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波特 复旦大学经管学院项保华教授 迈克尔·波特为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他出生于1947 年,1969年获普林斯顿大学航空机械工程学士,1971年获哈佛 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1973年获哈佛商学院企业经济学博士学位。 1975年开始在哈佛商学院讲授“经营政策”( Business licy)课程,至1990年完成具有广泛影响的“三部曲”-—《竞 争战略:产业与竞争者分析技巧》、《竞争优势:创造与保持优异业绩》、 《国家竞争优势》。三部曲的出版奠定了波特教授在世界战略研究领域 的大师地位 对于波特的“三部曲”,尽管国内购买者人数并不少,但能真正静心通 读全书的人实际并不多。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目前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节 奏较快,更为喜欢快餐式的阅读材料,波特三部曲实在太过厚重与琐细 二是由于波特三部曲延袭了产业经济学的分析思路,有点太重经济理性 而轻管理人性,不太容易阅读;三是由于前些年我国许多管理实践者客 观上正处于创业起步阶段,尚未真正遭遇企业发展的战略瓶颈制约,所 以缺乏认真精读的心境与压力。就我国目前企业发展的状况而言,经济 改革开放已有几十年,许多企业在做大后正逐渐面临做强、做长的战略 困惑,现在正是重读波特的时机。但即使如此,为了真正读懂西方语境 下写就的波特三部曲,也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波特成书的理论基础与研 究背景
重读波特 复旦大学经管学院项保华教授 迈克尔·波特为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他出生于1947 年,1969年获普林斯顿大学航空机械工程学士,1971年获哈佛 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1973年获哈佛商学院企业经济学博士学位。 1975年开始在哈佛商学院讲授“经营政策”(Business Po licy)课程,至1990年完成具有广泛影响的“三部曲”——《竞 争战略:产业与竞争者分析技巧》、《竞争优势:创造与保持优异业绩》、 《国家竞争优势》。三部曲的出版奠定了波特教授在世界战略研究领域 的大师地位。 对于波特的“三部曲”,尽管国内购买者人数并不少,但能真正静心通 读全书的人实际并不多。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目前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节 奏较快,更为喜欢快餐式的阅读材料,波特三部曲实在太过厚重与琐细; 二是由于波特三部曲延袭了产业经济学的分析思路,有点太重经济理性 而轻管理人性,不太容易阅读;三是由于前些年我国许多管理实践者客 观上正处于创业起步阶段,尚未真正遭遇企业发展的战略瓶颈制约,所 以缺乏认真精读的心境与压力。就我国目前企业发展的状况而言,经济 改革开放已有几十年,许多企业在做大后正逐渐面临做强、做长的战略 困惑,现在正是重读波特的时机。但即使如此,为了真正读懂西方语境 下写就的波特三部曲,也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波特成书的理论基础与研 究背景
波特长期从事产业组织理论与竞争战略的研究,致力于在经济理论与 企业实践间架设桥梁,其所完成的竞争三部曲既存在着相互联系,又各 自包含有独立的主题,但在本质上所反映的都是一种基于经济学比较静 态研究的假设与思路。首先,隐含假设了市场资源的稀缺性,从而相对 强调了战略的竞争特性而忽视了合作可能。第二,隐含假设了信息完全 性,从而强调了战略的全面事先规划而相对忽略了战略的动态调整学 习。对于这一点,从波特三部曲所提供的细节俱全的分析框架,如五力 竞争模型、三种基本战略、成本驱动因素、价值创造活动、产业环境细 分、完整钻石体系、国家分类研究等,可以略见端倪。第三,隐含假设 了经济人目标,从而强调了战略的个体竞争逐利性而忽视了战略的群体 合作互惠性。 