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澄海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科模拟试题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左侧指定的位置上。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 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 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 得分不得超过150分。 基础(33分)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2分) (1)所谓伊人,口口口口。溯洄从之,口口口口。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2分) (2)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口口口口口口口?悠悠。口口口口口口口。(辛弃疾《南乡子登京 口北固亭有怀》)(2分) (3)口口口口口,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口口口口。(《与朱元思书》)(2分) (4)近年来,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各级政府不断加快廉租房和安置房建设,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发出的“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囗囗口口口口口”的呼喊正在逐步得到实现。(2分) (5)请把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默写完整。(4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囗囗口口口口,口口囗口口口口。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6分) (1)满天 yIn mdi,满江愁浪。水上漂手腕伤口已草草包扎,闷坐岸边,狠抽旱烟 (2)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 tui chong这座桥。 (3)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 ke jin zhi sh6u (4)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 fu ru jie zhi的人物了。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学习消防知识,同学们懂得了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提高了安全防火和紧急避险。(修改:在“紧 急避险”后加“的能力”) B.近两年来,不少出版社纷纷推出了许多四大古典名著的新版本供读者选择。(修改:把“许多”调到 “新版本”之前) C.正确的认读、书写汉字,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应该遵循的标准。(修改:“标准”一词应改为“准则”) 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目的是旨在让人们更重视阅读,鼓励人
说明: 1.全卷共 6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左侧指定的位置上。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 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 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 10 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 得分不得超过 150 分。 一、基础(33 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2 分) (1)所谓伊人,□ □ □ □ 。溯洄从之,□ □ □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2 分) (2)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 □ □ □ □ □ ?悠悠。□ □ □ □ □ □ □ 。(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 口北固亭有怀》)(2 分) (3)□ □ □ □ □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 □ □ 。(《与朱元思书》)(2 分) (4)近年来,为保障 和改善民生,各级政府不断加快廉租房和安置房建设,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发出的“□ □ □ □ □ □ □ ,□ □ □ □ □ □ □ □ □ ”的呼喊正在逐步得到实现。 (2 分) (5)请把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默写完整。(4 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6 分) (1)满天 yīn mái ,满江愁浪。水上漂手腕伤口已草草包扎,闷坐岸边,狠抽旱烟。 (2)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 tuī chóng 这座桥。 (3)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 kè jìn zhí shǒu。 (4)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 fù rú jiē zhī 的人物了。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通过学习消防知识,同学们懂得了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提高了安全防火和紧急避险。(修改:在“紧 急避险”后加“的能力”) B. 近两年来,不少出版社纷纷推出了许多四大古典名著的新版本供读者选择。(修改:把“许多”调到 “新版本”之前) C.正确的认读、书写汉字,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应该遵循的标准。(修改:“标准”一词应改为“准则”) 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 4 月 23 日定为“世界读书日”,目的是旨在让人们更重视阅读,鼓励人
