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工艺 李文钊
面包工艺 李文钊
思考——面包工艺 ◼ 熟悉面包生产工艺流程及配方 ◼ 各原辅材料处理的原则与方法 ◼ 面包调制(机理、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 面团发酵(机理、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 面包成型(各工序目的、控制措施) ◼ 烘烤(机理 ◼ 冷却与包装(目的、措施)
思考——面包工艺 ◼ 熟悉面包生产工艺流程及配方 ◼ 各原辅材料处理的原则与方法 ◼ 面包调制(机理、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 面团发酵(机理、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 面包成型(各工序目的、控制措施) ◼ 烘烤(机理 ◼ 冷却与包装(目的、措施)
主要内容 ◼ 概述 ﹠面包特点及其地位 ﹠面包制作方法综述 ◼ 面包制造 ﹠ 原辅料处理 ﹠ 烘烤 ﹠ 面团调制 ﹠ 冷却与包装 ﹠ 面团发酵 ﹠ 老化与防止 ﹠ 整形与成型 ﹠ 实例
主要内容 ◼ 概述 ﹠面包特点及其地位 ﹠面包制作方法综述 ◼ 面包制造 ﹠ 原辅料处理 ﹠ 烘烤 ﹠ 面团调制 ﹠ 冷却与包装 ﹠ 面团发酵 ﹠ 老化与防止 ﹠ 整形与成型 ﹠ 实例
面包特点及其地位 ◼ 具有高的营养价值 ◼ 易于消化吸收 ◼ 食用方便 ◼ 耐贮存 ◼ 易于机械化和大规模生产,生产效率高
面包特点及其地位 ◼ 具有高的营养价值 ◼ 易于消化吸收 ◼ 食用方便 ◼ 耐贮存 ◼ 易于机械化和大规模生产,生产效率高
具有高的营养价值 面包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丰富,发 热量高,以100克成品计算: 面包发热量为250千卡 馒头发热量为220千卡 大米饭发热量为140千卡
具有高的营养价值 面包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丰富,发 热量高,以100克成品计算: 面包发热量为250千卡 馒头发热量为220千卡 大米饭发热量为140千卡
易于消化吸收 ◼ 一方面经面团发酵过程,将部分蛋白质、 淀粉等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 另一方面在熟制过程中发生蛋白质变性 与淀粉糊化,便于人体消化和吸收
易于消化吸收 ◼ 一方面经面团发酵过程,将部分蛋白质、 淀粉等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 另一方面在熟制过程中发生蛋白质变性 与淀粉糊化,便于人体消化和吸收
面包食用方便 ◼ 食用时既不需要餐具 ◼ 不需要加热,凉、热皆可食用 ◼ 面包既可当主食食用,也可当副食食用 ◼ 不需配以炒菜
面包食用方便 ◼ 食用时既不需要餐具 ◼ 不需要加热,凉、热皆可食用 ◼ 面包既可当主食食用,也可当副食食用 ◼ 不需配以炒菜
面包贮存时间长 ◼ 比馒头、米饭耐贮存 ◼ 一方面,面包本身含水量低 ◼ 另一方面,面包也便于包装携带
面包贮存时间长 ◼ 比馒头、米饭耐贮存 ◼ 一方面,面包本身含水量低 ◼ 另一方面,面包也便于包装携带
面包特点及其地位 面包以其营养丰富、组织蓬松、易 于消化、食用方便等特点成为最大众化 的酵母发酵食品,它在全世界的消费量 占绝对压倒优势
面包特点及其地位 面包以其营养丰富、组织蓬松、易 于消化、食用方便等特点成为最大众化 的酵母发酵食品,它在全世界的消费量 占绝对压倒优势
面包制作方法综述 ◼ 配方(见P662表8-3-1,熟悉各原辅料功用) ﹠基本原料:面粉、酵母、水 ﹠辅料:盐、油脂、糖、乳及乳制品、蛋品、 各种酶制剂 ◼ 工艺流程(见P663流程图,比较优缺点) ﹠基本工序:和面、发酵、烘烤 ﹠传统工艺 ﹠新工艺
面包制作方法综述 ◼ 配方(见P662表8-3-1,熟悉各原辅料功用) ﹠基本原料:面粉、酵母、水 ﹠辅料:盐、油脂、糖、乳及乳制品、蛋品、 各种酶制剂 ◼ 工艺流程(见P663流程图,比较优缺点) ﹠基本工序:和面、发酵、烘烤 ﹠传统工艺 ﹠新工艺