+Ti) 【我的反思】
第2课时) 【学习目标】1.通过分组实验、交流讨论、拓展思考,知道钠与酸和水反应的实质,并能正确书写其化 学方程式 2.通过装置设计、方案评价、实验探究、思考交流,能画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装置,初步体会如何评 价实验方案,知道铁与水蒸气反应的规律,并能正确书写其化学方程式 【学习重点】钠、铁与水反应 【温擊提示】“设计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简图”可能是你的学习难点哟! 【自主学习】 旧知回顾:(1)列举两种常见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离子方程式 (2)位于金属活动顺序中以前的金属遇到酸时能发生反应,生成 新知预习:阅读教材P49~5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钠与水反应 铁与水蒸气反应 【同步学习】 情境导入:“金属与水能着火,你信吗? 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活动一、钠与水的反应 1分组实验:完成教材P49实验3-3(注意:教材P49观察提示),填写下列表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5) 水 化学方程式 2.交流讨论:(1)化学实验应确保安全。在做钠与水的实验时,有哪些安全措施? 钠保存的方法及原因 (3)活泼金属着火时,灭火的方法及原因 3拓展思考:将一小粒钠分别放入稀盐酸、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钾溶液中,分析反应实 质,预测实验现象,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 2 课时) 【学习目标】1.通过分组实验、交流讨论、拓展思考,知道钠与酸和水反应的实质,并能正确书写其化 学方程式。 2. 通过装置设计、方案评价、实验探究、思考交流,能画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装置,初步体会如何评 价实验方案,知道铁与水蒸气反应的规律,并能正确书写其化学方程式。 【学习重点】钠、铁与水反应 【温馨提示】“设计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简图”可能是你的学习难点哟! 【自主学习】 旧 知 回 顾 :( 1 )列举两种常见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 (2)位于金属活动顺序中 以前的金属遇到酸时能发生反应,生成 ___ 和 __ 。 新知预习:阅读教材 P49~5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钠与水反 应 __ ;铁 与水蒸 气反应 _______ 。 【同步学习】 情境导入:“金属与水能着火,你信吗?” 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活动一、钠与水的反应 1.分组实验:完成教材 P49 实验 3-3(注意:教材 P49 观察提示),填写下列表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1) (2) (3) (4) (5) 化学方程式 2. 交流讨论:(1)化学实验应确保安全。在做钠与水的实验时,有哪些安全措施? ( 2 )钠保存的方 法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 ) 活 泼 金 属 着 火 时 , 灭 火 的 方 法 及 原 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拓展思考:将一小粒钠分别放入稀盐酸、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钾溶液中,分析反应实 质,预测实验现象,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对应练习1、某实验小组对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进行了研究,为点燃反应生成的H2,他们设计 了图示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Na与H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20=2NaOH+↑ (2)实验小组查阅钠、煤油、水的密度分别为0.97g/cm3、0.80g/cm3、1.00g/cm3,并据此 对实验进行改进 在改进后的实验中H2的生成速率减慢,原因是钠的密度比水大,而不煤油小,钠与水反原实验改进后实验 应产生的H2会使钠的浮力增大而上升,进入煤油层后反应停止又下将。 活动二、铁与水反应 1.装置设计:阅读教材P50“科学探究”,根据提供的仪器和用品,在P50画出装置图。 2.方案评价:对照P50图3-8,分析其原理,思考你的设计方案可行吗? 3.实验探究:按你所设计的装置或图38的装置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现象填入教材P51 对应表格中。 4思考交流:(1)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科学探究 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 对应训练2、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如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 进一步制取FeCl3H2O晶体。(图中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 还原铁粉和石棉绒 碱石灰 氧化铜 (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Fe+4H20(g) (2)装置E中的现象黑色Cu0粉末变成红色 (3)停止反应,待B管冷却后,取其中的固体,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简述检验 滤液中Fe的操作方法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1-2滴KSCN溶液,若出现 红色,则滤液中含有Fe (4)该小组学生利用上述滤液制取FeCl36H2O晶体,设计流程如下 滤液 FeCl3溶液ⅡFeCl3·6H20晶体 ①步骤I中通入Cl2的作用是将Fe2氧化成Fe ②步骤Ⅱ从FeCl3稀溶液中得到 FeCl3·6H晶体的主要操作包括_在通HCl气体的环境中加 热蒸发溶液、冷却结晶_。 ③该流程中需保持盐酸过量,主要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简要说 明)Fe+3HFe(OH):+3H,盐酸过量,可使平衡向左移动,防止生成沉淀Fe(OH) 【反馈练习】1、将一小块钠投入到以下物质中,既能产生气体又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A.NH4C溶液 B.CuCl2溶液 C.MgCl2溶液 D.FeCl3溶液 2、a、b、c、d、e分别是Cu、Ag、A、Mg、Fe5种金属中的一种,已知它们能发生如下 反应:(1a、c均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2)b和d的硝酸盐反应,置换出d(3)c与强 碱反应放出气体(4)c、e在冷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由此判断a、b、c、d、e依次为