们尤其是年轻人发现阅读的乐趣。(修改:把“旨在”去掉) 4.今年又掀起学雷锋热潮,有人就说:“学雷锋已经过时了。”你同意吗?请从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 并且从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写一段话阐明你的看法(80字内)(6分) A组:碌碌终生微不足道弘扬玷污荒谬 B组:因为……所以 如果……就…… 虽然……但是…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青少年人际交往情况统计表 年龄段和父母的交流有问题或偶有问题与其他人交往时有问题 小学生 24% 初中生 29% 高中生 75% 55% 【材料二】很多城市青少年从小被娇生惯养,身上普遍存在着高度自我、任性的特点,致使人际交往能力 不足。各个年龄段城市青少年的学习压力都很重,一心关注学习成绩,容易忽视和他人的交流,这也是造 成城市青少年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的原因之一。此外,越来越多的城市青少年喜欢自己在家里消磨时间,而 不肯走出家门和别人一起活动,长此以往,人际交往能力怎么能得到提高呢? (1)请你从【材料一】中概括出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基本特点。(3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城市青少年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的三点原因。(3分) 、阅读(57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6-18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14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 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 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 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 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 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
们尤其是年轻人发现阅读的乐趣。(修改:把“旨在”去掉) 4. 今年又掀起学雷锋热潮,有人就说:“学雷锋已经过时了。”你同意吗?请从 A 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 并且从 B 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写一段话阐明你的看法(80 字内)(6 分) A 组: 碌碌终生 微不足道 弘扬 玷污 荒谬 B 组: 因为……所以…… 如果……就…… 虽然……但是…… 5.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6 分) 【材料一】青少年人际交往情况统计表 年龄段 和父母的交流有问题或偶有问题 与其他人交往时有问题 小学生 17% 24% 初中生 32% 29% 高中生 75% 55% 【材料二】很多城市青少年从小被娇生惯养,身上普遍存在着高度自我、任性的特点,致使人际交往能力 不足。各个年龄段城市青少年的学习压力都很重,一心关注学习成绩,容易忽视和他人的交流,这也是造 成城市青少年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的原因之一。此外,越来越多的城市青少年喜欢自己在家里消磨时间,而 不肯走出家门和别人一起活动,长此以往,人际交往能力怎么能得到提高呢? (1)请你从【材料一】中概括出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基本特点。(3 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城市青少年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的三点原因。(3 分) 二、阅读(57 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 6—18 题。 (一) 邹忌讽齐王纳谏(14 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 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 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 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 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 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
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时时而间进又何间焉 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人恒过然后能改D.谤讥于市朝皆朝于齐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8.用原文填空。(4分) 文章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沾沾自喜,先是“窥镜而自视”,后又是“口口口口口 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邹忌“口口口口口”,以切身经历设喻,得出“口口口口口”的结论;最 后齐王接受劝谏,采纳群言,使齐国大治,达到“口口口口口” 9.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本文结构严谨。三段分别写了比美、讽谏、纳谏,且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B.齐王纳谏后,齐国经历了由开始“门庭若市”,继而“时时而间进”,到最后“无可进者”的变化过程 这说明朝政弊端越来越少 C.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目的是使齐王明白自己受蒙蔽很深的道理, D.邹忌的妻与客都认为邹忌“美于徐公”,而说话的语气不同,妻子的回答用的是反问的句式,语气肯 定,说话较为随便;客人用的是一种陈述的语气,说话较为谨慎,是一种礼节性的应对。 (二)坚持(14分) ①“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但要获取成功,其实还需要好好地坚持到底。“行百里者半九十”,如 果坚持不到终点,就会失去差不多全部的意义。所谓“笑到最后的笑得最好”就是这个意思,所谓“功亏 一篑”也是这个意思 ②坚持意味着忍耐。人的一生必须通过不断抗争才能获得一些机会,才能拥有一丝希望。机会仅仅是 种幸运,希望最多也不过是挂在高处的一个奖杯。奖杯的设置只是一种诱惑,诱惑的目的,在于激发我 们显示实力。显示实力的过程,常常需要忍耐。 ③坚持体现着沉着。人都是有些欲望的,为了实现某一个预定的图谋,最容易心急如焚,火烧火燎。 这实际上是很难归入竞争范畴的,在更多的时候更多的人身上只不过是一种浮躁和慌张而已。滴水不求朝 夕之效,故能坚持到穿石的日子;穿石之后,依然平心静气,坚持着自己的步伐。这就是沉着。沉着拒绝 急功近利,所以才会勾起人们的长久怀念,所以才会对所有的人永远地发挥作用。 ④坚持的姿式很不壮观。因为它常要我们把头埋得很低,要把眼光盯在脚尖,要把嘴巴腾出来帮助呼
