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大连海事大学:《海运政策》第五章 研讨题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PT,文档页数:18,文件大小:71KB,团购合买
5-1、日本近代海运政策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 5-2、二战后日本集约化海运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和影响影响 5-3、日本为什么新推出国际船舶制度?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发展前景和趋势如何? 5-4、日本国际海运政策联营措施的政策分析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

第五章研讨题 5-1、日本近代海运政策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 5-2、二战后日本集约化海运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 作用和影响影响 5-3、日本为什么新推出国际船舶制度?其主要内 容是什么?发展前景和趋势如何? 5-4、日本国际海运政策联营措施的政策分析

第五章研讨题 5-1、日本近代海运政策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 5-2、二战后日本集约化海运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 作用和影响影响 5-3、日本为什么新推出国际船舶制度?其主要内 容是什么?发展前景和趋势如何? 5-4、日本国际海运政策联营措施的政策分析

第五章当代日本的海运政策 战后的海运产业集约化政策 ●国家的扶持与保护政策 ●以国际船舶登记制度为核心的新海运 政策 ●日本国际海运政策的特点和本质

第五章 当代日本的海运政策 ⚫战后的海运产业集约化政策 ⚫国家的扶持与保护政策 ⚫以国际船舶登记制度为核心的新海运 政策 ⚫日本国际海运政策的特点和本质

日本经济和国际海运概况 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是WTO谈判重要一极,是 APEC的主要成员 日本是一个岛国,缺乏自然资源,贸易立国的国策, 使日本成为现代海运大国和强国 是二战的战败国,按国际法不能有军队 历史上,从1894-95年的甲午海战,1896年的《航海和 造船奖励法》,到太平洋战争中舰队损失殆尽,一直 重视国际海运业,海运政策有浓厚的保护主义色彩 918芦沟桥事变日军侵华,中国人民8年抗战,使日本 1945年投降 中日友好与教科书问题的分歧 钓鱼岛问题,沿海石油开发问题

日本经济和国际海运概况 ⚫ 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是WTO谈判重要一极,是 APEC的主要成员 ⚫ 日本是一个岛国,缺乏自然资源,贸易立国的国策, 使日本成为现代海运大国和强国 ⚫ 是二战的战败国,按国际法不能有军队 ⚫ 历史上,从1894-95年的甲午海战,1896年的《航海和 造船奖励法》,到太平洋战争中舰队损失殆尽,一直 重视国际海运业,海运政策有浓厚的保护主义色彩 ⚫ 9.18芦沟桥事变日军侵华,中国人民8年抗战,使日本 1945年投降 ⚫ 中日友好与教科书问题的分歧 ⚫ ,钓鱼岛问题,沿海石油开发问题

第一节海运产业的集约化政策 海运产业集约化政策的背景 战败后,由美军接管,对海运和造船业严格限 制,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力图从海运业入手: 1、通过计划造船,扩大和发展商船队 扩大造船融资途径 46年10月,政府制定了《恢复金融金库法》 3、实行航运业的“民营还原” 将战时征用,美军“国家管理”的船舶归还船 主 4、虽然56年起航运经济复苏,由于基础薄弱,满

第一节 海运产业的集约化政策 一、海运产业集约化政策的背景 战败后,由美军接管,对海运和造船业严格限 制,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力图从海运业入手: 1、通过计划造船,扩大和发展商船队 2、扩大造船融资途径 46年10月,政府制定了《恢复金融金库法》 3、实行航运业的“民营还原” 将战时征用,美军“国家管理”的船舶归还船 主 4、虽然56年起航运经济复苏,由于基础薄弱,满 足不了国际激烈竞争,没有超过100万dwt的船队

第一节海运产业的集约化政策 海运产业集约化政策的主要内容 1962年日本海运造船合理化审议会提出了《关 于海运对策的建议》:集中合并,加大投资 1963年运输省向国会提出,经参、众两院审批, 公布实施海运再造二法: ●《关于海运业重建整备的临时措施法》 ●《利息补贴法的部分修改案》 实施海运企业集约化 以只对100万dM以上的船队的公司提供补贴为条 件,鼓励合并,三层会社,形成集团,规模经营

第一节 海运产业的集约化政策 二、海运产业集约化政策的主要内容 1962年日本海运造船合理化审议会提出了《关 于海运对策的建议》:集中合并,加大投资 1963年运输省向国会提出,经参、众两院审批, 公布实施海运再造二法: ⚫ 《关于海运业重建整备的临时措施法》 ⚫ 《利息补贴法的部分修改案》 1、实施海运企业集约化 以只对100万dwt以上的船队的公司提供补贴为条 件,鼓励合并,三层会社,形成集团,规模经营

第一节海运产业的集约化政策 二、海运产业集约化政策的主要内容 对参加集团合并的公司给予优惠待遇 ●提高计划造船的贷款比例,延长利息期限 ●提高利息补贴率和补贴年限 、海运集约化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1、集约化企业集体产生和发展 ●航运集团:日本邮船、日本海运、昭和海运等 ●造船集团:三菱、川奇重工,日立、三井造船等