重解构轻综合的工具战略 应该说,波特的“竞争三部曲”对企业战略相关的内外竞争环境,从企 业内部活动成本、外部产业结构、地域产业集群等不同层次,进行了全 面深入的解剖,这为人们了解竞争本质提供了广泛的视角。但问题在于, 这种解构分析的做法并不能很好地提供解决战略实践问题的答案。解决 战略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各种解构方法,特别注意 平衡协调各种方法之间的关系。从这个角度看,波特所提供的许多方法 实际上均属于工具战略,它只解决战略可能途径,而并不提供途径选择 的准则。 如波特《竞争战略》中提出的五力竞争模型,作为行业竞争驱动力解 剖的经典方法,关注的重点在于如何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地位,从而在
波特长期从事产业组织理论与竞争战略的研究,致力于在经济理论与 企业实践间架设桥梁,其所完成的竞争三部曲既存在着相互联系,又各 自包含有独立的主题,但在本质上所反映的都是一种基于经济学比较静 态研究的假设与思路。首先,隐含假设了市场资源的稀缺性,从而相对 强调了战略的竞争特性而忽视了合作可能。第二,隐含假设了信息完全 性,从而强调了战略的全面事先规划而相对忽略了战略的动态调整学 习。对于这一点,从波特三部曲所提供的细节俱全的分析框架,如五力 竞争模型、三种基本战略、成本驱动因素、价值创造活动、产业环境细 分、完整钻石体系、国家分类研究等,可以略见端倪。第三,隐含假设 了经济人目标,从而强调了战略的个体竞争逐利性而忽视了战略的群体 合作互惠性。 重解构轻综合的工具战略 应该说,波特的“竞争三部曲”对企业战略相关的内外竞争环境,从企 业内部活动成本、外部产业结构、地域产业集群等不同层次,进行了全 面深入的解剖,这为人们了解竞争本质提供了广泛的视角。但问题在于, 这种解构分析的做法并不能很好地提供解决战略实践问题的答案。解决 战略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各种解构方法,特别注意 平衡协调各种方法之间的关系。从这个角度看,波特所提供的许多方法 实际上均属于工具战略,它只解决战略可能途径,而并不提供途径选择 的准则。 如波特《竞争战略》中提出的五力竞争模型,作为行业竞争驱动力解 剖的经典方法,关注的重点在于如何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地位,从而在
竞争中获得主动权。但并没有解决模型实际运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 怎样处理五力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如何应对行业战略运作的竞争趋同 等。另外,波特从产业经济学研究入手提出的五力模型,实际上采用的 有点类似政府视角,从中得到的有关结论可以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 依据,对该行业中的所有企业都适用,似乎不可能提供企业特色构建思 路。对于这些问题,波特在其1996年发表的论文“战略是什么”中给 出了解决对策。 当然,在将波特三部曲引介给国内广大读者时,受当时研究水平所限, 理论界也存在着一些模糊不清的错误认识。首先,认为各类企业之间所 存在的就是竞争关系,并基于波特五力竞争模型的图示做了表面化的理 解,觉得企业处于五种竞争力量的作用中心,同行企业、替代品厂商、 潜在进入者是企业的现实或潜在竞争对手,企业的供方与买方也是企业 的讨价还价对象,企业的一切都是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量。那么现实 中到底谁有可能作为企业的短期或长期的合作者而存在呢?显然,这不 是五力模型所能回答的,也不是波特作为行业分析工具提出五力模型时 所试图回答的。如果从跨期动态的角度考察行业内各种市场力量的关 系,也许可以发现除了竞争以外,其中还可能存在着多种形态的相互依 存、共生互应的关系。对于这一点,也正是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 书中所重点关注的。第二,认为竞争战略就是企业战略,而实际上竞争 战略与合作战略一样,只是实现企业战略的一种手段,它本身作为一种 工具并不是追求的目标,需要在战略指导下运用。 实践问题导向的思维框架