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时时而间.进 又何间.焉 B.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人恒过.然后能改 D. 谤讥于市朝. 皆朝.于齐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8.用原文填空。(4 分) 文章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沾沾自喜,先是“窥镜而自视”,后又是“□□ □ □ □ ”, 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邹忌“□ □ □ □ □ ”,以切身经历设喻,得出“□ □ □ □ □ ”的结论;最 后齐王接受劝谏,采纳群言,使齐国大治,达到“□ □ □ □ □ ”。 9.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结构严谨。三段分别写了比美、讽谏、纳谏,且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B.齐王纳谏后,齐国经历了由开始“门庭若市”,继而“时时而间进”,到最后“无可进者”的变化过程。 这说明朝政弊端越来越少。 C.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目的是使齐王明白自己受蒙蔽很深的道理。 D.邹忌的妻与客都认为邹忌“美于徐公”,而说话的语气不同,妻子的回答用的是反问的句式,语气肯 定,说话较为随便;客人用的是一种陈述的语气,说话较为谨慎,是一种礼节性的应对。 (二)坚持 (14 分) ①“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但要获取成功,其实还需要好好地坚持到底。“行百里者半九十”,如 果坚持不到终点,就会失去差不多全部的意义。所谓“笑到最后的笑得最好”就是这个意思,所谓“功亏 一篑”也是这个意思。 ②坚持意味着忍耐。人的一生必须通过不断抗争才能获得一些机会,才能拥有一丝希望。机会仅仅是 一种幸运,希望最多也不过是挂在高处的一个奖杯。奖杯的设置只是一种诱惑,诱惑的目的,在于激发我 们显示实力。显示实力的过程,常常需要忍耐。 ③坚持体现着沉着。人都是有些欲望的,为了实现某一个预定的图谋,最容易心急如焚,火烧火燎。 这实际上是很难归入竞争范畴的,在更多的时候更多的人身上只不过是一种浮躁和慌张而已。滴水不求朝 夕之效,故能坚持到穿石的日子;穿石之后,依然 平心静气,坚持着自己的步伐。这就是沉着。沉着拒绝 急功近利,所以才会勾起人们的长久怀念,所以才会对所有的人永远地发挥作用。 ④坚持的姿式很不壮观。因为它常要我们把头埋得很低,要把眼光盯在脚尖,要把嘴巴腾出来帮助呼
吸。于是,就不可能气宇轩昂,就不可能目光“远大”,就不可能慷慨陈词,只能以一副艰难的样子,维 护自己的不屈。 ⑤坚持下来很不容易。鲁迅先生非常赞赏虽然是最后一个但仍能坚持跑到终点的人。这样的人在赛程 中可能最不引人注目,但却最能鼓舞我们这些虽然平凡但仍要生活的人。其实,如果我们能以这样的竞技 状态来应付我们所有平淡无奇的日子,这本身就是一种奇迹。 ⑥坚持是一种品质,需要我们去培养:而坚持的可贵之处,也正在于它可以培养我们的许多品质 ⑦一鸣惊人的人,肯定是默默无闻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豁然开朗的境界,必须得经过一段昏暗狭窄 的路程。这之间,最重要的是坚持 ⑧愚公荷担移山,终得天帝相助:达摩静坐参禅,石壁为之感化。这样的效果,虽是不可企求的,但 毕竟是坚持者才会得到的待遇 10.“坚持是一种品质”。根据全文的意思概括归纳“品质”的具体内容(5分) 11.阅读第①段和第③段,回答问题。(6分) (1)第①段划横线的句子中两个“这个意思”的含义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3分) (2)第③段划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 12.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论述的中心论点是:我们要获取成功,必须坚持到底 B.第①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坚持的重要性 C.文末以“愚公移山”、“达摩静坐”为例说明对“这种效果”不可以寄以希望 D.本文采用总—一分一一总的结构展开论述 (三)雨丝于斌(19分) 倚在阳台栏杆上,便能瞅见远处街口那个拄着拐杖、身材瘦小的退休老瓦匠,在那里向过往行人打听 一个骑飞车撞他而逃的人。好多天了,无人能劝他回家。渐渐地,我对他的反感竟超过对那个撞他的人 世上固然有缺德的人,可高尚的人也决不会这样记仇结怨的呀 这是个湿漉漉的黄昏。雨缝中的残阳,让一条深长、斜缓、地上飘着油渍的小街,爆出一片绚丽的光 斑。街巷恬静,稀疏地浮过几朵花似的伞。我挽着丈夫,撑着伞,伫立在“人”字型街口。小街尽头,跳 动着红绿信号灯。铅色塔顶,在雨丝里闪着鳞光。“走这条街,去看看去年婚礼时栽下的丁香树。”我对 踌躇择路的丈夫说,“若遇到那个缠问人的老顽固,兴许还能接受你的劝说呢。雨天,人容易劝 “嗯,哦?几点了?” “哟,表停了,你的表呢?
吸。于是,就不可能气宇轩昂,就不可能目光“远大”,就不可能慷慨陈词,只能以一副艰难的样子,维 护自己的不屈。 ⑤坚持下来很不容易。鲁迅先生非常赞赏虽然是最后一个但仍能坚持跑到终点的人。这样的人在赛程 中可能最不引人注目,但却最能鼓舞我们这些虽然平凡但仍要生活的人。其实,如果我们能以这样的竞技 状态来应付我们所有平淡无奇的日子,这本身就是一种奇迹。 ⑥坚持是一种品质,需要我们去培养;而坚持的可贵之处,也正在于它可以培养我们的许多品质。 ⑦一鸣惊人的人,肯定是默默无闻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豁然开朗的境界,必须得经过一段昏暗狭窄 的路程。这之间,最重要的是坚持。 ⑧愚公荷担移山,终得天帝相助;达摩静坐参禅,石壁为之感化。这样的效果,虽是不可企求的,但 毕竟是坚持者才会得到的待遇。 10. “坚持是一种品质”。根据全文的意思概括归纳“品质”的具体内容(5 分) 11.阅读第①段和第③段,回答问题。(6 分) (1)第①段划横线的句子中两个“这个意思”的含义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3 分) (2)第③段划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3 分) 12.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论述的中心论点是:我们要获取成功,必须坚持到底。 B.第①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坚持的重要性。 C.文末以“愚公移山”、“达摩静坐”为例说明对“这种效果”不可以寄以希望。 D.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展开论述。 (三)雨 丝 于斌 (19 分) 倚在阳台栏杆上,便能瞅见远处街口那个拄着拐杖、身材瘦小的退休老瓦匠,在那里向过往行人打听 一个骑飞车撞他而逃的人。好多天了,无人能劝他回家。渐渐地,我对他的反感竟超过对那个撞他的人。 世上固然有缺德的人,可高尚的人也决不会这样记仇结怨的呀。 这是个湿漉漉的黄昏。雨缝中的残阳,让一条深长、斜缓、地上飘着油渍的小街,爆出一片绚丽的光 斑。街巷恬静,稀疏地浮过几朵花似的伞。我挽着丈夫,撑着伞,伫立在“人”字型街口。小街尽头,跳 动着红绿信号灯。铅色塔顶,在雨丝里闪着鳞光。“走这条街,去看看去年婚礼时栽下的丁香树。”我对 踌躇择路的丈夫说,“若遇到那个缠问人的老顽固,兴许还能接受你的劝说呢。雨天,人容易劝。” “嗯,哦?几点了?” “哟,表停了,你的表呢?
