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县第三中学0809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文言文测试 (一)阅读《伤仲永》,回答问题。(14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 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 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 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入,得为众人而己耶? 1、《伤仲永》选自《_ 》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2分)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世隶耕( ②稍稍宾客其父( )③父利其然( ④日扳仲永( 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4、用文章原句回答。(2分) 造成方仲永“泯然众人”的个人原因是 5、最后一段的议论意在说明什么道理?(2分) 答案::阅读文(一)1、《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2、属于渐渐认为……有利可图通“攀”牵引3、略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 人,不使学”5、后天的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 (一)口技(13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己。众宾团坐。少顷,但闻 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 9、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10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会宾客大宴B、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中C、但闻屏障中扶尺一下D、满座寂然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译文 12文章中的哪些词语可以写出表演者的技艺高超?(3分) 13在第二自然段中,“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4分) 答案:::(一)9.宴:以酒食待客:障:设置,安放:团坐:围绕而坐:少顷:一会儿 10、D11、全场静悄悄的,没有敢大声说话的人。12.文章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等词可以写出表演者的技艺高超 13.描写了听众的神态、动作,(2分)从侧面烘托出口技者的高超技艺。(2分)
繁昌县第三中学 08-09 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文言文测试 (一)阅读《伤仲永》,回答问题。(14 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 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 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 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入,得为众人而已耶? 1、《伤仲永》选自《 》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2 分)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 ①世隶.耕( ) ②稍稍..宾客其父( ) ③父利.其然( ) ④日扳.仲永( ) 3、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4、用文章原句回答。(2 分) 造成方仲永“泯然众人”的个人原因是: 5、最后一段的议论意在说明什么道理?(2 分) 答案::阅读文(一)1、《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 2、属于 渐渐 认为……有利可图 通“攀”牵引 3、略 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 人,不使学”5、后天的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 (一)口技 (13 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 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 妙绝。 9、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 分) 宴. 障. 团坐.. 少顷.. 10 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 分) A、会宾客大宴 B、施八尺屏障 ,口技人坐屏中 C、但闻屏障中扶尺一下 D、满座寂然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 分)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译文: 12.文章中的哪些词语可以写出表演者的技艺高超?(3 分) 13.在第二自然段中,“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4 分) 答案:::(一)9.宴:以酒食待客;障:设置,安放; 团坐:围绕而坐; 少顷:一会儿 10、D 11、全场静悄悄的,没有敢大声说话的人。12.文章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等词可以写出表演者的技艺高超。 13.描写了听众的神态、动作,(2 分)从侧面烘托出口技者的高超技艺。(2 分)
)阒读《口技》选段,完成17-21题。(19分)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倒,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天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干人大呼,百干儿哭,百千犬吠。(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 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 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处也。(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 齁声( )中间( )曳屋( 几欲( 18、解释文中黑体字字词的意思。(4分) 指 19、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B.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C.满坐寂然,无敢哗者D.不能名其一处也 20、翻译文中画线句。