对应练习 1、某实验小组对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进行了研究,为点燃反应生成的 H2,他们设计 了图示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 Na 与 H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2Na+2H2O=2NaOH+H2↑___。 (2)实验小组查阅钠、煤油、水的密度分别为 0.97g/cm 3、0.80g/cm 3、1.00g/cm 3,并据此 对实验进行改进。 在改进后的实验中 H2 的生成速率减慢,原因是__钠的密度比水大,而不煤油小,钠与水反 应产生的 H2 会使钠的浮力增大而上升,进入煤油层后反应停止又下将___。 活动二、铁与水反应 1. 装置设计:阅读教材 P50“科学探究”,根据提供的仪器和用品,在 P50 画出装置图。 2. 方案评价:对照 P50 图 3-8,分析其原理,思考你的设计方案可行吗? 3. 实验探究:按你所设计的装置或图 3-8 的装置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现象填入教材 P51 对应表格中。 4.思考交流:(1)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科学探究 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 对应训练 2、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如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 进一步制取 FeCl3·6H2O 晶体。(图中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 去) (1) 装 置 B 中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__3Fe+4H2O(g)_ Fe3O4+4H2_。 (2)装置 E 中的现象__黑色 CuO 粉末变成红色___。 (3)停止反应,待 B 管冷却后,取其中的固体,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简述检验 滤液中 Fe3+的操作方法___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 1-2 滴 KSCN 溶液,若出现 红色,则滤液中含有 Fe3+ ___。 (4)该小组学生利用上述滤液制取 FeCl3·6H2O 晶体,设计流程如下: 滤 液 ――→ Cl2 Ⅰ FeCl3 溶 液 Ⅱ FeCl3·6H2O 晶体 ①步骤Ⅰ中通入 Cl2 的作用是____将 Fe2+氧化成 Fe3+ ____。 ②步骤Ⅱ从 FeCl3 稀溶液中得到 FeCl3·6H2O 晶体的主要操作包括__在通 HCl 气体的环境中加 热蒸发溶液、冷却结晶_。 ③ 该 流 程 中 需 保 持 盐 酸 过 量 , 主 要 原 因 是 ( 结 合 离 子 方 程 式 简 要 说 明)___Fe3++3H2O Fe(OH)3+3H+,盐酸过量,可使平衡向左移动,防止生成沉淀 Fe(OH)3____。 【反馈练习】1、将一小块钠投入到以下物质中,既能产生气体又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C ) A.NH4Cl 溶液 B.CuCl2 溶液 C.MgCl2 溶液 D.FeCl3 溶液 2、a、b、c、d、e 分别是 Cu、Ag、Al、Mg 、Fe 5 种金属中的一种,已知它们能发生如下 反应:(1)a、c 均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 (2)b 和 d 的硝酸盐反应,置换出 d (3)c 与强 碱反应放出气体 (4)c、e 在冷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由此判断 a、b、c、d、e 依次为
(C) B.A、Cu、Mg、Ag、Fe 3、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有氢气生成,现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 应的实验,并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检验生成的氢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Fe+4H20(g) Fe304+4H2 (2)干燥管C内盛放的药品是_CaC1或Ca0、NaOH (填化学 式)。干燥管的_m(填"m"或"n")端与g导管相连接 D (3)在D处画出用试管来收集氢气的装置图(所需其他仪器自己选择)。 (4)怎样用简单方法检验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简述实验操作步骤和现象 (略) (5)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A处酒精灯_,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B处酒精灯 【归纳梳理】 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 金属与酸和水反应 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金属与水反应 铁与水蒸气反应的方程式 【课后巩固】 教材作业:P54习题9 提高训练 在Na与H2O的反应中 (C) A.Na是氧化剂 B.H2是氧化产物 C.反应实质是钠置换水电离出的少量的H D.反应实质是钠置换水中的氢气 2.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 ①钠浮在水面上:②钠沉在水底;③钠熔化成小球;④小球迅速游动逐渐减小,最后 消失;⑤发出嘶嘶的声⑥滴入酚酞后溶液显红色。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D) A.①②③④⑤ B.全部 C.①②③⑤⑥ D.①③④⑤⑥ 3.将4.6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水中,得g溶液;将4.8g金属镁投入到足量盐酸中,得bg 溶液,假设水的质量与盐酸的质量相等,则反应后两溶液的质量关系式 A. ab a>b C. ab D.无法判断 4.将少量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D) A. HCl B. NaOH C. K2SO, D. CuSOs 5.将一小块钠投入到盛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C)