“到修表店休养去了。唔,雨中不知道时间,倒真有点诗意朦胧呢。”他似乎沉浸在他的诗意中,向 雨中伸出手去,弯着微肿的食指 “你那只手怕凉,雨丝也凉。”我拨回他的手说,“接着‘吐’你那首《雨丝》呀。”轻风拂过,雨 丝也仿佛有意要把伞撩开似的,前面晃过一个拄拐杖的身影儿。丈夫瞥了我一眼,粲然笑道:“真贪,让 毛毛雨都淋在你头上啦。”他把伞偏向我的头上,遮得很低,像一叶睡莲扣在头上。看不见街上的的景物, 只能听到咝咝的雨声里搏动着轻缓的雨韵。哒、哒、哒,踏在光滑的石道上,清脆的脚步伴着雨丝抽伞的 声点,和着丈夫柔和的低吟: “我愿做一片雨丝,织一片朦胧的轻纱,裹住这纤瘦的小街,蒙上你忧郁的脸颊。” “打问一下,同志,几点了?”吵哑、疲惫、略带四川口音的询问声打断了丈夫的低吟。 “六点一刻吧。”我有点扫兴地回答。 “不。六点三十分。”一个声音回道 我奇怪地转过身,陡地从伞下瞟见那褪色的斗篷下露出那根讨厌的、变了形了的柞木拐杖。“又是你? 我亮开伞,鄙夷的望着他。而他却神情古怪地端详着温存的丈夫。“总算找到你了。”他濡湿、苍白的脸 上掠过一丝欢悦,呼呼地喘着粗气。 “您认错人了吧?” “不,是您。”语气平静,肯定。 “瞧,他把我当成那个人啦。”丈夫微笑道 我气极了,扯着丈夫就走。 “别,他需要劝慰和温暖。”丈夫扳开我的手,上前搀扶老瓦匠,从我手中要过伞撑在他的头上。顿 时,我发烧的脸颊仿佛感到,连雨丝也带着他的体温。可是老瓦匠却将丈夫轻轻推开,湿亮、略带悦色的 脸竟变得黯淡了。他张开粗糙、褐色的大手,亮出一块光闪闪的瑞士手表,一一“啊!”我失声叫了出来。 “这是从你撞倒我的路边上捡到的。”他将表塞进丈夫手里,声音低哑的说 他凹的眼果烁眷两道垩柔很能使人心跳的貝光,厚实的嘴厩抽摘呐呐了半天,想什么也没有说 忠来,他癔楚地援撮头,慢馒地转身恚了。瘦小的身躯在身后铺下一条巨大的身影。这身影抹去了夕阳罩 在雨街上迷人的光斑,露出了一片淡淡的藕色,显得清澈、洁净。雨丝粗了,鞭打在我身上,沁凉沁凉的。 雨丝溅破了叠映在脚下水洼中两张俊美的脸,把雍容打得个破碎不堪。 我猛地拨开头上那抖战的茶叶伞,向溶进雨丝里的那步履蹒跚的瘦小背影追去…… 13.小说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多处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请按示例选择其中两组对比进行分析。(6分) 示例:“丈夫”对妻子无微不至万般柔情和对老瓦匠的撞后逃跑以及被认出来后的故作姿态的对比,表现 丈夫自私虚伪的特点
“到修表店休养去了。唔,雨中不知道时间,倒真有点诗意朦胧呢。”他似乎沉浸在他的诗意中,向 雨中伸出手去,弯着微肿的食指。 “你那只手怕凉,雨丝也凉。”我拨回他的手说,“接着‘吐’你那首《雨丝》呀。”轻风拂过,雨 丝也仿佛有意要把伞撩开似的,前面晃过一个拄拐杖的身影儿。丈夫瞥了我一眼,粲然笑道:“真贪,让 毛毛雨都淋在你头上啦。”他把伞偏向我的头上,遮得很低,像一叶睡莲扣在头 ........上.。看不见街上的的景物, 只能听到咝咝的雨声里搏动..着轻缓的雨韵。哒、哒、哒,踏在光滑的石道上,清脆的脚步伴着雨丝抽伞的 声点,和着丈夫柔和的低吟: “我愿做一片雨丝,织一片朦胧的轻纱,裹住这纤瘦的小街,蒙上你忧郁的脸颊。” “打问一下,同志,几点了?”吵哑、疲惫、略带四川口音的询问声打断了丈夫的低吟。 “六点一刻吧。”我有点扫兴地回答。 “不。六点三十分。”一个声音回道。 我奇怪地转过身,陡地从伞下瞟见那褪色的斗篷下露出那根讨厌的、变了形了的柞木拐杖。“又是你?” 我亮开伞,鄙夷的望着他。而他却神情古怪地端详着温存的丈夫。“总算找到你了。”他濡湿、苍白的脸 上掠过一丝欢悦,呼呼地喘着粗气。 “您认错人了吧?” “不,是您。”语气平静,肯定。 “瞧,他把我当成那个人啦。”丈夫微笑道。 我气极了,扯着丈夫就走。 “别,他需要劝慰和温暖。”丈夫扳开我的手,上前搀扶老瓦匠,从我手中要过伞撑在他的头上。顿 时,我发烧的脸颊仿佛感到,连雨丝也带着他的体温。可是老瓦匠却将丈夫轻轻推开,湿亮、略带悦色的 脸竟变得黯淡了。他张开粗糙、褐色的大手,亮出一块光闪闪的瑞士手表,——“啊!”我失声叫了出来。 “这是从你撞倒我的路边上捡到的。”他将表塞进丈夫手里,声音低哑的说。 他深凹的眼里闪烁着两道平柔得能使人心跳的目光,厚实的嘴唇抽搐、呐呐了半天,却什么也没有说 出来,他痛楚地摇摇头,慢慢地转身走了。瘦小..的身躯在身后铺下一条巨大..的身影。这身影抹去了夕阳罩 在雨街上迷人的光斑 .....,露出了一片淡淡的藕色 .....,显得清澈..、洁净..。雨丝粗了,鞭打在我身上,沁凉沁凉的。 雨丝溅破了叠映在脚下水洼中两张俊美的脸,把雍容打得个破碎不堪。 我猛地拨开头上那抖战的茶叶伞,向溶进雨丝里的那步履蹒跚的瘦小背影追去…… 13. 小说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多处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请按示例选择其中两组对比进行分析。(6 分) 示例:“丈夫”对妻子无微不至万般柔情和对老瓦匠的撞后逃跑以及被认出来后的故作姿态的对比,表现 丈夫自私虚伪的特点
14.结合语境,注意加点词句,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6分) (1)他把伞偏向我的头上,遮得很低,像叶睡莲扣在头上。看不见街上的景物,只能听到咝咝的雨声 里搏动着轻缓的雨韵。 (2)瘦小的身躯在身后铺下一条巨大的身影。这身影抹去了夕阳罩在雨街上迷人的光斑,露出了一片淡 淡的藕色,显得清澈、洁净。 15.仔细揣摩划曲线的句子“他深凹的眼里闪烁着两道平柔得能使人心跳的目光,厚实的嘴唇抽搐、呐呐 了半天,却什么也没有说出来……”,联系上下文,用第一人称把老瓦匠想说的话写下来。(4分) 16.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小说情节虽然简单,但文章构思精巧,疑团四伏,波澜迭起,在“我们”和老瓦匠开始交谈前已 多处埋下伏笔 B.这篇小说的环境描写非常成功,如开头“雨缝中的残阳,让一条深长、斜缓、地上飘着油渍的小街, 爆出一片绚丽的光斑。街巷恬静,稀疏地浮过几朵花似的伞。”衬托出“我”讨厌“这个湿漉漉的黄昏” 和对老瓦匠的反感 C.这篇小说的语言精练而优美,生动而耐人寻味,它既有诗歌一般的凝练含蓄,又有散文一般的精彩流 D.这篇小说结尾写“我”猛然拨开头上那抖战的荷叶伞,向溶进雨中的瘦小背影追去,说明“我”终于 理解了老瓦匠一一他的心灵是高尚的 (四)(10分) 章鱼的一只眼睛,鼓鼓的,有猫头大小,周围是暗红色,中间发绿,这只眼睛在闪闪发亮。章鱼的几 十条长长的腕足,像一团小蛇似的,蜿蜒地蠕动着,上面的鳞发出讨厌的沙沙声。章鱼在游动。他看见章 鱼差不多就贴着自己的眼睛。那些腕足在他身上爬着,它们是冰凉的,像荨麻一样刺人。章鱼伸出的刺针 如同水蛭,死叮在他的头上,一下一下地收缩,吮吸着他的血液。他感到他的血液正从自己身上流到己经 膨胀起来的章鱼体内去。刺针就这样吸个不停。他头上被叮的地方,疼得难以忍受 从很远很远的一个地方,传来了说话的声音:“现在他的脉搏怎么样? 有个女人声音更轻地回答:“脉搏一百三十八,体温三十九度五。一直昏迷,说胡话 章鱼消失了,但是被它叮过的地方还很疼。保尔觉得有人把手指按在他的手腕上。他想睁开眼睛,但 是眼皮很重,怎么也抬不起来。为什么这样热呢?大概是妈把炉子烧得太旺了。又有人在什么地方说话了: “脉搏现在是一百二十二。” 他竭力想抬起眼皮。可是,心里像有一团火,热得喘不过气来。 想喝水,多么想喝水呀!他恨不得马上就爬起来,喝个够。那为什么又起不来呢?