(6分) 21、“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句话突出了什么?这样写的作用的是什么?(3分) 答案:::17、hou J1 18、(1)即使(2)指明(3)说出(4)跑 20、(1)其中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2)在这种情况下,全场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 21、突出道具简单。衬托口技表演者技艺高超、精妙 《论诗》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传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8、诗人狂妄地认为:李白、杜甫的诗篇流传的时间很长,已经“不新鲜”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3分) 9、有人将“江山代有传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稍稍作了点修正,把它改成为“江山代有传人出,各领风骚没几年”,你认为改得好不好?为 什么?(5分) 四〉(11分) 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遂询主人之性情、年纪、状貌并何年得科第,而独不言尺寸。其人怪之。成衣者曰:“少年科第者,其性傲, 胸必挺,需前长而后短:老年科第者,其心慵,背必伛,需前短而后长。肥者其腰宽,瘦者其身仄。性之急者宜衣短,性之缓者宜衣长。至于尺 寸,成法也,何必问耶!”余谓斯匠可与言成衣矣。今之成衣者,辄以旧衣定尺寸,以新样为时尚,不知短长之理,先蓄觊觎之心。不论男女衣 裳,要如杜少陵诗所谓“稳称身”者,实难其人焉。 20、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3分) (1)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匹帛 (2)肥者其腰宽,瘦者其身仄(仄
)阅读《口技》选段,完成 17-21 题。(19 分)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倒,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天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 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 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 分) 齁.声( ) 中间.( ) 曳.屋( ) 几.欲( ) 18、解释文中黑体字字词的意思。(4 分) 虽:_________ 指:__________ 名:________ 走:__________ 19、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 分) A.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B.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C.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D.不能名其一处也 20、翻译文中画线句。(6 分) (1) (2) 21、“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句话突出了什么?这样写的作用的是什么?(3 分) 答案:::17、 hōu jiàn yè jī 18、( 1)即使 (2)指明 (3)说出 (4)跑 19、D 20、(1)其中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2)在这种情况下,全场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 21、突出道具简单。衬托口技表演者技艺高超、精妙。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传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8、诗人狂妄地认为:李白、杜甫的诗篇流传的时间很长,已经“不新鲜”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3 分) 19、有人将“江山代有传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稍稍作了点修正,把它改成为“江山代有传人出,各领风骚没几年”,你认为改得好不好?为 什么?(5 分) 四>(11 分) 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遂询主人之性情、年纪、状貌并何年得科第,而独不言尺寸。其人怪之。成衣者曰:“少年科第者,其性傲, 胸必挺,需前长而后短;老年科第者,其心慵,背必伛,需前短而后长。肥者其腰宽,瘦者其身仄。性之急者宜衣短,性之缓者宜衣长。至于尺 寸,成法也,何必问耶!”余谓斯匠可与言成衣矣。今之成衣者,辄以旧衣定尺寸,以新样为时尚,不知短长之理,先蓄觊觎之心。不论男女衣 裳,要如杜少陵诗所谓“稳称身”者,实难其人焉。 20、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3 分) ⑴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匹帛: ) ⑵肥者其腰宽,瘦者其身仄(仄: )
(3)性之缓者宜衣长(缓 1、翻译句子:(4分) (1)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 谓斯匠可与言成衣矣。 2、这是一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23、文章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举例说明(2分) 五>、阅读《狼》选段,回答第24~29小题的问题(15分)。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遂 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只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4、选出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2分) A、屠自后断其股两股战战阶段 B、乃悟前狼假寐家祭无忘告乃翁 C、以刀劈狼首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D、其一犬坐于前饮于河渭 选出对下列加点的语气词解释错误的一项(2分)()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反问语气)B、止增笑耳(感叹语气)C、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疑问语气) 狼亦黠矣(感叹语气) 26、从后面的发展情节来看,“一狼径去”是为 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是为了 表现了狼 。(3分) 、文段中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杀狼的描写是 。(2分) 28、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29、翻译句子。