竞争中获得主动权。但并没有解决模型实际运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 怎样处理五力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如何应对行业战略运作的竞争趋同 等。另外,波特从产业经济学研究入手提出的五力模型,实际上采用的 有点类似政府视角,从中得到的有关结论可以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 依据,对该行业中的所有企业都适用,似乎不可能提供企业特色构建思 路。对于这些问题,波特在其1996年发表的论文“战略是什么”中给 出了解决对策。 当然,在将波特三部曲引介给国内广大读者时,受当时研究水平所限, 理论界也存在着一些模糊不清的错误认识。首先,认为各类企业之间所 存在的就是竞争关系,并基于波特五力竞争模型的图示做了表面化的理 解,觉得企业处于五种竞争力量的作用中心,同行企业、替代品厂商、 潜在进入者是企业的现实或潜在竞争对手,企业的供方与买方也是企业 的讨价还价对象,企业的一切都是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量。那么现实 中到底谁有可能作为企业的短期或长期的合作者而存在呢?显然,这不 是五力模型所能回答的,也不是波特作为行业分析工具提出五力模型时 所试图回答的。如果从跨期动态的角度考察行业内各种市场力量的关 系,也许可以发现除了竞争以外,其中还可能存在着多种形态的相互依 存、共生互应的关系。对于这一点,也正是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 书中所重点关注的。第二,认为竞争战略就是企业战略,而实际上竞争 战略与合作战略一样,只是实现企业战略的一种手段,它本身作为一种 工具并不是追求的目标,需要在战略指导下运用。 实践问题导向的思维框架
客观地说,波特为“理论导向型”的学院派战略研究走向实践应用做了 大量的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认真研读“竞争三部曲”,对于完成一 个严格的战略学者训练非常必要。对于当前存在的关于“三部曲”的争议, 事实上并不是由于波特的失误而引起的,这一点从其1990年完成三 部曲以来发表的著作及论文可以清楚地看岀。应该说,波特对战略领域 有着极为深刻的把握,“三部曲”中所谓有争议的地方,基本上属于波特 为了界定自身研究范围所做的一种人为取舍。例如,对于波特三部曲属 于静态分析,缺乏动态思维的争议,波特就认为任何战略研究都涉及时 间框架,也就是在多长的时间内考虑战略影响因素的问题,显然不同的 时间跨度选择,必然可以导出不同的影响因素分析结论。对于波特的三 种基本战略的分类,有人认为所有的战略都是特色战略,成本领先实际 上只是一种以低价为基础的特色战略。但实际上,从操作的角度看,只 要现实中存在竞争压力,即使追求顾客特色,为使企业自身更好生存 降低成本也仍然是一种可供考虑的战略选择 从实践应用的角度看,波特在“竞争三部曲”中提出的五力竞争模型、 三种基本战略、价值创造活动、完整钻石体系等,其中所体现的指导思 想对于进行战略环境分析极具参考价值。战略问题的解决既需要解构也 需要整合,正如对于人的研究,既需要现代生物学细胞分子层面的解构 分析,也需要现代人类学社群行为层面的综合建构,否则将无法真正解 释社会中人的现实表现。当然,就“三部曲”中所涉及的解构式的理性分 析细节而言,对于中文语境下的战略行者来说,似乎仍显得太烦琐。若 注意到管理不仅在于知更在于行,而行需权变、需创新、需特色。则可
客观地说,波特为“理论导向型”的学院派战略研究走向实践应用做了 大量的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认真研读“竞争三部曲”,对于完成一 个严格的战略学者训练非常必要。对于当前存在的关于“三部曲”的争议, 事实上并不是由于波特的失误而引起的,这一点从其1990年完成三 部曲以来发表的著作及论文可以清楚地看出。应该说,波特对战略领域 有着极为深刻的把握,“三部曲”中所谓有争议的地方,基本上属于波特 为了界定自身研究范围所做的一种人为取舍。例如,对于波特三部曲属 于静态分析,缺乏动态思维的争议,波特就认为任何战略研究都涉及时 间框架,也就是在多长的时间内考虑战略影响因素的问题,显然不同的 时间跨度选择,必然可以导出不同的影响因素分析结论。对于波特的三 种基本战略的分类,有人认为所有的战略都是特色战略,成本领先实际 上只是一种以低价为基础的特色战略。