14.结合语境,注意加点词句,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6 分) (1)他把伞偏向我的头上,遮得很低,像叶睡莲扣在头上 ........。看不见街上的景物,只能听到咝咝的雨声 里搏动..着轻缓的雨韵。 (2)瘦小..的身躯在身后铺下一条巨大..的身影。这身影抹去了夕阳罩在雨街上迷人的光斑 .....,露出了一片淡. 淡的藕色 ....,显得清澈..、洁净..。 15. 仔细揣摩划曲线的句子“他深凹的眼里闪烁着两道平柔得能使人心跳的目光,厚实的嘴唇抽搐、呐呐 了半天,却什么也没有说出来……”,联系上下文,用第一人称把老瓦匠想说的话写下来。(4 分) 16.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这篇小说情节虽然简单,但文章构思精巧,疑团四伏,波澜迭起,在“我们”和老瓦匠开始交谈前已 多处埋下伏笔。 B.这篇小说的环境描写非常成功 ,如开头“雨缝中的残阳,让一条深长、斜缓、地上飘着油渍的小街, 爆出一片绚丽的光斑。街巷恬静,稀疏地浮过几朵花似的伞。”衬托出“我”讨厌“这个湿漉漉的黄昏” 和对老瓦匠的反感。 C. 这篇小说的语言精练而优美,生动而耐人寻味,它既有诗歌一般的凝练含蓄,又有散文一般的精彩流 畅。 D. 这篇小说结尾写“我”猛然拨开头上那抖战的荷叶伞,向溶进雨中的瘦小背影追去,说明“我”终于 理解了老瓦匠——他的心灵是高尚的。 (四)(10 分) 章鱼的一只眼睛,鼓鼓的,有猫头大小,周围是暗红色,中间发绿,这只眼睛在闪闪发亮。章鱼的几 十条长长的腕足,像一团小蛇似的,蜿蜒地蠕动着,上面的鳞发出讨厌的沙沙声。章鱼在游动。他看见章 鱼差不多就贴着自己的眼睛。那些腕足在他身上爬着,它们是冰凉的,像荨麻一样刺人。章鱼伸出的刺针 如同水蛭,死叮在他的头上,一下一下地收缩,吮吸着他的血液。他感到他的血液正从自己身上流到已经 膨胀起来的章鱼体内去。刺针就这样吸个不停。他头上被叮的地方,疼得难以忍受。 从很远很远的一个地方,传来了说话的声音:“现在他的脉搏怎么样?” 有个女人声音更轻地回答:“脉搏一百三十八,体温三十九度五。一直昏迷,说胡话。” 章鱼消失了,但是被它叮过的地方还很疼。保尔觉得有人把手指按在他的手腕上。他想睁开眼睛,但 是眼皮很重,怎么也抬不起来。为什么这样热呢?大概是妈把炉子烧得太旺了。又有人在什么地方说话了: “脉搏现在是一百二十二。” 他竭力想抬起眼皮。可是,心里像有一团火,热得喘不过气来。 想喝水,多么想喝水呀!他恨不得马上就爬起来,喝个够。那为什么又起不来呢?……
远处又传来了轻轻的说话声:“弗罗霞,拿点水来!” 这是谁的名字呢?”保尔竭力在回想,但是一动脑子,便跌进了黑暗的深渊。他从那深渊里浮上来, 又想起:“我要喝水。” 他又听到了说话的声音:“他好像有点苏醒了。” 接着,那温和的声音显得更近、更清晰了:“伤员同志,您要喝水吗? “我怎么是伤员呢?也许不是跟我说的吧?对了,我不是得了伤寒吗!怪不得叫我伤员呢!”于是, 他第三次试着睁开眼睛,这回终于成功了。从睁开的小缝里,他最先看到的是他面前有一个红色的球,但 是,这个球又让一个黑糊糊的东西挡住了。这个黑糊糊的东西向他弯下来,于是,他的嘴唇触到了玻璃杯 口和甘露般的液体。心头的那团火逐渐熄灭了。 他心满意足地低声说:“现在可真舒服。” “伤员同志,您看得见我吗? 这问话就是向他弯下来的那个黑糊糊的东西发出来的 这时,他又要昏睡了,不过还来得及回答一句:“看不见,但是能听见……” “谁能想到他还会活过来呢?可是您看,他到底棦扎着活过来了。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啊!……” 一个女人的声音非常激动地回答:“啊,我太高兴了!” 昏迷了十三天之后,保尔终于恢复了知觉。 (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7.结合小说内容,具体说说保尔这次受伤的起因、经过、结果。(5分) 18.结合语境,回答问题。(5分) (1)第①段为什么写到章鱼?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目的是什么?(2分) 三、作文(6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喜欢”一词,《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①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如他喜欢文学。 愉快、高兴。如女儿考上大学,妈妈喜欢得不得了 请自拟一个包含“喜欢”或“不喜欢”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附加题(10分)
远处又传来了轻轻的说话声:“弗罗霞,拿点水来!” “这是谁的名字呢?”保尔竭力在回想,但是一动脑子,便跌进了黑暗的深渊。他从那深渊里浮上来, 又想起:“我要喝水。” 他又听到了说话的声音:“他好像有点苏醒了。” 接着,那温和的声音显得更近、更清晰了:“伤员同志,您要喝水吗?” “我怎么是伤员呢?也许不是跟我说的吧?对了,我不是得了伤寒吗!怪不得叫我伤员呢!”于是, 他第三次试着睁开眼睛,这回终于成功了。从睁开的小缝里,他最先看到的是他面前有一个红色的球,但 是,这个球又让一个黑糊糊的东西挡住了。这个黑糊糊的东西向他弯下来,于是,他的嘴唇触到了玻璃杯 口和甘露般的液体。心头的那团火逐渐熄灭了。 他心满意足地低声说:“现在可真舒服。” “伤员同志,您看得见我吗?” 这问话就是向他弯下来的那个黑糊糊的东西发出来的。 这时,他又要昏睡了,不过还来得及回答一句:“看不见,但是能听见……” “谁能想到他还会活过来呢?可是您看,他到底挣扎着活过来了。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啊!……” 一个女人的声音非常激动地回答:“啊,我太高兴了!” 昏迷了十三天之后,保尔终于恢复了知觉。 (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7. 结合小说内容,具体说说保尔这次受伤的起因、经过、结果。(5 分) 18. 结合语境,回答问题。(5 分) (1)第①段为什么写到章鱼?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 分)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目的是什么?