( C ) A.Fe、Cu、Al、Ag、Mg B.Al、Cu、Mg、Ag、Fe C.Mg、Cu、Al、Ag、Fe D.Mg、Ag、Al、Cu、Fe 3、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有氢气生成,现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 应的实验,并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检验生成的氢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 写 出 铁 在 高 温 下 与 水 蒸 气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___3Fe+4H2O(g)_ Fe3O4+4H2_____。 (2)干燥管 C 内盛放的药品是__CaCl2__或___CaO、NaOH_______(填化学 式)。干燥管的____m____ (填“m”或“n”)端与 g 导管相连接。 (3)在 D 处画出用试管来收集氢气的装置图(所需其他仪器自己选择)。 (4)怎样用简单方法检验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简述实验操作步骤和现象______ (略) 。 (5)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___A 处酒精灯____,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____B 处酒精灯 _____。 【归纳梳理】 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金属与酸和水反应 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 金属与水反应 铁与水蒸气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____。 【课后巩固】 教材作业:P54 习题 9 提 高 训 练 : 1. 在 Na 与 H2O 的反应中 ( C ) A.Na 是氧化剂 B.H2 是氧化产物 C.反应实质是钠置换水电离出的少量的 H + D.反应实质是钠置换水中的氢气 2.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 ①钠浮在水面上;②钠沉在水底;③钠熔化成小球;④小球迅速游动逐渐减小,最后 消失;⑤发出嘶嘶的声⑥滴入酚酞后溶液显红色。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D ) A.①②③④⑤ B.全部 C.①②③⑤⑥ D.①③④⑤⑥ 3.将 4.6g 金属钠投入到足量水中,得 ag 溶液;将 4.8g 金属镁投入到足量盐酸中,得 bg 溶液,假设水的质量与盐酸的质量相等,则反应后两溶液的质量关系式 ( A ) A. a=b B. a>b C. a<b D. 无法判断 4. 将少量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 D ) A. HCl B.NaOH C. K2SO4 D. CuSO4 5 . 将一小块钠投入到盛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C )
A.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B.有气体生成 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 D.溶液变浑浊 6.在托盘天平两端的烧杯中加入同浓度同体积的足量盐酸,当向两个烧杯中分别加0.1mol 两种金属充分反应后,而在某一端要再放一个0.2g砝码,天平才能平衡,则这两种金属是 A.Mg和A1 B.Al和Fe C.Fe和Cu D.Na和Mg 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 操作 钠与水反应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人装满水的烧杯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淮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00m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 定容 c称量10 g NaOH固体 应将NaOH放在小烧杯里称量,而不能直接放在纸上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 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8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 等时,反应中消耗的HC|和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 (C) 9.有人计出一种在隔绝是x2让钠与水反应的与方法;利用煤油来控制速率。使学生 能仔细观察到各种实验现象.该方法简便、安全、现象明显、有趣味性。如图所示,将6mm 56mn玻璃管和长颈漏斗插入橡皮塞孔中,玻璃管外套上30m的乳胶管,乳胶管上再接6mm ×30m金属尖嘴管,乳胶管上夹上弹簧夹 实验时,往100mL的大试管中先加入40皿L煤油,取3粒米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大试管后 塞上橡皮塞,通过漏斗加满滴有酚酞的水.根据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滴有酚酞 (1)金属钠变化的现象是在煤油和水的界面处上下跳动:放出气体:金属钠逐渐变小至 全部消失 (2)大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水层由无色变成红色 (3)装置中液面的变化分别是:大试管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4)简述检验产生气体的方法打开玻璃管上的活塞,验纯后点燃,并在火焰的上方罩 干燥的烧杯,片刻有水珠生成 10.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应用下列装 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 硬质玻璃管干燥管 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 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 酒精喷灯 (1)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_3Fe+4H01.F20+4H2:并指 明该氧化还原反应的还原剂是Fe,氧化剂是_H2O(g) (2)实验前必须对整套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操作方法是 (略)。 (3)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水,该装置受热后的主要作用是_产生H2O(g):烧瓶底部放 置了几片碎瓷片,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爆沸