第一节 海运产业的集约化政策 二、海运产业集约化政策的主要内容 2、对参加集团合并的公司给予优惠待遇 ⚫ 提高计划造船的贷款比例,延长利息期限 ⚫ 提高利息补贴率和补贴年限 三、海运集约化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1、集约化企业集体产生和发展 ⚫ 航运集团:日本邮船、日本海运、昭和海运等 ⚫ 造船集团:三菱、川奇重工,日立、三井造船等

第一节海运产业的集约化政策 海运集约化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国际海运地位提高,竞争力加强 ●托拉斯体制公司的财务状态大大改善 ●国际地位和竞争力提高:快速发展,名列前茅 3、集约化政策带来的新问题 集约化与自由竞争的矛盾 ●严格划一的行政干预与企业的自主权与活力

第一节 海运产业的集约化政策 三、海运集约化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2、国际海运地位提高,竞争力加强 ⚫ 托拉斯体制公司的财务状态大大改善 ⚫ 国际地位和竞争力提高:快速发展,名列前茅 3、集约化政策带来的新问题 ⚫ 集约化与自由竟争的矛盾 ⚫ 严格划一的行政干预与企业的自主权与活力

第二节国家扶持与保护政策 造船与买船政策 发展船队方式:计划造船和自由资金造船 1、计划造船:国家政策,银行支持 船舶所有人资格:集约、货源、运价、本国外贸 ●融资方式:国家基金、开发银行贷款、商业融 ●其他措施:计划造船运本国货优惠贷款,自有资金可运 第三国货物 2、造船补贴 低息贷款:比例75-90%,8年优惠期,14年还 利息补贴:利息的25-3.5%由政府补贴,91年停 95年OECD取消修造船补贴协定生效,日本遵从 3、出口船舶信贷:70%比例,8—15年期 4、拆船补贴:远洋超龄船油轮拆解补助,鼓励汰旧换新

第二节 国家扶持与保护政策 一、造船与买船政策 发展船队方式:计划造船和自由资金造船 1、计划造船:国家政策,银行支持 ⚫ 船舶所有人资格:集约、货源、运价、本国外贸 ⚫ 融资方式:国家基金、开发银行贷款、商业融资 ⚫ 其他措施:计划造船运本国货优惠贷款,自有资金可运 第三国货物 2、造船补贴 ⚫ 低息贷款:比例75-90%,8年优惠期,14年还 ⚫ 利息补贴:利息的2.5-3.5%由政府补贴,91年停 ⚫ 95年OECD取消修造船补贴协定生效,日本遵从 3、出口船舶信贷:70%比例,8—15年期 4、拆船补贴:远洋超龄船油轮拆解补助,鼓励汰旧换新

第二节国家扶持与保护政策 二、营运政策 1、争取市场份额 为积极争取第三国货源,给予占利润3-4.8的补贴 2、货载优先制 ●52年颁布《国旗歧视对抗法》限制或禁止对日本歧 的外国船; ●日本的外贸货物以本国船运价成交,进口货为FOB出 口货为CIF,对本国船优先配载和靠泊 ●政府货载全部保留,不允许外国投标 三、港口建设政策 1、公用港口的建设国家财政提供“港口建设专项基金” 2、对港口设施援助占费用的50-100%,亏损予以补贴

第二节 国家扶持与保护政策 二、营运政策 1、争取市场份额 为积极争取第三国货源,给予占利润3—4.8的补贴 2、货载优先制 ⚫ 52年颁布《国旗歧视对抗法》限制或禁止对日本歧视 的外国船; ⚫ 日本的外贸货物以本国船运价成交,进口货为FOB出 口货为CIF,对本国船优先配载和靠泊 ⚫ 政府货载全部保留,不允许外国投标 三、港口建设政策 1、公用港口的建设国家财政提供“港口建设专项基金” 2、对港口设施援助占费用的50-100%,亏损予以补贴

第二节国家扶持与保护政策 四、税收与折旧优惠 1、特別折旧 目的:减少船公司应税额,实行减税,加快更新 2、税收优惠 储备基金免税:收益基金在本国造船、更新免税 节能减税措施:节能设备按30%提折旧,7%6减免税 ●削减双壳体油船税率:94年从0.3减到0.,2% ●对造船业减说优惠:对新产品新技术减说3%,对研究 经费减10% ●其他:免进口关税,减远洋、集装箱、船员工资税等

第二节 国家扶持与保护政策 四、税收与折旧优惠 1、特别折旧 ⚫ 目的:减少船公司应税额,实行减税,加快更新 2、税收优惠 ⚫ 储备基金免税:收益基金在本国造船、更新免税 ⚫ 节能减税措施:节能设备按30%提折旧,7%减免税 ⚫ 削减双壳体油船税率:94年从0. 3减到0.2% ⚫ 对造船业减说优惠:对新产品新技术减说3%,对研究 经费减10% ⚫ 其他:免进口关税,减远洋、集装箱、船员工资税等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8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