(4分)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答案::三》18、19略 四>20、1)一匹绸缎:2)狭窄,窄:3)慢:21、1)以前有个人拿着一匹绸缎要裁缝裁剪做衣服。2)我以为这个裁缝师傅可以和他谈论做衣 服方面的事情了。22、说明办事须从具体情况出发,做到胸有成竹,没有不成之理。23、对比、引用,例子略 五、《狼》选段,回答第24~29小题的问题(15分) 24、(A) 26、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狡诈、凶残、贪婪等。 27、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28、对待向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29、(1)略。(2)略。 《伤仲永》《木兰诗》测验 阅读《伤仲永》回答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 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⑶性之缓者宜衣长(缓: ) 21、翻译句子:(4 分) ⑴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 ⑵余谓斯匠可与言成衣矣。 22、这是一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2 分) 23、文章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举例说明(2 分) 五>、阅读《狼》选段,回答第 24~29 小题的问题(15 分)。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遂 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只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4、选出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 (2 分) ( ) A、屠自后断其股 两股战战阶段 B、乃悟前狼假寐 家祭无忘告乃翁 C、以刀劈狼首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D、其一犬坐于前饮于河渭 25、选出对下列加点的语气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2 分) ( )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反问语气) B、止增笑耳(感叹语气) C、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疑问语气) D、狼亦黠矣(感叹语气) 26、从后面的发展情节来看,“一狼径去”是为了 , “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是为了 ,表现了狼 的 。(3 分) 27、文段中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杀狼的描写是 。(2 分) 28、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2 分) 。 29、翻译句子。(4 分)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答案::三>18、19 略 四>20、1)一匹绸缎;2)狭窄,窄;3)慢; 21、1)以前有个人拿着一匹绸缎要裁缝裁剪做衣服。2)我以为这个裁缝师傅可以和他谈论做衣 服方面的事情了。 22、说明办事须从具体情况出发,做到胸有成竹,没有不成之理。 23、对比、引用,例子略 五、《狼》选段,回答第 24~29 小题的问题(15 分)。 24、(A) 25、(C) 26、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盖以诱敌 、狡诈、凶残、贪婪 等。 27、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28、对待向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29、(1)略。(2)略。 《伤仲永》、《木兰诗》测验 一、阅读《伤仲永》回答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 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日:泯然众人矣! 王子日: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 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这篇文章的叙事部分一气贯通而层次分明,详略有致而结构紧凑,内容集中而意旨鲜明。请认真阅读叙事部分后填空 详写仲永才智极盛 ”略写仲永才智枯竭 到 ”略写仲永才智衰退的原因。 2、先按要求摘句填空,然后答题, 方仲永五岁作诗能“ ,而且 :十二三岁时作的诗已经“ 十岁就 (1)从上面可以看出方仲永的才能是:() A、天资聪慧 B、平庸无奇 C、日益衰退 D、与日俱增 (2)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C、邑人奇之 D、不使学 3、文章的议论部分,就事说理,表明了作者的才能观。你认为作者的才能观是怎样的?请在正确的一个答案后的括号里打“√”。 A、一个人的才能全靠后天学习的,而不是先天就有的。 B、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如果后天不努力学习,也不会取得成就。() C、一个人的才能是先天就有的,没有天赋,要想成才是不可能的。() D、一个人如果先天很好,即使后天不够努力,也可能取得好的成绩。() 4、朗读下面的文言短句,选出语气停顿正确的一项。 (1)传一乡秀才观之 答:() A、传乡秀才观之B、传一/乡秀才观之C、传一/乡秀才观之D、传一乡秀/观之 (2)余闻之也久 A、余闻之地久B、余闻/之也久C、余闻/之也/久D、余闻之也/久 5、对下面句中的“之”“于”进行解释,然后归类文中的“之”“于 忽啼求之 借旁近与之 之」余闻之也久 不能称前时之闻 卒之为众人 环谒于邑人 于于舅家见 之之之之之于于于于 贤于材人远矣 受于人者不至 6、比较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并自为其名 贤于材人远矣 还自扬州 如此其贤也 A、两个“自”字含义相同,两个“贤”字含义也相同。B、两个“自”字含义不同,两个“贤”字含义也不同 C、两个“自”字含义相同,两个“贤”字含义不同。D、两个“自”字含义不同,两个“贤”字含义相同。 7、下面对“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家,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 B、明道年间,我从父亲那里回家,于是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 C、明道年间,我随死了的父亲回家,于是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 D、明道年间,我从死了的父亲那里回家,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 、《木兰诗》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 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这篇文章的叙事部分一气贯通而层次分明,详略有致而结构紧凑,内容集中而意旨鲜明。