A. 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B. 有气体生成 C. 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 成 D.溶液变浑浊 6.在托盘天平两端的烧杯中加入同浓度同体积的足量盐酸,当向两个烧杯中分别加 0.1mol 两种金属充分反应后,而在某一端要再放一个 0.2g 砝码,天平才能平衡,则这两种金属是 ( A ) A.Mg 和 Al B. Al 和 Fe C.Fe 和 Cu D. Na 和 Mg 7. 下 列 实 验 操 作 完 全 正 确 的 是 ( C ) 编号 实验 操作 A 钠与水反应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人装满水的烧杯 中 B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钾溶液 1000 mL 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 1000 mL 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 定容 C 称量 10g NaOH 固体 应将 NaOH 放在小烧杯里称量,而不能直接放在纸上 D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 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8.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 等时,反应中消耗的 HCl 和 NaOH 物质的量之比为 ( C ) A.1∶1 B.2∶1 C.3∶1 D.1∶3 9.有人设计出一种在隔绝空气下让钠与水反应的方法,利用煤油来控制反应速率。使学生 能仔细观察到各种实验现象.该方法简便、安全、现象明显、有趣味性。如图所示,将 6mm ×50mm 玻璃管和长颈漏斗插入橡皮塞孔中,玻璃管外套上 30mm 的乳胶管,乳胶管上再接 6mm ×30mm 金属尖嘴管,乳胶管上夹上弹簧夹。 实验时,往 100 mL 的大试管中先加入 40 mL 煤油,取 3 粒米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大试管后 塞上橡皮塞,通过漏斗加满滴有酚酞的水.根据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钠变化的现象是 ___在煤油和水的界面处上下跳动;放出气体;金属钠逐渐变小至 全部消失___。 (2)大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水层由无色变成红色_____。 (3)装置中液面的变化分别是:大试管中____液面下降____长颈漏斗中___液面上升____。 (4)简述检验产生气体的方法____打开玻璃管上的活塞,验纯后点燃,并在火焰的上方罩一 干燥的烧杯,片刻有水珠生成____。 10.在常温下,Fe 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Fe 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 应用下列装 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 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 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 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3Fe+4H2O(g)_ Fe3O4+4H2 ;并指 明该氧化还原反应的还原剂是 Fe ,氧化剂是 H2O(g) 。 (2)实验前必须对整套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操作方法是 (略)。 (3)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水,该装置受热后的主要作用是 产生 H2O(g) ;烧瓶底部放 置了几片碎瓷片,碎瓷片的作用是 防止爆沸
(4)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点燃的顺序是。先点燃酒精灯,再点燃酒精喷灯_,为什么? 产生H2Og)排除装置中的空气_。 (5)干燥管中盛装是的物质是 氯化钙或碱石灰 作用是干燥 (6)试管中收集气体是 如果要在A处玻璃管处点燃该气体,则必须对该气体 进行验纯,方法是 (略)。 【 我 的 反 (第3课时) 【学习目标】1通过分组实验、思考交流,知道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并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通过阅读填空、归纳小结、思考交流、例题剖析,初步学会应用物质的量进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学习重点】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和应用物质的量进行简单的计算。 【温掌提示】“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计算”可能是你学习的难点哟。 【自主学习】 旧知回顾:(1)模仿钠与水的反应,写出铝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 (2)写出铝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新知预习:阅读教材P51~52,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 【同步学习】 情境导入: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和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这是为什么呢? 三、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活动一、A1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 1.分组实验:完成教材P51实验3-4,并填写下列表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关化学方程式 盐酸目铝片目 溶液铝片 2.思考交流:(1)为什么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和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 (2)在化学反应中,多数金属一般表现较强的 性。正因为多数金属单质有较强 的 性,所以在自然界中多以 存在(填“化合态”或“游离态”,下同),只 有极少数不活泼金属如金等以 存在
(4)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点燃的顺序是 先点燃酒精灯,再点燃酒精喷灯 ,为什么? 产生 H2O(g)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 (5)干燥管中盛装是的物质是 氯化钙或碱石灰 ,作用是 干燥 H2 。 (6)试管中收集气体是 H2 ,如果要在 A 处玻璃管处点燃该气体,则必须对该气体 进行 验纯 ,方法是 (略)。 【我的反思】 ________ 。 (第 3 课时) 【学习目标】1.通过分组实验、思考交流,知道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并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通过阅读填空、归纳小结、思考交流、例题剖析,初步学会应用物质的量进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学习重点】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和应用物质的量进行简单的计算。 【温馨提示】“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计算”可能是你学习的难点哟。 