(2 分) 三、作文(60 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 按要求作文。 “喜欢”一词,《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①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如他喜欢文学。② 愉快、高兴。如女儿考上大学,妈妈喜欢得不得了。 请自拟一个包含“喜欢” 或“不喜欢”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附加题(10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至4题。 汉蔣琬为大司马。东曹掾犍为①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谓琬曰:“公与戏言不应, 其慢甚矣!”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所诫。戏欲赞吾是邪,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 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②杨敏尝毁琬曰:“作事愦愦③,诚不及前人。”或以白 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其不如,则 事不理,事不理,则愦愦矣。”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敏得免重罪。(选自司马 光《资治通鉴》) (注释)①东曹:官名。掾(yudn):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犍为:郡名 ②督农:掌管农事的官职。③愦愦:昏乱,糊涂。 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后敏坐事系狱( (2)或以白琬( 2.翻译句子。(3分)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所诚 3.蒋琬为什么说杨戏是个爽直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 4.读了上面短文,你认为蒋琬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 1 至 4 题。 汉蒋琬为大司马。东曹掾犍为①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谓琬曰:“公与戏言不应, 其慢甚矣!”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所诫。戏欲赞吾是邪,则非其本心;欲反吾 言, 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②杨敏尝毁琬曰:“作事愦愦③,诚不及前人。”或以白 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其不如,则 事不理,事不理,则愦愦矣。”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敏得免重罪。(选自司马 光《资治通鉴》) (注释)①东曹:官名。掾(yuàn):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犍为:郡名。 ②督农:掌管农事的官职。③愦愦:昏乱,糊涂。 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2 分) (1)后敏坐.事系狱 ( ) (2)或以白.琬( ) 2. 翻译句子。(3 分)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所诫。 3. 蒋琬为什么说杨戏是个爽直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 4. 读了上面短文,你认为蒋琬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3 分)
2013年澄海区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说明:1.主观题答案只要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酌情给分:如果考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不一致,但符合题 目要求且言之成理,也应该判为正确 2.主观题答案语言表述不准确的酌情扣分。 3.除有特别说明的题目外。答案中出现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不计),但扣分不得超过该小题 4.附加题给分应从严 、基础(33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2分)在水一方道阻且长 (2)(2分)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长江滚滚流 (3)(2分)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4)(2分)安得广凰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4分)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祈燕啄春泥。乱花渐欥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 (以上每小題每空1分,错、漏、多1子均扣0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2.(6分)(1)阴霾(1分)(2)推崇(1分)(3)恪尽职守(2分)(4)妇孺皆知(2 分) (每小题错1字本小题不得分) 3.(3分)A(在“安全防火”后加“的意识”,在‘紧急避险”后加“的能力”) 4.(6分)示例:“学雷锋已经过时了”这种说法是荒谬的。