但实际上,从操作的角度看,只 要现实中存在竞争压力,即使追求顾客特色,为使企业自身更好生存, 降低成本也仍然是一种可供考虑的战略选择。 从实践应用的角度看,波特在“竞争三部曲”中提出的五力竞争模型、 三种基本战略、价值创造活动、完整钻石体系等,其中所体现的指导思 想对于进行战略环境分析极具参考价值。战略问题的解决既需要解构也 需要整合,正如对于人的研究,既需要现代生物学细胞分子层面的解构 分析,也需要现代人类学社群行为层面的综合建构,否则将无法真正解 释社会中人的现实表现。当然,就“三部曲”中所涉及的解构式的理性分 析细节而言,对于中文语境下的战略行者来说,似乎仍显得太烦琐。若 注意到管理不仅在于知更在于行,而行需权变、需创新、需特色。则可
以认为,理论探索值得细读经典著作,但实践运用需走出书本,联系企 业实际。显然,对于战略实践行动者来说,理论背囊太重是走不远的。 为了有效处理战略知行关系,必须看到,过度理性是无法行动的,战略 探索既要追求简洁,因为只有轻装才能减少路径依赖,提升响应速度, 迎接不确定环境的挑战;同时也要质疑简洁,防止在简化中忽略了可能 存在的关键因素,以最终提升思考维度,解决复杂系统问题 最后,关于战略理论与实践的未来发展,根据本人所做的长期探索 觉得应该遵循“实践导向型”研究思路。按照2003年我在华夏出版社 出版的《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第3版中提出的“实践导向型;战略管 理框架,从企业战略实践所遇到的问题角度出发,可以认为战略的中心 命题在于回答“做什么、如何做、由谁做”,其关键在于解决持续经营优 势构建、业务演化路径选择、竞合互动关系处理三大实践主题,落实好 与战略实施相关的决策、变革、激励三类支撑行动,协调兼顾方向正确、 运作高效、心情舒畅这三者的跨期动态平衡关系。战略分析要关注由供 方、买方、替代品厂商、同行业厂商、互补品厂商、潜在进入者构成的 六力互动模型所揭示的人际互赖的竞合演化过程,而不只是波特五力竞 争模型描述的见物不见人的产业竞争格局;战略定位需重视自我超越, 改变与拓展选择范围,做到从虚无创实有、化腐朽为神奇,而不只是从 机会、威胁、优势、弱点(SWOT)的简单匹配中找寻所谓的最佳组 合;战略行动要依靠平凡员工创造非凡业绩,而不只是指望个别杰出人 才带来奇迹 项保华:著名管理学家,复旦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著有《战略管
以认为,理论探索值得细读经典著作,但实践运用需走出书本,联系企 业实际。显然,对于战略实践行动者来说,理论背囊太重是走不远的。 为了有效处理战略知行关系,必须看到,过度理性是无法行动的,战略 探索既要追求简洁,因为只有轻装才能减少路径依赖,提升响应速度, 迎接不确定环境的挑战;同时也要质疑简洁,防止在简化中忽略了可能 存在的关键因素,以最终提升思考维度,解决复杂系统问题。 最后,关于战略理论与实践的未来发展,根据本人所做的长期探索, 觉得应该遵循“实践导向型”研究思路。按照2003年我在华夏出版社 出版的《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第3版中提出的“实践导向型”战略管 理框架,从企业战略实践所遇到的问题角度出发,可以认为战略的中心 命题在于回答“做什么、如何做、由谁做”,其关键在于解决持续经营优 势构建、业务演化路径选择、竞合互动关系处理三大实践主题,落实好 与战略实施相关的决策、变革、激励三类支撑行动,协调兼顾方向正确、 运作高效、心情舒畅这三者的跨期动态平衡关系。战略分析要关注由供 方、买方、替代品厂商、同行业厂商、互补品厂商、潜在进入者构成的 六力互动模型所揭示的人际互赖的竞合演化过程,而不只是波特五力竞 争模型描述的见物不见人的产业竞争格局;战略定位需重视自我超越, 改变与拓展选择范围,做到从虚无创实有、化腐朽为神奇,而不只是从 机会、威胁、优势、弱点(SWOT)的简单匹配中找寻所谓的最佳组 合;战略行动要依靠平凡员工创造非凡业绩,而不只是指望个别杰出人 才带来奇迹。 (项保华:著名管理学家,复旦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著有《战略管
理:艺术与实务》等。2003年6月15日10:34)
理:艺术与实务》等。2003 年 6 月 15 日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