【自主学习】 旧知回顾:( 1 ) 模 仿 钠 与 水 的 反 应 , 写 出 铝 与 水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2)写出铝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新知预习:阅读教材 P51~52 ,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 (2)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 。 【同步学习】 情境导入: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和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这是为什么呢? 三、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活动一、Al 与 NaOH 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 1.分组实验:完成教材 P51 实验 3-4,并填写下列表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关化学方程式 2.思考交流:(1)为什么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和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 。 (2)在化学反应中,多数金属一般表现较强的 性。正因为多数金属单质有较强 的 性,所以在自然界中多以 存在(填“化合态”或“游离态”,下同),只 有极少数不活泼金属如金等以 存在
(3)铝与盐酸、Na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与H的计量数有何规 3.拓展探究:A1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质 对应练习1、下列金属中,遇到盐酸和强碱溶液都有氢气生成的是(B) B. Al D Mg 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活动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原理 1、阅读填空:阅读教材P52第1、2自然段,按要求完成填空: 2HCI 化学计量数之比 扩大NA倍 物质的量之比 换算成标况下的体积 同一条件下体积之比 2.归纳小结: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 之比,也等于 之比。即v v2:V3…… 对于气体参与的反应,在同温同压下还等于 之比.即v1:V2:Vg…:n:n2: 3.思考交流: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已知物理量与被求物理量是否必须一致? 4例题剖析:教材P52【例】 对应练习2、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 (D) A.它们的质量一定相等 B.它们的质量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 量数之比 C.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它们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化 学计量数之比 对应练习3、将钠、镁、铝各0.3mo1分别放足量的盐酸中,在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 积比是(A) A.1:2:3 B.6:3:2 C.3:1:1 D.1:1:1 【反馈练习】1.除去镁粉中的少量铝粉,可选用 (D) A.硫酸 B.氨水 C.盐酸 D.氢氧化钠溶液 2.铝分别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 反应中消耗的盐酸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C) 3.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肯定不能共存的是
( 3 )铝 与 盐酸 、 NaOH 溶液 反 应的 化学 方 程式 中, Al 与 H2 的 计量 数有 何 规 律? 。 3.拓展探究:Al 与 NaOH 溶液反应的实质。 对应练习 1、下列金属中,遇到盐酸和强碱溶液都有氢气生成的是( B ) A.Cu B.Al C.Fe D.Mg 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活动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原理 1、阅读填空:阅读教材 P52 第 1、2 自然段,按要求完成填空: H2 + Cl2 ==== 2HCl 化学计量数之比 : : 扩大 NA 倍 : : 物质的量之比 : : 换算成标况下的体积 : : 同一条件下体积之比 : : 2. 归纳小结: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_________之比,也等于 _________之比。即ν1: ν 2 : ν3 … =_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 对于气体参与的反应,在同温同压下还等于______之比.即ν1:ν2:ν3…=n1:n2: n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考交流: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已知物理量与被求物理量是否必须一致? 4.例题剖析:教材 P52【例】 对应练习 2 、 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 ( D ) A.它们的质量一定相等 B. 它们的质量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 量数之比 C. 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D.它们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化 学计量数之比 对应练习 3、将钠、镁、铝各 0.3 mo1 分别放足量的盐酸中,在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 积比是 ( A ) A. 1:2:3 B.6:3:2 C.3:1:1 D. 1:1:1 【 反 馈 练 习 】 1. 除去镁粉中的少量铝粉,可选用 ( D ) A.硫酸 B.氨水 C. 盐酸 D. 氢氧化钠溶液 2. 铝分别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 反 应 中 消 耗 的 盐 酸 和 NaOH 的 物 质 的 量 之 比 为 ( C ) A. 1:1 B. 2:1 C. 3:1 D.1:3 3. 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 H2 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肯定不能共存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