因为雷锋精神其实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 部分,学习雷锋就是在弘扬中华的传统美德,所以学雷锋永远没有过时。(每个词语1分,共2分 关联词2分,观点正确,理由合理2分) 5.(6分)要点:(1)(3分)眚少年人际交往颋随年埊增长越来越严重(答成:各年龄段青少年 在人际交往方面都存在可题,给1分;高中阶段人际交往问题最严重,给1分,) (2)(3分)①娇生惯养自我任性。②学习压力重。③不肯走出家门和别人一起活动。(每点各1 读(57分) (一)(14分) 6.(3分)B 7.(4分)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8.(2分)暮寝而思之入朝见威王王之蔽甚矣战胜于朝廷(以上每空1分,错、漏、多1字均扣 0.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9.(3分)C(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目的是使齐王广开言路,积极纳谏,修明政治。) (二)(14分) 10.(5分)忍耐、沉着、吃苦、默默无闻、持之以恒(每答对一个得1分)
2013 年澄海区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说明:1.主观题答案只要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酌情给分;如果考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不一致,但符合题 目要求且言之成理,也应该判为正确。 2.主观题答案语言表述不准确的酌情扣分。 3.除有特别说明的题目外。答案中出现错别字每 3 个扣 1 分(重复不计),但扣分不得超过该小题 的分值。 4.附加题给分应从严。 二、阅 读(57 分) (一)(14 分) 6.(3 分)B 7. (4 分)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8. (2 分)暮寝而思之 入朝见威王 王之蔽甚矣 战胜于朝廷(以上每空 1 分,错、漏、多 1 字均扣 0.5 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9.(3 分)C(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目的是使齐王广开言路,积极纳谏,修明政治。) (二)(14 分) 10.(5 分)忍耐、沉着、吃苦、默默无闻、持之以恒(每答对一个得 1 分)
11(6分)①(3分)不同。(1分)前一个指要获取成功,其实还需要好好地坚持到底。(1分)后一个指 坚持不到终点,就会失去差不多全部的意义。(1分) ②(3分)举例论证,(1分)形象地论证了想要实现理想就要沉着的道理,(1分)通俗易懂有说服力。(1 分) 12.(3分)C (三)(20分) 13.(6分)①“我”开始不理解老瓦匠和后来了解真相后的态度的对比,(2分)表现“我”的正直善良 的特点。(1分) ②老瓦匠刚见到“我”丈夫时的喜悦和看到丈夫态度后的痛楚对比,(2分)表现了老瓦匠的善良执着的特 点。(宽容、不记怨恨)(1分) (6分)①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1分)生动而具体地写出了细细的密密的雨声,轻轻的 柔柔的雨韵,(1分)暗示为了使“我”看不见老瓦匠,丈夫故意把伞偏向我的头上,遮得很低。(1分) ②运用对比手法,(1分)写出“我”对老瓦匠认识的转变,(1分)赞美老瓦匠的高尚品德。(1分) 15.(4分)示例:我找你找得好苦啊!(i分)我是给你迸手表的,(1分)我不是向你讨公道要赔偿 的,(1分)你太伤人心了(1分) 16.(3分)B(衬托“我”黃昏雨中与丈夫散步时那份恬静、温蠹的心境 (四)(10分) 17.(6分)起因:在利沃夫地区的一忺战斗中,保尔的师长牺牲了。为了给师长报仇,保尔和全连 的战士们骑马向敌军杀去。(2分) 经过:在追赶逃敌的过程中,保尔被敔军的炮火击中头部:从马上摔下来,失去了知觉。(2分) 结果:保尔被送到医院抢救,在昏迷了十三天之后,终于恢复了知觉,但右眼却从此失明。(2分) 18.(4分)这是保尔在昏迷中的幻笕。(1分)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1分)将疼痛比作被章鱼的 刺针所叮吸,将疼痛的感觉写得入木三分,十分形象生动。(2分) 三、作 文(60分) 19.(60分)作文等级和评分标准参照去年中考要求。 附加题(10分) 1.(2分)(1)犯罪(1分) (2)告诉(1分) 2.(3分)人的内心想法不同,就像人的面孔一样各不相同。当面顺从,背后说相反的话,这是古人的告 3.(2分)蒋琬认为杨戏有时不发表意见,是因为他既不想违心奉承,又不想公开反对,这其实是一种爽 直的表现 4.(3分)宽宏大量。(1分)从文中的两件事表现出来,一件是身居高位的蒋琬对杨戏有时不发表意见, 认为不是傲慢,而是他表示不同意。(1分)一件是蒋琬对杨敏的毁谤不计较,而是以此自励。(1分)
11(6 分)①(3 分)不同。(1 分)前一个指要获取成功,其实还需要好好地坚持到底。(1 分)后一个指 坚持不到终点,就会失去差不多全部的意义。(1 分) ②(3 分)举例论证,(1 分)形象地论证了想要实现理想就要沉着的道理,(1 分)通俗易懂有说服力。(1 分) 12.(3 分) C (三)(20 分) 13.(6 分) ①“我”开始不理解老瓦匠和后来了解真相后的态度的对比,(2 分)表现“我”的正直善良 的特点。(1 分) ②老瓦匠刚见到“我”丈夫时的喜悦和看到丈夫态度后的痛楚对比,(2 分)表现了老瓦匠的善良执着的特 点。(宽容、不记怨恨)(1 分) 三、作 文(60 分) 19.(60 分)作文等级和评分标准参照去年中考要求。 附加题(10 分) 1.(2 分)(1)犯罪 (1 分) (2)告诉(1 分) 2.(3 分)人的内心想法不同,就像人的面孔一样各不相同。当面顺从,背后说相反的话,这是古人的告 诫。 3.(2 分)蒋琬认为杨戏有时不发表意见,是因为他既不想违心奉承,又不想公开反对,这其实是一种爽 直的表现。 4.(3 分)宽宏大量。(1 分)从文中的两件事表现出来,一件是身居高位的蒋琬对杨戏有时不发表意见, 认为不是傲慢,而是他表示不同意。(1 分)一件是蒋琬对杨敏的毁谤不计较,而是以此自励。(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