请认真阅读叙事部分后填空。 ⑴从“ ”到“ ”详写仲永才智极盛。 ⑵从“ ”到“ ”略写仲永才智枯竭。 ⑶从“ ”到“ ”略写仲永才智衰退的原因。 2、先按要求摘句填空,然后答题。 方仲永五岁作诗能“ ”,而且“ ”;十二三岁时作的诗已经“ ”;二十岁就 “ ”。 ⑴从上面可以看出方仲永的才能是:( ) A、天资聪慧 B、平庸无奇 C、日益衰退 D、与日俱增 ⑵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C、邑人奇之 D、不使学 3、文章的议论部分,就事说理,表明了作者的才能观。你认为作者的才能观是怎样的?请在正确的一个答案后的括号里打“√”。 A、一个人的才能全靠后天学习的,而不是先天就有的。( ) B、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如果后天不努力学习,也不会取得成就。( ) C、一个人的才能是先天就有的,没有天赋,要想成才是不可能的。( ) D、一个人如果先天很好,即使后天不够努力,也可能取得好的成绩。( ) 4、朗读下面的文言短句,选出语气停顿正确的一项。 ⑴传一乡秀才观之 答:( ) A、传/一乡秀才/观之 B、传一/乡秀才/观之 C、传一/乡秀/才观之 D、传/一乡秀/才观之 ⑵余闻之也久 答:( ) A、余/闻之/也久 B、余闻/之也久 C、余闻/之也/久 D、余闻之也/久 5、对下面句中的“之”“于”进行解释,然后归类文中的“之”“于”。 忽啼求之. 之: 借旁近与之. 之: 之 余闻之.也久 之: 不能称前时之.闻 之: 卒之.为众人 之: 环谒于.邑人 于: 于.舅家见之 于: 贤于.材人远矣 于: 受于.人者不至 于: 6、比较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并自.为其名 贤.于材人远矣 还自.扬州 如此其贤.也 A、两个“自”字含义相同,两个“贤”字含义也相同。 B、两个“自”字含义不同,两个“贤”字含义也不同。 C、两个“自”字含义相同,两个“贤”字含义不同。 D、两个“自”字含义不同,两个“贤”字含义相同。 7、下面对“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家,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 B、明道年间,我从父亲那里回家,于是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 C、明道年间,我随死了的父亲回家,于是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 D、明道年间,我从死了的父亲那里回家,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 二、《木兰诗》 于
「基础巩圃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杼()鞍鞯() 胡骑 金柝( 策勋 赏赐 )理云bin()pei头()扑shuo()雄ch()阿z1()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木兰当户织()昨夜见军帖()旦辞爷娘去()万里赴戎机()著我旧时裳 )我是雌雄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愿为市鞍马市:买东市买骏马市:集市B.出郭相扶将郭:外城木兰不用尚书郎不用:不愿作 C朔气传金柝朔:北方策勋十二转策勋:记功D军书十二卷十二卷:十二本赏赐百千强强:有余 4.填空 ①.《木兰诗》选自 (人名)编的《 》,这是 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的 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 的女英雄形象。 ②.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③.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④.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⑤.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⑥.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 ⑦.诗中的“ ”一句,用 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 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 ⑧.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一句诗文 5.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6.写出下面诗句的大意 ①.爷娘问女来,出郭相扶将 ②.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能力提升 (一)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妺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意 2.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 ①描写爷娘 ②描写阿姊 ③描写小弟 ④描写木兰 3.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4.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5.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 1、(1)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2)十二三矣泯然众人矣(3)父利其然不使学2、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者不能称
[基础巩固]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杼.( ) 鞍鞯.( ) 胡骑.( ) 金柝.( ) 策勋.( ) 赏赐.( )理云 bìn( )pèi 头( )扑 shuò( ) 雄 chí( ) 阿 zǐ(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木兰当.户织( ) 昨夜见军帖..( )旦.辞爷娘去( ) 万里赴戎机..( )著.我旧时裳( ) 安.能辨.( ) )我是雌雄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愿为市.鞍马 市:买 东市.买骏马 市:集市 B.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 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用:不愿作 C.朔.气传金柝 朔:北方 策勋..十二转 策勋:记功 D.军书十二卷 ... 十二卷:十二本 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4.填空。 ①.《木兰诗》选自 朝 (人名)编的《 》,这是 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 的 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 的女英雄形象。 ②.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③.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④.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⑤.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⑥.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 ⑦.诗中的“ 、 ”一句,用 和 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 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 ⑧.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 ”一句诗文。 5.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6.写出下面诗句的大意。 ①.爷娘问女来,出郭相扶将 ②.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能力提升] (一)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意 2.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 ①描写爷娘: ②描写阿姊: ③描写小弟: ④描写木兰: 3.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4.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 6 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5.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 一、 1、⑴仲永生五年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⑵十二三矣 泯然众人矣 ⑶父利其然 不使学 2、指物作诗立就 文理皆有可观者 不能称
前时之闻泯然众人矣(C(②D3、B4、()A(2)D5、之:它,指书具,代词。他,指仲永,代词。这,指仲永聪慧过 人这事,代词。的,助词。舒缓语气,无实意,不译,助词。于:到,介词。在,介词。比,介词。从,介词。6、D7、 3D4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代父从军,不慕名利②东……西……南……北……③朔气传军柝,寒光照铁衣。④雄兔脚扑朔,雌 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⑤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 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⑦“将军……壮士……”,对偶、互文⑧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5.C6略 I能力提升](一)1.木兰回家的欢乐情景。2.①扶将②理③磨④开坐脱着理帖3.与家人团聚、重温和平的女儿生活的喜悦心情。4 归家的喜悦和故物的亲切。5.不仅写出了伙伴惊讶情态,还从侧面写出了木兰的英雄气概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 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 》,是( )(朝代)( )(人物)主持编纂的一部通史,记载了从( )到 五代1362年间史事。 (2)文中“治经”中的“经”指《》《诗》《》《》《春秋》等书 2解释加粗的字词 卿今当涂掌事() 蒙辞以军中多务( )( 但当涉猎(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 肃遂拜蒙母(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见往事耳。( 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 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比喻人学识尚浅。() (2)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4翻译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 5.写出由《孙权劝学》引出的与学有关的名言。 6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 ⑴C ⑵D 3、B 4、⑴A ⑵D 5、之:它,指书具,代词。 他,指仲永,代词。 这,指仲永聪慧过 人这事,代词。 的,助词。 舒缓语气,无实意,不译,助词。 于:到,介词。 在,介词。 比,介词。 从,介词。 6、D 7、 A 二、《木兰诗》 3.D 4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代父从军,不慕名利 ②东……西……南……北…… ③朔气传军柝,寒光照铁衣。 ④雄兔脚扑朔,雌 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⑤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 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⑦“将军……壮士……”,对偶、互文 ⑧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5.C 6 略 [能力提升](一)1.木兰回家的欢乐情景。 2.①扶将 ②理 ③磨 ④开 坐 脱 着 理 帖 3.与家人团聚、重温和平的女儿生活的喜悦心情。 4. 归家的喜悦和故物的亲切。 5.不仅写出了伙伴惊讶情态,还从侧面写出了木兰的英雄气概。 孙权劝学 初,权谓 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 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 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 》,是( )(朝代)( )(人物)主持编纂的一部 通史,记载了从( )到 五代 1362 年间史事。 (2)文中“治经”中的“经”指《 》《诗》《 》《 》《春秋》等书。 2 解释加粗的字词: 卿今当涂掌事( ) 蒙辞以军中多务( )( ) 但当涉猎 ( ) 蒙乃始就学( ) 及鲁肃过寻阳( ) 肃遂拜蒙母 ( )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见 往事耳。( ) 卿今者才略( ) 非 复吴下阿蒙( ) 即更 刮目相待 (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3.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 1 )比喻人学识尚浅。( ) ( 2 )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 4.翻译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 5. 写出由《孙权劝学》引出的与学有关的名言。 6 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